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与防护习题(58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A. 缺乏防护知识B. 不规范的医疗操作C. 医疗设备不足D. 患者满意度低答案:D2.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A. 乳胶手套B. 隔离衣C. 防护眼镜D. 普通口罩答案:D3. 下列哪个病种不属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病种?A. 艾滋病B. 乙型肝炎C. 肺结核D. 流感答案:D4. 以下哪个措施不能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A. 完善职业暴露防护设施B.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C. 提高医疗设备投入D.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强度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现行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标准?A.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技术指南》B.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C.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用品使用规范》D.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答案:D6. 下列哪个操作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A. 穿刺操作B. 手术操作C. 护理操作D. 以上都对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防治C. 定期监测D. 患者至上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个体防护措施?A. 佩戴防护用品B. 接种疫苗C. 加强营养D. 健康体检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集体防护措施?A. 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制度B. 开展职业暴露防护培训C. 增加医务人员待遇D. 完善医疗设备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政策法规?A.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防护法》C.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办法》D. 《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监测与报告管理办法》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活动中,因接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危险因素,导致自身感染或受到伤害的风险。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A. 操作不当B. 个人防护意识不足C. 疫苗接种D. 患者血液、体液暴露答案:C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A. 被尖锐物体刺伤B.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C. 患者打喷嚏D. 患者咬伤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A. 手套B. 防护服C. 面罩D. 领带答案:D4.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A. 被尖锐物体刺伤B.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C. 患者咬伤D. 患者打喷嚏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A. 清洗伤口B. 挤压伤口C. 消毒伤口D. 服用抗生素答案:B6. 以下哪种疫苗是医务人员必须接种的?A. 肝炎疫苗B. 肺炎疫苗C. 脊髓灰质炎疫苗D. 麻疹疫苗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暴露后的监测内容?A. 伤口愈合情况B. 病毒感染指标C. 细菌感染指标D. 患者满意度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A.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B. 规范操作流程C. 接种疫苗D. 减少医务人员数量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干预措施?A. 心理咨询B. 情绪疏导C. 社会支持D. 限制活动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职业暴露的防护原则?A. 防止交叉感染B. 减少暴露机会C. 提高个人防护意识D. 增加医务人员数量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防护不力等原因,导致自身感染疾病的风险。
()答案:正确12.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包括:清洗伤口、挤压伤口、消毒伤口和服用抗生素。
()答案:错误13. 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风险。
()答案:正确14. 接种疫苗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15. 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和社会支持。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一、单项选择(10题)二、多项选择(15题)三、填空题(18题)四、判断题(13题)五、简答题(2题)一、单项选择(10题)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接触隔离D 以上都对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 同性恋者B 性滥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A 戴手套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B)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二、多项选择(15题)1、体液包括:(ABCDE)A 胸腔液B 羊水C 心包液D 阴道分泌物E 脑脊液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 暴露方式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A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注射后针头刺破皮肤D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伤口换药过程中被手术剪刺破皮肤E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热病人擦浴4、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D 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E 以上都正确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B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C 伤口冲洗后,可用75%酒精或者%碘伏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E 以上都对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途径?A. 空气传播B. 接触传播C. 飞沫传播D. 粪-口传播答案:B2.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属于一级防护?A. 手套B. 隔离衣C. 护目镜D. 防护面罩答案:D3. 以下哪个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最易发生职业暴露?A. 静脉穿刺B. 护理操作C. 手术操作D. 采样操作答案:C4. 以下哪种病原体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A. 结核杆菌B. 乙肝病毒C. 艾滋病病毒D. 肠道病毒答案:A5.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培训?A. 医务科B. 感染管理科C. 护理部D. 人力资源部答案:B6.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A. 工作经验不足B. 工作环境差C. 病毒载量高D. 病人数量少答案:D7.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A. 提高防护意识B. 增加工作量C. 减少防护用品使用D. 忽视防护措施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二级防护?A. 接触血液、体液B.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C. 接触皮肤破损D. 接触疑似病例答案:B9. 以下哪个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佩戴防护面罩?A. 静脉穿刺B. 护理操作C. 手术操作D. 采样操作答案:C10.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A. 医务科B. 感染管理科C. 护理部D. 人力资源部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答案:√1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答案:√13.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可以使用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答案:×(应使用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14. 医务人员在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应佩戴防护面罩。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科室: 姓名:分数:一、判断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7、锐器盒盛满整个锐器盒的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二、选择题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4、患者HBsAg(+)的处理()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5、患者抗-HIV(+)的处理( )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 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答案:一、√√√√√√√√×√二、ABC、BCD、ABCD、ABCD、ABCD。
职业暴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职业暴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暴露的范畴?A. 生物性暴露B. 化学性暴露C. 物理性暴露D. 心理性暴露2. 在职业暴露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预防感染?A.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B. 使用防护用品C. 接种疫苗D. 熟练掌握操作规程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A. 医护人员B. 实验室工作人员C. 矿工D. A、B和C都是4. 职业暴露的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细菌、病毒、寄生虫B. 化学物质C. 噪音、辐射D. A和B5. 在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中,以下哪项属于基本防护措施?A. 使用防护用品B. 接种疫苗C.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D. 健康教育6. 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能有效防止职业暴露?A. 手套B. 防护眼镜C. 防护服D. 领带7. 在职业暴露的防护中,以下哪种方法属于一级防护?A. 使用防护用品B. 接种疫苗C. 健康教育D.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8. 职业暴露的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有机溶剂B. 无机化合物C. 金属化合物D. A、B和C都是9.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职业暴露的物理性因素?A. 噪音B. 辐射C. 高温D. 精神压力10. 在职业暴露的防护中,以下哪种措施不能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A. 改善工作环境B. 使用防护用品C. 提高工作效率D. 健康教育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害因素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对/错)2. 职业暴露的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对/错)3.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使用防护用品、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对/错)4. 在职业暴露的防护中,一级防护是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使用防护用品等方法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对/错)5. 职业暴露的化学性因素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无机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等。
(对/错)6. 职业暴露的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噪音、辐射、高温等。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科室: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每题10分)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二、选择题(每题10分)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 自毁式注射器B 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 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 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3、职业暴露后报告处理程序()A 报告科室负责人B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 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 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4、患者HBsAg(+)的处理()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5、患者抗-HIV(+)的处理()A 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 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 有疾控中心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一、√√√√√二、ABC、BCD、ABCD、ABCD、ABCD。
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测试题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常见的暴露种类有()A.感染性职业暴露B.物理性职业暴露C.化学性职业暴露D.其他职业暴露E.以上都是I2、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D.以上都是I3、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IQE∙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保证光线充足4、为预防手术中锐器伤的发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尽可能使用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B.注射器覆帽时应借用止血钳C.手术中较小锐器的传递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由远处术者器械护士托住弯盘,尖端朝外,递予术者(―;)D.缝合伤口时应使用组织镒和钳E.暴露切口时助手应使用辅助器械,充分暴露切口5、当接触经空气传播患者时,下列管理要求错误的是()A.应严格按照区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B.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C.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D.一般诊疗护理操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严格手卫生I6、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给与伤口处理,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OA、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B、给予伤口局部挤压或按压,以防出血过多询;)C、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D、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伤口E、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7、职业暴露的途径()A.皮肤黏膜暴露.;)B.锐器伤(,C.呼吸道暴露D.烫伤iE.抓伤或咬伤等(i8、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主要包括OA.正确选择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B.手卫生「;:)C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I—:)D.安全注射(正消E.呼吸道卫生修嗽礼仪(」—F.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I9、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手套<Q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㈠;)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戴双层手套「彳)E.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10、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口罩 1B帽子(卜WC.隔离衣「D.护目镜(正;E.手套、防水围裙IH、接触采取接触隔离患者时,应根据诊疗的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包括OA.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正苧3茎)B.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I可旧幻C.隔离衣应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D.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应按要求穿脱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正确答案)12、接触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时,应根据诊疗的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主要包括()A.一般诊疗护理操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严格手卫生m3至)B.与患者近距离(≤lm)接触或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正确答案)C.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I ;)D.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操作完成后严格手卫生向13、医务人员发生黏膜损伤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A.先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Im容汇)B.0.5%的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C.立即加压包扎,防止出血过多D.75%酒精、洗必泰涂抹消毒14、当发生HIV(血源性疾病)暴露后,处理措施包括()A.预防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超过24h则『工)B.如预防措施超过24小时,不建议实施预防用药C.医务人员HIV抗体(・)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确答案)D.刺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1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A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讪二Λ)B.观察期间如出现疑似与暴露相关的症状,应及时就医,C.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ID.以上都不是。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一、单项选择(10题)1、 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D)A 针刺B 切割C 直接接触D 以上都对2、 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 (B)A 一般预防B 标准预防C 接触隔离D 以上都对3、 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D)A 同性恋者B 性滥交者C 静脉吸毒者D 医护人员4、 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 (C)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 性接触C 日常生活接触D 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D)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D)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 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 (A)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 (B)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 72小时内B 36小时内C 24小时内D 4小时内二、多项选择(15题)1、 体液包括:(ABCDE)A 胸腔液B 羊水C 心包液D 阴道分泌物E 脑脊液2、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 暴露方式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A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C 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注射后针头刺破皮肤D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伤口换药过程中被手术剪刺破皮肤E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热病人擦浴4、 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5、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A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 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D 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E 以上都正确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A 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B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C 伤口冲洗后,可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D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E 以上都对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培训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途径?A.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B. 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C. 接触患者的生活垃圾D. 接触患者的排泄物2.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性因素导致的职业暴露?A. 病毒B. 细菌C. 抗药性基因D. 真菌3. 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是用来预防锐器伤的?A. 手套B. 口罩C. 护目镜D. 防刺服4. 在处理医疗废物时,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A. 戴手套B. 戴防护口罩C. 直接用手接触医疗废物D. 医疗废物放入专用容器5.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传染病?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普通感冒D. 梅毒6. 下列哪种药物不属于抗病毒药物?A. 拉米夫定B. 奥司他韦C. 红霉素D. 更昔洛韦7. 在进行下列哪项操作时,不需要佩戴防护用品?A. 给患者吸氧B. 给患者注射C. 处理患者的血液、体液D. 患者自行上厕所8. 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A. 皮肤被患者的血液污染B. 眼睛被患者的体液溅入C. 破损的皮肤被患者污染D. 患者咳嗽时面对面接触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A. 高压蒸汽灭菌B. 化学消毒C. 直接填埋D. 焚烧10. 以下哪种疾病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 肺结核B. 流感C. 麻疹D. 手足口病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生物性因素导致的职业暴露?A. 戴手套B. 戴口罩C. 洗手D. 接种疫苗2. 以下哪些操作可能导致锐器伤?A. 注射B. 拔针C. 处理破碎的玻璃制品D. 使用一次性刀片3. 以下哪些防护用品可以用来预防化学性因素导致的职业暴露?A. 手套B. 防化服C. 护目镜D. 防毒面具4. 以下哪些疾病属于传染病?A. 乙型肝炎B. 艾滋病C. 普通感冒D. 梅毒5. 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职业暴露?A. 皮肤破损B. 眼睛接触污染物C. 呼吸道吸入污染物D. 患者出血6.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医疗废物?A. 高压蒸汽灭菌B. 化学消毒C. 直接填埋D. 焚烧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始终保持口罩在脸上。
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考试试题1、职业暴露的主要定义是什么? [单选题]工作中接触到有害因素(正确答案)个人生活中的暴露偶然接触非职业性暴露2、以下哪种防护措施最常用于化学品防护? [单选题]佩戴口罩穿戴防护服(正确答案)使用手套保持通风3、职业病的主要成因是? [单选题]环境污染工作场所的危害(正确答案)个人习惯遗传因素4、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职业危害? [单选题]细菌病毒化学药品(正确答案)真菌5、职业暴露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评估工作环境保护员工健康(正确答案)制定防护措施提高工作效率6、对于噪声性职业病,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 [单选题] 耳塞(正确答案)定期体检减少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7、在化学实验室中,最重要的防护装备是? [单选题] 手套护目镜防护服以上都是(正确答案)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标准是? [单选题] ISO 9001ISO 14001OHSAS 18001(正确答案)ISO 500019、职业暴露后,员工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 报告上级(正确答案)进行自我治疗离开工作岗位记录暴露情况10、以下哪项是职业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法律法规健康知识防护措施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1、职业暴露的评估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常用? [单选题] 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现场监测(正确答案)数据分析12、职业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 [单选题]急性慢性(正确答案)突发无症状13、以下哪种情况下,员工应立即就医? [单选题]轻微受伤职业暴露(正确答案)感冒疲劳14、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是? [单选题]环境保护员工安全(正确答案)健康促进15、在工作场所中,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单选题] 尽量减少使用确保良好通风佩戴防护装备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6、职业暴露的法律法规主要由哪个部门制定? [单选题]卫生部门劳动部门(正确答案)环保部门教育部门17、在处理生物样本时,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 [单选题]使用无菌技术佩戴手套消毒工作台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8、职业健康监测的频率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单选题]法律规定工作性质员工健康状况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9、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是? [单选题]减少事故提高效率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0、职业暴露的主要评估指标不包括? [单选题] 生物标志物环境浓度工作年限心理健康(正确答案)。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试题一、判断题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暴露。
()2、戴一层可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3、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目前已知的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是HBV感染及检测的主要标志。
HBeAg是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5、医务人员如果没有自我防护,职业暴露后HBV的感染风险为6%~30%。
()6、手术室医生的职业暴露是以缝合时的缝合针刺伤和喷溅为多见。
()7、医务人员如果眼睛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喷溅上,应该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8、发生锐器损伤后应在伤口的旁端轻轻挤压,不应在伤口的局部挤压。
()9、在暴露后的第4、8、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10、锐器盒可以盛装到3/5满时,封盖,更换。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均有)1、()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
A 戴手套B洗手 C 用消毒液D穿隔离服2、医务人员被乙肝患者血液针头刺伤时。
如乙肝标志物阴性,未注射乙肝疫苗,应及时注射()A HBIGB 乙肝疫苗C 丙种球蛋白D干扰素3、预防锐器损伤应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锐器使用B及时处理使用后的锐器C不携带锐器走动D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4、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医疗器械、物品,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为()级暴露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四级5、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人群是:()A 护士B 医生C 技术员D 保洁人员6、如果血液喷溅到完整的皮肤上应该用( )清洗污染的皮肤?A 肥皂液B 流动水C 含氯消毒液D 75%酒精7、医务人员发和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 紧急局部处理B 报告C 填写登记表D 评估8、标准预防的原则是:()A 保护病人B 保护医务人员C 二者都是D 二者都不是9、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健康管理中心职业暴露与防护培训试题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常见的途径是? [单选题]A. 血液(正确答案)B. 呼吸道C. 皮肤D. 消化道2、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佩戴什么? [单选题]A. 隔离衣B. 一次性手套(正确答案)C. 帽子D. 防护眼镜3、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暴露的范畴? [单选题]A. 肝炎B. 艾滋病C. 结核病D. 糖尿病(正确答案)4、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该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单选题]A. 口罩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5、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该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单选题]A. 擦洗伤口B. 用消毒液清洗伤口C. 及时报告上级(正确答案)D. 自行处理6、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正确答案)B. 避免使用口罩C. 避免洗手D. 避免佩戴手套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要进行的检测项目是? [单选题]A. 肝功检查B. 艾滋病抗体检测(正确答案)C. 血常规检查D. 尿常规检查8、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A. 随意处理B. 随意丢弃污染物C. 分类处理(正确答案)D. 乱扔垃圾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原则是? [单选题]A. 及时报告(正确答案)B. 自行处理C.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D. 不处理10、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该佩戴什么? [单选题]A. 口罩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1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最大的途径是? [单选题]A. 注射(正确答案)B. 手术C. 换药D. 拔牙12、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正确答案)B. 避免使用口罩C. 避免洗手D. 避免佩戴手套13、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该佩戴的防护用品是? [单选题]A. 口罩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14、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该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单选题]A. 擦洗伤口B. 用消毒液清洗伤口C. 及时报告上级(正确答案)D. 自行处理1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要进行的检测项目是? [单选题]A. 肝功检查B. 艾滋病抗体检测(正确答案)C. 血常规检查D. 尿常规检查16、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最大的途径是? [单选题]A. 注射(正确答案)B. 手术C. 换药D. 拔牙17、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该佩戴什么? [单选题]A. 口罩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18、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A. 随意处理B. 随意丢弃污染物C. 分类处理(正确答案)D. 乱扔垃圾1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最大的途径是? [单选题]A. 注射(正确答案)B. 手术C. 换药D. 拔牙20、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注意什么? [单选题]A. 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正确答案)B. 避免使用口罩C. 避免洗手D. 避免佩戴手套2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途径有哪些?A. 血液(正确答案)B. 呼吸道C. 皮肤(正确答案)D. 消化道(正确答案)22、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佩戴什么?A. 隔离衣B. 一次性手套(正确答案)C. 帽子D. 防护眼镜(正确答案)23、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职业暴露的范畴?A. 肝炎(正确答案)B. 艾滋病(正确答案)C. 结核病(正确答案)D. 糖尿病24、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该佩戴的防护用品是?A. 口罩(正确答案)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25、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该立即进行的处理是?A. 擦洗伤口(正确答案)B. 用消毒液清洗伤口C. 及时报告上级(正确答案)D. 自行处理26、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注意什么?A. 避免接触患者体液(正确答案)B. 避免使用口罩(正确答案)C. 避免洗手D. 避免佩戴手套2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要进行的检测项目是?A. 肝功检查(正确答案)B. 艾滋病抗体检测(正确答案)C. 血常规检查D. 尿常规检查28、医务人员在处理感染性病人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随意处理(正确答案)B. 随意丢弃污染物C. 分类处理(正确答案)D. 乱扔垃圾2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原则是?A. 及时报告(正确答案)B. 及时记录(正确答案)C.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D. 不处理30、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该佩戴什么?A. 口罩(正确答案)B. 手套(正确答案)C. 防护服D. 手术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与防护试题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暴露的常见病原体种类是() [单选题]A.血液传播B.消化道传播C.呼吸道传播D.体表传播(正确答案)2.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单选题]A.消毒剂B.化疗药物C.放射线(正确答案)D.结核病菌3.防护用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一般诊疗活动,戴外科口罩。
B.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外科口罩。
(正确答案)C.为经空气和飞沫传播患者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防护服。
D.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做到的防护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A.做到定期体检,不用建立健康档案(正确答案)B.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C.针对医务人员接触病种不同,进行免疫接种D.在诊疗操作中应做到标准预防5.抗HIV药物的使用,是减少HIV职业感染的最后一个环节。
预防用药越早越好,最好在1-2小时用药,最迟不超()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用药 [单选题]A.72h内B.36h内C.24h内(正确答案)D.4h内6.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三级的暴露类型是指() [单选题]A.暴露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B.暴露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正确答案)7.使用针头、缝台针、刀片等锐器时,下列哪项行为是正确的()。
[单选题]A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正确答案)B.为患者肌肉注射后,将注射器先放在弯盘再回处置室进行分类处理C直接用手拔除注射器针头,将针头放入锐器盒D.使用无菌注射器时可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针帽,将针帽套入针头8.静脉血液标本采集中,关于发生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A.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不需要挤出污血,可直接用大星流水冲洗伤口,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和包扎(正确答案)B.第一时间将职业暴露事件报告医疗机构中分管职业防护的部门对刺伤进行危害评估,必要时进行暴露后预防性治疗C.立刻对职业暴露者及污染源标本进行血行传播病原体感染性指标的检测D.按要求进行随访追踪9.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近一年HBs-Ab<10mIU/ml的人员被HBsAg(+)暴露后,立即一次性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400u,同时在不同部位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20ug、20ug、20ug(0--1--6个月),()个月内完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试题含答案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选题1.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都具有传染性。
[单选题] *A、血液B、体液C、分泌物D、排泄物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2.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单选题] *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3.医护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飞溅物的诊疗操作时,应选用哪种口罩? [单选题] *A、普通医用口罩B、外科口罩(正确答案)C、医用防护口罩D、纱布口罩4.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发生锐器伤后,应遵循“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的处理原则B、发生锐器伤后,应立即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正确答案)C、在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中,应禁止局部挤压和吸吮D、黏膜暴露后,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黏膜*5.为防止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单选题] *A.针头使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正确答案)B.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6.《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单选题]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正确答案)C、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7.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测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戴纱布口罩(正确答案)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手套D.戴防护面屏*8.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 *A.报告B.填写登记表C.紧急局部处理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9.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的 ( )具有传染性? [单选题] *A.排泄物B.体液C.血液D.分泌物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0.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正确答案)B.使劲挤压伤口,尽可能多地挤出血液C.粘膜暴露后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考试题科室:姓名:一、填空题:1、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或被病人的()、()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被含有()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2、一旦决定实施PEP ,原则上越早开始预防效果越好,最好在暴露后( ) 小时之内开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 或者) 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用( ) 冲洗干净。
4、如被 HBV 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 )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效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5、我国输血后的肝炎最常见的是()。
二、判断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尖端朝向传递者,柄端朝向接锐器者。
或使用传递容器。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仅须戴单层手套便可。
()8、伴有锐器的操作中,光线要充足。
()9、锐器伤后,使劲挤压伤口,使血液尽量外流。
()10 、锐器伤防护安全器械、无针输液系统的使用可明显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三、选择题:1、下面带有锐器伤防护装置的安全器械有:()A、自毁式注射器B、密闭式防针刺伤型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普通注射器2、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A、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A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 的乙醇、 0.5% 的碘伏进行消毒A、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精心整理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一、单项选择(10题)二、多项选择(15题)三、填空题(18题)四、判断题(13题)五、简答题(2题)一、单项选择(10题)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同性恋者???B性滥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A戴手套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纱布口罩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上述都不对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重度的是(B)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上述都不对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二、多项选择(15题)1、体液包括:(ABCDE)A胸腔液B羊水C心包液D阴道分泌物E脑脊液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ABCDE)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B暴露方式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D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E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A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B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C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注射后针头刺破皮肤D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伤口换药过程中被手术剪刺破皮肤E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热病人擦浴4、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E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BD)A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B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C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D立即进行伤口旁端轻轻挤压与冲洗E以上都正确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CD)A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B立即进行伤口的挤压与冲洗C伤口冲洗后,可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E以上都对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AB)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C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E以上都对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那三种类型:(ACD)A轻度B中度C重度D暴露源不明E以上都对9、以下那种情况下不需要使用强化用药程序:(ABCE)A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B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C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D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E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10、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其进行随访,随访的时间为职业暴露后:(ACDE)A第4周B第6周C第8周D第12周E6个月时1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BCDE)A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B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0.5%的碘伏进行消毒D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E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1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报告及预防处理程序(ABCDE)A报告科室负责人B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C主管部门尽快评估职业暴露情况D最好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E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13、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A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B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C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D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E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14、暴露源患者抗-HIV(+)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E)A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B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C由疾控部门进行评估和制定预防性用药方案D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E必要时对暴露者进行心理干预15、下面哪些是诊疗操作中的安全用品(ABC)A自毁式注射器B安全型外周静脉留置针C针尖回缩式一次性输液器D普通注射器E一次性采血针三、填空题(18题)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5、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6、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无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低、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7、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有临床症状,经检验,病毒滴度高、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8、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9、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0、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1、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12、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时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13、发生一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艾滋病职业暴露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4、发生二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艾滋病职业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应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15、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6、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17、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随访和咨询的时间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四、判断题(13题)1、锐器伤是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2、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
(√)3、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
(√)4、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则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如止血钳。
(√)5、传递锐器时,锐器柄端朝向传递者,尖端朝向接锐器操作者。
(×)6、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的范围内。
(√)7、锐器盒内锐器不可装的过满,盒内的锐器盛装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处理。
(√)8、医务人员从事使用锐器的诊疗操作时,操作环境的光线要充足。
(√)9、医疗卫生机构每半年应当将本单位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完整,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可以不戴手套。
(×)11、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普遍预防原则。
(×)1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1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艾滋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五、简答题(2题)1、何谓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答: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