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奇观赏植物之珍稀濒危植物
- 格式:pptx
- 大小:86.11 MB
- 文档页数:141
我国珍稀植物龙棕龙棕(Trachycarpus nana Becc.)为中国特有品种,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1-2],是棕榈科植物中较为特殊的矮化类型。
龙棕植株矮小,茎盘曲如龙,埋于地下,观赏价值极高,是优良的观赏植物资源。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龙棕至今未能成为广泛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金花茶金花茶(C.Nitidissma)为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与中国名茶同科属,是国家8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
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素有“植物界的大熊猫”、“茶族皇后”之称,在国际上负有盛名。
1960年在广西十万大山中首次发现黄色山茶,1965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肃先生将此黄色山茶命名为“金花茶”,从此金花茶一举成名,震惊世界花坛。
金花茶金瓣玉蕊,腊质金黄,晶莹光洁,鲜丽俏艳,点缀于绿叶琼枝间,风姿绰约,美艳怡人,高贵雅致,其观赏价值无与伦比,被荣称“茶族皇后”,花卉中的“超级明星”,又因其是一种古老植物,结果率极低,世界稀有,故又称之为植物界的“大熊猫”,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
珙桐珙桐花,又名“鸽子花”,素有“中国鸽子树”之美誉。
春未夏初,万千朵“鸽子花”,在珙桐林中竞相怒放,汇成峨眉山一大植物景观,人称“珙桐翔鸽”。
珙桐是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子遗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是我国的珍稀植物,也是峨眉山的特产。
它成片生长在峨眉山中山地区的九老洞、仙峰寺到遇仙寺之间,一直延续到洗象。
桐林深秀,静若太古,云天一碧,夏令如秋。
西面,群峰绵延,仙掌峰、观音岩、长寿岩耸翠排空,时有朵朵白云逗留山顶;东面,山崖涧谷相连,藤萝蔓草缠绕,远山云影,极千里。
在婉蜒7.5公里游山道旁,珙桐与各种阔叶树组成一道绿色长廊;在峰岩下,山崖上,涧溪边,幽谷里,林海花簇相拥,白花绿叶相间,甚为美观。
水杉“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
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银杉、银杏、金钱松、珙桐。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
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
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珙桐为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
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
银杏身上有许多较为原始的特征。
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在裸子植物中绝无仅有,但在蕨类植物中却很常见。
它的雄花花粉萌发时仅产生两个有纤毛会游动的精子。
这一特征在裸子植物中仅苏铁有,而在蕨类植物中也很普遍。
这就说明,银杏是一种比松、杉、柏等树木更为古老的植物。
所以植物学上将它列为一纲、一目、一科、一属、一种。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
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
叶形古雅,寿命绵长。
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有利于银杏的繁殖和增添风景。
适应性强,银杏对气候土壤要求都很宽范。
抗烟尘、抗火灾、抗有毒气体。
我国珍稀植物引言: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国家。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种类,这些植物与整个生态系统息息相关,并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我国几种特别珍稀的植物,并探讨这些植物的重要价值。
一、贵州银杏(Ginkgo biloba)贵州银杏属于裸子植物门,是唯一一种现存的银杏科植物。
贵州银杏生长在我国的贵州、湖南和四川等地,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神奇的生命力成为全球瞩目的珍稀植物。
贵州银杏的叶子呈扇形,金黄色,在秋季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美不胜收。
此外,贵州银杏的种子也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被用于增强记忆力和改善循环系统健康。
二、云南黄花梨(Dalbergia bariensis)云南黄花梨,又称云南黄檀,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植物之一。
云南黄花梨以其纹理美丽、质地坚硬而闻名于世。
该植物生长在我国南部的云南省,主要分布在滇西边境的丛瑞河流域。
云南黄花梨以其稀有性和高价值,使其成为传统家具制作和艺术品雕刻的首选材料之一。
然而,由于乱砍滥伐和树木盗伐,云南黄花梨正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三、四川触手冬青(Ilex cornuta)四川触手冬青是我国特有的常绿灌木,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
其特点是树干上密生的小刺,可以触碰到,因此得名为触手冬青。
四川触手冬青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用于治疗风湿病、黄疸和肺炎等疾病。
此外,触手冬青的叶子具有美观的红色和橙色,而被广泛用于绿化和庭院植物。
四、青海藏芸香(Mosla chinensis)青海藏芸香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在青海、西藏等高原地区生长。
该植物以其独特的草本形态和丰富的香气而闻名,被广泛用作草药。
青海藏芸香叶片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油,可以用来制作芳香油,还可以入药治疗消化不良和呼吸器官疾病。
五、云南玉山报春(Primula bullata)云南玉山报春是我国特有的高山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高山地区。
该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适应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我国的珍稀植物普陀鹅耳枥现存1株。
属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20世纪50年代在普陀山尚有数棵,后因开荒垦殖等原因遭到破坏。
绒毛皂荚现仅存2株豆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因荚果密被黄绿色绒毛而得名,花杂性,结实极少。
文献记载,可用皂荚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但技术要求很高,不易掌握。
广西火桐现仅存3株梧桐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
木材纹理直,材质柔韧易加工,不开裂,是制作家具、建筑、胶合板的上等用材。
先花后叶,花色鲜艳靓丽。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绿化和行道树的佳品。
百山祖冷杉现仅存3株松科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百山祖冷杉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残遗植物,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残存至今的冷杉属植物。
1987年,国际物种生存保护委员会将百山祖冷杉公布为世界上最受严重威胁的12个濒危物种之一。
羊角槭现仅存4株槭树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与产于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羊角槭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系古老的残遗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天目铁木现仅存5株桦木科落叶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
因其所处地归当地农村集体所有,生境受人为干扰频繁,处境危险。
华盖木现仅存6株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
华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新能力很低。
滇桐现仅存6株椴树科常绿大乔木,濒危种,国家2级保护植物。
为我国西南特有种,也是滇桐属这一寡种属的主要树种之一,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膝柄木现仅存10株卫矛科半常绿乔木,濒危种,国家1级保护植物。
我国仅此一种。
广西西南部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北的种类。
对研究我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及其热带亲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望天树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的热带雨林中,属于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是一个由中国政府制定的植物保护政策,旨在保护和维护我国珍稀植物资源。
这份名录包含了众多珍稀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以下是一些在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列出的植物。
第一类:古老植物1. 古柏(Cupressus funebris)是一种珍稀的乔木,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
它具有观赏价值,并在建筑和木材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第二类:珍稀濒危植物1. 丁香(Syringa)属植物具有美丽的花朵和香气,但由于过度采摘和环境破坏,丁香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濒危植物。
第三类:稀有植物1. 茶花(Camellia sinensis)是受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和茶叶的来源。
茶花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减少,它们也成为稀有植物之一。
第四类:有重要经济和科学价值的植物1. 人参(Panax ginseng)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的植物。
由于大量采集、破坏栖息地等原因,人参也成为了一个受到保护的植物种类。
2. 双翅藤(Gynostemma pentaphyllum)是一种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攀援植物。
双翅藤在我国南方很常见,但也受到了环境破坏和过度开发的威胁。
第五类: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的植物1.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
水稻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也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第六类:特殊生境的植物1. 苹果树(Malus)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但在我国的某些特定地区也属于特殊生境植物。
这些地区具有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苹果树生长独特,值得保护。
第七类:特殊意义的植物1. 成龙桫椤(Cycas megacarpa)是一种特殊的珍稀植物,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
由于过度采摘和生境破坏,这种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
这只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的一小部分植物。
通过制定这份名录,我国政府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植物资源的重视,保护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国家11级保护珍稀植物1、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是一种落叶乔木,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
中国特有,自然生长情况下仅存一株,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佛顶山慧济寺西侧。
树高13米,主干胸径63.7厘米,侧干32.4厘米,树冠覆盖面积72平方米。
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
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
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
现已通过技术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2、广西火桐广西火桐,仅产于广西西南部靖西县海拔910米的山谷缓坡灌丛中。
是我国特有植物,仅存3株。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白色,不裂;小枝干时灰黑色,几无毛;嫩芽密被淡黄褐色星状短柔毛。
本种分布地区狭小,资源甚少,产区群众尚不知其为珍稀树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当一般杂灌采伐利用,已濒于绝灭。
广西火桐对研究火桐属植物、亚非大陆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植物区系,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绒毛皂荚绒毛皂荚为落叶乔木,高15至20米。
树干与枝条上生粗壮、有分枝的木质坚刺。
谈及植物物种的濒危状况,莫过于绒毛皂荚之危机。
湖南省南岳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在陪同央视**深入原始次生林拍摄时,在广济寺原始次生林内再次发现两株世界罕见的野生绒毛皂荚并经专家确认。
这一重大发现,使全世界现存的野生绒毛皂荚数量增至4株,打破了该物种在全世界“现仅存2株”的纪录。
绒毛皂荚树木材致密,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
4、天目铁木天目铁木又名小叶穗子榆、芮氏铁木、浙西铁木。
属山毛榉目,桦木科乔木。
高达18米,胸径达45厘米;叶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1.8-4厘米;果多数,聚生成稀疏的总状;雄花序7月显露,次年4月开放,雌花序随当年生枝伸展而出,4月中叶全展,9月中果熟,11月中落叶。
天目铁木是中国濒危物种。
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现仅存5株,稀有种。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群落特点及种群动态研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又名水梨子、鸽子树,是世界著名的名贵观赏植物。
珙桐为我国单科单属种特有植物,为第三纪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湖南、湖北等地。
珙桐群落是一种典型的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区域开发项目的增多,致使珍稀濒危树种珙桐的天然分布面积和天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天然分布种群已濒临灭绝,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物种。
为了解我国珙桐的群落特点、种群结构和更新以及物种多样性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珙桐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资料查询结合问询调查法,对我国珙桐的群落特点和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1)珙桐群落的环境和区系组成。
八大公山和壶瓶山两样地的珙桐群落都呈零星块状分布于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山陡沟深的地段:珙桐群落中植物种类丰富,出现的维管植物在106-160种之间,隶属于55-73科及94-132属之间。
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其次是北温带占第二位,总体区系成分来看,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与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珙桐群落区系地理成分大体相似,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此外,群落中发现的第三纪和晚白垩纪的区系成份,说明珙桐群落具有残遗植物群落的性质。
(2)珙桐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八大公山和壶瓶山两样地的珙桐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组成上以落叶乔木为主,常绿树种较少,灌木层盖度在15%左右,草本层盖度一般在70%-80%之间。
珙桐一般难以形成以其为优势树种的森林群落,常以共优种或次优种与其它阔叶树组成混交林,只有在一些局部地区特殊生境条件下才形成以其为建群种的优势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对湖南八大公山、甘肃省文县、四川卧龙和湖北七姊妹山四地的珙桐群落植物生活型比较分析,发现珙桐群落生活型相似,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后依次为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一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
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
一、一级保护植物
1.水杉:属于杉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孑遗树种,也是世界著名的古生物
“活化石”。
2.银杏:银杏科唯一现存的种类,有“活化石”之称,是著名的观赏树种。
3.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4.中华水韭:水韭科,是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是沼泽湿地特有的指示植物。
5.长蕊木兰:木兰科的长蕊木兰是稀有的古老孑遗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
物。
二、二级保护植物
1.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
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2.龙棕:是濒危种,为中国特有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3.崖柏:属于柏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4.七子花: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5.连香树:属于连香树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珍稀植物有哪些
1.天树
望天树又叫擎天树,是国家1级重点保护植物,最高可以生长至60米,其树皮为灰色或棕褐色,坚硬耐用,并且有较强的耐腐性,是制作高级家具的重要原料。
2.岁烂
百岁兰是世界上唯一永不落叶的珍稀植物 ,寿命可以达到百年以上,其树干短矮而粗壮,呈倒圆锥形, 并且植株高度一般不会超过50厘米。
3、珙桐
珙桐有着"植物活化石”的称号,属于国家- -级重点保护植物,粗为中国所特有,其花型酷似展翅飞翔的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中国鸽子树”,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4、花茶
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姿态各异,有杯状、就或碗状,并且分布范围极其狭窄,数量稀少,因此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5、桫椤
桫椤是已经发现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濒危植物,茎干能够生长至6米或更高,叶片呈螺旋状排列与茎顶,还可以作为庭院观赏树木,观赏价值极高。
珍稀濒危热带植物品种热带植物Combraceae 使君子科,双子叶植物,15属,48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5属,24种,主产云南和广东,其中比较有经济价值的有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入药,为一种有效的驱虫剂,鸡TerminaliahainanensisExell的木材很有价值,为海南主要用材之一。
木质藤本至乔和叶互生或对生;花两性,稀单性,排成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管与子房合生,且延伸其外城一管,4-5裂;花瓣4-5或缺;雄蕊与萼片同数或2倍之;子房下位,1室,有下垂的胚株数颗;果革质或核果状,有翅或有纵棱。
Agavaceae 龙舌兰科,单子叶植物,约20属,67O种,大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原产的约2属,6种,产南部,引入栽培的4属,约10种,除供观赏外,有些为很重要的纤维植物,如龙舌兰属Agave。
植物有根茎;茎短或很发达;叶常聚生于茎的基部,狭,通常厚或肉质,边全缘或有刺;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或稍左右对称,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排列,分枝承托以苞片;花被管短或长,裂片近相等或不等;雄蕊6,着生于管上或裂片的基部,花丝丝状至粗厚,分离,花药线形,背着;子房上位或下位,3室,每定有胚珠多颗至1颗;果为一浆果或蒴果。
本科的种属在Engler系统中一部置于百合科内,一部置于石蒜科内,其分别点为性喜干燥,叶线形,有纤维,常聚生于茎的基部或顶部,花常排成极大的圆锥花序。
Compositae 菊科,双子叶植物,约1000属,25000-30000种;广布于全球,主要产温带地区,我国有23O属,2300多种,各地均产,有些供观赏,有些入药,也有些供食用,还有产橡胶的。
直立或匍匐草本,或木质藤本或灌木,稀为乔木;叶通常互生,亦有对生或轮生,单叶式复叶,全缘、具齿或分裂:花两性或单性,具舌状或管状花冠,密集成头状花序,头状花序中有全为营状花,亦有全为舌状花,有中央为两性或无性管状花(盘花),外围为雌性或无性舌状花(放射花)或雌性管状花,为一个具1至多层的总苞片所围绕,单生或排列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托凸、扁或圆柱状,平滑或有多数窝孔,裸露或被各样的托片;雄蕊4-5,花药合生成一管,极稀离生,药基钝或具尾,花丝分离;子房下位,1室,具1胚珠,花柱分为2枝,枝的内侧具柱头面,顶端有******附器;果为菊果(Cypsela),习称瘦果,顶端冠以糙毛、鳞片、刺芒状冠毛。
《珍奇观赏植物》五种珍奇观赏植物1.京玉葡萄京玉葡萄为欧亚种,是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以意大利为母本、葡萄园皇后为父本杂交育成。
诸暨市2005 年引进种植,经多年的研究观察,发现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结果早、抗病性等良好综合性状,京玉果穗外形美观,穗粒整齐,晶莹似玉,肉质硬脆,风味和外形与牛奶品种很相似,是大棚栽培较理想的早熟大粒品种之一。
生物学特征嫩梢底色黄绿,有暗紫红附加色,具稀疏绒毛。
叶片中等大,圆形或心脏形,叶面光滑发亮,叶背有刺毛,5 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缘锯齿大,双侧直。
叶柄洼开张,呈拱形,或闭合,两性花。
果穗果粒大果穗大,平均重684.7 g,最大穗重1 400 g,圆锥形或双歧肩圆锥形,无副穗或有小副穗,果粒着生中等紧密。
果粒大,平均粒重6.5 g,最大粒重12 g,疏花疏果后粒重增加尤其明显。
汁多味浓, 风味佳京玉果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绿黄色,果皮中等厚,早采微有涩味,肉厚而脆,汁多味浓,酸甜,风味佳,含可溶性固形物14.8%(露地13%~16%),含酸量0.66%(露地0.5%~0.6%),品质上乘。
京玉果穗外形壮观,穗粒整齐,晶莹似玉,在果形和风味品质上很大程度与中国品种牛奶相似,但比牛奶早熟40天,故市场多称之为“早牛奶”。
在中同北部地区很有发展前途。
丰产性较好始果期早,第一年种植培育好结果母技,形成一定的树势,第二年就可以获得丰产。
大棚促成栽培一般年份在诸暨6 月中旬就可以成熟采摘上市。
该品种还表现为花芽分化好,结实力强,坐果率高,不易落花落果。
该品种适宜双十字“V”形篱架设施栽培。
青黄色,十分美的诱人,一般粒重9-10克左右,糖度16-18度,长势强,抗病,易种,较丰产品质佳,肉质爽口而甜,可露地栽培。
栽培的关键是提早温室塑料袋育苗,提早栽培。
温室塑料袋育苗具有诸多优势,①便于创造出葡萄苗木繁育所需的地温高、气温低的环境条件;②适合进行工厂化育苗,可批量生产;③环境条件容易控制,出苗整齐,出苗率高;④可提早育苗2个~4个月,而且苗木生长健壮,无论是露地定植还是保护地定植都可提早一年结果。
珍稀植物名录1、普陀鹅耳枥普陀鹅耳枥,落叶乔木,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
雄、雌花于4月上旬开放,果实于9月底10月初成熟。
具有耐阴、耐旱、抗风等特性。
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自然景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
2、珙桐珙桐为落叶乔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3、荷叶金钱蕨又名荷叶金钱草,仅发现于四川万县和石柱县局部地区。
已濒临灭绝。
适于温暖、湿润无荫的岩面薄土层、石缝或草丛中,喜中性偏碱土,早春发叶,7月后形成孢子囊群,8至9月孢子成熟,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
株高5至20厘米。
该草为我国特有,是铁线蕨科最原始的类型,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作用中药历史悠久,植株优美,观赏性强。
目前武汉植物园已大量引种。
4、桫椤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
桫椤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5、半日花半日花半日花是半日花科的一种半灌木或灌木,稀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孑遗植物。
全世界约有8属200种,多分布于地中海沿岸。
中国内蒙古、新疆有2种分布,分别是新疆半日花和内蒙半日花,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所以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6、贡山三尖杉常绿乔木。
树皮紫色,光滑。
叶披针形,中脉凸起,下面中脉绿色带宽于绿色边带,基部圆形。
种子倒卵状椭圆形,假种皮绿褐色。
生长于海拔1900米左右阔叶林中。
产于贡山县。
云南特有种,濒危中,国家II级保护。
7、岷江柏木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