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2
居里夫人的故事推荐1. 讲讲居里夫人的小故事一、居里夫人对时间很看重,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2.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成立,居里夫人回国参加成立仪式。
许多名人聚集在她周围。
仪式即将开始时,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吻了她的脸颊,亲自把她推上了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感人的一幕感动了,热烈鼓掌,老人流下了眼泪。
三、居里夫人读书非常专注。
一次,小伙伴们在她伏案读书的时候,悄悄地在她的座位背后垒起了一座椅子塔: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25分钟过去了,居里夫人还没有发觉,仍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4.居里夫人的真名是马涅,马涅来到了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她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
虽然住在姐姐家很舒服,但是因为姐姐家的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了学习,曼雅说服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
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至于忘记了照顾自己的健康。
一天,她晕倒了。
姐夫过来仔细检查她,问她吃了什么。
她第一天晚饭只吃了一把萝卜和半磅樱桃,一直学习到凌晨3点。
姐夫把她接回家,在姐姐一家的精心照顾下,她康复了。
就这样,曼雅努力学习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五、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去拜访居里夫人。
他走到村里一个渔民家门口,向一个赤脚坐在门口石板上的女人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
居里夫人的三个故事
居里夫人(Marie Curie)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是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以下是关于她的三个故事:
故事一:简朴生活
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贫苦家庭,尽管她后来成为了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但她的生活一直非常简朴。
她经常用推车推着两个孩子过河,以节省一点车费。
即使在她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她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将大部分奖金用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用于个人享受。
故事二:勤奋好学
居里夫人在年轻时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她的姐姐上音乐课的时候,她总是偷偷地听,并且尝试用纸片和炭笔在纸上写下音乐。
当她的父亲发现她在努力学习的时候,他感到非常高兴,并鼓励她继续努力。
居里夫人后来成为了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她的成就证明了勤奋好学的价值。
故事三:献身科学
居里夫人是一个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元素,这些元素对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发现这些元素的过程中,居里夫人长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中,这对她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最终,她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享年67岁。
尽管她的健康状况很糟糕,但她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居里夫人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
下面带来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欢迎参考!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1】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2】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战火下的童年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居里夫人幼小的心灵就懂得了“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法国波兰裔的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一生中得到的奖不计其数,可是名利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像一个玩具一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她将英国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送给六岁的女儿当玩具,那可是在一般人眼中相当珍贵的东西,对于英国的科学家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是非常渴望的,这只是居里夫人的故事中的一个。
作为母亲的居里夫人,在教育女儿方面,那真的是天下母亲的楷模,居里夫人一家四代都是科学家,而且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与她的教育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她从小就开始了,而且她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将自己的实验室向孩子们开放,以此来提升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她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有十多位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居里夫人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她们新婚的房间里,只有两把椅子,都没有为客人准备椅子,原因就是怕客人坐着不走,耽误了她与丈夫搞研究的时间。
而且对于赴宴之后的菜单,她总是带回到家里,只因为那些菜单的纸张非常好,写字方便。
居里夫人的绯闻故事居里夫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欧洲重男轻女思想最为严重的时候,生活在男权主义下的人们,认为女人是丈夫的附属品,要全心全意为丈夫服务,不能有怨言,也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居里夫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虽然想法是她提出的,实验部分基本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她的名字仍然写在最后,她甚至无法在科学院读自己的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晚年的居里夫人做了一件“天理难容”的事情,这也导致她深陷舆论泥潭,社会的评价差点击倒这个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曾绯闻缠身,就是因为在丈夫去世后,她爱上了丈夫的学生,一个物理学家——保罗·郎之万,这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原谅的。
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居里夫人是寡妇,就应该恪守妇道,而不是在丈夫去世后还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居里夫人名人故事(通用9篇)居里夫人名人故事篇1艰苦求学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中学数理教师,母亲患有严重的传染病,在她不满10岁的时候,母亲和大姐就相继病逝了。
生活的艰难和厄运磨炼出小玛丽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父亲对科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玛丽,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贫寒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玛丽开始做家庭教师。
一直到24岁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时,她才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学好每一门功课。
入学两年后,她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得了第一名。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
她对个人的荣誉看得很清楚,她说:“荣誉使我变得越来越愚蠢。
当然,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就是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往往与别人认为他是怎样很不相称。
比如我,每每小声咕噜一下也变成了喇叭的独奏。
”一天,一位朋友来家做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大为惊讶:“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教女有方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
她开发孩子智力的诀窍是“把握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
女儿不足周岁时,她就引导孩子进行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孩子广泛接触陌生人,去动物园观赏动物,让孩子学游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孩子稍大一些,她就教她们做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她们唱儿歌、讲童话。
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让她们在庭园里栽花、种菜等。
她还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
她的教育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
居里夫人奋斗的故事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
有很多关于居里夫人的事迹都被写成了故事,而这些故事也跟她的美名一样流传于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一:居里夫人的成长故事居里夫人是在波兰出生、长大的。
那时的波兰正处在俄罗斯的统治之下,玛丽从小就尝够了做亡国奴的滋味,她私下里接受了许多抵抗侵略的思想,从心底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她发誓要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学习。
在玛丽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去世了,父亲因为亡国失去了工作,仅靠以前的一点积蓄和在家给别的孩子上课挣点钱养活她们,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艰苦的环境磨炼了玛丽姐妹的意志,在学校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深受老师喜爱。
玛丽中学毕业了,由于才学出众,她获得了金质奖章。
可是她却不能继续上学了,因为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大学里面是不收女学生的,到巴黎上学,家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
要知道,同样获金质奖章毕业的姐姐已在家呆3年了,去巴黎上学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玛丽回到了家里,父亲因供不起女儿上学伤心地落下了泪,玛丽一边劝父亲,一边想着办法。
她和姐姐商量先由她做家教,供姐姐读书,姐姐毕业后有了工作就可以供她读书了。
就这样,姐姐拿着全家人凑起的钱迈向了巴黎,玛丽一边学习一边挣钱,终于在1891年也进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1玛丽到巴黎后,先是住在姐姐家,因为姐姐家离校较远,为了节省时间且有一个更为安静的学习环境,玛丽搬到了学校附近的一间小阁楼上。
阁楼条件相当艰苦,冬天又无法取暖,玛丽常常被冻醒,她不得不起来,把所有的衣物都盖在身上,有时甚至把凳子压在身上增加重量。
玛丽生活极其简单,每天仅以几片面包充饥,有几次连这也忘了,正在读书,突然昏倒,多亏同学发现通知了姐姐。
玛丽的姐姐为此操透了心,玛丽自己却为这事发笑了。
所有的艰苦条件,丝毫没有影响玛丽的学习。
她每天总是早早地第一个来到教室里在前排座位上坐下来,认真听老师讲课,晚上10点钟图书馆的灯熄灭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回到自己的小屋,煤油灯又常常是亮到了夜里两三点钟。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5篇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1)她的身材很瘦弱,仿佛就只剩下一具骨骼和满受辐射轻视的肌肤,她的面容是那么憔悴,憔悴到让人可怜。
自从学完居里夫人这篇*后,居里夫人的形象就刻在我脑海深处。
居里夫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家,在化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并且多次获得诺贝尔学奖。
距离夫人和丈夫始终坚持初心,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
他们的实验室早已破旧不堪,下雨天还会漏水。
他们把实验器材搬到干燥的地方,冬天实验室里寒冷刺骨,他们就在炉子旁边进行研究。
我能想到他们在不懈的研究下,后来发现镭这种物质的存在时,心情是有多么高兴。
居里夫人说:镭的颜色是神秘的,它散发着七彩颜色的光。
那是我见过世界上最好看的颜色。
这颜色仿佛是居里夫人内心的希望。
这颜色也照亮了他无尽的黑暗。
随后居里夫人发表了她的*并证实了镭这种新物质的存在。
这引起了各界化学家的夸赞,居里夫人还在会堂进行了演讲,成为第一个走入会堂演讲的女人。
玛丽居里在当时被所有人认识,在18世纪。
居里夫人的头像也出现在意大利和美国的钞票上。
居里夫人出生在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中,她父亲是一个中学的数学老师,母亲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的校长。
居里夫人从小就学习勤奋,长大后去巴黎求学,考入了巴黎大学,后来在一所学校担任物理老师,并认识了她的丈夫。
两人在闲余时间进行研究,他们还发现了x射线,在学习上名列前茅。
不幸的是,最迷人的东西都有着最危险的一面,距离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也被辐射所侵蚀,日益憔悴,镭的辐射性能很强。
是少数具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居里夫人最终还是没能抵抗雷的辐射,居里夫人的伟大形象我们会永远铭记。
我曾经也看到过居里夫人的雕像,透过雕像,我仍能看到居里夫人的受到侵蚀而变形的脸,她那稀疏的金黄色卷发,要是没有研究镭的话,没有受到镭的辐射。
那她一定比现在还要美丽吧,居里夫人,她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半途而废不是一个圣者应该有的样子。
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篇2)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居里夫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马丽亚·居里夫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科学家之一,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
她的杰出成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和启发了数百万人,成为了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鼓励他们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下面文章将介绍居里夫人的故事和她的杰出成就,以及她给人们的启示。
居里夫人的生平居里夫人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她在早年经历了家庭的重大挫折,但她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让她追求知识。
在20世纪初期,她移居到巴黎,在那里她在瑞士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的实验室工作。
他们两人坠入情网,并在1895年结婚。
以下是她对科学的杰出贡献。
发现镭元素在五十岁之前,居里夫人已经在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1896年,她在研究经过紫外线和其他辐射处理后的钡盐晶体时发现了放射性现象,她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新元素的存在。
她将这个元素称为"镭",并建立了镭元素的理论。
在此之后,居里夫人的伙伴还发现了另一个新元素——钋。
在没有发现任何放射性现象的情况下,他们研究了经过重复分离和提纯后的钋物质。
这表明镭元素和钋元素具有放射性,这就被称为“放射性衰变”。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些研究给居里夫人和她的伙伴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居里夫人于1903年和丈夫一起获得了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发现所做的贡献。
在几年后,居里夫人单独获得了诺贝尔奖,以表彰她对于镭元素和放射性的系统研究。
这些奖项标志着科学领域的极大进步和发展。
她和她的伙伴将惊人的化学和物理学发现发展成了高级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变革性成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切断了镭的供应,并将这个元素捐献给了军队,供其治疗伤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镭元素的毒性开始变得明显,并被公认为是一个危险的放射性化合物。
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居里夫人的科研精神来自她的好奇心和辛勤工作。
她在面对失败和挑战时从不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3则故事一:成绩优异的居里夫人玛丽·居里是她家五个孩子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中学数学和科学老师,收入有限,母亲也是中学老师。
玛丽的童年不幸福。
她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由她姐姐照顾。
后来,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姐姐都因病去世了。
她的生活充满了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磨炼了她从小就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就一直非常努力地学习。
她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特殊的爱好。
她从不轻易错过任何学习机会,处处表现出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小学开始,她每科都是第一。
15岁时,他以一枚金牌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前曾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物理,父亲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也深深地哺育了小玛丽。
她从小就喜欢父亲实验室里的各种仪器。
长大后,她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这使她充满了幻想。
她渴望探索科学世界。
但她当时的家庭不允许她上大学。
19岁开始长期做家教,同时自学各种科目,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就这样,直到24岁,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她认真地听每一堂课。
刻苦的学习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不仅让同学们羡慕,也让教授们感到惊讶。
入学两年后,她满怀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
第二年,她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故事二:读书专注的居里夫人几十年前,在波兰有一个名叫玛尼亚的小女孩,她非常专心于她的学习。
周围再吵也无法让她分心。
有一次,曼雅在做作业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曼雅好像没看见,专心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考她。
他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支起一些凳子,每当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曼雅看完了一本书,凳子还站在那里。
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她,也和曼雅一样,专心读书,努力学习。
玛尼娅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故事三:"读书、读书!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全部。
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居里夫人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和丈夫居里一起,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
下面带来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欢迎参考!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1】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熏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居里夫人的主要事迹【2】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在仅隔8年的时间内就分别摘取了两次不同学科的最高科学桂冠——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
她的长女伊伦娜,核物理学家,与丈夫约里奥因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次女艾芙,音乐家、传记作家,其丈夫曾以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总干事的身份接受瑞典国王于1965年授予该组织的诺贝尔和平奖。
居里夫人成功背后的故事战火下的童年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居里夫人幼小的心灵就懂得了“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
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1)她出生在1867年时波兰首都华沙,父母都是教师。
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人们都亲切地叫他“玛妮雅”。
她就是之后闻名世界的居里夫人。
小时候,她听到爸爸妈妈问比自己大的姐姐问题,总会把答案脱口而出。
开明的父母为她创作了一套“训练”。
但是她还只是个小女孩时,慈爱的母亲得了不治之症,离她而去。
十六岁那年,玛丽毕业于华沙女子学校,获得了她第一枚金质奖章。
因为当时的波兰已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瓜分,所以玛丽在乡村当了5年的教师,才存到钱上大学。
大学校园里,她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玛丽居住在姐夫的房子里,他是一名医生,好心地使玛丽的生活不会那么枯燥。
楼下的琴声、姐夫常跑上来问她一些问题,向她讲解生活中的一些事(医学、音乐、文明......)玛丽不得不停止在物理世界的遨游,更让她生气的是,好心的医生让玛丽去听一场无关紧要的音乐会,浪费了她的时间!于是玛丽攒够了钱,租了一所房子。
为了物理,她只吃一点食物充饥。
有一次,还晕倒在地上呢!这就是玛丽,痴迷于物理,忘乎所以!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事迹(精选篇2)在我眼中的居里夫人是个面对困难不放弃的人。
玛丽。
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他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着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被荣誉所倾倒的人。
”爱因斯坦又说:“一旦居里夫人认识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他就会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的走下去。
”我认为这才是她成功的原因,也是一切伟人最伟大的素质。
在居里发现镭的过程中,她和比埃尔连实验室都没有,简直是从无中创造出有来,难度可想而知。
他们做实验的那间棚屋,夏天遭热地像浴室,冬天则冷得连毛巾也会结冰,而且房子里没有通气设施,只得把大部分制炼手续放在院子里做,这是多么困难,但他们还是继续着他们的试验,终于,他们成功了!1906年居里先生因车祸去世,居里夫人仍然承受住巨大的打击,继续他的科学事业。
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下面给大家带来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希望大家喜欢!居里夫人的故事名人事迹篇1玛丽·居里是家中5个子女中最小的。
她的父亲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学数理老师,妈妈也是中学教员。
玛丽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妈妈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大姐照顾她长大的。
后来,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生活中充满了艰难。
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仅培育了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从小就磨炼出了非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爱好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
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父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过物理学,父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也深深地薰陶着小玛丽。
她从小就十分喜爱父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大后她又读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世界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去读大学。
19岁那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老师,同时还自修了各门功课,为将来的学业作准备。
这样,直到24岁时,她终于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
她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堂课,艰苦的学习使她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这不仅使同学们羡慕,也使教授们惊异,入学两年后,她充满信心地参加了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在30名应试者中,她考了第一名。
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初,玛丽接受了法兰西共和国国家实业促进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各种钢铁的磁性科研项目。
在完成这个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理化学校老师皮埃尔·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共同意愿使他们结合了。
玛丽结婚后,人们都尊敬地称呼她居里夫人。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5篇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篇1】从古至今,在科学领域上有许多名人,但我最崇拜的是——居里夫人。
我之所以崇拜她,是因为她拥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她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有类的工业废渣,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所谓的化验室是一个曾经停放尸体的破棚子。
居里夫人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中的矿渣,她的双手上留下了溶液的点点烧痕。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她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在破木棚中发出了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蓝色荧光是用一位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呀!居里夫人一生共获得了一项奖金、十六枚奖章、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包括两次诺贝尔奖。
他本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把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那些奖章送给小女儿做玩具。
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视名利如粪土的品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关于科学家居里夫人事迹【篇2】一位美丽的女性穿越百年的风尘,从科学的圣殿中向我们走来,她靠的不是引人注目的美貌,而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成就了闪烁着理性之光的居里夫人,也使我们懂得精神的美丽远胜于一切世俗的、外在的妩媚。
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
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着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
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
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
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
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着。
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瘦弱的居里夫人每次要把20千克沥青矿渣,放进一个大锅里进行提炼。
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整天都围着大锅转,闻着沥青有毒的气味,把它们煮沸、倒出、结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关于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玛丽·居里(Marie Sk?odowska Curie,1867-1934年)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
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一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
直到保罗·朗之万——另一颗伟大而聪颖的头脑,介入了她的生活。
朗之万是热爱玛丽·居里的——当然,他的离婚失败了。
同时他还愚蠢地让自己的妻子拿到了玛丽·居里写给他的情书,这些情书最终被公布给了报社。
玛丽·居里在45岁的这年,陷入了身败名裂的低谷。
保罗·艾培的女儿,玛丽·居里最忠实的学生与支持者之一,却因此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巨大冲突,她站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你敢于赶她走,我将永远不会再见你,我的父亲。
”她一生里没有顶撞过父亲,惟独在这一件事上表现出了怒不可遏。
她清晰地说了以下留给父亲也足以留给未来的话语:“如果玛丽·居里是个男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玛丽·居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走向了她生命的陨落。
有几乎三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是在一种崩溃状态里,她被她周围的强大的、恶毒的、残忍的敌意打垮了,不得不住进一所由修女开办的医院,以求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治疗。
最终她恢复过来。
强悍的意志和工作让她再度站了起来。
在这之后她持续工作了22年,继续为法国和世界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居里夫人的励志故事二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居⾥夫⼈的故事简介居⾥夫⼈的故事简介 居⾥夫⼈是历史上第⼀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之⼀。
下⾯是yjbys ⼩编为⼤家精⼼搜集的居⾥夫⼈的故事简介,供⼤家参考借鉴。
⽣平简介 玛丽娅·斯可罗多夫斯卡娅,即著名的居⾥夫⼈,被誉为“镭的母亲”。
居⾥夫⼈1867年11⽉7⽇诞⽣于沙俄侵略者统治下的波兰⾸都华沙,是家中5个⼦⼥中最⼩的。
⽗亲是华沙⾼等学校的物理学教授。
她的童年是不幸的,母亲得了严重的传染病,是⼤姐照顾她长⼤的。
后来,母亲和⼤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了。
她的⽣活中充满了艰难。
这样的⽣活环境不仅培养了她独⽴⽣活的能⼒,也使她从⼩就磨炼出了⾮常坚强的性格。
玛丽从⼩学习就⾮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著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顽强的进取精神。
从上⼩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
15岁时,就以获得⾦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她的⽗亲早先曾在圣彼得堡⼤学攻读过物理学,⽗亲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也深深地薰陶著⼩玛丽。
她从⼩就⼗分喜爱⽗亲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长⼤后她⼜读了许多⾃然科学⽅⾯的书籍,更使她充满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学的世界中去探索。
但是当时的家境不允许她上⼤学。
1886年,她开始做长期的家庭教师,同时还⾃修了各门功课。
1891年,她到巴黎⼤学深造,攻读物理学和数学,并获得了这两个硕⼠学位。
学业完成后,她本打算返回祖国为受奴役的波兰⼈民服务,但是,与法国年轻物理学家⽪埃尔·居⾥(pierre curie,1859~1906)的相识,改变了她的计划。
1895年,她与⽪埃尔结婚,1897年⽣了⼀个⼥⼉,⼀个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作引起了居⾥夫⼈的关注。
贝克勒尔在检查⼀种稀有矿物质“铀盐”时,继伦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x射线之后⼜发现了⼀种“铀射线”⼈们称之为贝克勒尔射线。
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
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入先贤祠。
她还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
下面给大家说几则居里夫人的故事:童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波兰有一个名叫玛妮雅的小女孩,她非常专心地学习。
周围再吵也无法让她分心。
有一次,曼雅在做作业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曼雅好像没看见,专心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考她。
他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支起一些凳子,每当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曼雅看完了一本书,凳子还站在那里。
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她,也和曼雅一样,专心读书,努力学习。
玛尼娅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她是居里夫人。
认真读书几十年前,在波兰有一个名叫玛尼亚的小女孩,她非常专心于她的学习。
周围再吵也无法让她分心。
有一次,曼雅在做作业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
曼雅好像没看见,专心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考她。
他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支起一些凳子,每当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
曼雅看完了一本书,凳子还站在那里。
从此,姐姐和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她,也和曼雅一样,专心读书,努力学习。
玛尼娅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她是居里夫人。
生活简朴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
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
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35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
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
居里夫人的事迹15篇居里夫人的事迹篇1居里夫妇发现镭的伟大功绩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荣誉,象一声春雷轰动了整个世界。
外国科学界的诚挚邀请电,各地发来的热情贺信,象雪片一样飞来;怀着崇高敬意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毫不相识的人,请求他们亲笔签名留念;摄影师赶来拍照;新闻记者前来采访……当玛丽·居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穷学生时,饥饿、寒冷、清贫和冷眼包围着她、侵扰着她,她对这一切曾做出响铮铮地回答:决不屈服!刻苦学习!今天,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居里夫妇用坚定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次,有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这位科学家,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
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对于研究出来的东西——镭,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
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
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不受任何限制。
——如果我们的发现可以获利,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这上面我们不应该有什么优先权。
何况镭是对于病人有好处的……依我看,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巨额的诺贝尔奖金,对于一向清贫的居里夫人来说,并不希罕它,而是把大量的奖金赠送给波兰的大学生、贫困的女友、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瑞士的日内瓦大学公开提议,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聘请他们到大学讲学。
做为普通中学教师的居里夫妇认为,这样做尽管对自己有利,但会影响甚至会中断他们的研究工作,因而谢绝了,仍旧在他们那间破旧的木板房里作实验。
皮埃尔·居里逝世以后,居里夫人把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价值一百万法郎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一个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她说:“只要能治好病,甚至只要能够使病人减轻一些痛苦,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不算是徒劳的了。
居里夫人的故事
导读:居里夫人的故事
在俄罗斯人统治下的华沙,要实现我的计划是很不容易的;但比起在农村,我成功的机会还是要多一些。
实验室是市政府下属的一个机构,我的表兄任实验室的主任。
晚上和星期天时,我可以进实验室做实验,而且多半只有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
我按照课本上讲的方法做各种各样的物理和化学实验,经常有种种意料不到的结果出现。
如果成功了,我就高兴极了,并大受鼓舞;但也常因缺乏经验而导致失败,这时我就会非常失望,感到十分沮丧。
这些经历使我深切地明白: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但我却由此更确信:我的天性的确适合学习物理和化学。
后来我又找到一个教学职位。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我加入了华沙一个学习团体,它是由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波兰年轻人组织的。
这个团体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学习方式,共同的学习愿望使这群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但这个组织也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要求组织中的人应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己任。
在一次集会中,有一位青年说:
我们祖国的希望就在于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加强道德观念,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
而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努力自学,同时尽力在工人和农民中普及知识。
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商量并决定:在晚间向大众传授知识,每人
讲授自己精通的内容。
这显然已经具有秘密结社的性质,因而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好在参加的人都有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我至今仍然相信,参加这个组织的人必将会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
当时我也参加了这个组织,那种相互鼓励、切磋知识、彼此帮助,至今回忆起来仍给我带来欢悦和激动。
虽然由于缺乏活动经费,组织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我至今仍然确信,当时的追求和种种行动,的确是使波兰社会取得进步的唯一道路。
要想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个人必须受到很好的教育,具备良好的素质。
如果每个人都尽力完善自己,又共同分担社会的责任,尽心尽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以最有益的办法帮助他人,我们的社会必然会进步,走向美好。
这种经历,更增强了我努力学习深造的决心。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