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三角启动回路元器件及电缆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17.99 KB
- 文档页数:1
星三角启动电缆及元器件选择
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
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1=22 - 0.38 - 1.732 - COS)=44A左右。
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44A- 1.732=25.4A。
2、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
电压=线电压十1.732=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25.4A,实际启动电流应按25.4A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
启动的电缆应按25.4A来考虑。
但是,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4、根据供电距离、铺设方式、铺设环境选择电缆,一般电缆额定载流量应该大于25.4 - 0.8=32A,所以可选择6或10平的电缆。
5、选接触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载不频繁启动时,两个32A, —个25A接触器即可,带负载启动、频繁启动或接触器质量较差,应适当加大接触器型号。
此种接法只适合于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为三角型联接所需主要元器件:三个交流接触器,一个热继电器,一个时间继电器,启动、停止按钮各一,熔断器两个。
三个接触器作用:一个为主电路接通电源,一个为Y型启动,一个为△启动。
时间继电器作用:通过设定确定星型到三角型转换的时间,需要延时触点。
热继电器作用:提供过载保护。
熔断器作用:为电动机提供短路保护。
了解Y--△这是一种降压启动方式,适用的电机有局限性,能降多少压,怎么个算法,看下面的:可以看到通过Y--△,能够实现降压启动,降压起动时的电流为直接启动时的1/3。
下面重点巩固一下接线方式,这个看过很多次,也画过很多次,过了一段时间,今天再画时,又有些健忘了。
无奈,继续加强。
先来看一下主接线图。
Y-△启动的话,先要星型启动的话,肯定KM和 KM -Y 先要启动,之后KM -Y要停下来,KM要一直得电,不然没电源肯定不行,KM和KM-△要一直运行,到正常运行。
接下来看下控制回路图吧:根据上面一次回路的分析,再看这个控制回路,很简单的,按下启动按钮SB2,主回路电源启动,KM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实现自保持,SB2复归;下面的时间继电器线圈回路和KM-Y线圈回路也接通,这时Y型启动已经实现,通过时间继电器时间的整定,Y型回路的时间继电器NC(常闭)触点得电后要延时打开,使Y启动保持住,而△回路KT的NO(常开)触点得电后要延时闭合,使得△型回路不得电,同时Y型启动的接触器常闭接点对△回路有闭锁(Y-△两回路都要有闭锁)。
整定时间到后,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瞬时闭合,接通△型回路,KM-△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起保持作用,而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Y型启动回路,同时另一个常闭触点使得KT时间继电器回路断开,KT线圈失电,常闭瞬时复归,常开也复归,电机此时已经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实现了降压启动。
这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带有延时的触点,是得电延时还是失电延时,一定要记牢才行,这里也是从网上学到的一个口诀,记住了也就好处理了。
PLC及运动控制系统创新实践报告——Y-∆启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赖玉斌提交日期 2012 年 7月8日一 Y-∆启动控制电路介绍与要求1 Y-∆启动控制电路介绍(1)通常对中、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起动时将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在交流电源上,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直接起动。
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容量超过其供电变压器的某定值(变压器只供动力用时去25%,变压器供动力和照明公用时去50%),一般应采用减压起动方式,以防止过大的起动电流引起电源电压的下降。
减压起动方式一般有:串电阻起动方式、串自耦变压器起动方式、Y-∆起动方式、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方式。
(2)本次实践选用Y-∆起动控制电路方式。
启动时将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联结,加在电动机毎相绕组上的电压为额定值的响。
带起动后按预定整定的时间换接成三角形联结,是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的运转。
Y-∆起动方式的有点在于星形联结的启动电流只有原来三角形联结的1/3,起动电流特性好、结构简单;价格便宜。
缺点是起动转矩也相应下降为原来三角形联结的1/3,转矩特性差,因而本线路使用于电网电压380V、额定电压660/380V、Y-∆联结的电动机轻载起动的场合。
2 基本要求(1)绘制主线路与控制线路;(2)启动时间30秒;(3)保护电路(包括过载与短路保护)参数选择与计算;(4)实验和调试;(5)论述报告。
二 Y-∆启动控制电路方案设计(1)、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1)元器件介绍:L1/L2/L3分别表示三根相线;Q表示空气开关;FU1表示主回路上的保险;FU2表示控制回路上的保险;FR表示热继电器;SB1表示停止按钮;SB2表示启动按钮;KT表示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M1表示主接触器的线圈;KM2表示三角接触器的线圈;KM3表示星接触器的线圈;U1/V1/W1分别表示电动机绕组的三个同名端;U2/V2/W2分别表示电动机绕组的另三个同名端;2)工作过程介绍:合上Q,按下SB2,接触器KM1、KM3与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同时得电。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星三角启动线径选择序号铜电线型号mm2 单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品字型电压降mv/M 紧挨一字型电压降mv/M 间距一字型电压降mv/M 两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三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四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0.95 0.85 0.7VV YJV VV YJV VV YJV VV YJV1 1.5 20 25 30.86 26.73 26.73 26.73 16 16 13 18 30.86 13 13 30.862 2.5 28 35 18.9 18.9 18.9 18.9 23 35 18.9 18 2218.9 18 30 18.93 4 38 50 11.76 11.76 11.76 11.76 34 38 11.76 23 34 11.76 28 40 11.764 6 48 60 7.86 7.86 7.86 7.86 40 55 7.86 32 40 7.86 35 55 7.865 10 65 85 4.67 4.04 4.04 4.05 55 75 4.67 45 55 4.67 48 80 4.676 16 90 110 2.95 2.55 2.56 2.55 70 108 2.9 60 75 2.6 65 65 2.67 25 115 150 1.87 1.62 1.62 1.63 100 140 1.9 80 100 1.6 86 105 1.68 35 145 180 1.35 1.17 1.17 1.19 125 175 1.3 105130 1.2 108 130 1.29 50 170 230 1.01 0.87 0.88 0.9 145 210 1 130 160 0.87 138 165 0.8710 70 220 285 0.71 0.61 0.62 0.65 190 265 0.7 165210 0.61 175 210 0.6111 95 260 350 0.52 0.45 0.45 0.5 230 330 0.52 200260 0.45 220 260 0.4512 120 300 410 0.43 0.37 0.38 0.42 270 410 0.42 235 300 0.36 255 300 0.3613 150 350 480 0.36 0.32 0.33 0.37 310 470 0.35 275 350 0.3 340 360 0.314 185 410 540 0.3 0.26 0.28 0.33 360 570 0.29 320 410 0.25 400 415 0.2515 240 480 640 0.25 0.22 0.24 0.29 430 650 0.24 390 485 0.21 470 495 0.2116 300 560 740 0.22 0.2 0.21 0.28 500 700 0.21 450 560 0.19 500 580 0.1917 400 650 880 0.2 0.17 0.2 0.26 600 820 0.1918 500 750 1000 0.19 0.16 0.18 0.2519 630 880 1100 0.18 0.15 0.17 0.2520 800 1100 1300 0.17 0.15 0.17 0.24电机多少KW要星三角起动?答:电机容量与变压器容量之比大于30%才要考虑采用降压启动措施。
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I=22÷÷÷COSφ=44A左右。
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44A÷=。
2、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压=线电压÷=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实际启动电流应按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启动的电缆应按来考虑。
但是,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4、根据供电距离、铺设方式、铺设环境选择电缆,一般电缆额定载流量应该大于÷=32A,所以可选择6或10平的电缆。
5、选接触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载不频繁启动时,两个32A,一个25A接触器即可,带负载启动、频繁启动或接触器质量较差,应适当加大接触器型号。
浅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的电气元件及配电线路选择摘要文章通过简单介绍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星-三角(以下简称Y-△)起动的特点,提出正确、合理的选择电气主回路中电气元件及配电线路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对电动机进行电气保护,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关键词电动机Y-△起动定子绕组绕组阻抗电流电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配电线路1.概述在工程设计中,我们经常对不满足全压起动条件的电动机采用降压起动的方式,其中Y-△起动方式以其设备价格低、起动电流小、控制方式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在进行电气图纸校审及施工图审查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对于采用Y-△方式起动的电动机,其电气主回路中电气元件选择不妥或配电线路的导线的截面的选择偏大,造成浪费的现象是较普遍的,特别是热继电器的选择及整定值偏大,一旦电动机出现运行过载将不能正常保护,这在电气设计中是不允许的。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2.电动机Y-△起动分析2.1 电动机Y-△起动基本控制原理图2.2电动机Y-△起动过程分析电动机Y-△起动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电动机定子绕组Y接起动.当按下起动按钮SS时,接触器 KM1得电,配电回路中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定子绕组端子1,3,5接通电源;同时接触器KM3得电,其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定子绕组端子2,4,6短接,此时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Y形,并开始起动运转。
展开的示意图如图二(a).图二(a) 电动机定子绕组Y形接法第2阶段,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转入正常运行.经时间继电器KT延时,电动机Y运行达到一定转速,KT常闭触点打开,接触器KM3失电,其主触点断开、常闭辅助触点闭合,使接触器KM2得电( 接触器KM2,KM3互锁), KM2主触点闭合,定子绕组端子1和6、2和3、4和5相接,此时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形,Y-△起动过程结束,进入正常△形运行状态.展开的示意图如图二(b).图二(b) 电动机定子绕组△形接法2.3 电动机定子绕组Y形接法和△形接法的电流、电压分析。
星三角启动线径选择序号铜电线型号mm2 单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品字型电压降mv/M 紧挨一字型电压降mv/M 间距一字型电压降mv/M 两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三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 四心载流量(25。
C(A) 电压降mv/M0.95 0.85 0.7VV YJV VV YJV VV YJV VV YJV1 1.5 20 25 30.86 26.73 26.73 26.73 16 16 13 18 30.8613 13 30.862 2.5 28 35 18.9 18.9 18.9 18.9 23 35 18.9 18 22 18.918 30 18.93 4 38 50 11.76 11.76 11.76 11.76 34 38 11.76 23 3411.76 28 40 11.764 6 48 60 7.86 7.86 7.86 7.86 40 55 7.86 32 40 7.86 35 55 7.865 10 65 85 4.67 4.04 4.04 4.05 55 75 4.67 45 55 4.67 48 80 4.676 16 90 110 2.95 2.55 2.56 2.55 70 108 2.9 60 75 2.6 65 65 2.67 25 115 150 1.87 1.62 1.62 1.63 100 140 1.9 80 100 1.6 86 105 1.68 35 145 180 1.35 1.17 1.17 1.19 125 175 1.3 105 1301.2 108 130 1.29 50 170 230 1.01 0.87 0.88 0.9 145 210 1 130 160 0.87 138 165 0.8710 70 220 285 0.71 0.61 0.62 0.65 190 265 0.7 165 2100.61 175 210 0.6111 95 260 350 0.52 0.45 0.45 0.5 230 330 0.52 200 2600.45 220 260 0.4512 120 300 410 0.43 0.37 0.38 0.42 270 410 0.42 235 300 0.36 255 300 0.3613 150 350 480 0.36 0.32 0.33 0.37 310 470 0.35 275 350 0.3 340 360 0.314 185 410 540 0.3 0.26 0.28 0.33 360 570 0.29 320 410 0.25 400 415 0.2515 240 480 640 0.25 0.22 0.24 0.29 430 650 0.24 390 485 0.21 470 495 0.2116 300 560 740 0.22 0.2 0.21 0.28 500 700 0.21 450 560 0.19 500 580 0.1917 400 650 880 0.2 0.17 0.2 0.26 600 820 0.1918 500 750 1000 0.19 0.16 0.18 0.2519 630 880 1100 0.18 0.15 0.17 0.2520 800 1100 1300 0.17 0.15 0.17 0.24电机多少KW要星三角起动?答:电机容量与变压器容量之比大于30%才要考虑采用降压启动措施。
Y-三角(星-三角)启动的电流计算、启动原理、使用条件以及注意事项2020.2.11交流异步电动机启动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5-8倍,为避免大电流对电机线圈和电网的冲击,对于一些功率较高的电机必须使用降压启动,星—三角启动就是一种最为常见且简单的启动方式。
星—三角,实际是电机的两种接法;即星型接法和角型接法。
星型接法又叫Y型接法,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电机各个绕组上的电压降为原来的根号三分之一,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三角形接法则可以保持原本的电压,使电机工作在额定状态下。
在星角启动中,这两种接法组合到一起使用,即启动时使用星型接法,达到降压启动的目的,保护电网和电机。
启动后使用三角形接法,使得电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通常这种接法的切换由一个特定的控制电路自动完成,也可以通过PLC完成。
明白了星角启动的原理,我们再来看看实际控制原理图。
需要的电器元件有,断路器,熔断器,接触器,继电器,延时继电器等等。
星角启动的主回路有两种,对应的控制回路也是不同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星三角启动的电流计算、启动原理、使用条件以及注意事项。
▎星三角启动的电流计算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
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1.732=25.4A。
2、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压=线电压÷1.732=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25.4A,实际启动电流应按25.4A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启动的电缆应按25.4A来考虑。
但,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Y—△降压起动回路电缆的最佳选择摘要:鼠笼型电机的Y-△降压起动与直接起动不同,由开关柜至电机定子的电缆有两根,起动结束后,这两根电缆并联在一起对电机供电;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论述了如何经济地选择这两根电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缆电机降压起动1、Y-△降压起动原理简介Y-△降压起动适用于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线,并且具有6个出线端子的低压笼形电动机。
起动时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起动完毕后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
这种起动方式的起动转矩小(起动转矩和起动电流均为全压起动方式的1/3),一般只适用于轻载起动的场合。
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的主回路接线如下图所示:起动时接触器KM1和KM3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起动完毕后接触器KM1和KM2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
由于除电动机以外的所有元件都装在低压开关柜上,由图中可见,在正常运行时,从低压开关柜到电动机是两根动力电缆并联供电。
为了保持两根动力电缆中的电流平衡,两根动力电缆最好完全一样。
剩下的问题就是,这两根动力电缆应该如何选择?可以肯定的是,每根动力电缆都按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择是不经济的;当然也不应该按电动机的一半额定电流来选择每根电缆,因为在电动机起动的过程中,两根动力电缆不是并联而是串联,也就是说只相当于一根动力电缆在给电动机供电,只是两根动力电缆中的电流大小相等。
这里就牵涉到在电动机起动的过程中,电缆的发热问题。
2、Y-△降压起动过程中电缆的热稳定下面通过具体的计算,找出电缆选择的最佳数据。
选择条件如下:(1)电缆类型选择YJV-1000交联聚乙烯;(2)电缆的敷设方式为在空气中敷设;(3)电缆的载流量按环境温度为40℃时确定;(4)电缆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85。
在直接起动时,鼠笼型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一般等于7倍的额定电流;但是在Y-△降压起动时,鼠笼型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是直接起动时的三分之一即2.33倍的额定电流。
用继电线路实现电机星三角降压启动能耗制动目录:一、任务概述二、如何选择元器件三、元件清单一、任务概述:选出能实现对三相异步15KW电机星三角降压启动能耗制动控制的元件二、如何选择元器件15KW三相异步电机型号Y160M2-2(电机参数表见附件一)。
电机每千瓦(KW)电流按2安计算,算的电机额定电流为30A的电流。
中文计算公式:电机功率(KW)×2安=电机额定电流数字计算公式:15KW×2A=30A1.空气开关:选择空气开关系数为:有灭弧1倍无灭弧3倍。
在这里选用DZ47系列有灭弧的空气开关按电机额定电流1倍的系数计算,空气开关电流应取略≥30A的型号的空气开关。
最终按DZ47系列空气开关参数表里的数据选定用DZ47L3D32型号的空开。
(空气开关参数表见附件二)中文计算公式:电机额定电流×选择空气开关系数=空气开关额定电流数字计算公式:30A×1=30A2.绝缘导线:按照10以下每平方导线流过的电流是为5A计算,算得6平方铝线允许流过的电流为30A,下降一级导线的平米数后得4平方铜线也可满足要求。
最终选定ZR-BV4平方铜电缆可满足要求。
中文计算公式:电缆的横截面积×每个横截面积流过的电荷量=电缆能流过的电流数字计算公式:6(铝)×5=30A3.熔断器:选择熔断器系数:1.5~2.5倍的额定电机电流。
算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取值范围在45A~75A中间的熔断器。
最终选定NT00-63A型号的熔断器。
(熔断器参数表见附件三)中文取值范围计算公式:电机额定电流×选择熔断器系数=熔断器额定电流取值范围数字取值范围计算公式:30A×1.5=45A 30A×2.5=75A4.交流接触器:选择交流接触器系数:1.3~2倍的电机额定电流。
算出交流接触器额定电流的取值范围在39A~60A中间的交流接触器,最终选择的交流接触器型号为LC1-D50 CJX2-D50。
星三角启动回路元器件及电缆选择
星三角启动电缆及元器件选择
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
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44A÷1.732=25.4A。
2、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压=线电压÷1.732=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25.4A,实际启动电流应按25.4A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启动的电缆应按25.4A来考虑。
但是,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4、根据供电距离、铺设方式、铺设环境选择电缆,一般电缆额定载流量应该大于25.4÷0.8=32A,所以可选择6或10平的电缆。
5、选接触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载不频繁启动时,两个32A,一个25A接触器即可,带负载启动、频繁启动或接触器质量较差,应适当加大接触器型号。
1 / 1。
星三角启动电缆及元器件选择
1、星三角启动的电机(以22KW为例),实际运行必须是三角形运行才能达到额定值,其额定值电流为线电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
而流过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流(包括为实现三角形连接的外部电缆,即接触器至电机线端的电缆)=线电流44A÷1.732=25.4A。
2、三角形运行的电机在星形连接运行时,线电流=相电流,由于加在电机各相绕组的相电压=线电压÷1.732=220V,因此线电流=相电流=25.4A,实际启动电流应按25.4A来乘以启动倍数,而不是按44A来计算启动电流。
3、电缆的选择是按负荷实际长期电流选择的,不是按启动电流选择的,因此,星三角启动的电缆应按25.4A来考虑。
但是,电源侧的电缆以及控制柜断路器至接触器的电缆必须按44A考虑,因为流过这段电缆的电流为线电流,只有接触器后至电机接线端的电缆才是流过相电流。
4、根据供电距离、铺设方式、铺设环境选择电缆,一般电缆额定载流量应该大于
25.4÷0.8=32A,所以可选择6或10平的电缆。
5、选接触器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载不频繁启动时,两个32A,一个25A接触器即可,带负载启动、频繁启动或接触器质量较差,应适当加大接触器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