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试题1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6
A.拉力F的大小为120NA.平均速度之比为3︰5①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A.细绳的长度为8cm B.物体B的密度为3g/cm3A.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A.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0NA.0~ t,小王的动能不断增大B.0~ t,小王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少A.>∆∆,F F<p p∆∆F Fp p∆∆,>∆∆B.>【答案】 1.21:133343A 1000cm 800cm 200cm 210m V V V -''=-=-==⨯排甲排乙此时物体A 因浸入甲液体而受到的浮力为33430.810kg/m 10N/kg 210m 1.6N F gV ρ-'⨯⨯⨯⨯'===甲浮甲液排甲物体A 因浸入乙液体而受到的浮力为33431.810kg/m 10N/kg 810m 14.4N F gV ρ-'⨯⨯⨯⨯='==乙浮乙液排乙故物体A 下降到最低点时,受到的浮力为1.6N 14.4N 16N F F F '''=+=+=浮甲浮乙浮此时物体A 与容器底部接触但不挤压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时杆的作用力为向下的压力,则物体A 下降到最低点时,杆对物体A 的压力为A 16N 12N 4N F F G '=-=-=最低浮所以,物体A 处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杆的作用力之比为:4N :4N 1:1F F ==最低最高10.如图 所示,边长均为 20cm 的正方体 A 、B 用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800cm²。
如图甲所示 ,物块 A 的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弹簧处于原长; 现用力将物块 A 从水中缓慢提起,当物块 A 刚好完全被拉出水面时,物块 B 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 0,弹簧弹力大小和其形变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整个过程忽略水的阻力,则物块 A 重___________N ,物块 B 重___________N 。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 2021年全国竞赛试题解析〔老师版〕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一、此题一共10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
以下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里面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准确定位并导航。
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电磁波D.激光1.答案:C解析: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选项C正确。
2.图1为工人师傅用于推车运送纯洁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比拟力的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力的大小相等。
2.答案:A解析:由于图甲的方法拉力方向斜向上,可减小推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所以图甲的方法比拟力,选项A正确。
3.如图2所示,教室里的天花板下面装有多挡位吊扇,当吊扇正常工作时,对于吊扇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与其重力大小的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吊扇在高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B.吊扇在低挡位工作时,拉力大于重力。
C.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等于重力。
D.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拉力小于重力。
3.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电扇在任意挡位工作时,电扇对空气有向下的作用力,空气对吊绳有向上的反作用力,所以拉力小于重力,选项D正确。
4.在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3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测,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者黑色的。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3.【答案】B【解析】在田径运动会上,起点和终点一般相隔较远间隔。
初中物理奥赛试题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解奥赛试题,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奥赛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为参加物理竞赛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中物理奥赛试题进行分析。
2. 讲解试题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 分析奥赛试题的命题规律,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奥赛试题的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试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奥赛试题,详细讲解试题中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 分析试题:分析奥赛试题的命题规律,总结解题技巧,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
4.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奥赛试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竞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奥赛试题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奥赛试题的命题规律,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奥赛试题中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 学生能够分析奥赛试题的命题规律,提出自己的学习建议。
3. 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提问、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六、教学资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中物理奥赛试题。
2. 相关物理知识点的资料和教材。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讲解的奥赛试题,巩固所学知识点。
2. 自主练习相关奥赛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3. 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撰写学习体会。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训练题一1.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A.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2.有一个用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ABCD,如上图所示,其中E为CD边的中点。
现分别将AB、AC和AE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则三次通过电源的电流之比为。
3.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 1和L 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 _。
4.修理家用电器时需要一只4.75kΩ的电阻,但手头只有10kΩ、8kΩ、500Ω和300Ω的电阻若干,要用最少个数的电阻得到最接近所需要的电阻值,连接方法是_________,得到的电阻阻值为____ __。
5.家中烧水的水壶,壶盖上常有一个小孔。
如果没有这个小孔,而壶盖又盖得很紧,当水沸腾时会有什么弊病?为什么?6.小红的家与学校之间隔有一座山。
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2/5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都是下坡路,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
如果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2/3,那么小红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7.水平力F将物体A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A、B两物体保持静止(如图15所示),请画出物体B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这些力之间的关系式。
8.长200米的列车用120秒匀速通过1.6千米的长江大桥,列车运行的速度是:()A.11.7m/s B.15 m/s C.13.3m/s D.1.7 m/s9.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入水中; B.眼睛有一种习惯性感觉;C.光线被反射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10.端午节举行龙舟大赛。
开始阶段甲队落后于乙队。
甲队急起直追。
从甲队船头追上乙队船尾到甲队船尾超过乙队船头,共历时80秒。
2021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详细解答试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末的速度大小。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15m/s所需的时间。
A. 5sB. 10sC. 15sD. 20s二、填空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4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2秒末的速度大小和位移。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20m/s时的位移。
三、解答题1.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6m/s²。
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求5秒末的速度大小、位移和加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7m/s²。
求物体速度达到25m/s所需的时间、位移和加速度。
详细解答:一、选择题1. 答案:A. 10m/s解答:物体在5秒末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乘以时间,即2m/s² × 5s = 10m/s。
2. 答案:B. 10s解答:物体速度达到15m/s所需的时间为速度除以加速度,即15m/s ÷ 3m/s² = 5s。
二、填空题1. 答案:速度大小为8m/s,位移为8m解答:物体在2秒末的速度大小为加速度乘以时间,即4m/s² × 2s = 8m/s。
位移为速度乘以时间的一半,即8m/s × 2s ÷ 2 = 8m。
2. 答案:位移为50m解答:物体速度达到20m/s时的位移为速度平方除以加速度的两倍,即20m/s × 20m/s ÷ (2 × 5m/s²) = 50m。
初中物理教师试验教学技能大赛笔试试题一、试验基本知识考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原则指出,物理试验一般包括 演示试验 和 分组试验 等。
2、物理试验离不开对物理量旳测量,测量总会有误差。
由于人为原因所导致旳误差,包括误读、误算和视差等,这样旳误差叫做 偶尔误差 误差;由于量具、措施或环境原因所导致旳误差,叫做系统误差误差。
3、小明、小刚、小芳和小夏分别用皮卷尺对教室旳宽度进行了一次测量,成果分别是7.62m 、7.58m 、7.66m 、7.6m,假如有一位同学旳记录有问题,他旳问题是有效数字读取不对(或没读出估计值),小芳测量旳绝对误差为0.04m ,相对误差是 0.005或0.5%或0.52% 。
4、电学测量中所用旳测量仪器重要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它们都是由具有一定电阻旳小量程敏捷电流计经改装构成。
某敏捷电流计,其电阻为75欧,最大可测电流为1毫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安培旳电流表需将其并 联 0.025Ω 欧姆旳电阻器。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到处相等,因此电流表测某段电路中旳电流时,要和该段电路 串 联。
5、试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旳 质量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旳特点”试验中,采用透光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
6、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旳凸透镜中选择一种放置于光具座旳A 点处,如图1所示。
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旳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旳中心,使其大体与烛焰旳中心在同一高度。
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 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 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一样旳两个像。
比较两次所成旳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35厘米刻度处时,所成旳像较大;试验中所用透镜旳焦距也许是 10 厘米。
7、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旳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旳增长量液p 与哪些原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一样旳猜测,并分别进行了试验。
① 小红猜测:液p ∆与放入旳物体所受重力G 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一样、体积相似旳三个物体A B C 、、,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旳同一容器中,并测得液p ∆。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知识点与竞赛要求】Ⅰ该知识点从预赛到决赛均可能涉及;Ⅱ该知识点只在复赛与决赛中可能涉及;Ⅲ该知识点只在决赛中可能涉及。
以后各章的“竞赛要求”均以此为标准。
【竞赛考查特点】运动学的知识与相应的研究方法是物理学的基础内容,物体的运动贯穿整个物理学的知识内容,是中学生研究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但从整个竞赛内容来讲,在历年的竞赛中,预赛阶段不回避以运动学为考查核心内容的独立试题,但在复赛与决赛中,以单纯的运动学内容构成试题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几次不多的、独立的运动学试题,基本上都是以抛体运动为背景来考查学生。
更多的时候是将运动问题嵌入复杂的模型与背景中,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而此时的运动分析或运动关联往往成为学生正确答题的瓶颈。
在运动分析类的问题中,几何关系又是一个不可回避与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多过程的问题,物体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几何关系,往往会冲击考生分析问题的耐心与规范表述的心理极限。
第Ⅰ单元运动学的基础内容1.质点、坐标系、参照系具有质量的几何点被称作质点。
物体都是有一定的大小的,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时,把它们简化为质点来研究,可以使的讨论变得简洁、方便。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的,考查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认为是不动的物体被称作参照物,原点固定于参照物上的坐标系被称为参照系。
质点位置的描述一般是与参照系联系起来的,如果是直线运动,则只需用数轴(x 轴)来描述,如果质点的运动是平面运动,则需用直角坐标系(xoy )、用坐标(x ,y )描述。
如果质点作空间运动,则相应地用空间坐标来描述。
此外,还有极坐标系、柱面坐标系、球坐标系以及依据质点运动轨迹而建立的自然坐标系等。
为了描述运动可以采用不同的参照系,并且运动学中它们是等价的。
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选择这样的参照系,它是合乎自然规律且使问题的解答最为简捷。
解决有些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一个参考系过渡到另一个参照系。
在不同参照系中描述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能不同。
初中物理竞赛讲义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举一反三巩固练习相对论初步知识相对论是本世纪物理学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发展,使一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狭义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建立了高速运动物体的力学规律,揭露了质量和能量的内在联系,构成了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 1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1632年,伽利略发表了《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作出了如下概述:相对任何惯性系,力学规律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换言之,在描述力学的规律上,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这一原理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或经典力学的相对性系原理。
其中“惯性系”是指凡是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照系。
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9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又称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当时已知的电磁现象,而且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确认光是波长较短的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一常数,,并很快为实验所证实。
从麦氏方程组中解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源的速度无关。
如果光波也和声波一样,是靠一种媒质(以太)传播的,那么光速相对于绝对静止的以太就应该是不变的。
科学家们为了寻找以太做了大量的实验,其中以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和莫雷实验最为著名。
这个实验不但没能证明以太的存在,相反却宣判了以太的死刑,证明光速相对于地球是各向同性的。
但是这却与经典的运动学理论相矛盾。
爱因斯坦分析了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电磁理论,摆脱了绝对时空观的束缚,科学地提出了两条假设,作为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1)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
这条原理是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推广,它不仅适用于力学定律,乃至适合电磁学,光学等所有物理定律。
狭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表明物理学定律与惯性参照系的选择无关,或者说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人们不论在哪个惯性系中做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是静止的,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m/s B. s C. 5m/s D. 6m/s2.小梅帮妈妈做饭时,把一个质量为l00g的土豆放进盛满水的盆里,有90g水溢出,则()A. 土豆会浮在水面上B. 土豆会沉入盆底C. 土豆会悬浮在水中D. 无法判断3.将一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浮力,石块不受浮力B. 石块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石块所受的浮力D. 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4.如下图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图乙中能正确反应弹簧秤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A. B. C. D.5.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 a;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
A. 木块的密度为 cm3B.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C.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5D. 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实验题6.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11、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米/秒。
2、后轮驱动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向前加速行驶时,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方向中是_______,对前轮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__。
3、下图是根据广西北海市一家宾馆中所挂钟表的照片绘制的示意图,图中秒针、分针和标有24个数字的转盘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钟表的示数,这张照片是在北京时间(按24小时制计时)______时______分______秒拍摄的。
4、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的读数为344米3,本月5日自来水表各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水表的示数是_______米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_______米3水(读数到米3即可)。
5、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6、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___了。
7、图甲所示,为农户用的一种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A、B、C、D、四处分别装有单向通风阀门,使得无论向左推或向右推活塞时,风箱都能向灶中送风。
若此时正向左推活塞,请在丙图中画出这时阀门的开、闭状态。
作图时可参照图乙的画法。
8、我周围有很多利用电能发光的灯。
有的利用灯丝的高温而发光,如________灯;有时灯有灯丝,但是不靠灯丝发光,如_______灯;有的灯根本没有灯丝,通电后也能发光,如________灯。
参考答案1、西 52.水平向前水平向后3.20 24 574.356 125.响度(或音量,声音)音调(或频率)双耳6.凹长7.A、B、C、D处开合状态如图8.白炽日光霓虹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21、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初中物理竞赛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物理竞赛教案教案目标:1.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准备学生参加初中物理竞赛,提高竞赛成绩。
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复习和拓展:通过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拓展相关物理概念和定律,为竞赛做好理论准备。
2. 实验和实践操作:通过进行一系列与竞赛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3. 解题技巧和策略:教授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竞赛中的各类题目,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和拓展理论知识1. 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等。
2. 拓展相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第二步:实验和实践操作1. 设计一系列与竞赛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如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第三步:解题技巧和策略1. 教授解题技巧和策略,包括分析题目要求、理清思路、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等。
2. 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竞赛题目,引导他们运用解题技巧和策略解决问题。
第四步:竞赛模拟和讨论1. 进行竞赛模拟,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竞赛,提供真实的竞赛环境。
2. 分析学生在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和解答,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教学评估:1. 日常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实验操作技巧和解题能力等。
2. 模拟竞赛评估:评估学生在模拟竞赛中的表现,包括解题准确性、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等。
3. 作业和考试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课件: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的教材和课件。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提供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3. 竞赛题目和模拟试卷:提供一些典型的竞赛题目和模拟试卷,供学生练习和模拟竞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竞赛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图1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μmB. 2mmC. 2cmD. 2dm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 )A .声音越来越大B .声音越来越小C .音调逐渐升高D .音调逐渐降低4、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从物理学角度看: ( )A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B .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的眼睛C .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5、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7、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
中学物理公开课竞赛美篇文案范文1. 用心感知物理,点燃智慧的火花。
2. 探索物理世界,释放无限可能。
3. 亲历物理奇迹,体验科学魅力。
4. 科学之旅,从物理开始。
5. 公开课竞赛,点亮物理之光。
6. 争鸣物理思辨,探索科学边界。
7. 启航物理海洋,驶向知识的彼岸。
8. 乐享物理乐园,探寻自然之美。
9. 智慧闪耀,物理竞逐盛事。
10. 明晰物理精髓,创造奇迹的舞台。
11. 掌握物理密码,解锁科学的奥秘。
12. 交锋物理擂台,争夺知识的荣耀。
13. 掀起物理风暴,引领科学潮流。
14. 挑战物理极限,突破学术天际。
15. 解读物理密码,拥抱科学阳光。
16. 懂得物理,就能创造未来。
17. 用心感知,物理不再难。
18. 点燃思维火花,探索物理奥秘。
19. 共筑物理殿堂,携手走向科学巅峰。
20. 勇敢前行,展现物理风采。
21. 推动物理发展,书写科学传奇。
22. 育才物理聚焦,点燃学生激情。
24. 勇攀物理高峰,徜徉科学海洋。
25. 公开课竞赛,放飞物理梦想。
26. 明智之选,选择物理之美。
27. 实现物理价值,照亮未来之路。
28. 学习物理,感悟世界本质。
29. 捕捉物理之光,引领科学前沿。
30. 挑战物理巅峰,点亮科学风采。
31. 揭开物理谜团,领略科学精髓。
32. 夺取物理桂冠,书写科学传奇。
33. 勇攀物理顶峰,指引科学前行。
34. 共绘物理蓝图,携手走向科学殿堂。
35. 震撼物理竞赛,共享科学魅力。
36. 探秘物理宇宙,体验科学奇迹。
37. 学习物理,创造精彩人生。
38. 探索物理奥秘,享受科学探索之乐。
39. 共绘物理乐章,奏响科学华彩。
40. 挥洒物理激情,书写科学传奇。
41. 物理盛典,共赏科学之美。
42. 感受物理魅力,体味科学精彩。
43. 公开课竞赛,激扬物理风采。
44. 学习物理,点燃科学热情。
45. 探索物理奥秘,挑战科学极限。
46. 共享物理乐趣,畅享科学励志。
47. 震撼物理盛典,点亮科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