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园林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年岭南风景园林论坛开幕
- 格式:pdf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3
(附件)广东园林学会关于2013年—2016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先进会员、突出贡献奖评审结果公示名单一、先进集体(共计45个):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州动物园广州市黄花岗公园广州市越秀公园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市兰圃和草暖公园管理室广州市绿化公司广州市花木公司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深圳市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风景园林》杂志社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御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惠州市园林学会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广东园林学会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广东园林学会园林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广东园林学会城乡绿化专业委员会广州盆景协会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广州市城市绿化协会《广东园林》编辑部二、先进个人(共计48名,按照姓氏笔画排名):王代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昱广州市越秀公园主任王斌广州百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令培湛江市湖光岩风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邓詠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财务室会计叶云广东园林学会插花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叶宗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市政管理处副主任朱国华广州动物园副园长刘黾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勇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刘德荣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德信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主任江海燕广东园林学会教育信息专业委员秘书长、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教研室主任阮琳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敏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杨春革深圳市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吴云峰广东园林学会园林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市文史馆馆员吴欣广州市花木公司原总经理,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书记沈海岑广州市绿化公司总经理张方秋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远环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张丽雅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林广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系主任、教授林本坚广州市城市绿化协会秘书长罗泽榕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环境艺术系系主任、副教授周萱广州市花木公司副总经理、建筑工程造价高级工程师周旗《风景园林》杂志社总监赵强民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胡羡聪佛山市茶花协会会长、佛山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洪怡庭广东园林学会秘书处秘书秦谷良广州文化公园主任徐玲广东东篱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环艺师徐艳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园林高级工程师唐秋子广东园林学会园林绿化工程专业委员会陶晓辉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黄齐科阳江市市区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园林工程师黄树钦珠海御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虹《广东园林》编辑部办公室黄颂谊广州市绿化公司总工室副主任黄就伟广州盆景协会会长粟娟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副研究员焦耀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曾伟雄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良生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谢荣耀广东园林学会盆景赏石专业委员会主任谢婷婷广州市兰圃和草暖公园管理室主任谭广文广东园林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魏美娥深圳市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先进会员(共计22名,按照姓氏笔画排名):王辉深圳公园管理中心园艺部长宁艳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书记/总监、副教授/高工李严波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所所长李青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杨快珠海经济特区园海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杨宏烈广州大学教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所长杨金生珠海经济特区园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园林工程师杨学成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佘美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余郁华珠海市风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园林工程师张永强广州市绿化公司支部书记,建筑施工管理高级工程师,林业高级工程师陆琦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卫国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林正眉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先锋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卓小辉广东园林学会园林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高级教师周粉莉深圳市华美绿环境建设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胡峰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凌恬广州市绿韵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支部书记、助理工程师蔡凯宇广东园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级花卉园艺师潘玉斌广州市绿韵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工程师薛龄燊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摄影专业委员会顾问四、突出贡献奖(共计8名,按照姓氏笔画排名):尹洪卫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纯《广东园林》编辑部执行主编吴桂昌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昉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院长陈守亚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陈昌广州盆景协会原会长涂善忠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昌绪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换届及更名大会隆重召开作者:暂无来源:《广东园林》 2018年第5期2018 年10 月13 日上午,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换届及更名大会在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顺利召开。
广东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粟娟,广东省绿委办调研员谢祥文,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广东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方秋,佛山市绿委办副主任胡羡聪,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廖金铃及60 多名专家、各会员单位代表及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系全体教师等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由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强民主持。
首先,常务理事张方秋书记宣读“关于同意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换届及更名的批复”。
接着,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吴桂昌副理事长作的工作报告;花境专业委员会筹备组负责人张方秋作花境专委会筹备工作报告。
随后,全体会员代表举手表示一致同意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与花境专业委员会合并更名为“园林植物与花境专业委员会”,并投票选举产生出新一届园林植物与花境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主任张方秋,常务副主任阮琳、赵强民,副主任谭广文、赵秀芳、郑建汀、周涛、周厚高、黄东兵、战国强、潘华新、朱根发、金海湘、陈鹏程、肖洁舒、刘德荣,秘书长彭莉霞和秘书代色平、肖金霞、张倩、张爱娣、戴燕生、赵庆、李冰敏、周金玉;首次聘任的6 名专业委员会咨询专家为邢福武(华南植物园)、朱纯(原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心)、冯志坚(华南农业大学)、李青(广州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文才臻(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嘉卉公司)、翁苑钧(华发集团景观)。
最后,胡羡聪副主任、谢祥文调研员、粟娟总工程师和廖金铃院长先后发表讲话,彭承宜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在讲话中,希望园林植物与花境专业委员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牢记学会宗旨,不忘本来,传承创新,既要做好园林植物基础性工作,更要把“花境”这篇新文章作好;要增强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为有效提升园林植物创新和花城花境建设水平及工作效率,不断开创美丽广东和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支撑宜居生活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
Guangdong Postgraduate Academic Forum存,是贴近民心的“文化后院”,成为对外宣传的文化、艺术和绿色名片。
4可存可留——传统庭园的发展参考相较于东莞另外三座被愚蛮拆除的名园,可园的保护、修缮、重建和扩建明智且成功,使其不再仅是一个静态的传统岭南庭院景观结构的空间集合体,更是兼具转换尺度、保护古城肌理并整合城市新区、集聚生态要素等能力,以动态的环境进程优化城市形态的城市公共园林综合体[6]。
这也说明了私家庭园转为公共园林能够与现代城市发展共存。
4.1共时性和历时性可园传统文化园景区改建历经百年变迁仍拥有多个共时性景观子空间,连系了莞城的文脉,具备着流动空间特征。
例如其传统古建筑区域虽经变迁,仍属小尺度空间,必须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用旧如旧”,保留清末风貌。
在多个共时性景观子空间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下,才统一规划协调成了整体历时性园林景观形态结构,与城市变化融合生长。
例如可湖、东西两湖休闲区域属于公共户外大尺度空间,扩大了园区,能集散人群、防止拥堵;又如可园博物馆新馆、新馆园林、岭南画院及岭南画家村等区域同属公共大尺度空间,以现代语言风貌诠释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功能丰富。
4.2归属性和定位性可园最初为私家庭园,是张家私产,历经战乱,解放后收归国有,始有公共化性质。
而道生园在历史发展中仅出现过归属分割,却始终未脱离私人住宅的性质,公共化阻力较大;加之园主个人财力物力受限,对于保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最终难以逃脱被拆除的命运。
所以,对于不同性质的庭园转型,公共化定位还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扬州个园旁扩建形成的古风老街,集餐饮、酒店等为一体,坚持传统庭园风貌,将园林空间与旅游商业区结合进行设计,延续了扬州的商业文化,拓展了园林艺术在城市大背景下的发展。
5结语传统庭园是拥有特殊地域文化信息的载体,具有成为城市绿色名片的潜质。
在当今世界追求“城市印记”的大趋势下,若能通过考察传统庭园,结合实际城市规划、社会及生态现状,在变化中坚持保护历史文化,再求发展、求转型,打造新时期文化性公共园林,就能营造健康、有印记的现代城市。
Landscape Theory & Study492017年 第3期Vol.39/178岭南自然环境表现为潮湿、炎热、多风的气候特点;社会环境表现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人文环境表现为实用主义文化特征。
在光孝寺庭院植物配置上,选择叶冠茂盛的高大乔木和小体量灌木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结构,乔木叶冠成荫满足遮阳需要,乔灌木中通空间满足导风效果,符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
在寺院石景构筑手法上,石料的选择就地取材,以岭南英德石和黄蜡石为主,石景体量较小,讲究直接观赏性,不追求游览性。
构筑手法主要采用叠山和散置,其中英德石叠山成景,有人工流水于其间;黄蜡石散置点缀,与放生池水景相映成趣,整个石景构图聚散分明,观赏性强。
寺院水景以葫芦形的放生池和矩形的莲池为主,体现岭南庭园规则几何形浅池水景的特点。
放生池中散置黄蜡石,放生锦鲤,种植水生植物,莲池中置人工流水于叠石间,种植莲花,使整个水景亲切宜人,体现岭南人文精神中清新活波、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
光孝寺在整个空间塑造上收放有序,形成了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建筑群组和清新可人、引人入胜的寺院景观空间,满足宗教修行和世俗审美的不同需求。
寺内建筑群组恢弘大气,内部以高大的佛像为中心,在香火弥漫的空间中塑造庄严肃穆的基调,以激发朝拜者的敬畏之心,具有强烈的宗教感染力。
然而宗教在艺术性和审美性上的发展和转变深受社会发展、意识转变和审美趣味改变的影响,这决定了佛教不会一直高高在上,终究要走向世俗,供更多人以审美者的角度去对待。
因此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宗教艺术审美对象。
清新活泼的寺院庭园空间的营造能为寺庙过于严肃的气氛增加艺术性,塑造宗教感染力的同时满足世俗审美需求。
4结语光孝寺庭园景观和建筑在组合上形成了收放有序的空间结构,寺内庭园的景观要素具有岭南地域特色,小巧清新,可赏可游。
同时又满足宗教艺术要求,营造禅宗意境,契合主体审美需求。
对岭南寺庙庭园理景特色的研究,有利于发掘岭南寺庙庭园中地域特色和宗教特色,完善岭南庭园理论研究。
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召开研讨会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园林》 2013年第4期
8 月2日下午,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主题为“生态园林市场需求与花卉苗木科研转型”的研讨会。
会议由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环境园艺研究所承办,专委会主任、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副所长朱根发共同主持会议。
广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专委会邢福武、张方秋和庄雪影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共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及高校代表 60余人参会。
会议围绕四个议题展开讨论:花卉苗木产业如何服务于园林绿化未来的需求、广东省如何加强园林植物应用与生态园林建设应用的科技研究、园林企业在哪些方面需牵头“产学研”合作、园林花卉行业如何共同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
对此,参会人员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提出许多有益行业发展的建议,并达成共识,如: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课程要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的角度进行设置;不仅要注重乡土植物、新优植物的应用,也要加强园林植物生态习性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应搭建平台,解决设计不了解新优乡土植物资源、生产者不了解市场的矛盾状况;企业及研究院所的项目合作须相互融合、有效分工。
会议最后,彭承宜秘书长通报了学会主要工作情况,充分肯定了园林植物专委会的工作,希望今后的研讨交流活动能更加深入具体,切实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赵富群供稿)。
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在广州圆满举行
作者:暂无
来源:《广东园林》 2015年第6期
11 月28日,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第二次会议暨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生
态专题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绿色生态。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晓丽、广
东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承宜出席并致辞。
来自全省园林行业的四十多位女专家学者齐
聚一堂,相互交流,气氛热烈,共同分享在风景园林行业的丰硕成果。
广东园林学会副秘书长朱纯在会上首先宣布了建议增补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
委员的名单,包括广州市花木公司副经理周萱、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研室主任
江海燕、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书记、园林总工宁艳等在内的 12名委员,同时,增补广州
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李青为广东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联谊会副主任委员,得到了与会
人员的一致同意。
东篱环境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玲作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一线的实践者,携世界绿色
设计组织最高奖项“2015 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荣耀归来,她以“绿色生态”为切入点,分享在意大利米兰生态之旅的所见所闻及专业收获,与大家探讨绿色生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呼吁业
内人士共同推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人居环境。
活动还邀请了红兰荟形象定制大师朱红兰老师为大家进行形象提升培训,指引大家结合自
身独特的风格、气质与内涵,打造专属的形象,彰显个人魅力。
大家积极互动,气氛轻松融洽。
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唐秋子为大家带来了中式插花作品分享与精湛的花艺表演,将此
次联谊会活动推向高潮,并完美落幕。
(《广东园林》编辑部)。
Urban Vertical Greening注:本文图1引自http://arquitectonica. comgeoportfoliotaikoo-hui;图3引自《Give Roof a Change–Green Facelift of Sha Tin Sewage Treatment Works》;图5引自http://www. 363164parkroyal-on-pickering-woha-251756334b3fc4b748700014c_parkroyal-on-pickering-woha_parkroyal_4-2013_ pbh_031-jpg;其他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1]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关于推进广州市城市空间立体绿化的意见[EB/OL]. (2015-03-12)[2015-05-01]/pages/news/ tzgg/2015/14192.shtml[2]胡永红. 城市立体绿化的回顾与展望[J]. 园林,2008(3):12-15.[3]绿化Greening[EB/OL].(2015-07-09)[2015-08-30]http://www.greening.gov.hk/tc/new_trend/skyrise_intro.html[4] Skyrise Greenery 2013 Winners Benefitsof Skyrise Greenery[EB/OL]. (2012-10-17)[2015-05-01]h t t p s://w w w./index.php/home/skyrise/benefits/[5]高空绿化大奖2012[EB/OL]. (2015-07-09)[2015-08-15].h t t p://w w w..hk/tc/people_tree_harmony/skyrise_ greenery_awards2012.html[6]香港高空绿化的植物应用图鉴 [EB/OL]. (2015-07-09)[2015-08-15].http://.hk/tc/new_trend/pictorial_guide_to_plant.html[7]Skyrise Greenery 2013 Winners [EB/O L].(2013-11-02)[2015-05-15].https:///index.php/home/ awards/skyrise_greenery_awards_2013/[8]SGIS Categories[EB/OL]. (2015-08-25)[2015-09-15].https://www./index.php/home/incentive_scheme/defining_various_forms_of_skyrise_greenery_under_sgis/作者简介:冯希亮/1988年生/女/风景园林硕士/初级规划设计师《广东园林》2015年协办单位会议顺利召开简讯:2015年8月21日上午,《广东园林》编辑部在广州黄花岗公园召开了2015年协办单位会议。
开拓创新五十载继往开来更辉煌——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作者:石安海来源:《广东园林》 2012年第6期石安海(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满怀喜悦,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广东园林学会50华诞。
在此,我谨代表广东园林学会,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学会的各有关单位、团体和兄弟省(市)学会及港澳台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1962年,时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副市长的林西同志和广东省建委、省建筑工程局、广州市建设局以及华南工学院等领导同志共同发起,成立广东园林学会。
1962年11月17日,学会在广东科学馆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
当时有会员85人,理事会成员30人,林西同志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
学会下设菊花、花卉、盆景水石景、室内陈设共4个研究会和爱兰者协会、信鸽协会等6个机构,并在佛山、惠州、顺德、新会等地陆续成立了分会。
十年文革期间,学会活动曾一度被迫停滞。
1978年12月28日,学会在广东科学馆召开恢复活动大会。
时任广州市革委会副主任、广东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林西同志,在大会上倡议:要虚心学习国外好的东西,大力倡导洋为中用,“集国外优秀东西之大成”。
经过50年的发展,广东园林学会如今已拥有个人会员720多人,单位和团体会员130多个,科普团体会员920多人。
学会下属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工程、插花艺术、盆景赏石、经营管理、教育信息等11个专业委员会,以及广州盆景协会、广州花卉协会、广州兰花研究会、羊城菊花研究会、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等5个直属专业协会,覆盖了我省园林事业各个领域。
回顾广东园林学会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缅怀为广州园林事业和学会发展殚精竭虑的林西先生;深切缅怀为弘扬岭南园林事业不懈奋斗的一大批已故老专家,他们是:陈封怀教授、夏昌世教授、罗彤鉴教授、莫伯治院士、朱志淞教授等知名学者;关山月、麦华三、秦萼生、杨和明、尹积昌等书画、雕塑大师;郑祖良、何光濂、金泽光、吴泽椿、邵胜娟、关学良、陈新一、吴纪华等岭南园林营造专家;以及岭南盆景大师孔太初、陆学明、吴培德先生。
广东园林学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及2019 年年会暨岭南园林论坛在湛江圆满举行作者:暂无来源:《广东园林》 2019年第6期2019年11月8—10日,广东园林学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及2019 年年会暨岭南园林论坛在湛江隆重召开。
本次年会由广东园林学会主办,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支持,广东海洋大学协办。
广东园林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成员、会员单位代表和个人会员、各专业委员会代表及湛江市有关风景园林单位代表等约360人参加了会议。
年会以“广东风景园林创新发展70 年——生态园林公园城市”为主题,展示、宣传广东风景园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探讨在新时代下,如何推动城市公园建设及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9日上午大会开幕,由广东园林学会理事长石安海主持,湛江市政府陈伟杰副市长作开幕致辞。
接着由彭承宜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报告,回顾并总结了自2018年11月以来,广东园林学会各项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按照省科协关于科协科技社团综合能力评估办法的要求,全面推进学会的能力建设;二是积极推进学会分支机构的换届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努力激发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理论与历史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岭南园林文化的影响力;四是以“广东风景园林创新发展70年”为主题,精心策划和筹备学会2019年年会暨岭南园林论坛;五是努力完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交办的会务任务,在承办一流水平会议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岭南园林的影响力。
随后进入表彰环节。
大会为2019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获奖者、2019年“广东省十大风景园林师”及“广东省十佳青年风景园林师”当选者颁发荣誉证书。
广东园林学会和湛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互相馈赠礼品以作留念。
接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廖兵、广东省住建厅城建处副处长杨震侃、广东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陈庆辉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重先后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广东园林学会在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服务和创新推先等方面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基于在新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承担的重要职责及科技社团面临的新机遇,对学会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提出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