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
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1)

实验题目:我国体育产业园区的现状及评述

原理:作为国内现有的四个最具代表性的体育产业园区,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

园、苏州环太湖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深圳观澜湖体育产业园区虽然

各自具有不同的规划背景和发展现状,但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中蕴涵着共有的规律。中国体育产业园区的成功发展需要相对优越的资源、相对广大的市场、科

学和高起点的规划、政府和企业的相互配合、先进的市场意识以及发挥产业的

关联性等因素。通过分析上述四个体育产业园区的规划背景、现状及经验并进

行对比分析,最终提炼和总结出体育产业园区成功发展所需要的因素。

目的:体育产业是为满足大众对体育的需要而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旺盛,体育产业在城市或地区的发展中

所占地位也日益显著。基于对我国现有体育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促进体育产

业园区的整体运行角度,研究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体育产业园区,北京龙

潭湖体育产业园、苏州环太湖体育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深圳观澜湖体育

产业园区的规划背景、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发展经验,以及体育产业园区发

展所必备的条件基础。

内容及分析:

.北京龙潭湖体育产业园

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位于北京市崇文门区。因为地处中国的首都,又恰逢举办北京奥运会时机,所以该园区的发展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园区的“十一五”期间的规划具体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途径。该园区以“突

出体育功能,展现文化底蕴,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产业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 追求一流目标”为基本方针,发展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空间发展目标,就是形成与奥运场馆设施集中布局的北部城区南北协调,相互呼应,发挥强势、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城市经营发展目标,就是发挥体育交流中枢作用,以加快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使其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 三是体育产业发展目标,是把园区建成全国第一家体育产业功能区和体育产业发展示

范区,具有一流体育资源和运作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的综合功能,使体育休闲业成为该区的主导产业。最终该园区将形成“两个中心、两个基地”的基本格局

和九大功能分区。

建设现状年国家体育博物馆、北京市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国际体育数

码中心等重点项目开始进入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年月龙潭路竣工通车,

年月龙潭湖水质改善工程正式启动, 年月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

奠基典礼, 年国家体育博物馆动工开建。

. 苏州环太湖体育圈

太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之一,风景优美。当地政府利用区域内独特的自然、人

文资源优势,将体育与旅游相结合,构建环太湖体育圈。

江苏省政府对“环太湖体育圈”建设非常重视,将此列入了建设体育强省的工作内容。年月日,江苏省体育局召开了构建“环太湖体育圈”座谈会,

探讨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初步确

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民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观念的不断更新,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和自身的健康,越来越重视生存方式的娱乐性和人的完善.当代法国未来学家贝尔特朗指出:“在未来社会,人们感兴趣的不再是金钱,而是可以自由支配 的余暇时间.”[1]特别是1995年9月我国开始实施 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9月开始实行3个“长假日”,全年法定节假日达到了114天;从2007年12月开始,全年法定节假日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 总天数达到了115天.这个数字与欧美各国接近,表明中国已逐步融入国际文化休闲大潮中.另外,“它是一种自由的时间,但在这个时间里,人们能掌握作为人和作为社会的有意义的成员的价 值.” [2] 人们能够通过对余暇时间的有效利用来提高健康水平、 丰富文化生活、改善生活习惯、满足个体需求、塑造完整人格.这些都标志休闲体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 但我国女性休闲体育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女性的束缚以及社会分工等多种因素影响,现状尚不乐观.另外,由于休闲体育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针对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研究更是有限,并且大多数研究侧重某一区域现象的描述或特征分析,不利于我们对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进行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把握.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认识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有志于女性休闲体育研究之士搭桥铺路,为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2 休闲体育的概念 由于休闲体育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对体育休闲的概念很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 “leisure”的汉语意思为“空暇;闲暇”[3] “leisure sports”的汉语意思为文 体活动(尤指户外的)运动、 游戏.[4]我国既有一些学者将 “leisure”一词翻译成“余暇”或“闲暇”,又有一些学者将其译成“休闲”.相对来说,目前“休闲”更为普遍的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依此推论,对于“leisure sports”,我国体育界的学者所翻译的“余 暇体育” 、“闲暇体育”等概念即为休闲体育.具体的解释比如:石振国,田雨普在《闲、休闲、休闲体育》中,将休闲体育界定为:“人们在休闲时间里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以身体参与为主要手段,以缓解压力、 恢复体力、娱乐身心、调节情绪、强身养生为主要目的一种健康科学的身体活动方式.”[5] 刘子众在 《中西方休闲体育之差异》中,将休闲体育定义为“休闲体育就是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运用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进行身心锻炼,开展多种形式、内容多样的身体娱乐和消遣活动,它通过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来调节身心,并在其中获得情感体验,同时休闲体 Vol.28No.7 Jul.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7期(上) 2012年7月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焦伟伟1,张东涛2 (1.廊坊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2.沙河市第九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现状虽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不乐观,并且相关的研究也很有限.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认识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有志于女性休闲体育研究之士搭桥铺路,为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女性;休闲体育;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7-0118-04 118--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摘要:笔者运用社会学、预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我国体育事业由单纯公益型向公益、经营综合型发展,为我国社会体育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蓝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更加追求丰富多彩的余暇生活。同样,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有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当个体需求和社会需要一致并形成一种合力的时候,就产生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着余暇活动的发展,尤其是集健身、娱乐和自我发展于一体的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一般亦称群众体育,在国外叫做大众体育,是指职工、街道居民、农民等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有别于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也不同于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由于社会体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始终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故社会体育在每个人生命历程中都是耗用时间最多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同时,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对象极其广泛,参加者力求保持经常性,所以他耗用的社会总时间是现今世界任何文化活动所不能比拟的。总体来讲,社会体育的发展,至今仍主要表现为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重视和加强对社会体育的理论研究,无疑是社会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笔者试图从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底蕴来探讨社会体育的趋势,为体育工作者全面规划和制订发展宏伟蓝图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和体育管理者锁定目标提供实践依据。 1 我国社会体育的背景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随之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政府机构改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使我国群众体育 页脚内容1

我国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6949122.html, 我国当前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作者:高倩 来源:《体育时空》2017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要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近两年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详细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休闲体育产业区域经济消费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研究

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研究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着力培育体育参与人群和体育消费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和持续体育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要充分发挥体育所具备的体验、持续消费、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的功能,以体育产业为突破口,达到振兴实体经济产业的突出效果。 标签:体育小镇;建设现状;发展路径 前言 建立以体育休闲的特色小镇有利于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吸引长效投资,促进镇域运动休闲、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并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总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促进以乡镇为重点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乡镇全民健身事业和健康事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 一、体育特色小镇的分类 1、产业型体育小镇。 产业型体育小镇主要是以生产体育用品或体育设施为根基,然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纵向:发展开发、设计、会展、买卖、物流;横向:与文化、互联网、科技等产业共同发展,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最终与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共生发展,形成了一种产业聚集区。 2、休闲型体育小镇。 休闲型体育小镇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根基,形成一系列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休闲运动,一般是紧邻景区建设,与休闲旅游业相结合。对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和选址方面要求极高,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大众。新西兰皇后镇,利用峡谷、激流等自然优势,开发具有探险性、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并提供特色美食、住宿等服务,利用庆典进行小镇推广营销。 3、康体型体育小镇。 康体型体育小镇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根基,依靠体育运动这一载体,首要目标是健康养生,并综合旅行、度假等共生发展而形成。和休闲型体育小镇相比,这类体育小镇的运动项目有着频率比较低,危险性比较小的特点。如以印度瑜伽体育运动教育为核心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奥修国际静心村,提供特色购物、有机素食、静心住宿等配套服务,及个案咨询服务。 二、体育小镇发展现状

北京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北京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0-02-06T16:43:37.390Z 来源:《学问》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永强 [导读]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应该与首都文化进一步的结合,发掘方方面面的特点和优势 刘永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1601) 【摘要】北京社区体育利用奥运的契机,得到了迅速发展,呈现出了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全面、保障设施和制度得力等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而客观的面对现状,合理有效的解决现存问题,成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区体育;分析;素质 前言:社区体育主要是指人们针对自身体质、健康、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以获得健、美、乐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属于群众性体育,覆盖面广、接触面大,是全面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的体育锻炼,满足人们健身、健美、健心等多样化的体育服务需求,以提高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及体育文化素养。[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市场化逐渐明显,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体育、职工体育渐渐消失,社区体育由于作为新兴的体育组织形式,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而且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有力的促进了群众体育在北京的发展,加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速的经济发展,为社区体育的完善和繁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最近刚刚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并且,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表示,体育强国并非取决于竞技体育金牌数的多少,而是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国民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借助良好的发展机会,北京社区体育正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一、经过对众多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现场的走访,总结出北京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如下: (一)北京社区体育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目前本市126个街道办事处、2401个社区居委会均成立了体育协会,社区内自发形成体育俱乐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所属10个社区居委会中建立不同项目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2个,宣武区广外街道红莲社区居委会设立会员制健身俱乐,其他区县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区体育组织。自2004年至今,我市建设了14个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5个市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满足中低档健身消费人群的需求。到2010年,全市15%的社区居委会将建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从人员配比到组织建设,以及管理方案等等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北京社区基础设施完善,器材较齐全 在过去的几年里,本市已建成全民健身工程3874个,总面积283万平方米,03年全市就配建了31个全民健身标准工程,并配装了500只篮板和500付羽毛球网架。现在,本市100%的街道、100%的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体育设施已经深入到了北京每一个街道和村落。北京市住宅小区体育场地设施,近十年来社区体育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均面积为每万人919.35m2,即人均0.092m2,和1994年的人均社区体育设施面积(0.007m2)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三)北京社区体育文化基础雄厚 作为首都的北京,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向来受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尤其最近两年借助奥运会的契机,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形式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比赛和演出层出不穷。为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体育社会团等组织举办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体育社会化,市体育局自2005年起,对北京地区举办的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实施群众体育品牌活动评选工作,每两年评选一次。北京目前已形成了北京春季长跑、北京万人太极拳表演、京城羽毛球千人挑战赛、北京晚报百队杯足球赛、和谐社区乒乓球比赛、北京市健身俱乐部挑战赛等15项群众体育品牌活动。[2] 二、北京社区体育现状除了以上特点外,还暴露出其他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社区划分不明晰,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社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水平与能力不够;社区内各单位各自为阵,没有形成社区体育的整体合力;社区管理相对封闭,不利于体验交流;社区内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不足、配置不完备、不均衡,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不善;社区体育服务人才数量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兼职为主,服务效率不高;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调,体育锻炼者结构不合理,体育服务方法、技术较落后,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缺乏共同的认同感,导致社区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困难;对社区体育认识不清,观念陈旧,社区体育指导服务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作用宣传力度不够,等等。 三、针对以上情况,对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作以下的建议 (一)制定各时间阶段的活动计划和安排,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执行制度,设立专人监督执行过程和结果 社区体育活动关系到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体育娱乐、健身、交友的需求,锻炼全体成员身体,使大家获得健康,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团结和稳定,更能很好的繁荣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保证具体执行过程的完整和延续性,必须从制度和执行上下功夫,理顺上下级领导关系,高度重视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并在监督上加大力度,真正满足全体社员的体育需求。 (二)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市场化 社区体育在组织管理形式上,有完全民间组织形式、街道社区与民间半官半民性组织形式、由挂靠型向实体型转变的组织形式和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四种,其中最后一种是比较成熟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在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这种组织形式主要由社区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所构成,协会的基层组织应当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和农村乡镇辖区。社区体育俱乐部是在法定性社区内,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所举办的。它的市场化最强,更能适应当代社区的发展,满足广大人群的体育需求。 (三)加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各取所需,互利共盈 对于目前社区体育来说,社区运动项目较为单一化,多以慢跑、拳操类、气功、健身舞蹈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为主,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但只适合于中老年及妇女群体参加,较难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多样的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需求。因而社区体育俱乐部应和学校一起开发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不只是读书而有机会了解社会,让社会也真正地关注和关心学校。[3] 北京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应该与首都文化进一步的结合,发掘方方面面的特点和优势,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论文

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思路初探论文(论文摘要) 从上世纪80年代体育学者开始涉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算起,我国体育社会学经历了将近30年的历程。本文对现阶段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就未来如何发展体育社会学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进行回顾,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思路进行瞻望思考。 (论文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思路 一、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1.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涉猎这一领域,最早是北京大学林启武先生编写的《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在小范围内向国内体育理论界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框架。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80年代,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地位和影响相对较小。199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体育社会学学术队伍趋于不断发展壮大。任何一门学科,学术人才梯队是该学科发展的有效人力资源。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启蒙由一些学者如林启武、蔡俊五、刘德佩、牛兴华等发起。随之,北京体育学院率先在体育理论专业中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阶段。2001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始招收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博士。这些先后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有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各院校或单位的学术带头人。 3.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趋于逐步拓宽。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社会学主要是引进翻译国外资料,同时兼有借鉴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国内体育现象展开研究双重特质。90年代,研究领域已包括体育价值观念、体育产业和体育领域中的社会问题等。我国体育社会学由引进翻译国外体育社会学资料到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实证性初步研究,以及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其研究领域逐步拓宽,并向纵深发展。 4.当前体育社会学发展的特色表现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由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起步较晚,基本以借鉴国外为主,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学科的许多内容还比较缺乏,因此初期学术的发展主要靠定性的描述为多见。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中国体育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并以较快的步伐进入社会,于是一部分过去从事体育教育理论教学的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转向体育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我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加强与发展,学科体系与学术的’研究光靠定性研究就显得有些不足了,因此广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学科理论建设的基础是,开

论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讲解

论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背景 根据有关资料预测,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己发生较大变化,如城市居民货币收入总值,有1980年的1235.5亿元上升为2000年的5361亿元,增长4.27倍,平均每年递增7.5%。人均货币收入由1980年的764.13元上升为2000年的1623.84元,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3.99%。这种收入水平的增长趋势,必然会引起体育消费的需求的增长趋势。体育健身消费的快速发展,己成为我国市场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动力源,它对快乐、健康和所有个体的生活满足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和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2000年,我国的GDP总量是89403亿人民币,人均7078元人民币,达到了860美元,实现了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笔者认为,作为现代城市文明化重要标志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拓宽体育产业的经营空间,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刺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3)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问题;(4)引导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达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目的,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小康社会状态下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1.国家政策的扶植。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关注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理在政府工作中六次提到体育,并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面健身运动,提高竟技体育水平”。 2.重大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休闲体育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将处在由不发达状态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历史时期。具体到产业结构方面将会出现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萎缩,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尽管还会在一定时期内有较快的增长,但增幅逐步回落,惟有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会持续的、快速的增长。 3.人们价值观的演变。21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对小康社会的人们而言,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 4.休闲娱乐需求的变化。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娱乐和信息将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领域。小康社会状态下,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呈现出多元性、时间性、时尚性、个性和层次性特征,这些休闲娱乐需求特征恰与休闲体

社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思考

社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 现状及思考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体育设施与管理 论 文 学生姓名:何庆 学号: 07 院系:体育学院班级:体教1101班

2013年 11月22日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思考 (姓名何庆班级体教1101 学号 07) [摘要]目前,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及水平,是衡量社会繁荣程度以及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标尺之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内部动力;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兴起的促进因素;与城市经济改革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系是社区体育兴起的组织依托;社区老龄人口增多,其体育需求增长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催化剂。 近些年来,居住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同时,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加使得体育休闲活动成为可能,对于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而社区体育设施因其具有便利性、可达性、灵活性而成为居民的首选;作为对客户需求的回应,体育设施成为楼盘的重要卖点,投资比例日益提高、小区会所、网球场、游泳馆等成为高档社区的标志;党和政府也把全民健身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国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应当注重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身体锻炼场所”。 近些年,社区体育健身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设施还十分落后,新建的社区在规划设计上还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发展居住社区体育设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体育设施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建设社区体育设施设想的一些建议,为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1、前言 休闲体育产业是指与人们的休闲体育生活、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需求等密切相关的,以旅游业、健身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当今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使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将从追求温饱型转向追求生活质量。而休闲体育作为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和追求,也会形成人们新的消费热点,为了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与之相连的休闲体育产业也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著名未来预测家格雷厄姆·莫利托认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新千年的若干趋势使得“一个以休闲为基础的新社会有可能出现”,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据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末,1/3美国人的时间、2/3的收入和1/3的土地用于休闲娱乐业。此外,1/3的运输服务于休闲旅行,60%的飞机乘客是非业务性旅行;美国休闲娱乐、休闲服务、休闲旅行等与休闲相关的产业部门的收入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来自休闲产业的税收超过了6000亿美,元休闲产业还为美国创造了相当于2500万个就业机会,占全美就业职业的1/4。休闲产业已成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贡献最大的行业。 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证明,休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 深刻意义,因此,积极引导休闲经济并推动休闲经济的产业化已显得十分重要。 休闲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体育休闲产业作为经济产出的显著变量和文化要素,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和人类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不能不说是继续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极好时机。体育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最好的结合点。因此,抓好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和方向。目前有关体育休闲产业的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数据库检索系统共检索到自2005年至2015年与体育休闲、体育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市场结构相关的论文100余篇,查阅专著,虽然这些论文和专著可能没有涵盖我国所有学者的相关论文,但窥一斑可知全豹。通过对这100余篇论文和专著的研究,得知如下相关研究信息。论文研究内容的分析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将100余篇论文分为三类:一是体育休闲产业的基础理论,二是市场结构相关理论研究,三是体育休闲产业现状的研究,四是体育休闲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 2、休闲体育产业的界定 有关体育休闲产业概念界定的研究在所检索的论文中数量是比较多的,但是,现有研究领域至今还没有对体育休闲产业做出明确的界定,在国内外研究领域里,各国对体育休闲产业的划分根据各自国情划分也各不相同,国内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命名上来就讲就形式多样,其中包括体育休闲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休闲运动产业、运动休闲产业等等,本研究定于为“体育休闲产业”。目前,主流的体育休闲产业概念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健身休闲FITNESS AND LEISURE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07月上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动能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新兴特色产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特色小镇应运而生。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作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受到地方政府重视,以体育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国内进入建设阶段的体育小镇已经超过100个,且多以户外运动为主。2017 年5 月,《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正式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从小镇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定位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脱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 1、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两年来学术界已经兴起了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随着该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本研究旨在梳理出该议题相关研究的脉络、侧重点和主要内容,总结出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将来其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文献资料。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作为检索主题,在中国知网、超新、独秀等学术搜索网站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出166篇文献。本研究参考其中21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10篇,1篇硕博士论文,进而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研读、逻辑分析与整理归纳。 3、研究结果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本研究发现,目前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现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16年以前,特色小镇建设刚刚起步,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的数量较少,围绕体育旅游展开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2017年起,对体育特色小镇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部分学者以国外著名的体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一部分学者从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多维视角对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分析;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颁布,促进了学术界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进一步研究,研究集中于对小镇的概念、功能定位、创建路径的讨论,研究的数量和质量较之前都有了提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正成为体育产业研究领域的热点。 3.1、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研究 卢春宏以丹东市五龙背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龙背镇时尚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钟秉枢等以北京张坊镇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小城镇体育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模式;宋迪涛等以海南省万宁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当地民俗体育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路径。本研究发现,对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将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与小镇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在2017年以前屈指可数。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通过对丹东市五龙背镇、北京张坊镇、万宁市和乐镇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开发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可以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以运动休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具体的开发提出了建议。本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为后续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奠定了基础,证明体育特色小镇不是对“特色小镇”的生搬硬套,而是运动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内生的模式选择。卢春宏、钟秉枢、宋迪涛等人的研究处于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的萌芽阶段,在体育特色小镇概念形成之前,就在运动休闲资源开发与小镇发展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尝试。 3.2、对国外体育小镇的研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我国属于新事物,各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而一些世界知名的体育小镇历经百年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较为成熟的建设经验。我国小镇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抄国外模式,但是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陈磊等对新西兰皇后镇、瑞士达沃斯小镇进行分析,总结出国外体育小镇具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选择特色主题,小镇内体育与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共生发展,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相对完善的特点;瞿昶以新西兰皇后镇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资本、市场三方面分析了小镇的成功经验;叶小瑜等对法国沙木尼高山户外运动小镇、爱尔兰香侬高尔夫球小镇、达沃斯冰雪运动小镇、法国依云小镇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出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陈国强对美国尤金、莱克星顿、布鲁明顿三个体育特色小城进行研究,发现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运动历史积淀和特色运动项目。国外体育小镇的共同特征是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如达沃斯位于阿尔卑斯山麓,具有开展冰雪运动的绝佳条件。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小镇重点开发最具比较优势的项目,以单项运动项目为核心引爆小镇知名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邹昀(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摘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产业最重要的发展形态和抓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议题也成为了学术研究 的热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可分为三大部分:对运动休闲资源开发的讨论、对 国外体育小镇模式的总结、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思路与路径的探讨。本研究认为,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路 径的探讨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现有研究与小镇建设实际的联系不紧密,显得较为宏观和泛泛而谈,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07-WQ 209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论课教案
课程名称: 社会体育导论 课次: 丽
班级:
人数:
任课教师:冯晓
授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手段:
第五章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掌握并理解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微观因素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因素分类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微观因素 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体育内部因素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法提示(旁注)
导入:
第一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宏观因素
一、政治
(一)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着对社会体育的参与权利
(二)不同的政治体制影响参与热情
(三)不同的政治需求决定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内容
二、经济
(一)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社会体育投入的数量
(二)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对体育的 投资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进而
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参与
(四)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体育结构和手段
三、文化
不同文化影响对体育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体育的参与。
以地域为标准:东方文化、西方文化
以时代性为标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
(一)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不同的文化影响社会体育的参与形式
1/5

(三)文化的交流可能改变社会体育态度和内容 2/5

四、传播媒介
(一)传播媒介把体育项目介绍给受众
传播媒介大致有 4 种类型:报纸、广播、电视、互
联网。
(二)传播媒介可以培养人们的体育观念
(三)传播媒介为人们科学健身提供指导
(四)传播媒介刺激人们参与体育消费
第二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中观因素
一、体育体制
体制,顾名思义,是体系与机制的总和。体育体制是指
一个国家中有关体育的责权划分、组织机构、职能配置、运
行方式与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二、体育管理水平
(一)管理与管理思想变化
(二)体育管理体制类型
1、政府管理型
2、社会管理型
3、结合型
(三)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变化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
(五)场地设施
有所思
第三节 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微观因素 一、家庭 二、受教育程度 三、经济条件
公务员制度的推 行是否能作用于 社会体育的发展, 如何作用?
四、体育观念和需求因素
五、个人的身体状况
六、个人生活方式
七、交际圈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已经融入到大众生活的点点滴滴。而社区体育对我国社会和谐进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力从活动形式、参与度、管理、人才配备相关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具体意见,促进社区体育的多样化发展。 标签:社区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城镇化建设及城市规模的发展,社区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基本单元和大众生活依托的重要载体。而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也空前提高,发展社区体育,丰富大众文体及精神生活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社区体育诞生较晚,发展较慢,理论支撑普及、资金投入不足。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在我国逐渐铺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和小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诞生及发展的。虽然目前发展速度较快但相关投入及理论实践研究滞后,存在着急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我国公共体育事业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及体育彩票等相关事业的支持,总体来讲经费有限,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小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而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和追求健康的意愿远远得不到满足。在小区各楼盘的开发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均衡导致小区健身设施及健身环境良莠不齐,大城市和小城镇差距很大。由于社区体育的发展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基本没有回报和收益,所以很难得到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地重视,广大农村人口向城镇化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地提高,对健康观念也逐渐普遍起来;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对于体育专业理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普及,社区体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对大众居民的普及推广还远远不够。 (2)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及场地设施的缺乏。现阶段谈到社区体育、大众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广场舞,在之前一段时间中广场舞曾一度在我国各地普遍推广,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巨大,在一段时间内其健身价值、社会价值、生活娱乐等得到极大肯定。然而随着无序的发展和场地空间的限制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扰民及其他弊端也日渐显现。相对于广场舞,参与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以女性居多,由于受经济能力,身体条件、时间关系、承担家庭责任的影响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老年女性能参与选择的体育活动相对有限,广场舞无疑成为最近

中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一)休闲国内外对休闲(leisure)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通过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休为会意字,义为人倚木而休;闲为假借字,假借本意为?隙的?(门中含月),引申为空闲之义,休闲即是指于空闲中使自身得到休息,这种休息不仅是指身体层面,也涉及精神层面。 国外学者认为休闲是一种从文化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相对自由的生活。 基于以上各方面内容,我们认为: 休闲是在相对自由的时间与环境下,人们自愿以放松的身心状态进行恰当的活动,从而达到从紧张的物质和精神压力中得到解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目的。 (二)休闲体育作为从西方引进的的休闲体育的概念问题,诸位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综合各家观点,我们认为休闲体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内涵,而是休闲与体育的融合;休闲体育则是指以追求精神自由、闲适以及人性的回归为目标,适用于个人和社会,使人的身体、情绪和心理状态保持健康,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文化性活动。 1 / 7

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由性、文化性和非功利性等特点,对增强体质、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精神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促成人的社会化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休闲体育专业休闲体育在国内外的广受欢迎,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增强,促使了休闲体育专业的产生。 休闲体育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休闲体育的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以及休闲体育产品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后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通过休闲体育专业的学习,高校生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指导休闲体育、大众健身和体育赛事等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具备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教学、咨询指导以及经营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良好的学术研究工作能力。 因此,简而言之,休闲体育专业是指在高校中设立的以培养具备从事休闲体育研究、教学、指导、开发等方面的能力的复合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学科。 二、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构建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供不应求,因此,我国一部分高校相继增设了休闲体育专业。

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通过分析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准确找出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促进我国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社会体育;发展;影响因素;讨论1。社会体育概述社会体育是群众按照业余、自愿、灵活、多样的原则开展的体育活动。它们是体育社会化和大众化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社会体育在中国体育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关系到国家繁荣和亿万人民体力的大事。提高和保护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体育,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和探讨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应用价值,不仅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也具有指导作用。 2、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们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社区是社会转型期的产物。社会体育是在社区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体育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经济支持和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不足。首先,没有足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社会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学历低、指导经验少、技术等级结构低等问题。其次,

社区居民对体育的价值了解不够。社会体育具有很强的个人休闲性和自由性,这决定了社会体育的开展、组织和管理不能受到严格的干预,而应主要从刺激体育需求和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入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居民的休闲氛围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体育活动仍然不那么流行。第三,社区体育发展缺乏经济支持和必要资源社会体育首先是体育,这种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运动过程有空间占用。因此,场地条件已经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场馆设施和资金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场馆设施的建设、购买、维护和资金投入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此外,这些活动本身需要一定的资金。公共体育设施少,体育人口分布不均,体育活动和竞赛少,体育场馆和设施少,质量差,不能满足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最后,社会体育的发展不允许 观点,教育特色不明显。社会体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效率低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它不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三、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因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发展不仅受到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的制约,而且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社会体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与人口密切相关。人口增长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制约关系将对下世纪初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大约XXXX已经进入了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