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0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试卷(总分106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 B )的评论。
A.钟嵘对陶渊明 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 D.王国维对苏轼2、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D )A、抹黑抹杀抹布抹墙转弯抹角B着手穿着着急着迷一着不慎C、星宿住宿宿愿宿将三天两宿D和棋和牌和面和药曲高和寡3、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 A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C.“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4、三更指的是半夜子时,那五更指的是( C )A晚上11点——1点B晚上1点——3点C凌晨3点——5点D凌晨5点——7点5、“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B )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6、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C)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7、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贵族生活的是( A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8、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9、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C )A、浪淘沙B、水调歌头C、天净沙D、西江月10、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A )A、箫鼓追随春社近B、闲来垂钓碧溪上C、沙场秋点兵D、零丁洋里叹零丁11、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C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B、131岁C、141岁D、151岁12、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C )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23、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A )A、信的内容B、写信人的谦称C、代指后面的敬礼D、礼貌用14、下列短语依次属于哪种类型,选出正确的一项( C )色彩缤纷巍峨挺立激动不已交头接耳A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B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C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D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15、下列句子主干找正确的请选出来( B )A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语文知识竞赛试卷五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下列哪个词语属于成语?A. 一心一意B. 自由自在C. 半信半疑D. 一五一十3. 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A. 他的脸像苹果一样红。
B. 他像猴子一样灵活。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他的耳朵像大象一样大。
4. 下列哪个句子是拟人句?A. 风儿轻轻地吹拂着大地。
B. 雨水滋润着干渴的大地。
C. 阳光洒满了整个房间。
D. 月亮悄悄地升上了天空。
5. 下列哪个句子是设问句?A. 你知道他为什么生气吗?B. 你能告诉我他为什么生气吗?C. 你想知道他为什么生气吗?D. 你能理解他为什么生气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比喻”和“拟人”都是修辞手法。
()2. “春暖花开”是成语。
()3. “一……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 “把”字句和“被”字句可以互换使用。
()5. “不仅……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排比句。
3.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反问句。
4. 请简述一下什么是设问句。
5.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借代。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比喻句描述一下秋天的景色。
2. 请用拟人句描述一下春风。
3. 请用排比句描述一下夏天的天气。
4. 请用反问句表达一下你对朋友的不满。
5. 请用设问句表达一下你对未来的期待。
小学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黄梁美梦C. 滥竽充数D. 金壁辉煌答案:A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答案:D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是:A. 不敢冒险,就得不到成功B. 不去虎穴,就得不到虎子C. 不去冒险,就得不到虎子D. 不去虎穴,就得不到成功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黄河入海流D. 夜来风雨声答案:A6.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A. 苏轼的《水调歌头》B. 李白的《将进酒》C.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D. 辛弃疾的《青玉案》答案:C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指: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答案:A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庐山谣》D. 王维的《终南山》答案:B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10. 下列成语中,表示“比喻事情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是:A. 物极必反B. 画蛇添足C. 杯弓蛇影D. 画龙点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游园不值》。
答案:叶绍翁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答案:陆游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观书有感》。
五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同音词组合是: A. 清风徐来 B. 井底之蛙 C. 日日夜夜 D. 一见钟情
–答案:B. 井底之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谁的诗句?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李清照
–答案:C. 王维
3.下列成语中,书写不准确的是: A. 一泻千里 B. 锦绣河山 C. 一路顺风
D. 一刀两断
–答案:A. 一泻千里
4.下列词语中,字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是: A. 棒球 B. 橘子 C. 辣椒 D. 笔记
–答案:B. 橘子
二、填空题
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共有___个字。
–答案:120
2.记叙文主要包括___和___两部分。
–答案:事件、抒情
3.诗歌是通过___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答案:韵律
4.中国第一部字典是___。
–答案:《说文解字》
三、判断题
1.成语“画蛇添足”形象地表达了表现过火的意思。
–答案:对
2.古人吕洞宾是道家的创始人。
–答案:错
3.标点符号是用来标明语气、节奏、语调和语义的符号。
–答案:对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排比句?请举例说明。
–答案:排比句是指在句中使用相同结构或相同句式来重复表达意思的修辞手法。
例如:“修脚修指,修涂修梳。
”
2.请简述关于唐诗宋词的区别和特点。
–答案:唐诗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注重声音和意境的表达;宋词更注重文字的简洁和含蓄,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为主。
以上是五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题的部分内容及答案,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备战比赛!。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个?A. 画蛇添足B. 杯弓蛇影C. 画龙点睛D. 望梅止渴答案:C解析: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而其他选项中的成语分别表示了多余的举动、无中生有的恐惧以及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个?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天气恶劣,我们不得不推迟了比赛。
C. 她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D. 这个计划的成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
答案:B解析:选项A中的“虽然...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尽管...但是...”。
选项C中“不仅...而且...”使用正确,但选项B的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
选项D中的“能否”与“关键在于”搭配不当,应去掉“能否”。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及答案解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解析: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解析:这句诗出自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生机。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及答案解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有着脆弱和敏感的一面。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命运多舛,最终悲剧收场。
解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性格复杂且深刻,是作者曹雪芹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
2.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
答案:“文以载道”是指文学作品应该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通过文学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理念。
解析:“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调文学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载体。
语文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小学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浣溪沙”是谁的诗号?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杜甫答案:C. 苏轼2.“雀”字的拼音是?A. queB. qiaoC. que qiaoD. qian答案:A. que3.我国的四大名著中,不包括下列哪部? 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西游记》答案:B. 《三国演义》4.以下诗句中,哪句是李白的?A.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B. 把酒问青天,不知今夕何夕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 日照香炉生紫烟答案:A.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5.赵云的字是? A. 孟德B. 子龙C. 孟将D. 玄德答案:B. 子龙6.第一部现代白话诗集是? A. 《山海经》B. 《古诗三百首》C. 《柳宗元文集》D. 《锦瑟》答案:D. 《锦瑟》7.“瑶台地气清,合目与时行。
” “瑶台地气清”指的是? A. 唐太宗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 唐太宗8.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成语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不喜红颜,不悲离别C. 以忠让为家风D. 不负所担答案: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叶公好龙”中,“叶公”是指? A. 梁启超B. 叶赣C. 叶舟D. 叶凤明答案:B. 叶赣10.“立德立言立行”是谁的名言? A. 朱熹B. 孔子C. 鲁迅D. 张载答案:B. 孔子第二部分:填空题11.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是()。
答案:鲁迅12.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问号意味着()。
答案:词语必须先说明13.河伯为数河神之首是()。
答案:黄河14.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著名地理学家?答案:明朝15.历史上所谓的“一日风波”,是指?答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答案:苏轼17.《水浒传》中“豹子头”是指的谁?答案:林冲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答案:春节19.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字是?答案:玄德20.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祝愿长久美满第三部分:解答题21.请简要描述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品。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不是以历史人物命名的?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卧薪尝胆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苏轼《水调歌头》C.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杜甫《春望》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意味着什么?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朵吸引人们前来观赏。
C. 桃李无言,但它们的美丽让诗人赞美。
D. 桃李不言,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安石D. 杜甫5. “天净沙·秋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马致远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将进酒》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静夜思》B. 杜甫《月夜忆舍弟》C. 王维《山居秋暝》D. 李清照《如梦令》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9.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A. 李白《赠汪伦》B.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杜甫《春望》D. 王之涣《登鹳雀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13. “______,______”是《道德经》中的名句,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32道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1、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2、《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木兰诗B、木兰辞C、琵琶行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A、八月B、九月C、十月5、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6、"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唐代一位高僧C、一种官职7、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A、倒拨垂阳柳B、汴京城卖刀C、醉打蒋门神8、“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9、“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10、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11、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12、“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13、京剧中,饰演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年女性的应是:()A、青衣B、花旦C、彩旦14、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
请问,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A、一种树木的名称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C、与树木无关1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1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17、西方童话中,猫头鹰常以最聪明的角色出现,是因为猫头鹰:()A、头脑聪明B、活得长久C、与人长得相似D、经常保持思考的表情18、民间故事《梁祝》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婚姻法》的哪项基本制度?()A、男女平等B、一夫一妻C、婚姻自由19、“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C、刘邦D、诸葛亮20、“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刘备C、谢安D、孔子21、“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A、鬼节B、死节C、冥节D、聪明节E、寒食节23、“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E、淝水之战2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A、下棋B、种花C、武术D、驾车E、舞蹈25、“心比天高,身为下*”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A、晴雯B、袭人C、黛玉26、由成语“墙头马上”的原意可知,元朝白朴所著的《墙头马上》属于什么类型的杂剧?()A、武侠B、言情C、战争D、伦理E、历史27、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E、应天书院28、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E、赵飞燕29、有一个很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请你猜一猜:有一种事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全国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1. 题目:请写出“飞翔”这个词的意思和拼音。
答案:“飞翔”的意思是指物体自由地在空中飞行。
拼音为“fēi xiáng”。
2. 题目:请写出“诗人”的反义词和拼音。
答案:“诗人”的反义词是“平凡”。
拼音为“shī rén”。
3. 题目:下面哪个字属于偏旁部首“木”?A) 森B) 果C) 表D) 车答案: A) 森4. 题目:下面的成语中,“鸟”字的读音和意思分别是什么?成语:一枝独秀答案:“鸟”的读音为“niǎo”,意思是指成群的鸟中只有一只突出出众。
5. 题目:下面哪个句子中的词语没有错别字?A) 我们每天都要认真研究。
B) 他的画画技术很精湛。
C) 我们一同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D) 春天是万物恢复生机的季节。
答案: A) 我们每天都要认真研究。
6. 题目:下面的诗句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句:春风吹过,大地上翩翩起舞。
答案:这个诗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拟人化为一个可以吹动大地的形象。
7. 题目:下列成语中,哪个表示赞美文学作品的高度?A) 无与伦比B) 高山流水C) 青山绿水D) 文采飞扬答案: D) 文采飞扬8. 题目:下面哪个字的读音和意思都与其他选项不同?A) 寒B) 祝C) 忧D) 渣答案: D) 渣9. 题目:下面句子的语序是否正确?句子:昨天晚上,在家里我看了一场电影。
答案:不正确,应该改为“昨天晚上,我在家里看了一场电影。
”10. 题目:下面哪个成语与其他选项的意思最相近?A) 锦绣前程B) 发财致富C) 招财进宝D) 龙马精神答案: C) 招财进宝以上是全国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趣味语文知识竞赛题(含答案)第一轮:1、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答案:流芳百世(遗臭万年)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2、说出有“舌”字的成语,说得最多的胜出。
答案:七嘴八舌、妄口八舌、闲嘴淡舌、唇枪舌剑、张口结舌、笨嘴笨舌、鹦鹉学舌等。
3、各举出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的俗语(包括成语、惯用语等)。
例如:一是一,二是二答案:一不做,二不休一心一意二一添作五三心二意三下五除二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四通八达五花八门六六大顺七上八下八九不离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九归一九牛二虎之力十有八九十拿九稳4、成语填空第一组:(心)服(口)服(以)德(报)德(以)讹(传)讹(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将)计(就)计第二组:神(乎)(其)神精(益)(求)精痛(定)(思)痛欺(人)(自)欺日(复)(一)日微(乎)(其)微5、怪体诗如何读?龙虎虎望山山山湖湖湖湖湖海海海海会仙仙仙仙仙仙仙仙(一龙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会八仙)第二轮:初级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A)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拨弦乐器B、击弦乐器(A)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强拍B、弱拍(A)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A、比原来扁了B、和原来一样C、比原来宽了(B)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A、食器B、酒器(A)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B)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B)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A、王妃对她的陷害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C、大臣说她的坏话(B)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A、渔夫B、皇后C、王子(C)11、“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D)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A)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B)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C)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A)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D、庐山(D)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小学语文趣味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红娘"由来是出自下列哪部古典名剧: ( B )A《琵琶记》 B《西厢记》 C《长生殿》 D《桃花扇》2.下列哪座山不属于我国四大佛山之一:( A )A雁荡山 B五台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E普陀山3.下面哪个是对“惊蛰”这个节气的正确描述?( C )A、春季开始B、降雨量增多,对谷类生长有利。
C、温度逐渐升高,开始打雷,冬眠动物苏醒D、气候温暖,草木茂盛,天气晴朗。
4.北京大学的第一位校长是?( A )A、严复B、蔡元培C、胡适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 B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6. 奥运会旗是:"五色环"旗,其中黄色环代表: ( A )A、亚洲B、欧洲C、非洲D、大洋洲7.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哪部又称"王子复仇记":( B )A、《奥赛罗》B、《哈姆雷特》C、《麦克白斯》D、《李尔王》8. 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 ( A )A、故宫B、白宫C、爱丽舍宫D、克里姆林宫9.六弦琴是什么乐器的别称( A )A.吉他B.二胡C.小提琴D.古筝10."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C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1.下列著名作家哪位不是19世纪英国诗坛三大巨星之一: ( A )A、笛福B、济慈C、雪莱D、拜伦12.在湖南第一师范,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他们品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请问他们分别是( C )A、毛泽东、萧子升、何叔衡B、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C、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D、蔡和森、张昆弟、何叔衡13.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斗七星”,天文学上称之为:( D )A、半人马座B、大熊星座C、狮子星座D、小熊星座14.下列科学家中哪位是犹太人?( D )A、培根B、牛顿 D、拉瓦锡 D、爱因斯坦15.《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在哪里?( D )A.中国四川B.巴基斯坦C.哈萨克斯坦D.中国吐鲁番16.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年龄估计有( C )A、200亿年B、50亿年C、120亿年D、150亿年17.以下历史事件中,与关羽无关的是( D )A.单刀赴会B.水淹七军C.大意失荆州D.七擒七纵1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A、举案齐眉—孟光B、卧薪尝胆—勾践C、闻鸡起舞—祖逖D、完璧归赵—刘琨2、成语“沐雨栉风”源于哪个故事?()A、苏武牧羊B、大禹治水C、赤壁之战D、安史之乱3、“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A、雕刻技术高B、文章深刻C、书法笔力强劲D、射箭本领高4、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5、“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衣服穿得太多B、劳动太卖力气C、打仗拼死厮杀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6、“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什么毛病?()A、口吃B、好说谎C、喜欢骂人D、喜欢无病呻吟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8、“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讲的宋朝的杨时,为了见名士程颐而在他家门前冒雪等待的故事,那么杨时等待的目的是()A、拜访B、请罪C、道谢D、辞别9、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0、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11、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A、下棋 B、种花 C、武术 D、驾车12、下列地支与其十二生肖配对正确的是()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13、“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A、越剧B、川剧C、京剧D、评剧14、“耳顺”代指什么年纪?()A、四十岁B、五十岁C、六十岁D、七十岁15、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16、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1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我国古代哪部著作?()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资治通鉴》18、“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19、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A、《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B、《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C、《敕勒歌》和《木兰诗》D、《敕勒歌》和《陌上桑》20、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D、西施21、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东林书院B、岳麓书院C、石鼓书院D、白鹿书院22、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小说在唐代叫做()A、传奇B、话本C、拟话本D、小说23、下列诗人中,哪个是“初唐四杰”中的诗人?()A、王绩B、王勃C、王维D、王之焕24、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原意是指()A、元宵节B、重阳节C、中秋节D、端午节2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李商隐B、韩愈C、骆宾王D、李白2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A、蓬莱阁B、腾王阁C、崂山D、百花洲27、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创伤(chuāng)沉淀(diàn)创可贴(chuāng)档次(dàng)B. 气氛(qì)沏茶(qī)沏水(qī)情绪(qíng)C. 拆穿(chāi)拆台(chāi)拆散(chāi)撤职(chè)D. 庇护(bì)毙命(bì)痹症(bì)悲切(bēi)答案:A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漠不关心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暴自弃B. 无边无际无影无踪无拘无束无中生有C. 百依百顺百发百中百举百全百战百胜D. 头重脚轻眼高手低嘴硬心软手忙脚乱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司马光》选自哪本书吗?”B. 妈妈买回了苹果、香蕉、橘子、葡萄。
C. 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吃冷饮。
D. 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为什么我们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呢?答案:D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A. 荷花菊花桃花梅花B.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C. 雪花汗水泪水露水D. 笔筒书桌椅子课本答案:D5. 下列诗句,作者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D.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评价。
(填空)答案:朗读、默读、精读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特点,突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要求。
(填空)答案: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注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池B. 山C. 水D. 石答案:A2. 下列哪个成语是描写天气的?A. 风和日丽B. 精卫填海C. 狐假虎威D. 塞翁失马答案:A3.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许多”?A. 众多B. 许多C. 稀少D. 极少答案:B4.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登鹳雀楼》?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答案:A5.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用心思考”?A. 聪明B. 智慧C. 聪颖D. 思考答案:D6.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聪明伶俐”?A. 聪明B. 伶俐C. 聪颖D. 机智答案:B7. 下列哪个成语是描写人物性格的?A. 风和日丽B. 精卫填海C. 狐假虎威D. 持之以恒答案:D8.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静夜思》?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 桌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 墙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A9. 下列哪个词语表示“十分小心”?A. 小心翼翼B. 谨慎C. 小心D. 谨慎小心答案:A10. 下列哪个成语是描写时间的?A. 风和日丽B. 精卫填海C. 狐假虎威D. 时光荏苒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晓》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孟浩然2.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王之涣3.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李白4. 《咏鹅》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骆宾王5. 《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李白6. 《悯农》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李绅7. 《敕勒歌》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佚名8. 《春晓》中“夜来风雨声”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花落知多少9. 《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完整版)语文课外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语文拓展知识竞赛100题一、数字俗语11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表示某人在心里为自己打算时,用(小九九)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二、看数字猜成语10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33 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5 10(一五一十)9寸+1寸=1尺(得寸进尺)1×1 (一成不变)3/4 (颠三倒四)7/8 (七上八下)三、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12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神态自若——惊惶失措得寸进尺——适可而止平心静气——大发雷霆理屈词穷——理直气壮固若金汤——危如累卵四、成语不离“舌”6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6——14五、趣味成语5最贵的字(一字千金)最大的嘴(信口开河)最贱的东西(九牛一毛)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大的手(一手遮天)六、据所给词填客名12远客、说客、游客、香客、顾客、刺客、贵客、茶客、政客、稀客、生客、异客地位高贵的客人叫()素不相识的客人叫()远道而来的客人叫()不经常来的客人叫()游山玩水的客人叫()购买东西的客人叫()搞政治投机的人叫()到外地游说的人叫()流落他乡的客人叫()专门搞暗杀的人叫()去茶馆喝茶的人叫()去寺院烧香的人叫()七、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9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八、有趣的歇后语11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大姑娘坐轿——头一回飞蛾扑火——自取灭亡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老虎打架——劝不得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兔子尾巴——长不了九、下面是一组关于动物的妙喻,你知道吗?6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的人寄生虫比喻依附别人的人孺子牛比喻兢兢业业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落水狗比喻失败的人十、人的器官常常被用来比喻事物或事理,你知道下列比喻所指什么器官吗?14比喻暗中所做的不正当的行为(手脚)比喻手段(手腕)比喻弟兄(手足)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心)比喻首领(头脑)比喻关系接近、利害一致的双方(唇齿)比喻言辞(唇舌)比喻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口舌)比喻助手(臂膀)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耳目)比喻最亲切、心爱的人(心肝)比喻中心(心脏)比喻气量(心眼)比喻亲信的人(心腹)十一、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语文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1、“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A、苏武牧羊B、文姬归汉C、楚汉相争D、岳飞抗金2、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谁的文章?A、文天祥B、辛弃疾C、范仲淹D、苏轼3、成语“半斤八两”中的“斤”和“两”是古代重量单位,其中一斤合现在的多少两?A、六两B、八两C、十两D、十六两4、典故“名落孙山”的“孙山”指的是谁?A、中榜人的名字B、落榜人的名字C、大山的名字D、主考官的名字5、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是下列哪座城市?A、山东济南B、山东曲阜C、山东泰安D、江苏徐州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D、消逝的友情7、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8、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什么?A、黄河B、黄土C、黄山D、黄帝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诗的作者是谁?A、杜牧B、李商隐C、李清照D、王安石10、下列汉字形体演变次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骨文、小篆、楷书、行书、隶书B、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C、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行书D、隶书、甲骨文、小篆、行书、楷书11、《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谁的词句?A、岳飞B、辛弃疾C、陆游D、李商隐13、下列地支与其生肖配对正确的是哪一项?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系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的词作。
请问这位词人是谁?A、辛弃疾B、李煜C、宴殊D、李清照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16、“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是谁对谁的评论?A、钟嵘对陶渊明B、苏轼对王维C、欧阳修对李白D、王国维对苏轼17、成语“差强人意”一词的意思是什么?A、差的让人不能接受B、勉勉强强还说得过去C、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18、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指哪一种动物?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19、“满江红”被用作词牌名,它在自然界中是什么东西?A、水生蕨类植物B、浮游动物C、乔木D、菌类植物2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色?A、春色B、梨花C、雪景D、雨景2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A、荀子B、老子C、孙子D、孟子22、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A、《中庸》B、《尚书》C、《春秋》D、《左传》2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24、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2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中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孙悟空B. 贾宝玉C. 林黛玉D. 武松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位诗人之口?A. 李白B. 杜甫C. 屈原D. 苏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词人所写?A. 辛弃疾B. 李清照C. 苏轼D. 王安石4.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边城》B. 《狂人日记》C. 《家》D. 《春》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晓》?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李白D. 杜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位。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8.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最后一个徒弟是______。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篇。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______的名句。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
12. 请列举《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三个特点。
13. 请解释“诗经”中的“风”、“雅”、“颂”三种体裁的区别。
14. 请简述《聊斋志异》中《画皮》故事的梗概。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6. 论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五、作文题(30分)17.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1. B2. C3. C4. B5. B6. 1087. 王维8. 白龙马9. 郑风 10. 范仲淹11. 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役,由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展开的一场大规模水战。
最终,联军利用火攻战术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12. 贾宝玉的特点包括:多情善感、不拘小节、崇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