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实验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294.09 KB
- 文档页数:4
94畜牧·水产·桑蚕对于断奶阶段的仔猪来说,这一阶段仔猪要开始接受干粉饲料的喂养,当仔猪开始吃饲料时,其肠道机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会影响仔猪的免疫系统以及其动作行为特征,进而使仔猪的采食量与消化功能下降,导致仔猪生长缓慢。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饲养员会在仔猪的喂养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以及抗应激物质来促进仔猪的生长,但是这一喂养效果并不理想,造成了仔猪体内药物残留,抗应激物质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善。
但是,采用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进行喂养,不但可以促进仔猪的采食量,而且改善了仔猪的消化功能。
1.液态发酵饲料的含义及分类通常我们所说的液态发酵饲料指的是将饲料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进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状态的液态饲料。
液态发酵饲料的种类分为两种:分别为全价液态发酵饲料与谷物液态发酵饲料两种。
其中,全价液态发酵饲料指的是富含有维生素与生物氨基酸的饲料,但是这种饲料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且容易产生营养物质流失的问题。
谷物液态发酵饲料指的是将谷物作为饲料的原料,对其进行发酵并与其他营养物质混合制作出来的全价配方饲料,这种液态饲料减少了营养物质的流失,以谷物为底料进行发酵,使其发酵过程更为迅速。
喂养仔猪的饲料原料中含有天然益生菌这一物质,将益生菌进行发酵,可以产生乳酸、乙酸以及乙醇物质,这些益生菌可以降低液态发酵饲料中的PH值,进而降低病原微生物的增值。
因此,对仔猪喂养液态发酵饲料,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而且液态发酵饲料中国含有的益生菌可以降低仔猪的腹泻生病率,改善仔猪的消化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因此,国家要求企业禁止对猪喂养饲用抗生素。
液态发酵饲料的出现可以代替饲用抗生素,促进仔猪的生长速度,不会对仔猪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保证食品安全问题。
2.液态发酵饲料生产工艺液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分别为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益生菌这两种。
其中,自然发酵指的是将饲料原料与水混合之后,利用原料中的天然乳酸菌,对其进行发酵。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发酵饲料是一种在发酵过程中含有益菌群的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总结试验结果。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240只健康的3周龄长白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只,每组分成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
试验组使用发酵饲料,对照组使用传统饲料,试验期为8周。
试验结果:一、生长性能试验组和对照组猪的生长性能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生长性能指标指标试验组对照组初体质量(kg)7.52±0.867.49±0.92末体质量(kg)22.16±1.5621.15±1.78日增重(g)472.87±31.21452.55±29.62饲料转化率 2.38±0.12 2.45±0.13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猪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体质量增加了0.55kg,日均增重提高了20.32g。
饲料转化率也有所改善,从2.45降至2.38。
二、屠宰性能在试验结束后,随机选择每组的10只猪进行屠宰,测量屠宰性能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
指标试验组对照组瘦肉率(%)59±2.557.5±3猪肉畸形率(%)25通过观察表2,可以发现试验组的瘦肉率略高于对照组,而猪肉畸形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三、血液指标在试验期末,取每组的10只猪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液指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血液指标从表3中可以看出,试验组猪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和肌酐含量则低于对照组。
通过本试验可以发现,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试验组猪的体质量和日均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饲料转化率也有所改善。
使用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猪的屠宰性能,如瘦肉率显著提高,猪肉畸形率显著降低。
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猪的血液指标,如总蛋白、白蛋白含量略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和肌酐含量则低于对照组。
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2019年,全国饲料总产量为22885万t,饲料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8088亿元[1]。
我国饲料产业庞大,但同时我国也是一个饲料资源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原料匮乏的国家。
每年我国粮油饲料资源进口量都在1亿t以上,对进口的严重依赖也制约了我国饲料行业长久、健康的发展[2]。
豆粕与其他植物源性蛋白质原料相比较,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较高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且氨基酸组成均衡,但同时豆粕也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致敏因子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引起仔猪的过敏反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严重时还能引起腹泻[[3],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豆粕在仔猪阶段的大量添加。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去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扩大应用范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酵无疑是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发酵豆粕技术日渐成熟,在亚洲和美国的养殖业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4]。
近些年,发酵豆粕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整个行业研发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生产企业普遍存在:1)菌种方面,发酵菌种来源不明、不纯及退化现象严重;2)工艺方面,未经过严格的工艺匹配,往往进行粗放式自然发酵,生产工艺的不稳定致使挥发性盐基氮、霉菌毒素及有害微生物超标严重[[5]。
这些不稳定因素严重制约了发酵豆粕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混菌发酵是近年来饲料行业研究的热点,混菌发酵不仅可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价值,还可保留一定量的有益菌。
本试验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作为发酵菌种,采用两步法发酵制备发酵豆粕,并通过仔猪生长试验验证饲喂效果,旨在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发酵豆粕的制备本试验中所用发酵豆粕是由分离自健康猪肠道的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进行两步发酵后获得。
首先是菌种扩大培养,把斜面保藏的纳豆芽孢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然后置于恒温震荡摇床中,在180r/min及36℃条件下培养18h;嗜酸乳酸杆菌接种于MRS培养基中,在厌氧瓶中35℃条件下静置培养20h。
752023.2动物生产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肠道菌群影响荆淑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76)随着猪肉产品消费市场刚性需求的增长,对生猪养殖行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保障民众餐桌质量,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已成为养殖户和消费群体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酵饲料是经济绿色饲料,可以提升生猪免疫力,对生猪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助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发酵饲料的概述1.1 发酵饲料的定义发酵饲料是指利用人工控制条件,将秸秆、花生壳、玉米、麸皮等农作物进行再加工,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抗营养分子进行转化,进而产生养分更高的有益饲料或原料。
在制作发酵饲料的过程中混合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等有利于动物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制作成饲料,可以将粗饲料原料营养物质分解转化为易吸收的营养成分,以促进生猪的生长发育,以达到人们对高品质的猪肉制品的消费需求。
1.2 发酵饲料的种类发酵饲料类别繁多,可以通过饲料含水量、微生物种类、发酵底物等进行分类。
按照发酵饲料含水量的差异,分为液态发酵与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饲料在国外应用较广,无需添加菌剂,使其自然发酵,主要微生物为乳酸菌。
固态发酵饲料在无游离水的固态湿润底物上进行发酵,含水量通常为50%,其优点为操作容易、设备简单,对环境污染小;缺点为菌种必须为耐低水环境发酵的类型,原料复杂造成发酵产物稳定性低,且用时较长。
按照发酵底物的类型分为两类,即发酵全价料与发酵原料。
发酵全价料为发酵混合饲料,杂粕和豆粕是常见的发酵原料。
按照微生物种类分别为单菌与复合菌发酵。
2 发酵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2.1 发酵饲料在生猪生产性能上的应用通过对母猪的试验研究发现,投喂发酵饲料既可以刺激母猪的食欲,又可以提升母猪乳汁营养,能够提升仔猪的成活率。
有研究显示,在母猪色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发酵苜蓿可以提升仔猪平均日增重。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
发酵饲料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提高猪生长性能的有效方法。
本试验旨在系统地研究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其效果。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100头健康的生长期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头。
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饲料进行喂养;另一组作为实验组,采用发酵饲料进行喂养。
两组猪的初始体重、性别和健康状态均相似。
试验持续了90天,期间对猪的生长性能进行了监测。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
实验组的饲料转化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猪在摄取同等饲料量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多的体重增长。
实验组的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消耗量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发酵饲料在提高猪生长性能方面的效果与发酵时间有关。
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不同发酵时间的饲料,并比较了它们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得到了提升,猪的生长性能也相应地得到了改善。
我们推测不同饲料发酵时间对猪的生长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发酵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采用发酵饲料喂养的猪在体重增长、饲料转化率、饲料利用率和饲料消耗量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表现。
发酵时间也对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了影响,发酵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建议生猪养殖行业广泛采用发酵饲料,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一、引言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对猪饲料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酵饲料因其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发酵饲料是指将青贮饲料、豆粕等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后,再用于猪的饲喂。
发酵过程中,有益微生物会产生大量酶和维生素等物质,有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总结,为猪饲料的优化配方提供参考。
二、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 原料的选择发酵饲料的生产过程中,选用的原料对猪生长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青贮玉米、高粱等作物的贮藏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而豆粕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料,在发酵过程中能够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2. 营养成分的改变发酵饲料在发酵过程中,部分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研究表明,发酵处理可以降低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提高猪的饲料利用率。
发酵处理还可以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有助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
3. 对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使用发酵饲料饲喂猪能够明显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研究发现,使用发酵饲料饲喂猪的体重增加速度明显快于传统饲料饲喂的猪,而且发酵饲料组的猪的饲料利用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体重增加。
发酵饲料还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三、发酵饲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1. 配方的优化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发酵饲料原料,进行配方的优化。
通过对不同原料的发酵处理,可以获得不同营养成分的发酵饲料,满足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2. 工艺的改进在发酵过程中,对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发酵饲料的质量。
可以适当添加发酵剂、益生菌等物质,促进发酵过程,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从而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益生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导读畜牧业生产过程中饲料长期添加抗生素等药物,可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和肉、蛋、奶中的药物残留以及环境污染等,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中国对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的限制使用有了明确的规定,人们开始寻求和研究安全、有效并能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
利用益生菌发酵技术可以促进粗饲料的快速转化,提高消化利用率,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酶、氨基酸和一些小肽等可进一步加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基于这些优点,益生菌发酵饲料引起了饲料行业的重视,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已逐渐形成。
1益生菌发酵饲料的定义和种类益生菌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种或多种有益复合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饲料中富含更多的活性益生菌菌体、有益代谢产物、有机酸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同时消除饲料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起到促进生长、维持动物健康的作用,是一种无毒害作用的生物饲料。
益生菌发酵饲料按照水分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
液体发酵饲料在国外使用较多,普遍采用饲料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酵母菌发酵;而国内普通使用以益生菌发酵剂或菌种为主的固体发酵饲料技术。
1.1 液体发酵饲料益生菌液体发酵是指在生化反应器中,将微生物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糖类、碳源、无机盐、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作为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提供微生物菌种生长代谢所需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进行微生物大量培养繁殖的过程口]。
益生菌液体发酵饲料的制作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微生物菌种,自然发酵而成。
在益生菌液体发酵饲料中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菌群是乳酸菌,液体发酵饲料有改善饲料的消化特性、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预防腹泻等优点。
液体发酵饲料尚没有质量标准,目前比较认可的发酵指标范围为:pH<4.5、乳酸含量>150 mmol/L、乙酸含量<40 mmol/L、酒精含量<0.8 mmol/L。
营养与日粮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9,2018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唐玲玲,高圣癑,宋 岩,王佳辉,黄宣凯,张宝荣(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 要:目的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方法试验选择体重10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组1饲喂自制发酵饲料,试验组2饲喂市售仔猪专用动物酵素制备的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含抗生素),试验期40d,对仔猪生长性能指标、抗病力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料重比降低13.5%(P<0.05),试验组2料重比降低8.4%(P<0.05);试验组1腹泻率降低64.03%(P<0.05),试验组2腹泻率降低64.82%(P<0.05);试验组1、试验组2平均日增重差异皆不显著。
结论发酵饲料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关键词:发酵饲料;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中图分类号:S81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8.09.012收稿日期:2018-08-27! 引言饲料行业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是新型、绿色、无公害生物饲料[1],发酵饲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原料中的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等小分子形式,形成有益菌含量高、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2]。
当前发酵饲料在断奶仔猪阶段应用的报道较少,本试验以饲喂发酵饲料为试验组饲粮,同常规饲养的对照组在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上进行对比,旨在为研发安全、高效、环保的发酵饲料并成熟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材料与方法"#" 菌种(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微生物实验室自制EM菌原液。
(2)市售仔猪专用动物酵素。
"#$ 试验动物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种猪场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一、试验方法1. 试验动物本试验选取了健康的生长期猪作为试验动物,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试验组织将试验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实验组使用以发酵饲料为主的饲料进行喂养。
3. 试验指标测定猪的体重、饲料消耗量、饲料转化率等指标,评估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二、试验结果1. 体重增长经过一定时间的喂养,实验组猪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且体重增加量更大。
说明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速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2. 饲料消耗量实验组猪的饲料消耗量相对对照组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发酵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被猪身体吸收利用,从而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3. 饲料转化率实验组猪的饲料转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发酵饲料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养殖成本。
三、影响机制分析1. 营养成分更易被吸收发酵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对复杂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被猪身体吸收,从而促进了猪的生长。
2. 减少抗营养因子通过发酵过程,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得到了降解和去除,降低了对猪的消化吸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3. 促进肠道健康发酵饲料中富含益生菌和酶类物质,能够改善猪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健康,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结果和影响机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猪的体重增长速度、降低饲料消耗量、提高饲料转化率。
其影响机制主要包括营养成分更易被吸收、减少抗营养因子、促进肠道健康等方面。
推广发酵饲料的应用,对于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优化饲料利用、降低养殖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采用了随机分组的实验设计,将30头4周龄的杜洛克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
控制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1饲喂发酵豆粕饲料,试验组2饲喂发酵玉米饲料。
试验期为60天。
试验结果表明,与控制组相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P<0.05)。
其中,试验组1的平均日增重为907.12克,饲料转化率为2.8:1;试验组2的平均日增重为890.55克,饲料转化率为2.9:1。
而控制组的平均日增重为805.67克,饲料转化率为3.2:1。
此外,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猪的瘦肉率、背膘厚度和肉质得分也明显高于控制组(P<0.05)。
其中,试验组1的瘦肉率为58.3%,背膘厚度为35.7mm,肉质得分为82.5分;试验组2的瘦肉率为57.5%,背膘厚度为34.6mm,肉质得分为81.8分;而控制组的瘦肉率为53.6%,背膘厚度为30.5mm,肉质得分为79.2分。
综上所述,本试验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并且对猪的肉质也有一定的提升。
其中,发酵豆粕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和肉质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可以在生产中适量添加发酵饲料,以提高猪的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
10-30导读近年来,随着欧盟和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和禁用抗生素,寻找高效安全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微生态制剂和发酵饲料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但在生产中发现,微生态制剂实际应用效果不稳定,且其产品的货架期较短。
发酵饲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饲料,目前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热点。
在众多发酵饲料中,乳酸菌发酵饲料因具有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乳酸菌发酵饲料不仅含有大量活性益生菌,还含有大量的益生素等活菌与代谢产物,同时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以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将大分子蛋白分解为活性肽或游离氨基酸,对饲料起到预消化作用。
此外,乳酸菌还是多种动物消化道的共生菌,乳酸菌进入动物肠道后,可使动物肠道中有益菌数量增加,促进肠道内形成有益优势菌群,从而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保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并对机体免疫起到积极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进展,本研究拟采用本试验室分离获得的1株具有产乳酸能力和抗逆性强的唾液乳杆菌,进行全价饲料固态发酵,研究该乳酸菌发酵饲料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小肠发育情况的影响,为该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分组试验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基地进行,选取48头28日龄、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试验周期为29d,试验开始前3d为预饲期。
1.2 饲养管理试验猪饲养于保育舍内,每个保育床为1个重复,每天喂料3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证通风换气,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免疫程序按养殖场内常规进行。
在预饲养期间,每日统计饲料消耗和健康状况,掌握仔猪采食量变化,同时观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预试期结束后,称试验猪质量并进行调整,统计后各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时进入正式试验。
1.3 试验日粮对照组饲喂无抗乳猪全价配合饲料,试验组饲喂添加20%乳酸菌发酵饲料的无抗乳猪全价配合饲料(表1)。
玉米皮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10-28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播种面积达400万公顷,年产量3 500万吨左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玉米生产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玉米深加工技术的深入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价值与效益。
目前,吉林省有很多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每年加工玉米2千万余吨,年产玉米皮185万余吨,如何将这些玉米皮有效利用是本研究的宗旨。
玉米皮发酵饲料质地柔软,带有醇香、酸香味,适口性好,能增强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提高猪体的免疫能力,促进猪体的生长,提高猪胴体的性能,改善猪肉的品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减少或替代抗生素的使用,有效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试验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皮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肉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找到合适的添加量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1.1 发酵饲料的制备1.1.1 发酵设备及工具锅炉、储水罐(304不锈钢)、粉碎机、混合机、发酵罐(304不锈钢)、温度计、秤、自动控制系统、呼吸膜发酵袋。
1.1.2 玉米皮发酵工艺流程①将所有发酵设备进行高温消毒(灭菌);②用锅炉将深井水加热烧开;③将加热水在储水罐自然冷却32 ℃;按照乳酸菌:水=1:300的比例,将乳酸菌和水混合均匀;④玉米皮用1 mm筛片的粉碎机粉碎;⑤将粉碎的玉米皮输送到混合机;⑥按照乳酸菌:水:玉米皮粉=1:300:1000的比例将发酵料混合均匀;⑦混合好后迅速装入发酵罐进行厌氧发酵;⑧保持发酵室内温度夏季(30~32 ℃)、冬季(35 ℃左右),厌氧发酵72~96 h,发酵结束后装入带呼吸膜的发酵袋,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防鼠)待饲喂试验。
1.2 发酵玉米皮主要营养成分玉米皮发酵饲料中有益菌含量达95×108cfu/g,生物发酵饲料的中性蛋白酶活性达到146 μg/g干重,α-淀粉酶的活性达到280 μg/g干重以上,乳酸菌及其碎片可以降解和吸附霉菌毒素、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达80%以上,生物发酵饲料含有3%的乳酸,pH值介于4.0~4.5之间,猪采食后粪便较为干燥,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降低60%~95%。
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总结
本试验旨在探讨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比使用未经发酵的普通饲料和
使用经过发酵的饲料两组猪的生长情况,分析发酵饲料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试验对象
选择同一品系、同一体重、同一性别的健康长毛猪作为试验对象。
共选取80头猪,分为两组,每组40头,分别为未经发酵的组和经过发酵的组。
试验方法
两组猪采用相同的喂养方式,饲养条件也保持一致。
其中未经发酵的组给予普通饲料,经过发酵的组则使用通过酸菌和酶等微生物的作用,将普通饲料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进行
发酵制作而成的饲料。
在试验期间,记录并观测猪的体重、饲料摄入量、饲料转化率和饲料利用率等指标,
并在每周结束时对猪进行一次体检。
试验结果
未经发酵的组与经过发酵的组在试验开始时体重相同。
但是随着试验的进行,两组猪
在生长情况上有了明显差异。
经过发酵的组的猪体重增长速度更快,食欲更高,摄入量更大。
由此可见,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发酵饲料还可以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和饲料利用率。
经过发酵的饲料中的营养
物质更容易被猪吸收和利用,使得每一份饲料都能够更好地转化为体重增长。
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使
用发酵饲料可以提高猪的体重增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饲料利用率。
同时,发酵饲料还能
提高猪的食欲和摄入量,更好地满足猪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因此,在猪的日常喂养中,可
以考虑使用发酵饲料,以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41202340卷第12主题策划F E A T U RE畜禽养殖业在全球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肉类需求,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动物健康水平。
猪肉作为中国传统饮食中的重要肉类来源,自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仔猪作为整个养猪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猪肉的品质。
其生产性能和免疫水平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和生产效益,农业科研领域一直在寻求创新的饲养方法。
尤其是无抗饲料政策的落地实施,替抗饲料研究再次提上日程。
微生物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替抗饲养策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发酵饲料通过利用益生菌和其他益生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对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产生一系列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生长因子等,这些物质被认为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本综述旨在全面探讨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还有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微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水平的影响师丽敏 1,2,雷湘兰 1,韦泽晶 1,连 漪 1,代小童 1 (1.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10;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Hnky2021-65);海南省自科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编号:322RC730)作者简介:师丽敏(1982—),女,河南安阳人,研究生,副教授、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断和防控的教科研等工作高动物福祉,以及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肉类产品的需求。
1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本概念1.1 微生物发酵的定义和过程微生物发酵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改善饲料品质和增加其营养价值安全、高效、绿色的饲养策略。
微生物发酵微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机底物(通常是饲料)进行代谢活动。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产生。
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影响的实验设计
一、设计意义
发酵饲料是普通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的产物,其消除了原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有浓郁的香味,适口性提高,消化率提高,料肉比明显提升,能改善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是值得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饲料。
二、设计时间与地点
1.1设计时间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1月23日,断奶后35日龄至
60日龄期仔猪,试验期为25天。
1.2地点湖南省浏阳养殖场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采用2X2因子设计,随机选用35日龄10-11㎏仔猪40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普通日粮组为对照组,发酵日粮组为试验组,每组设重复组一个,每组随机分配仔猪10头。
试验分组设计
项目
对照组试验组
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口服20ml大肠杆菌K88(109)不攻毒攻毒不攻毒攻毒
试验开始后,于试验第7天用20ml大肠杆菌K88培养液对处理2和处理4的猪进行口服攻毒一次,攻毒后第7天从猪前腔静脉采血,随后屠宰。
1.1测定指标
1)、生产性能指标:试验开始和结束日清晨仔猪空腹时称重,根据体重、试验日期、饲料消耗量等参数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
2)、腹泻指数:每天记录攻毒后仔猪腹泻的时间、头数,计算腹泻指数。
腹泻指数依据腹泻头数次乘以相应腹泻得分计算,腹泻得分则根据腹泻评分标准查得。
腹泻评分标准
程度外观粪便中初水含量
Moisture
评分
正常条状或粒状>700
轻度软粪,能成形70-751
中度稠状,不成形,粪水无分离现象75-802
严重液状,不成形,粪水无分离现象<803
3)、血液指标:在屠宰前1小时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4)、肠道微生物标准:屠宰后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食糜样品,用于测定其中大肠杆菌、总厌氧菌、好氧菌、和乳酸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