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里的古典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3
8部奥斯卡获奖电影,8首听哭你的配乐没有好配乐怎么会有好电影?一起来看看这8部奥斯卡获奖电影看作曲家如何为电影打造神配乐 1.《邮差》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这部电影,戏里戏外都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电影情节源自于著名诗人聂鲁达的真实经历。
他曾短暂居住于一个小岛,当地的一位邮差每天专门负责把仰慕者的信件送到诗人手中。
久而久之,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邮差也向诗人学习作诗,并在诗人的帮助下得到了意中人的芳心。
多年后,当聂鲁达重返岛上,发现邮差已去世,只留下指明给诗人的一卷录音带。
饰演邮差这一角色的男演员玛斯莫·特罗西在本片杀青后12小时就去世了,因为他热爱此片,为了拍摄电影,他延迟了心脏手术的日期,所以这部片子也成了他的遗作。
本作的配乐由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巴卡洛夫所作,旋律质朴动人,原曲的口琴演绎更是悠扬而情感丰富,与电影风格极为融洽。
2.《猫和老鼠》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著名钢琴家郎朗曾说过:“我第一次听到钢琴,那是看卡通片《猫和老鼠》。
那只猫在演奏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时,手一下子变得很长很长,神奇得就像餐馆里的长把茶壶,在钢琴上飞舞,突然一下打到老鼠身上……”《猫和老鼠》系列动画片可以说是奥斯卡最青睐的动画作品,历史上一共有7部《猫和老鼠》短频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而其中大量而丰富的古典音乐应用,也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和音乐启蒙。
3.《战火浮生》奥斯卡最佳摄影《战火浮生》讲述18世纪西班牙教士到南美丛林传教的故事,影片中呈现的热带风光之神秘绚丽,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观众。
意大利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所创作的主题音乐更是亮点,主角传教士用双簧管吹奏出清新平和的悠扬旋律时,正处于他的生死关头。
大提琴家卢卡·佩齐里以该片配乐为基础改编的大提琴曲,更是有一种让人沉思又沉醉的美意。
4.《天堂电影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天堂电影院》由讲述了由萨瓦特利·卡西欧扮演的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10级钢琴曲猫和老鼠
阿伦·科普兰是美国现代音乐的倡导者。
1920年创作的《猫和老鼠》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诙谐有趣的钢琴小品。
在这部作品中他运用了自己特有的跃进式旋律,紧张不安的活跃节奏,快速的托卡塔音型,朴实清晰的色彩和富于广度和深度的想象力。
这独具特色的音乐创作风格首次展现在人民面前,成为了青年作曲家科普兰的代表作。
以下是店铺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10级钢琴曲猫和老鼠。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10级钢琴曲(猫和老鼠)如下:
第十级曲目《猫和老鼠》科普兰曲这首《猫和老鼠》是作曲家科普兰在18~19岁之间写作的。
乐曲非常形象,也是非常钢琴化的。
大家都看过一部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所以对这些形象会很熟悉,虽然这首曲子的写作比动画片出现得早一些,但是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些形象来想象。
科普兰是美国现代音乐的倡导者,1920年其创作的《猫和老鼠》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诙谐有趣的钢琴小品,其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演奏风格。
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作品银色的巧妙处理上,同时,其用旋律塑造了鲜活生动的动画形象,同时在作品演奏技巧方面也得到了巧妙的处理,这些都使《猫和老鼠》中的音乐成了动画影片音乐中的经典。
093上原广美The Tom and Jerry Show的演奏技巧分析孙莹[摘 要]上原广美是日本新生代爵士女钢琴家。
她的演奏风格精力过人,活力四射。
她坚持原创,创作的音乐融合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等各种音乐元素,因此她的作品富有独特个性。
The Tom and Jerry Show是其成名曲之一。
此曲用爵士钢琴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Tom and Jerry这部动画中猫和老鼠打闹、互相追逐、谐趣的场景。
主要分析The Tom and Jerry Show演奏技巧,希望可以为广大钢琴学习与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 键 词]上原广美 ;旋律;速度;力度;钢琴演奏技巧一、作曲家简介(一)生平简介上原广美,日本新生代爵士女钢琴家,1979年出生于日本静冈,是一个在舞台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乐手。
上原广美6岁开始学习钢琴,她的启蒙老师是爵士乐迷,受其影响,天资聪颖又勤奋努力的她,7岁进入知名山叶音乐教室系统学习,小学还没毕业就小有名气,开始举办音乐会,中学时便去东欧与捷克爱乐联合演出,获得一致好评,随即荣获“当代天才型年轻演奏家”称号,17岁获得美国爵士乐大师Chick Corea的赏识合作,引导她成为一代爵士乐巨星。
20岁时去美国波士顿被爵士乐大厂牌Telaec签约,2003年发行了首张专辑,大放异彩,2004年与Tony Grey(贝斯手)及Martin Valihora组成了“广美三重奏”(HiromiTrio)录制了第二张专辑之后,重回家乡日本。
随即他们的第三张专辑,获得了日本爵士乐杂志Swing Journey的年度之星、年度最佳专辑与乐手等三大奖项[1]。
上原广美拥有非常扎实的古典音乐功底,并且学习了各种各样的作曲理论,因此其创作的爵士乐包含各种各样的新爵士音乐元素,人们总能从上原广美的音乐里感受到新的创意。
上原广美本人对于音乐的创作思路也是巧捷万端,充满着奇思妙想,有时候既古典又现代,古典音乐与其他丰富的音乐类型相结合,给人以惊喜。
浅谈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古典音乐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启蒙-最新文档浅谈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古典音乐对儿童音乐教育的启蒙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创新,作为孩子家长越来越用科学严谨的视角来看待早期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启蒙更是家长们几乎必选的启蒙方式之一。
音乐对人的智商、情商、记忆、认知等等方面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正基于此,孩子的家长们在早期音乐启蒙中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就美国动画而言,声音主要的用途更主要用于增加角色个性的描绘,用音乐预示即将发生的事及控制情绪的转换。
这样的作用,常常可以在迪斯尼动画电影或是动画片中看到。
《猫和老鼠》又叫《汤姆和杰瑞》,它从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之一,故事内容简单,基本没有语言,都是通过背景音乐来表达故事角色的思想活动。
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古典音乐与动画处于并列和相互的关系,不再是音乐服务于动画,而是两者合二为一,这使观众第一时间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相统一的冲击力,对孩子启蒙教育影响较大。
一、古典音乐的内涵古典音乐作为音乐形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
从广义上看,古典音乐在西方很多国家发展得都比较快,而且有一些知名的作曲家,尤其是欧洲的创作艺术,更是在古典音乐的历史上增添了很多文化特色。
一般来说,音乐按照发展的阶段来分有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两个大类。
现如今,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定义一般是从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开始,一直到19世纪结束前所创作的音乐,我们统称为西洋古典音乐。
一般人印象中的古典音乐往往会被认为是西方音乐的代名词,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是经典和高雅的代表,这些看法并不全面。
古典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古典音乐指的是从西方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开始至今,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包括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等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音乐;而狭义的古典音乐则指的是一种带有古典音乐风格的音乐,是以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电影《猫鼠游戏》配乐分析电影《猫鼠游戏》配乐分析《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是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于2002年上映的电影。
该片根据法兰克·阿巴尼(Frank Abagnale Jr.)的真实故事改编,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主演。
在这部电影中,配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的表达,增强了影片的情感和节奏感。
本文将对《猫鼠游戏》中的配乐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影片的主题曲“Catch Me If You Can”由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创作。
这首曲子以轻快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为特点,完美地概括了影片中法兰克的奔走逃亡和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曲子的开头就充满了活力,用钢琴和大提琴的快速击弦传达了法兰克劫富济贫的精神。
随着曲子的进行,其他乐器如萨克斯、小号和打击乐逐渐融入,给曲子增添了几分摇摆感和紧张氛围。
整首曲子节奏感强烈,令人不由跟着节奏扭动身体,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法兰克似的精神世界中。
在影片中,配乐也被用于表达影片的时代特征。
例如,当法兰克还是个年轻的冒险者时,威廉斯选择了上世纪60年代的流行曲“Windy”作为背景音乐。
这首曲子由具有搖滾節奏的长笛和嘴琴演奏,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与影片中年轻的法兰克的个性非常契合。
同时,该曲子也让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时代氛围,将他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
除了原创配乐和流行曲外,《猫鼠游戏》中还有一些经典的乐曲被选用,以突出影片的情感和剧情。
例如,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一首曲子是道格·卢特的《挪威伴奏》,这是一首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的作品。
这首曲子温暖而旋律优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它常常在法兰克与父母相聚的场景中出现,通过音乐表达了亲情的温暖与关爱。
这首曲子在影片的音乐指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种真挚的感情。
二年级音乐《猫和老鼠》教学设计(欣赏课)一、教材分析阿伦·科普兰是美国现代音乐的倡导者。
1920年创作的《猫和老鼠》是一首既展示技巧而又诙谐有趣的钢琴小品。
谐谑曲:名字来源于法文“开玩笑”一词,从十八世纪起,谐谑曲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体裁,而且经常作为古典组曲的一个乐章。
很多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还把这种体裁应用到了交响乐中,一般作为第三乐章的主题出现。
在这部作品中他运用了自己特有的"跃进武"旋律,紧张不安的活跃节奏.快速的托卡塔音型,朴实清晰的色彩和富于广度和深度的想象力.这独具特色的音乐创作风格首次展现在人民面前,成为了青年作曲家科普兰的代表作.音乐联想在曲目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科普兰曾经说过联想对音乐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Cat and Mouse在英语中是个成语,带有“欲擒顾纵”的意思,猫通常喜欢玩“捉老鼠”的游戏,抓住老鼠并不吃掉,而把老鼠放了,再抓,最后才吃掉。
乐曲结构:A(1—20)猫——中速,骄傲地、懒洋洋地走向高处,凶险的目光窥视周围。
老鼠——快速,在屋里很轻、灵巧地跑来跑去。
猫和老鼠——速度稍慢,猫在屋里冷漠的巡视;速度非常快,猫追老鼠,老鼠灵活的躲来躲去后胜利的逃跑。
B(21—50)老鼠——快速,老鼠逃掉后很得意,轻快地跑上跑下。
猫——非常慢,猫懒洋洋的睡着了。
A′(51—72)老鼠——快速,老鼠仍极其灵巧地跑来跑去,故意挑逗。
猫鼠大战——速度非常快,力度很强,老鼠紧张地跑动,猫凶狠的追逐,最终猫追到了老鼠。
尾声(73—83)慢速,屋子又恢复了平静,老鼠一瘸一拐的悄悄溜走了。
二、教学目标1. 能认真聆听乐曲《猫和老鼠》,感受乐曲的情绪及情境。
2. 能听辨猫、老鼠两个主题,并能随着音乐联想。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感受速度变化,体会音乐丰富的情绪。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敢于听音乐联想猫和老鼠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老师介绍四个形象:喜洋洋与灰太狼、猫和老鼠。
钢琴曲《猫和老鼠》赏析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一生创作了电影音乐、歌剧、管弦乐、钢琴曲等各类作品数以百计,曾荣获“普利策”音乐奖等许多荣誉。
他创作的鋼琴曲《猫和老鼠》是标题音乐与谐谑曲体裁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作品以独具特色的旋律和节奏,在展示高超技巧的同时,树立了花猫和老鼠两个形象,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猫鼠大战的生动画面。
谐谑曲是17、18世纪兴起的一种既轻松跳跃,又带诙谐情绪的器乐曲或声乐曲。
其主要特点是节奏活泼,速度较快,常出现意外的转调、鲜明的力度对比、富有动感的节奏组合等,带有舞曲性和戏剧性,给人以风趣幽默的感觉。
《猫和老鼠》创作于1920年。
作曲家巧妙地将传统作曲技法与美国本土音乐元素相融合,用诙谐幽默的音调刻画出花猫诱捕老鼠的惊险过程和老鼠挑逗花猫的俏皮形象,聆听音乐的过程,犹如欣赏一部惊心动魄、诙谐有趣的动画片。
作品采用四段三部性结构,构思新颖独特,动机化发展与形象对应,音色丰富多变,富于想象,画面感十足。
双手交替奏出猫和鼠的动机,夸张的力度对比贯穿全曲,标定速度随音乐情景的发展而频繁变化。
借助联想,可清晰感受到音乐故事场景的展开顺序。
引子(1~4)描写花猫的出场。
第一小节由5个音符的旋律音型构成了花猫动机,这个动机贯穿故事发展的始终。
第1~2小节由弱起五音动机到强奏的柱式和弦,其第一拍的休止仿佛花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为整场活动做准备;随后的一动一静是花猫出场后第一次亮相,仿佛深夜空寂教堂里的一只花猫在桌上行走,例行巡视。
第3小节将猫的动机移高八度,并用连跳音奏出,表现花猫轻巧地向前跳跃的样子。
随后左右手交替奏出4组三十二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4组动作一气呵成,仿佛机警的花猫发现老鼠后迅速扑上去,打翻了桌上的陈列。
A乐段(5~20)由3个乐句组成。
第一句描写老鼠出场,第5小节是老鼠动机,由左右手快速交替的托卡塔音型构成,旋律匀整活泼。
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西方古典音乐教学作者:孙颖楠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4期摘要: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难接受的学习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在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以《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等三个标题,展示出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并选取各时期代表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走进西方音乐殿堂。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湘版教材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修养情操的提升及對美感的认识,离不开古典音乐的熏陶。
如何能在高中生对古典音乐兴趣不高、音乐基础知识贫乏的学情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接受古典音乐,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难点。
湘版教材中,将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按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顺序结合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设计教学内容。
现笔者就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总结出一些策略。
一、合理运用对比,把握时代风格湘版教材中的标题很清晰地向学生阐述了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引导性地将两个时代的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
如在学习巴洛克音乐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让学生从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和海顿的《时钟交响曲》进行比较,平稳而庄重的宗教色彩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格调反映出宗教与世俗的时代背景,细听复调织体与主调音乐的不同音效,不易吟唱与歌唱性的旋律区分,固定规整节拍与灵活变化的节奏律动,通过音乐要素的不同呈现方式,学生在比较中对时代风格有了更深刻地体验和理解。
同样是《月光》,贝多芬持续的三连音,微弱的音响勾画出忧郁、哀愁的月夜,在德彪西笔下,明亮的音程散落地跳动,月光时而点滴坠落,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流水倾泻,思绪随着音符走走停停,飘渺如梦。
贝多芬内心的表达与德彪西月光印象的景致变幻正透过《月光》,向我们诠释着古典的传统和声与印象的朦胧意境。
对比除用在纵向的时代风格比较上,也可用于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片段上,帮助学生对音色、节奏、和声有更灵敏的感知。
猫和老鼠交响曲赏析猫和老鼠是一对天敌,它们之间的斗争早已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而在音乐领域,这对天敌的故事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一部交响乐曲的主题。
猫和老鼠交响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展现了猫与老鼠之间的斗争与对抗,成为了音乐界的一大经典之作。
猫和老鼠交响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部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以猫与老鼠之间的斗争为主题,讲述了一系列搞笑的故事。
作曲家在观看了这部动画片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定以猫和老鼠为主题,创作一部交响乐曲。
整部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不同的情节和情感。
第一乐章以快速的音乐节奏和轻快的旋律,展现了老鼠在猫的追逐下不断躲闪的情景。
音乐中充满了惊险和紧张的氛围,仿佛老鼠在猫的追逐下不断逃跑的场景。
而在音乐的高潮部分,猫和老鼠之间的对抗达到了顶点,整个乐章以高亢的音乐结束。
第二乐章则是以柔和的音乐表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亲近和友谊。
在这个乐章中,音乐变得温柔而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猫和老鼠之间的情感。
整个乐章以和谐的音乐结束,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友谊和和平。
第三乐章再次回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斗争和对抗。
这个乐章的音乐节奏快速而激烈,充满了紧张和挑战。
猫和老鼠之间的斗争在音乐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让人仿佛置身于猫和老鼠之间的战斗之中。
整个乐章以高亢的音乐结束,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激烈的对抗。
最后一个乐章则是以和谐的音乐表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和解和友谊。
在这个乐章中,音乐变得温柔而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猫和老鼠之间的情感。
整个乐章以和谐的音乐结束,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友谊和和平。
猫和老鼠交响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展现了猫与老鼠之间的斗争与对抗,成为了音乐界的一大经典之作。
这部交响曲不仅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斗争和对抗,更展现了猫和老鼠之间的友谊和和解。
这部交响曲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猫和老鼠之间的情感和故事,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音乐佳作。
104艺术家The artists关键词:古典音乐;动画;迪士尼迪士尼创造的动画王国长期占据美国动画片的半壁江山,多次问鼎奥斯卡奖项。
其魅力来自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幻想与想象,以及出色、夸张、大胆的创意,自然流畅的叙事方式,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其台词对白、画面造型、色彩构图搭配、绘画风格、场景设计、纯洁情感表现、制作技术等都非常讲究与精良。
它的动画一直以传播欢乐为创作导向,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轻松、幽默、自由、民主和调侃的特性,以及自由轻松的生活方式,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奇思妙想[1]。
其赋予人物丰富的人格特征,使人们仿佛又回到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
迪士尼创造的动画王国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在动画片中加入了大量的古典音乐,可谓老少皆宜,俘获了全球亿万观众的心。
一、古典音乐音乐是一种艺术类型,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典音乐是音乐中的一种,是最具有文化影响力的音乐种类。
广义上的古典音乐,主要是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其有深厚的历史感与符号特性;狭义上的古典音乐指一种带有古典风格的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古典音乐有着极其复杂的和声走向及配器,不仅可以由人声或独立的乐器来完成,还可以由交响乐队演奏或伴奏[2]。
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向来属于阳春白雪,因曲高和寡,被束之高阁。
古典音乐具有明晰、平衡的特点,具有正统和权威的气质,讲究的是形式的美感、严谨的框架规则,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典雅、宁静,或欢喜、快乐,或震撼、鼓舞,或悲伤、惆怅。
人们需要反复聆听才能体会出曲子表达的情感,而能与作者有共鸣的境界则需要更多的静心、艺术修养与人生阅历。
古典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被认为是最具有持久的价值、可被称为“经典”的音乐。
二、古典音乐的运用迪士尼的动画片中,配乐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配乐有根据剧情需要创作的,也有利用名人名曲的。
美国民谣《扬基歌》在《扬基都德鼠》中的运用作者:余涵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20期摘要:民谣常常作为“主题音乐”被运用在影视音乐中,为影视作品增添更加浓厚的民族色彩。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民谣《扬基歌》在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中描摹心理活动、渲染背景气氛、推动剧情发展的运用,从而使人们加深民谣对动画音乐的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扬基歌扬基都德鼠动画音乐民谣动画音乐是动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音乐善于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和画面节奏的特点,配合画面所体现的人物面部表情和事情发展的详细过程,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渲染特定的氛围、影片的人物形象刻画起到重要作用。
《扬基都德鼠》作为《猫和老鼠》动画系列短片荣获194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的第一部动画,标志着米高梅动画进入鼎盛时代,美国动画不再是迪士尼的天下。
《扬基都德鼠》是《猫和老鼠》全套短片中影射性最强的一集,在创作《扬基都德鼠》的时候正是美国二战期间,在为这一集选主题音乐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沉重的交响曲或钢琴曲,而是选择将这首家喻户晓的美国民谣《扬基歌》进行配器、改编、变奏。
民谣作为在人们之间最广为传唱、耳熟能详的音乐体裁,常常作为背景音乐或主题曲被运用在影视作品中,大部分民谣都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扬基歌》亦是如此,同时短片的标题也命名为《扬基都德鼠》,主旋律性与民族色彩显而易见。
一、短片主题旋律《扬基都德鼠》的音乐由斯科特·布拉德利所创作,布拉德利于1934年开始了与米高梅的合作,直至1957年退休。
在这部短片中,布拉德利运用了他早期一贯的“滑稽音乐”的创作风格——将流行与传统的旋律片段相结合。
整个短片的节奏相对较快,作曲家没有把《扬基歌》整首曲子都放到短片中,而是截选了第一个乐句(如谱例1),进行音色、节奏等方面的变奏,来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气氛的渲染和剧情的推动。
这个主题在7分29秒的短片中出现了20多次。
作曲家还创造出一个新的材料(如谱例2)与之形成呼应的关系。
猫和老鼠主题曲钢琴曲——回忆童年的经典小时候,每到周末晚上,我总会坐在电视机前面等待着一档特别的节目,那就是《猫和老鼠》,如果没有这档节目,我的童年一定会缺少很多乐趣。
而这档节目的主题曲钢琴曲更是让我难以忘怀,它的旋律优美动听,让人流连忘返。
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回忆那段童年时光。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钢琴曲的时候,我仿佛能够看见猫和老鼠在我的眼前展开一场疯狂的追逐。
旋律围绕着起伏不定的快慢节奏,犹如猫和老鼠之间的追逐和互相攻击。
这样的曲风让人琢磨不透,一会儿快得出奇,一会儿又慢得可以听到一只老鼠悄悄走路的声音。
在童年的时光里,我喜欢看这档节目,动人的音乐也充满了回忆。
每当主人公汤姆猫和小老鼠杰瑞在画面中追逐时,配乐也随即响起,曲子也随着剧情起伏跌宕。
有时快速而紧张,有时缓慢而舒缓,仿佛将观众也带入了精彩的剧情中。
不得不说,这首主题曲钢琴曲真的很有意境,即便是现在回头听,也依然能够让人陶醉。
除了节奏和旋律,这首曲子还很有层次感。
它由高音区开始,随后逐渐降低,音符渐渐丰富,节奏逐渐加快,仿佛将听众带入了一次奔腾的冒险之旅。
而后,在曲子的中间部分,曲调逐渐慢了下来,音符逐渐清晰,透过音符,甚至可以听到猫和老鼠在呼吸和偷跑的声音。
这样的渐变,这样的转折,让人更加容易被音乐所感染,感受到猫和老鼠在漫长的追逐中所蕴含的友谊。
时光流转,现在再回味猫和老鼠,却不再是那个年纪的我,既模糊又清晰地记得那些天真的细节。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很多事物,却终究不能带走我们的记忆和情感。
这一份感动是多么值得分享,这首传奇的主题曲钢琴曲也是值得回味的。
总的来说,猫和老鼠主题曲钢琴曲给予我们的感受是多元的,它充满了动感和活力,也有着柔和和深情的情感。
这样的经典始终值得我们去铭记和珍藏,让我们通过这首曲子回到那个天真无邪的时光,回忆童年的故事和点滴,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我相信,这首钢琴曲将和我们一起成长,成为我们最温暖的童年记忆之一。
一网打尽《猫和老鼠》里的古典音乐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对古典音乐的普及做出巨大贡献的一部动画片——《猫和老鼠》。
看过这部动画片的人一定都知道,整部动画片里基本上是没有台词的,偶尔有一两句,是Tom的主人发出的尖叫和训斥。
正是因为没有台词,所以需要各种配乐来配合动画片的情节。
首先来欣赏一段可以回味童年的音乐。
脑补了一下《猫和老鼠》的画面没有?没错,这就是 Scott Bradley 在1940和1950年间为《猫和老鼠》所作的配乐。
2013年 BBC逍遥音乐节时,由约翰威尔逊乐团在伦敦皇家艾伯特演奏厅演出,现场融合了七八集动画的背景音乐。
你们都能想起是哪一集吗?作为美高梅出品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背景音乐是一大亮点。
舒缓时昏昏欲睡,紧张时振聋发聩。
片中引用了大量古典音乐片段,连郎朗都说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受到了这部动画片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一下。
1. 《猫儿协奏曲》《猫儿协奏曲》(The Cat Concerto)是很招人喜欢的一集,身着燕尾服一本正经的汤姆走上舞台,与乐队合作为观众演奏李斯特的《匈牙利第二狂想曲》。
片头还出现了《肖邦24首前奏曲:d小调》24 Preludes, Op. 28: D Minor. Allegro Appassionato Stefan Askenase - Chopin 24 Preludes2. 《蓝色狂想曲》乔治·格什温是《猫和老鼠》中作品出现频率最高的作曲家。
有人说一听到《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就想到汤姆满世界追杰瑞的画面,你们感受下。
Rhapsody in Blue George Gershwin - Classic Gershwin3. 《小雪人喜欢我》在《小雪人喜欢我》一集中,汤姆把杰瑞赶到冰天雪地中, 自己却躺在暖暖的被窝里。
这时肖邦的《幻想即兴曲》缓缓传来。
Fanta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 posth. 66 No. 4 Samson Fran?ois - Chopin The Very Best Of 4. 《室内溜冰场》这一集里,杰瑞和小外甥打开了所有水管,把厨房变成一个溜冰场,在上面翩翩起舞。
从《猫和老鼠》配乐见古典音乐欣赏
侯佳琦;白壮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年(卷),期】2024()3
【摘要】古典音乐的普及工作一直在开展推进,虽然走进音乐厅的人变多了,但人们对古典音乐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刻板印象,且容易以文字性解读和单一专业理论性讲解为依托而使得音乐欣赏“偏文学化”和“偏专业化”。
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精湛的古典音乐配乐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甚至成人,在古典音乐启蒙中独树一帜,而片中并没有任何关于音乐本身的文字与理论性解读,这给人带来极大思考空间。
因此笔者受到《猫和老鼠》以古典音乐做配乐启示,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方式和普及做探讨。
【总页数】3页(P141-143)
【作者】侯佳琦;白壮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探寻幼儿园古典音乐欣赏的情境与意境一一以大班音乐欣赏《唐僧逃离波月洞》为例
2.古典钢琴曲在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作用
3.绘本在古典音乐欣赏活动中
的运用——以中班音乐欣赏活动《巨人的花园》为例4.小班“猫和老鼠”音乐欣赏活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猫和老鼠音乐居然不要钱!?《猫和老鼠》中其实交响乐很少。
如果指最广义定义上的交响音乐吧,泛指一切多声部器乐合奏的音乐,那《猫和老鼠》里显然也还有独奏和重奏。
如果指器乐体裁概念上的交响曲吧,《猫和老鼠》就更不是了。
如果是指乐队规模上的交响乐队,那实际上《猫和老鼠》的管弦乐队编制非常小,仅仅只有19 人。
米高梅的管弦乐队常规配置是这样的:弦乐器:4小提琴,1-2中提琴,1大提琴,1低音提琴木管乐器:1长笛(兼任短笛),1双簧管,1巴松管,2-3单簧管(兼任萨克斯风)铜管乐器:2-3小号,2长号打击乐器:1人负责全部外加1钢琴。
这个配置比真正的管弦乐队要小太多了,根本就是一个稍大点的室内乐团。
你如果真正按交响乐队的标准去评价《猫和老鼠》中的演奏,那方向就错远了。
讲点道理,总不能拿《猫和老鼠》里面的管弦演奏去和哪家爱乐乐团相比吧……事实上《猫和老鼠》引用古典音乐时多半是弦乐重奏或者钢琴独奏,虽然也经常突然出现一些交响乐片段,但是时间都不会太长。
(一个例外是,《In the Hollywood Bowl》全片都使用了《蝙蝠序曲》。
)出于条件限制,古典交响乐在《猫和老鼠》系列里所占比重其实并不大,反而是华纳动画片《Looney Tunes》和《Merrie Melodies》系列(兔八哥、达菲鸭等)会更多出现更丰富的古典交响乐。
毕竟华纳可是有一个60-70 人的完整交响乐队编制,想用就用,米高梅家的《猫和老鼠》根本没法比……我觉得会产生《猫和老鼠》交响乐多的错觉,可能是因为《In the Hollywood Bowl》那一部中汤姆指挥《蝙蝠序曲》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加上之前曾经英国John Wilson 的交响乐队做过一次《猫和老鼠》改编配乐的演出,加深了大家对于「《猫和老鼠》=交响乐」的错误认知了。
《猫和老鼠》最多的音乐类型是什么呢?其实是爵士乐。
从20 年代的交响爵士乐(Symphonic Jazz)和Dixieland 爵士乐,到30-40 年代的大乐团摇摆乐(Big Band / Swing),再到50 年代的Bebop 爵士乐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