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务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14
浅谈博物馆中的无障碍设计现代社会中,无障碍设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博物馆等,更是需要注意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
因为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承载文化、历史的场馆,在无障碍设计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让所有人都能够方便地参观和体验。
无障碍设计是关注残障人士和一般人士之间平等参与的理念,是让所有人都能够便捷地进入和使用一个场所的设计。
在博物馆中,无障碍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入口和通道的无障碍设计在博物馆中,无障碍设计的入口和通道可以赋予有特殊需求者更多的方便性。
博物馆可以设置无障碍升降平台或是无障碍通道,让坐着轮椅或者是携带儿童车的人士更加便利地进入场馆。
同时,在无障碍通道的设计中,博物馆可以考虑增加斜坡、扶手等辅助功能,让出行的人士更加安全和舒适。
二、注意力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在博物馆中,注意力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相当重要,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在场馆中留下积极的印象。
博物馆可以通过增加视觉和听觉辅助功能,比如发声引导、文字提示等方式来引导有特殊需求的参观者顺畅地参观。
同时,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博物馆也要注意场馆的通行空间,增加通道宽度、将展品更好地分布在场馆各个角落等,让参观更加舒适和安全。
三、服务的无障碍设计博物馆的服务设计要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参观者,包括含有特殊需求者和普通参观者。
为了满足残障人士和老年人士的需求,博物馆可以增设义务助理、轮椅出借、送水等特别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增设休息区和坐下的场所,让所有人都能够在舒适的状态下参观博物馆。
总之,在博物馆中,无障碍设计的实现不仅仅是对残障人士的尊重,更是对文化、历史的传承和保护,是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遗产传承中来的重要保障。
博物馆应该积极地响应无障碍设计,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地了解文化、历史,感受美好的生活。
浅谈饭店客房特色服务的经营(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途中的住宿需求也越来越高,饭店客房作为旅游住宿领域中重要的一员,急需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因此,饭店客房特色服务的经营成为了摆在商家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体验式服务在服务设计上,体验式服务成为了当下消费者最受欢迎的服务之一。
饭店客房为了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考虑丰富客房内的设计,加入更多的艺术元素,甚至可以为客人提供一些特别的定制服务。
例如,饭店可以根据客人的爱好来为客人定制房间内的摆设,如柔软的抱枕、艺术品、香薰等等,给客人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增加客人的福利体验。
二、互联网+服务当前,互联网成为了人们常见的工具之一,也成为了提供服务的新平台。
饭店客房在经营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为客人提供新型的服务。
例如,通过在线预订服务,顾客可以更方便地查询酒店房型、价格、折扣,并在线预订。
同时,酒店还可以与当地的旅行社、景点门票系统合作,为客人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三、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饭店客房特色服务的经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酒店经营者应该分析客人的个人喜好、习惯、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
例如,如果有婴儿入住,饭店可以提供安全床栏、婴儿浴缸等服务,以满足家庭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有商务客户入住,酒店可以在客房内配备更多的写字台、打印设备、会议室等设施,提供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四、健康饮食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提供健康饮食已成为饭店客房服务的一部分。
酒店可以在房间内为客人提供健康食品并推广健康食品知识。
并且,饭店还应推出免费茶饮、水果、零食等优惠活动,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并且将顾客视为品牌的重要传播者。
在这个服务充满竞争的时代,饭店客房唯有依靠服务质量和特色经营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饭店客房特色服务对于提高消费者对酒店的印象和忠诚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要根据自身品牌的发展建设计划,创新特色经营。
浅谈对设计的看法设计,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艺术、工程、美学等多个方面。
对于设计的看法,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设计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设计的定义与目的、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设计的领域和应用、设计师的职责与素养以及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等方面,浅谈个人对设计的看法。
一、设计的定义与目的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或满足特定的需求。
设计的过程涉及到构思、分析、试验、改进等多个环节,最终成果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提高生活的质量。
设计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产品、环境、图形、服装等等。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美好的体验。
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设计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需求,确保设计出来的产品或服务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次,设计要注重创新和实用性,不仅要美观,还要具有实际的功能和价值。
此外,设计还要注重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让人们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产品或服务。
最后,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设计的领域和应用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这些领域的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和提高生活的质量。
比如,工业设计关注产品的外观、功能和用户体验,建筑设计关注建筑的整体造型和结构,环境设计关注环境的保护和美化,平面设计关注信息的传达和视觉效果,服装设计关注人体的特点和审美需求。
四、设计师的职责与素养设计师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职责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
设计师需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
五、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设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
【文章编号】1007-9467(2006)增刊-0050-044S汽车特许营销服务店设计浅谈■许凡(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摘要】结合上汽集团奇瑞汽车4S特许营销服务店设计的具体实践,从功能布局、造型设计、技术运用、运作模式等不同的方面总结了4S汽车营销店的设计特征。
【关键词】4S;四位一体;汽车特许营销服务店【中图分类号】TU275.2【文献标志码】ADesign of the4S Automobile ConcessionService ShopXU Fan(IPPR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Beijing100089,China)【Abstract】We combine up the design of the Chery4S automobile concession service shop.From the function layout,the sculpt design,the technique usage and the operation mode etc.w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of the4S automobile concession service shop.【Key words】4S;quaternity;automobile concession serviceshop4S汽车特许营销服务店作为一种先进的汽车营销体系的物质载体,具备四位一体的功能。
所谓“4S”,即Sales(新车销售),Spare parts(零配件供应),Service(售后服务),Survey(信息反馈)的总称。
“四位一体”的特许营销方式集销售与服务于一身,使顾客能够在一个地方解决从选购车辆到索赔、终身保养、维修服务的全部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普遍欢迎;同时能够掌握当地对该车型的全部信息反馈,对车型产品具有全面、直接、可信的发言权。
3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O .10SC I EN CE &TECH NO LOG Y I N FOR M A TI O N 工程技术大家对高速公路的服务区都不陌生。
但对高速公路以外如国道、省道服务区可能就不是很在意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城旅游和自驾游等旅游方式的出现,在城市近郊或风景旅游区的公路两侧出现了一批集车辆加油、游憩、特色购物、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路服务区。
这类服务区有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相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到其中的差别。
笔者以福长公路服务区项目的概念规划设计,谈谈一些设计体会。
1福长公路服务区概况福长公路服务区位于梅州市芹黄片(距离秀兰大桥约1.5公里处的省道S223线南侧),是梅州市区通向雁南飞、雁鸣湖国家4A 级旅游度假区,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等旅游区的必经之路。
本项目总用地37547平方米,主要建有加油站、综合楼及其他配套设施。
2服务区整体布局本服务区分为加油区、停车区、综合服务区、生态林区4个部分。
其中综合服务区包括综合楼、集散广场、洗手间、景观休闲娱乐区;生态林位于用地南侧的小山上,是整个服务区的景观背景和屏障,布置有自助果林、山顶茶座、和登山小道。
3服务区设施建设3.1停车区停车场是提供汽车停车和进出的场地,也是供旅客上下车,并能够安全地步行到人的设施处之场所。
根据不同车辆的不同要求,设计停车区和牵出道。
严禁客货混停,防止超长车倒车停放。
停车场的区域划分可利用绿化带渠化组织。
停车区考虑遮阳应该结合高大扩叶乔木绿化也可以设置防晒棚。
3.2综合服务楼(含餐饮、购物、住宿、休息厅)综合服务楼及旅客休息区含卫生间、餐饮、购物、休息厅等服务设施,要求休息区的服务设施联成整体,旅客进入休息区,各项服务都要跟上,最应将餐饮室、休息室与购物区三者既分又合,则更能发挥服务区的功效。
第4期(总第193期)山西交通科技No.42008年8月SH ANXI SCIENCE &TECHNO LOGY of CO MMUNICATIONS Aug.公路设计后期服务工作对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取得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设计质量反馈信息,完善设计,不断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后期服务工作包括设计代表的委派、施工图纸交底、质量问题处理、隐蔽工程、变更设计及工程竣工验收、各方技术交流、设计质量复查及工程设计总结等内容。
307国道复线一级公路水峪至坡头段全长约28.57km.20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10月正式交工验收并进入试营运。
本文以307国道复线公路设计代表的亲身经历,浅谈设计后期服务工作的体会。
1设计代表的派出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设计服务质量及后期服务,对设计代表的派出严格把关,为此,还制定了“设计代表派出管理办法”。
依据设计工作管理有关文件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派出设计代表常驻工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有关设计问题,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计算误差或漏项,沿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及地方政府有新的要求,实际施工中发现的地质、水文与设计资料不相符合等问题。
同时,设计代表还要参加重大技术问题攻关、施工方案的研讨及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等工作。
“设计代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获聘工程师或以上职务从事工程专业工作10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者,可获“设计代表”的任职资格。
这样,才能认真及时地处理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妥善处理好与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地方政府的关系。
此外,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水平、有强烈的责任感及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因为设计代表在处理工程中所遇到实际问题时,要及时解答图纸中的疑点、难点,准确地判断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早提出解决办法,为施工图纸的变更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数据,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只有专业技术水平高及施工现场经验丰富的设计代表才能担当此任。
英国设计协会从一个方面对服务设计的定义说明了服务设计使得为人提供的服务有用、可用、有效
在2009年的时候,Birgit Mager教授对服务设计有如下概括:
他除了阐述了服务设计的作用之外,还提到了进行服务设计不仅要从受众(用户)的方面去考虑可用性问题,还需要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考虑关于他们的可用性问题。
在2008年,31 Volts服务设计公司对服务设计有一个很生动的描述:
这个解释形象地说明了服务设计的作用。
至今,服务设计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对服务设计的理解是:
服务设计是源于我们的生活,植根于服务业,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提供服务受众与服务提供者双方满意的服务的设计。
其实概念、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达给我们设计者的一个对生活、对人的一个思维模式。
以上关于服务设计的定义,大家看了可能还不是很理解,就拿我们生活的一个例子来阐述服务设计:
去医院就医是我们都会体验到的一项服务,整套流程包括网上预约、前往医院、排队挂号、就医、缴费、取药等一系列触点,我们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使得医院和病患在整套服务下来都能方便地
、自然地、有效地完成,并且对彼此感到满意。
这就是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其实是非常生活化的,他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经历的方方面面都是服务设计范畴内的东西。
大到城市BRT交通系统、BRT站台边的免费自行车接驳系统,小到银行柜台服务、海底捞,都充满着服务设计的影子。
服务设计的发展历程
国内可能比较少人听过服务设计这个概念,其实服务设计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了,主要还是在欧美。
1984年,Shostack G. Lynn在《哈佛企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Designing Service》中,首次将服务和设计结合起来,为服务设计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1991年,Bill Hillins夫妇在他们共同的著作《Total Design》中,Service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而论服务设计的发展和应用,主要归功于IDEO、Frog Design、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公共设计机构、科隆国际设计学院等人的前赴后继。
服务设计越来越受重视,除了各设计公司和机构对其钻研、普及的贡献外,这其中还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
在以往工业时代,由于经济落后与材料的匮乏,公共机构提供的服务只能满足人们“有用”“可用”的需求,基本保证这项服务能实施是当时执政者的目标,而关于这项服务的体验在所难免地被忽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工业时代沿袭下来的服务并没有追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依然存在诸多的体验弊病,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于服务,单单的“有用”“可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需要满足“好用”“常用”“喜用”的需求。
所以,服务设计在历史车轮的带动下和人们的热心推动下,正快速地前进着。
服务设计方法论
服务设计是从可用性、用户体验这些概念加工发展过来的关于系统体验的设计思想,所以他们有着同样的核心思想,也有着相似的设计方法论。
的人群进行提取。
提取后我们需要把这堆人划分为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以方便我们后面设计时合理掌握可控范围。
邀请这些关键人物进行访谈,询问他们对服务过程中,与之接触的其他关键人物or关键环节的印象和想法,了解他们的体验感受,从而得知他们对其他与之相关的关键人物的情绪。
最终通过资料搜集得到最普遍的印象想法,并用连线地图的方式把大家串联起来,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问题所在,能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在访谈环节,视项目情况可多找几位关键人物进行访谈,并为他们创建一个用户模型,方便指导后面的工作。
用户体验地图
作用
用户体验地图为服务设计体验提供了生动而有组织的视觉表现,他提供一个全盘的视角让设计师了解整个项目的情况。
很多关键触点都能在用户体验地图上一目了然。
用户体验地图可以清楚地展示出每个关键触点的人、行为、情绪,从而更容易了解到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创新的空间。
方法
列出整项服务的触点是制作用户体验地图的关键。
定义触点可以有很多方式进行,例如与关键人物面对面交流,记录他们在体验服务或者提供服务中所接触的关键流程。
记录方式可以通过聆听他们的话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短句,也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留受访者最原始的回答。
另外也可以通过自己去感受整项服务,来拟出服务的触点。
定义好触点后,就可以把触点写在纸上,并且用连线的方式把触点之间的关系理清,并在触点上补充一些必要的说明,例如参与该触点的场景、人物、他们的情绪,一一列明。
由于触点是基于场景、人物的,所以场景需要描述清楚,人物也尽量用之前在做“关键人物地图”时的角色模型来描述
由于触点是整项服务流程的总结,所以用户体验地图已经把整项服务细分为多个部分,这些部分的划分有助于设计师的后续工作。
“用户体验地图”在方法上与“关键人物地图”有点类似,但两者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关键人物地图的关键在于找出服务中的关键人,了解他们在服务中的情绪与体验,建立角色模型,并对整项服务有大致的认识,是用户体验地图的基础
用户体验地图的关键则在于了解整项服务的流程,基于关键人物地图了解到的服务体验,提炼出的角色模型来理清整项服务的概貌
而且关键人物地图意在解决服务过程中的软服务,如人的态度、心理等。
用户体验地图则较关注服务过程中的硬服务,如硬件设备、服务流程等。
二者相辅相成。
桌面模型
作用
桌面模型是指,把之前梳理好的人物关系,关键触点流程,采用模型模拟出来,展示给全组设计师,让大家对项目有更深刻的理解。
方法
桌面模型在项目的不同时期使用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在分析问题阶段,设计师在一个桌面上,画上各个触点,并标明触点的基本情景,使用乐高模型or 纸片来代表每一位关键人物(角色模型),通过模拟他们与服务之间的交互情景,阐述他们接受服务or提供服务的场景、遇到的问题。
由于此时项目的每一位人员都参与进来,大家就能当场对场景进行讨论,进行头脑风暴。
在方案验证阶段,设计师把大家讨论出来的方案通过桌面模型模拟一次真实的服务场景,以此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以下简述一下我在公司实践的服务设计项目的过程
去员工餐厅就餐是我们每天都会体验到的服务,作为员工兼一名用户体验设计师,在体验这项服务时总会纠结各种不完善、不方便、不人性化的设计。
例如:
走楼梯去餐厅,都会通过一个特别窄的门,而且还是进出双向的
/
多功能一体的通道,经常造成人潮拥挤
/
掉进盘子里的菜夹
找不到空位的盘子回收处
于是员工餐厅服务设计项目就此启动
制作关键人物地图
通过访谈、亲身体验等方法划分关键人物,并将关键人物划分为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以便清楚自己的控制范围
列出关键人物之间的情绪关系,便于发现问题,以及找到提升软服务的突破口
整理问题卡片
制作用户体验地图
通过问题卡片以及服务体验,列出触点,并把对应的问题卡片分派到各触点上,对各触点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
走查问题卡片,画出服务流程,发现流程问题,最后为每个问题划分类型和优先级
根据问题类型整理用户体验地图,获得清晰的问题表格
竞品分析——IKEA餐厅
宜家的餐厅在快餐体验上是比较不错的,选取作为竞品,中间分析过程省略
通过以上前期准备后,开始和团队成员进行脑暴
得出方案后进行桌面模型,验证方案可行性。
最后优化方案在此不公开了。
项目后感想
通过一次真实的服务设计项目,个人感触还是挺深刻的。
在项目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此进行总结在项目开始前,寻求你的合作伙伴非常关键,除了要找设计师进入团队之外,最好能邀请这项服务的参与者、提供者一同进入项目组,因为这是一项实际的服务,不同的角色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团队的多元化使得方案更加完善,不同的思想和不同视角也能激发团队的创造力。
而且服务设计是为服务提供者与受众双方而进行的设计,所以他们的加入是很有必要的。
在项目前期,尽量早地让团队成员都加入进项目,越早参与进项目,对项目的了解越深,越能发挥不同思想的作用。
作为一名对服务设计有了解的设计师,通常会成为这个项目的leader,面对一群对服务设计,甚至对用户体验没有概念的伙伴,尽量全面地为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白这个项目的目标和宗旨。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leader需要明确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指导并推进成员共同完成当前节点的工作,对于设计思想与方法论的普及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
最后,当项目好不容易得出一些成果后,推进去实施才是项目的目标关键所在,而由于本次实践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项目,很不幸不能把项目推进到实施阶段,原因很多,虽有遗憾,但能完整体验整个服务设计的设计流程已经难得了。
而本次项目仅仅是完成了设计阶段,推进实施、持续不断接收用户反馈、持续不断优化服务体验才是服务设计项目的大头。
写在最后
回到写这篇东西的初衷,交互设计师的未来。
我想,服务设计是一个方向。
作为交互设计师,从事服务设计有着先天的优势。
一来服务设计是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思维而衍生出“以提供服务受众与服务提供者双方满意的服务”的中心思想;二来服务设计有着与以往我们接触的用户体验类似的方法论。
交互设计
师能轻松地接受服务设计,并让它融入你的思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