初中生物精选 专题九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格式:ppt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58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
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些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且同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数目恒定。
DNA是遗传物质,它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这条链上,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一个具体性状。
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所以,DNA也是成对存在的,存在于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图解如下:基因 DNA 构成位于染色体细胞核蛋白质2.生物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两条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在生七、生物的变异1.变异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它是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在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差异,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等。
2.变异的分类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影响到遗传物质,叫不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速记遗传与变异1.遗传:(1)概念:亲子间的。
(2)实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的五官跟父亲或母亲很像等。
2.变异:(1)概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2)实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等。
生物的性状1.性状:(1)概念:生物体的、生理和等特征的统称。
(2)实例:豌豆的形状、番茄果实的颜色、人的单眼皮或双眼皮等。
2.相对性状:(1)概念: 生物的性状的表现形式。
(2)实例:豌豆有圆粒和粒,头发有黑色和棕色等。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验证实验——转基因鼠:(1)研究的性状:鼠的。
(2)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基因。
(3)结论:基因决定生物的。
(4)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递的是。
2. 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的性状。
3.生物的性状由控制,还受的影响。
随堂练习( )1.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变异的是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③两只黑猫生了一只白猫④母亲双眼皮,女儿也是双眼皮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南瓜的黄色和南瓜的绿色B.金鱼的泡眼和鲫鱼的突眼C.猪的黑毛和羊的白毛D.水稻的直叶与小麦的卷叶( )3.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决定人的血型特定遗传功能单位是A.细胞核B.染色体C.DNAD.基因( )4.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小鼠外表与普通小鼠无异,但到了夜晚却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科学家培育新品种小鼠采用了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杂交技术D.传统生物技术( )5.如图,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后者深裂而呈丝状,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性状不受基因影响B.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影响D.生物的性状只受环境影响6.(资料分析题)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2.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遗传物质:DNA、RNA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
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
四.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 女性为:22+xx
2.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五.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根据遗传性分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类型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
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初中生物第 1 页共1 页。
中考生物知识点详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遗传方式将自身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改变。
本文将对中考生物知识点中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自身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包括遗传基因以及这些基因所携带的遗传特征。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基因通过遗传物质(如DNA)的复制和分离来实现遗传。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不同基因的组合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多样性的生物。
二、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物质是指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物质,通常是指DNA (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由一系列核苷酸组成的双链结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
DNA的碱基组成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配对,形成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三、遗传的规律遗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遗传规律,其中最常见的有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是通过对豌豆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遗传规律:一是隐性和显性规律,即某一性状在杂合子个体中可以表现出显性特征,而在纯合子个体中则可以表现出隐性特征;二是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即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过程中,不同基因会以独立的方式进行传递和组合。
四、变异的类型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突变或改变。
变异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种类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本身发生了突变或改变,通常会导致个体的某种性状发生改变。
而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了改变,它通常会导致个体的整体性状发生明显的变化。
五、变异的原因变异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自然变异和人为诱发变异两种情况。
自然变异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突变等,导致个体产生变异。
而人为诱发变异是指人们通过人工手段,如辐射、化学物质的作用等,诱发生物个体产生变异。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知识讲解一、知识结构导图二、知识点巩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亲代基因通过精子、卵细胞遗传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
3.遗传学中把生物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行为统称为性状。
4: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
5、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DNA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23对减半成23条)(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家族中有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后代携带的可能性很大,患病机会大大增加。
四、人的性别遗传(A)1.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男:22对+XY女:22对+XX(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XX:女性; XY:男性。
(2)女性排出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中考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遗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概念、作用和表达方式染色体:结构、数量和在遗传中的作用2、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改变3、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4、人类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方式遗传病的预防和诊断方法5、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遗传变异在物种形成中的意义11 遗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11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遗传物质是生物体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112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
113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对性状的表达。
114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染色体的数量在不同物种中是相对稳定的,人类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
12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121 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22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
123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新组合。
124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如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的增减)。
125 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但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中考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在中考生物中,遗传与变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板块。
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认识生命的奥秘和规律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遗传的基本概念。
遗传指的是亲子间的相似性。
比如,我们和父母在某些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上的相似之处,就是遗传的体现。
而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其中,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密码本,包含了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等各种生命活动的指令。
基因则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性状可以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比如,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A);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a)。
当基因组成为 AA 或 Aa 时,表现为双眼皮;只有当基因组成为 aa 时,才表现为单眼皮。
在遗传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规律。
比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说的是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会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自由组合定律则是指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会自由组合。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变异。
变异指的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
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基因重组则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比如,同一个品种的小麦在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产量可能不同,但这种差异是不可遗传的。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选择会对有利的变异进行保留,对不利的变异进行淘汰,从而推动生物的进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遗传与变异的例子。
中考生物专题练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含解析)一、单选题1.小麦的高秆、矮杆分别受Dd 基因控制。
则在小麦的卵细胞中控制矮杆的基因是()A.基因dB.基因ddC.基因D 或d D.基因DD 或Dd2.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A.蝗虫的体色在夏季为绿色,在秋季为褐色B.猫和狗的外形上有差异C.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阶段和成蛙阶段有显著差异D.一棵树上所结的果实,在大小、形态、颜色上有差异3.一只雌猫一次产的四只小猫毛色不完全相同,说明生物体具有()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 D.适应性4.已知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有耳垂(B)对无耳垂(b)是显性性状,有一对夫妇均无耳垂,则他们生出基因组成为Bb 的子女的概率是()A.75%B.50%C.25%D.05.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A.位于常染色体上B.位于Y染色体上C.位于X 染色体上D.以上都有可能6.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梦想将高粱的高产基因和固氮菌的固氮基因一并转入水稻,并使其在水稻中表达。
若能实现,不仅提高产量,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绿色环保低成本优质生产。
你认为这种转基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A.基因控制性状B.性状控制基因C.基因就是性状D.基因与性状无关7.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B.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8.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高产抗倒伏小麦B.太空椒C.转基因超级鼠 D.水肥充足长出的大花生9.决定人的性别的时期是()A.受精卵分裂时B.胎儿出生时C.卵细胞受精时D.胚胎性器官分化时10.下列遗传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红色豌豆花和白色苹果花①白种人的肤色和黄种人的肤色①豌豆的种皮和菜豆的种皮①人的卷发和直发①家兔的毛色和家猫的毛色①小麦的高秆和矮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