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已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4.00 KB
- 文档页数:8
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设计一、概述基坑的周边建筑支护是指在基坑挖掘过程中,为了保障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采取一系列支护措施的设计和施工。
基坑周边建筑支护的设计方案关乎周边建筑物和基坑工程的安全,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某地区的一个基坑工程为例,介绍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的设计过程和具体措施,旨在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并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二、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设计1、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基坑周边建筑支护设计的首要步骤。
通过对场地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层结构、土层性质和地下水情况,为支护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在本工程中,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工程所在地区为砂质粉质土,地下水位较高,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因此,在设计支护方案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选择适合的支护措施。
2、周边建筑物分析在设计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时,需要对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及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包括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等方面,为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对本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分析,发现周边建筑物主要为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其中部分建筑物存在一定的老化和破损情况。
在设计支护方案时,需要考虑周边建筑物对基坑工程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3、支护方案设计在地质勘察和周边建筑物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
根据基坑的深度、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和地质情况,确定支护措施和支护结构形式,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的安全。
在本工程中,设计了以下支护方案:(1)挡土墙支护:在基坑四周设置挡土墙,防止土体塌方,保障基坑的稳定。
挡土墙采用钢板桩或混凝土桩支撑,具有一定的抗压和抗侧移能力。
(2)支撑系统:在基坑周边设置支撑系统,包括横向支撑和纵向支撑,防止基坑土体侧移和坍塌。
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支撑或深基坑支撑系统,能够有效地分担土压力和支撑周边建筑物。
(3)排水系统: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周边建筑物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在城市中,基坑工程往往需要在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地下进行,这就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进行特别的设计和施工。
基坑支护结构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基坑深度:基坑深度越深,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越高。
2. 基坑周围环境:基坑周围环境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邻近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情况等都会影响支护结构的设计。
3. 施工工艺: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包括挖掘方式、土方运输方式、支护结构的安装方式等。
基于以上因素,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 土钉墙:土钉墙是一种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它是在土体中钻孔后,将钢筋混凝土钉子固定在孔内,再将钢筋与支撑结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结构。
2. 桩墙:桩墙是一种由桩和连墙板组成的支护结构,桩墙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钢管桩,桩与连墙板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3. 桩-梁支撑结构:桩-梁支撑结构是一种由桩和梁组成的支护结构,桩和梁之间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结构。
基坑施工方法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施工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基坑深度:基坑深度越深,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安全措施要求越高。
2. 基坑周围环境:基坑周围环境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邻近建筑物的结构和地基情况等都会影响施工方法的选择。
3. 施工工艺:基坑施工方法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包括挖掘方式、土方运输方式、支护结构的安装方式等。
基于以上因素,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施工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 开挖法:开挖法是一种常用的基坑施工方法,它可以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挖掘,然后再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
2. 钻孔法:钻孔法是一种适用于基坑深度较大的施工方法,它可以采用钻孔机进行挖掘,然后再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
3. 挤土法:挤土法是一种适用于基坑深度较浅的施工方法,它可以采用挤土机进行挤压,然后再进行支护结构的安装。
新建建筑与既有临近建筑的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摘要:针对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相距甚近,且既有建筑基础深度较浅,新建建筑基础深度深的情况,通过对各种基坑支护方案的研究分析,采用单轴深层搅拌桩的基坑支护方式,确保安全施工。
关键词:基础;相邻基坑;搅拌桩;支护Study 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 scheme of new buildings andexisting adjacent buildingsAbstract:In view of the close distance between the new building and the existing building, and the foundation depth of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is shallow, the foundation depth of the new building is deep.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variou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mode of the single shaft deep mixing pile is adopted to ensure the safe construction.Key words:foundation Adjacent foundation pit mixing pile support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中学实验楼,建筑面积为2696.70㎡,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新建实验楼建成后与现有的两栋教学楼连接。
新建建筑基坑距西侧化粪池为1.6米,距南侧1#教学楼为1.4m,北侧2#教学楼为1.6m,新建实验楼基底标高比1#教学楼基础低800mm,比2#教学楼基础底低500mm,由于原教学楼为老旧建筑,地基设计为碎石桩地基,实际楼下有500mm的片石从外墙线外扩2m,与新建建筑基础重叠。
临近建筑影响下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摘要:本文以邯郸市某临近建筑影响下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理正基坑支护设计软件,对基坑支护方案的灌注桩桩径、桩长,锚索长度、预应力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技术与安全效果,对类似的工程实践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临近建筑,深基坑,桩锚支护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the Handan some adjacent build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project as the background, using Lizheng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sign software, 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cheme of cast-in-place pile diameter, pile length, length of prestressed anchor,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achieved good technical and safety effect, to similar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ignificance of.Key words : near the building, deep foundation pit, pile anchor retaining structure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高,基坑深度也越来越深,并且市区建筑稠密,临近建筑对基坑支护的要求很高,因此,如何安全、经济的进行基坑支护,减少对临近建筑的影响,成为目前岩土工程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以邯郸某临近建筑影响下的深基坑工程为背景,进行基坑支护优化设计,以期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福 建 建 筑Fuioan Aechotectuee& Consteuctoon 2020年第12期总第270期No 12 - 2020Voi - 270紧邻既有建筑物的异形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变形控制技术游易楚(福州新榕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05)摘要:针对某深基坑异形且紧邻既有建筑物的特点,根据增大基坑阳角处侧向支撑的刚度和承载力及提高异形部位和紧邻既有建筑物部位设计安全冗余度的原则,优化了基坑支护体系,增设了多项施工变形控制措施,加密了基坑局部监测点布置。
通过对基坑施工监测数据的分析证实该方案实施效果良好,并基此,总结了基坑设计与施工变形控制 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异形深基坑;支护体系;施工变形控制;基坑监测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20)12 -0141 -06Design of sspporting system and const^uc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special shapee deep foundation pit adjacent to existing buildingsYOU Yichu(Fuzhou xinrong citu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 , Fuzhou 350005)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eep foundation pit with abnormai shape and adjacent te the existing buildings, the foundation potsuppoetsystemosoptomozed byonceeasongthesto t ne s and beaeongcapacotyottheeateeaesuppoetattheexteenaecoeneeotthetoundatoonpit and improving the design safetu redundancy of the abnormai shape and adjacent te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 number of construction de formation controi measures are added , and the layout of locai monitoring points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densifi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the monitoring data of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 it is proved that the implementa/on effect of the scheme is good. Based on this, thetechnicai measures of foundation pi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formation controi are summarized.Keywods : Speciai shaped deep foundation pit ; Support system ; Construction deformation control ; Foundation pit monitoring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与城市公共建筑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紧邻既有建筑的异形深基坑工程项目建设日益 增多[1-4]&然而,深基坑施工极易引发周边既有建筑 产生不均匀沉降、建筑整体倾斜、周边管网破裂等危 害[5-8],尤其是紧邻公共建筑的深基坑,但目前其相关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成果较少⑼,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紧邻既有建筑异形深基坑工程项目实践的要求&因此,紧邻公共建筑的异形深基坑设计、施工与作者简介:游易楚(1971.11-),男,高级工程师。
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基坑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地下空间的开挖而在地面上临时形成的空洞。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以及避免基坑塌方、地面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基坑周边建筑的支护工作。
基坑的支护方案主要根据地质条件、基坑形状和建筑物的特点等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个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的示例:1. 地质勘察: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基坑周边的地质情况。
包括地层稳定性、土壤类型、含水量等因素。
2. 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基坑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护设计方案。
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支护结构,如土壤钉墙、钢支撑、混凝土墙等。
3.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开挖的进度和深度,避免过度开挖导致基坑塌方。
同时,要控制好基坑周边土体的应力分布,以减小对建筑物的影响。
4. 监测系统:在支护施工过程中,要安装监测系统对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固处理。
5. 支护材料选择:根据设计方案,选取合适的支护材料进行施工。
如使用高强度钢材作为支撑结构,或者使用加固材料进行土壤加固。
6.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同时,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
7. 施工期间的管线处理: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管线的处理。
可以采取临时拆除、改线、改管等方式,确保施工中不会对管线造成破坏。
通过以上支护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近年来,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建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许多新建楼盘都需要在邻近已有建筑的基址上进行施工。
这就带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在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上进行施工,并确保施工期间不对既有建筑造成损害。
本文将探讨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为了保证在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址上进行基坑施工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
1. 挡土墙:挡土墙是最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之一。
它通过设置垂直于地面的墙壁来支撑土壤和地下水的压力,防止土壤坍塌。
挡土墙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和形式,包括钢板桩、混凝土墙和钢筋混凝土墙等。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挡土墙结构。
2. 土钉墙:土钉墙是另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它通过在土体中钻孔并注入钢筋混凝土或纤维增强材料来增加土壤的抗拉能力。
土钉墙能够有效地支撑土壤和地下水的压力,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
3. 壁板桩:壁板桩是一种垂直于地面的结构元素,由一系列钢板桩组成。
它们通过互相连接形成连续的墙体,可以有效地支撑土壤和地下水的压力,并防止土壤坍塌。
壁板桩常用于较深的基坑支护。
了解了一些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后,我们还需要了解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施工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基坑施工方法。
1. 先行开挖法:这种方法先进行基坑的一部分挖掘,然后进行相应的支护。
支护完毕后,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开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基坑规模较大、基址周围建筑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
2. 入挂法:这种方法先进行基坑的一部分挖掘,然后在基坑边缘埋设承重桩或加固地基。
支护完毕后,再进行剩余部分的开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基址周围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地基不稳定的情况。
3. 挡土墙边开挖法:这种方法先进行基坑一侧的挖掘,然后在挖掘边缘设置挡土墙进行支护。
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一、介绍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是指在建设新的基坑时,需要考虑已有建筑物的邻近情况,并选择适当的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支护结构选择在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施工中,支护结构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支护结构选项:1. 钢支撑系统钢支撑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支护结构,由钢桩和水平支撑组成。
它的主要优点是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广、承载能力强。
但是,在选择钢支撑系统时需要考虑既有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钢支撑系统的影响范围,以避免对既有建筑物造成损害。
2. 混凝土支撑墙混凝土支撑墙是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它是由混凝土墙体和水平支撑构成。
它的主要优点是稳定性好、适用于长期使用。
然而,混凝土支撑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既有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安全性。
3. 土钉墙土钉墙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支护结构,它由钢筋混凝土面板和土钉组成。
它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节省材料、适应性强。
然而,在选择土钉墙时需要考虑土层的稳定性和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以避免土钉墙失效或对既有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
三、基坑施工方法在邻近既有建筑的基坑施工中,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可以确保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坑施工方法:1. 渐进开挖法渐进开挖法是一种逐步挖掘基坑的方法,通过将基坑分为多个区域进行施工。
它的主要优点是施工过程中土体的变形较小、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然而,在选择渐进开挖法时需要考虑土体的稳定性和施工过程的有序性,以确保施工安全。
2. 切换开挖法切换开挖法是一种快速的基坑施工方法,通过先开挖一段基坑,然后再开挖另一段基坑来完成整个基坑的施工。
它的主要优点是节省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然而,在选择切换开挖法时需要考虑土体的力学特性和基坑的稳定性,以确保施工安全。
3. 并列开挖法并列开挖法是一种同时开挖多个基坑的方法,通过在既有建筑物的两侧同时开挖基坑来加快施工速度。
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密度不断加大。
很多建筑见缝插针,在既有建筑旁并且距离既有建筑很近处进行修建。
同时,城市中心区由于土地稀缺,故建筑高度一般都很大;较高的地上建筑必然导致既深又大的基坑工程。
为保证拟建工程的地下结构能够顺利实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就必须保证拟建深基坑支护的安全实施,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鉴于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其自身特点,为保证深基坑边坡的安全,需从深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周边环境、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控制、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1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与常规建筑深基坑相比,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支护难度则较大,支护参数也与常规设计有所不同。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前,专业技术人员需认真分析基坑设计理念,了解设计意图。
对于此类深基坑支护形式,一般采用土钉支护、桩(墙)锚支护、桩(墙)+内支撑等其中的一种支护形式或几种形式的组合。
在采用锚杆支护时,锚杆角度很难采用10°或15°,一般都不得不采用大角度,有些工程锚杆的角度甚至超过45°。
大角度锚杆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施工前要有所准备。
2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周边环境分析2.1既有建筑与拟建建筑基坑边坡之间的地下管线现有建筑物周围的许多地下管线埋在它们与拟建工程之间的地下。
这些管道包括雨水管、污水管、家用水管、消防水管和电缆线路。
建议的基坑开挖,一定程度上会对这些管线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如果基坑边坡变形较大,就超过了管道的承载能力,导致管道失效。
如果雨水管,污水管,家用水管,消防水管已经损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将对土质边坡,边坡土压力、锚杆和土钉支护效果会下降或丧失,导致边坡大变形,严重时会导致失败,基坑坍塌。
由于临近建筑物的距离较近,基坑边坡的倒塌也危及到现有建筑物的安全。
砂土地区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砂土地区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城市建设和扩张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在既有建筑物的附近进行深基坑支护工程。
特别是在砂土地区,这种施工工作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砂土地区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针对砂土地区紧邻既有建筑的特殊环境制定的。
它充分考虑了土层的性质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工法采用了一系列的支护措施,包括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和地下水控制等,以确保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砂土地区,尤其是紧邻既有建筑的情况。
由于紧邻既有建筑,施工空间有限,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来避免对既有建筑的损害。
该工法经过实际工程的验证,适用于各种砂土地区的基坑支护需求。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将施工过程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它通过采取特定的技术措施,如地下连续墙的设置和土钉墙的加固等,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土体的稳定和支护体系的安全。
工法的理论依据是土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专业知识,通过实际项目的应用和实践,得到了验证。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多个阶段。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包括现场勘探和综合分析等工作,以确定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
然后是基坑开挖阶段,包括土方开挖和地下连续墙的设置等。
接下来是支护结构施工阶段,包括土钉墙的施工和地下水的控制等。
最后是基坑回填和施工区域的恢复工作。
六、劳动组织该工法的劳动组织是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规划和组织的。
施工过程需要协调各个施工单位和工种之间的配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劳动组织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施工周期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土方机械、土钉机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适应砂土地区施工的特点和要求,能够满足施工工艺的需要。
机具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选择和操作。
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范本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程中基坑开挖工作成为常见的施工活动。
然而,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土体失稳、建筑物沉降或倾斜等,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来保障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二、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的目标1. 保护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避免因基坑开挖导致的沉降、倾斜等问题;2. 减小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的影响,防止土体失稳,避免塌方事故的发生;3. 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4. 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居民生活及商业活动的影响。
三、基坑周边建筑支护方案的具体内容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基坑周边的土壤类型、堆积层分布、地下水位等信息,为支护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 支护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如桩墙、钢支撑等。
支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以保证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
3. 土体加固措施:对于土壤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考虑采取土体加固措施,如土钉墙、预应力锚杆等。
通过加固土体,能够提高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4. 监测系统建设:在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土体中设置监测点,监测沉降、倾斜及地下水位等参数变化。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
5. 施工管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6. 紧急处置措施:针对突发情况,如土体塌方、支护结构失效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人员安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
四、支护方案的实施步骤1. 编制支护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工程要求,编制具体的支护方案。
2. 方案评审:将支护方案提交相关专家和工程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签订施工合同:根据方案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
4. 施工管理: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摘要:针对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控制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密度不断加大。
很多建筑见缝插针,在既有建筑旁并且距离既有建筑很近处进行修建。
同时,为保证拟建工程的地下结构能够顺利实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就必须保证深基坑支护的安全实施,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
鉴于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其自身特点,为保证深基坑边坡的安全,需从深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控制、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等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一、基坑支护设计本项目四边都距离红线较近,其中基坑东侧地下室外边线距离红线仅1.8m,红线紧邻3层砖房,另外3边距离红线约2-3m,西侧南侧及东侧没有空间使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故本项目除北侧AA’段外只能使用直径900的灌注桩+直径850的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作为支护。
由于本项目场地狭小,只能分2部分开挖,先施工主楼,先期施工时以裙楼区域为项目施工场地,待主楼施工至正负零以上后,再施工裙楼。
本项目红线紧邻地铁6号线及房屋等建筑物,对于基坑的位移要求非常严格,故主楼区域基坑支护及裙楼区域基坑支护都需要采取放坡+混凝土灌注排桩+局部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因此本项目需设计内外2排支护桩。
因电力公司要求电缆线周边3m范围内不允许施工及动土,且周边房屋距离红线非常近,施工三轴搅拌桩空间不够,故采用先施工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再施工灌注桩,再在灌注桩间施工高压旋喷桩的工序确保止水效果。
综合考虑基坑工程的各项条件,经过充分的比较、论证、试算后,确定基坑工程支护方案为:放坡+混凝土灌注排桩+内支撑(局部被动区加固)和放坡+混凝土灌注排桩(局部被动区加固)。
二、深基坑施工过程控制在紧邻既有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时,主要从三轴搅拌桩、钻孔桩施工、水平支撑梁及格构柱施工等几个方面进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工程项目也开始逐渐增多。
由于既有建筑物变形敏感程度、用地红线和周边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该类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选择一种适合的支护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传统的桩锚支护体系应用于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时,会对邻近建筑地基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在锚索点位布置上也存在诸多限制。
因此,如何在保证支护体系结构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上,降低该类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难度和成本,成为了当今工程领域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引言为满足土木工程结构在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需求,在房屋建设之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基坑开挖和支护,从而保证房屋的质量。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来说,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土木工程在建造过程中,深基坑位置离建筑主体比较近,因此,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为解决此方面问题,需要深入工程实际,制定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契合的施工作业方案。
1.施工过程中的深基坑支护问题在建筑项目工作中,深基坑支护还存在一些是人为解决不了的现象,并且还是一些客观因素。
假如不及时进行检查和解决,就会出现一些不良隐患,不仅对施工过程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安全带来一定伤害。
例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坑四周的土体向基坑内部进行移动,这也对基坑内部施工人员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且在后期开挖工作中也带来很多困难。
再如,施工工作中没有对地下水位开展监测,致使在支护构造中存在构架不科学、次序不稳定的状况,施工把控与承受能力都没有开展整体思考。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对应措施进行解决,充分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性。
2.紧邻既有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2.1深基坑开挖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实际运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需要重视基坑开挖环节,因为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对周围地质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若想有效预防这种破坏引发的严重土体滑坡以及坍塌等现象,就必须要分区分段的开挖基坑,在一片区域完成开挖施工后,再开始下一片区域的开挖施工,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土体滑落以及基坑坍塌等现象发生的机率。
紧邻已有建筑物的基坑支护设计
摘要: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
深基坑工程一般都处在密集建筑群中,施工场地狭窄,紧邻已有建(构)筑物基础,因此,在深基坑的开挖和施工工程中,对紧邻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分析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该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计算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可供同类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已有建筑桩锚基坑支护
1 工程概况
某商业建筑位于繁华地段,地上18层,地下2层。
本±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3.65m,场地自然地面相对标高-0.20。
工程基坑占地面积10049m2,基坑开挖深度约6.5m,基坑西侧距离现有6层住宅约3m。
6层住宅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1m,条基下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考虑到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稍微不慎将会导致墙体开裂,楼倾斜,业主提出了水平变形不超过10mm的要求。
2 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按照各地基土层的岩土工程特性,将地层分为6大层:①层为人工填土层;②层为新近沉积土层;③—⑥层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
2.1 人工填土层
粘质粉土素填土①:褐—黄褐色,稍湿—湿,稍密,含少量碎石、砖块、灰渣及植物根系。
本层厚度为0.30~2.70m,层底标高为29.09~32.51m。
2.2 新近沉积土层
砂质粉土—粘质粉土②:黄褐—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含云母片、氧化铁条纹,夹粘土②1、粉砂②2薄层及透镜体。
本大层厚度为0.80~7.30m,层底标高为23.55~29.27m。
2.3 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
细中砂③:黄褐—褐黄色,稍湿—湿,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片、氧化铁条纹及少量圆砾、卵石,夹圆砾③1、粘土③2、砂质粉土③3薄层或透镜体。
本大层厚度为13.10~19.70m,层底标高为8.43~12.04m。
圆砾④:杂色,稍湿,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岩浆岩和沉积岩,一般粒径为5~20mm,最大粒径为50mm,细中砂充填,夹粉质粘土④1、细中砂④2薄层或透镜体。
本大层揭露最大厚度为8.00m,揭露最低标高为1.87m。
.粘土⑤:黄褐—褐黄色,很湿,可塑,含氧化铁条纹及少量姜结石,夹细中砂⑤1薄层。
本大层揭露最大厚度为6.30m,揭露最低标高为-1.49m。
细中砂⑥:黄褐—褐黄色,湿,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片、氧化铁条纹及少量圆砾、卵石,夹砂质粉土⑥1薄层或透镜体。
本大层揭露最大厚度为3.60m,揭露最低标高为-2.11m。
基坑支护涉及土层参数如表1所示。
2)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范围内发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及埋深情况如表2所示。
3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该侧基坑开挖深度6.5m,距现有6层住宅约3m,考虑基础附加荷载150kPa,拟采用桩锚支护,计算软件采用理正深基坑6.5版,位移内力包络图如图1。
①护坡桩
桩径800mm,间距1.6m,桩长12.0m(嵌固长度5.5m),桩身强度C25,桩体主筋:基坑侧为10Φ25(通长);加强箍筋Φ16@2000;
螺旋箍筋φ8@200。
②预应力锚索
孔径150mm,孔内注P.O 42.5水泥浆,杆体材料采用3×7-15.20-1860钢绞线,一桩一锚,倾角15°,共设1道。
标高-2.30m,采用3根钢绞线,长度L=6.0m(自由段)+16.0m(锚固段)=22.0m,设计拉力为400kN,锁定力300kN,锁在钢腰梁上。
③帽梁及钢腰梁
帽梁:截面900mm(宽)×600mm(高),砼强度C25,配筋为3Φ25(基坑侧)+3Φ25(土体侧)+2Φ14(帽梁上下架立筋),主筋通长配置,箍筋φ8@250。
腰梁:采用2根25工字钢并排焊接而成。
④桩间挂网喷锚
在支护桩两侧沿支护桩高度每1.5m安装φ12膨胀螺栓,两个膨胀螺栓之间焊接1Φ14钢筋,钢筋压在2mm厚的钢丝网上,钢丝网上喷射4~6cm厚的砼。
剖面设计图如图2所示。
4 基坑开挖施工和监测情况
由于业主要求提高变形观测的安全等级,故本侧按照一级基坑进行变形观测。
本工程支护结构从2010年10月开始挖土,至2010年12月底全部结束。
由于工程场地较小,受施工材料堆场影响,施工进度受到较大影响。
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了2个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其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发展的变化情况见图3。
根据监测数据可知。
1号观测点最大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为5.5mrn,对应深度为4.0 m;2号观测点的最大深层土体水平位移为6.5mm,对应深度为5.0m,均没有超过设计规定警戒值10mm。
5 结语
本工程大部分范围内桩锚支护,在紧邻已有建筑的情况下是可行的,既保证了紧邻建筑的安全,又保证了开挖的顺利进行。
为了减少施工锚杆对已有建筑物基础附近的土层扰动,采用水泥浆护壁的方式。
比套管跟进工艺既节约了工程造价,有保证了工程的安全。
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理位置复杂,工期紧,任务重,通过对设计的合理优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现结构已封顶,整
个施工过程中,临近建筑无下沉、无裂缝,完好无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 唐孟雄,陈如桂,陈伟.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