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刺槐林下垂序商陆种子雨时
- 格式:pdf
- 大小:287.30 KB
- 文档页数:7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地理(答案在最后)2024.1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绿色屋顶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下图示意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的实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色屋顶在城市建设中推广应用,将会()A.增强城市热岛效应B.减小城区日较差C.增加城市内涝频率D.减少城区蒸腾量2.该实验设计排水孔测量的水量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A.降水B.地下径流C.下渗D.地表径流3.若在实验中增大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A.塑料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B.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更快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D.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滞后【答案】1.B 2.B 3.D【解析】【1题详解】若绿色屋顶广泛应用于城市中,绿色屋顶通过植被的蒸腾作用和土壤的保湿作用,可以降低城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从而减小城区日较差,A错误,B正确。
绿色屋顶还能吸收和滞留雨水,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并增加城区蒸腾量,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降水之后,水分不断下渗,当土壤中水分饱和之后,多余的水分会从排水孔流出,这部分水属于地下径流,故排水孔主要是为了模拟测量水循环中地下径流量,B正确,ACD错误。
七、青岛主要园林景观植被一览1.垂叶榕: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又叫细叶榕,是桑科榕属的常绿乔木。
高达20米,胸径30-50厘米,树冠广阔;树皮灰色,平滑;小枝下垂。
叶薄革质,卵形至卵状椭圆形。
瘦果卵状肾形,短于花柱。
花期8-11月。
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
生于生于海拔500-800米湿润的杂木林中。
它的气根、树皮、叶芽、果实可用于清热解毒,祛风,凉血等。
此外,垂叶榕还可以净化空气,充当装饰品。
2. 龟背竹为常绿藤本植物,茎粗壮。
幼叶心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
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色。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草”,是天南星科常绿攀援观叶植物,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形如电线,故名“电线草”叶卵圆形,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状似龟甲图案,茎有节似竹干,故名“龟背竹”。
肉穗花序,整个花形好像“台灯”,有灯罩和灯泡,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环境,忌阳光直射,不耐寒,我国北方均作室内盆栽。
3.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
高10-20 公尺。
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
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
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
4. 细叶榕,(学名:Ficus microcarpa),是桑科榕属植物的一种常见品种,在英语世界则常俗称Chinese Banyan,中文俗名包括正榕、山榕、雀屎榕及千根树,指常在中国大陆内找到,而且外型类似另一近亲──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
细叶榕适合于炎热潮湿的地区生长,在南中国海、香港、马来西亚、台湾等地方所以很常见。
细叶榕的叶细有蠋质表面,能光合作用,是常绿植物,是四季变化不明显的树木。
5. 铁树,因为树干如铁打般的坚硬,喜欢含铁质的肥料,所以得名铁树。
《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规划成果公示为进一步促进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提升,科学指导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原青岛西海岸新区林业局委托济南新绿豪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山东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18-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依法将《规划》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2月26日至3月4日。
请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于公示期内以电话、e-mail等形式向我局林业站反馈意见。
联系人:李贵学88138273e-mail:jnlinyezhan@一、规划范围山东灵山湾森林公园由环海林场和大珠山两个片区组成,总面积761.1hm2。
各个片区地理坐标和四界范围如下:环海林场片区,面积320.8hm2。
地理坐标(CGCS2000坐标系,下同):东经120°01′02″-120°02′26″,北纬35°49′25″-35°50′48″。
范围包括: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沿滨海大道东缘向北、东北至)环海林场防火路(沿防火路至)黑松林林缘(沿林缘向东南至)海岸线(沿海岸线向西南至)滨海大道东路东侧(沿海滩植被群落外缘向西至)海军路(沿滨海大道东路南缘向西至)融合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
大珠山片区,面积440.3hm2。
地理坐标:东经119°57′00″-119°59′20″,北纬35°46′24″-35°48′27″。
范围包括:自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沿山谷向西南至)滨海街道东山张村东侧山顶山脚林缘(沿林缘向北至)黑龙潭西侧山顶(沿山谷向北至)滨海街道大桥村南侧库塘东北角(沿S293东南侧林缘向东北至)大珠山水库西北侧山顶(沿林缘向南至)石门寺塔林西侧游步道(沿游步道至)心经刻石西北侧山谷(沿山谷向东南至)小福台顶北侧游步道(沿游步道向东至)仙人庵西南侧游步道交叉口(沿山谷向南至)大珠山景区小福台顶东南侧山顶。
山东栖霞苹果种植技术要点
程玉蕾;裴悦
【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卷),期】2024(27)6
【摘要】山东栖霞苹果是中国传统的优良苹果品种之一,因其果形美观,味道鲜美,
口感独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该品种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单,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种
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介绍山东栖霞苹果种植的技术要点,包括选地、育苗、翻地、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促进苹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总页数】4页(P99-102)
【作者】程玉蕾;裴悦
【作者单位】栖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山东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对栖霞苹果滞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山东
栖霞苹果树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3.烟台栖霞苹果规范化种植技术要点及前景分
析4.《栖霞三问:天蓝、果红、旅游火,到底为何?》——写在第十五届中国·山
东栖霞苹果艺术节开幕之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海洋知识竞赛11、下列海洋中,哪个是我国的内海?(单选题2分)A.渤海B.南海C.黄海D.东海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D选项正确,故选D。
2、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哪个大洋?(单选题2分)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D.大西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世界上最小的群岛是托克劳群岛,位于南太平洋,由法考福环礁、阿塔富环礁、努库诺努环礁3个珊瑚岛组成,总面积仅为10平方公里左右。
目前托克劳群岛上居住的居民不足2000人,另有数千人居住在西萨摩亚和新西兰。
托克劳群岛作为世界上最小的群岛,在1994年取得了自治,成为了新西兰的一个自治领地。
由于群岛面积狭小,土地资源贫乏,椰子是岛上唯一的经济作物,托克劳群岛有着巨大的专属经济区,渔业是其主要的产业,另外邮票、纪念币和手工艺品也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
不过由于远离大陆,对外交通不便,托克劳群岛的经济还是十分落后。
3、海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政治力量。
(判断题2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海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海上军事力量,二是海上经济力量。
4、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绿色的。
(判断题2分)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
5、中国和哪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了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单选题2分)A.东盟B.亚太经合组织C.欧盟D.非洲联盟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2020年12月,中国与非洲联盟签订《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这是中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规划类合作文件,将推动该倡议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深入对接,其中港口基础设施等成为重要合作内容。
6、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位于哪个国家呢??(单选题2分)A.澳大利亚B.中国C.巴西D.美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潘塔纳尔(Pantanal)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
生的概率[3],降低周边居民结肠癌的死亡风险[4],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鼻炎和哮喘的发病率,并且对空气污染和呼吸道疾病死亡率有显著的缓解作用[5]。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目前对园林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领域,对园林植物康养特性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因此,本研究从植物多样性角度出发,重点调查分析了青岛市八大关园林植物的康养特性,以期为今后园林植物的康养特性研究提供借鉴,为促进青岛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地概况八大关景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部沿海,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66.6万m 2,公共绿地主要分布在景区的东南及沿海地区。
八大关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八大关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覆盖率达70%。
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八大关成为我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对八大关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及康养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内容与方法2.1调查时间与范围通过资料调查与现场实地调研,对青岛八大关风景区公共绿地内的所有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
调研时间为2021年7—9月。
考虑到景区内的路网,以及受场地建筑环境的影响,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与特点,以路缘和林缘为标准,将八大关风景区内的公共绿地划分为30块样地,面积共116 354.04 m 2。
2.2调查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对样地内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层植物均进行了详细调查。
其中,乔、灌木采用每木调查法,统计30块样地中所有树高大于1.5 m 的乔木种类,以及树高、胸摘要 青岛市八大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
文章以青岛市八大关公共绿地的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八大关植物的多样性及园林植物的康养特性。
研究发现,八大关植物种类丰富,季相特征明显。
八大关156种植物中有34种植物被证实能够释放对人体有益的挥发性有机物。
研究证实,八大关现存园林植物具有良好的康养效果,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青岛园林植物青岛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给多种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植物区系成分除华北种类占优势外还有东北成分、日本成分和亚热带成分。
由于胶东半岛与海内外交往历史较久,交流广泛,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引入外国植物品种,使青岛地区成为同纬度线上各地区植物品种最丰富之处,园林植物品种已达1 000种以上。
第一章树木种类第一节重点树种青岛地区树木种类繁多,1960年、1980年、1986年、1990年,青岛市分别对园林绿地植物进行了4次较全面的调查和统计:1960年,木本植物为70科378种,编写了《青岛观赏植物名录》一书;1980年,露地越冬的木本植物为76科589种,编写了《青岛木本植物名录》(不含崂山景区)一书;1986~1987年,对全市(市内5区)园林绿地进行普查,查明用于园林绿地的木本植物共有380种。
1990年,青岛市对园林树种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市内5区(不含崂山和青岛植物园)共有各类树木475种。
其中,常绿树木115种(乔木44种,灌木58种,藤本植物4种,竹类9种);落叶树木330种(乔木187种,灌木134种,藤本植物9种)。
基调树种基调树种主要有5种。
刺槐俗称“洋槐”。
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后引入的落叶乔木,该树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绿化见效快。
在较短的时期内即在青岛地区繁殖起来,青岛百姓以其花朵泡水当茶饮。
后繁育引向全国各地。
刺槐是青岛早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早期的行道树也多以刺槐及其变种无刺槐为主。
刺槐根系浅,易被风刮倒,寿命短,因其木质抗水性强,成为当地渔民造船的材料。
1986年,刺槐占行道树总数的31.4%,此后逐步为其他树种代替。
法桐(悬铃木)是与刺槐同期引进的落叶乔木,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长,树大荫浓,耐修剪,是理想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
1986年,行道树中法桐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7.5%。
黑松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引入的常绿针叶乔木,耐盐碱,抗海风,适应性强,宜于海岸、山地栽植。
临沂冬季旅游景点排名前十
1. 九曲栈道:位于九曲村,是贯穿山间的一条蜿蜒曲折的栈道,尤其在冬季的雪景中更加美丽。
2. 东方三清观:是临沂市最大的道家道教庙宇,冬季时,庙宇的建筑和周边的山水景色都被雪装点得如诗如画。
3. 沂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临沂的地标性景区,冬季时,这里的山峰和森林都被白雪覆盖,景色迷人。
4. 吕剧博物馆:作为临沂市的特色博物馆,展示了临沂地区的吕剧艺术,冬季时来此可以欣赏到高水准的吕剧演出。
5. 沂蒙山千层岩:位于沂蒙山脚下,冬季时,岩石和悬崖上的冰挂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6. 沂蒙山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临沂最高的山峰和最长的冰瀑布,冬季时的风景更加壮观。
7. 梨泰山:是临沂的著名山峰,冬季时的雪景使得山峰更加美丽,也有很多雪地游乐项目可以体验。
8. 皋城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遗址,冬季
时可以参观考古工作和了解古代文明。
9. 鸡鸣山:是临沂历史悠久的名山,冬季时的山上常年积雪,景色幽美。
10. 莒南黄河口畔:这里是临沂境内黄河最后一个河岛,冬季时可以观赏到壮观的冰雪景观和黄河冰川风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10): 1236–1242 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10.013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刺槐林下垂序商陆种子雨时空动态翟树强1,2李传荣1,2*许景伟3刘立川4张丹1,2周振1,21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泰安 271018; 2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泰安 271018; 3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济南 250014; 4胶南市林业局, 山东胶南 266400摘要垂序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入侵给山东省沿海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乔木更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揭示其繁殖特性和扩散机制, 在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下由林缘至林内60 m设置5个梯度, 采用机械布点法对垂序商陆的结实量、种子雨分布和扩散格局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1)垂序商陆的结实量与种子雨量由林缘至林内逐渐减小, 分别为2 273–1 846和1 382–621粒·m–2, 不同空间种子雨密度占结实密度的60.80%–33.64%, 平均为49.52%, 人为搂割及动物取食是种子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2)种子雨始于9月中旬, 林缘种子雨的发生早于林内, 种子雨的平均强度由林缘至林内逐渐减小, 在10月下旬和12月中旬各有一次种子雨高峰, 最大强度分别为32–4和59–5粒·m–2·d–1; 3)种子雨由林缘至林内散布范围逐渐减小, 同时随距母株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其中最大散布距离与加权平均距离分别为210–180 cm和94.32–63.03 cm, 整体加权平均距离为81.00 cm。
表明垂序商陆种子雨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 对预测其扩散潜力及群落结构组成趋势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入侵种, 垂序商陆, 结实密度, 种子雨, 空间异质性, 时间动态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Phytolacca americana seed rain under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in Lingshan Bay National Forest Park, Shandong, ChinaZHAI Shu-Qiang1,2, LI Chuan-Rong1,2*, XU Jing-Wei3, LIU Li-Chuan4, ZHANG Dan1,2, and ZHOU Zhen1,21Taishan Mountain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 Tai’an, Shandong 271018,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3Shandong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Jinan 250014, China, and 4Jiaonan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Jiaonan, Shandong 266400, ChinaAbstractAims Phytolacca americana is a serious invasive plant species, which has harmed biodiversity and arboreal re-generation in coastal protective forests in Shandong Province. Our objective was to reveal its mechanism of re-production and dispersal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ontrolling its invasion.Methods T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of seed rain of P. americana, we conducted field surveys un-der Robinia pseudoacacia forest in Lingshan Bay National Forest Park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08. We established five transects at 15 m intervals from forest edge to forest interior and within each transect set up 30 samples (1 m × 1 m) to survey seed densities. We also chose eight mother plants of P. americana at 10 m intervalsin each transect and placed seed traps (30 cm × 30 cm × 10 cm) at 11 sample points at every 30 cm surrounding them. We collected fallen seeds one or two days. One-way ANOV A was used to test the diversity.Important findings The quantities and densities of seed rain were 1 846–2 273 seeds and 621–1 382 seeds per square meter, respectively, and values decreased from forest edge to interior. In five transects, the average seed rain densities were 33.64%–60.80%of reproduction, and the total average seed rain density accounted for 49.52%of seed reproduction densities; the rest was removed by firewood collecting and seed predation by animals. Seed rain began in mid September and ended in late December, and it occurred on forest edges before forest interiors. There were two seed-rain peaks in late October and mid December, and maximum intensities were 32 and 59 seeds per square meter per day, respectively. The dispersal distance of seed rain decreased from forest edge to for-est interior. The same pattern existed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mother plant. The maximal dispersal and weighted mean distances were 210–180 cm and 94.32–63.03 cm,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weighted mean——————————————————收稿日期Received: 2009-11-04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0-03-15*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hrli@)翟树强等: 灵山湾国家森林公园刺槐林下垂序商陆种子雨时空动态 1237doi: 10.3773/j.issn.1005-264x.2010.10.013distance was 81.00 cm. Phytolacca americana seed rain had obvious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Findings were important to predict the invasive potential of P . americana and the trend in community structure.Key words invasive species, Phytolacca americana, seed density, seed rain, spatial heterogeneity, temporal dynamicsHarper (1977)根据多年来对植物种群动态, 特别是有关种子散布的深入研究, 提出了种子雨(seed rain)这一概念, 目前通常是指种子成熟后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从母株上降落下来的种子量, 也称为种子流(seed flow)。
它代表种子的扩散运动及寻求最佳的萌发时间和空间的过程(班勇, 1995)。
该过程决定植物个体的存活、生长和繁殖, 影响着物种的保持、分布和进化, 直接关系到种群和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Clobert et al., 2001)。
作为一种形式的基因流, 种子雨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李军等, 1997)。
作为植物生活史的特征之一,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 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具有时空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在种子雨的组成和大小随群落、种群和个体之间不同而不同; 时间异质性表现在群落、种群和个体之间既具有季节动态, 又具有年际变化。
这些差异是植物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种群适合度的大小。
尤其对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来讲, 种子雨的发生代表其繁殖能力和扩散特性, 预示其巩固和扩展入侵“领地”的潜力。
因此, 认识和了解植物种子雨的时空格局, 对深入研究植物种群的发展动态、了解植被的更新演替趋势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邹莉等, 2007; 闫巧玲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