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5.79 MB
- 文档页数:30
2023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的用药选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期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其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可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
那么,儿童支原体肺炎特殊人群如何用药呢?一、抗儿童支原体肺炎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氟噬诺酮类药物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药物,对支原体属等非典型病原体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并有抗菌药物后效应(PAE),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①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还对革兰阳性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军团菌属、衣原体等有抗菌活性,是MPP的首选治疗用药。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指出,阿奇霉素轻症建议剂量为10mg∕(kg∙d),qd,口服或静点,疗程3d,必要时可延长至5d;轻症也建议可第一日剂量Iomg/(kgd),qd,后剂量5mg∕(kg.d),连用4d0重症推荐阿奇霉素静点,剂量为10mg∕(kg-d),qd,连用7d左右,间隔3-4d后开始第2个疗程,总疗程依据病情而定,多为2-3个疗程,由静脉转换为口服给药的时机为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时。
罗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为5-1Omg/(kg∙d),瘠呈10-14d。
克拉霉素建议剂量为10-15mg∕(kg-d),疗程一般为Wd左右。
红霉素多建议剂量为30-45mg∕(kgd),疗程10-14d。
特殊人群: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高限三倍者建议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对基础心血管病风险较高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者尽量避免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因可致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性室速,有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室颤或猝死。
禁用于Q-T间期延长者。
有Q-T间期延长(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史(包括尖端扭转型室速λ低钾血症(有Q-T间期延长风险)者不得使用克拉霉素。
我院儿科解热镇痛药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目的分析我院儿科解热镇痛药的合理性使用情况。
方法计算机搜索2015年1~12月我院儿科发热患者的住院病历,提取年龄、体重、诊断、体温、解热镇痛药使用情况等数据,依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对小儿退热用药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搜集住院病例646例,其中,无指征用药占5.88%;剂量不当占21.05%;超药品说明书年龄用药占18.88%;药物联用不适宜占6.66%。
对乙酰氨基酚的主要问题在于剂量不当,布洛芬的主要问题在于剂量不当和超药品说明书年龄用药,注射用赖氨匹林、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尼美舒利干混悬剂、吲哚美辛片的主要问题为超药品说明书年龄用药及无指征经脉用药。
结论小儿解热镇痛药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较突出,亟待医护人员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use situation of antipyretic analgesics for hospitalized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about in-patient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fever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the data of age,body weight,diagnosis,body temperature,antipyretic and analgesic useage were extracted;a rational drug analysis was judged by reading drug instruction,related guidelines or expert consensus. Results 646 cases were collected,among them,no indication of drug use,accounting for 5.88%;improper dosage,accounting for 21.05%;the drug used in the age of drug instructions,accounting for 18.88%;improper drug combination,accounting for 6.66%.The main problem of acetaminophen was improper dosage,ibuprofen was improper dosage and drug instructions age medication,injection of lysine acetylsalicylate,compound anlinbabituo injection,nimesulide dry suspension agent,indomethacin tablets of the main problems for super drug instructions age medication and no indications of meridians medication. Conclusion Inrationaldrug use of antipyretic analgesics is severe in pediatrics,which needing more attention to be payed by the medical staff.[Key words] Antipyretic analgesics;Pediactric patients;Rational drug use发热是小儿常见病症之一[1],解热镇痛药作为儿科发热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其销量已仅次于抗感染药,但因儿童用药物安全性数据较为缺乏以及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较成人更易出现过敏、胃肠道损害、肾损害等不良反应[2]。
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原则(1)本类药物中以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双氯芬酸等解热作用较好;对炎症导致的疼痛,其以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氯芬那酸较好;对抗风湿,以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吲哚美辛较强。
另解热镇痛药常与组胺拮抗剂、中枢镇静药、镇咳药、抗病毒药等组成复方制剂,用于感冒的对症治疗。
(2)应用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可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以重视。
鉴于发热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因此本类药物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持续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
此类药物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
但由于它只对疼痛的症状有治疗作用,不能解除疼痛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故不宜长期服用。
(3)应当指出的是,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内的吞嗜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
但另一方面,发热会使体力消耗,感觉不适,影响休息,甚至可引起惊厥,年老者、体弱者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
故在应用本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h),同时在解热时,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4)为避免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
对有特异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
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当慎用或不用。
(5)如患者对本类药物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
(6)此类药物用于解热一般限定服用3d,用于止痛限定服用5d,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
解热药在儿科中的合理应用发表时间:2014-05-09T13:43:45.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孔艳娥[导读] 小儿消化和吸收方面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呕吐和腹泻,干扰消化道给药。
组织脂肪含量偏低,可影响脂溶性药物的分布。
孔艳娥(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解热药是儿科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由于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因此,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重视儿科用药的特殊性,对安全合理应用解热药十分重要。
【关键词】解热药儿科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14-02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解热药是儿科临床上常用药物。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通过发热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使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加强,抗体的产生增多,增加白细胞活力以及肝脏解毒作用等,这有利于免疫系统杀灭细菌与病毒。
但是,高热(﹥38.5℃)和持久发热可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体力消耗,感觉不适,甚至引起惊厥而危及生命。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脑细胞可能遭受损伤,从而造成不良后果[1]。
因此,有效、积极退热仍是儿科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由于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其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诸方面,有着许多与成人明显不同的特点,不能把儿科用药简单看成是成人的缩影,要从药物的品种、剂量、剂型、用法等方面做出细致的考虑。
本文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儿童药物体内过程的特点,探讨儿童合理使用解热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使儿童使用药物时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1 儿童生理特点及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1.1 生理特点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年龄在0~18岁属儿童时期。
悦读家庭·教育Family life guide -33-程瑶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儿科)儿童年龄较小,机体器官并未发育尚不完全,药物在儿童机体的代谢速度慢,与成年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异,若药物不合理使用不只影响儿童身体健康,也会提升患儿用药风险度。
儿童在用药指导过程中主要是药师指导。
药师在指导时需注意儿童是否存在过敏反应,也要注意药物剂量,正确对儿童开展用药指导,是避免用药风险的关键点,也是药师的工作职责所在,对此,药师需要认识儿童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儿童用药常见的问题儿科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的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儿童用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是药物选择的准确性不足,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药师会面对不同年纪的儿童,常见的药物类型是颗粒状药物及片状药物、液体药物。
儿童年龄小,病情变化速度快,医务人员往往无法准确把握药物用量,比如,医务人员在使用颗粒及口服液治疗儿童疾病时,要求患儿家属按照说明书用量,没有具体对药物用量进行区分,患儿使用常规药物用量产生的风险小,但部分幼儿身体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对药物剂量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细微的用量差异便可能发生风险。
也有部分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对药物知识认识不全面,容易发生用药失误问题。
患儿用药治疗效果与患儿年龄及体重因素相关,在实际用药时需根据儿童体质及年龄进行分配,若药师配药后没有细致进行指导,容易发生药物量多或者或者过少的情况,提升儿童用药风险性。
第一,滥用抗菌药物。
大多数家长及部分儿科医生见孩子感冒发热或者是腹泻,就给孩子服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针对细菌感染使用的,通常感冒发热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儿童的腹泻多数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也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无指证的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会导致细菌耐药,严重的可以引起二重感染。
第二药,物的剂量选择不正确。
多数药品的说明书只标明成人用量,而多数家长也认为儿童是成人的缩小版,服用药物的剂量按成人剂量缩减就可以,儿童的用药剂量与其年龄、体重、体质强弱及病情严重程度都是密切相关的,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按常用的体表面积法、小儿体重法等计算方法计算出相应的剂量。
儿童患者如何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我国现有<14周岁的儿童约4亿,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是儿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现就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儿童的生理特点、儿童解热镇痛药的体内代谢特点、合理应用解热镇痛药等问题阐述如下:一、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本类药物按结构可分为四大类,水杨酸类、乙酰苯胺类及吡唑酮类和其他有机酸类。
作为非处方药是以解热或镇痛为目的。
仅限于口服与外用。
其活性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单独应用,另一类仅作为配制复方制剂,不能单独应用。
可单独应用的活性成分包括:阿司匹林及其衍生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仅限外用),吲哚美辛(仅限外用)。
限用于复方,不可以单独应用的活性成分包括: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异丙氨替比林。
二、儿童的生理特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可将小儿分为6期:(1)胎儿期:此期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此期是胎儿发育十分重要的阶段,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许多药物可致胎儿的器官损害和胎儿死亡;例如阿司匹林,孕妇大剂量服用可致胎儿畸形,如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亦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早期关闭,还可造成新生儿出血倾向如颅内出血、紫癜、便血,新生儿黄疸加重,低体重。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此期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吲哚美辛(消炎痛)对婴儿的动脉导管有收缩作用,可导致出生后迅速关闭,产生肺动脉高压,从而增加了分娩后婴儿的死亡率,阿司匹林也有类似副作用。
所以绝大多数新生儿发热选用物理降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
(3)婴儿期:自胎儿娩出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此期生长发育最迅速,但容易患传染病、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4)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婴幼期是解热镇痛药应用最多的时期。
摘要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由于儿童药物繁多,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均能造成不良反应,而且小儿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发育健全,因此小儿用药必须从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等特点出发,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用量,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掌握药物的保持方法,确保药物的疗效,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合理用药健康成长目录引言 (1)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1)二.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两大原因 (1)三.儿童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2)1.基本原则 (2)2.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 (3)四.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 (4)五.儿童合理用药目的 (5)六.儿童合理用药原则 (6)七.结束语 (7)八.参考文献 (8)引言儿童都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分泌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发育都未健全,其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差异更为显著,因此加强儿童合理用药,意义深远,本文从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使用剂量、杜绝滥用抗生素以及药物的特殊的贮存进行分析,加强药学服务,指导儿童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儿童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的代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
1.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性损害。
2.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如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及惊厥,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立酮(吗叮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用瑞芬太尼、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3.2 g:100 ml)1—3 岁(12—15 kg),3 mL(96 mg)/次;4—6 岁(16—21),5 mL(160 mg)/次;7—9 岁儿童(22—27 kg),8 mL(256 mg)/次;10—12 岁(28—32 kg),10 mL(320 mg)/次;对乙酰氨基酚栓(0.15 g/粒)说明:1—6 岁,一次 1 粒;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粒。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2 月龄,每次最大剂量 600 mg 或 15 mg/(kg·次)(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每日最大剂量 2.0 g 或 2 岁以下 60 mg/(kg·次)12—12 岁75 mg/(kg·d)(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注意事项:轻度疼痛可以单独使用乙酰氨基酚镇痛。
中度疼痛可以与 NSAIDs 或可待因等弱阿片药物联合应用。
其镇痛剂量高于解热剂量,但达到一定剂量后产生封顶效应。
布洛芬右旋布洛芬栓(50 mg/粒):3 周岁内一次 50 mg(1 粒);3 岁以上,100 mg(2 粒);4 h 后可重复使用。
布洛芬混悬液(100 mL:2 g):1—3 岁,10—15 kg,4 mL;4—6 岁,16—21 kg,5 mL;7—9 岁,22—27 kg,8 mL;10—12 岁,28—32 kg,10 mL。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 6月龄儿童,每次最大剂量 400 mg 或 10 mg/(kg·次);每日最大剂量 2.4 g 或 40 mg/(kg·d)(以两者中较低剂量为准)儿童创伤急救早期处理:轻度疼痛,意识清楚,生命征稳定,5—10 mg/kg;间隔 6—8 h;日最大剂量 30 mg/(kg·d)适用于 3 月以上儿童。
儿科常见病诊疗和儿童保健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管理1.当出现发热、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等多种症状时,可选择以下哪种药物()A.酚麻美敏B.对乙酰氨基酚C.右美沙芬D.布洛芬正确答案:A2.关于新冠感染、流感、感冒的治疗原则,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通感冒应以对症治疗为主B.流感患者应尽早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C.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治疗D.新冠感染在对症治疗的同时,需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正确答案:D3.关于小儿呼吸道感染错误的是()A.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是病毒B.毛细支气管炎病原体多为肺炎链球菌C.泡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D.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正确答案:B4.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为()A.高热B.低热C.热型不定D.不发热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链球菌性咽炎说法有误的是()A.首次发作多见于5-l5岁B.病原体为鼻病毒C.发热可持续3-5天,所有症状在1周内缓解D.主要依据拭子培养或抗原快速检测诊断正确答案:B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疗策略1.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中国),要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需要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天以上A.10B.7C.5D.3E.14我的答案:正确答案:B2.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层防御是()A.固有免疫B.适应性免疫C.细胞免疫D.皮肤黏膜屏障E.体液免疫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3.WHO对全球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儿童人数的预测分析显示,2000年全球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的儿童70%集中在()A.亚洲和北美洲B.非洲和南美洲C.欧洲和北美洲D.非洲和东南亚E.欧洲和南美洲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4.以下哪种疾病易被误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A.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B.慢性间质性肺疾病C.哮喘D.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E.以上均是我的答案:正确答案:E5.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中国),对于0~2岁儿童每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在()次及以上,可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A.3B.4C.5D.6E.7我的答案:正确答案:E6.以下哪些元素缺乏可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A.锌、铜B.锌、铁C.钠、钾D.镁、铜E.锌、钾我的答案:正确答案:B7.WHO对全球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儿童人数的预测分析显示,2000年全球有()万5岁以下儿童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A.150B.120C.190D.250E.290我的答案:正确答案:C8.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以()最为常见A.急性呼吸道感染B.哮喘C.肺炎D.急性支气管炎E.慢性支气管炎我的答案:正确答案:A9.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中国),对于3~5岁儿童每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在()次及以上,可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A.4B.5C.6D.7E.8我的答案:正确答案:C10.以下哪项不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A.遗传因素B.慢性病灶C.重症肺炎后D.气道狭窄E.环境因素我的答案:正确答案:A11.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左右A.20%B.60%C.80%D.90%E.40%我的答案:正确答案:B12.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是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服用()A.抗菌素B.免疫抑制剂C.糖皮质激素D.免疫增强剂E.前列腺素我的答案:正确答案:D儿童食物过敏与哮喘的诊疗1.哮喘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反复发作的喘息B.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C.反复发作的咳嗽D.呼吸暂停E.反复发作的气促、胸闷正确答案:D2.中国儿童哮喘20年来发病率趋势是()A.明显下降B.明显上升C.呈波动形式D.没有明显变化E.上升后出现下降趋势正确答案:B3.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严重度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有过敏史B.有慢性咳嗽病史C.哮喘家族史D.有特异性皮炎或过敏性鼻炎病史E.肥胖正确答案:B4.常见过敏原不包括()A.花粉B.霉菌、蟑螂等C.食物过敏原D.尘螨、宠物皮屑等E.矿物质正确答案:E5.IgE介导食物过敏,通常在暴露后()内发生A.2hB.4hC.6hD.12hE.24h正确答案:A6.非IgE介导食物过敏,通常在暴露后()发生A.1h内B.1h—3hC.3h—6hD.6h—12hE.12h—24h正确答案:E7.中国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过敏原是()A.牛奶、鸡蛋B.鱼、花生C.大豆、坚果D.鱼、牛奶E.鸡蛋、花生正确答案:A8.关于食物过敏描述错误的是()A.食物过敏原的皮肤暴露,是致敏途径之一B.早期摄入食物更可以限制食物耐受的形成C.湿疹患儿食物过敏的风险更大D.环境和食物过敏原的早期过敏反应,是通过破坏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发生的E.湿疹发病年龄越低,症状越重,食物过敏风险越高正确答案:B9.食物过敏的临床特征不包括()A.荨麻疹、急性或慢性血管性水肿B.恶心、呕吐C.腹泻、便秘D.咳痰E.鼻结膜炎正确答案:D10.<1岁的儿童,牛奶sIgE≥()ku/L,大多数患儿7岁可发展为哮喘A.3B.5C.8D.10E.12正确答案:B儿童流感及流感肺炎1.()流感病毒流行最为广泛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E.戊型正确答案:A2.M2离子通道抑制剂对于()流感无效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E.戊型正确答案:B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导致的、具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症A.细菌感染B.真菌感染C.流感病毒D.支原体感染E.衣原体感染正确答案:C4.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是()型流感病毒A.甲型B.乙型C.丙型D.丁型E.戊型正确答案:C5.中华医学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月第二周为流感教育宣传周A.12B.9C.6D.3E.1正确答案:A6.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毒滴度在发生感染的()内急剧增高并达到峰值A.1天B.2天C.3天D.5天E.7天正确答案:B7.下述关于普通感冒描述错误的是()A.疼痛感轻微,头痛罕见B.寒战少见C.轻度倦怠D.发热常见E.发作缓慢正确答案:D8.下列关于大流行性流感描述错误的是()A.*健康人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高B.经常发生C.临床症状可能更为严重D.并发症发生率也更高E.既往未发生病毒暴露正确答案:B9.下述关于扎那米韦描述错误的是()A.抗病毒谱覆盖A、B型流感病毒B.不推荐用于<7岁儿童的流感治疗C.口服用药D.扎那米韦的作用严格局限于局部E.由于特殊给药方式,因而即使在无呼吸道病史的患者中也有发生支气管痉挛的潜在风险正确答案:C10.下列关于流感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A.OCT药物可能会延误恰当的治疗B.所有高危人群应注射疫苗预防性措施C.OCT药物不仅缓解症状,还能抗病毒D.抗生素对病毒无效E.抗生素可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正确答案:C儿童反复性肺炎的诊疗1.()是儿童肺炎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A.间质性肺炎B.大叶性肺炎C.毛细支气管炎D.支气管肺炎E.细支气管炎正确答案:D2.反复肺炎需要与哪个疾病相鉴别()A.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B.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C.过敏性肺泡炎D.特发性间质性肺炎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3.气道内阻塞最常见疾病为()A.支气管原发肿瘤B.支气管异物C.结核性肉芽肿D.干酪性物质阻塞E.肿大淋巴结正确答案:B4.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医院外或住院()小时内发生的肺炎A.24B.48C.36D.12E.6正确答案:B5.以下对支气管扩张的认识,错误的是()A.CT检查看到扩张的支气管征象可明确诊断B.由于分泌物清除障碍,可反复发生肺炎C.患者可表现为长期咳血、夜间呼吸困难D.患者可表现为长期咳嗽、咳脓痰E.由许多原因如免疫缺陷性疾病、麻疹、腺病毒、结核感染后等引起正确答案:C6.反复肺炎的免疫功能测定中B细胞数量和功能测定的项目是()A.C3、C4、CH50检测B.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D.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IgG,IgA,IgM)正确答案:D7.引起病毒性肺炎的最常见病毒是()A.腺病毒B.巨细胞病毒C.呼吸道合胞病毒D.麻疹病毒E.流感病毒正确答案:C8.Kaetagener综合征的三联征是()A.内脏转位、支气管扩张、鼻窦炎B.慢性化脓性鼻炎、鼻窦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C.喘息、呼吸困难、鼻窦炎D.长期咳嗽、咳脓痰、反复肺炎E.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鼻窦炎正确答案:A9.()是儿童期最常见呼吸系疾病A.鼻窦炎B.肺炎C.支气管扩张D.上呼吸道感染E.支气管异物正确答案:B10.慢性肺炎是指病程超过()A.3个月B.2个月C.1个月D.3周正确答案:A1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重要的原因A.支气管异物B.鼻窦炎C.肺炎D.支气管扩张E.上呼吸道感染正确答案:C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1.儿童哮喘的临床特点()A.诱因多样性B.反复发作性C.时间节律性D.可逆性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2.儿童哮喘最常见的体征为()B.呼气相哮鸣音C.吸气相哮鸣音D.双相哮鸣音E.胸闷、气促正确答案:B3.高度提示哮喘诊断的喘息,不包括()A.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B.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C.静息状态下的咳嗽或喘息D.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E.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正确答案:C4.儿童哮喘目前最有效、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药物是()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B.茶碱C.糖皮质激素D.吸入抗胆碱能药物E.硫酸镁正确答案:A5.下述哪项不是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基本条件()A.咳嗽持续>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B.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日间变异率(连续监测2周)≥13%C.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D.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E.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正确答案:B6.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是()A.白三烯调节剂B.长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C.长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D.吸入性糖皮质激素E.茶碱正确答案:D7.()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A.肺通气功能检测B.气道炎症指标检测C.胸部影像学检查D.支气管镜检查E.过敏状态检测正确答案:A8.哪项不符合≥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中度的特点()A.说话时气短B.有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C.喜坐位D.哮鸣音响亮、弥漫、双相E.常焦虑、烦躁正确答案:D9.哮喘治疗的目标是()A.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B.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能力C.预防哮喘急性发作D.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10.难治性哮喘是指采用包括吸入中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A.6-12个月B.3~6个月C.2~3个月D.1~2个月E.2~3个周正确答案:B儿童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1.<5岁儿童死亡的最主要感染性疾病()A.腹泻病B.HIV/AIDSC.疟疾D.肺炎E.结核病正确答案:D2.婴儿肺炎的最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体征是()A.呼吸困难B.发热C.呼吸急促D.心动过速E.咳嗽正确答案:C3.什么情况下,当怀疑儿童患有肺炎时需要考虑胸部X线检查()A.临床肺炎诊断成立时B.病史中有明确呼吸急促现象C.开始给予抗生素治疗后D.怀疑有并发症时E.听诊肺部有啰音正确答案:D4.下列哪个不是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A.常有呼吸困难B.肺部体征不明显C.白细胞正常、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降低D.胸片多为大面积实变、坏死E.抗生素治疗无效正确答案:D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解读1.发热按照时间长短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短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多伴局部症状和体征B.长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体征,需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C.原因不明的发热: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以上,经查体、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者D.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正确答案:A2.下列不属于按照发热的热型分类的是()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短期发热正确答案:D3.关于解热镇痛药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及以上低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及以上儿童B.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可安全使用的退热药物(FDA推荐B类用药)C.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D.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联合或交替使用正确答案:D4.对于发热患儿应用解热镇痛药的时机,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仅根据患儿体温做判断,腋温≥38.5℃时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B.仅根据患儿体温做判断,腋温≥38.2℃时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C.综合患儿体温与舒适度判断,腋温≥37.5℃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D.综合患儿体温与舒适度判断,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时推荐使用解热镇痛药正确答案:D5.解热镇痛药的使用应综合考虑患儿及药物因素,选用合理剂型与给药途径,在患儿没有处于昏迷不醒或伴有吞咽困难,有呕吐,易激惹等状态时,首选()剂型A.口服剂型B.栓剂C.注射液D.气雾剂正确答案:A小儿心肌炎1.小儿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毒物D.自身免疫因素E.克山病正确答案:B小儿腹泻病(一)1.腹泻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不包括()A.代谢性碱中毒B.低钾血症C.脱水D.低镁血症正确答案:A2.下述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时常见的临床表现()A.呼吸浅而慢B.面色苍白,口唇可呈樱桃红色C.精神不振、萎靡D.恶心、呕吐E.腹泻时大便常呈酸性正确答案:A3.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可引起()腹泻A.渗出性B.分泌性C.渗透性D.肠道功能异常性E.混合性正确答案:B4.急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之内的腹泻A.1天B.3天C.1周D.2周E.1月正确答案:D5.婴幼儿患腹泻病的易感因素不包括()A.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B.人工喂养的不利因素C.气候变化D.肠道菌群失调E.生长发育迅速正确答案:C6.血浆钙减少时主要表现为()A.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减低C.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症状,手足搐搦或惊厥D.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E.心电图异常正确答案:C7.寒冷季节的婴幼儿腹泻80%由()引起A.病毒感染B.大肠埃希菌感染C.真菌感染D.寄生虫感染E.肠道外感染正确答案:A小儿腹泻病(二)1.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常为秋冬季发病B.自然病程1~3天C.蛋花汤样便带少量粘液D.常伴有发热和上感症状E.大便常规偶见少数白细胞正确答案:B2.小儿腹泻补钾的原则,错误的是()A.见到患儿有排尿液排出再进行补钾B.静脉补钾浓度不能大于0.3%C.轻度低钾可口服补钾D.需静脉补钾静脉点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E.治疗低钾血症应持续补钾4~6天正确答案:D3.急性腹泻的药物治疗,不正确的是()A.抗感染药物B.胃肠黏膜保护剂C.止泻剂D.抗分泌治疗E.补锌治疗正确答案:C4.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A.调整饮食B.限制摄水C.合理用药D.加强护理E.预防并发症正确答案:B5.侵袭性细菌所致腹泻粪便的特点为()A.水样或蛋花汤洋便,混有黏液B.黄稀水样便C.血水样便D.脓血粘液便,有腥臭味E.粪便呈现暗绿色,带有黏液或血液正确答案:D6.腹泻病程大于()为慢性腹泻A.2周B.1周C.2个月D.1个月E.3个月正确答案:C7.爆发高峰多见于寒冷季节的腹泻是()A.诺如病毒肠炎B.产毒性细菌肠炎C.侵袭性细菌D.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E.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正确答案:A维生素A缺乏与自闭症1.下列哪些不属于自闭症的主要表现()A.语言发育障碍B.社会交往障碍C.兴趣范围广泛D.重复性行为正确答案:C2.自闭症好发于哪个阶段()A.成年人B.学龄期C.婴幼儿D.学龄前期正确答案:C3.自闭症目前的治疗效果怎样()A.能治愈B.有非常有效的干预手段C.远期效果难以保证D.改善后,不易反复正确答案:C4.下列关于维生素A、D缺乏与自闭症的相关性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闭症患儿多不伴有维生素A、D缺乏B.自闭症的严重程度与维生素AD缺乏程度呈正相关C.维生素D缺乏在女童自闭症中更明显D.维生素A缺乏程度与自闭症患儿性别无关正确答案:A5.《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见共患问题的识别与处理原则》中强调患儿应补充的微量营养素不包括()A.维生素AB.钙C.叶酸D.维生素D正确答案:B6.维生素A的哪种代谢产物有助于促进神经祖细胞的特化、模式和分化()A.视黄酸(RA)B.视黄醇C.视黄醛D.β胡萝卜素正确答案:A7.研究显示,补充维生素A不能提高自闭症患儿哪些能力()A.社交能力B.认知行为C.照护别人能力D.学习能力8.维生素A在儿童自闭症治疗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包含()A.视黄酸有助于促进神经祖细胞的分化B.参与神经细胞的形成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等过程C.维生素A不能提高多巴胺受体的表达D.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谷氨酸功能正确答案:C儿童铁缺乏症与儿童适宜铁剂1.在儿童群体中最主要的贫血是哪种贫血A.缺铁性贫血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A2.关于缺铁对儿童造成的危害,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缺铁影响儿童运动和智力的发育B.缺铁影响儿童体格的发育C.缺铁导致的儿童脑发育受损不能完全逆转D.缺铁导致的儿童脑发育受损可以通过后期补铁逆转3.诊断铁缺乏(ID)的重要指标是A.血清铁B.铁蛋白C.血红蛋白D.转铁蛋白饱和度正确答案:B4.适合儿童的铁剂不需要满足哪个条件A.规格大B.口味好C.胃肠刺激小D.服用方便正确答案:A5.哪种铁剂安全性最高A.琥珀酸亚铁B.多糖铁复合物C.硫酸亚铁D.右旋糖酐铁正确答案:D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新特点1.快速抗原检测的优点不包括()A.hRSV快速抗原检测方法所需平均时间约为10min(8~15min)B.方法简单,易于操作C.不需特殊仪器D.灵敏度、特异性高E.对于操作地点与操作者的技术均无太高要求正确答案:D2.()是已获批准且临床较常用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检测方法A.免疫荧光法抗原检测B.快速抗原检测C.快速免疫诊断技术D.核酸检测E.抗体检测正确答案:A儿童常见骨折(上)1.儿童骨折特点除外()A.愈合快B.塑形强C.过度增长D.骨骺撕脱骨折少见E.韧带断裂少见正确答案:D2.儿童骨折的特殊类型有()A.青枝骨折B.竹节样骨折C.弯曲型骨折D.骨骺骨折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3.GreenstickFracture是()A.青枝骨折B.竹节样骨折C.弯曲型骨折D.骨骺骨折E.产伤骨折正确答案:A4.骨骺骨折分型S-H共几型()A.ⅥB.ⅤC.ⅣD.ⅢE.Ⅱ正确答案:B5.儿童锁骨骨折时锁骨()A.局部肿胀B.压痛C.水肿D.骨性突起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6.儿童锁骨骨折时头转向()A.患侧B.患侧对侧C.上侧D.下侧E.任意侧正确答案:A7.儿童锁骨骨折受伤()以后形成骨痂A.1-3dB.3-5dC.7-10dD.12-15dE.15-18d正确答案:C8.肱骨外髁骨折的症状和体征是()A.肿胀B.淤血C.压痛D.活动受限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儿童常见骨折(下)1.儿童骨折特点除外()A.愈合快B.塑形强C.过度增长D.骨骺撕脱骨折少见E.韧带断裂少见正确答案:D2.肱骨髁上骨折指的是()的骨折,肱骨干与肱骨远端松质骨的交界处A.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B.肱骨近端内外髁上方C.肱骨远端内外髁下方D.肱骨近端内外髁下方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3.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占比()A.90%B.70%C.50%D.30%E.10%正确答案:A4.肱骨髁上骨折的症状和体征除外()A.肿胀、疼痛B.活动受限C.骨擦感D.T型外观E.畸形正确答案:D5.肱骨外髁骨折的症状和体征是()A.肿胀B.淤血C.压痛D.活动受限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6.肱骨外髁骨折移位<(),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A.2mmB.3mmC.4mmD.5mmE.6mm正确答案:A7.尺桡骨干骨折的症状和体征是()A.前臂肿胀、疼痛B.畸形C.旋转活动受限D.骨擦感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一般除外()A.高能量损伤B.激烈的体育活动C.坠床D.车祸E.坠落伤正确答案:C9.2岁以内儿童股骨干骨折,一般治疗方法采用()A.Pavlik吊带垂直悬吊皮牵引B.髋人字石膏、牵引C.弹性髓内钉D.外固定架E.钢板正确答案:A儿童荨麻疹的诊疗1.()是治疗儿童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A.第二代抗组胺药B.第一代抗组胺药C.糖皮质激素D.抗生素E.免疫抑制剂正确答案:A2.儿童荨麻疹“五注意”不包括()A.注意饮食B.注意卫生C.注意温度变化D.注意情绪变化E.注意药物正确答案:D3.()也叫皮肤划痕症,往往先有皮肤瘙痒,搔抓或轻划后局部皮肤出现线状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