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发展历程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的 诞生不仅意味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作为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 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 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引 领了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 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 党依靠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医治战争创伤,恢 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 大成就,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香港和澳门回归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要贡献。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相继被英国和葡萄牙 殖民者霸占。 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我 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为港、澳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基 础。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 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 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新纪元。1999年12月20日,澳 门也顺利回归中国。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 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有200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 博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 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 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 深远。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 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 ,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 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 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是专门从事监督 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 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有89个成员国。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 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和挑战。世博会将带来的主要经济效应有: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 、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对GDP的贡献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以及 后续经济效应等。另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其他效应,如;推动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区域辐 射效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