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39
语文拓展知识竞赛100 题一、数字俗语11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表示某人在心里为自己打算时,用(小九九)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二、看数字猜成语10 12345609(七零八落)1256789(丢三落四)1+2+3(接二连三)333 555(三五成群)3.5(不三不四)5 10(一五一十)9 寸+1 寸=1 尺(得寸进尺)1 X 1 (一成不变)3/4 (颠三倒四)7/8 (七上八下)三、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12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指鹿为马——点石成金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利齿——笨嘴拙舌神态自若——惊惶失措得寸进尺——适可而止平心静气——大发雷霆理屈词穷——理直气壮固若金汤——危如累卵四、成语不离“舌” 6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 )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 )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 )最大的嘴 (信口开河) 最贱的东西(九牛一毛)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六、据所给词填客名 12远客、说客、游客、香客、顾客、刺客、贵客、茶客、政客、稀客、生客、地位高贵的客人叫(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 )游山玩水的客人叫( )搞政治投机的人叫( )流落他乡的客人叫( )去茶馆喝茶的人叫() 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 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 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 到外地游说的人叫( ) 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 去寺院烧香的人叫( )七、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9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三脚猫)八、有趣的歇后语 11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老虎打架——劝不得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兔子尾巴——长不了九、下面是一组关于动物的妙喻,你知道吗? 6 替罪羊 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中山狼 比喻恩将仇报的人 寄生虫 比喻依附别人的人 孺子牛 比喻兢兢业业的人 千里马 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落水狗 比喻失败的人十、人的器官常常被用来比喻事物或事理,你知道下列比喻所指什么器官 吗?14 比喻暗中所做的不正当的行为(手脚) 比喻手段(手腕) 比喻弟兄(手足) 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心) 比喻首领(头脑)异客 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 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 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 )6—— 14 五、趣味成语 5 最贵的字(一字千金)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比喻关系接近、利害一致的双方(唇齿)比喻言辞(唇舌)比喻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口舌)比喻助手(臂膀)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耳目)比喻最亲切、心爱的人(心肝)比喻中心(心脏)比喻气量(心眼)比喻亲信的人(心腹)十一、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学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文学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一)填写题【例题1】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的是。
小诗把对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的咏叹完全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答案】冰心(谢婉莹)母爱自然——此题型有时单独为一小题考查,一至三空,每空一分。
这类填充题,根据作家生平、作品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能根据提示语准确填写出相关的名、国别、文化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等。
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例题2】他虽嫉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文中的“他”是,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答案】鲁达(鲁智深、鲁提辖、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
——这类填充题有多个填空,一空一分,主要是根据文学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等考点进行设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语填写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以及作品的主要情节等。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进行积累,譬如阅读《水浒传》这部小说,那你就要将小说主题读透,将小说里面的精彩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绰号,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记牢,并对小说的写作特色进行品析,这样,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二)选择题【例题】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个?A. 画蛇添足B. 杯弓蛇影C. 画龙点睛D. 望梅止渴答案:C解析: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而其他选项中的成语分别表示了多余的举动、无中生有的恐惧以及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个?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由于天气恶劣,我们不得不推迟了比赛。
C. 她不仅聪明,而且勤奋。
D. 这个计划的成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
答案:B解析:选项A中的“虽然...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尽管...但是...”。
选项C中“不仅...而且...”使用正确,但选项B的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
选项D中的“能否”与“关键在于”搭配不当,应去掉“能否”。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及答案解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解析: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解析:这句诗出自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生机。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及答案解析)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华横溢,但同时也有着脆弱和敏感的一面。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但命运多舛,最终悲剧收场。
解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的性格复杂且深刻,是作者曹雪芹精心塑造的艺术形象。
2. 请解释“文以载道”的含义。
答案:“文以载道”是指文学作品应该传达一定的思想内容,通过文学的形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理念。
解析:“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调文学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载体。
语文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小学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浣溪沙”是谁的诗号?A. 李清照B. 辛弃疾C. 苏轼D. 杜甫答案:C. 苏轼2.“雀”字的拼音是?A. queB. qiaoC. que qiaoD. qian答案:A. que3.我国的四大名著中,不包括下列哪部? 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红楼梦》D. 《西游记》答案:B. 《三国演义》4.以下诗句中,哪句是李白的?A.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B. 把酒问青天,不知今夕何夕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 日照香炉生紫烟答案:A.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5.赵云的字是? A. 孟德B. 子龙C. 孟将D. 玄德答案:B. 子龙6.第一部现代白话诗集是? A. 《山海经》B. 《古诗三百首》C. 《柳宗元文集》D. 《锦瑟》答案:D. 《锦瑟》7.“瑶台地气清,合目与时行。
” “瑶台地气清”指的是? A. 唐太宗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 唐太宗8.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成语是?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不喜红颜,不悲离别C. 以忠让为家风D. 不负所担答案: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叶公好龙”中,“叶公”是指? A. 梁启超B. 叶赣C. 叶舟D. 叶凤明答案:B. 叶赣10.“立德立言立行”是谁的名言? A. 朱熹B. 孔子C. 鲁迅D. 张载答案:B. 孔子第二部分:填空题11.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是()。
答案:鲁迅12.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问号意味着()。
答案:词语必须先说明13.河伯为数河神之首是()。
答案:黄河14.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著名地理学家?答案:明朝15.历史上所谓的“一日风波”,是指?答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答案:苏轼17.《水浒传》中“豹子头”是指的谁?答案:林冲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答案:春节19.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字是?答案:玄德20.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祝愿长久美满第三部分:解答题21.请简要描述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品。
文学知识竞赛试题1、“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琵琶B、古筝C、扬琴(A)2、《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请问,“箜篌”是什么乐器:A、拨弦乐器B、击弦乐器(A)3、"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A、强拍B、弱拍(A)4、我们常说"隔着门缝看人”,当我们隔着门缝看人时,看到的人:A、比原来扁了B、和原来一样C、比原来宽了(B)5、在古代,“爵”是一种什么器皿?A、食器B、酒器(A)6、“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B)7、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B)8、王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而远嫁匈奴单于,是因为:A、王妃对她的陷害B、画师歪曲她的形象C、大臣说她的坏话(B)9、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A、渔夫B、皇后C、王子(C)10、唐代人可以称“父亲”为:A、伯伯B、哥哥(B)11、“卧薪尝胆”说的是: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D)12、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A)13、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B)14、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娘盗仙草”盗的是:A、人参B、冬虫夏草C、灵芝(C)15、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A)16、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峨眉山D、天姥山D、庐山(D)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B)18、“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B)19、"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A)20、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C)2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B)22、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B)23、相传我国古代能作“掌上舞”的人是:A、杨玉环B、貂蝉C、赵飞燕D、西施(C)24、《史记》中的“世家”是给什么人作的传?A、皇帝B、诸侯王C、贵族D、重臣(B)25、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木兰诗B、木兰辞C、琵琶行(A)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
语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第一部分:诗词1.请写出“红豆生南国”的作者及所属词牌。
2.《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哪位诗人的作品?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哪位词人的作品?答案1.作者:王之涣,词牌:临江仙2.描绘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进入大海的壮丽景象。
3.李白4.苏轼第二部分:修辞手法1.以下哪个诗句属于比喻?A. 一年之计在于春B.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C. 月如平地起风波D. 人生若只如初见2.以下哪个诗句属于拟人?A.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明月别枝惊鹊答案1.选项 C:月如平地起风波(属于比喻)2.选项 D:明月别枝惊鹊(属于拟人)第三部分:古诗文选读1.“九州生气尽,凭轩拜烟雨”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2.请解释陆游《秋夕》中“洞房不寐将军白,了见主人心未泄”的含义。
3.以下哪句诗配合《陋室铭》出现过?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C.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答案1.李白2.描写了陆游在秋夕独自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3.选项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结语以上是部分语文知识竞赛的题目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记得多多练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您学业进步,考试顺利!。
语文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创伤(chuāng)沉淀(diàn)创可贴(chuāng)档次(dàng)B. 气氛(qì)沏茶(qī)沏水(qī)情绪(qíng)C. 拆穿(chāi)拆台(chāi)拆散(chāi)撤职(chè)D. 庇护(bì)毙命(bì)痹症(bì)悲切(bēi)答案:A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漠不关心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暴自弃B. 无边无际无影无踪无拘无束无中生有C. 百依百顺百发百中百举百全百战百胜D. 头重脚轻眼高手低嘴硬心软手忙脚乱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司马光》选自哪本书吗?”B. 妈妈买回了苹果、香蕉、橘子、葡萄。
C. 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吃冷饮。
D. 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为什么我们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呢?答案:D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A. 荷花菊花桃花梅花B.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C. 雪花汗水泪水露水D. 笔筒书桌椅子课本答案:D5. 下列诗句,作者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D.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评价。
(填空)答案:朗读、默读、精读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特点,突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要求。
(填空)答案:自主性、合作性、创新性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注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评价。
语文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篇一:趣味语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txt>语文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错选、漏选不扣分)1、《四库全书》是哪位皇帝下令编纂的?()a、乾隆b、XXX、XXX2、XXXXXX:“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XXX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a、因蜀锦而得名b、因锦江而得名c、因XXX的“锦囊”而得名3、“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4、“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唐代一位高僧c、一种官职5、本题所用的字体是()a、篆书b、楷书c、隶书d、宋体a、飞天球b、飞贼球c、魔法球d、魁地奇7、汉字里有大量多音字,下列汉字中有几个多音字?()把坠角潜皆荷湍赛脂爬a.、2 b、3 c、4 d、58、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不异的一组是()9、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和《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
b、XXX的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朝花夕拾》。
c、XXX是指唐代诗人XXX和XXX,大XXX是指晚唐诗人XXX和XXX。
d、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划分是中国的XXX和法国的果戈里。
10、从以下各句中的“红”来看,利用了不异修辞手法的一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问XXX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看XXX红遍,层林尽染。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c.蜘蛛也惜春归去,网着残红不放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本年XXX岁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XXX 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11、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
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
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的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深圳依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c.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d.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12、对上面的告白词的阐发,恰当的一项是()a.XXX广告:“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