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8.95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语文·全解全析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
(13分)1.默写(1)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2),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所欲有甚于生者,。
(《鱼我所欲也》)(4)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江南古镇进行春游。
小黑看着古镇人头攒动的场景,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春天的气息,他脱口而出,吟诵了《江南春》中的两句诗“ ,。
”【答案】身世浮沉雨打萍稻花香里说丰年故不为苟得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易错字:萍、稻、苟、莺、郭。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校戏剧社准备拍摄微剧来推介名士欧阳修,请你参与。
【甲】忆滁州幽谷①欧阳修滁南幽谷抱千峰,高下山花远近红。
当日辛勤皆手植,而今开落任春风。
主人不觉悲华发,野老犹能说醉翁。
谁与援琴亲写取,夜泉声在翠微②中。
【乙】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③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④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丙】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其英魄灵气不随异物⑤腐散,而长在乎箕山⑥之侧与颍水之湄。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节选)【注释】①本诗是欧阳修在汴京任职时,回忆起自己在滁州任上植树的情景所作。
①翠微:青翠的山。
①司谏:官职名。
①辟:征召、荐举。
①异物:特指人死后的遗体。
①箕山、颍水:许由拒绝了尧的禅让,隐居于箕山之下,颍水之阳。
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18.4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的景色。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2023初三语文二模模拟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古诗文(42分)(一)默写(共16分)1.(1)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
(白朴《天净沙·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山居秋暝》中作者动静结合刻画山林幽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2.读甲文后,你认为作者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乙文中的诸葛亮称他是“________”。
3.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
浦东新区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3.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4.?止增笑耳。
(《狼》)5.而吾蛇尚存,。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是这首词叙事、抒情的背景。
B.“试”刻画了词人心系花事不忍见花落的心理。
C.“知否,知否”是词人对卷帘人说“海棠依旧”的嗔怪。
D.词中的“却道”与“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道”语境义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A.吴广素爱士卒,深得徒属拥戴。
B.徒属本来就有举大名而死的想法。
C.陈胜的演说有鼓动性,激发士气。
D.陈胜和吴广能力超群,富有远见。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刘子玄①,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②督之。
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
逾年,遂通览群史。
以善文词知名。
擢③进士第。
【注】①刘子玄:唐朝史学家。
②楚:古代拷打责罚人的小杖。
③擢:提拔,提升。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业.不进()(2)许.授《左氏》()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
12.文中刘子玄的父亲“怒”的是,“奇”的是(2分)。
13.下列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讲的是刘子玄在父亲指导下认真读书的故事。
B.写出了刘子玄小时候读书从慵懒到勤奋的变化。
浦东新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13分)1. 默写与运用(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
(《陋室铭》)(2)夕阳西下,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小明竞赛失利一蹶不振,作为他的好友,你可以引用《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重燃斗志。
(二)(2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各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丙】梁君出猎得善言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而怒曰:“袭不与③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对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④,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与运用。
〔1〕苔痕上阶绿,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________,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怒而飞,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4〕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5〕初中毕业典礼上,校长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作为临别赠言,鼓励同学们勇攀顶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比照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材料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材料三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①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②。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 , 语及国事,愀然③曰:“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④。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⑤为军费。
……天祥临刑殊沉着,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注释】①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②江万里:南宋末年爱国丞相。
③愀〔qiǎo 〕然:神色改变的样子,这里指神情严肃。
④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⑤赀:通“资〞,钱财,财物。
2.文学常识填空。
①材料一?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 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②材料二选自? ?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 ?。
3.解释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
①年二十举.进士〔 〕 ②尽.以家赀为军费〔 〕4.对材料三中画线句“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意志节操感到很奇怪。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对名著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弃医从文、认识到“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的具体事由在《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中有详细叙说。
B.由于成绩突出,保尔被任命为某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女政委丽达经常帮助保尔,帮助他提高认识,搞好工作。
保尔渐渐爱上了丽达,但又以革命为由放弃了自己首次萌动的爱情。
C.格列佛第四次游历时担任了商船“冒险家号”船长。
当他航行到北美时,新招募来的水手劫夺船只,把他扔到一个荒岛上。
格列佛上岸后,被一群类似猿猴的动物耶胡所包围。
正在危急之际,来了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驷给他解了围。
D.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
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保尔与丽达的爱情,是其第二次恋爱。
所以B项中所说的“首次萌动的爱情”的说法不符合小说的内容。
故答案为B。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契.机(qì)商酌.(zhuó)熹.微(xī)叱咤.风云(chà)B.皴.裂(cūn)吮.吸(shǔn)积蓄.(xù)悄.无声息(qiǎo)C.豁.免(huò)招徕.(1ái)姊.妹(zǐ)谆谆..教导(xún)D.迤.通(yí)慰藉.(jiè)结.冰(jiē)呱呱..坠地(gū)【答案】B【解析】【详解】A项,叱咤风云——zhà;C项,谆谆教导——zhūn;D项,结冰——jié。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诗文填空。
(请规范书写)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古诗文(一)默写(16分)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
(《雨晴》王驾)2.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3.试问卷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梦令》李清照)4.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5.蒲松龄《狼》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请默出其中一处)(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6-9题(12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甲】“由此观之”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翻译: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B. 今齐地方千里(翻译: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C. 欲报之于陛下也(翻译: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D. 不宜自暴自弃(翻译:不要傲慢自大,也不应看轻自己)8.上面两段文字都在叙述“臣子向君王劝谏”;其劝谏目的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劝谏方式不同,详细表现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诸葛亮从国家紧急存亡时刻着手,分析利弊形式,劝后主“开张圣听”。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迢迢牵牛星,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决眦入归鸟。
(《望岳》)(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
(《蝶恋花》)(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小石潭记》)(5)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试题。
材料一:表1取自《2013年上海市民语言应用能力调查报告》。
表1 分年龄段上海出生市民上海话应用能力评分单位:分(5分为很好,1材料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设定了项评估语言活力的主要指标,其中第一项为()请概括表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阅读材料二,完成小问卷。
你认为上海话目前处于哪一程度和次级?请联系表1,作出判断并简述你的依据。
(3)请列举一项已经实施的保护上海话的具体举措,并就其作用谈谈看法。
(80字左右)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人用“______”和“______”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
(每格1字)(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模试卷 (二)- 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如何?- 试卷中有哪些知识点和技能需要特别注意?- 试卷中有哪些题目是难点或易错点?- 对于这份模拟试卷,我们该如何进行复习和提高?本次模拟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如何?本次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型涵盖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作文等多种类型,难度适中。
其中,阅读理解题目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文学、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则主要考察考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文题目为“我的梦想”,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注意语言表达和文体规范。
试卷中有哪些知识点和技能需要特别注意?在阅读理解部分,考生需要注意对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注意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的应用。
在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部分,考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对于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在作文部分,考生需要注意论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体规范。
试卷中有哪些题目是难点或易错点?在阅读理解部分,考生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需要注意对上下文的理解和推断。
在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部分,考生可能会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需要特别注意。
在作文部分,考生可能会出现论点不够充分或逻辑不够严密的情况,需要多加练习和思考。
对于这份模拟试卷,我们该如何进行复习和提高?首先,考生可以通过仔细分析试卷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其次,考生可以通过做类似的模拟试卷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最后,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2017年浦东新区初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一、文言诗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2.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3.,皆叹惋。
(《桃花源记》)4.树木丛生,。
(《观沧海》)5.,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姓名),他被后世称为“”。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陈涉世家(节选)司马迁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朝代)司马迁所著《》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记述(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
(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3分)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D.攻大泽乡,收而攻蕲(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诸葛亮传(节选)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①、乐毅②,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注】①管仲(前719-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②乐毅(生卒年不详):名毅,字永霸,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
11.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4分)(1)与“徐庶见先主”中“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B.见渔人,乃大惊C.吾不得而见之矣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与“将军宜枉驾顾之”中“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顾野有卖场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王顾左右而言他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2.徐庶以“卧龙”喻指诸葛亮,意在表明。
这个说法与上文“”相呼应。
(4分)13.依据上文中先主的表现,简析其性格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①对鞭炮爱好者来说,尽一切手段制造声响,是欢度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放鞭炮迎新春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几乎成了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仪式。
②鞭炮最早叫作“”,古人焚烧竹竿制造炸裂声,用来驱逐鬼魂、吓跑怪兽,且声响越大效果越好。
火药发明以后,竹竿就被取代了。
现代人的迷信程度远远低于古人,人们喜欢威力强大的鞭炮带来的巨大的声响,显然已经和驱鬼无关。
③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一般来说,50分贝以下的声音并不会让人感到不适,但突破人类承受极限的声音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消费类鞭炮的声音上限是120分贝。
但现实情况是,声源处的鞭炮爆炸声常常能达到150分贝以上。
分贝是一个几何级增长的单位,150分贝的声音并不是50分贝声音的3倍,而是一百亿倍。
医学证明,120分贝的声音便足以致聋,而150分贝的声音是120分贝的一千倍。
④因此,即使是喜欢燃放鞭炮的人,遇到身边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鞭炮巨响,也往往难以保持欣赏的态度。
⑤既然如此,为什么鞭炮爱好者还愿意付出高昂的花销,购买这种会让人大受惊吓的玩意儿,并视之为必不可少的节日享受呢?⑥这与鞭炮爱好者的心理有关。
他们在燃放鞭炮之前,虽然知道那是安全的,但在它最终爆炸之前还是会心悬一线,点燃引线和鞭炮爆炸之间的等待期,令人既紧张又兴奋。
燃放者因而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更会出现大脑释放多巴胺等生理反应。
在等待鞭炮爆炸时感受到的这种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处于有益范围之内。
心理学上,通常称之为良性应激反应。
⑦除了等待引线燃烧的时间,还得等待声音传播过来的时间。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何追求听觉效果的鞭炮如此具有吸引力。
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很多,这意味着等待的时间加长了。
当鞭炮的威力加大,引线通常会更长,使得燃放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
也就是说,鞭炮的噪声越大,燃放者的等待期就会越长,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自然也就能收获更多的愉悦感了。
⑧不过,燃放鞭炮者和围观者虽然不乏乐趣,不知情者却往往会受到惊吓。
幼儿常被巨大的爆炸声吓哭,狗甚至会患上噪声恐惧症。
正是出于此原因,很多国家都加强了对鞭炮燃放的管理。
(选自陆碌碌作品,有删改)14.根据第②段中的相关信息,横线上填入最恰当。
(2分)A. 烟花B.鞭炮C.爆竹D.爆炸15.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16.根据第⑤—⑦段的内容,提炼出说明内容的要点。
(8分)17.第⑧段中“此原因”指的是。
(3分)18.为上文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3分)A.鞭炮的由来与发展B.鞭炮声中辞旧岁C.鞭炮噪音的危害D.鞭炮受欢迎的原因(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我的善良与他人无关孙道荣①暑假里的一天,同事老张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人。
女人先是问路,接着便面露难色地说,自己是来杭州旅游的,可钱包却被人偷了,想向他借点零钱坐车。
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不假思索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地将几枚硬币递了过去。
年轻女人连声道谢,夸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②小家伙正准备将钱包放回裤兜里,仿佛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主动问道:“阿姨,你的钱包被偷了,那你到了火车站,怎么买票回家呢?”③年轻女人马上显出一副无奈的样子,“到了火车站再说吧。
”④小家伙迟疑了一下,再次打开钱包,将里面的几十元纸钞也拿了出来,递给女人,说:“阿姨,这是我准备去买书的钱,也给你吧。
”⑤年轻女人显然没想到,这个孩子会主动把钱包里的钱全都拿出来给她。
“啊?”她愣了一下,还是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孩子还有点不放心,对她说:“要是这钱不够买车票,我可以打电话让爸爸过来送钱,他的单位就在这附近。
”年轻女人赶忙连连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一边说,一边匆匆忙忙地抱着孩子离开了。
⑥没钱去书店买书了,孩子便来到我们单位,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他爸爸听。
老张赞许地摸了摸孩子的头,拿出几十元钱递给孩子,让他再去书店买书。
⑦孩子一走,办公室里就炸开了锅。
大家一致觉得,那女人是个骗子,一位同事还语气坚定地说,他经常看到有个抱孩子的女人在单位附近活动。
孩子被骗了,这一点大家意见基本一致。
而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告诉孩子真相?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必须告诉孩子真相,以免他再次受骗。
也有几个人认为,不要告诉孩子,否则,他的善心会受到伤害,今后可能不会轻易地相信他人了。
大家各执一词,似乎都有道理。
⑧让我惊讶的是老张对孩子的态度,换作是我,准保要给这孩子好好地洗洗脑——现在的世道啊,善良的人最容易吃亏。
⑨老张说,孩子一说事情的经过,他就预感到,那个女人可能是骗子,而他没有说穿,是因为不想挫伤孩子的善心。
⑩大家的表情说明他们跟我一样,并不认同这种做法。
老张接着说:“这孩子从小只要看到乞讨的人,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壮年人,都会停下来,将自己的零花钱拿给人家。
我也曾告诉过他,有的人是真的不能自食其力,有的人却是好吃懒做,你要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给钱,不然,你的爱心就可能被欺骗了。
”11“很显然,你的教育没有效果呀。
”我插了一句嘴。
12“你知道这孩子说什么吗?他歪着脑袋反问:‘我怎么分得清呢?我帮助他们,是因为我善良,与他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关系呢?’”13老张感慨地说,孩子给他上了一课,善良是孩子的天性,我希望他能保持这颗善心。
一个人的美德,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不需要回报,也无关他人的态度。
14办公室里沉默了。
(有改动)19.根据上下文,在第①段和第⑤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两人的动作表现出不同特点。
(2分)(1)孩子听了女人的遭遇,不假思索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地将几枚硬币递了过去。
(2)“啊!”她愣了一下,还是地接过了小家伙递来的钱。
20.第⑥段写到“孩子便来到单位,把事情的经过说给他爸爸听”。
这个孩子会怎么说呢?请以孩子为第一人称,运用关联词“于是”或“就”,进行简要地概述。
(4分)___________ 21.办公室里,“大家一致觉得那个女人是个骗子”,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2)。
(6分)22.阅读第@段,完成题目。
(5分)(1)请把画线句改写为陈述句。
(2分)(2)关于画线句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句话显示出孩子表明自己的优点时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B.这句话的含义是助人者的善良出自于他真诚的内心,与受助者无关C.这句话是孩子给父亲上的课,同时改变了办公室同事们的教育方式D.这句话也是孩子给骗子上的课,教育他们要珍惜别人的善心23.联系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的表达效果。
(4分)三、综合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交通标示语的变化趋势有三:一是语言人性化。
新式标示语的话语态度更加温和,少了一些命令,多了一些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特点。
二是语言文学化。
新式标示语有的是由古诗词改编而来,文学性相当浓厚;有的虽是原创,但也富有诗意,或讲究押韵,或对仗工整,颇具感召力。
三是语言生活化。
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新式标示语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些还是电视、报纸或者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有些甚至是流行语。
你见过下面这些交通标示语吗?①爸爸,我们在这过马路②严禁酒后驾车③亲,你交通违法了,罚款+差评④十次肇事九次快,摩托车族当自爱⑤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⑥骑车不戴安全帽,阴曹地府等着你24.运用短文中的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点评第①条交通标示语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