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高危预警评分及标准化沟通模式
- 格式:ppt
- 大小:6.47 MB
- 文档页数:63
MEWS评分与SBAR沟通模式在全科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医护沟通共识模式(SBAR)在全科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照医嘱及临床经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实施传统的沟通模式;观察组结合医嘱及MEWS评分来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实施SBAR的沟通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临床能力考核成绩以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实施后护士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
结论:MEWS评分与SBAR沟通方式能够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及医护沟通的有效性,促进患者安全。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SBAR沟通方式;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296-0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分别对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呼吸、意识水平和体温逐项评定,量化分数,可以早期识别患者潜在的危险信号,能够对病情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估[1]。
SBAR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分别表示目前发生了什么,由什么情况导致的,我认为问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沟通程序[2],具有易掌握、易表达、清楚扼要等优点[3]。
全科医学科具有病种多、老年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
为了早期识别普通病区潜在危重症,早期干预,及时有效地医护沟通,促进患者安全,我科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与医护沟通共识模式(SBAR)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5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28例,年龄16~95岁,平均(66.4±18.2)岁,其中肺部感染病人30例,恶性肿瘤病人16例,重症皮肤病病人13例,脑血管疾病病人8例,消化道出血病人5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病人3例,其他10 例。
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人员标准化沟通模式实施方案为减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差错的发生,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同行认同度,建立和谐医护团和护患关系队,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特制订如下方案:一、组织架构(一)院级领导小组组长:A副组长:B组员:小组职责:1.负责SBAR标准化沟通(S ituaion现状,B ackground背景,A ssessment评估,R ecommendation建议)、 CICARE标准化沟通(C onnect接触、I ntroduce介绍、C ommunicate沟通、A sk询问、R espond回答、E xit离开)、早期预警评分MEWS(M odifiedE arly W arning S core)的培训、指导工作。
2.督导检查各科室SBAR、CICARE、MEWS的运行情况。
3.负责SBAR、CICARE、MEWS的实施与评价。
(二)科级领导小组组长:科主任护士长副组长:科室医疗、护理专业组长组员:科室医生、护士小组职责:1.制定科室SBAR、CICARE标准化沟通模板和专科MEWS评分。
2.培训、指导科室医护相关人员。
3.确保标准化沟通取得实效。
二、活动宗旨1.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护沟通满意度。
2.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
三、实施科室临床科室四、实施时间自2020年4月1日开始长期执行五、计划进度(一)逐级培训1.培训(2020年3月)(1)护理部培训科室护士长、护理专业组长,培训内容包括:SBAR、CICARE沟通工具和MEWS评分标准。
培训方式包括讲课、案例分析、情景演练等。
(2)科室由护士长和护理专业组长组成培训小组,负责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SBAR、CICARE沟通工具和MEWS评分标准的培训。
让每名医护人员理解SBAR、CICARE沟通的内涵和专科MEWS(早期预警评分)标准,认识到标准化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及效果,与护理安全息息相关。
(3)科室专业组长牵头组织护理人员制定专科的SBAR、CICARE 沟通工具和MEWS评分标准。
早期预警评分评估与护理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患者在出现急性病情变化之前会发生潜在的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及意识水平等,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在疾病恶化早期,采用早期预警评估系统监测评估能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病情变化,可为病情恶化提供预防措施,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估工具。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1997年由英国Morgan等首先提出,是一种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评分系统,通过对患者各项生理参数(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进行观察并赋值,将所有参数评分相加得到EWS评分,根据事先规定的触发值,有效地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危重症或潜在危重症患者。
经过不断改良,临床使用较多的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和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
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2001年Subbe等对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良,并命名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其作为一种用于急诊急救系统和ICU患者评估病情、预测危险分层的方法。
2.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2012年英国皇家医师学会在MEWS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并命名为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 在MEWS基础上,对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做出调整,并增加是否氧疗和血氧饱和度评分。
将其作为一个标准化的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早期识别危重病患者、持续监测病情变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