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三第五课
- 格式:ppt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16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错易混汇总(判断题集)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解析版)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 )【解析】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2.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所以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 × )【解析】并非人民代表大会都能行使立法权,都能称为立法机关。
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设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称为立法机关。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 × )【解析】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大的职能部门。
( × )【解析】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正确的。
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我国政府不是人大的职能部门。
5.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对全国人大代表负责并报告工作。
( ×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8.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班级学号姓名【课标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地位;我国政体及其与我国国体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重难点预习】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优越性学习难点:民主集中制的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优越性【探究与分享】1.区分2.7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取得“中国奇迹”的基础性保障。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知识建构】【素养训练】1.判断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 )(3)在我国,各个国家机关是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关系。
( )(4)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是把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党的政策。
( )2、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
这是因为这一制度( )A.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C.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的国体D.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3.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巨大优势和功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大优势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②拓宽了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途径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分析】1、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是第三、第四两课的一个延伸和升华,文化多样性要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的继承性则要求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立足课时结构:《文化创新的途径》则是在第一框社会实践与文化的“决定与反作用”知识原理讲解后,进一步了文化如何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最后则分析了文化创新中两种错误的倾向,归纳出我们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基本途径:正确处理两对基本关系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通过实例的播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辨别文化呈现的特色与不足(2)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范围的合作讨论,产生智慧的火花。
(3)深入、辨证地思考问题与创新的能力: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感悟生活,思考生活,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初步具备事物不断发展,文化需要创新,人生追求进步的价值发展观和人生观。
(3)能辨证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教学重、难点】(1)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的正确方向。
【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三二一”教学法(三学:学生自学,小组竞学,教师导学;两练:课上练,课下练;一小结)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学生展示自学成果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___________,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单选题1.(2023·四川成都·校考模拟预测)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材料说明()①传播方式的变革是演出艺术火爆的根本原因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数字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②③: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③符合题意。
①:传播方式的变革是有利于文化发展,但不是演出艺术火爆的根本原因,①说法错误。
④: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不是数字媒体,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贵州贵阳·统考模拟预测)近日,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在黔东南州台江县落下帷幕。
接地气的“村BA”与苗族文化融合,使苗族银饰、刺绣、剪纸、美食等民族特色文化再次出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16万元,成为贵州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
由此可见()①“村BA”的举办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的发展②“村BA”以彰显优秀民族文化为根本价值追求③“村BA”的举办使苗族文化焕发了生机与活力④“村BA”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③④:接地气的“村BA”与苗族文化融合,使苗族银饰、刺绣、剪纸、美食等民族特色文化再次出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实现旅游收入5516万元,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村BA”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使苗族文化焕发了生机与活力,③④符合题意。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五课内容,学生可以梳理出知识点高效记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1.文化创新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五课内容,学生可以梳理出知识点高效记忆,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知识点1.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是一回事。
(不能混为一谈。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唯一的来源,也是文化创新的本质。
)3.文化创新的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不科学。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是一方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但是文化创新还有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而也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创造出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学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5.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不矛盾。
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否则就失去根基。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6.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是一样的。
(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有两条: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相互交流、融合、借鉴,即:面向世界、播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