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简史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朝医药发展简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医药走过了漫长而精彩的历程。
从古代的方脉学到现代的医学技术,朝鲜医药经历了飞跃的进步和不断的创新。
本文将为您回顾朝鲜医药发展的历史,带您了解这一传统医学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方脉学的奠基朝鲜医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方脉学。
方脉学是朝鲜医学的根基,其理论基础包括对人体脉搏和经络的理解。
古代医家通过观察人体脉搏和经络的变化,推测人体的病症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方脉学的奠基人是医学家李时中和李东洞,他们将“八纲”理论和“六淫”理论融入了医学实践中,为朝鲜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朝鲜医学的兴起在古代,朝鲜医学逐渐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医师开始将方脉学应用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医学家开始系统地整理和记录医学知识,编写了许多医学著作。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本草纲目》和《医宗金鉴》。
《本草纲目》是一部详尽记录草药的著作,对草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医宗金鉴》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朝鲜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百科全书。
三、现代医学的崛起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朝鲜医学逐渐融入了现代医学的元素。
19世纪末,朝鲜开始引进西方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成立了多所医学院和医院。
这些医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专业人才,为朝鲜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许多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也被引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这一时期的朝鲜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朝鲜医学的现状如今,朝鲜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特而完整的医学体系。
朝鲜医学不仅继承了古代方脉学的传统,还吸纳了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
现代的朝鲜医学致力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同时注重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朝鲜医学拥有独特的诊断方法,如脉诊、舌诊和面诊等,这些方法在准确诊断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朝鲜医学还注重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强调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这种综合性的医疗理念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总结:朝鲜医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历程。
朝鲜半岛发展简史??朝鲜民族的主源,或者说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
他们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居住在朝鲜半岛。
韩种族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居住朝鲜半岛的南部。
秽种族属于北方蒙古人种,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北部。
韩、秽两种族早就人口众多,并创造了灿烂文化。
七十万年前:朝鲜半岛开始有人类定居。
公元前2333年:传说中的檀君王俭建立古朝鲜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在我国商、周之时),原来居住在我国辽东地区的东夷人,开始迁徙到辽东半岛。
商朝贵族箕子率领五千众向东出走到朝鲜半岛,教那民礼仪织田。
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又制八条之教。
”《三国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和朝鲜半岛土著的秽人结合而成。
一直传了十四世。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燕人占取辽东,并攻占了古朝鲜西部的土地,促使了居住在辽东的夷人和新牵来的燕人融合成新的燕人,不久并入于秦。
而居住朝鲜半岛的夷人,则和当地的秽人融合成了古朝鲜族。
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燕、齐、赵民避地朝鲜者数万口”。
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度贝水,居朝鲜之西界秦故空地上下障。
满诱亡党众稍多,乃攻准,准逃亡。
”箕子末代王箕准在公元前194年被燕人卫满推翻。
中国北方居民更不断移居朝鲜,他们给朝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把箕子朝鲜的末代王箕准推翻,建立了卫氏朝鲜政权,史称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定都险城(今平壤)。
表明了燕人的进一步迁入朝鲜半岛北部。
与此同时,萁氏的后代萁准南走马韩为王。
此外在秦代还有一部分汉人,为逃避秦的徭役,逃亡到朝鲜半岛的东南部,与当地土著韩族结合形成了汉代的辰韩。
北方民族进入了朝鲜半岛的南部。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发兵灭卫氏朝鲜,于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四郡:乐浪(平壤一带),玄菟(咸兴和东北一带)川缶屯(今咸镜南道咸兴以南与江原道之地),真番(汉江南与三韩相接之地)。
延 边 大 学 成 人 教 育 学 院《朝鲜韩国简史》期末考试试卷(A 卷)1.汉四郡是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和_______。
2.前三国三韩是古代朝鲜半岛南部三个部落联盟包括马韩、_______和弁韩。
3.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韩半岛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的__________,证明了韩半岛旧石器时代的存在。
4.新石器文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是栉文陶器和_________。
5.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分:旧石器时代是打制石器为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出现了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_______为主,出现了陶器,在这个时代末期出现了金属。
6. 青铜器(Bronze Age )文化:BC.1千年前后出现。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是_______和青铜器(청동기)。
7.支石墓(고인돌):_______时代支配阶层的坟墓。
汉江南北有差异,北方式是桌子式,南方为基盘式。
8.新石器时代人和青铜器时代人一起形成了_______的祖先。
9.在铁器时代,主要是使用铁器进行生产活动,并且出现战争。
以______文化为基础,朝鲜半岛出现了最初的国家。
10.汉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是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四个郡,分别为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和_______。
11. 韩国古代社会中的古朝鲜是指:_______、箕子、卫满。
12.朝鲜半岛三国时代(삼국시대)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占据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_______(前57年-935年)。
13. _______年,土豪家庭出身的裨将甄萱在完山州(今全罗北道全州)割地自立,建立后百济国。
14.佛教在384年从高句丽传入百济,受到百济欢迎,此后,百济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许多文化传播至日本,包括_________。
朝鲜(韩国)简史◆公元300年之前前1046年周武王时期派商纣王叔叔箕子去朝鲜,箕子王朝前207年秦朝末年中国人卫满来到朝鲜,推翻箕子王朝,建立卫满朝鲜汉武帝灭卫满,在朝鲜建立了“汉四郡”,朝鲜变成了汉朝的一部分,但在随后的200年内被逐一推翻(以上三阶段的朝鲜都指朝鲜北部, 朝鲜南部有三个独立的部落,称为“三韩",三韩后来变成新罗和百济,再后来变成现在的韩国)公元300年西晋末年,中国人退出朝鲜,朝鲜开始自治◆公元300年一公元900年前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南部一直有三个独立的部落,后来变成新罗和百济,再后来变成现在的韩国)公元600年左右,朝鲜此时:高句丽, 百济,新罗。
高句丽+百济PK新罗——新罗求助大唐-——唐+新罗PK高句丽+百济——百济求助倭国———大唐+新罗PK倭国+百济-—新罗统一朝鲜◆公元900一公元1400 (高丽时代)后三国(高丽,后百济,新罗),高丽王朝统一朝鲜,契丹,女真,金国,蒙古轮流挑衅,均未成功◆公元1400年一1910年(李家王朝,后改称大韩帝国)1392年,高丽朝将军李成桂反水,建立李朝,高丽改名朝鲜,此后500多年朝鲜一直是李家王朝1600年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欲取道朝鲜进攻中国,被朝鲜拒绝。
日本pk中国+朝鲜,因丰臣秀吉中途去世而结束其间,日本崛起后经常挑衅朝鲜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朝鲜高宗李熙,闵妃。
后高宗把朝鲜改称“大韩帝国”, 自做皇帝,追封闭妃为明成皇后日本打赢中国,俄国后,侵略朝鲜,其间伊藤博文被朝鲜人暗杀1905—1945年,日韩合并,朝鲜变成日本的一部分。
◆1945年二战日本机政后,朝鲜按三八线分成朝鲜和韩国◆1945-149苏占领北朝鲜◆1948朝鲜分为两部分:李承晚和金日成。
朝鲜历史悠久,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开始有所记载。
中国燕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发兵灭卫氏,在朝鲜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弓裔称王,建后高句丽国,定都铁原;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开城,改国号为高丽。
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
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
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余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直到1598年被中朝联军击溃。
韩国和朝鲜一、自然环境大韩民国(韩语:岳涻),简称韩国。
位于东北亚,是一个新兴的发达国家。
宪法领土范围为整个朝鲜半岛及附属岛屿,实际领土约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4/9。
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海,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万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推动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里,由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汉江奇迹”。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
成立于1948年9月9日,首都平壤。
由朝鲜劳动党执政,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其南部与韩国以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全国地形多山,森林覆盖率较高。
并且拥有核武器,这是东北亚地区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社会概况(一)人文概况1、人口与居民韩国人口约为4854.4万,人口分布密集。
全国居民基本上由单一民族组成,通用韩语,语系未定。
在朝鲜历史上,世宗大王(1418年—1450年在位)以前朝鲜人是没有文字的,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
1446年世宗大王创造了谚文(训民正音),即现在的朝鲜语,是一种拼音文字。
但朝鲜文并未取代汉文的地位,其大规模使用是在大韩帝国时期,而作为官方文字则是1948年建国以后。
现在韩国的语言中10%左右是朝鲜语固有词,69%左右是汉语的变音,还有10%是英语的变音,剩下的则是其他语言的变音。
现在的韩国语与朝鲜语略有不同。
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北南语言也出现略微差异。
韩国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等,儒学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朝鲜人口约2330万人,全国为单一朝鲜族,通用朝鲜语。
2、国旗、国徽、国歌、国花、首都韩国国旗为太极旗。
韩国国徽为圆形。
韩国的国花为木槿花。
国树为松;国兽为虎;国鸟为鹊。
韩国的首都是首尔。
朝鲜的国徽呈椭圆形。
让你了解朝鲜历史的8本书籍让你了解朝鲜历史的8本书籍 历史,简称“史”,指对⼈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论⽂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的⽅式存在,不可改变。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让你了解朝鲜历史的8本书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家! 1、《A History of Korea: 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 (《朝鲜历史:从⽯器时代到现代》) 作者:Michael J. Seth 出版社: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推荐理由:本书是⼀部叙事全⾯、材料详实的朝鲜通史著作,作者描述了朝鲜半岛上的各个不同部族是如何⾛到⼀起,成为⼀个具有鲜明特⾊的民族,并在19世纪晚期如何沦为⽇本的殖民地,后来⼜如何形成朝韩分裂的局⾯。
作者并没有孤⽴的叙述朝鲜历史,⽽是从⼀个更宏⼤的视⾓来研究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被置于全球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强调朝鲜与世界其他地⽅的互动过程,这使所有的读者都能够对朝鲜历史有⼀个清晰、宏观的认识。
2、《Brief History: Brief History of Korea》 (《朝鲜简史》) 作者:Mark Peterson 出版社:Infobase Publishing 推荐理由:本书介绍了朝鲜半岛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亮点在于,本书⽤丰富的史料,阐释了⽂化因素对朝鲜历史的巨⼤影响。
书中还提供了⼤量的地图、数据表和照⽚,⽅便读者的阅读。
3、《朝鲜通史》中⽂版 作者: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译者: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出版:吉林⼈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中⽂的朝鲜通史著作实在是太少,这本还是中国在20世纪六七⼗年代编译的朝鲜官⽅⾃⼰写的朝鲜通史类著作,还标明是“内部读物”。
也就是说,这本书很难找,⽹上有电⼦版的,⼤家可以⾃⾏下载。
朝鲜李朝简史李氏朝鲜,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
又称朝鲜王朝(Chosun Dynasty),简称李朝。
(1392年-1910年)),开国始祖为李成桂。
历经27代国王和皇帝,在1910年被日本吞并。
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
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
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ZYB可调式渣油泵于汉城。
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政治制度外润滑渣油泵李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ZYB渣油泵安装尺寸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李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ZYB渣油泵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zyb齿轮输油泵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高温渣油泵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ZYB硬齿面渣油泵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ZYB齿轮油泵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朝鲜历史悠久,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开始有所记载。
中国燕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发兵灭卫氏,在朝鲜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弓裔称王,建后高句丽国,定都铁原;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开城,改国号为高丽。
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
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
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余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直到1598年被中朝联军击溃。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发生壬午兵变,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
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
是为“甲申政变”,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
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占领汉城,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并和清军展开甲午海战,清军失败,签定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成为日本保护国。
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6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
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于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1919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并在苏美军队支持下于1948年分别立国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50年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953年以临时分界线为界,签定停战协定。
由于朝鮮王朝是中国的藩属国,所以在1896年之前,其国王不能自称皇帝。
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
皇太子称为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
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仪、淑容、贵人这些等级。
按照朝鲜王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
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
此外,中宗时的朴敬嫔、肃宗时的张禧嫔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
清州韩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