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释例之相地
- 格式:pdf
- 大小:240.13 KB
- 文档页数:8
读书笔记(《园冶》——相地)环艺1201 薛铮201257020造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场地的地形。
所谓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形条件造就了不同的造园手法。
如果造园脱离了地形的限制,凭空而造,不但会加大造园的难度,更会失去造园的自然得体之美。
《园冶》在“相地”这一篇的开篇,就传达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首先是对于不同园林选址的思考——园林位置不同,造园的手法和方式也不同。
造园的位置或在城市,或在村庄,或依傍山林,或联通河沼。
在城市造园,可能就要考虑园林的私密性。
因为城市环境相对比较嘈杂,私密性较强的园林环境会使游人从城市生活的喧嚣中短暂地解脱出来,享受自然的宁静;在村庄造园,则要考虑对周围山体和树林的利用。
相较于城市用地,村庄周围的地形起伏较多,变化较大。
所以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地势起伏,则会营造出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山林与河沼更不用说,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特质,依势造园。
其次,“相地”篇也对场地不同的形状有一个总结——有的长而弯,有的宽阔而倾斜,有的地势较高,有的地处低洼。
场地形态不用,造园的手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长而弯的地形,可以利用场地条件营造迂回蜿蜒的园路;对于宽阔而倾斜的场地,则可以利用高差的变化,营造出层次感;利用较高的地势,可以建造亭台,用以观赏园景,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低洼处可以做水挖池沼,用以赏水赏鱼,充分利用地形。
最后,在这一篇中,作者也总结了造园过程中的许多具体情况——比如园林周围有其他美景时,不应隔断,而是应该用借景的手法将园外景物引入园中。
比如承德避暑山庄,就是借景的典范。
将磬锤峰一带山峦的景色引入园内,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另外,当园中有树形姣好的古木时,应当保留树木,退让房屋位置。
所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难成”。
这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一种尊重。
秉承因地制宜的思想,“相地”篇中又具体将地形分为了六大类——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并详细地加以说明。
园冶卷一:本卷包含了兴造论、园说以及相地、立基、屋宇、列架、装折几大部分。
兴造论强调了“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全书的总论,阐述了园林用地、景物设计、审美情趣等造园理论;相地,分别对六种不同的园基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布局设计的要求;立基,论述了园林中房舍与景区基础总体布局的关系;屋宇,涵盖了园林中所有的房舍建筑形式;列架,描述了园林屋宇建筑的屋梁构架形式,强调绘制平面结构图的重要性;装折,不仅包含了现代的“装饰”含义,还包含了园林屋宇内外空间结构的布局安排。
兴造论:世人兴造建筑,都是以工匠为主,难道没有听说过“三分工匠七分主人”这句谚语吗?这里所说的“主人”并不是指园林主人,而是指主持造园的人。
古时鲁班有灵巧匠心,陆云有精湛技艺,他们岂只是操持斧锯做工的匠人?如果工匠只以精雕细刻为技巧,以接图组装建造构架为精湛,一根屋梁一根柱子的定规都不可以更改,那么用“没有心窍的人”来称呼他们,非常准确。
所以凡是建筑工程,必须先考察选择地形位置以确立地基,然后确定建筑的开间和进数;测量地形地基的宽窄,根据地形的曲直合理安排方整的庭院,这就在于工程的主持者能够得体合宜地设计,既不可拘泥于形制只顾“得体”,也不可不顾法式只追求“合宜”。
假如地形不规整,可根据地形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何必非要求其方正整齐呢?其屋架何必拘泥于三间或五间的定制,非要建造多少进不可呢?哪怕是半间的披厦,只要自然高雅就行。
这就是所说的“主人的七分”之意。
但园林建造的主持者,其作用还必须占到十分之九,而工匠的作用至占十分之一,这是为何呢?因为园林讲求因地制宜、互相借助的巧妙,讲求布局得体、分寸合宜的精髓,这不是工匠的水平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园主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所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得当的主持者,掌管这个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因”,就是说要依随地势的高低错落、地形的端正方直碍眼的树木可剪掉一些枝桠,涌泉的流水则可引导它向石头上流注,各处经典互相借助资衬;适合建亭台的地方就建造亭台,适合建楼榭的地方则建造楼榭,园林内的路径不妨偏僻而蜿蜒曲折,意在曲折自然而致深。
园林讲堂预告:《园冶》解读——相地篇
时间:9月26日19:00
地点:学研大厦A1302
主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承办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会
题目:《园冶》解读––相地篇
主讲人:王劲韬
主讲人介绍:
王劲韬,1991年至今,从事景观规划和设计以及园林理论的教学工作。
现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和理论。
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十余篇。
多年来,一直从事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等实践工作,在景观建筑、住区规划、城市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设计能力,尤精于设计表达,涉及作品在国内外许多重大项目中获得好评。
讲座主题:
《园冶》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在中国古典园林乃至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次活动邀请园林学院王劲韬老师做客园林沙龙,主要围绕《园冶》-相地篇展开解读,带大家走近这部经典名著,深入解读中国古典造园精华以及对当代中国园林建设的启示,为大家提供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宝贵经验。
【经典导读】《园冶》卷⼀原⽂及注释⽣⽣景观关注我们点击题⽬下⽅⽣⽣景观⽣⽣景观我们专注于多维度景观设计,⽣⽣不息成长邮箱:ssjgsj@官⽅⽹站:堪称学园林造景之⼈必读之书,但据说很少有⼈能完全参透其中奥义~【《园冶》简介】《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分为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选⽯、借景10篇。
该书⾸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详细地记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基、铺地、掇⼭、选⽯,并绘制了两百余幅造墙、门窗等的图案。
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百三⼗五张。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供模仿的范本。
同时,《园冶》采⽤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在⽂学上也有其⼀定的地位。
【《园冶》作者简介】计成,字⽆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于明万历⼗年(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的东帝园、仪征汪⼠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主要内容和精髓】《园冶》共三卷,第⼀卷卷⾸冠以《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纲领和⽴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
《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阐明园林⽤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
后有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选⽯、借景⼗篇。
在⼗篇的论述中,相地、⽴基、铺地、掇⼭、选⽯、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特别是相地、掇⼭、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2023年第14期现代园艺傍宅地中的网师园:口袋公园造园手法的启示户维尚(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摘要:通过分析网师园的造园手法与其欲表达的内涵,为口袋公园提供造园手法的借鉴。
分析了网师园古典的造园理念,解析了曲径通幽、以小见大和虚实互补的方法途径,并分析了这些方法体现的文人追求;同时,从相地层面解释了为何网师园的造园手法仍可用于口袋公园和“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重要性,解释了为何要以这些方法营造口袋公园的园林景观;阐述了将这些造园手法融会到口袋公园中应注意的造园方法,从布局、空间、层级等方面阐述了在口袋公园中追求文人意境的方法,并且指出完全复制古典园林景观并非完全可用,但是借鉴一部分以追求意境仍然可取;在口袋公园中营造古典的文人意境,仍可达成营建口袋公园的目的,如空间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娱乐解压场所、景观植物可完善城市生态圈等,加入古典造园手法并不改变口袋公园的初衷,甚至锦上添花,更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增色。
关键词:口袋公园;网师园;景观设计;意境;“造园手法1相地中的网师园网师园是典型的古典山水园,建于南宋年间,始称“鱼隐”,后改为网师园。
其选址依宅而建,在《园冶》中的“相地”一卷中,这种选址类型一般被称作“傍宅地”,“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斯谓护宅之佳境也。
”相地一卷中对傍宅地进行了如此描述;在“相地”一卷中,还有另一种选址类型与“傍宅地”相似,被称作“城市地”,其描述为:“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
”在这两个描述中,“城市地”与“傍宅地”唯一的区别就是是否依靠自家宅院,这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即以家庭为核心的,以主人为中心的等级制度,也是来源于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秩序的理解,即结构向心发展的秩序。
傍宅地在“相地”中,处于6种用地类型最靠近家宅的部分,也是与人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部分,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挤纵不能栖岩止谷,追绮园之踪,而混居尘世要门厅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
园林风水布局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
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
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
但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园林选址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
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
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
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
”[1] 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
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
村庄眺野,城市便家。
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
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
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
……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2]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相地篇·山林地》的设计类型及其应用浅析作者:王子毫来源:《工业设计》2019年第10期关键词:《园冶·相地篇·山林地》;设计类型;应用性《园冶》是明末造园家计成所著,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著成,并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开始发行。
《园冶》共分为三卷,是计成对于造园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先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经典艺术巨作。
《园冶·相地篇》是对园林营造的初始——相地进行描绘,其中介绍了多种园林选址的方式、方法,内容既全面又详细,是园林营造中的重中之重,引人深思,为后世的园林营造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园冶》概述《园冶》一书不仅对园林的规划与建筑手法做了详细的介绍,还对园林的营造艺术做了详细的描绘。
书中对建筑结构与装饰技法做了细致的整理,附有详尽的图示作为理论解析,让后世的读者能够清晰明了的去学习继承园林营造的手法与原则。
可以说,《园冶》一书凝结着古代文人对园林营造的理想和对艺术情趣上的精神追求,是园林营造史上的大成之作。
1.1作者计成生平概述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明万历年间人,祖居今天的江苏苏州同里镇。
他生于公元1582年。
计成本人在明代时期众多的才子之中并不算最出色的,但是他却以《园冶》一书名垂千古,足以见证他园林造诣的高深。
计成年少时对园林建造产生了很大兴趣,之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园林营造中去。
在他五十三岁时,用“骈四俪六”的创作手法著成了《园冶》一书。
这本书中详细描绘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与理念,利用图文结合的手法,使得整本书充满趣味,别具一格。
1.2《园冶》划分《园冶》以三卷划分,共约一万四千字,其各类插图描绘有235张。
卷一以《兴造论》和《园说》作为主干起始,从中总结分析了园林营造的几大法则。
之后又以《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四大部分作为系干支撑,并配有73张各种图示。
按照园林的营造次序,分别阐述了差异环境下的观察诀窍,以及选定地形后的房屋建造和内部装饰的手法技巧。
中国古代园林学的一部奇书——从《园冶》谈中国园林对世界园林的贡献顾孟潮【期刊名称】《重庆建筑》【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3页(P52-54)【作者】顾孟潮【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明]计成的《园冶》真是一本奇书,它不仅仅是园林学的开山之作,而且是当时园林艺术、技术、手法、经验等的集其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应用手册,而且还有着极高的文化、美学、建筑学、园林学、文学艺术等多种价值。
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都会得到自己的收获。
如金学智先生“《园冶》的文学解读”一文(见《苏园品韵录》323-342页)认为:作为艺术之冠的文学,多方渗透于《园冶》一书,其结果则是既升华了该书的理性内涵,又提高了该书的艺术品位,从而对尔后的文人写意园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诗学影响。
《园冶》是“一部值得悉心品赏的不朽文学名著。
”作为专业读者,我则从园林艺术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实践的角度切入,体会到《园冶》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经典著作的价值。
什么是环境艺术?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
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
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的能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美国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20世纪70年代为环境艺术下的定义。
当我们用这个定义审视《园冶》的设计哲学、理论、技术手法时,便会体味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恰恰是环境艺术理论和环境艺术实践的集成。
环境艺术设计与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诺伯特·舒尔茨提出的“城市意象”,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建筑意”,都是对环境艺术综合效果提出的高层次的目标,追求相应意境。
高水平的环境艺术作品(包括园林设计作品),不能不在满足了“艺术的环境化”的前提下,追求“环境的艺术化”,即不但有“境意”,更要有“意境”达到“精神家园”的层次(见《建筑哲学概论》第192页)。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活动的舞台。
环境不仅需要保护,而且需要美化,使人身处其中心旷神怡,身心得到陶养,时时焕发活力。
环境设计已成为当前人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明末计成所著《园冶》是中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
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植说:“我国造园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有关文献不一而足。
然就中能从科学立论作出系统阐述的,要以明末吴江计成所撰《园冶》一书为最著名。
”“《园冶》具有高度的造园艺术水平。
”《园冶》不仅从宏观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园林的哲学观、美学观,而且在技术的层面上,总结了中国传统造园的经验,包括勘察选址、建筑格局到建筑装饰、掇山理水、莳花植木等,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创作山水风景式园林。
在《园冶》中,为营造自然山水的园林景观,首先要相地,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江湖地等自然资源宜人,最易成就山水之境。
同时,计成还提出了“借景”的造园理论,以园林为中心,园林内外一切自然山水、建筑、人文景观皆可因借,特别是园林周围的山光水色构成的园林大背景,它们共论《园冶》掇山理水的设计文/薛保华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创作山水风景式园林。
掇山、理水,是《园冶》创造山水风景式园林的重要手段,《园冶》的造园思想也正是通过山石、流泉的经营布局来彰显。
掇山、理水之法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境界追求是一致的,它对中国当代园林及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留园同组成了绚烂的天然画面。
《园冶》尤其富有创造性意义的是,在营造山水风景式园林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在园址的地形、地貌,掇山理水,创造胜景。
一、掇山自商代以降,尤其是秦汉,皇家园林作水,往往拟东海浩渺;水中筑山,拟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
掇山,亦或叠山、垒山,都有人工造山之意。
尤其是相对皇家园林而言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叠山往往是主要之景,所谓“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沈元禄《猗园》),叠山也是造园师的重要工作和技艺体现。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园冶》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园冶》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园冶》又名《园牧》,明计成著。
书成于崇祯末年,共三卷,是我国关于园林建筑的一部最早的专著。
其中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栏杆、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等,对于造园的理论及技术,都有详细阐述。
特别在借景方面所作的理论探讨,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计成的论述,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的园林建筑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反映了他本人以及当时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园林建筑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较多的景物,因而在划分景区和造景方面,产生很多曲折细腻的手法,出现一些不同的理论和风格。
计成园林建筑的审美意趣,是受到宋元以来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影响的。
在论述园林的兴造时,计成首先指出,园林之美“妙于得体合宜”。
对于园林的整体布局,即设计思想,他认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对于“因借体宜”,他进一步解释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妙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
”这就是说,园林兴造必先要顺自然之势,主观设计要因势象形,而景致之美,却要在“借”中创造出来。
所以他说:“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
”所谓“借景”,就是创造园林美的特殊手法。
计成把借景的方法归为五类:“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这就是通过“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办法,“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使人工和大自然结合,从而达到完美的和谐境界。
所以他又说:“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
庶几描写之尽哉!”计成认为,只要根据“意在笔先”的原则,就可不断创新,创造出无尽的美的意境。
借景的方法千变万化,“因借无由,触情俱是。
园冶卷一:本卷包含了兴造论、园说以及相地、立基、屋宇、列架、装折几大部分。
兴造论强调了“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园说,全书的总论,阐述了园林用地、景物设计、审美情趣等造园理论;相地,分别对六种不同的园基类型提出了具体的布局设计的要求;立基,论述了园林中房舍与景区基础总体布局的关系;屋宇,涵盖了园林中所有的房舍建筑形式;列架,描述了园林屋宇建筑的屋梁构架形式,强调绘制平面结构图的重要性;装折,不仅包含了现代的“装饰”含义,还包含了园林屋宇内外空间结构的布局安排。
兴造论:世人兴造建筑,都是以工匠为主,难道没有听说过“三分工匠七分主人”这句谚语吗?这里所说的“主人”并不是指园林主人,而是指主持造园的人。
古时鲁班有灵巧匠心,陆云有精湛技艺,他们岂只是操持斧锯做工的匠人?如果工匠只以精雕细刻为技巧,以接图组装建造构架为精湛,一根屋梁一根柱子的定规都不可以更改,那么用“没有心窍的人”来称呼他们,非常准确。
所以凡是建筑工程,必须先考察选择地形位置以确立地基,然后确定建筑的开间和进数;测量地形地基的宽窄,根据地形的曲直合理安排方整的庭院,这就在于工程的主持者能够得体合宜地设计,既不可拘泥于形制只顾“得体”,也不可不顾法式只追求“合宜”。
假如地形不规整,可根据地形进行合理设计布局,何必非要求其方正整齐呢?其屋架何必拘泥于三间或五间的定制,非要建造多少进不可呢?哪怕是半间的披厦,只要自然高雅就行。
这就是所说的“主人的七分”之意。
但园林建造的主持者,其作用还必须占到十分之九,而工匠的作用至占十分之一,这是为何呢?因为园林讲求因地制宜、互相借助的巧妙,讲求布局得体、分寸合宜的精髓,这不是工匠的水平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园主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所能够实现的,必须依靠得当的主持者,掌管这个重要位置,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因”,就是说要依随地势的高低错落、地形的端正方直碍眼的树木可剪掉一些枝桠,涌泉的流水则可引导它向石头上流注,各处经典互相借助资衬;适合建亭台的地方就建造亭台,适合建楼榭的地方则建造楼榭,园林内的路径不妨偏僻而蜿蜒曲折,意在曲折自然而致深。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课程结课论文课程名称《园冶》释例题目园冶之相地综述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2012.6目录摘要 (1)前言 (2)1相地简介 (2)1.1相地的概念 (2)1.2相地注意事项 (2)1.3相地的简介 (2)2地形的分类....................................................................................................................................... 3地形的简介和特征...........................................................................................................................3.1山林地.....................................................................................................................................3.1.1山林地简介.................................................................................................................3.1.2山林地处理.................................................................................................................3.2城市地.....................................................................................................................................3.2.1城市地简介.................................................................................................................3.2.2城市地处理.................................................................................................................3.3村庄地.....................................................................................................................................3.3.1村庄地简介.................................................................................................................3.3.2村庄地处理.................................................................................................................3.4郊野地....................................................................................................................................3.4.1郊野地简介.................................................................................................................3.4.2郊野地处理................................................................................................................3.5傍宅地...................................................................................................................................3.5.1傍宅地简介................................................................................................................3.5.2傍宅地处理................................................................................................................3.6江湖地...................................................................................................................................3.6.1江湖地简介................................................................................................................3.6.2江湖地处理................................................................................................................4.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园冶》原文及翻译园冶简介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江苏仪征所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1634)刊行。
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卷一·序》原文不佞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
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江苏),择居润州。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
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为成“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
”遂播名于远近。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
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
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
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
”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
”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
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
暇草式所制,名《园牧》尔。
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皆予盘桓信宿。
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
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之秋杪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
《卷一·兴造论》原文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古公输巧,陆云精艺,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其确也。
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课程结课论文课程名称《园冶》释例题目园冶之相地综述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2012.6目录摘要 (1)前言 (2)1相地简介 (2)1.1相地的概念 (2)1.2相地注意事项 (2)1.3相地的简介 (2)2地形的分类....................................................................................................................................... 3地形的简介和特征...........................................................................................................................3.1山林地.....................................................................................................................................3.1.1山林地简介.................................................................................................................3.1.2山林地处理.................................................................................................................3.2城市地.....................................................................................................................................3.2.1城市地简介.................................................................................................................3.2.2城市地处理.................................................................................................................3.3村庄地.....................................................................................................................................3.3.1村庄地简介.................................................................................................................3.3.2村庄地处理.................................................................................................................3.4郊野地....................................................................................................................................3.4.1郊野地简介.................................................................................................................3.4.2郊野地处理................................................................................................................3.5傍宅地...................................................................................................................................3.5.1傍宅地简介................................................................................................................3.5.2傍宅地处理................................................................................................................3.6江湖地...................................................................................................................................3.6.1江湖地简介................................................................................................................3.6.2江湖地处理................................................................................................................4.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7)园冶之相地综述摘要:园子的地基选择没有固定的类型,地基的地势也是高低形态各异。
因此,在园林工作当中,选择园址显得尤为重要。
而今,我们园林工作中地形的分类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在各个地形的表现风格、处理手法、表达意境不同的前提下,就地形的特征及处理手法做以交流。
关键词:相地;地形的分类;山林地;傍宅地;江湖地前言在园林园子选址时,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地址类型进行设计和改变。
在改变过程中,要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动。
但要做到设门成趣、随形得景。
有些时候要傍着山或水;有些时候要在低凹处开凿园池;有些时候要在高地铸就亭台,总之,要因地制宜。
在对地形的处理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对于原有地形的处理。
尽可能的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进行按照原有地形地貌的改动。
即,多年的树木、之前的檐垣等,尽可能的不做改变。
然而,园林之妙不在于此。
更重要的是地形和处理方式的结合。
1.相地简介1.2相地的注意事项1.2.1园基选择不拘朝向,其重点应着眼于造景的有利条件,例如是否有山林可依?是否有水系可通?能不能与交通繁忙道路有一定的隔离?以及有无利用原有大树、植被等条件。
1.2.2在勘察过程中同时展开造景构图的设想,不仅注意地形(如方、圆、偏、正),而且要注意地势(如“环曲”、“铺云”等动向趋势),以及“培高控低”利用的可能性,克服地形、地貌上的缺点来筹划方案等。
1.2.3重视水文和水源的疏理问题,尤其是园林建筑布局必须联系园林理水,建筑才能获得有水面配合的优越性。
1.2.4选地须考虑建园的目的性。
对于不同土地的类型要有不同的风格设计和手法处理,要因地制宜。
1.2.5要重视原有大树等的保存和利用。
在原有的地形基础上做设计。
在论述其建园适宜的内容和设计意境时,都要服从明确的功能目的。
1.3相地的简介相地是一个考察园子地址的过程,对于园林地基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其它。
但是,对于选定的园林地址一定要进行一次考量、踏勘和数据的收集。
以便更好的做好后期的关于园子的设计和规划。
2.地形的分类计成《园冶》之《相地》一章中把园址的用地分类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
各地形情况不一、手法各异,在后期进行处理和施工时也各不相同。
3.地形的简介和处理方式3.1山林地3.1.1山林地简介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园林中,山林地最容易规划。
它的地形有高有低、曲径通幽、有险峻的部分、有平坦的部分。
他们都是天然形成的,不需要过多的人工进行改变。
3.1.2山林地处理在山林地中,在地处要凿渠引水;在有土的地方要建造洞穴;筑山可以接上房子或者长廊等。
再用,多种花材种植在地上。
亭台和园池要不统一,形成不一样的韵律。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改动地形,使其形成别样的风景。
3.2城市地3.2.1城市地简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而城市地指的就是在城市区域内的园址。
城市当中寸土寸金,土地价值极高而且人流量大,是不适合建造园子的。
3.2.2城市地处理在城市繁华地段当中,本来是不适合建造园子的。
但是,要筑造园子,就一定要用特殊的方式处理。
可以在堤坝或者水湾处种植柳树等树种;在较宽广的庭院中也可以种植阔叶树如梧桐;建造房屋的时候要随着地基的走向进行等。
3.3村庄地3.3.1村庄地简介村庄是人类聚落发展中的一种低级形式,人们主要以农业为主,又叫做农村。
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
而村庄地指的是,在村庄周围或者房子周围布满农田的园址。
3.3.2村庄地处理选择村庄地的好处在于有田园风光、处处都可以看到浓郁的田园气息。
在这个地形的处理当中我们也是非常重视突出该地形的优点,利用各种的田园特有的元素进行装饰和点缀。
3.4郊野地3.4.1郊野地简介郊野是城市板块与农村板块的交汇衔接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中心区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