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业发展情况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3.91 KB
- 文档页数:3
广西高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摘要:文章叙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发展现状及发展模式,指出目前还存在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关键词:广西高峰林场;林下经济;现状调查;发展方向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49-2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一种解决林农就业、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是全国首批十佳林场、中国纤维板行业百强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林场经营总面积135万亩,森林蓄积量3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6.5%。
2012年造林19万亩,木材生产61万立方米,人造板产量53万立方米,实现总产值2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区林业系统中排名第一,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 高峰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高峰林场作为广西的大型国有林场及重点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在资源优势、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等方面都十分明显,用以开发林下经济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前景非常广阔。
1.1 森林资源丰富高峰林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林面积达100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到40多万亩,加上地处亚热带和南亚热带,雨热同季,资源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足够的建设空间。
1.2 林区紧邻城市边沿高峰林场经营的林地中,有28万亩紧邻南宁市城市边沿,发展林下种植、林下生态养殖等各类林下经济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交通便捷高峰林场在地理位置上东与市场购买力巨大的广东、港、澳相邻,南接地缘战略重要的东盟国家,林场林区内道路四通八达,路网分布广、密度大,林区内包括社会公路、林区便道等在内总长度已达到3000公里,分场各主要道路已基本实现水泥硬化,出行极为便利。
第三产业是带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林业是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形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第三产业已成为林业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支撑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林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国有林场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骨干带动作用,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提供生态公益服务,因此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不砍树也致富”,逐步成为各国有林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1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以下简称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3月,是13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之一[1]。
高峰林场场部位于南宁市,在职人员2578人:按文化程度分,研究生66人(含博士研究生1人)、本科633人、大专477人、中专及以下1402人;按职称分,高级54人(含正高2人)、中级401人、初级266人、其他1857人。
高峰林场经营面积10万hm 2,林地分布在广西12个市、49个县(市、区),森林蓄积量700万m 3,森林覆盖率达87%。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峰林场形成了以营林为基础、以林产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被誉为国有林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等。
2022年,高峰林场资产总额128亿元,总产值46.06亿元,总收入19.5亿元。
2第三产业发展现状2.1产业构成依托丰富的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高峰林场实施“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的产业发展战略,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2]。
1)自筹资金建设了六塘工业集中区,引入合作伙伴建设了高峰活动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高峰城-大型智慧物流仓储中心等一大批土地开发项目。
2)2016年,高峰林场投资13亿元建设了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正式进军生态旅游业,2019年开园运营以来,累计接收稿日期:2023-03-18作者简介:宋思燕(1988—),女,云南玉溪人,硕士,经济师,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广西发展珍贵树种情况汇报广西区林业厅(2011年3月)一、广西珍贵用材树种发展现状(一)树种资源情况我区已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含亚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1717属288科,其中:蕨类植物56科150属900种,裸子植物7科21属48种,被子植物225科1546属7406种,被子植物的科、属、种数占总科、属、种的78.1%、90.0%、88.7%。
具有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生长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430种,在我区森林植物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其中阔叶树种395种,特类及一类材树种55种。
适于广西栽培的珍贵树种有100多种,珍贵树种资源丰富。
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珍贵树种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出红锥、西南桦、任豆、柚木、格木、油杉、降香黄檀、铁力木、枧木、苏木等20多种速生、材质优良的珍贵树种。
(二)面积和蓄积以及分布情况据初步统计,全区珍贵树种(含一般阔叶树种)面积492万亩,蓄积808万m3;面积超过15万亩的树种有:任豆、红椎、桦木等3个,超过1.5万亩的树种有:香椿、青冈栎、枧木、水青冈(山毛榉)、酸枣、麻栎、福建柏、光皮桦、火力楠、银杏、枫香、苏木、亮叶水青冈、其他硬阔等。
蓄积量超过100万m3的树种有:任豆;蓄积量超过10万m3的树种有:红椎、其他硬阔、青冈栎、香椿、西南桦、福建柏,蓄积量超过1万m3的树种有:酸枣、樟树、麻栎、枫香、火力楠、米椎、南酸枣、光皮桦、蚬木、荷木、米老排、长苞铁杉、苏木、其他栎类、香樟、桉树、刨花楠、海南蒲桃、木荷、银杏、蒜头果等。
其水平分布情况是:河池市面积最大,有328万亩,第二是百色市,面积39.9万亩,第三是玉林市,面积27.3万亩。
(三)试验研究开展情况1.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已经展开区林科院在南宁、桂林植物研究所在桂林、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在凭祥分别建立引种树木园,并开展了优良珍贵树种引种驯化、种质资源收集和异地保存技术等方面研究。
2000年以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争取到了国家种苗基地工程投资,建立了广西天峨县西南桦采种基地、广西百色市西南桦采种基地、广西环江县香椿采种基地和广西忻城县任豆采种基地等珍贵树种采种基地,采种基地的建成,为广西珍贵树种的发展提供了良种和壮苗保障。
广西桉树产业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2014年10月20日)广西是我国桉树种植第一大省区,桉树产业是广西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的核心主体,为广西的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我国木材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桉树是全球生长最快的阔叶树种之一,与树、松树并称世界三大人工林树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在全世界围大力发展。
目前,桉树在世界5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面积达到2亿多亩。
我国引种桉树有110多年历史,主要在华南和西南南部的广西、、、和等17个省(区)。
2012年全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约6000多万亩,仅次于巴西和印度。
桉树已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纸浆材和纤维材树种,成为资源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被企业、林农普遍接受的首选树种。
广西是我国最早引种桉树的省(区)之一,但大面积栽培桉树始于1965年。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窿缘桉、柠檬桉、野桉、大叶桉,其次为广叶桉、赤桉、细叶桉。
2000年起,随着尾叶桉的成功引进、改良和杂交种无性系的推广, 桉树得以快速发展。
到2013年,全区桉树人工林面积达到3000万亩左右,占全国桉树总面积的近一半,桉树蓄积量1亿多万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六分之一左右,桉树面积、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全区有桉属树种90多种,但主要种植品种为尾叶桉、尾巨桉等杂交无性系,如广林9、DH924、DH3327、DH3229、DH19-6、U6、韦赤桉3号等。
形成了以种苗生产、培育采伐、加工利用为主体的桉树大产业,成为广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支撑了广西造纸和木材加工千亿元产业。
(一)广西桉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广西桉树产业发展过程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量引种、零星种植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该阶段主要以引种试种为主。
广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光、热资源丰富,与桉树原产地的气候类似,非常适合种植桉树。
广西林业发展情况简介1. 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广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对广西林业发展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2. 林业资源概况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省份之一,拥有广袤的森林面积。
截至目前,广西已经确定的林业用地面积达到XX万亩,森林覆盖率为XX%。
森林资源的丰富为广西的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林业政策和规划广西注重林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林业。
广西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森林保护和林业投资的政策,为林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广西还制定了林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几年林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4. 重点领域发展4.1 林业生产广西注重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近年来,广西林木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林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广西林业生产主要包括木材、竹材、木质家具等产品的生产,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林下经济产品。
4.2 林业科技创新广西积极推动林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建设。
广西的林业科技创新重点包括林木良种选育、林业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调查等。
林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为广西林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4.3 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广西高度重视森林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林业经营的可持续性。
广西还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工程,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5. 林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广西林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
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林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为广西的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此外,广西的森林资源还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吸引了众多游客。
6. 持续发展的展望广西未来的林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广西将继续加强林业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改善林业产业结构,推动林业科技创新。
同时,广西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林业技术的引进和交流,提升广西林业的国际竞争力。
广西林业产业概况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广西地处亚热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
性丰富程度居全国第三位。
全区有林地面积2.39亿亩,居全国第6位,森林面积218亿亩,全区速丰林近4000万亩,2014年森林覆盖率达62%,居全国第三位;森林蓄积量68亿立方米。
【总页数】1页(P29-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广西林业:着力打造广西林业生态升级版和产业升级版——访广西林业厅厅长陈
秋华 [J],
2.全国第一批成立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广西唯一国家甲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 [J],
3.陕西省林业产业概况 [J],
4.广西六堡茶产业概况及发展对策研究 [J], 张凌云;苏敏;吴潜华;覃榆茏
5.践行绿色发展广西林业争先--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杨超、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 [J], 张雷;袁琳;谢彩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州林业发展情况汇报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南亚热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林业资源丰富,是国家级贫困县。
近年来,龙州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林业产业逐渐成为龙州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首先,龙州县林业资源丰富。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3.8%,森林面积达到30.2万公顷,林木蓄积量达到2400万立方米。
其中,有大量的珍贵树种资源,如楠木、红豆杉、核桃木等,为龙州县的林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基础。
其次,龙州县林业产业逐渐兴盛。
近年来,龙州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龙州县已建成了一批林业产业园区和木材加工厂,林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林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为龙州县的林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龙州县林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龙州县积极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加大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力度,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同时,龙州县还大力推进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了一批林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最后,龙州县林业扶贫成效明显。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龙州县将林业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龙州县积极推进林下经济、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项目,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
综上所述,龙州县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林业产业成为龙州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龙州县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林业产业发展力度,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桉树是当前我国南方林区林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树种[1],桉树人工林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生态防护作用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
面对可利用林地资源的限制、立地条件的制约等影响,桉树人工林将在营林制度、经营策略和途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和重大调整[3]。
广西钦廉林场位于广西南部,地跨钦州、北海两市,分布在钦南区、浦北县等18个乡镇,林场地貌属桂东南六万大山西南余脉延伸至近海地带的中低丘陵、台地,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
林场经营范围内最高峰是平艮分场通天蜡岭,海拔245.3m ,最低点是那丽分场旧铺工区林地,海拔只有10m 左右。
林场人工种植主要树种有桉树、杉木、马尾松等,林场经营松杉桉商品林地面积约3.2万hm 2[4],其中桉树面积约2.9万hm 2,占乔木林面积的90%。
近年来,林场以现代林业理念为指导,不断丰富优化桉树树种结构,采用“桉树+油茶”、桉树大径材、“桉树+珍贵树种”、桉树低产林改造、“桉树+台湾相思等”、林牛草等模式,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商品林建设质量水平,2022年全场桉树出材达180m 3·hm -2,万元林面积达200多hm 2,林场桉树综合效益显著。
1桉树林发展现状1.1完善技术规程,确保林木生长旺盛综合林场桉树生长及轮伐期等情况,及时完善技术规程:1)调整桉树追肥年限,由原来一个轮伐期追肥5年增加到6年,且规定每年1—7月为追肥期限,确保在生长旺季得到养分补充;2)开展卫生伐作业,为使林分生长环境更健康,推行桉树3—5年生林分开展卫生伐作业,如那琴分场那标站5林班植苗4年林,每年都发生焦枯病害,2022年通过卫生伐除林分中弱、小、病、断株,优化了林分环境,使得林分通透健康,没有发生焦枯病害,桉树林生长旺盛。
同时,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综合防治工作,未出现大面积桉树林虫害病疫。
对局部出现的桉树虫害,及时组织做好防治工作;根据林地林木可持续发展、森林认证、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等要求,严格设定除草剂的使用条件,逐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在选购除草剂时充分考虑成分不含2,4-D 等禁用化学品的除草剂。
谈谈广西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越性陈兰 0936110104 林学091广西是全国的林业大区,在国家的林业建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广西现有经济林面积196.9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515.52万公顷。
林产化工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八角、松脂、松香及深加工、玉桂、茴油、桂油、栲胶等林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近几年,广西在中央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之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它的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取得的成绩斐然。
林下经济是一个更注重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如果不能在短期时间内使农民们达到致富效果,就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并合理利用周边的一切资源,才能有效的使农民致富。
目前,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三大板块的格局,即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林下旅游四大产业,及桂东和桂南重点发展林下养殖和林下产品加工、桂西和桂中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桂北和桂东北重点发展林下森林旅游的三大板块。
广西发展林下经济有其优越性。
一、林地资源丰富。
广西位于云贵高原,地处中国东南边缘,位于亚热带地区。
其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广西总面积的一半左右,林地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
二、林业发展势头好。
该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光照、气温等自然条件优越,植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林木生长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
全区林地面积2.3亿亩,居全国第五位,80%的林地十分适宜培育速丰林,自然资源的潜力优势非常巨大。
林木经济有其局限性和限制性,树林的生长周期长,产出效益不够高,可在良好的林木资源条件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三、市场条件优越。
该区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西部地区唯一具有沿海、沿江和沿边的区位优势的省份,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地处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同时享有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沿海和边境地区税收、投资等优惠政策,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林业发展基础扎实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诚邀各路英才加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作,广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广西林业厅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务林人,顺时应势,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破浪前行,林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优良环境、广阔前景。
●资源基础更加坚实: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降雨丰富,热量充沛,发展林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已发展成为全国林业大省(区),许多关键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2009年,全区森林面积达2.06亿亩,森林覆盖率57.78%,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近3倍,居全国第四位;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82亿元,居全国第九位;经济林、人工林、速丰林面积和年商品材采伐限额均居全国第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三位。
近年来全区每年造林350万亩左右。
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受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高度称赞。
●体制活力日益凸显: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9年全面启动以来,速度快、质量高,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和后起之秀。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和企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森林资产交易日益活跃。
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国有林场的发展势头好、后劲足。
2009年,13家区(区)直属林场实现总产值29.6亿元,净利润3.4亿元,分别增长48.5%、87.3%;林场干部职工经营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增长77.4%。
近两年来,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29.4%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确定了林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和“12345”工作思路,提出了全区林业总产值2015年达到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60%左右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广西林业发展基础扎实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诚邀各路英才加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
近年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风起云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如火如荼,特别是随着多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作,广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西林业改革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广西林业厅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务林人,顺时应势,众志成城,奋力拼搏,破浪前行,林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优良环境、广阔前景。
●资源基础更加坚实: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降雨丰富,热量充沛,发展林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经过多年努力,广西已发展成为全国林业大省(区),许多关键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2009年,全区森林面积达亿亩,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近3倍,居全国第四位;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82亿元,居全国第九位;经济林、人工林、速丰林面积和年商品材采伐限额均居全国第一;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三位。
近年来全区每年造林350万亩左右。
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受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的高度称赞。
●体制活力日益凸显: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9年全面启动以来,速度快、质量高,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和后起之秀。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和企业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森林资产交易日益活跃。
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国有林场的发展势头好、后劲足。
2009年,13家区(区)直属林场实现总产值亿元,净利润亿元,分别增长%、%;林场干部职工经营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增长%。
近两年来,全区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2009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示
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战略决策,确定了林业发展“三步走”战略和“12345”工作思路,提出了全区林业总产值2015年达到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60%左右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正在陆续出台。
围绕落实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广西林业厅正在抓紧实施林业产业发展“56820”行动计划,不遗余力推动林业实现大开放、大合作、大跨越、大发展。
全区林业已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新热点。
印尼金光集团、芬兰斯道拉恩索集团、香港理文公司等一批全球林业企业巨头已在广西投资兴业,中国地板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翔盛集团、广州力恒集团、江苏阳光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也正密集抢滩广西林业。
●创业舞台更为宽广。
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广西林业厅设有14个内设正处级机构,管理自治区森林公安局(自治区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及14个二层机构、13家自治区直属林场、4个科研院校、3个自然保护区和25家直属林业企业;还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代行出资人职责对广西林业集团进行监管。
全厅直接管理的人员达3万多人。
同时,还把“人才强林”战略作为建设林业强区的第一抓手,按照以能力选才、凭业绩用才、用环境聚才的原则,加快实施人才强林“136工程”(即从2009年起,区直林业系统在4年内引进培养100名博士、300名硕士、600名重点院校紧缺专业学士),在厅机关建立干部攻读学位激励制度,全面推行干部竞争上岗。
近两年来,区(省)直林业系统人才成长速度大幅提升,一大批年轻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通过提拨和竞争上岗晋升的科级干部超过800名,处级干部达169名,厅级干部达7名。
社会各类人才也慕名而来,纷纷流入广西林业系统。
2009年共引进培养博士8名、硕士69名,学士180名。
全系统求贤若渴、见贤思齐的观念已蔚然成风,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的机制已经形成。
此外,广西林业厅还投资1亿多元,建设一栋总面积万平方米,综合功能
在区(省)直单位居于前列,集舒适宜人、绿色环保、智能化、现代化于一体的综合办公大楼。
13家区直属林场还组建了一批木材加工企业、房地产公司、投融资公司,翘首以待各类优秀人才的加盟。
广西林业系统发展空间大、创业舞台宽、成功机会多。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没有优秀人才的风云际会,就没有广西林业的兴旺繁荣。
按照人才强林“136工程”,广西区(省)直林业系统现面向全国引进100名优秀人才,其中博士20名、硕士50名、学士30名。
热忱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加盟广西林业!让我们在绿色的沃土上,放飞青春无限梦想,尽情施展聪明才智,共同缔造广西林业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