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题—比热容实验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6
中考物理常考实验题(附答案和解析)1.(3分)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些。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牛奶的烧杯(填“水”或“牛奶”)温度下降得快些。
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给盛牛奶烧杯加上盖子。
【考点】GX:探究比热容的实验.【分析】(1)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和Q=Cm△t进行分析,即△t和质量相等时,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2)根据Q=Cm△t,质量和放出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小降低的温度越低;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解答】解:(1)因为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需要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由Q=Cm△t得: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所以该实验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2)质量相同的牛奶和水,放出相同热量,牛奶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由Q=Cm△t可知,牛奶降低的温度低;温度高的牛奶从杯口蒸发,蒸发放热,为减慢蒸发,可以给盛牛奶烧杯加上盖子。
故答案为:(1)水的比热容大些;(2)牛奶;给盛牛奶烧杯加上盖子(或将盛牛奶烧杯包起来)(其它方法合理也行)。
【点评】本题考查比热容、热量公式以及加快蒸发的方法,难度不大;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是解题关键。
2.(4分)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毛巾18.00棉布26.58木板(1)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小车每次滑行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动能。
(2)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上图所示。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21m/s。
(3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摩擦力大。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用“对比”突破“比热容与热值实验”常考易错知识点比热容与热值实验探究题,是中考中常考的知识点与题型。
一、对比两个实验:Q c m t =∆吸、Q q m =放1.思路:1.比热容实验,液体的m 、Δt 相同,Q 吸越大的液体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
2.热值实验,燃烧燃料的m 相同(完全燃烧),Q 放越大的燃料热值越大。
2.物理的获得:3.比热容实验,通过(相同的加热器的)加热时间来反映液体的Q 吸,4.热值实验,通过(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的升高温度来反映燃料的Q 放。
(Q 放=Q 吸=cmΔt )注:同种燃料,火苗大小相同,每秒放出的热量相同。
3.都忽略热损失:二、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实验1.对象:不同液体(水和牛奶)2.装置:甲和乙3.原理:Q c m t=∆4.操作:①液体m 相同(容易控制→天平测量),Q 吸相同(不易控制)−−−→转换(相同规格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目的是保证两种液体(水和牛奶)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Δt 的多少(水和牛奶初温相同);②液体m 相同(容易控制→天平测量),Δt 相同(初温相同),比较(相同规格加热器)加热时间的长短。
三、比较两种燃料热值实验1.对象:不同燃料2.装置:甲和丙3.原理:Q q m =(Q q V=)4.操作:燃料m 相同(容易控制→天平测量),比较Q 放的大小(不易控制)−−−→转换加热相同m 的水(水的初温相同)→用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加热水→比较水升高的温度Δt →水升温高,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即加热该杯水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此种燃料的热值大。
四、典例引领例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方便用酒精灯_______加热;(2)本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3)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________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
中考物理《比热容》专项练习题(附答案)1、天然气热水器将100kg的水由22℃加热到42℃,水的内能增加了 _____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_____方式实现的。
68.410⨯热传递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10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_____J的热量,若上述这些热量由燃烧煤气提供,且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则需完全燃烧_______m3的煤气。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107J/m3]3、1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0. 42m3的煤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若50%的热量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25kg初温为25℃的水升高_________℃。
[q煤气=4. 0×107J/m3,c水=4. 2×103J/(kg•℃)]4、小林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某天使200kg的水温度升高40℃,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m3的煤气放出的热量[煤气的热值约为4×107J/m3,水的比热容c =4.2×103J/ (kg•℃)].5、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3∶1,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2,则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
6、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
根据测量数据描绘温度-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物质比热容_______(选填“>”“<”或“=”)乙物质比热容;通过查询得知乙物质的比热容为1.5×103J/( 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若酒精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乙物质吸收,则燃烧0.5g的酒精能使_______kg的乙物质升高10℃。
实验完成后,酒精灯中剩余酒精的热值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题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通过使用DSC分析仪,可以进行比热容实验。
以下是一个经典的实验题:
实验题目: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DSC分析仪、水、煤油、烧杯、温度计、天平、量筒。
实验步骤:
1. 用天平称量出适量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并
用温度计测量初始温度。
2. 将DSC分析仪放入烧杯中,加热水和煤油至相同的温度,例如70℃。
注意,要在测量前将分析仪清零。
3. 记录水和煤油的初始温度和加热后的温度。
4. 继续加热水和煤油,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停止加热,让水和煤油自然冷却,记录它们的最终温度。
6.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然后比较它们的大
小关系。
7. 根据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值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分别为4.2×103J/(kg·℃)和2.1×103J/(kg·℃),它们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水
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较大,这意味着它在加热时需要更多的热量来达到相同的温度。
实验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呢?这是因为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不同,导致它们在吸收和释放热量时的效率不同。
比热容1.(2019徐州,31)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2.(2019上海,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3.(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D.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2019德州,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g酒精放出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酒精热值q=3.0×107J/kg)5.(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J 的热量,这是通过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
[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6.(2019齐齐哈尔,17)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过程中完全燃烧了5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J.(q酒精=3.0×107J/kg)7.(2019攀枝花,19)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 3可释放出约0.8m 3的水和164m 3的天然气。
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比热容图像型题的解答技巧 一、解题方法:“公式控制变量法” 具体方法是:将公式按题目的要求进行变形,然后根据图像得出答案。
会很容易解决,而且不易出错。
解答图像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特别注意纵坐标是否从零开始)。
2.在温度-时间图像中,根据tm Q c ∆=,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物质比热容大小: ①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不同物质升温的(温度变化大小),升温慢(温度变化小)的比热容大;②升高相同的温度,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加热时间长的物质比热容大。
解题技巧:不需要物理分析,图像越平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越强!(这里说的是“平”,不是“上”或“下”)例1.质量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A.液体A 的比热容大B.液体B 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比热容相等D.无法比较技巧解法:由题意是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由图可知,B 比A 更平,所以B 的比热容大,选B 。
常规解法:如上右图所示,取相同时间,即吸热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再由t m Q c ∆=知:质量相同的A 、B ,A 温度变化大,c 小;B 温度变化小,c 大,所以选B 。
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各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以判断( )A.甲是水,比热容较大B.甲是煤油,比热容较大C.乙是水,比热容较大D.乙是煤油,比热容较大技巧解法:由题意是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由图可知,乙图线比较平,所以乙的比热容大,选C 。
常规解法:如上右图所示,取相同时间,即吸热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再由tm Q c ∆=知: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甲温度变化大,c 小;乙温度变化小,c 大,所以选C 。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2013·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2014·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中考复习——比热容(强化)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降低10℃,把甲捞出后(设水与热均未损失),再投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得出( )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 无法确定2.取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如图是这两种液体沸腾前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温更高,吸收热量更多C. 加热到甲、乙温度相同时,乙吸收的热量多D. 加热到甲、乙温度相同时,甲吸收的热量多3.给某物质组成的一个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B.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2C.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2:1D.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4.用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计热损失),已知:c水=4.2×103J/(kg·℃),q酒精=3.0×107J /kg。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B. 相同时间内甲物质吸收的热量多C. 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D. 给水加热10min,需完全燃烧酒精5.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绘制了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所示.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根据题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是加热6min水吸收的热量的一半B. 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C. 相同的加热时间里,水升高的温度不同D. 煤炉烧水的效率为6.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B. 1 kg沙石,温度升高,需要吸收920 J的热量C. 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相同的D.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7.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对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加热,得到它们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 ~,甲、乙吸收的热量相等C. ~,甲的内能不增加,乙的内能增加D. ~,甲比乙的比热容小~,甲比乙的比热容大8.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不同材料的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相同,现将a、b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6℃,乙杯中水温升高3℃,若不计热损失则()A. a球的比热容大于b球的比热容B. a球的比热容小于b球的比热容C. a球放出热量等于b球放出的热量D. a球放出的热量小于b球放出的热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优质煤比劣质煤的热值大B. 煤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的热值大C. 质量大的煤比质量小的煤热值大D. 水和冰的比热容相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 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C.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D.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11.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燃料的热值实验一.实验探究题(共37 小题)1.(2018•威海)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试管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目的是。
(2)由图乙可知,(选填“A”或“B”)是冰,该物质在第4 分钟时的状态为,冰在熔化过程中增大(选填“分子动能”成“分子势能”,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3)加热1 分钟,冰、石蜡均为固态,由图乙可知,此时(选填“冰”或“石蜡”)的比热容较大。
2.(2018•重庆)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①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②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开始计时,每过1min 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
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此可得出,水在沸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018•德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图。
(选填“A“或“B“)(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2017•莱芜)小华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然后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对100g 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甲和图丙图象可知:(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在BC 阶段中C 点处物质的内能 B 点处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 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 的热=2.1×103J/(kg•℃),c 水=4.2×103J/(kg•℃)〕;量〔c冰(4)由丙图可以看出AB、CD 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 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能力提升训练1比热容探究实验1、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6 12水的温度/℃20 45 66食用油的温度/℃20 68 92 (1)小明量取了食用油和水分别放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如图所示,老师发现并指出小明的一个错误,小明的错误是:水和食用油的______不相等,小明纠正错误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2)根据表格数据,加热结束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则需要给水加热______(选填“更长”或“更短”)时间;(4)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本实验除了采用______法以外,还采用相同的热源,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能力的强弱,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______法;(5)在此实验中,若水和煤油的初温不同,则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3、实验测得1 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收的热量为 J,吸热功率为 W。
(2)在t2=6min时,物质处于______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且仍在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专题07热学实验一、探究熔化和凝固规律: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的物质;(1)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缺一不可);(3)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4)处于熔点的物质状态:固态、固液共存和液态;2.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1)常见非晶体的物质:蜂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等;(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熔化凝固图像:【冰熔化成水后,水的比热容更大(水的升温图像斜率比冰小)】【例题1】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锡的熔点是,凝固点是。
(2)在BC段,锡处于态;在DE段,锡处于态。
(3)锡的熔化用了min,它熔化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态。
【答案】(1)230℃;230℃;(2)固液共存;液;(3)4;吸;不变;(4)固液共存。
【解析】解:(1)由图可知锡在230℃时开始熔化,且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熔点为:230℃,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即凝固点也是230℃。
(2)在BC段,锡处于熔点温度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在DE段,锡处于降温过程中,所以处于液态。
(3)由图可知锡从3分钟开始熔化,到7分钟熔化完成,所以锡的熔化用了4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凝固过程,所以为固液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230℃;230℃;(2)固液共存;液;(3)4;吸;不变;(4)固液共存。
【变式1】(一)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最新物理中考题比热容篇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把﹣5℃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内,几分钟后,有部分冰会变成水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2.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3.初春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4.盐城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湿地能较好地调节气候,是因为水的()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流动性大D.热值大5.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A.1:2 B.1:1 C.1:4 D.2:16.如图是甲、乙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的情况,图中横坐标是物体温度的变化,纵坐标是物体吸收的热量.关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甲>c乙 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7.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二.填空题(共41小题)8.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液体更好.9.小华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工同样的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色拉油的比水高.(选填:“熔点”、“沸点”、“比热容”或“凝固点”)10.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升温较慢的物质是,因为它的较大.11.电脑中的CPU和GPU上通常都装有铜或铝质散热片,这是利用了它们的比热容较(“大”或“小”)的属性,散热片在散热过程中通过方式改变内能.12.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1、2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选填:相同的、不同的).13.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14.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5.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16.在探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可能与液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以及种类有关.为了探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选取了相同的水、酒精、色拉油,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开始加热,使三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实验测得水的加热时间最长,色拉油的加热时间最短,由此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17.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放热的,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及吸放热的多少(填“有”、“无”)关系.18.小华用相同质量的油和水加工同样的食物,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油的比水小;一段时间后,油把食物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油的比水高,食物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实现的.19.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min时,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比热容固体物质乙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据图象分析固体甲晶体(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2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J/(kg•℃).2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A和B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质A和B的比热容之比为.若其中一种物质是水,则必然是物质(选填“A”或“B”).2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若将2kg 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改变”或“不变”).23.如图甲,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a、b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可认为没有热量损失.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乙的图象.若b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a液体比热容为.2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温度相同、用两盏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加热,记录的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可知c甲c乙.(填>、<或=),原因是.25.在“比较水和食盐水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后,小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低),水和盐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实验发现,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盐水需要的时间比水要短,现在看来是因为盐水与水相比,盐水的比热容(较大/较小)的缘故.26.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最大的是.27.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较大的缘故;发动机温度降低是通过方式减少内能的.28.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29.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让它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冷却,“水冷”是冷却方式之一,这是因为水的较大,冷却效果好;当水吸收发动机缸体热量后,水的内能.31.通常情况下,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方(选填“上”或“下”),这样空气受热后密度(选填“增大”或“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32.“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方式来改变内能的.33.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34.如图是刘星在“十一”假期探究“海水和海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画的一张示意图.根据图给的信息,刘星观察的时间是(选填“中午”或“夜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水的比沙石的大.35.小红家买了一个电暖气,她阅读说明书时发现电暖气里的工作物质是油而不是水,好处之一是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加热时升温(选填“快”或“慢”);电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36.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较大;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选填“沙子”或“水”)温度升高的多.37.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A/B),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大于/小于/等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大/小).38.炎热的夏天,沙湖岸边的沙子热的烫脚,而湖水却很凉;从白天到夜晚,沙子比湖水的温度降低的(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的吸热能力较强(选填“沙子”或“水”).39.地表温泉水降温较慢,这是因为水的较大.人们泡温泉时身体会变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的缘故.40.桂林“两江四湖”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水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较大;秋天漫步在湖边林荫道上,闻到阵阵桂花花香,这属于现象.41.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较大;沙子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的.42.泉城济南的环城公园既是中外游客的观光胜地,也是市民盛夏时节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环城公园的周边明显比其他地方凉爽很多,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砂石和泥土大;河中不时有游船驶过,以驶过的游船为参照物,坐在岸边乘凉的市民是的.43.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44.合肥新名片﹣﹣巢湖:美丽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现已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在炎热的夏季,漫步巢湖岸边,我们会感觉比市中心凉爽的多,这是因为水的比较大.45.为了取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0℃,流出的水温是56℃,则每天需要kg的水流经散热器.[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46.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kg的秸秆煤可放出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已知q=2.1×107J/kg,C水=4.2×103J/(kg•℃)].秸秆煤47.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J/(kg•℃),如果不考虑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kg干木柴来获取热量.(q木柴=1.2×107J/kg)48.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50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J的热量.目前,遵义市正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正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若上述这些热量由燃烧天然气提供,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则需完全燃烧m3的天然气.[水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热值为4×107J/m3].三.计算题(共2小题)49.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上升了10℃的情况下吸收了2600J的热量,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查看表格,它是什么物质?单位:J/(kg•℃)50.质量是150g、温度为20℃的水吸收1.89×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若继续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到80℃,则水又吸收了多少热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比热容实验题专练(有答案)1.小明同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牛奶、豆浆,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本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2)本实验中,使牛奶、豆浆_____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浆吸收的热量,这表明_____的吸热能力强。
(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_____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
【答案】加热时间升高相同大于牛奶比热容2.(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①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②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如图乙可判断出b吸热能力较_____(选填“强”或“弱”).(2)如图丙所示,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用两只同规格的烧杯装相等质量的水,取质量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完,通过比较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热值的大小.【答案】质量水弱相等升高的温度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2)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所吸收的热量.(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的比热容较大.(4)小明通过以上实验发现的规律,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试举出一例._____(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和_____.【答案】质量加热时间沙子水水汽车用水来冷却控制变量法转换法4.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
玻璃片水玻璃片沙子秋(新人教版)物理(走进中考)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探究实验)1.(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发现沙子的温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比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
(1)沙子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使沙子受热均匀(2)水水蒸气液化放热2.(12大连)1.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升高温相同加热器加热时间3.(12南充)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两温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为_____℃;(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_______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1)质量20(2)加热时间(温变化)温变化(加热时间)4.(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升高了4℃;则水的温升高了℃。
[c水=4.2×103J/(k g·℃);c煤油=2.1×103J/(k g·℃)](1)未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水(3)25.(12十堰)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中考物理总复习《比热容及热值实验》专项测试题(附答案)1.如图所示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规格相同”指的是两加热器的 相同,这样可以保证 ,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2)实验中,从开始加热到第3分钟时,水增加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增加的内能;(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与食用油的比热容之比为 。
2.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
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1)实验中,应控制两种燃料燃烧的 (选填“时间”、“初温”或“质量”)相同;(2)燃料燃烧过程中,记录燃烧时间和对应的水温;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假设这一过程燃料都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 ;(3)若甲装置中消耗燃料的质量为m 1,使质量为m 2的水温度升高了Δt (水未沸腾),则燃料1的热值为 (用m 1、m 2、c 水、Δt 表示),该方法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 (选填“大”或“小”)。
3.如图所示,为了“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小亮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装置如甲图所示。
除了图中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补充一个测量器材是 。
如乙图所示是小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在实验中一般用控制 相同的方法,来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电加热器放置在液体的 实验效果更合理(选填“液体底部”、“液体中部”或“液体上部”),通过比较它们 来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根据图乙可以判断: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最后温度相同,就需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比热容知识点1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_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甲、乙两种液体,通过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相同温度”或“加热相同时间”)来表示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图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甲的温度/℃30 34 38 42 46乙的温度/℃10 18 26 34 42知识点2 比热容2.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__,与其质量和温度变化量乘积的__________,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字母____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_____。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若将 2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4.(多选)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 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2 kg的煤油,其比热容为4.2×103 J/(kg·℃)B.质量2 kg的煤油吸收4.2×103 J的热量,温度升高1 ℃C.质量1 kg的煤油放出2.1×103 J的热量,温度降低1 ℃D.质量1 kg的煤油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2.1×103 J/(kg·℃)5. 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可知(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6.下表是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 kg·℃)-1]水4.2×103铁0.46×103酒精2.4×103铜0.39×103煤油2.1×103干泥土0.84×103冰2.1×103水银0.14×103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作为冷却剂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知识点3 热量的计算7.质量为1 kg的水,温度升高了8 ℃,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
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题1.(2007青岛)晓丽在《物理手册》中查到如下数据: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液态酒精的比热容c/×103J·(kg·℃)-1温度t/℃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p1=0.98×106Pa时的比热容 2.41 2.62 2.84 3.06 3.28 3.52 3.75 气态气态p1=5.8×106Pa时的比热容 2.38 2.58 2.79 3.00 3.21 3.44 3.66 3.90 4.19(1)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液态酒精比热容与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_。
(2)增大压强,既能使酒精的比热容___________,又能提高酒精的___________。
2.(2007临沂)赵越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水的温度/℃25 26 27 28 29 30 31 ……煤油的温度/℃25 27 29 31 33 35 37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写出两条即可)(1)_______(2)_______3.(2007绵阳)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选填:相同的、不同的)。
4.(2007盐城)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中小明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
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07扬州)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6.(2007广安)炎热的夏天,床铺上的席子、地板、地坝等,到处都很热,让人受不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出一种能使这些地方(其中一个地方)的温度有所降低的简易方法(不得使用空调器),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7.(08济宁)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加热的时间t/min1 0.1 10 2水2 0.2 10 43 0.1 10 1煤油4 0.2 10 2(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8.(08河北)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1)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答出两点即可):①;②。
(2)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增添的一项内容是:。
9.(08长沙)冬天,小林的爷爷和奶奶分别穿上了羽绒衣和棉衣,他们都说自己的衣服很保暖。
小林想知道到底是羽绒保温性能好还是棉絮保温性能好,于是她找来了两只相同的密闭烧瓶各盛80℃的热水1.5kg,瓶内各插入一只温度计,瓶外分别用大小和厚度都相同的羽绒和棉絮包好,放在同一地点使其自然冷却,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水温于下表中[C水=4.2×103J/(kg·℃)]时间t/min 0 10 20 30 …140 150 160包羽绒的瓶内水温T1/℃80 70 64 59 …12 11 10包棉絮的瓶内水温T2/℃80 67 59 52 …10 10 10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保温性能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过160min,包羽绒瓶中的热水向外界放出了________________J的热量;(3)从表中水温变化的快慢情况分析,瓶中热水放热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8大连)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同)若干,其他器材任选。
(1)小明选用的两个烧瓶中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选用的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图如图14所示。
给A、B两种液体加热时,小明“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一段时间后,断开S3。
”这样操作可保证加热时间_________,其目的是使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大,则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大。
(2)小明将装有A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C液体的烧瓶,将装有B液体的烧瓶换成装有D 液体的烧瓶。
其他器材及实物连接关系不变,又做了一次实验。
他“先闭合S1和S2,后闭合S3,发现C 液体温度升高得快,一段时间后,断开S1,同时记下C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t。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D液体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也等于位时,断开S2。
”因为_________液体加热时间短,所以_________液体比热容小。
11.(08柳州)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2.( 2006年大连市)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也越大”。
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下表。
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
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a.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哪个物理量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相等?(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 (1)a(2)减小,沸点;2.3. 温度计,相同的;4.(1)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升高相同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2)加热相同时间,沙子温度升高的更多(3)通过比较被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5. (1) 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2) 大于 (3) 沙子 (4) 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沙子里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没有用搅拌棒搅动。
6.方法:用湿毛巾擦席子或在地板、地坝上洒一些水。
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
7. ⑴质量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或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或加热的时间不相同)。
8.答案:①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9.10.答案:(1)相同(1分);吸收的热量相同(1分);B(1分)(2)C(1分);C(1分) 11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1分);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1分) (2)吸收相同的热量(1分) (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1分) 12.答案:(1)a. c=tm Q(或Q=cmΔt) b. 温度的变化量Δt(或加热的时间t) c. 液体吸收的热量Q(或温度的变化量Δt)d. 调整铁架台上放烧杯的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火焰与烧杯底部的距离相等. (2)Δt 煤油=Δt 植物油=Δt 水(只要不是Δt 煤油>Δt 植物油>Δt 水即可) (3)①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②酒精易燃,不能用火焰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