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交通事故法律法规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律知识培训授课大纲提纲:1、关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1)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2)赔偿项目。
2、结合案例就常见问题进行总结(1)小型轿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2)摩托车交通事故纠纷案。
一、关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1、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理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1认定情形划分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认定。
(1)只存在一方过错的,该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
(2)双方或双方以上的过错的,按过错程度和对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共同分担。
(3)各方都无过错,则都均无责任。
(4)一方当事人故意,他方无责任。
(5)从我国司法目的和国情出发,法律规定,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做出符合地方实际的交通事故地方规范。
1.2期限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2、赔偿项目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交通安全法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交通安全法概述交通安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法成为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道路交通基本规定1. 驾驶员的基本素质和规定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当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机动车辆的基本要求机动车辆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并且要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3. 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的含义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线是交通指示的重要手段,驾驶员应当熟悉并正确理解其含义。
第三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与处罚1. 醉酒驾驶与相关罚则醉酒驾驶严重威胁交通安全,相关驾驶人应受到严厉的处罚。
2. 交通事故逃逸与相关罚则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应受到严惩,加大相关处罚力度以维护交通秩序。
3. 非法改装和使用伪造证件的处罚非法改装和使用伪造证件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相关违法人员将被追究责任。
第四章交通事故处理及赔偿1. 交通事故认定的原则与程序交通事故认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以确保公正、客观、准确的结果。
2. 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在交通事故中,责任的划分是保障受害者权益的核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判定。
3. 交通事故赔偿的范围和程序受害者在交通事故中可以依法获得相应的赔偿,范围和程序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执行。
第五章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1. 交通安全宣传的重要性交通安全宣传是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养的重要方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内容要全面、有针对性,以提高公众对交通安全法律的认识。
3. 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的实施交通安全宣传与教育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结语交通安全法知识的学习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深入了解和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增强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为建设交通发达、安全畅通的社会做出贡献。
交通事故专项培训课件
标题:交通事故专项培训课件
周目标:提高员工交通事故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目录:
1. 交通事故概述
1.1 交通事故定义
1.2 交通事故类型
2. 交通事故危害及成因分析
2.1 交通事故的危害
2.2 交通事故的成因
3. 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3.1 交通法律法规的意义
3.2 重要交通法律法规介绍
4. 事故防范知识和技巧
4.1 事前准备和检查
4.2 行车安全守则
4.3 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5. 事故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5.1 事故现场处理流程
5.2 事故报案和赔偿要点
6. 交通事故案例
6.1 事故案例分析
6.2 事故案例预防措施讨论
备注: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课件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同时,
将课件结合实例和互动环节,以提高员工对交通事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全的交通事故法律
法规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应用
适用法律:
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自2004年5月1日施
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10月1日,2014年8月31日修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09.1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13.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15.12.1
5、《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
7、《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居民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5)民一他字第25号
8、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2006年6月下发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一、构成交通肇事犯罪
(一)、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予以支持
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第一款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二)、刑事谅解获得的补偿不能减免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肇事车辆驾驶人杨俊良虽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间已经向李合义的亲属赔偿了40000元,但根据李合义亲属的陈述该款系杨俊良为获得受害人家属谅解减轻其刑罚而支出的费用,不能因此减轻民事案件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二、构成伤残的情形
(一)、关于残疾赔偿金农村居民按照城镇标准的认定问题
依据: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2、全国:(2005)民一他字第25号《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居民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的答复: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
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
河南:2006年6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辖区各法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涉及农民工权益案件审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意见》,其中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受害人为农民工的医疗损害、交通肇事及其他损害赔偿案件审理中,凡在城镇有经常居住地,且其主要收入来源地为城镇的,有关损害赔偿费用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3、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也就是说在同一交通事故中或其他事故中造成城镇人口与农民户口人员死亡的,可以按同一标准赔偿,即全部按城镇标准进行赔偿。
此处的可以理解为原则上均就高不就低。
没有特殊情况下,均适用数额相同的赔偿标准。
依照此立法精神,如果同一事故造成农民或者城镇居民伤残的,了可适用同一标准赔偿的。
三、关于保险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
(一)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
(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在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依据:1、保单是否是本人签名,保险人对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及免责事由是否已经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
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一条“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
(二)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负有明确说明义务,且保险人对其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负有举证责任。
首先,明确说明义务要求保险人不仅应就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进行明确说明,还应就法律后果进行明确说明,
上述表述并不能证明投保人明了该条款的真实含义和法律后果,不足以证明保险人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
其次,投保书中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声明系由保险人以格式条款的形式提供,即使投保人在合同中加盖了公章也不能直接证明保险人已向投保人、被保险人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
再次,保险人提供的“声明”内容过于简单、有失笼统,而本案投保人、被保险人为建筑公司及农民工,均不具备保险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保险人更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充分履行明确说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