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参考资料化钠与水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3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剖析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结构中存在过氧键“—O—O—”,具有强氧化性。
Na2O2可以与H2O、CO2发生反应,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涉及固体质量、气体体积的变化及产物的判断问题,再加上试题考查角度灵活多变,因此也就成了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热点。
下面就Na2O2与H2O、CO2反应的特点进行剖析,以便使大家在学习中能轻松突破该知识点。
一、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物质与Na2O2反应地增重问题Na2O2与H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①2Na2O2 + 2H2O = 4NaOH + O2↑②在上述两个反应中,对于Na2O2而言,根据原子守恒,在反应①中Na2O2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2CO2-O2即2CO的质量,根据1 mol Na2O2~1 mol CO,其结果可以看作:Na2O2+CO= Na2CO3(注意该反应实际不发生);同理,在反应②中Na2CO3增加的质量实际上是H2O中H的质量,根据2 mol Na2O2~4 mol H,其结果可以看作:Na2O2+H2= 2NaOH(注意该反应实际不发生)。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1.将CO或H2的燃烧产物CO2或H2O通过足量的Na2O2,可以看成是由CO 或H2直接与Na2O2反应,所以Na2O2固体质量的增加值就是“参加反应”的CO 或H2的质量。
2.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固体增重必为w g。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1)无机物:H2、CO及H2和CO 的混合气体;(2)有机物:CH3OH、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等。
过氧化钠加水
过氧化钠的性质:
物理性质:纯品过氧化钠为白色,但一般见到的过氧化钠呈淡黄色,熔点为460摄氏度。
过氧化钠易潮解,应密封保存,过氧化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必须用沙土或盐盖灭。
化学性质: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氧元素显-1价,钠元素显+1价,其水合物有和两种。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以与多种金属单质以及非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可以认为有中间的反应。
首先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这个反应是放热的,过氧化氢不稳定会部分分解。
Na2O2+2H2O=2NaOH + H2O2
2H2O2=2H2O+O2↑(反应条件加热)
所以总反应方程式写为:
2Na2O2+2H2O=4NaOH+ O2↑
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但很快红色就会褪去,这主要是因为过氧根的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反应中间生成的过氧化氢的作用)。
考点20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聚焦与凝萃1.把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2.把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氧化钠: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H 2O=2NaOH ②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CO 2=Na 2CO 3 ③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 2O +2HCl=2NaCl +H 2O 据反应③,我们把Na 2O 称为碱性氧化物。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少量Na 2O 2 2+ O 2=====△2Na 2O 2 ,说明Na 2O 2 比Na 2O 稳定 (2)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试验3-5】 分别向盛Na 2O 和Na 2O 2的试管里加水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02,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
试验现象:试管1,加水无明显现象,滴酚酞后变红;试管2,加入水,猛烈反应,有气泡放出,溶液变红后褪色,木条复燃。
试管外壁温度上升。
解释:由滴入酚酞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生成。
依据质量守恒,还可推知气体产物只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气体为氧气。
推得发生如下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
褪色说明Na 2O 2氧化性强,具有漂白性。
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 2O=4NaOH +O 2↑ ②与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③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2O 2+4HCl=4NaCl +2H 2O +O 2↑ 据反应③,我们不能把Na 2O 2称为碱性氧化物。
主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隐性考点过氧化钠的特性及计算规律 一、Na 2O 2的强氧化性1.Na 2O 2与SO 2反应:Na 2O 2+SO 2=Na 2SO 4。
2.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可将Fe 2+氧化成Fe 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2]2-(或写成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HCl、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或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H2O和O2: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稀HCl,H2SO4反应实际上也是Na2O2和H+反应生成H2O2和Na+,H2O2分解成H2O和O2。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结合。
一个过氧团带2个单位负电荷,显-2价,具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团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一Na2O2“分子”的过氧团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每有2个过氧团参加反应,就生成1个氧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与CO2的反应(3)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水的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成一个总化学方程式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转移时,若用双箭号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箭号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首先产生过氧化氢,碱性过氧化氢不稳定,会分解。
Na₂O₂+2H₂O=2NaOH+H₂O₂;2H₂O₂= 2 H₂O + O₂↑,反应放热在碱性环境中,过氧化钠可以把化合物中+3价的砷(As)氧化成+5价,把+3价的铬(Cr)氧化成+6价。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O2,为米黄色粉末或颗粒。
加热至460℃时分解。
在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与有机物接触会导致燃烧或爆炸,应密闭保存。
用于漂白动植物纤维、羽毛、兽骨等,作织物的印染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剂。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温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
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或写成-£□- Op')结合〜一个过氧根惠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展d价,且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N匀6 “分子”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o- 0jc每有2个过氧根离子反应,就生成1个氧分子和两个吞,所以N衍与COp HD 稀HCI、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 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I I2Na 2 02+2C02= 2Na2C03+ 02丨 f或2Na2O2+ 2CO2==2Na2CO3 + 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出0和02:①Na?02+ 2H2O==2NaOH + H2O2②2H2O2=2H2O+ O2T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 4H2O==4NaOH + 2H2O+ O2 f或2N日-+ 2CO2=2Na3CO3+O2可知此反应中生成的X 进入比0中,而不是进入NQH 中。
在标电 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 边的水可以消。
失&I I丨 f«2>2Na 302+2H 20=4NaOH+02过氧化钠与稀 HCI ,H 2SO 4反应实际上也是 Na 2O 2和H +反应生成H 2O 2和Na +, H 2O 2分解成 H 2O 和 02。
2&2H 兄=2比0+。
2 t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 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 ⑴阻6在结构上的特点昱N 屮与一个过氧团[0护(或写成卡0 - 0严)结合。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一Na2O2在结构上的特点是Na+与一个过氧根原子团[O2]2-(或写成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根离子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HCl、稀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Na2O2与CO2的反应或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H2O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过氧化氢(H2O2),第二步H2O2分解成H2O和O2: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子转移时,若用双线桥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线桥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过氧化钠与稀HCl,H2SO4反应实际上也是Na2O2和H+反应生成H2O2和Na+,H2O2分解成H2O和O2。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时的电子转移之二过氧化钠与CO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如何标电子转移方向和总数)结合。
一个过氧团带2个单位负电荷,显-2价,具体到一个氧原子可以认为显-1价。
Na2O2在与CO2、H2O的反应中,过氧团中一个-1价的氧原子将电子转移给另一个-1价的氧原子,是在同一Na2O2“分子”的过氧团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每有2个过氧团参加反应,就生成1个氧方程式中,Na2O2前面的系数都是2。
在Na2O2与CO2、H2O的反应中,Na2O2发生了歧化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Na2O2与CO2的反应(3)Na2O2与H2O的反应Na2O2与水的反应实际上分两步进行: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若将两步反应合并成一个总化学方程式则为:2Na2O2+4H2O==4NaOH+2H2O+O2↑转移时,若用双箭号法,则左右两边的水不能消,若用单箭号法时左右两边的水可以消。
na2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过氧化钠(Na₂O₂)和水反应可是个很有趣的化学现象呢!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吧,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O₂),化学方程式是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
这个方程式看起来简单,但是这里面可有着好多好玩的化学知识哦。
你看啊,过氧化钠里的氧是 -1价的,在这个反应里,一部分氧的化合价升高变成了0价的氧气,这就是氧化反应啦;还有一部分氧的化合价降低变成了 -2价,在氢氧化钠里呢。
这就体现了过氧化钠的自身氧化还原性质,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一个小魔法师,自己给自己变戏法。
咱们再聊聊这个反应的现象。
当把过氧化钠放到水里的时候,会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来,这些气泡就是产生的氧气啦。
而且你还会发现溶液变得热热的呢,这是因为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
想象一下,过氧化钠和水一接触,就像两个热情的小伙伴见面,然后就开始热闹起来,释放出热量,还冒出好多氧气泡泡,就像在开一场小小的派对。
那这个反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其实它的用处还不少呢。
比如说在潜水艇里,过氧化钠就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潜水艇在水下的时候,船员们需要氧气来呼吸呀。
过氧化钠和船员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2Na₂O₂+2CO₂ = 2Na₂CO₃+O₂),就能够产生氧气,这样就能保证船员们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啦。
这就像是过氧化钠是一个小小的氧气制造机,在封闭的潜水艇里默默地工作着。
在实验室里呢,这个反应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反应来制取少量的氧气。
而且通过对这个反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对于我们这些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化学奇妙世界的小窗户。
还有哦,从这个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来看,2个过氧化钠分子和2个水分子反应,会生成4个氢氧化钠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
这个比例关系也是很有趣的呢。
就像一场精心安排的舞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伴,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规律在跳舞。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嘿,咱今天来唠唠过氧化钠和水凑到一起会发生啥好玩的事儿。
这过氧化钠呢,听上去就有点神秘兮兮的。
水呢,咱可再熟悉不过啦,天天都能见到。
咱先说说过氧化钠是个啥样的家伙。
它就像个有点小脾气的小精灵。
看着可能不咋起眼,但是一碰到水,那可就热闹啦。
过氧化钠和水在一起会发生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这离子方程式就像是这场化学“大戏”的剧本。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反应里,哪些离子在跑来跑去,怎么变化。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这样的:2Na₂O₂ + 2H₂O = 4Na₂ + 4OH₂ + O₂↑。
哇哦,你看,这里面有钠离子、氢氧根离子,还有氧气跑出来呢。
这个反应可有意思啦。
过氧化钠就像个会变戏法的小魔术师。
一碰到水,它就开始施展魔法。
把自己变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还放出氧气。
这就像我们玩的变魔术游戏,充满了惊喜。
在化学实验里,这个反应可重要啦。
科学家们通过这个反应可以了解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比如说,他们可以根据这个反应来判断过氧化钠是不是纯的,或者用来制备一些其他的物质。
而且啊,这个反应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用处呢。
虽然不是直接能看到,但是在一些工业生产中,可能会用到这个反应。
比如说,在生产氧气的时候,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就可以派上用场。
总之啊,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很有趣呢。
它让我们看到了化学世界的神奇之处。
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像化学家一样,用这些知识来做出一些好玩的事情呢。
嘿嘿。
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整理如下:
Na2O+H2O==2NaOH。
1、2Na+O2=Na2O2 氧气过量:Na+O2=NaO2 氧气不足:
4Na+O2=2Na2O 现象: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产生淡黄色固体Na2O2。
2、氧化钠与水反应:氧化钠常温下为灰白色无定形片状或粉末,熔点为1275℃,分子量61.979,密度为2.3g/立方厘米,
InChI=1S/2Na.O/q2*+1;-2,可溶于水。
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热。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与铵盐反应放出氨气。
在潮湿条件下能腐蚀某些金属;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水可以看成H+和OH-然后H+和O2-(过氧根)结合,生成H2O2(双氧水),双氧水不稳定,分解生成O2和水,OH-和Na+结合生成NaOH,即2Na2O2+3H2O---
4NaOH+O2+H2O。
na2o2与h2o的反应方程式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趣的化学小知识,那就是过氧化钠(Na₂O₂)和水(H ₂O)的反应哦。
你们看啊,过氧化钠就像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小战士。
当它遇到水的时候,就会发生一场很奇妙的“战斗”。
过氧化钠和水一接触,就开始互相作用啦。
它们反应之后呢,会产生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O₂)。
这个反应的方程式就像一个魔法咒语一样,是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
我给你们讲个小例子呀。
就好比过氧化钠是一群带着特殊工具的小工匠,水呢是他们工作的场地。
小工匠们一到场地里,就开始忙起来啦。
他们用自己带的东西和场地里的东西一结合,就做出了新的东西,那就是氢氧化钠,同时还释放出了氧气,就像小工匠们在工作的时候还放起了小气球一样好玩。
想象一下,在一个小瓶子里,我们放了一些过氧化钠,然后再往里面倒水。
你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来啦,那些气泡就是氧气哦。
而瓶子里剩下的液体呢,就有氢氧化钠在里面啦。
氢氧化钠是一种很有用的东西呢。
比如说,在咱们日常生活中,要是有油污很难清洗,用一点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就能很轻松地把油污去掉。
这就好像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送给我们的一个小礼物,可以帮助我们把脏脏的东西变干净。
氧气就更厉害了,咱们呼吸就离不开氧气呀。
就像小鱼离不开水一样。
如果没有氧气,那咱们可就难受啦。
所以这个反应不光是在化学世界里很有趣,在咱们的生活里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呢。
再想想,要是我们把这个反应放到一个大的场景里。
比如说在一个大的工厂里,科学家们利用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来制造氢氧化钠和收集氧气。
那制造出来的氢氧化钠可以用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而氧气可以供给一些特殊的地方,像医院里病人呼吸需要氧气的时候,这个反应制造出来的氧气就能派上用场啦。
化学的世界是不是很奇妙呀?过氧化钠和水的这个反应就像一个小魔法,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用的东西呢。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2Na₂O₂+2H₂O==4NaOH+O₂↑。
过氧化钠为白至淡黄色的粉末状固体,易吸潮,溶于乙醇、水过和酸(本质是与其发生反应),难溶于碱。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什么
1.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2.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过氧化钠的制作方法
1、工业上制备过氧化钠的方法是将钠在铝盘上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的除去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维持温度在453-473K之间,钠即被氧化为氧化钠,进而增加空气流量并迅速提高温度至573-673K (这里“K”是指开氏温度),即可制得过氧化钠。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2Na2O+O2=2Na2O2。
2、纯净的Na2O2·82H2O是用饱和NaOH(纯级)溶液与42%H2O2混合制得:2NaOH+H2O2→Na2O2+2H2O(0℃)。
Na2O+H2O==2NaOH。
作为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Na2O+H2O=2NaOH)。
Na2O2也可以与水反应,不过生成物不只是相应的碱,还有氧气。
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但很快红色就会褪去,这主要是因为过氧根的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反应中间生成的过氧化氢的作用)。
过氧化钠用途
1、用作分析试剂,如用作分解样品的碱性氧化性溶剂。
2、用做氧化剂、防腐剂、除臭剂、杀菌剂、漂白剂等,也可用于制备过氧化氢。
3、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
4、过氧化钠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放出氧气,常用在缺乏空气的场合,如矿井、坑道、潜水、宇宙飞船等方面,可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再转变为氧气,以供人们呼吸之用。
5、熔融态的过氧化钠是非常好的氧化剂,可以把Fe氧化为高铁酸根,甚至可以在常温下把有机物转化为碳酸盐。
na2o2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Na2O2与H2O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2O2 + 2H2O → 2NaOH + H2O2在这个反应中,Na2O2是过氧化物,它由两个钠离子(Na+)和两个过氧根离子(O2-)组成。
H2O是水分子,它由两个氢原子(H)和一个氧原子(O)组成。
当Na2O2与H2O反应时,过氧化物中的过氧根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
过氧根离子会从Na2O2中脱离,与水分子中的氢离子(H+)结合形成氢氧根离子(OH-)。
同时,过氧根离子会失去一个氧原子,形成氧气分子(O2)。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O2- + H2O → 2OH- + 1/2O2然后,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会与Na2O2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氢氧化钠(NaOH)。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2Na+ + 2OH- → 2NaOH生成的氧气分子(O2)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水中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氧气和水。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H2O2 → H2O + 1/2O2综合以上三个反应,可以得到Na2O2与H2O的完整反应方程式:Na2O2 + 2H2O → 2NaOH + H2O2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因为过氧化物中的过氧根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氢氧根离子,而氢氧根离子是一种碱性物质。
所以,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过氧化物与水的酸碱中和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Na2O2起到了氧化剂的作用,它失去了一个氧原子,同时氧化了水中的氢离子形成氧气。
而水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它失去了氢离子,同时还原了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
这个反应有一些重要的应用。
首先,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常见的碱,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
其次,生成的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医疗、卫生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这个反应也可以用于制备氧气和除去水中的过氧化物。
Na2O2与H2O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
过氧化钠溶于水离子方程式
氧化钠(Na2O)是由氢氧化钠(NaOH)经过加热而生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室温下无色固体,这种固体在水中易溶,可以形成一种离子溶液。
氧化钠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Na2O (s) → 2Na+ (aq) + O2- (aq)。
其中,Na2O表示氧化钠的固体形式,2Na+表示水中溶解出来的氯离子,O2-表示水中溶解出来的碱性离子。
氧化钠溶解发生的反应是一种电离反应,它把Na2O分解成Na+和O2-。
当Na2O溶解在水中时,它会发生水解反应,Na2O与水分子结合,形成一种气泡溶液。
氧化钠溶解在水中,会使水变得碱性,这是因为水分子与Na2O发生水解反应,释放出碱性离子,即O2-。
氧化钠溶解在水中生成的Na+离子也会使水变得碱性。
Na2O中的2个Na+离子会与水分子结合,释放出H+离子,即氢离子,从而使水变得碱性。
氧化钠溶解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一种不可逆的电离反应,它会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从而使水变得更加碱性。
有趣的是,氧化钠溶解在水中还会释放出气体,使水变得更加浊暗,这是因为水解反应释放出气体,使水变得更加浊暗。
氧化钠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是:Na2O (s) → 2Na+ (aq) + O2- (aq)。
这个方程式表明,氧化钠溶解在水中,会使水变得碱性,并释放出大量热量,从而使水变得更加浊暗。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习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实验后发现先变红,然后褪色。
老师提出变红(正常现象)后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异常现象)?
二、学生作出种种猜想,分成几个小组,共同讨论。
通过充分的讨论,学生作出如下各种猜想:
猜想1:有可能是我们所用的试管不干净,管壁上沾有的杂质产生影响,使红色褪去;
猜想2:22O Na 在空气中易变质,有可能是我们所用的过氧化钠部分变质后引起; 猜想3:手模试管感觉到很热,该反应放热,有可能是溶液的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猜想4:有可能是酚酞变红后,被生成的氧气氧化;
猜想5:有可能是生成物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猜想6:我们学过了褪色有可能是被强氧化性的物质漂白,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还可能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如生成22O H ),具有漂白作用;
三、由学生提出设计方案
方案1:将试管洗涤干净;
方案2:用未开过盖的分析纯22O Na 作实验;
方案3:用冷却后的溶液作实验;(说明:由于无法得到稳定的酚酞红色溶液,所以对猜想四、六学生不能马上设计出方案。
不过作了方案五的实验后,学生自然就能设计出解决猜想四、六的方案。
)
方案5: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作对比实验:①NaOH 5mol/L ;②
NaOH 1mol/L ;③NaOH 0.01mol/L 。
方案4:往NaOH 0.01mol/L
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制备氧气通入红色溶液中。
方案6:(1)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少许2MnO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2)往NaOH 0.01mol/L 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加入22O H ;
四、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1:用去污粉、自来水、蒸馏水将试管洗干净,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试管不干净的原因。
实验2:用未开过盖的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药品变质的原因。
实验3:往试管中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然后浸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滴加2滴酚酞。
现象:变红,振荡后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不是温度产生影响。
得出初步结论: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实验5:往试管中加NaOH 0.01mol/L
溶液3mL ,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用3KClO 和2MnO 混合并加热,将产生的2O 通入红色溶液中。
现象:溶液的红色较长时间不褪色。
得出初步结论:生成的2O 不影响。
实验6:(1)往试管中加一小药匙22O Na 固体,加2mL 蒸馏水,过一会儿,加少许2MnO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现象:又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
燃。
得出初步结论:证明有强氧化性的22O H 生成。
(2)往试管中加NaOH 0.01mol/L
溶液3mL ,滴加2滴酚酞试液,变红色且较长时间不褪色,然后加入22O H 2mL ,振荡。
现象:红色褪去。
得出初步结论:22O H 起漂白作用。
五、结论
1.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2.22O H 能使变红了的酚酞溶液褪色,起漂白作用;
3.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2222O 4NaOH O 2H O 2Na 不够完善,同时还发生反应:22222O H 2NaOH O 2H O N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部分22O H 分解。
4.往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后又褪色,原因是反应生成的22O H 的漂白作用和所得的碱溶液较浓的影响。
六、深入探究
1.酚酞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酚酞试液在稀碱溶液中才稳定显红色,在浓碱溶液中变红后又褪色?(请上网、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2.酚酞试液遇酸溶液是否不变色?
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