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篇】活性染料染色预加碱操作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87.19 KB
- 文档页数:3
活性染料染色操作注意事项1、为什么化料时要求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化料温度不能过高?(1)先用少量的冷水调浆目的是使染料容易充分湿透,如果直接把染料倒入水中即染料外层形成胶状,把染料颗粒包起来,使染料颗粒内部难湿透难以化开,所以应先用少量冷水调浆,再用热水来化开。
(2)化料的温度过高,就会引起染料的水解,降低染料固色率。
2、加料时为什么要缓慢均匀?这主要是防止染料上染太快,如果一次性快速加入染料,便上染速率过快,会使纤维外层深,里面浅容易造成色花或条花。
3、加完染料后为什么要上染一定时间(如:10min)后方开始加盐?盐是促染剂,当染料上染到达到一定程度时,已经达到饱和难以继续上染加盐是为了打破这种平衡,但加盐促染前还要10—15min左右的时间进行,染料才能充分渗透均匀,否则易引起条花,色花。
4、为什么加盐要分次加?分次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均匀促染,以免促染太快,造成色花。
5、加盐后为什么要进行一定时间(如20分钟)才能固色。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是让盐在缸内溶解均匀,充分促染B、是让促染进入上染饱和达到平衡后,再加碱固色以达到最高上染量。
6、加碱为什么成为“固色”?活性染料加盐只有促染作用,但加碱会激发活性染料的活性,使染料与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化学反应)从而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所以称“固色”也由于这一种固色发生化学反应,达到较高的牢度。
一旦固色色花印难以均匀。
7、加碱为什么要分次加入?分次加入的目的是为了使固色均匀,防止色花。
如果一次性加入易造成局部残液过高浓度与纤维反应加快,会容易引起色花。
8、加料时为什么必须先关汽?a.加料前先关汽目的是为了减少条差防止色花。
b.控缸升温时两边温度超过3℃染色有影响,超过5℃出现条花,超过10℃停机进行维修。
c.有人测试过,拉缸是汽后立转10—15分钟缸内前后左右温度基本均匀,并等于表温,所以加料,不管氯煮时加入H202还是染色时家染料盐、纯碱,都应先关汽才加料。
含翠兰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改进1现状一直以来在执行含有翠兰活性染料的中深色染色工艺时尽管工艺操作时,如使用螯合分散剂,加盐、加碱多次分步,升温速率极慢等方法非常谨慎,但是色花的几率依然很高。
为此要剥色后回染,回水后仍然面临此问题且牢度不好。
经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翠兰染料的分子量非常大导致上色快,但牢度差,洗水不干净。
兼于以上缺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先加染料,然后分次加芒硝、加碱并延长工艺时间的方法优化工艺。
实践证明,不仅色花问题有明显改善,而且牢度得到提高。
2工艺流程2.1煮漂由于棉纤维上存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色素、矿物质以及织造过程中沾污的油污等,会直接影响织物的手感、润湿性、颜色鲜艳度、色牢度等,因此染色前必须将这些杂质去除。
工艺处方/(g/L)双氧水6.0稳定剂1.0纯碱3.5无泡枧油S 0.35防皱剂CD 2.0时间/min 60浴比l:1040℃时先后加入l稳定剂、2纯碱、3无泡枧油S、4防皱剂CD、5双氧水,升温至90℃煮漂处理。
2.2染色2.2.1工艺处方,(0.w.f%)活性翠蓝B—BGFN 3.0活性嫩黄B-4GLN 1.43活性金黄B-4RFN 0.95芒硝80纯碱25匀染剂RG一133 l一3分散剂EXL一106 1浴比l:102.2.2原工艺流程加匀染剂RG—l33(1克/升)、芒硝升温至60℃—加用40'℃清水化好的染料(30min) 一保温40min一加纯碱45min(第一次2%,第二次8%,第三次15%)一保温40min—洗水l5min加冰醋酸(45℃×15min)一热水洗(80℃×15min)一皂洗两遍(9O℃X15min)~热水洗(60℃×15min)一一中和PH 6—7(45℃×15min)一一固色(45℃×15min)一柔软(45℃×15min)一出布。
(预留化染料的水)。
2.2.3新工艺流程加匀染剂RG一133(3克/升)、分散剂EXL一106(1克/升)升温至40℃一加用40℃清水化好的染料(30min)~保温20min—加芒硝2/5×20min一加芒硝3/5×20min一升温至60℃(1.5℃/分)一保温20mnin一加纯碱2%×20min一加纯碱8%×20min 一加纯碱15%×20min一保温40min一一洗水l5min一加冰醋酸(45℃×15min)一热水洗(80℃×15min)~皂洗两遍(90℃X15min)一一热水洗(80℃Xl5min)~热水洗(60℃×15min)一一中和PH6—7(45℃×15min)一一固色(45℃×15min)~柔软(45℃×15min)_-出布。
活性染料浸染工艺方案
(第九组)
一、主要设备、材料和助剂
1、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烧杯、吸管等
2、被染织物:前处理过织物5g
3、染料及助剂:活性染料、盐、碱等助剂若干
二、工艺处方
活性染料(owf) 2%
盐 (owf) 6%
纯碱(owf) 3%
浴比 1:20
织物重5g
根据染料和助剂的用量,算得应用染料及助剂的用量如下:
活性染料: 0.1g
盐: 0.3g
纯碱: 0.15g
水: 100ml
由于织物重量过轻,所需的染料和助剂可能不好称取,所有建议将各染料及助剂稀释50倍后用吸管吸取。
然后用浴比减去称取的所有染料及助剂的用量后所得的数值,即是应加入的水。
三、工艺条件
染色温度℃ 60
染色时间min 15
固色温度℃ 60
固色时间min 20
备注:具体时间及温度视染料类别而定
四、工艺步骤及工艺曲线
碱
30min 30min
入布盐染料 60℃
1℃/min 水洗、皂煮、固色等。
50℃
注:入布后运转10分钟,使织物充分润湿渗透。
入盐后运转5分钟,使盐充分渗透织物。
入料后运转10分钟,使染料充分渗透织物。
三、注意事项
用水配制染料溶液,先将染料用少量水调和,再加温水来加快溶解。
用移液管移液时一定要将染液摇匀再吸,移液管一定要用染液先润湿。
染色及固色过程中,应经常搅动织物。
加入盐染料和碱时,应将织物取出,迅速加入后搅拌均匀后放入织物。
染杯上方应有盖子,避免因蒸发染液导致是色差。
活性染料染色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于活性染料中的反应基团不同,最佳染色温度、染色处方也有变动。
为此,配置使用活性染料的染色工艺时必须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并了解这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1:染色的处方:首先,需要确定使用哪一类型的染料;其次,活性染料与直接染料相比,直接性较低,故一般在染色时添加无机盐以提高直接性。
通常使用50 g/L 左右的芒硝(Na2SO4),染不同深度对其用量可适当增减。
为了达到匀染效果。
可分批添加无机盐。
再次,染色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碱作为染料与染物应对的催化媒介,使染料分子和纤维素分子发生结合。
因此,重要的不是在于碱剂种类而是添加碱后染液pH平均值。
坯布染色时为了防止绳状被折的固定,可以在染浴中添加软柔剂是非常有效的,染色用水的水质属硬性时,可添加金属螯合剂。
2:浴比和染色性据悉,国外的工厂普遍采用常压低浴比染色机对棉针织品进行染色加工,低浴比大家都知道,由于活性染料是直接性易受影响的染料,对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及有效利用,使用低浴比条件进行染色是极为有效的。
一般,浴比与染料的上染率之间关系可通过公式表示E=K/(K+L)K=[D]f/[d]s, L=Ws/WfE:上染率,L:浴比,K:分配系数,WS;染液重量,WF:纤维重量;[D]S染液中的染料浓度[D]F: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分配序数固定:浴比越大,上染率就越小。
3:活性染料染色的碱剂使用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时,碱充当染料与纤维之间的反应触媒,因此必须使用碱剂促进反应。
此时碱剂的种类和用量不是重点,但必须注重染浴pH值的管理。
染色时的最佳pH值是基于染色温度而变化的,一般中温(60o C)染液的pH值设定在11.5左右,高温型染液的pH值控制在10-11左右,低温pH值控制在12.5左右。
一般添加20g/L的碳酸钠即可达到11.5,如需要较高的pH值可用磷酸钠或氢氧化钠,需用低pH值的可用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是强碱pH值难以控制,故不经常使用。
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的配制与应用院系:专业:班级:作者:学号:指导老师: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的配制与应用长春工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时路炫摘要:通过测定不同碱剂溶液的碱性,以筛选和配制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并应用于纯棉织物活性染料轧蒸法染色。
优化的代用碱剂组分为碳酸钾35%、五水偏硅酸钠50%、氢氧化钾8%和三乙醇胺7%。
以配制的代碱荆为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碱剂,其用量仅为纯碱的1/10—1/7,染色织物得色量较高、固色效果较好、色光稳定,色牢度良好,且可以减少水洗次数。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代碱剂;棉织物前言:活性染料染色中常以纯碱作为固色剂,但存在用量大、易结块,以及因化料不彻底而堵塞滤网,造成织物色花、布面难洗净、布面和净洗液含碱量高等问题。
用代用碱剂替代纯碱作为活性染料染色固色剂,具有用量少、易清洗、洗后布面和废水pH值低等优点,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是目前在代用碱的选用和配制方面系统性不强,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容易造成代用碱效果不一,固色效果不稳定,染色织物色变和色差较大等问题。
根据活性染料纯碱固色机理,作为活性染料的固色碱剂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能使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亲核取代或消除反应;②使染液的pH值在活性染料染色最佳pH值范围内;③缓冲能力、稳定性优良。
因此,代碱剂也应由三部分组成:供碱部分缓冲调节部分和添加剂组分。
本试验根据代用碱配制和应用的基本原理,通过测定不同碱剂及其复配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碱性和pH值缓冲容量,以及轧碱汽蒸后布面PH值,与相同条件下纯碱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以筛选碱剂和复配代用碱剂,并用于活性染料单色和拼色染色,评价其应用性能。
1 实验1.1 药品及仪器药品纯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硅酸钠,磷酸三钠,五水偏硅酸钠,三乙醇胺,氯化钠;防染盐S,匀染剂BF8519,防泳移剂BF202;活性翠蓝BES,活性嫩黄B-4GLN,活性大红BES,活性黑GFF,活性红2BF,活性红3BF,活性藏青GD(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仪器PHS-3C型酸度计(山东莱州电子仪器厂),HNl01-2数显鼓风干燥箱、Y571L型染色摩擦色牢度仪(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AS2-IPM(KASEN)浸轧机(鹤山精湛染整设备厂有限公司),DatacolorSF600测色配色仪(Datacolor公司),ZNHW-3型智能数显控温仪(上海鹏奕仪器有限公司)1.2 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浸轧染液(室温,一浸一轧,带液率97%)_烘干(100℃,2.5min)-浸轧固色液(一浸一轧,70℃)_汽蒸(100—103℃,1—1.5min)_冷水洗2道_热水洗2道(70一80℃)一皂洗(皂洗剂用量:浅色3g/L,中色4g/L,深色5g/L,浴比1:30,90℃×2min)_热水洗1道(70-80℃)—冷水洗1道-烘干(110℃)轧染液处方/(g/L)(1)单色染色染料10(浅色)、20(中色)、30(深色)防泳移剂6匀染剂 1防染盐S 1(2)拼色染色染料X防泳移剂10匀染剂1防染盐S4大红色活性大红.BES50g/L;灰色活性嫩黄B-4GLN15.6g/L,活性黑GFF18.85g/L,活性红2BF6.5g/L;咖啡色活性嫩黄B-4GLN 39g/L,活性红3BF8.112g/L,活性藏青GD9.5g/L。
活性染料浸染的配伍技术( 上)摘要:染料之间是否有良好的配伍性是拼染染色重现性好坏的关键因素。
由于不同结构的染料的染色性能不尽相同, 所以染色前必须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所用染料的实用性能, 特别是“个性”, 以确保正确选用染料、正确配伍组合, 从而获得良好的染色重现性。
关键词:配伍性; 匀染性; 同步性; 稳定性活性染料浸染染色, 染料的配伍组合正确与否是提高匀染效果, 改善染色重现性的根本关键。
因此, 打小样选用染料时仅仅考虑能否仿得出“客户来样”的色光与深度是远远不够的。
最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在大样生产中的实用效果。
比如, 匀染性的好坏、重现性的优劣、色牢度的高低等。
1 活性染料的SERF值选用染料时, 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染料的基本染色性能。
即染料的SERF值。
该值几乎涵盖了活性染料全部的染色性能。
1.1.1 S值S值代表染料对纤维亲和力的大小。
以在电介质的存在下中性吸附30 min时的一次吸色率来表征。
S值大, 表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大, 在中性盐浴中吸色快, 一次吸色率高, 这对提高染料的固着率有利。
但也暗示着染料在吸色阶段的移染性较差, 染后未结合的染料易洗性差。
这不仅会影响匀染效果( 尤其是绳状染浅色) , 还会影响染色牢度。
1.1.2 R值R值表示染料反应性的高低。
通常以加碱10 min后的固色率来表征。
R值大, 说明在碱性条件下染料与纤维发生共价键反应的能力强, 反应速率快。
从正面讲, 染料的反应性高, 固色速率快, 有利于减少染料的水解量, 提高固色率; 从反面讲, 染料的固色速率快, 会造成染料的二次吸色速率过高,卷染染色时, 尤其是染中浅色时, 很容易造成头尾色差; 喷射液流染色时, 容易造成严重色花。
二次吸色太快, 还会影响染料的扩散速率, 造成染料在纤维表面重叠性堆积, 既影响固色率, 又影响色牢度。
1.1.3 E值E值代表染料的竭染率。
E值大, 表示染料的吸净率高( 在通常情况下, 其固色率相应也高) 。
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活性染料染色实验报告引言:活性染料是一类具有良好亲和力和活性的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等行业。
本实验旨在探究活性染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其染色机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活性染料溶液、棉织物样品、染色槽、盐酸、氢氧化钠、酒精、蒸馏水等。
方法:1. 准备染色槽:将染色槽清洗干净,并加入足够的蒸馏水。
2. 准备染料溶液:将活性染料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
3. 染色操作:将棉织物样品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保持一定时间。
4. 染色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样品用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洗,最后用酒精进行漂洗。
5. 染色效果评价:观察染色后的样品颜色的亮度、饱和度和均匀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浓度的活性染料溶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溶液浓度的增加,染色效果逐渐增强,颜色更加鲜艳。
这是因为活性染料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浓度越高,染料与织物的接触面积越大,染色效果也越好。
在染色后处理过程中,酸洗和碱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酸洗可以去除染色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和未结合的染料,使染色结果更加纯净。
碱洗则可以中和酸洗过程中残留的酸性物质,恢复织物的中性环境,避免对织物产生损害。
此外,漂洗过程也是染色实验中不可忽视的一步。
漂洗可以去除酸洗和碱洗过程中的残留物,保证染色后的织物干净无杂质。
酒精漂洗是常用的漂洗方法之一,因为酒精具有良好的溶剂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性的杂质。
通过染色效果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棉织物颜色亮度高、饱和度好、均匀度较高。
这是由于活性染料分子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亲和力,能够均匀地分布在织物纤维上,使染色效果更加均匀。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活性染料的染色实验,探究了不同条件下的染色效果,并分析了染色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实现对棉织物的均匀染色,染色效果鲜艳、亮度高、饱和度好。
同时,染色后处理过程中的酸洗、碱洗和漂洗对染色结果的纯净度和均匀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的配制与应用院系:专业:班级:作者:学号:指导老师: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的配制与应用长春工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时路炫摘要:通过测定不同碱剂溶液的碱性,以筛选和配制活性染料染色代用碱,并应用于纯棉织物活性染料轧蒸法染色。
优化的代用碱剂组分为碳酸钾35%、五水偏硅酸钠50%、氢氧化钾8%和三乙醇胺7%。
以配制的代碱荆为活性染料染色的固色碱剂,其用量仅为纯碱的1/10—1/7,染色织物得色量较高、固色效果较好、色光稳定,色牢度良好,且可以减少水洗次数。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代碱剂;棉织物前言:活性染料染色中常以纯碱作为固色剂,但存在用量大、易结块,以及因化料不彻底而堵塞滤网,造成织物色花、布面难洗净、布面和净洗液含碱量高等问题。
用代用碱剂替代纯碱作为活性染料染色固色剂,具有用量少、易清洗、洗后布面和废水pH值低等优点,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是目前在代用碱的选用和配制方面系统性不强,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容易造成代用碱效果不一,固色效果不稳定,染色织物色变和色差较大等问题。
根据活性染料纯碱固色机理,作为活性染料的固色碱剂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能使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发生亲核取代或消除反应;②使染液的pH值在活性染料染色最佳pH值范围内;③缓冲能力、稳定性优良。
因此,代碱剂也应由三部分组成:供碱部分缓冲调节部分和添加剂组分。
本试验根据代用碱配制和应用的基本原理,通过测定不同碱剂及其复配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碱性和pH值缓冲容量,以及轧碱汽蒸后布面PH值,与相同条件下纯碱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以筛选碱剂和复配代用碱剂,并用于活性染料单色和拼色染色,评价其应用性能。
1 实验1.1 药品及仪器药品纯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硅酸钠,磷酸三钠,五水偏硅酸钠,三乙醇胺,氯化钠;防染盐S,匀染剂BF8519,防泳移剂BF202;活性翠蓝BES,活性嫩黄B-4GLN,活性大红BES,活性黑GFF,活性红2BF,活性红3BF,活性藏青GD(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仪器PHS-3C型酸度计(山东莱州电子仪器厂),HNl01-2数显鼓风干燥箱、Y571L型染色摩擦色牢度仪(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AS2-IPM(KASEN)浸轧机(鹤山精湛染整设备厂有限公司),DatacolorSF600测色配色仪(Datacolor公司),ZNHW-3型智能数显控温仪(上海鹏奕仪器有限公司)1.2 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浸轧染液(室温,一浸一轧,带液率97%)_烘干(100℃,2.5min)-浸轧固色液(一浸一轧,70℃)_汽蒸(100—103℃,1—1.5min)_冷水洗2道_热水洗2道(70一80℃)一皂洗(皂洗剂用量:浅色3g/L,中色4g/L,深色5g/L,浴比1:30,90℃×2min)_热水洗1道(70-80℃)—冷水洗1道-烘干(110℃)轧染液处方/(g/L)(1)单色染色染料10(浅色)、20(中色)、30(深色)防泳移剂6匀染剂 1防染盐S 1(2)拼色染色染料X防泳移剂10匀染剂1防染盐S4大红色活性大红.BES50g/L;灰色活性嫩黄B-4GLN15.6g/L,活性黑GFF18.85g/L,活性红2BF6.5g/L;咖啡色活性嫩黄B-4GLN 39g/L,活性红3BF8.112g/L,活性藏青GD9.5g/L。
实验三碱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一实验内容:碱剂对X—型活性染料染率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强度的碱剂对活性染料的染率影响不同。
三实验原理:活性染料在碱的作用下为纤维固色碱剂的作用同时促进固色反应及染料的水解反应。
但两速率提高的幅度不同,故不同的活性染料需选用不同强度的碱剂固色。
四实验条件及处方1 处方:染化料 1﹟ 2﹟ 3﹟ 4﹟ 5﹟活性染料(o.w.f%) 2 2 2 2 2NaCl(g/L) 20 20 20 20 20 NaHCO3(g/L) - 10 - - -Na2CO3(g/L) - - 10 - -Na3PO4(g/L) - - - 10 -NaOH(g/L) - - - - 10 浴比:1:402 工艺流程及升温曲线:流程:织物润湿→挤干→按升温曲线染色→冷水洗→热水洗→皂煮→水洗→晾干→结果比较升温曲线:60℃ 30′20′ 20′↑30℃↑↑碱取出→冷水洗→60℃热水洗→入染盐皂洗→水洗→→晾干3 皂洗条件:皂粉 2g/L浴比:1:30温度:95-98℃时间:10分钟五注意事项:1 皂煮时要分开进行。
2 加盐,加碱是要先将织物取出加入,代助剂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织物。
六.思考题:1、纺织材料浸染时一般先润湿再染色,为什么?2.中性盐在活性染料染色中的作用?为什么盐要分次加入?豆丁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文档发布与销售平台,面向世界范围提供便捷、安全、专业、有效的文档营销服务。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等在内的豆丁全球分站,将面向全球各地的文档拥有者和代理商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文档发行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豆丁正在全球各地建立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与兑换渠道,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优质的文档交易和账务服务。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
活性染料是一种特殊的染料,它们能够与纤维素和蛋白质纤维产生化学结合,具有很强的染色性能和耐久性。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是将活性染料溶液与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接触,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将染料牢固地结合在纤维上,从而实现染色的目的。
下面是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一般流程:
1. 预处理:在将纤维染色之前,需要对纤维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步骤,包括除浆、漂白、酶处理等,以确保纤维表面无污垢或杂质,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
2. 染色:将活性染料溶液与经过预处理的纤维接触,活性染料会与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结合在纤维上。
染色条件包括温度、pH值、时间等多个参数。
3. 固色:经过染色之后,需要将染料固定在纤维上,防止染料在后续的洗涤或日光照射下褪色。
固色方法包括蒸汽固色、煅烧固色等。
4. 洗涤:经过固色之后,还需要对染色的纤维进行洗涤处理,以去除剩余的染料和辅助剂,保证染色的纤维色牢度和手感。
5. 后处理:染色之后的纤维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例如整理、加工等,以便满足最终产品的要求。
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多种处理步骤相互配合,以确保染色效果和染色纤维的品质。
同时,由于活性染料与纤维的化学结合,这种染色方式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色牢度,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等行业。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是指利用活性染料对纺织品进行染色和整理的工艺流程。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染色、整理和后处理四个主要环节。
1. 预处理:首先将待染织物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去除织物表面的杂质、油脂、浆料等,以便织物能够更好地吸收染料。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浸泡、漂白、煮沸等。
浸泡是将织物浸泡在碱性水中,使其与水中的杂质发生反应,从而使织物表面得以清洁;漂白是利用漂白剂来去除织物表面的色素和杂质;煮沸是将织物在高温下煮沸,以去除织物中的其他有害物质。
2. 染色:经过预处理后的织物可以进行染色。
染色是将活性染料溶解在水中,并加入染色助剂,将预处理后的织物浸泡在染料溶液中,使染料分子渗透进织物纤维中,实现染色。
染色过程中需要控制染色温度、时间和pH值,以确保染料能够充分渗透进织物纤维,并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
3. 整理:染色后的织物需要进行整理,以改善染色效果和织物品质。
常见的整理方法有碱处理、酸处理、软化处理等。
碱处理是将织物浸泡在碱性水中,以提高染色的均匀性和亮度;酸处理是在染色后将织物浸泡在酸性水中,使其与染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提高染色牢度和颜色的持久性;软化处理是利用软化剂来改善织物的手感和光泽。
4. 后处理:整理后的织物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增强织物的染色牢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可实现织物的特殊功能。
后处理方法包括蒸煮、漂洗、整理等。
蒸煮是将染过色的织物蒸煮一段时间,以加强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提高染色牢度;漂洗是利用淋漓洗涤法去除织物中未被染料吸附的染料分子和残留物;整理是对织物进行整饰、抛光和定型等处理,使其达到柔软、易护理的效果。
总之,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通过预处理、染色、整理和后处理四个环节,对待染织物进行全面的处理,最终得到具有良好染色牢度和耐久性的彩色织物。
活性染料染色方法活性染料根据其活性基因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1.普通型(或称冷染性)活性染料国产X型活性染料属此类。
这类染料的活性基因为含有两个活泼氯原子的三聚氯氰。
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反应能力较强,但染液的稳定性较差,能在低温(20~30℃)下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而染色,同时也只需在低温和较弱碱剂(pH =10.5左右)的条件下完成固色。
2.热固型活性染料国产K型活性染料属此类。
它的活性基因也是由三聚氯氰组成,只是活性基团上仅有一个活泼氯原子。
它的化学活性较低,反应能力也差,染液相对稳定。
因此在与纤维进行反应时要求条件较为剧烈,固色温度要达90℃左右,同时还需较强的碱剂,固色时间也要比X型活性染料长。
属于热固型活性染料的种类较多,它们具有不同的活性基因。
由于所含活性基团的反应活性不同,反应条件也各不相同。
比如国产KN型活性染料,它的活性基团为β-羟基乙烯砜硫酸酯基,故又称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它的反应活性介于X 型与K型活性染料之间,固色温度为60~65℃。
除此之外,还有含双活性基团的M型活性染料和含其他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一)活性染料染色性能活性染料染色时,能将染料直接染到布上,同时由于它有较好的扩散能力,容易使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部,但由于此时尚未与纤维起化学反应,很容易用水把大部分染料洗掉,因此必须用碱剂促使染料与纤维产生化学反应,把染料固着在纤维上。
前者称为染色,后者称为固色。
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键合反应可用下述通式表示:D-T-X + HO-Cell -→ D-T-0-Cell +X- (1)D-SO2-CH=CH2+ HO-Cell-→D-SO2-CH2-CH2-O-Cell (2)(1)式是三聚氯氰型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在碱剂存在下所发生的键合反应。
在碱剂作用下,纤维上羟基离解而使纤维素纤维带负电,成为亲核试剂进攻活性基团中带正电的反应活性中心,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使染料和纤维合为一体。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可以使纺织品获得艳丽的色彩和良好的色牢度。
活性染料是一种能够与纤维发生共价结合的染料,其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染色、后整理等环节。
首先是预处理环节,这是活性染料染整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预处理环节中,需要进行浸泡、漂白、脱酸、脱色、并洗涤等多个步骤,以确保纺织品表面的纤维质量和颜色的一致性。
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染色的效果,因此这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接着是染色环节,活性染料染整工艺中使用的染料种类繁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
在染色环节中,需要进行染料调浆、上浆、染色、定色等多个步骤,以确保染料在纤维上的均匀分布和牢固结合。
最后是后整理环节,这个环节对活性染料染整工艺中的纺织品质量和手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后整理环节中,需要进行水洗、酸洗、碱洗、柔软整理、干燥、定型等多个步骤,以确保纺织品的色牢度和手感符合要求。
综合来看,《活性染料染整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染色、后整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纺织品在染色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活性染料染整工艺具有较
高的环保性和色牢度,因此在纺织品染色中使用较为广泛,成为染整行业的重要工艺之一。
活性艳蓝KN -R 染色色花成因与防止措施崔浩然(常州市新浩印染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4)摘 要:通过对活性艳蓝KN -R 染色性能的试验分析,以及产生染色色花的原因,系活性艳蓝KN -R 在加碱固色初期吸色固色速率过快所致;由此提出解决色花问题的具体工艺措施,如适当降低固色温度;减少碱剂用量,分次加入碱剂,适当加快车速和采用预加碱等,获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色差;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TS193.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017(2004)13-0011-03Reasons for defects arising in reactive Brill .Blue KN -R dyeing and their preventive measuresCUI Hao -ran(Chang zhou Xinhao Printing and D yeing Co .,Ltd .,Chang zhou 213004,China )A bstract :Through property analysis of reactive Brill .Blue KN -R dye ,reasons for specks are ascertained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initial fix -ation after soda addition ,the exhaustion and fixing rates are too high .Detailed measures to solve them are advanced ,such as loweringthe fixing temperature and alkali content ,adding the alkali in several times ,quickening the speed and preadding the alkali ,therefore ,better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dyeing ;reactive dyes ;color difference ;reason ;measure1 前言活性艳蓝KN -R 属乙烯砜结构的中温型活性染料,染棉织物色牢度优良,尤其是耐日晒牢度较好。
【染色篇】活性染料染色预加碱操作要点
关键词:活性染料染色染色加碱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来源:庄杰化工
责任编辑:张小姐
技术支持及免费寄样:壹捌久贰捌久叁就零捌壹
摘要:在染色过程中,拼色组合的各染料的反应速率和固色率相差很大。
如红3BS反应速率很慢,而双乙烯砜活性基的元青B,包括其它异双活性基的深蓝、藏青色的反应速率都比较快。
通过预加碱工艺,可以使红3BS的反应速率加快,距离尽量接近,缓和与元青、深蓝色染料之间的差距,使每只染料都尽可能达到它们的最高固色率。
活性染料染色预加碱工艺
中温型活性染料的反应主要以乙烯砜基为主,即使是(MCT+Vs)异双活性基染料,据测定,在与纤维发生的反应中,乙烯砜参与反应的几率为9O%以上。
乙烯砜活性基对碱剂和温度相当敏感。
在碱剂存在下,对温度的敏感性显得尤为突出。
在碱剂存在时,温度自30℃开始,每上升l0℃,其反应速率提高3—5倍;60℃时,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已达到最高点;超过60℃以后,大多数染料的水解速度逐渐超过染料与纤维的反应速率,固色率开始下降。
含双乙烯砜活性基的染料对温度则更敏感。
在60℃时加碱,即使电脑自控,都会使染料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完成固色。
事实上,这时碱剂在织物上(或纤维上)还没有充分分布均匀,pH值不一致,这样固色反应也不会一致,很容易产生段差,甚至色花。
因此,合理的工艺是在低温时(在3O℃)预加一部分碱剂(1/4—1/3的总碱量)。
因为,一次性加碱,固色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
含双乙烯砜基的染料可以在10min 内完成总固色率的9O%以上。
而3O℃低温加碱,在3O℃时固色率完成15%左右,当温度逐步升至40℃、5O℃和60℃时,固色率分别达到25%、40%和80%,然后
补加2/3的剩余碱剂。
当染色完成时,其固色率也仅增加2O%左右。
低温预加碱是在被染物已吸附了一部分染料以后再加入碱剂,在低温下加入,反应比较缓慢,随着染液温度升高,反应开始加速。
由于染料的固色是逐步进行的,被染物的碱剂分布和pH值的均匀性要好得多,其染色的匀染性也较好。
低温预加碱工艺,染料的最终固色率高于60加碱工艺。
综合上述说明,中温型活性染料较好的匀染性染色工艺如下:在预加碱工艺中,若30℃时一次加完所有碱剂,虽能起到预加碱效果,但因为碱剂的加入不仅使染料的B一乙基砜基硫酸盐发生消除反应而具备活泼性,同时也使纤维素羟基负离子化,纤维素过渡的负离子化会影响染料的上染与吸尽,从而降低了上染率。
因此,在30℃时一次性加入碱剂,并不可取。
对于恒温法工艺,预加碱可以放在染色的初期阶段,与元明粉同时加入。
由于开始即是6o℃染色,预加碱量一般为0.5—1g/L纯碱,也可以用2—4g/L 小苏打来代替,或采用代用碱。
代用碱是多种有机碱与无机碱的混合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染色的pH值(始终保持在11左右)。
代用碱的总用量一般控制在1—3.5g/L,加入前一般用25倍以上的清水稀释。
代用碱预加碱量一般为总碱量的1/3。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相同工艺,相同染料,使用纯碱与代用碱,色光也有差异。
庄杰化工——解决印染技术难题,做您的技术顾问
庄杰化工,逾10年高浓助剂厂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支持为一体,10年专注皂洗剂、固色剂、匀染剂等新工艺产品;不断开发防水剂、抗菌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功能性产品;及不断引进曲磨牢度提升剂、防劈裂防滑移、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等特殊功能整理剂。
欢迎致电了解详情,免费寄样。
来源:庄杰化工
责任编辑:张小姐
技术支持或免费索样:%壹捌久贰捌久叁久零捌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