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骆驼寻宝记
- 格式:ppt
- 大小:415.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单元9骆驼寻宝记1.走近作者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东方安徒生”。
著有短篇小说集《中国铁木儿》,童话集《幻想张着彩色的翅膀》《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
2.文学常识童话是一种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
它以叙事的手法来表现中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象征、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地给儿童以教益和启迪。
3.主题解说本文通过骆驼寻宝的故事,揭示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的道理,歌颂了“为大家谋福利”的崇高精神。
4.难点攻克本文的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那么多的动物都去寻宝?提示:作者用将近一半的篇幅写各种动物急切寻宝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众多动物寻宝的动机和目的都是自私的,写其他动物寻宝的目的是为下文刻画骆驼做铺垫,并且使文章前后两部分构成对比。
其他动物对骆驼起着衬托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突出骆驼高大的形象。
5.学法点津怎样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总的来说,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都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有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和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也就成了历年中考考查的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典型例题】《骆驼寻宝记》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含义与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骆驼寻宝记”这一标题点明了本文主要的故事情节,指明了“骆驼”是主人公,“寻宝”是他做的事。
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第9课骆驼寻宝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章中心。
2、品味语言,掌握童话抓住特征,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重点理解骆驼形象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章中心。
难点1、品味语言,掌握童话抓住特征,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搜集感动中国人物资料,了解丛飞的事迹。
一、导入新课照片上的人物叫丛飞,他曾在12年时间里,先后支助了178个贫困儿童,共计300多万元。
即使家人责怪,即使身患癌症,他也从未停止过。
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我是一只孤独的骆驼。
”丛飞为什么要把自己比作骆驼呢?骆驼身上有什么精神呢?也许《骆驼寻宝记》中的骆驼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板书课题)二、精读品析1、学习11-13段,指名朗读,思考:为什么骆驼最终能到达珍宝关?提示:同学们边听边画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2、指名回答,同学们评价,教师归纳。
骆驼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沉稳谦逊的品格才能到达珍宝关。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想达到人生的目标:执著、坚毅的品格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文章中这只骆驼身上还有更感人的品质,是什么呢?3、学习14-16段,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边读边思考:骆驼身上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提示:用“我从句子中,可以看出骆驼的高尚品质”的句式归纳。
4、指名回答,同学们评价,教师归纳。
(1)、骆驼面对珍珠项链等珍宝都“一一谢绝了”因为他们对它来说“不是不合用的,就是对大家没有多大的好处”可以看出他的—无私奉献精神。
(2)、他希望得到的宝,应该是把他居住的沙漠变成象珍宝关一样的好地方,他对仙女的的挽留,觉得“如果在这儿享福,而扔掉了吃苦耐劳改造家乡的志气就等于‘得宝失宝’”说明骆驼寻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改造沙漠,还可以看出它的—忘我的高尚品质。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丛飞自喻为“骆驼”的理解,寻找我们身边具有骆驼般精神的英雄人物。
明确:丛飞12年,为了贫困孩子的上学梦,不顾家人的阻挠,不管自己身患绝症,执著自己的事业,无私奉献自我的精神是与骆驼相似的。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活学巧练(9.骆驼寻宝记)优化题型训练知识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狼嗥.(hóo) 踽踽.(yǔ) 对峙.(zhì)B.嫉.妒(jí) 嬉.戏(xī) 饶.舌(ráo)C.淙.淙(cóng) 潺潺.(chán) 温馨.(xīn)D.翡.翠(fěi) 鄙.夷(bǐ) 锦簇.(cù)答案:A导解:A项“踽”应读jǔ。
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家家户户都知道。
( )(2)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 )(3)特别有兴味。
( )(4)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 )(5)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 )(6)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 )答案:(1)家喻户晓(2)乐不可支(3)津津有味(4)养尊处优(5)豁然开朗(6)水泄不通3.选词填空。
只见灰尘滚滚,尘雾中声音嘈杂:狮______,狼______,虎______,马______,驴______,牛______,羊______,还有鸡______,鸭______,鹅______,鸽______……A.啸B.哞哞C.哦哦D.鸣E.吼F.喔喔G.咕咕H.嗥L.嘶J.呷呷K.咩咩答案:E H A I D B K F J C G导解:要抓住各种动物叫声的特点进行选择。
4.(潍坊市中考·课改卷)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两组,发挥想象,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尽量包含提供的两个字。
范例:“师”与“帅”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人”与“大”“上”与“下”“玉”与“主”“心”与“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人”与“大”:(1)人长大了,原来是需要负责任的。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9.?骆驼寻宝记?【重点难点提示】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学习创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4.掌握续写的写作要领 ,学会续写作文。
难点1.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2.理解童话是梦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的儿童文学样式。
3.童话中形象的塑造。
儿童文学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梦想故事、历史故事等。
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
她接近儿童心理 ,充满智慧和梦想 ,富于思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 ,生动活泼 ,通俗易懂 ,以启迪少年儿童的智力 ,培养他们纯洁的心灵、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艺术兴趣。
童话童话是一种用丰富的想像、梦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
它以叙事的手法来表现中心、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常采用拟人、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 ,深入浅出地给儿童以教益和启迪。
想像想像属于形象思维。
是作者在已有的材料和生活经验的根底上 ,概括的事物 ,推测未知的事物 ,补充缺乏的环节 ,在更广阔的领域创造出更完整的艺术形象。
梦想为表达主题的需要 ,在一定条件下创造虚幻的境界。
好的梦想 ,有深厚的现实根底 ,能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作品反映的生活境界、精神境界更广 ,含义更深邃 ,感染力更强。
夸张这里指艺术夸张 ,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写作过程中 ,作家为了强调和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 ,往往借助于艺术想像对它进行放大描写 ,以到达引人注目 ,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
但必须以客观现实生活为根底 ,做到夸张其辞 ,而又符合情理 ,不失其真。
拟人化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赋予自然界的物体以人的生命和思想感情 ,使之人格化 ,用以渲染气氛、衬托性格、抒发感情或寄寓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