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关于总则
- 格式:ppt
- 大小:5.70 MB
- 文档页数:14
【综 述】应用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需注意的问题探讨寿立永,刘少峰,胡文寿(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陕西总队,陕西 西安 710003)【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逐步显现出资源储量类型复杂、类型实用性不强、无法与国际接轨、不便于实际操作等问题。
GB/T13908-2020《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已颁布实施,新总则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遵循地质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了修订,是我国地质勘查规范近20年来最大规模调整。
新总则从勘查阶段划分、勘查类型确定、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绿色勘查、可行性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施也面临资源储量管理政策调整、新旧分类标准对接、工业指标管理等问题。
同时,对矿产勘查从业单位和人员从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对新旧总则进行了对照,对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通过问题总结、探讨,力求能快速、深入理解新总则的内涵,准确应用于实际工作。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资源储量分类;概略研究;勘查类型【中图分类号】P621;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20)04-0001-05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SHOU Li-yong, LIU Shao-feng, HU Wen-shou(Shaanxi Branch of China Nation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Xi’An 71000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GB/T 13908-2002"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 has gradually revealed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types of reserves, weak practicability of types and inability to conform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is not convenient for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so on. The 2020 edition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solid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en promulgated and implemented. It implements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follows the geological and economic laws, which is the largest scale adjustment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norms of solid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It has been revised from the aspects of division of exploration stage, determination of exploration typ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reen exploration and feasibility evaluation,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face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adjustment of resources and reserves management policy, the docking of new and ol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indicators, and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practitioners and personnel. In this paper, the new and old "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 are compared, and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are summarized. The autho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standard quickly and deeply and apply it to practical work.Key words: mineral exploration;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classifications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erves; scoping study; exploration typeGB/T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1](以下简称“旧总则”)已运行近20年,在矿产地质勘查、资源储量管理、矿产资源规划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前言有关矿产地质勘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已经相继出台,对于规范和规范化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化工作,特制定本《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本规范总则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范畴内,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非金属、地热资源、煤田、石油地质、天然气地质等领域。
一、总则(一)规范的目的本规范总则的制定,旨在统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行为准则,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工作规程,提高勘查质量,确保固体矿产勘查实施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实施的范围本规范总则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所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立项、方案编制、现场勘查、样品采集、试验分析、报告编写等阶段。
(三)实施的依据本规范总则的制定遵循《矿产资源管理法》、《矿山安全法》、《资源保护条例》、《固体矿产地质调查规范》、《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实施的原则本规范总则实施的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和服务性。
二、项目立项及方案编制(一)项目立项项目立项阶段,要对地质条件、资源矿产类型进行综合考察,编制前期调查报告,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成本及期限。
审批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和论证,充分阐明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达成的效果及关键环节被充分保障。
(二)方案编制方案编制应根据各地区地质勘查实践和经验,结合矿产资源类型、勘查阶段、勘查区域地质条件和勘查任务特点制定。
在编制勘查方案时,应考虑何时突破矿床控制困难,如何准确定位矿区边界以及合理采样等问题,确保方案内容详实、全面、科学,既能保障勘查效果,又能控制成本,避免损失。
三、现场勘查及样品采集(一)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矿产地质勘查一个重要的环节。
现场勘查中,应一步一步地分析勘查区域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和环境等因素,收集各种地质资料和管理数据,实现3D勘查、高精度勘探和数据库的建设等功能。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发布时间: 2007-12-11 15:17:44 被阅览数: 1034 次来源: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各阶段的总体工作部署;可作为评审、验收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成果的总要求;也是制定各类(种)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规定、指南的总原则;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3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矿产勘查最终的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固体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
3.1预查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3.2普查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取样工程,以及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3详查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3.4勘探是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对资源储量估算的有关规定及解读(重庆市地勘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徐乔)摘要:本文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际,分别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的工业指标、估算原则、估算参数、估算估算方法选择及其他有关事项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资源储量估算规定解读一、工业指标目前大致有单品位指标、双品位指标、三品位指标。
单品位指标:即用边际品位圈矿,是指某可采单元(可以进行分采的最小单位)的平均品位高于此指标,则圈定为矿,否则为废石。
可采单元可以含有围岩及夹石,但其整个单元的平均品位必须达到边际品位的要求。
如水泥灰岩,若采用单品位指标CaO≥45%圈矿时,块段(或开采台阶)内允许有低于45%的夹石,但平均品位应达到45%以上。
不可采单元也可含有矿石,但整个单元的平均品位达不到边际品位的最低要求。
单品位指标特点:既反映了工业指标的经济目的,又简化了矿体圈定和资源量估算。
双品位指标: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品位。
边界品位定义①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1972,工业手册);②单个样品参与组合品位的最低极限要求值。
推荐定义②:理由为第一个定义与“矿”的定义——即“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矿物集合体”相悖,也就是赋予了经济意义,而边界品位是未赋予经济意义的。
最低工业品位定义①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的最低平均品位(1972,工业手册);②是在计算储量的既定块段或单个工程中,能保证偿还开采和加工有用矿物全部费用的有用组分的最低极限含量;③是圈定矿体时单工程应达到的平均品位,银矿体有时可指小块段的平均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是以块段为单位,即①的定义;最低工业品位是赋有经济意义的。
三品位指标:三品位指标是在双品位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矿区最低工业品位的要求。
目前限于金矿的勘查中。
在使用工业指标时的几点注意事项:1、最低工业品位是区分能利用(表内)与暂不能利用(表外)的分界品位。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DZ/T0033-199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
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
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
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
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一、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解读全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是国家对于固体矿产勘查行为进行统一规范的法规文件,是固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重要法规。
该总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固体矿产勘查行为、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进行全面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点。
二、总则内容概述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共分为七章,分别为总则、勘查范围、勘查许可申请与审批、勘查实施、信息报告和数据管理、勘查权出让、法律责任。
总则中明确了固体矿产勘查的范围和目的,规定了勘查许可的申请程序和管理要求,强调了信息报告和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勘查权出让和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
三、深入解读1. 勘查范围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明确了固体矿产的范围,并对矿产勘查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规定。
在勘查范围的规定中,涉及到了对固体矿产资源的探明和评价,采用先进的勘查技术和方法,确保勘查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从而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还对勘查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勘查许可申请与审批通过对勘查许可申请与审批的规定,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明确了勘查许可的申请条件、程序和管理要求,明确了勘查许可的有效期和延续手续的规定。
还对勘查许可的变更、转让和终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固体矿产勘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勘查实施在勘查实施方面,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规定了勘查工作计划的编制和报批程序,对勘查实施中的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另外,在勘查实施的过程中,还对勘查单位和人员的安全保障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固体矿产勘查总则2020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固体矿产勘查行为、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5.01•【文号】•【施行日期】1993.05.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1993年5月1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普查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程度和工作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固体矿产普查(下称普查)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普查工作质量监督和制定单矿种普查规范或工作要求的原则依据。
2 普查目的任务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它是矿产勘查工作的起始阶段。
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望的矿产地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 普查基本准则3.1普查工作应在区域地质调查或成矿预测成果基础上进行。
3.2坚持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研究程度,提高找矿效果。
3.3坚持综合找矿、综合评价,重视共生矿、伴生矿的研究,注意新类型矿的寻找,扩大找矿领域。
3.4为适应找矿难度不断加大和逐步转向以寻找隐伏矿、难识别矿的新特点,必须注意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采用技术方法最佳组合,提取综合找矿信息;坚持找矿手段为找矿目的服务,以获得最佳的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
3.5普查工作的专业技术方法及其质量要求,应按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尚无国家标准时可按有关部委现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保证各项工作质量,取全取准各项技术参数,满足矿产普查评价的需要。
4 普查工作程序矿产地普查评价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报告编审四个程序。
固体矿产普查总则点击下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普查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工作程度和工作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固体矿产普查(下称普查)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普查工作质量监督和制定单矿种普查规范或工作要求的原则依据。
2 普查目的任务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它是矿产勘查工作的起始阶段。
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望的矿产地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 普查基本准则3.1普查工作应在区域地质调查或成矿预测成果基础上进行。
3.2坚持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研究程度,提高找矿效果。
3.3坚持综合找矿、综合评价,重视共生矿、伴生矿的研究,注意新类型矿的寻找,扩大找矿领域。
3.4为适应找矿难度不断加大和逐步转向以寻找隐伏矿、难识别矿的新特点,必须注意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采用技术方法最佳组合,提取综合找矿信息;坚持找矿手段为找矿目的服务,以获得最佳的找矿效果和经济效益。
3.5普查工作的专业技术方法及其质量要求,应按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尚无国家标准时可按有关部委现行的规范、规程和规定执行,保证各项工作质量,取全取准各项技术参数,满足矿产普查评价的需要。
矿产地普查评价应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报告编审四个程序。
4.1立项论证立项论证的中心是解决地质找矿前提和正确选区的问题,要全面收集分析选区内各种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立项建议。
4.2设计编审设计要做到任务明确、部署合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经济可行。
设计应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1、简述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后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关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后主要特点及意义,分12个方面分别进行简述:(一)关于勘查阶段修订后新总则,为四个勘查阶段合一的总则。
各矿种都将四个勘查阶段的要求编人了一个勘查规范中。
四个勘查阶段内容有详有略,重点在勘探阶段的要求。
特点:①规定了新分类中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勘查阶段的目的、任务和各项技术要求。
②规定了矿产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这一规定具有经济含义。
意义:①对总则来说,避免了分阶段设置时的一些重复;②对分矿种规范来说,补齐了勘探阶段之前各阶段的技术要求。
③对使用者来说,四个阶段的技术要求一目了然,使用非常方便。
(二)关于适当归类设置分矿种规范特点:修订后将地质勘查工作特点相近的矿种分别进行组合,归并成17种规范。
意义:归并之后的规范,简洁篇幅,减少重复,使用十分方便。
(三)关于增设勘查工作内容特点:修订后的总则设置了对勘查者具有指南意义的有关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内容的规定,包括:①勘查区地质、②矿体地质、③开采技术条件、④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⑤综合评价五方面,并分别作了较详细规定。
意义:考虑到勘查投资者和勘查者对勘查工作内容应有一个全面认识,在部署勘查工作时易于应用。
(四)关于普查阶段的工程控制修订后的规范规定普查阶段的目的在于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普查中用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不要求进行系统控制。
(五)关于勘查类型划分修订后的规范①统一划分为三类:简单类型、中等类型和复杂类型,同时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存在过渡类型。
②并增加了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强化对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要求。
(六)关于工程间距改为根据客观地质规律的要求,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勘查工程间距,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
(七)关于可行性评价取消了原来的技术经济评价内容,加强有关经济意义评价的要求,均规定了可行性评价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