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案例观察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表现1、情绪不稳定在幼儿园里,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哭大闹,如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排队时没有站在自己喜欢的位置等。
情绪爆发时难以安抚,持续时间较长。
2、社交退缩不愿意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和玩耍,总是独自一个人在角落里。
在集体活动中,也表现得较为被动,不愿意参与。
3、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经常东张西望,小动作不断。
做游戏或完成任务时,也容易分心,不能按时完成。
三、家庭背景1、家庭结构该幼儿生活在一个核心家庭,父母工作较忙,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
2、家庭氛围父母之间偶尔会发生争吵,家庭氛围不够和谐。
爷爷奶奶对孩子较为溺爱,满足其一切要求。
3、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期望较高,经常批评指责孩子的不足之处。
爷爷奶奶则过于纵容,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
四、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行为。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效率和任务完成质量。
五、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第 1-2 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与幼儿一起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起信任关系。
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在课堂、游戏和生活中,密切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社交行为和注意力集中情况,记录其问题表现的频率和程度,为后续的辅导提供依据。
2、第二阶段(第 3-4 周)情绪管理训练当幼儿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时,先安抚其情绪,让其平静下来。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
例如,“宝贝,你为什么哭呀?是不是因为玩具被拿走了很伤心?”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
社交技能培养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如组织小组活动、合作游戏等。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记录表主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记录表要求:根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需求,记录一起成功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并包含以下内容:1. 案例名称: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提升计划2. 案例背景:该幼儿园发现部分孩子存在情绪不稳定、焦虑、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 目标设定: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减轻焦虑、自闭症状4. 实施方法:将教育内容分为阳光心理、社交能力、情绪管理、意志力锻炼等四个方面,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配合一些情境体验活动5. 效果评估:通过家长和教师的评估问卷和孩子们的行为变化观察,发现在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的焦虑、自闭症状明显减轻,社交能力、情绪管理等各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且家长反馈情绪管理可操作性有很大提高。
案例名称: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提升计划案例背景:幼儿园因发现部分孩子存在情绪不稳定、焦虑、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设定: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减轻焦虑、自闭症状。
实施方法:将教育内容分为阳光心理、社交能力、情绪管理、意志力锻炼等四个方面,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配合一些情境体验活动。
具体实施如下:1. 阳光心理:教师针对孩子的需求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主题活动,如欣赏让人愉悦的音乐、唱儿歌、手工创作等。
2. 社交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小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3. 情绪管理:在情感管理、态度培养、沟通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让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意志力锻炼:开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等让孩子更好的提升自我控制力的活动。
效果评估:通过家长和教师的评估问卷和孩子们的行为变化观察,发现在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的焦虑、自闭症状明显减轻,社交能力、情绪管理等各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且家长反馈情绪管理可操作性有很大提高。
总结: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幼儿园的重要方面。
幼儿园心理健康观察记录介绍本次观察记录旨在了解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观察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互动以及儿童个体行为,进而得出对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
I. 幼儿园环境观察1. 教室环境•教室布置是否温馨、舒适;•各类玩具是否丰富多样;•学习角、游戏角等功能区是否明确。
2. 操场环境•设备是否完好,安全性如何;•游戏场地是否足够,儿童活动是否受限。
3. 音乐教室与美术教室•资源是否丰富;•是否鼓励儿童创造和表达。
4. 其他区域•餐厅、卫生间卫生状况;•是否有独立的睡眠区域。
II. 教师观察1. 互动方式•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否耐心倾听、鼓励儿童表达。
2. 教师的情绪管理•教师是否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否能提供稳定、和谐的情绪氛围。
3. 奖励和惩罚方式•教师对儿童的奖励和惩罚方式;•是否注重正向激励,避免过度惩罚。
4. 教师的关注重点•是否对每个儿童给予平等的关注;•是否有关注特殊儿童的方案。
III. 儿童行为观察1. 社交行为•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否有友善互助、共享的行为。
2. 情绪表达•儿童情绪表达的方式;•是否能正确识别和表达情绪。
3. 独立自主能力•儿童在穿衣、吃饭、上厕所等方面的自主性;•是否能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技能。
4. 玩耍方式•儿童玩耍的方式,是否有创造力;•是否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IV. 观察总结与建议通过对幼儿园环境、教师和儿童行为的观察,可以得出对幼儿园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
基于观察结果,以下是一些观察总结和建议:1.对环境的改进:•增加丰富多样的玩具和学习材料,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更多安全且充足的游戏空间,以促进儿童体育锻炼;•创建更加舒适、温馨的教室和睡眠区域,增进儿童的安全感。
2.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供情绪管理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为儿童提供稳定的情绪支持;•强调正向激励和鼓励,避免过度惩罚;•提供特殊儿童关注方案,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关注和支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就诊日期:2021年6月8日主诉:小明的家长反映他最近情绪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闹、发脾气,导致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初步观察:小明面容委靡,眼神无神,和平时活泼可爱的形象完全不同。
询问其情况,小明反应迟钝,只是简单地回答“不愿意干什么事情”,也回答“没关系”“我不知道”等语句。
个案分析:从小明的家长反映和观察表现来看,小明的情绪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迹象,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经过一番询问后,我逐渐发现小明似乎有些焦虑和担忧,他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情绪来自何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督促和约束过于严格,给小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又因为小明是独生子,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往,这可能导致他缺乏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治疗计划:针对小明的状况,我制定了以下治疗计划。
1、情感沟通:和小明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帮助他表达自己,树立对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通过和小明一起玩耍、画画、唱歌等方式,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2、情感管理:通过情感管理的方式,帮助小明认识到情绪的变化,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等,从而能够自我调节情绪,降低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3、社交技能训练:培养小明适应社交环境的能力和技巧,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分享玩具、交流感受等行为,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和自信心。
4、家庭教育辅导:对小明的家长进行教育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治疗效果:在治疗期内,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活力。
他和其他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自如,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
结论:通过情感沟通、情感管理、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教育辅导等综合和个性化治疗方法,小明的情绪和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家庭生活也变得更加和谐。
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观察矫治记录表XXXObserved Object: ***n Time: October 2020XXX:This child is a repeating student in our class this semester。
He is quite timid。
introverted。
and not very sociable。
He only wants to play with children who live in the same community as him。
During class。
he is afraid to raise his hand to XXX。
his voice is very low and he is too afraid to answer loudly.Class:Guiding XXX:Observed Content: XXXAnalysis: From the above r。
it can be seen that ** is a very XXX inquiries。
it was found that because the child's mother does not work。
the father is always working。
The parents often quarrel and even fight in front of the child due to daily life XXX。
XXX state in a state of n。
XXX.XXX:1.XXX him to raise his hand XXX.2.Guide the children to play with ** actively and let him experience the warmth of the group.municate with the parents and ask them not to argue in front of the child.4.XXX。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情绪问题该幼儿在园期间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哭闹、发脾气,且难以安抚。
2、社交问题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胆小,不敢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很少与其他幼儿交流互动。
3、学习问题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低。
三、家庭背景1、家庭成员幼儿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工作较忙,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较为严肃,父母对幼儿要求较高,经常批评指责,较少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较为严厉,缺乏耐心和沟通,多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式。
四、观察与评估1、观察记录通过在园的日常观察,发现该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常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合作游戏。
在课堂上,经常分心,眼神游离,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较慢。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会立刻情绪崩溃,大声哭闹。
2、心理评估采用幼儿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幼儿在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得分较低,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五、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和发脾气的频率。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鼓励其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友好交往。
3、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辅导过程1、情绪管理辅导(1)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让幼儿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2)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
(3)当幼儿出现情绪问题时,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其用语言表达情绪,而不是通过哭闹来发泄。
2、社交能力辅导(1)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共同搭建积木、绘画等,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打招呼、分享玩具,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3)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提高其社交技能。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记录表1. 引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本文将通过记录一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表,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2. 案例记录案例名称:小明的分离焦虑幼儿尊称:小明芳龄:4岁日期:2022年5月15日主要表现:每天上幼儿园时哭闹,拒绝离开父母,情绪不稳定。
情况描述:小明在家庭环境中长期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导致对外界环境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
每当将近幼儿园放学时间,小明就开始情绪低落,哭闹不止,拒绝离开父母。
3. 分析与评估1)家庭环境:小明在家庭中长期受到过度保护,缺乏独立自主的锻炼和成长空间,导致对外界环境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
2)幼儿园适应:小明的分离焦虑可能源于对幼儿园环境的不适应,需要通过渐进式的适应训练来帮助他逐渐适应园所生活。
3)情绪管理:小明在面对分离时情绪不稳定,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需要针对其情绪进行合理引导和培养。
4. 教育干预1)家长沟通:与小明的父母沟通,了解其在家庭环境中的特殊情况,寻找家校合作的解决方案。
2)适应训练:幼儿园老师通过渐进式适应训练,帮助小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轻其分离焦虑。
3)情绪管理:针对小明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教师进行情绪引导和情绪管理训练,让其学会处理情绪和适当表达。
5. 结果与反思1)家校合作: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和合作,小明在家庭和幼儿园环境中逐渐适应,并表现出更好的情绪稳定。
2)适应训练:渐进式适应训练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小明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分离焦虑得到缓解。
3)情绪管理:小明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学会了更好地处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能力得到提升。
6. 个人观点和理解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综合考虑家庭、幼儿园和个体孩子的特点,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来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健全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是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心理行为异常个案的追踪记录示例:个案名称:小华年龄:4岁性别:男追踪记录:第一天:小华在班级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不安。
他经常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不参与班级活动。
当老师试图与他交流时,他显得非常胆怯,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第二天:小华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他仍然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也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老师发现他有时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突然尖叫或大笑。
第三天:今天,小华突然变得更加孤僻和退缩。
他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座位,甚至不愿意去上厕所。
当老师询问他时,他只是默默地摇头,不愿意说话。
第四天:小华的情绪状态持续恶化。
他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恐惧。
老师发现他甚至开始躲避其他小朋友的目光,仿佛害怕与他人接触。
第五天:今天,小华的父母来园接他时,告诉老师小华在家里也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第六天:老师与小华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小华在家中的表现和家庭环境。
他们发现小华的父母最近经常吵架,家里气氛比较紧张。
这种环境可能对小华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七天:针对小华的情况,老师制定了一套行为疗法计划。
他们计划通过逐步增加小华与他人的接触和互动来帮助他克服焦虑和恐惧。
同时,老师也与小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改善家庭环境,给予小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第八天至第十天:在行为疗法计划的帮助下,小华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心理行为。
他开始愿意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也愿意参与班级活动。
同时,他的父母也积极配合行为疗法计划,给予小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环境的改善也对他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十一天至第十五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小华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
他开始更加自信和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与其他小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同时,他的父母也感到非常高兴和满意,认为行为疗法计划对小华的帮助非常大。
他们表示将继续积极配合园所和老师的工作,为小华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观察日期:2022年10月1日观察地点:XX幼儿园观察者:XXX一、观察对象基本资料1.尊称:小明2.性别:男3.芳龄:5岁4.班级:大班二、观察对象外表行为1.小明进入幼儿园后,面带微笑,积极融入集体活动,与同学们互动频繁,显得开朗活泼。
2.在自由活动时间,小明选择了一款益智玩具进行游戏,专注的表情显示出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在午睡时间,小明躺在小床上,表现出不安和焦躁,频繁翻身,难以入眠。
三、观察对象情绪表现1.在集体活动中,小明情绪稳定,表现得乐观活泼。
2.当发生与同学的小摩擦时,小明表现出一定的愤怒和不满情绪,但很快能够恢复平静。
3.在午睡时间,小明情绪显得焦躁不安,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四、观察对象认知表现1.小明在认知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环境和事物有着浓厚兴趣。
2.在集体活动中,小明能够积极参与,并灵活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午睡时间,虽然小明表现出不安情绪,但当教师细心安抚之后,能够逐渐放松,进入休息状态。
五、观察对象社交表现1.小明在与同学的互动中表现得开朗自信,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2.当集体活动中出现分歧或冲突时,小明能够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善于与他人沟通合作。
3.在午睡时间,小明因为难以入眠而表现得易激动,教师的宽容与关怀能够使其逐渐平静。
六、观察对象家庭情况1.从与小明的家长交流中得知,小明家庭温馨和睦,父母对其照顾周到,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小明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爱与呵护,家庭氛围和谐温馨,能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在家庭成员职责分工中,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小明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七、观察对象发展建议1.针对小明在午睡时间表现出的焦躁不安,建议教师在安抚孩子的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放松,培养其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2.小明在认知和社交方面表现较为优秀,建议教师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记录表范例,包含10个不同主题:主题1:认识自我描述:观察到XXX小朋友在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高于其他小朋友的地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他人。
教育者需提醒XXX小朋友注意自身态度,使其理解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应当互相尊重,而非仅仅以身高或其他非关键因素去衡量他人。
主题2:情绪表达与调节描述:发现XXX小朋友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不安情绪。
教育者应鼓励XXX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教给他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帮助他逐渐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
主题3:自信心培养描述:观察到XXX小朋友在面对新的挑战或任务时,往往会显得有些胆怯或犹豫不决。
教育者应鼓励XXX小朋友积极尝试新事物,并给予他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同时也要提醒其他小朋友不要嘲笑或贬低XXX小朋友的尝试,让他们共同为他加油打气。
主题4:人际关系处理描述:发现XXX小朋友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或选择用攻击性行为处理问题。
教育者应引导XXX小朋友学习用沟通、协商、合作等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培养他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主题5:挫折抵抗力描述:观察到XXX小朋友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沮丧和失落情绪。
教育者应鼓励XXX小朋友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并教给他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如重新尝试、寻求帮助等。
同时也要让他明白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鼓励他勇敢面对失败并从中成长。
以下是其他主题的记录表范例:主题6:认识时间管理描述:发现XXX小朋友经常因为时间管理不当而错过重要的活动或任务。
教育者应引导XXX 小朋友学习认识时间,并教给他一些时间管理技巧,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主题7:诚实守信描述:观察到XXX小朋友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会因为贪图小利而违背承诺。
教育者应提醒XXX小朋友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一些诚实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一、活动主题:认识自己的情绪1. 活动时间:xxx2. 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3. 活动内容:通过故事、游戏和互动讨论,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4. 活动过程: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情绪的故事,引导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了解情绪的表现方式;接着进行情绪表达游戏,让幼儿模仿不同情绪的表情和动作;教师和幼儿进行情绪互动讨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和体会。
二、活动主题:情绪管理1. 活动时间:xxx2. 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室3. 活动内容: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学会面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培养应对困难的能力。
4. 活动过程:教师设计了几个情景,如被抢玩具、得到表扬、摔倒受伤等,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境中学会控制情绪、冷静应对。
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三、活动主题:人际关系处理1. 活动时间:xxx2. 活动地点:幼儿园游戏区3. 活动内容:通过合作游戏和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良好关系。
4. 活动过程:教师安排了团体游戏,如拉绳比赛、合作搭积木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交流解决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主题: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培养1. 活动时间:2022年1月20日2. 活动地点:幼儿园音乐房3. 活动内容:通过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 活动过程:教师安排了一场小型才艺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特长,教师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唱歌跳舞,让他们在音乐与舞蹈中感受快乐,释放情绪。
五、活动主题:心灵抚慰和情感宣泄2. 活动地点:幼儿园阅览室3. 活动内容:通过阅读、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倾诉内心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宣泄与治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行为表现经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在集体活动中表现退缩,不愿意参与。
容易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2、学习情况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课堂任务。
对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
3、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
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经常争吵。
三、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提高社交能力,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
2、改善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减少发脾气的频率。
3、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增强学习积极性。
四、辅导过程1、第一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心理咨询室辅导方式:一对一谈话内容: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
通过简单的游戏和互动,让幼儿逐渐放松心情,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
效果:幼儿开始对辅导老师产生信任,但仍然比较沉默,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2、第二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操场辅导方式:团体游戏内容: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团体游戏活动,邀请该幼儿和其他几位小朋友一起参与。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分享玩具和快乐。
效果:幼儿开始与其他小朋友有了一些简单的交流,但在合作方面还比较被动。
3、第三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教室辅导方式:角色扮演内容:设计了一个关于“分享”的角色扮演场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分享的快乐。
同时,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效果: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能够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但在情绪控制方面还有待提高。
4、第四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图书角辅导方式:亲子阅读内容:邀请幼儿的家长一起参与辅导,共同阅读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幼儿理解情绪的产生和应对方法。
效果: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对绘本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控制情绪。
小班幼儿心理行为观察记录表小班幼儿心理行为观察记录表(通用7篇)认真的观察可以要我们更好地与幼儿去沟通,去了解她们的需求。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小班幼儿心理行为观察记录表,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班幼儿心理行为观察记录表篇1今天上午是数学活动,当我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操作时,小庄小朋友也走上前来,要拿卡片,我让他坐回去,他真的往回走。
过了几秒钟,他又走上来,不等我说话,伸手拿起卡片就往黑板上贴,我只好由他,并教他应贴在哪里,他边操作边学着我说的话,很认真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他又要走到黑板前来,他旁边的幼儿大声地喊:“小庄坐下,快坐下!”只见他叫喊着就躺在地上;过一会儿,当幼儿分组操作玩具时,又见他躺在地上;开始作业练习时,我正帮他打开本子,旁边的小莹小朋友拉过他的篮子对他说了什么,他马上又要躺到地上,被我一把拉住。
分析:小庄学习的积极性挺高的,可能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什么事都顺着他的意。
导致他在班上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不顺意就躺到地上,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措施:1.为了避免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他第二次到黑板前来摆卡片时,我辅导了他。
课后我告诉他要老师请才可以上台的,他没有表情,也没有回应。
我想,下次要在出现同样情形时就马上引导教育,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些。
2.让他知道地板脏,躺在地上是不好的习惯,也请家长在家督促、引导。
3.在班级里为他树立榜样,多引导他观察其他幼儿的表现,让他知道怎么做才对。
4.每次小庄躺在地上,我总是边说地板太脏了边拉起他,这样既让他知道躺地上是不好的,又淡化他的不好行为。
因为对于特殊的他,过多的批评会让他在小伙伴当中成为“另类”,这不但不利于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而且小伙伴可能会因看不起他而歧视他。
我努力寻找他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让好的'行为得到强化。
比如:他拾起地上的玩具,他帮忙收拾玩具等。
现在的小庄有了一些进步了,躺在地上的次数少了,能主动地叫老师了,还喜欢帮老师阿姨做事情了(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