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26.3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楷达木业有限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工作,提高事故纵深预防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特制订本责任制。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对公司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以及各级各类人员开展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管控的职责、方法、处置程序及考核要求等做出了严格规定。

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

(3)《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0号,第303号修订);

(4)《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4 术语与定义

(1)较大危险有害因素(Major hazard,简称MH),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较大伤亡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2)较大危险有害因素辨识(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简称MHI),是指识别较大危险有害因素的位置、可能导致事故以及确认其风险控制措施和管控状态的过程。

(3)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s),是指为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而采取的工程控制、管理、防护以及异常应急措施。

5工作职责

5.1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的开展过程及有效性全面负责,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5.2 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

5.3 公司安全生产部是开展MHI工作的牵头组织部门,并承担公司层面的组织、指导、考核等主要职责。

5.4 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开展MHI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该项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开展的全过程负总责。

5.5 各级各类人员应按照本责任制要求,积极参与并履行好各自职责。

6 工作要求

6.1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对开展MHI提出要求,为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为专题培训、外聘资源、专项检查等提供保障,定期听取该项工作的专题汇报并为持续提升MH管控水平提出要求。

6.2 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总监)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督导、协调和考核MHI工作开展的全过程。具体指导、督导该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定期召开协调和促进专题会,对该项工作开展质量负责。

6.3 公司安全生产部作为推动MHI工作的主责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6.3.1 组织关于推动MHI专题培训;

6.3.2 负责编制实施推动MHI工作方案,报分管负责人审核和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3.3 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MH及MHI的工作标准、方法及技术指南,并组织相关层次的教育培训,确保标准及指南得到系统理解,掌握具体工作方法;

6.3.4 负责组织制定实施MHI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

6.4 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公司制定的有关MH和MHI 实施方案、标准及技术指南,组织好本部门和本单位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该项工作,针对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细化工作方案,并建立健全各类实施记录。

6.5 各级各类人员应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相关专题培训,领会和掌握开展MH 的方法、知识和技能,及时完成公司及实施方案规定的职责要求。

7.危害辨识

7.1各部门危害辨识要考虑的问题。

7.1.1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或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7.1.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或伤害会怎样发生?

7.1.3伤害会怎样发生?或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

7.2危险因素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产生,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7.3事故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缺欠,控制不力,缺乏知识,对存在的危险估计错误,或其他个人因素等基本原因的征兆。

7.4企业工伤事故不安全状态分类

7.5企业能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为便于各部门组织生产时,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根据GB/L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以下5类。

7.5.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7.5.1.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有效期、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7.5.1.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7.5.1.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7.5.1.4噪声危害、振动危害

7.5.1.5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等)

7.5.1.6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料卷;板材;料盘、套筒滑动、其他运动物危害)

7.5.1.7明火

7.5.1.8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7.5.1.9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液氨、其他低温物质)

7.5.1.10作业环境不良(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缺氧、气温过高、气温过低,地面油滑、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7.5.1.11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

7.5.1.12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标志不规范、标志不清楚,其他标志缺陷)

7.5.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7.5.2.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液体、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7.5.2.2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其他有毒物质)

7.5.2.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7.5.3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7.5.3.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7.5.3.2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

7.5.3.3心理异常(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冒险、过度紧张等其他心理异常)

7.5.3.4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7.5.4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7.5.4.1指挥错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失误)

7.5.4.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7.5.4.3监护失误

7.5.5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7.6危害辨识的主要范围

各单位危害辨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7.6.1车间平面布局

设备、料场、值班室、主电室、油库布置;运输线路;高温、低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7.6.2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7.6.3生产设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