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尖舌怪说方言
- 格式:pdf
- 大小:120.13 KB
- 文档页数:5
音韵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zǐsāng] 注2 (音同“子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áosǐ](音同“曹死”);"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 (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通读为“l”。
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
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通读,统一发音为"in"。
"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如“痕”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
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者仍然发"en"的音。
音节"un"在"d"、"t"、"n"、"l"、"z"、"c"、"s"后发"en"音,其余不变。
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湖北各地奇葩方言你会念吗如果你想融入一个地方生活,请先去学会这个地方的语言。
对于湖北的小伙伴来说,大多数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多在武汉、荆州、宜昌地区,相对比较好懂;最不容易听懂的是江淮官话、赣方言,多在黄冈、赤壁、武穴、大冶一带。
先跟一起来读下面这2句方言来感受下吧!1、武汉方言:老虎老许撒撒搞不亲凑答案: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2、黄冈方言:我细么早儿麦刀她咩喜欢我答案:我小时候以为她很喜欢我你猜对了吗?在湖北各地方言中,不仅有音调上的差别,也有说法上的不同,来感受下各地的语言文化吧。
一、入门篇关于时间1、十堰人说:今儿地、门儿地、后儿地2、荆门人说:机耳、磨耳、后耳3、咸宁人说:今日、明日、后日4、鄂州人说:真招、门招、后噶今天、明天、后天,简简单单几个字,已经显示出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
不同地方的称呼又有什么不同呢?二、初级篇对于称呼1、宜昌人说:有一种朋友叫伙接有一种白痴叫暴暴有一种外婆叫嘎嘎有一种姑娘叫姑娘吖儿有一种小孩子叫小滴噶儿方言:伙接,搞清白了没?(兄弟,明白了吗?)2、武汉人说:有一种爸爸叫老头有一种妈妈叫姆妈有一种哥哥叫拐子有一种傻子叫嘎巴子有一种妻弟叫舅辫子方言:你朋友正展克哪潇洒克鸟?(你女朋友现在干什么去了?)3、天门人说:有一种朋友叫情况有一种妇女叫阿巴子有一种情人叫乔子有一种姑娘叫坛子有一种外婆叫佳佳方言:门咋叫佳佳来屋里七饭(明天让外婆到家里吃饭)4、赤壁人说:有一种老公叫公个有一种老婆叫母个有一种情人叫皮盼有一种爷爷叫胡嗲方言:胡嗲给了一阔钱(爷爷给了100元钱)看了这些千奇百怪的称呼,远离家乡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很有亲切感?莫急,今天小编就带你来涨知识。
中级篇关于行为孝感人说:有一种吹牛叫发抛有一种洗澡叫抹汗有一种爽快叫耍啦有一种傻瓜叫做哈叭有一种走亲戚叫走人伽方言:走人伽的时候莫发抛(去亲戚家别吹牛)荆州人说:有一种干练叫遛巴有一种讥讽叫日决有一种撒谎叫撮白老有一种调皮叫贱爬佬有一种醉酒叫下猪阿子方言:哪们搞起的,又下猪阿子(怎么回事?又喝醉了)黄冈人说:有一种接吻叫打蹦有一种道歉叫冒招到有一种打架叫杠活儿有一种吃饭叫塞蛾子方言:冒招到,把你手机落鸟(对不起,把你手机弄丢了。
川话成语01呜嘘呐喊【释义】形容阵仗大,多用于声势。
约等于“哦翻喧天”,后者可以形容呕吐。
【造句】晓得楼脚那些老头老太婆干撒子啊,清早八晨斗决得呜嘘呐喊的。
02想精想怪【释义】形容想法不切实际。
【造句】你嗯是想精想怪,落雨淅淅冰巴沁的天跑到山上拖老摇裤儿唱征服。
03打胡乱说【释义】话不经过思考,和没有依据的胡言乱语。
【造句】撒子呀,薇薇卖得比鸡国国都要贵,打胡乱说哟。
04半中拦腰【释义】正中间,可指时间可指空间,多暗含停下来的意思。
【造句】勒个羚羊还有点好耍也,半中拦腰den起,冷个宽的马路都遭奏死完老。
05财迷豁眼【释义】表示一个人在经济方面很小气,舍不得钱财。
【造句】你弟娃儿财迷豁眼的,关了工资还要跑到我们屋头吃摸和。
06扯谎俩白【释义】撒谎,吹牛。
扯把子、日白。
【造句】死娃儿,老子还不晓得你!少给你老汉两个扯谎俩白的,说,扑缺儿是是你龟儿偷吃的?07扯皮俩筋【释义】形容两个人不合,小到抬扛,大到动手。
【造句】勒两个娃儿一天到晚扯皮俩筋,住一干房间肯定要过烈。
08怪眉日眼【释义】奇怪,多指行为。
“眉”读作“迷”。
又作“鬼眉日眼”。
【造句】盯到我撒子嘛盯到,没见到过美女迈?怪眉日眼的。
09吹扑打鼾【释义】打鼾,扯噗鼾。
【造句】你老汉睡觉吹扑打鼾整得刚啦刚的,怕还是走医院检查哈哟。
10大声武气【释义】表示说话吼得很大声。
【造句】咖啡馆妹妹嚼舌头:“快看那个哈莽子,说话大声武气的,把相亲对象都黑起跑老。
”11憨吃傻胀【释义】傻读“哈”。
不知道饱地暴饮暴食。
【造句】幺儿,你看你都嫩个大个登登老,不能再嫩个闷起脑壳憨吃傻胀的老哦,饭胀哈脓包的嘛。
12黑黢妈孔【释义】黑,区妈黑。
【造句】锤子哦,勒阵出去喝夜啤酒,黑黢妈孔的,想得来出!13胡斯搞料【释义】以不正确的方式使用。
【造句】妈妈上班去,不准在厨房头胡斯搞料的哈,莫像上回冷个把酱油肌得到处都是。
14恍儿胡兴【释义】马虎。
最后一个字也可以读“兮”。
【造句】王妈妈,你勒个娃儿聪还是聪明,斗是恍儿胡兴的。
上海方言,值得收藏,免得失传。
关特:闭嘴港特:傻掉闷特:没话说嘎亮:眼镜戳气:讨厌洋盘:外行辣手:厉害弄松:捉弄热昏:头脑发热, 一时冲动缺西:傻瓜腻惺:恶心寿头:呆子敲边:配合, 托枉诞:不讲理小赤佬:小鬼头夜壶蛋:捣糨糊敲煤饼:嫖娼轧姘头:包二奶, 红杏出墙装无样:装傻人来疯:过度兴奋触霉头:倒霉头皮搅:脾气犟豁翎子:暗示骂山门:骂街饭泡粥:废话太多洋泾浜:不标准的语言拿母温:蝌蚪横竖横:豁出去了捉扳头:找茬敲竹杠:敲诈立壁角:罚站轧闹猛:凑热闹戆棺材:笨蛋吃家生:吃大亏, 倒大霉或被硬物撞到掼浪头:穷摆谱请吃生活:揍人龙头阿三:混混红头阿三:旧社会的印度打手或泛指印度人狠三狠四:凶老三老四:没大没小投五投六:做事粗糙神知无知:胆大妄为一天世界:一塌糊涂猜东里猜:剪刀石头布木知木觉:迟钝幺尼角落:不起眼的小角落年夜三跟:年底瞎七搭八:瞎说假姿假眼:装腔作势连档模子:合伙骗人拿依做特:把他杀掉奥斯两百开:暂停空麻袋背米:不付出就想得回报五筋狠六筋:凶烂煳三鲜汤:做出的事情的不象样额骨头碰到天花板:撞到大运阿乌卵冒充金刚钻:外行冒充内行认得侬是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倒霉我帮侬搞搞路子:让你明白“ 老”老菜皮:年高色衰老克勒:海派腔调老浆糊:推脱搪塞老屁眼:门槛贼精老法师:经验丰富老油条:死不悔改老姘头:多年相好老浮尸:昵骂老人老懂经:百事在行老弹簧:专家老手老滑头:见机行事老价钿:价格不菲老甲鱼:骂人年高老爷车:破旧不堪老辰光:原来时间老面皮:厚颜无耻老门槛:老奸巨猾老牛三:吹牛连天老黄牛:勤恳操劳老实头:老实憨厚老来少:返老还童老牛逼:经常吹牛老来俏:老年爱美老户头:熟人常客老十三:老不正经老娘家:旧屋故地老娘舅:公平公正老棺材:恶称老人老套头:没有变化老盐头:口味喜咸老酒彭:嗜酒如命老傢生:多年家具老茄茄:少年老成老相公:一直不胡老搭子:长期搭档老鬼三:这个东西老乌龟:讽骂老人老坦克:旧自行车"头"摆噱头:故弄玄虚斩冲头:欺诈顾客起蓬头:生意兴旺避风头:销声匿迹掼浪头:大言不惭起花头:别出心裁触霉头:运气不好额骨头:福星高照有药头:设计陷害发调头:发号施令转念头:灵机一动识人头:阅历丰富乌龟头:缩头缩脑唔搅头:枉费心机放龙头:话不兑现捉技头:挑刺寻隙收骨头:严加管束倒蓬头:亏本买卖叫调头:改变策略施甜头:小施恩惠好户头:本份老实有肉头:油水丰厚吃闷头:理亏语塞别苗头:好大喜功嚼舌头:搬弄是非吃轧头:遭受指责掼派头:有钱摆阔扳叉头:吹毛求疵借因头:巧立名目热刀头:代人受过翻行头:漂亮时髦轧苗头:审时度势挂名头:滥竽充数耍滑头:花言巧语吃排头:受人批评贱骨头:没有志气有奔头:前途光明有轻头:聪明伶俐老套头:循规蹈矩好笔头:文章精彩放风头:透露消息搬砖头:无本生意抓粒头:大把赚钱谈斤头:讨价还价嗑愡头:迷迷糊糊拉山头:另立一派野人头:虚张声势二婚头:再婚重娶刮鼻头:领导批评一哄头:蜂拥而上唔搞头:失去信心毒日头:赤日炎炎跌跟头:办事挫折呆木头:呆若木鸡一记头:干脆利落寻轧头:无事生非轧扁头:左右为难装榫头:强加于人跑码头:闯荡江湖老实头:老老实实吊鲜头:菜肴烹调焐被头:贪睡晚起亨浪头:大腕人物唔轻头:不明事理拆骨头:威胁揍人有蹿头:领导赏识老老头:七老八十来兴头:兴趣浓厚小滑头:油腔滑调卖拳头:装腔作势爷老头:父亲别称三吓头:色厉内荏砌墙头:搓搓麻将陌生头:未曾谋面车山头:随意闲聊困扁头:痴心妄想轻骨头:卖弄风骚有劲头:干劲十足掉枪头:改变策略搭讪头:故意搭讪搞花头:阴谋诡计窟浪头:人人都有贼骨头:偷盗东西老腻头:烟瘾很大唔搭头:不想搭理有来头:身份特殊一榔头:重拳出击饭碗头:工作着落洋葱头:门槛不精唔谈头:无话好说小老头:年少显老懒骨头:好逸恶劳出风头:显耀自己勒莽头:突然发生三斧头:来势凶凶困梦头:酣睡之中书读头:死板读书乘差头:招手叫车药罐头:经常吃药光浪头:头发剃光摆摊头:小本生意骚粒头:青春疙瘩没劲头:毫无兴趣加浇头:面条加菜脱枪头:衔接不牢懒笔头:记录不勤硬出头:挺身而出盐钵头:吃菜很咸看云头:预测天气唔活头:悲观绝望被横头:被子横端游码头:兴趣盎然拆份头:合伙分肥大舌头:口齿不清早发头:发育过早晴日头:天气晴朗瘌痢头:脑袋顶上有框头:零碎单牌阴凉头:避阳地方转风头:形势渐变床横头:睡床边上叫台头:单位名称芋艿头:头型难看是多头:无人疼爱叫客头:买主客户老盐头:喜欢吃咸是寿头:办事愚笨有盼头:前途似锦是嫩头:初出茅庐带搭头:硬性搭配叫碰头:邀约相遇是收头:收尾生活叫风头:情势紧张是耿头:脾气倔犟叫猎头:高级职介讨虚头:卖物抬价一家头:孤家寡人一口头:狼吞虎咽叫抽头:回扣分红骑牌头:仗人背景是凶头:凶神恶煞做牵头:牵线搭桥开听头:醉酒呕吐叫香头:葱姜香菜是垃头:零碎小钱过腻头:满足兴趣是赚头:利润部分硬脚头:凌空劲射丐排头:背靠大树叫炒头:热炒小菜相鼻头:两车相碰绕山头:反复唠叨魂灵头:虚无缥缈出口头:旭日东升老搭头:长期合作是推头:寻找借口放码头:放人一码有缠头:死磨硬缠是望头:期待希望懒脚头:懒于走访叫找头:大票找零摊被头:折叠被子是对头:冤家路窄轧姘头:乱搞关系"子"接翎子:心领神会汰脑子:苦口婆心臭路子:门槛不精歪路子:旁门歪道坏胚子:脚底流脓爬格子:伏案疾书浪荡子:不务正业放鸽子:话不兑现野路子:旁门左道卖关子:故弄玄虚搅脑子:胡搅蛮缠兜圈子:拐弯抹角钻空子:投机取巧半吊子:半途而废怪路子:出其不意小扇子:挑拨离间翘辫子:一命呜乎是模子:哥们义气灰孙子:地位低下吊膀子:打情骂俏甩翎子:暗示他人着棋子:运筹帷幄通路子:疏通关系老底子:原来从前博眼子:扑克赌博叫花子:乞丐瘪三赶场子:应酬赴宴手条子:手腕手段乡巴子:土里土气眼乌子:弹眼落睛寻搭子:缺少玩伴拉场子:流氓谈判大娘子:女大男小有条子:身材不错憨巴子:傻里傻气校路子:循循善诱麻栗子:弯指敲头压场子:名角客串老杆子:鸦片烟鬼绿帽子:老婆外遇拆搭子:中途散伙大模子:身材魁伟油墩子:精美小吃门堂子:门周框子老早子:过去时候买面子:交情深厚台巴子:台湾商人小三子:地位低下高帽子:奉承吹捧酥桃子:软弱无能碰钉子:遭遇挫折戴帽子:封官许愿捧场子:朋友开张放鹞子:风筝上天懒胚子:好逸恶劳打弹子:弄堂游戏抬轿子:吹捧抬举小辫子:阴私把柄。
四川话,又称四川方言、巴蜀方言,属汉语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的主要使用地区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的语言。
注1,大致包括西南官话成渝片(成渝话)及赤灌片(赤灌话)。
四川话目前约有1亿2千万的使用者,成都话是川剧和各类曲艺的标准音,但并不是四川省的标准方言。
事实上四川话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标准音,像广州话之于粤语,这是由于四川话本身就是由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成的。
历史宋代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话截然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蒙古人和女真人两次北方民族的入侵,给四川地区带来了灾难性的人口剧减。
到清朝初年,四川人口甚至不足五十万。
从167 1年开始大规模移民,到1776年为止,105年内四川合计接纳移民623万人,史称湖广填四川。
现代四川话,就是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形成的。
四川话特点音韵与普通话中声母的区别: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zǐsāng] 注2 (音同“字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āosǐ](音同“操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混淆为“l”。
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
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混淆,统一发音为“in”。
【食品味道很甜】=宣甜地【食品味道很苦】=瘟苦地【食品味道很咸】=齁含地【食品味道很淡】=bia淡地【食品味道很辣】=辣死人地【能阁阁地】:很能干聪明【发狠】:勤奋、下决心【吕地】:女人【男地】:男人【精明】:特别聪明【杠货】:小孩子打架【同年锅】:年龄一样大【一担挑】:通称姐妹们的丈夫为“连襟”,俗称“一担挑”。
【七饭】:吃饭【一啊】:一瓣【透鲜地】:很鲜【搞么呀伙】指问你在干什么【顶龙】:指达到较高的境界,多用贬义。
【出生】:畜牲【吵死鬼人】:很吵闹,表示烦透了所发出的声音。
【芹西】:大声地,有时也指至极的。
如“紧的芹西”,指颠狂至极。
也经常用作“芹西鬼叫”【猛削的】:很薄的【也】:表示惊讶如“也,今天什么风把你出来了"【倒霉】:运气不好【奥后】:突然发现了不好的事,如:“奥后出门已在路上,钥匙忘记带”。
【五马羊西】:(指做事、说话没大小、不正经、带一种开玩笑意思)【我回kei了】:我回家了【干吗】:问干什么【糟死人地】:特别脏【老板】:丈夫【对过】:对面【将好将】:刚刚好【情死啊】:作死【一担挑】:连襟【宗家】:同姓之间的通称【漆黑地】特别黑【雪白地】特别白【炸弹】:假货【相好的】:男女情人【呕死了】:很生气【勺的狠】:喜欢搭讪【侉子】:指安徽北方的人【爬海】:螃蟹【么得了】:没有了【抛皮】:爱吹牛【棍气】:讲义气【告花子】:讨饭的【搞得一头(身)地劲】:做事有点认真、还搞不好【拽地很】穿着漂亮洋洋得意【洋货】形容打扮的时尚【拐子】:专指拐骗小孩的歹徒【摆架子】:有点看不起别人【七月】:吃药【过细】:很细心、做事仔细【靠门】:敲门【锤子】:拳头【靶子】形如亲兄弟【惯宝宝】:父母所宠爱的孩子【不掉照】办事不行【巴个嘴】:接吻【鬼话】:瞎说【该手】:上厕所【十八搭】:指逢人都能搭上话的人【轻狂】:随意起哄【撒sei】:小便【二百五】:指有神经质、不识好歹的人【小妖精】:形容小孩活泼可爱【捞子】:呆子傻子【喔奥】:肚子饿了【十三点】:形容智商低有点二的人【不弄子】:指不懂道理的人夹实的人【土老逼】:形容喜欢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装像的人【花脚猫】:指好走动不守本分的人【将】:形容脾气倔犟【客记波】:膝盖【觉板底】:脚底【贴老八鸡】:做事有把握【嘎记窝】:腋下【贼吧】:嘴巴【花里胡糙】:颜色太花、或形容人品德【手膀子】:臂膀【划水】:游泳【哇不到】:手拿不到某个物体【手板心】:手掌心【小辣子】:妓女【不范捉】:不可能【手颈子】:手腕【滑痴】:地上有水打滑【下巴姑子】:下巴【清丝】:干净整齐【滚烫地】:很烫【冰凉地】:很凉【顺手】:右手【划来】:值得【遭死地】:很脏【犟嘴(嘴不颂)】:跟别人顶嘴【反手】:左手【抬杠】:跟别人争说某件事【灌浓】:炎症引发的器官病变【倒板子】:办事不行混的不好【舌挑】:舌头【马子】:女朋友、情人【沫浪子】二流子【孬种】:指性情怯懦的人怕死鬼【黑地一惊】:吓得一跳【双胞子】:孪生子【老逼老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老外】:外行【梅子】:骗子同伙部分人员的称呼、专门引人家上到受骗的人【小气包】:算小帐、吝啬的人【背搭子】:背心【痞子】:指只借不还、一贯行骗的人、黑道混世的人【快活】:舒服【快活死哦】:特别舒服【不快活】:身体有病、不舒服【打摆子】:患疟疾怕冷【发痧子】:中暑【窝肚子】:痢疾拉稀大便【出花】:出天花【好天】:晴天【打暴】:下暴雨【热天】:夏天【冷天】:冬天【焐燥】:天气闷热【打湿了】:淋湿了【歘雨】:淋雨【今年】:今年【今照】:今天【门照】:明天【外后照】:大后天【外前照】:大前天【个把月】:一个多月【场子】:地方指大门口【上头、高头】:上面【下头、底下下】:下面【里头】:里面【外头】:外面【当中】:中间【中坎】:中间【麻麻亮】:刚刚亮【岸了】:晚了【下水】:猪内脏【血旺】:鸭鹅猪血【烧酒】:白酒【陆谷子】:玉米【洋柿子】:西红柿【旱菜】:苋菜【乌桑果子】:桑葚【癞搭姑子】:癞蛤蟆【手捏子】:手绢【拖孩】:拖鞋【瓶足子】:瓶塞子【信壳子】:信封【自行车】:自行车【扫竹】:扫帚【大蓬车】:机动三轮车【大雅机】:载客两轮车【灶屋】:厨房【堂屋】:正厅【茅司】:厕所【稀客】:见以很长时间没见的人客套话【吃厌了】:吃腻了【烧锅】:做饭【遭】:垃圾脏【夜饭】:晚饭【泡饭、烫饭】:隔餐的米饭加水烧后,类似稀饭【挑】:汤匙【小划子】:小木浆船【拉把把】:小孩子解大便【解(改)手】:大小便【撒尿】:解小便【中不中、照不照】:行不行、可不可以【中、照】:行、可以【不小得】:不知道【再坐哈】:再坐一会【望里头走】:往里走【铺了】:溢出了,如:稀饭浇铺了【讲不信】:不听劝【迟鱼】:杀鱼【巴不得】:就是希望这样【带点呵豁】:带点马虎、原谅一点【不能带豁】:不能马虎、不能原谅【豁卵锉泡】:拍马屁【接媳妇】:娶媳妇【接老婆】:娶老婆【没把人嘎】:没出嫁【把人嘎了】:出嫁了【算帐】:结账、还有形容报仇意思【难为你】:麻烦你【对不住】:对不起【不来哉】:不来往【豁】:巴结人、求人【逗人】哄人、:骗人【该因】:应该【捅场子】:抢夺别人地盘【抠、尖】:小气【尖头八脑】:小气【搭僵】:不好讲话、不好相处事情不好搞【盒包】:口袋【不中用】:无能【老古板】:守旧、不入时【洋腔怪调】:言行不正【木骨】:老实、不懂世故【紧紧巴巴】:勉强、将就【码好】:把东西码齐【划水】:游泳【赶来赶去】:挑选【皮脸】:形容小孩逗趣大人【滚胖地】:很胖的【稀瘦地】:很瘦的【猫软地】:很柔软【帮硬地】:很坚硬【五心烦躁】:思想极不稳定【鹏香的】:很香【乌七八糟】:肮脏、乱【七姑八搭的】:乱七八糟的【费】:顽皮【漆黑麻乌的】:黑的很【摸的很】:慢的很【金贵】:贵重、宝贵【一塌胡涂】:乱七八糟、不整洁【稀碎、稀烂】:很碎、很烂【老长的】:很长【下作、下流胚】:不识抬举【绷脆】:很脆【封嫩】:很嫩【温臭】:很臭【透湿】:湿透了【焦干】:很干【耐遭】:耐脏【一渣长】:拇指与食指张开的长度【一毫毫】:一点点【胸门口】:胸前【扭头刮颈】:怪摸怪样【以疯作邪】:装疯卖傻【跳把】:扫帚【粪基】:簸箕【裤头子】:内裤【手捏子】:手帕【手嘎子】:手臂【老斯】:老师【不要紧】:没关系、没什么大不了【勺地青藤】:特别喜欢在外面跟人家说话还加一些撒娇动作宣城土语:吵架宣城人吵架:“老子跟早就站地块了,你有种就搞老子阿,别看你骨子高,搞狠了老子一柱头砸辟掉你!”(老子今天就站这里了,你有种就打我啊,不要看你个子高,把我逼急了我一砖头砸死你)宣城土语:逛街跟早早桑,老子抹四,到不门该上卷卷,看到一个家伙,手里捉了一根掏灰华子,不晓得搞什么吊东西。
陕西话骂人方言陕西话是中国方言之一,是中国的一个省份——陕西省所使用的本土语言。
陕西话以其独特的语调、习惯用语、俚语和口头禅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要讨论陕西话中各种骂人方言。
陕西话中的骂人方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侮辱性的词汇,另一类是耐人寻味的俚语或口头禅。
这些词汇和短语在陕西人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常用于朋友之间的玩笑调侃、争吵、或者是两个人之间的互相挑衅。
在陕西话中,最常见的骂人方言可能是“贱人”和“傻逼”。
这些词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这些词汇却具备了强烈的侮辱性。
比如,“贱人”这个词,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卑微、不尊重自己的人。
而“傻逼”则常常用于开始时对别人的质疑、挑战或斥责,尤其是当对方犯了错的时候。
当然,这些词的使用需要掌握适当的语境和语气,否则很容易引起争端。
除了这些具有侮辱性的词汇之外,陕西话中还有一些具有耐人寻味的俚语和口头禅。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糊弄”和“压寨夫人”。
当人们把“糊弄”作为动词使用时,通常表示对别人的骗局或弄虚作假行为的指责。
而“压寨夫人”则是指一个女人占据了丈夫的支配地位,使他不能好好表现的贬义语。
这些词汇和短语的含义很难用简单的一两个词来概括,有时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传说才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在陕西人中,使用这些骂人方言并不是什么坏习惯,而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当然,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掌握适当的语气和语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和矛盾。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和保持文明的语言举止,维护良好的社会风貌。
总之,陕西话中的骂人方言非常有意思,充满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如果你也想学习陕西话,那么除了注意学习这些骂人方言之外,还应该多了解陕西的文化和历史,理解其中含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陕西话的精髓和魅力。
“牙尖舌怪”说方言
“牙尖舌怪”说方言
前些时间,有乐山本地媒体就乐山方言俚语做了一期文章。
客观地说,他们的这种创意,很是令人钦佩。
此举一则可以通过对地方文化根源的挖掘,增强可读性,为媒体自身招徕读者;二者也可以将乐山的方言俚语做适当的连缀、修补和整理,功莫大焉。
但是,笔者通过对该媒体上刊出的方言俚语作初步研究后发现,他们所引用和例举的方言俚语,多以发音为主,因此在形成文字的书写上,有诸多欠缺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此,笔者首先从在乐山人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也比较有代表性的“牙尖舌怪”说起。
该媒体对于“牙尖舌怪”的认同写法是“呀尖色怪”。
笔者不想武断地否定他人的观点,只想通过自己观点的阐述,求得专家及广大乐山市民的指正和认同。
就笔者理解,“牙尖舌怪”一词,在乐山人的使用中,既有尖酸刻薄之意,亦有搬弄是非之嫌,总的说来是贬义的。
在同样形容人的言语功能的约定俗成的词语中,有很多与此相类似的,如伶牙俐齿、巧舌如簧等。
不过,伶牙俐齿及巧舌如簧,其意是形容某个人嘴上功夫厉害,会谝,属于中性或者褒义。
而牙尖舌怪则是完全意义上的贬义词。
但是,上述词语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词语生成,都与牙齿和舌头脱不了干系。
只有
牙齿和舌头做了配合,才能产生语言;只有语言产生了,才能由此出现口吐莲花或搬弄是非现象。
因此,笔者以为,就现今牙尖舌怪在乐山人生活中使用的实际意义而言,应该就是这么几个字。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穷耸,应该为穷悚;汪倒,应该为望到;磨皮造痒,应该为磨皮擦痒;确没答黑,应该为漆墨大黑等等。
由于篇幅缘故,不在此一一赘述。
再说点其它与此相关的。
一个地方方言俚语的产生,综合了很多因素,有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乡风民俗的、民族的等等,渊源流传及相互交融。
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那就是移民史。
所以,说起某个地方的方言,是应该结合起该地方移民历史进行综合研究的。
在乐山方言中,就有许多因为被忽略了上述因素,而被人误读的情况。
比如:被该媒体列出,要求读者朋友理解意思后做选择填空题的“煞各”。
“煞各”一词的由来,据笔者考究,源于农人耕田时的用语。
在两湖(湖北、湖南)地区,农人犁田时,把刚下田开犁叫做“起板”,一般是从田中间开始,向两边犁。
当一块田犁完了,准备起田时,犁具停靠应该在田
的角边。
值得注意的是,犁具在停靠
时,必须是犁头深插(杀)在田土中,这样以保证犁具不倒,顺利卸下耕
牛。
而这一行为,被称之为“杀角”,意思就是活路干完了,该卸下犁具上岸。
因此,在两湖当地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某种东西没有了或者某种事情做完,皆称“上岸”,意思大致相近。
我们都知道,清初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如今蜀中汉族百姓祖上,大多来自湖广地区。
因此,四川包括乐山许多方言的来历和形成,是和移民文化有关联的。
所以,在下认为“煞各”一词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杀角”。
另外一个是该媒体拿来作选择填空的“白火石”。
就笔者的理解,也就是这么几个字。
细寻该词的来历,笔者认为,比较古。
我们知道,在火柴和打火机没有发明和被普遍使用前,先辈们是击石取火。
具体做法就是,将比较容易碰撞出火星的石头进行撞击,产生火花,然后点燃媒纸,生火。
笔者小时候看过那种用于生火的一种纸,很薄,柔软,毛茸茸的,一遇上火星就容易燃烧。
大人们告诉我,那纸叫媒纸。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会撞击出火星来。
据笔者了解,有些山上就有一种石头,质地颜色有如新生土豆样地嫩白,不坚硬,遭到撞击后,易破碎,根本打不出来火。
看起来是石头,还比较有看相,但它却不能生火,没有实际功效,于是,这种石头就被称之为“白火石”。
乐山人以此类石头来比喻那些中看不中用、假老练的人,是很智慧的。
还有一个在四川人中流传使用很广泛的词“吃欺头”,笔者可要在此多说几句。
吃欺头,最广泛的意思是想占他人便宜或白占人家的便宜。
但是,真正的“吃欺头”中的“欺”字的写法,是与此有异的,这和“吃欺头”一词的来历有关。
“欺”字的正确写法是,鬼字那勾上面,有个其字,是为“吃魌头”。
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意思是方相氏的手掌上蒙着熊皮,带着黄金打造的有四只眼睛的面具,手持戈矛金盾等具,专司驱赶鬼疫之责。
所谓方相氏,就是周代宫廷里的司傩。
而傩,则是古代的一种巫仪。
这种仪式一般在岁终举行,以驱除疫鬼,祁求平安为主体。
传说司傩在做仪式时,要发出类似“傩”的呼声,因此获名。
汉末经学大师郑玄注释说:“冒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
”意思是,那些司傩用熊皮等做面具,以驱赶瘴疠瘟疫,那东西就是现在的魌头。
由此可见,所谓魌头,实有所实指,就是
一
种古人用来驱邪祈福的面具。
之所以后人尤其是蜀人有“吃魌头”之说,开初的
意义大体是谴责那些没有眼光,舍本逐末的人。
告诫他们如果只贪图眼前利益,连保佑自己的神祗道具都吃掉,其结果必然要遭到报应和惩罚。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魌头”一词,在概念的外延上有所拓展,逐渐有了现在该词所承载的意思。
四川已故著名作家李■人先生在其小说《死水微澜》、《大波》等著作中,均有“吃魌头”一词出现。
几十年前,在乐山本地的小儿游戏里,也有玩蒙上脸“打魌头”的一种。
笔者前边说过,今蜀人多为湖广后裔,因此,在语言传承上,祖上的影响是不那么容易洗刷掉的。
笔者自小生长于鄂东,成人后入川,对于鄂蜀方言的体味自然有几丝心得。
我们经常所说的乐山人的入声,保留了古语的汁味,以为是嘉州专利,其实在鄂东地区还真不少见。
甚至有些具体的词语,发音很一致。
比如,■白,即没有的意思,我在乐山及成都,均常听见。
而其“白”字,即入声,不读“bai”,读“be”,现代的汉语拼音对其就无法标识。
还有,乐山马边及宜宾地区,把到哪里去的去,说成“ke”,和现在正宗的武汉话“去”的发音,完全一致。
而仁寿人把吃饭说成干饭,也不是创新,据《世说新语》载,东晋时期那个“蜂目豺声”的“造反派”王敦,早就这么说。
当然,如果说得更广一些,就笔者当年所生长的鄂东地区的先祖,也是明洪武年间,自江西饶州迁入的。
如果说鄂东古属荆楚的话,江西地界则是吴越了。
可见,方言的话题,绝不那么简单,溯根追远,几无尽乎。
扯远了,再说到牙尖舌怪。
笔者认为,牙尖舌怪是个很不错的形容词,它集中体现了乐山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语言能力。
它不仅可以作为乐山当地方言的典型代表,更可以推荐作为普通话的新词列入,让更多的华人从中享受到因对某些人和事更为切近的表述而带来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