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18 小绳结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绳结》活动目标:1、了解绳结的历史、文化及作用。
2、掌握编织绳结的基本编法:十字结、平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体协作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生活中绳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十字结、平结的编制要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课外书、绳子和挂饰。
课前小游戏:双手握住绳子两端,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你能打个结吗?老师尝试一下,学生辅助,完成打结。
老师是怎么做的?结:不要小看一个小小的绳结,它里面可包含了很多的小技巧。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中的绳结(板书),一起领略绳结的魅力。
活动过程:一、认识绳结,探究历史。
生活中见过绳结吗?说说他的作用(固定、装饰)。
小小绳结用处大,日常生活需要它。
绳结有一个很长的历史,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它(播放视频)。
视频结束了,你对于绳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绳结还可以表达美好的祝福。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巧。
1.你会打结吗?小明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想把自己的课外书捐赠给山区的孩子,你能帮他用绳结把这些课外书捆起来吗?需要什么材料?使用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动手之前,请认真阅读活动要求。
小组活动一捆扎课外书活动要求:1.利用工具盒里的绳子自主尝试将课外书捆扎起来。
2.交流你是怎么捆扎的?遇到了哪些问题?3.时间3分钟。
温馨提示: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废弃绳头放在工具盒里。
展示交流: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两小组交换抖一抖,验证牢固性。
牢固的小组分解,并重新捆扎,其他小组学习其方法技巧。
散落的小组重新捆扎。
展示同学们捆扎的课外书,你看这样的打绳结的方法,咱们给起个名字吧(十字结)。
2.明天就是国庆节了,让我们用绳结的方法表达对祖国生日的美好祝愿吧。
小组活动二编制中国结教师通过图示详细讲解编制过程,这种结叫做(平结)。
同桌两人合作,教师动手教方法,学生跟着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18小绳结18 小绳结,大学问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的六种绳结,重点学会蝴蝶结、丁香结、接绳结的正确打法。
2、指导学生尝试设计并制作各种不同的打绳结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
3、学会合作、体验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识常见的绳结,学习打蝴蝶结、丁香结、接绳结的基本方法。
活动难点:结合实际,打出漂亮、实用的绳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绳子、书活动时间:四课时(参赛为第二课时)活动过程:第二课时课前活动:1、验证红领巾的系法2、同学们,你们通过打结将红领巾系在脖子上,表面上看结是一样的,可一拉开,问题就出现了。
这就是绳结的奥秘。
瞧,小小的一个结,学问真大啊!(贴出课题)一、承接第一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绳结的来历和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它,学习怎样打好各种绳结。
二、汇报学习打简单绳结(一)学生汇报并示范,全班动手跟学1、学打单结,请学生上台示范讲解,全班一起学习学生上台边示范边讲解方法:①将绳端与绳子相交,穿过绳环;②打成一个结;③拉紧,完成。
2、学打活结,请学生上台示范讲解,全班一起学习请另一名学生上台边示范边讲解方法:①将绳端绕绳圈一周穿过绳环;②打成一个结;③抽紧就完成了。
3、了解单结、活结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这两个结呢?(购物袋、垃圾袋)4、师小结,简介单结、活结5、展示自己学会的绳结,相机学习打蝴蝶结。
(1)师:除了单结和活结,你们还会打什么绳结呢? 请拿起手中的绳子试一试吧(学生尝试打课外学会的结,老师巡视)(2)出示蝴蝶结图解,学生尝试打蝴蝶结。
(师巡视)(3)(展示学生的蝴蝶结)问:你们喜欢哪个?为什么?那要怎样才能打出又美观又对称的蝴蝶结呢?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要和同学分享?(生回答师相机作示范)(4)欣赏蝴蝶结的图片,了解蝴蝶结的应用(6)师小结:蝴蝶结因为简单好系,美观大方,深受人们的喜欢,生活中人们常用它来装饰。
绳结的奥秘课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户外实践活动中,在野外求生中,操作绳结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因此,本次教学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如何正确地打绳结,以及探究绳结的奥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不同的绳结的名称和正确打法。
2.理解绳结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能熟练打出常见的绳结,如“蝴蝶结”、“八字环”、“平结”、“滑轮结”等。
2.能够在具体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不同的绳结进行实践操作。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勤学好问、探究未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绳结。
大家知道什么是绳结么?”2.学生说“不知道”时,教师带领大家观察园中的树木,因为树木的干线不平直,就无法直接攀爬,需要攀上树的分支来到上方,而绳子恰好在这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绳结的应用十分广泛。
3.给学生展示绳子,并把绳子搭成一些形状,向学生传达:绳子像一只烙铁,只有掌握好打结方法,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练习环节1.教师讲解各种绳结的步骤和应用场景,并在黑板上展示示范图。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跟着打出各种绳结,观察不同绳结结构、形态的不同,探究其规律,加深理解。
3.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借鉴微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流程和技巧。
拓展环节1.让学生自己探究不同绳结的应用场景,如何运用绳结来解决问题,举例,探究绳结在登山、休闲、露营等活动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同一种应用场景下如何选择不同的绳结,比如“绳梯”,“绳桥”等。
归纳总结学生通过本次课程学习,掌握了常见的绳结的打法和应用场景,懂得了绳结在日常生活和户外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掌握的绳结来解决实际问题。
奇妙的绳结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留意生活、善于观察、善于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一些装饰结和实用结的设计与制作,学会正确的接绳结、红领巾结、鞋带结等的扪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掌握学习打绳结的方法。
观察生活中的绳结感受它们的作用...学生:1.观察生活中的绳结,感受它们的作用,把观察到的绳结拍下来传给老师,方便携带的,准备一个与同学们分享。
2.准备两根绳子(可以是塑料绳,麻绳、尼龙绳、棉绳、布带等,材质不限,长度跟鞋制不多),戴好红领巾,穿上有鞋带的鞋子,带上一个有绳结的物品,走进课堂。
教师:1.将学生通过电子邮件传过来的带有绳结实物的照片整理并做成PPT,以便课教师展示给学生看2.和学生同步留意生活中的绳结,测览相关网站,熟思几种绳结的打法。
3.为每位学生准备一份印有接绳结、红领巾结,鞋带结,缩短结、蝴蝶结,瓶口结的打结步骤分解图。
4,准备一些供学生自主练习,展示绳结技艺的物品:卸掉绳结拎绳的纸袋、拆掉挂绳的值日牌、没有缀线的书签,可以用来连接当作逃生用的布带、一摞作业本等。
四、活动过程(-)分享发现组织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观系到的各种纯结(课前在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声中国环播放学生拍摄到的生活中的带有绳结实物的照片。
)教师:今天上课同学们的精神很饱满,真好。
生活是本打开的书,这节课我们一起围绕着生活中奇妙的绳结来进行一些探究和实践活动。
课前请同学们规察了生活中的绳结。
今天,几乎每位同学都带来了生活中的绳结,谁愿意到讲台前来展示给大家看,并向介绍一下你发现的这个结的作用?(学生展示各自找到的结:风铃,茶杯上的拎绳……)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刚刚我们每位同学都分享了各自的发现,每人分享一个发现,全版班几位同学,就有几个现。
老也带来了一段视频新闻:关键时刻,用床单结成“生命绳”从窗口逃生。
通过视频新闻的播放,让学生感受绳的作用之大,绳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说明]让课堂成为信息分享的变流平台,让每个学生成为信名源,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干货满满|常用的18种绳结打法及用途《The Century Guide To Knots》一书的开头中写道:“记太多的结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记住四或五个,比如称人结、接绳结、双套结、八字结等,就足以应付各种状况了”。
常用结绳1:兔耳结(也叫双股八字结)用途:兔耳结常用于在攀岩时平衡二个地锚,还可以提供冗余度。
与其他许多双环绳结相比,兔耳结牢固安全,将绳子从一环移向另一环就可以轻松容易地调整绳环大小。
每个绳环分摊约50%的载荷。
若任意绳环、任意地锚或任意登山扣受损,则不能勉强使用其余的地锚组合。
常用结绳2:八字结(也叫:单八字结)用途:在许多情况下,八字结是替代普通反手结的一个通用止索结。
在航海和攀岩中,八字结十分重要,因为需要止索结来阻止装置脱出。
常用结绳3:八字连接结(也叫作:八字接结)用途:八字连接结通常被视为一种牢固的绳结,它采用简单的方法连接两段近似直径的绳子,通常容易解开。
八字连接结是“重新编结”的八字结,意思是一根绳子的端部系八字结,然后第二根绳子并排沿着第一根绳子的转折,但是沿相反方向。
常用结绳4:八字返穿结(也叫作:穿式八字结//翻穿双八字结)用途:八字返穿结常用于攀岩和洞穴探险(绳子张力中等),用于在绳子端部或环绕物体形成一个固定的绳环。
它解开相对容易并且牢固,但是重载后会变得难以解开。
当绳结必须系在无法轻易套上绳环的物体时,可使用“重新编结”的方法。
特别的,它可用于将绳子系在攀岩安全带上。
双环称人结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打结更快并且不会死结,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八字返穿结更容易上手,可快速检查打结是否正确。
常用结绳5:八字套结(也叫作:八字结绳/耳双八字结/八字结绳圈)用途:八字套结用于在绳子端部形成一个固定的绳环。
它打结相对容易,并且牢固,常用结绳6:冰柱结用途:冰柱结是当绳端重量沿指定方向并平行于杆子施加时与杆子相连的优秀绳结。
当绳结在光滑表面承受巨大载荷时,绳结仍能保持原位。
2024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打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四章《手巧心灵》,详细内容为《打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的打结方法,学会基本的生活用结和装饰用结,培养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至少三种基本的打结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技能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基本打结方法,如平结、蝴蝶结、翻绳结等。
难点:灵活运用打结方法,创新设计结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打结方法,视频教程,实物展示。
2. 学具:绳子(每人一根),剪刀,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结饰,如鞋带、领带、包装绳等,引导学生关注打结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a. 讲解平结的制作方法。
b. 演示平结的制作过程。
c.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平结。
3. 例题讲解:讲解蝴蝶结和翻绳结的制作方法,并进行演示。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交流打结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打结的基本方法:a. 平结b. 蝴蝶结c. 翻绳结2. 打结的注意事项:a. 绳子长度适中b. 拉力均匀c. 保持结型美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结饰,并写下制作过程。
2. 答案示例:我设计的结饰是一个心形挂件。
我准备好两条长度相等的绳子,然后按照平结的制作方法编织出一个心形。
接着,在心形的底部打上一个蝴蝶结,将多余的绳子剪掉,整理好结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打结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有趣的打结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打结方法的掌握。
2. 打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中国结(教案)活动目标•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学习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掌握制作中国结的技巧。
•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的中国结。
活动准备•准备教师讲解PPT或视频资源,介绍中国结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以及现代应用等。
•准备各种颜色的细绳,根据实际人数和需要适量调整细绳数量。
•准备一些参考中国结的图片或样品,供学生参考使用。
•准备相关工具,例如剪刀、尺子、图钉等。
活动过程第一步:了解中国结的起源和文化内涵1.引入活动:教师在教室大屏幕中播放PPT或视频资源,简单介绍中国结的起源和文化内涵等。
2.学生分享:让学生通过个人阅读或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了解中国结,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第二步:掌握制作中国结的基本技巧1.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实践: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尝试制作中国结,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第三步:发挥想象力,创作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的中国结1.学生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或独自创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个人特色的中国结。
2.提供范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本和参考图片,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颜色、搭配方式和结法等。
第四步:展示和评选1.展示作品:每个小组或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中国结展示给大家观看,并讲解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想法。
2.评选优胜者:教师根据制作难度、创新程度、色彩搭配和整体效果等综合因素进行评选,选出一些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活动总结通过这次中国结的制作活动,学生对中国结的起源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中国结的基本结法,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各具特色的中国结。
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手工技能,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丽。
18 小绳结,大学问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六种绳结,重点学会蝴蝶结、丁香结、接绳结的正确打法。
2、指导学生尝试设计并制作各种不同的打绳结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
3、学会合作、体验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活动重点:认识常见的绳结,学习打蝴蝶结、丁香结、接绳结的基本方法。
活动难点:结合实际,打出漂亮、实用的绳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课件、绳子、书
活动时间:四课时(参赛为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
1、验证红领巾的系法
2、同学们,你们通过打结将红领巾系在脖子上,表面上看结是一样的,可一拉开,问题就出现了。
这就是绳结的奥秘。
瞧,小小的一个结,学问真大啊!(贴出课题)
一、承接第一课时导入
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绳结的来历和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它,学习怎样打好各种绳结。
二、汇报学习打简单绳结
(一)学生汇报并示范,全班动手跟学
1、学打单结,请学生上台示范讲解,全班一起学习学生上台边示范边讲
解方法:
①将绳端与绳子相交,穿过绳环;②打成一个结;③拉紧,完成。
2、学打活结,请学生上台示范讲解,全班一起学习
请另一名学生上台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①将绳端绕绳圈一周穿过绳环;②打成一个结;③抽紧就完成了。
3、了解单结、活结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这两个结呢?(购物袋、垃圾袋)
4、师小结,简介单结、活结
5、展示自己学会的绳结,相机学习打蝴蝶结。
(1)师:除了单结和活结,你们还会打什么绳结呢? 请拿起手中的绳子试一试吧(学生尝试打课外学会的结,老师巡视)
(2)出示蝴蝶结图解,学生尝试打蝴蝶结。
(师巡视)
(3)(展示学生的蝴蝶结)问:你们喜欢哪个?为什么?那要怎样才能打出又美观又对称的蝴蝶结呢?你有什么好的经验要和同学分享?(生回答师相机作示范)
(4)欣赏蝴蝶结的图片,了解蝴蝶结的应用
(6)师小结:蝴蝶结因为简单好系,美观大方,深受人们的喜欢,生活中人们常用它来装饰。
蝴蝶结除了老师介绍的这种打法,还有其它种,请同学们回家后请教你们的爸爸妈妈,学习更多种蝴蝶结的打法。
三、学习两种逃生绳结打法
1、师:绳结无处不在,绳结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
你们可不要小瞧一个绳结哦,有时,打好一个绳结,甚至会关乎我们的人身安全。
2.创设情景,学习“丁香结”和“接绳结”这两种逃生绳结。
播放火灾视频,语言导入
现在我们将要学习两种逃生绳结。
问:对逃生绳结有什么要求?(是啊,这可是救命的绳结啊,一定要结实、牢固,又要简单迅速。
)
学打丁香结(图片出示文字及图解)
(1)师示范教学,学生跟着学习绳结的打法(组长分发红绳子)
(2)展示成果(师:我们来试一试,用力拽绳子,结实吗?)
巩固过渡:小明通过打丁香结将被单牢牢地系在栏杆上,可是一条被单不够长啊,怎么办?哦,它将几条被单通过打接绳结连接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接绳结的打法。
2.微课播放,学习打接绳结(组长分发黄绳子,播放第二遍时学生边看动手学习)如果只是一根绳子垂直到地面,下坠时很容易因为手滑发生坠楼意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救生绳上每隔几十厘米打一个单结,以便攀爬。
3、贴在展板上展示成果、评价。
4.师小结:逃生绳结是人们的智慧、血泪乃至生命的结晶,它易结易解,方便牢靠。
但如果系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还需要反复练习。
四、简介六种绳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几种绳结的打法,现在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绳结。
(课件分别出示常用的六种绳结动态打法图解,老师一一介绍)五、现场活动:探究各种绳结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几种绳结的打法,把他们综合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你会吗?好,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课件出示
①经常听到妈妈们抱怨孩子不会系鞋带,你行吗?
②小猪掉进深坑里了,我们需要用一条长绳,底端打个称人结将小猪套住,才能将小猪救出来,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图解打出称人结吗?
③小礼堂的书籍非常凌乱,老师要求我们将这些书整理好,并给每个班级分发5本,你要怎样做才能让书本又整齐,又好分呢?
④快夏天了,妈妈在整理,想将冬天的衣服晒晒收起来,可是晾衣杆不够晒,想用绳子绑在院子里,晾衣服,你能帮帮她吗?
⑤冬天来了,你能利用学过的绳结将妈妈的丝巾打得更漂亮吗?⑥大课间活动结束后,我们利用什么绳结来整理好自己的跳绳呢?
2、小组选择活动内容。
3、各小组讨论实践
4、各小组汇报活动成果
5、教师评价小结:太棒了,我们六个小组的同学都利用学过的打绳结的方法顺利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看来,小小的绳结的确有着无穷的大学问啊!相信老师将要布置的作业对你们而言就不在话下了。
六、拓展延伸:
1、捆酒瓶
师:书上有一个捆酒瓶的游戏,请同学们回家后去练习,把两个酒瓶捆在一起,看谁捆得既快又牢。
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好吗?
2、图片欣赏
师:中国人很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结无处不在。
绳结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两大类。
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耐用,
如行李结.鞋带结、吊床等。
装饰结则着重寓意.美观,然后是实用,如:领结、礼盒上打的蝴蝶结等。
在众多结当中,中国结可以说是绳结艺术发展的最高妙的水准。
(课件出示各种中国结图片学生欣赏),神奇的是中国结每一个结都是有一根绳编结而成的,不同的中国结蕴含不同的寓意。
七、作业布置: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些绳结的基本打法。
下节课我们还将针对绳结的实用和装饰两大功能进行详细探究,请各小组根据我们的活动方案,合理安排开展活动,期望下节课看到各组更精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