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GMP含量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48.89 KB
- 文档页数:2
《灵芝多糖调节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灵芝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多糖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
近年来,灵芝多糖在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研究中,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备受关注。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灵芝多糖对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以期为灵芝多糖在免疫调节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小鼠若干只,体重约为20-25g。
(2)试剂与药品:灵芝多糖、IL-4、细胞培养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等。
(3)仪器设备:显微镜、酶标仪、离心机等。
2. 方法(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进行培养。
(2)实验分组与处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L-4组和灵芝多糖处理组,分别进行不同处理。
(3)检测指标: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如IL-4、IL-10等;同时观察巨噬细胞的形态变化和数量变化。
三、实验结果1. 细胞因子含量变化通过ELISA检测发现,IL-4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4的含量明显升高,而灵芝多糖处理组中IL-4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灵芝多糖能够抑制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化。
同时,我们还发现灵芝多糖处理组中IL-10的含量也有所增加,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2. 巨噬细胞的形态与数量变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IL-4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内颗粒增多等;而灵芝多糖处理组中巨噬细胞的形态趋于正常,数量也有所增加。
这表明灵芝多糖能够调节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化状态,并促进其增殖。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灵芝多糖能够调节IL-4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
通过抑制IL-4的含量和调节IL-10的含量,灵芝多糖能够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活化,并促进其正常增殖。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李明春;雷林生;梁东升;许自明;杨淑琴;孙莉莎
【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
【年(卷),期】2000(016)001
【摘要】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蛋白激酶C(PKC)活性是否有影响。
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KC活力。
结果灵芝多糖GLB7(40mg·L^-1)能引起小鼠腹腔MΦ中PKC活性明显升高,30min达峰值,2h恢复到基础水平,GLB7还可引起MΦ中PKC发生质膜转位,并结抗Staurosporine对MΦ中PKC的抑制作用。
结论灵芝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与其增强PKC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李明春;雷林生;梁东升;许自明;杨淑琴;孙莉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5
【相关文献】
1.毛木耳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J], 王道福;邵林萍;菊保文;苑耀明;丁望
2.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J], 李明春;雷林生;梁东升;许自明;袁锦华;杨淑琴;孙丽莎
3.灵芝多糖对小鼠T细胞蛋白激酶A和蛋激酶C活性的影响 [J], 李明春;雷林生;
王庆彪;梁东升;许自明;杨淑琴;孙莉莎
4.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力和分泌活性的影响 [J], 徐孝宙;朱孟玲;连雪;吕惠敏;周舟;张萍
5.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蛋白激酶A活性的影响 [J], 李明春;梁东升;许自明;雷林生;杨淑琴;孙莉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篇一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入。
其中,灵芝多糖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与广泛的生理功能备受关注。
作为灵芝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它具有提高免疫系统、抗氧化、抗肿瘤等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模型,探究了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以期为灵芝多糖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实验动物:BALB/c小鼠(成年,雄性)(2)灵芝多糖:由灵芝提取得到,经纯化处理(3)试剂及设备:流式细胞仪、PCR仪、免疫荧光标记试剂等2. 方法(1)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进行腹腔注射。
(2)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
(3)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
(4)采用PCR技术检测巨噬细胞中相关抗原提呈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
三、实验结果1. 生理指标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在接受不同剂量的灵芝多糖注射后,其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如体重增加、活动力增强等。
2. 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丰富等。
同时,实验组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相关分子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3. 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相关抗原提呈分子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这表明灵芝多糖能够促进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
4. PCR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相关抗原提呈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这进一步证实了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篇一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一、引言灵芝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灵芝多糖被广泛认为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本文以BALB/c 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究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旨在深入理解灵芝多糖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灵芝多糖、BALB/c小鼠、相关试剂及仪器等。
2. 方法(1)实验分组: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灵芝多糖处理:实验组小鼠连续多日口服灵芝多糖,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溶剂。
(3)制备巨噬细胞: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4)检测指标:检测并比较两组小鼠巨噬细胞中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及功能变化。
三、实验结果1. 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灵芝多糖能够促进巨噬细胞中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表达。
2. 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分泌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这表明灵芝多糖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灵芝多糖能够促进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表达,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这可能与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合成和分泌。
此外,灵芝多糖还可能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分泌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然而,关于灵芝多糖的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灵芝多糖与其他免疫细胞及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不同疾病模型中的具体作用。
此外,灵芝多糖的剂量、给药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免疫调节效果,这些因素值得进一步探究。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李明春1,雷林生2,梁东升1,许自明1,袁锦华1,杨淑琴2,孙丽莎2(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药剂科,山东青岛 266071;2.第一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515)摘要:为进一步探讨灵芝多糖(GLP)免疫调节作用机理,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动态监测灵芝多糖均一体GLB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活性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以GLB7(20mg·L-1)刺激M,发现探针DCHF-DA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与静息水平相比,平均下降(36±6)%(n=6,P< 0.05);同时还能拮抗PM A引起的M呼吸爆发,荧光强度下降幅度为(19±4)%(n=6,P<0.05).结果证明:GLB7能减少M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这也是GLB7产生免疫增强和抗衰老作用的重要途径.关键词:灵芝多糖;自由基;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巨噬细胞中图分类号:R9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02(2000)01-0065-04灵芝多糖是从灵芝〔G anoderma lucidum (Ley ss.ex Fr.)Karst.〕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公认为是灵芝的重要活性成分.灵芝多糖的主要药理作用表现为抗肿瘤及增强免疫功能.以往实验证明灵芝多糖能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增强DN A 多聚酶α的活性以及促进IL-2的分泌,体外能增强脾细胞IL-2和IL-3m RN A的表达及具有抗衰老功能等[1,2],但灵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仍未解决.本文从活性氧自由基(ox yg en free radicals, O FR)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灵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机理. 收稿日期:1998-12-24 接受日期:1999-05-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400165) 作者简介:李明春(1965-),男,山东省青岛人,主管药师,硕士,主要从事免疫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BALB/c纯系小鼠,♀♂不限,8周龄,体重(19.6±1.2)g(x-±s).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药品与试剂灵芝多糖GLB7:根据文献[3,4]提取,化学组成是以葡萄糖,半乳糖为主的杂多糖,糖苷键连接方式以β(1→4)为主,稍多β(1→6),分子量9000,葡萄糖及半乳糖提取的批间差异为(90±5)%(x-±s).实验时以RPM I-1640培养基或Hepes缓冲液(p H 7.2-7.4)配成所需浓度,0.22μm过滤除菌,4℃保存.RPM I-1640培养基:Gibco生命技术公司产品.胎牛血清(fetal calf serum,FCS):杭州四季青工程材料研究所产品.荧光探针:2′,7′-二氯氢化荧光素二乙酯(2′,7′-dichlorodihydro fluo rescin diac-etate,DCHF-DA),美国Mo lecula r Pro bes Inc.公司产品.12-肉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酯(4β-pho rbol-12β-m yristate-13-α-aceta te,PM A):Sig ma公司产品.1.3 巨噬细胞(M)的培养[5]无菌取小鼠腹腔M,经台盼蓝染色细胞活率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每升109-1010,接种于35mm改良Petri培养皿底部的盖玻片上,加入RPM I-1640完全培养基,置含5%CO2,95%O2孵箱中,37℃孵育24h.1.4 M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测定[6]1.4.1 染液配制用二甲亚砜(dim ethylsulfoxide,DM SO)将DCHF-DA溶解,配成l mm ol·L-1储备液,分装,于-(20-80)℃冻存.染色前用不含血清的RPM I-1640培养基配成浓度为10μmol·L-1.1.4.2 荧光探针标记吸弃培养皿内培养液,用Hepes缓冲液冲洗3次,滴加含10μmol·L-1染液的培养基200μL, 37℃避光孵育30min.吸除染液,以Hepes缓冲液冲洗3次,加入0.5m L Hepes缓冲液待测.1.4.3 活性氧自由基的测定使用美国M eridia n公司ACAS570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测定.将染色后的培养皿置于ACAS 570载物台上,选用40×物镜,7%滤光片,确定视野后,以488nm激发光激发,进入Kinetics-Image Scan程序,建立文件,打开检测器1(最适发射波长530nm),作预扫描后选定最佳扫描参数.以选定的参数扫描一定时间后,再取所需样品轻轻加入培养皿中,迅速用相同的参数和速度扫描,共扫描30次,重复以上操作6次,计算机记录并存储所获信息. 1.4.4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数据经ACAS-570微机系统处理.对图形及时间进行实时测量而获得.计算机计算出整个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并作归一化处理,以未加处理因素前的荧光值为100%,用x-±s表示.所有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均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进行分析.2 结果2.1 GLB7对小鼠巨噬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以20mg·L-1GLB7刺激培养的M,发现DC HF-DA荧光强度明显下降(图1),与静息水平相比,平均下降(36±6)%(n=6,P<0.05).在(5 -80)mg·L-1剂量范围内,GLB7对小鼠M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2.2 GLB7拮抗PMA对小鼠巨噬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升高作用以PM A(5nmo l·L-1)刺激培养的M,发现DC HF-DA的荧光强度明显上升,升高幅度为(48±7)%,再滴加GLB7(20mg·L-1),荧光强度转而回降,回降了(19±4)%(图2,n=6,P<0.05). 以上结果证明:GLB7能减少M内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GLB7具有抗氧化能力.3 讨论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的平衡失调,是产生衰老的重要因素,对机体具有损害作用.在本Fig1. Kinetic changes in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induced by Gar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GLB7(20mg·L-1).The v er tical marker line indicates the time wh en the G LB7was added.x-±s,n= 6.Fig2. GLB7antagonized the respiratory burst in-duced by P MA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PM A(5nmol·L-1)incr ea sed the productio n o f ox y gen f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 phag es.W hen GL B7(20 mg·L-1)wa s added into th e m edia,the contents of o xy gen free r adica ls decrea sed.The fir st and second v er tica l mar ker line indicates th e time when the PM A a nd GL B7was added respec tiv ely.x-±s,n= 6.实验体系中,GLB7能降低小鼠腹腔M活性氧的产生,并能拮抗PM A引起的小鼠腹腔M活性氧的产量,从细胞水平证明了灵芝多糖的抗衰老作用,为其抗衰老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往报道的有关活性氧自由基的检测,大都是采用间接测定胞外活性氧的方式,而对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变化却无从得知.本实验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直接测定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动态变化,其原理是[6]:不发光的DCHF-DA进入胞内后,经脂酶作用脱去二脂生成不发荧光的2′,7′-二氯氢化荧光素(2′,7′-dichlo rodihydrofluo rescin, DC HF),DCHF被活性氧自由基氧化生成发荧光的2′,7′-二氯荧光素(2′,7′-dichlo rofluo rescin,DCF).因活性氧自由基的含量与荧光探针之荧光强度成正比,由此可通过检测DCF的荧光强度,定性定量监测活性氧自由基的动态变化.利用荧光探针DCHF-DA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不仅可像其他方法一样检测到细胞活性氧的总体水平,还能显示单个不同细胞的实际变化.由于是对活性细胞作原位实时检测,贴壁细胞经荧光探针标记后即上机测试,弥补了化学发光法等生化方法不能检测到细胞内新生成的部分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物,流式细胞术需对样品作特殊处理而影响实验结果等不足.更重要的是,测试时可在激光扫描间隙进行原位加样处理,追踪到活细胞在加样瞬间的动态变化,对药效的评价更客观,准确.以往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可使M吞噬活性升高,增强LPS及M分泌IL-1作用[1],这说明它可激活M.一般认为,M被激活时,会产生呼吸爆发,使活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但也有文献报道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它不仅是细胞的效应分子,当其浓度较低时,也被认为是信使分子,可激活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过Ca2+和蛋白质磷酸化诱发不同的生物学过程[7,8].本实验体系的结果说明了灵芝多糖对M产生作用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其确切机理需进一步探讨.4 参考文献[1] 林志彬.灵芝多糖的免疫药理学研究及其意义.北京医科大学学报[J],1992,24(4):271-274.[2] Lei L S,Lin ZB.Effect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 on the activity of DN A polymer aseαin spleencells stimulated by alloa ntig ens in mice in vitro[J].JBeijing Med Univ,1991,23(4):329-333.[3] 何云庆,李荣芷,陈 琪,白 虹.灵芝扶正固本有效成分灵芝多糖的化学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21(3):225-227.[4] 李荣芷,何云庆.灵芝抗衰老机理与活性成分灵芝多糖的化学与构效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3(6):473-475.[5] 鄂 征,主编.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5-189.[6] 黄行许,鲍永耀,黄 辉,张 薇,霍 霞,朴英杰.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巨噬细胞呼吸爆发[J].免疫学杂志,1998,14(2):101-103.[7] Brune B,Got z C,M essmer U K,Sanda u K,H irv o-nen M R,Lape tina EG.Supero xide fo rmation andmacr ophage resistance to nit ric ox ide-media ted apop-to sis[J].J Biol Chem,1997,272(11):7253-7258.[8] Suzuki Y J,For man HJ,Sev a nia n A.O xidants asstimulato rs of sig na l tra nsduc tion[J].Free RadicBiol Med,1997,22(1-2):269-285.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on oxygen free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LI Ming-Chun1,LEI Lin-Sheng2,LIAN G Do ng-Sheng1,XU Zi-Ming1,YU AN J in-Hua1,YAN G Shu-Qin2,SUN Li-Sha2(1.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401st Hospital of P LA,Qingdao 266071,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The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G uangzhou 510515,China) Abstract:To inv 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immunomodula tion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laser scanning conf ocal microscope w as performed to indicate the effect of GLB7 on ox ygen f 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 neal macrophag es.The results show n that GLB7 could scaveng e ox ygen f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 to neal macrophages.It de-creased the productio n of ox ygen f 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 phages,the average percentage of decrease in the pro-duction of ox ygen f ree radicals w as abo ut (36±6)%(n=6,P<0.05),and GLB7(20 mg·L-1)antagonized the respiratory burst induced by PM A(5nmol·L-1)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es(n=6,P<0.05).These observ ations suggest that GLB7-de-creased production of ox ygen free radicals in murine peritoneal macrophag es play an im-po rtant role in the anti-aging effect of Gano-derma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f ree radicals;microscopy,laser scan-ning,confocal;macrophages Foundation item:T he pro ject suppo rt ed by Na tio nal Na tural Science Founda tion o f China(39400165)(本文编辑 乔 虹)。
黑灵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 A M P/P K A 、IP 3/Ca 2+及DAG/PKC 信号通路的影响黄建琴,聂少平*,张莘莘,黄丹菲,朱科学,谢明勇(南昌大学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7)摘 要:目的:探讨黑灵芝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Ganoderma atrum ,PSG-1)对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 )/细胞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 ,PKA )、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 ,IP 3)/Ca 2+及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 ,DAG )/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 ,PKC )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将S-180细胞接种于BALB/c 小鼠体内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成模后收集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不同浓度的PSG-1干预;ELISA 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P 3、DAG 和AMP 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Ca 2+含量;Western blotting 测定细胞PKA 及PKC 蛋白表达。
结果:PSG-1在20~160μg/mL 质量浓度范围能促进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cAMP 、IP 3和DAG ,同时能增加细胞内Ca 2+含量,并显著增强PKA 及PKC 蛋白表达量。
结论:PSG-1能有效激活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AMP/PKA 、IP 3/Ca 2+及DAG/PKC 信号通路。
由此推测,PSG-1可能通过cAMP/PKA 、IP 3/Ca 2+及DAG/PKC 信号通路促进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黑灵芝多糖;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信号通路Effect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Ganoderma atrum on cAMP/PKA, IP 3/Ca 2+ and DAG/PKC Signaling Pathways in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S-180 Tumor-Bearing MiceHUANG Jian-qin, NIE Shao-ping *, ZHANG Shen-shen, HUANG Dan-fei, ZHU Ke-xue, XIE Ming-y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Ganoderma atrum (PSG-1) on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protein kinase A (PKA), inositol triphosphate (IP 3)/Ca 2+ and diacylglycerol (DAG)/protein kinase C (PKC) signaling pathways in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S-180 tumor-bearing mice. Methods: A tumor-bearing mouse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oculating mouse sarcoma S-180 cells into BALB/c mic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180 tumor-bearing mice, then cultured in vitro and treated with PSG-1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The IP 3, DAG and cAMP levels in cell culture supernatant were measured by ELISA. The intracellular Ca 2+ content was assayed by a flow cytometric method. The PKA and PKC protein expression in macrophages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PSG-1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20–160 μg/mL stimulated the production of IP 3, DAG and cAMP in the macrophages from S-180 tumor-bearing mice, increased the intracellular Ca 2+ content, and increas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KA and PKC. Conclusion: PSG-1 can exert anti-tumor activity in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S-180 tumor-bearing mice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cAMP/PKA, IP 3/Ca 2+ and DAG/PKC signaling pathways.Key words: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atrum ; peritoneal macrophages; anti-tumor activity; signaling pathway 中图分类号:Q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4)01-0204-05doi:10.7506/spkx1002-6630-201401040收稿日期:2013-07-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130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53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3B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2-0749)作者简介:黄建琴(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篇一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一、引言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
近年来,灵芝多糖作为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腹腔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原提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原提呈相关分子的影响,以期为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灵芝多糖:购买自某生物技术公司,纯度>98%。
(2)BALB/c小鼠:购买自某实验动物中心,年龄6-8周,体重20-25g。
(3)相关试剂及仪器:包括细胞培养基、血清、抗体、流式细胞仪等。
2. 方法(1)灵芝多糖处理:将灵芝多糖溶于适量生理盐水中,制备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溶液。
(2)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与培养:采用腹腔注射法获取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进行培养。
(3)实验分组与处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灵芝多糖低浓度组、灵芝多糖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
(4)检测指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包括MHC-II、CD80、CD86等。
三、实验结果1.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HC-II分子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灵芝多糖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水平有所增加。
其中,高浓度灵芝多糖处理组MHC-II分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 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CD80和CD86分子表达的影响与MHC-II分子类似,经灵芝多糖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CD80和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也有所增加。
在各浓度灵芝多糖处理组中,高浓度处理组的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灵芝多糖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篇一一、引言灵芝,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包括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
其中,灵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生物活性已得到广泛研究。
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灵芝多糖对LPS(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期为灵芝多糖的药理作用提供更深入的机制理解。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灵芝多糖、LPS等试剂均购自专业供应商。
实验动物为小鼠,饲养于本实验室动物房。
2. 方法(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进行培养。
(2)实验分组与处理: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灵芝多糖组及灵芝多糖+LPS组。
各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包括LPS 刺激、灵芝多糖干预等。
(3)细胞因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某些细胞因子的含量。
三、结果1. 灵芝多糖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学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出现大量颗粒。
而加入灵芝多糖后,这种形态变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灵芝多糖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1)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6含量显著升高;而加入灵芝多糖后,IL-6含量有所降低。
(2)TNF-α含量:与LPS组相比,灵芝多糖+LPS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NF-α含量降低。
(3)其他细胞因子:其他如IFN-γ、IL-10等细胞因子在各组间的变化趋势也得到了观察和记录。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也有一定影响。
这表明灵芝多糖可能具有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的作用,从而在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54#Chin a Pharmac y 1999Vol.10No.6中国药房1999年第10卷第6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 O 39400165灵芝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GMP 含量的影响李明春1,雷林生2,梁东升1,许自明1,杨淑琴2(11解放军第401医院药剂科,青岛市266071;21第一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广州市510515)中图分类号:R 979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0408(1999)06-0254-02摘要:目的:研究灵芝多糖(GLB 7)对巨噬细胞(M 5)内cGMP 含量的影响,为其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培养的小鼠腹腔M 5中cGMP 含量。
结果:GLB 7能剂量依赖性引起小鼠腹腔中cGMP 浓度快速升高,10min 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至30min 时基本恢复至原来水平。
结论:GLB 7引起小鼠M 5内cGMP 浓度快速升高,可能与其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关键词:灵芝多糖;环磷酸鸟苷;巨噬细胞Ef fect of Ga noderma Pol y sa cchar ides on cGMP in Mouse Per itoneal Macro p ha g eL I Min g chun,L IANG Don g shen g ,XU Zimin g (De p t.of Pharmac y ,401Hos p ital of PLA,Qin g dao 266071)LE I Linsheng,YANG Shuqin(Dept.of Pharmacology,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ABSTRACT:OBJECT IVE :Invest igating t he effect of GLB 7on cGMP in mouse perit oneal macrophages,so as t o provide a sci 2ent ific evidence for it 's immuno p ot entiatin g mechanism.METHODS :Radio-immuno-assa y was used t o estimate t he level of cGMP.RESULT :GLB 7increased t he content of cGMP in mouse p erit oneal macro p ha g es in a concent rat ion de p endent manner,t he peakt ime was at 10minute,and t he concentration of cGMP returned t o basic level at 30minute.CONCLUSION :T he im 2munomodulat ory effect of GLB 7may be due to the act ivation of macrophage by increase it s cGMP.KEY WORDS:g anoderma p ol y saccharide;cGMP;macro p ha g e 灵芝多糖是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 y ss.ex Fr.)Karst ]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往实验证明,灵芝多糖具有免疫增强和抗肿瘤作用[1~4]。
它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 5)的吞噬功能,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促进未经纯化的脾细胞在体外增殖,增强DNA 多聚酶A 的活性以及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分泌等。
但灵芝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确切机制,尤其是对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本文利用细胞培养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研究灵芝多糖GLB 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cGMP 的影响,以探讨灵芝多糖的作用机制。
1材料和方法111药品和试剂灵芝多糖(GLB 7):按文献方法提取[5,6]。
化学组成是以葡萄糖、半乳糖为主的杂多糖,糖苷键连接方式B (1y 4)为主,稍多A (1y 6),分子量9000;RPMI-1640培养基:Gibco 生命技术公司产品;胎牛血清(FCS):杭州四季青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环磷酸鸟苷测定药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产品。
112实验动物BALB/c 纯系小鼠,a `不限,8wk 龄,体重(1916?114)g,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3巨噬细胞的培养按文献方法[7]无菌取小鼠腹腔M 5,经苔盼蓝染色细胞活率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106~107cells /ml,接种于多孔培养板中,置含5%CO 2、95%空气孵箱中,37e 孵育24h 。
对照组皆以RPMI-1640完全培养基替代,实验组中加测试药物等处理因素皆以RPMI-1640完全培养基溶解和稀释。
114M 5环磷酸腺苷(cGMP)的测定[8]11411样品提取:取和GLB 7培养一定时间的M 5,冰浴下超声粉碎,3000r 离心10min,去除沉淀,上清液在60e 水浴下蒸干,0e ~4e 保存。
测定时干渣重溶于适量的醋酸钠缓冲液(pH 612)。
11412cGMP 的测定:按说明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
测得的结果按要求作标准曲线并求算样品中cGMP 的含量。
2结果分别以5、10、20、40L g /ml GLB 7按一定时间作用于培养的M 5,测得其中cGMP 含量,结果见表1。
实验测得M 5中cGMP 基础水平为(0156?0111)pmol/50L l(n=6,x ?s)。
表1灵芝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cGMP 的影响(n=6,x ?s)t(min)c GMP(pmol /50L l)GBL 7(L g /ml )5102040control 2152138?0127 2160?0126 2174?0129 3122?0129 0158?011452164?0131 3108?0129 3131?0118 3167?0126 0160?0117102172?0122 3118?0131 3149?0122 3182?0139 0156?0113152128?01192158?01192175?01313116?01270161?0124300158?01180157?01160162?01180157?01190154?0119600160?01170159?01200157?01190158?01210158?0120与对照组比较P <0101结果表明,GLB 7在215min 内可引起M 5中cGMP 浓度明显增高,至10min 时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至30min 基本恢复原来水平。
在10min 时观察GLB 7与cGMP 之间的量效关系,可见随着GLB 7浓度的升高,cGMP 浓度亦随之升高,从而说明GLB 7可剂量依赖性引起小鼠腹腔M 5中cGMP 浓度的升高(C =019345)。
3讨论一般认为,cGMP 可通过如下途径发挥作用[9]:(1)激活cGPK 。
cGPK 可激活底物蛋白磷酸化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
(2)活化ADP-核糖环化酶。
ADP-核糖环化酶可激活环ADP-核糖-(cADPR),直接作用于除骨骼肌细胞外中国药房1999年第10卷第6期China Ph armac y 1999Vol.10No.6#255#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对小鼠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陈庆平,郭凌燕(广州军区第157医院,广州市510510)中图分类号:R 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08(1999)06-0255-01近年来曾有运用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不育的报道,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观察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1动物:昆明种小鼠,9月龄雄性鼠36只,每组12只(中山医科大学动物室提供),随机分成3组;Ñ组为对照组,Ò组为金匮肾气丸组,Ó组为六味地黄丸组。
112药物及用法:金匮肾气丸(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批号971030);六味地黄丸(广东华开宝药厂生产,批号980103)。
两药均配制成浓度为8%的溶液,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用量均按1ml/20g 计算。
113方法:连续给药8周后,采用去眼球取血,进行性激素T (睾丸激素)、LH (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激素)测定,药盒为意大利Biedat e 产品。
2结果性激素T 值: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六味地黄丸组分别为(91019?38915)ng/L 、(141410?43115)ng/L 、(59911?33113)n g /L;金匮肾气丸组T 值高于对照组(P <0105),显著高于六味地黄丸组(P <0101);六味地黄丸组T 值低于对照组(P <0105)。
FSH 值: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六味地黄丸组分别为(21824?018612)IU /L 、(31645?012613)IU /L 、(21567?015148)IU /L;金匮肾气丸组FSH 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六味地黄丸组(P <0101);六味地黄丸组FSH 值比对照组低,但无统计意义;LH 值3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异,见表1。
表1各组血T 、LH 、FSH 值的比较(x ?s )组别T n g /L LH IU /L FS H IU /L 对照组91019?38915013678?012423218240?018612金匮肾气丸组141410?43115013430?011136316450?012613六味地黄丸组59911?33113012874?011257215670?015148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105, P <01013讨论根据中医老龄多肾虚的观点,本实验选择生育末期的小鼠(小鼠生育期为1年)进行补肾药物对性激素水平的观察实验较为合理。
本实验结果显示,补肾阳的金匮肾气丸具有显著提高T 、FSH 水平作用,并发现在实验中小鼠好动、好斗,体重增加不明显;而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显著降低T 水平,FSH 有所下降,实验中小鼠安静不动,体重增加。
此结果为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殖及性功能受性腺轴内分泌功能调节,T 、LH 、FSH 影响精子的生成[1]。
温补肾阳有调节下丘脑-黄体-睾丸性腺轴作用,可作用间质细胞,使T 分泌增加,提高性激素水平;而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使T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