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格式:pptx
- 大小:26.62 MB
- 文档页数:260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买鲜花》课件【三篇】1、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图片信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3、看到那么漂亮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亲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非常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样只能买一枝。
同学们,如果你是小红,你打算怎么买呢?4、小组内交流。
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顺序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情地帮她,内心非常地高兴,她还让我替她谢谢你们呢。
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喜欢就是xx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
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5)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
(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
8÷4=2(元)2+4=6(元)(7)上节课,我们学过,像这样有联系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合意识。
](引导学生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须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后算加法。
)(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
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8÷4+4=2+4=6(元)(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顺序师:谁来帮老师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1)题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2)同学们,刚才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老师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北师大版一、说教材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
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学具准备: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教法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