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9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年4月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吱声(zī)豇豆(gāng)香饽饽(bō)蟾宫折桂(chán)B.戏谑(xuè)期间(qī)节骨眼(jiē)以儆效尤(jǐng)C.劲爆(jìng)框架(kuàng)挑大梁(tiǎo)一塌糊涂(tà)D.旋转(xuán)拖累(lěi)一溜烟(liū)管窥蠡测(lí)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钢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十一”长假,杭州西湖出现“只见人头不见桥头”的画面,游客们涌入各大景区,万头攒动,磨肩接踵。
根据统计,2日当天游客量破天荒达到100万人次。
D.“土豪”称谓的流行,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
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波及大半个中国。
B.等待的同时,各方传来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
一天之后,马航客机失联一事似乎更加扣人心弦。
C.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D.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余额宝取消”问题在新浪微博上被报道98700次、在百度新闻中被提及41900次,从而超越雾霾问题,位居热点话题榜首。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 0页,全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试题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 4 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右为内蒙古乌梁素海(湖泊)分布简图。
据调查,相对静止、氮磷含量高的较浅水域更适于芦苇生长。
读图完成l~2题。
1.该湖泊水的总体流向是A.由西向东B.由南向北C.由西北向东南D.由东北向西南2.影响L地芦苇分布比南部湖区密集的主要因素是①水体深度②农业废水③水流速度④湖泊水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读我国阿尔泰山地区50年间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山冰川面积退缩最大地区分布在A.2400- 2600米B.2600~2800米C.2800…3000米D.3000- 3200米4.该山冰川面积几乎消融殆尽的方位是A.西北B.正北C.西南D.东南右图为某区域一农作物生长期(约2 52日)内的降水量(单位:mm)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依据生长期内的降水量判断该农作物最可能为A.水稻B.棉花C.春小麦D.冬小麦6.该农作物生长期内,为此地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是A.冷锋B.台风C.高气压D.西风带读我国某区域各时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变化图,完成7~8题。
7.该区域最可能是A.河西走廊B.三峡地区C.黄河下游平原D.云贵高原8.该区域新建城市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壳抬升B.泥沙淤积C.用地紧张D.河流侵蚀9.2013年6月21日天山成功人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右图为天山局部景观图)。
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虽休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2),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3)闾阎扑地,。
(王勃《膝王阁序》)(4),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5)辛苦遭起一经,。
(文天样《过零丁洋》) (6)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饮泉亭记【明】刘基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
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②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
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
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
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
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
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
浙江省2014年高三语文调考试卷及答案浙江省2014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2014.04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剽悍(piāo)好莱坞(wù)潜力股(qiǎn)B.朴刀(pǔ)畏葸(xǐ)供销社(gòng)入场券(quàn)C.反刍(zhōu)道行(héng)盖然性(gài)瓦楞纸(léng)D.髌骨(bìn)画片(piàn)揩油(kāi)重创(chu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雨淋过天气,疲倦的人心,记忆里的童话早已慢慢地融化.跟着时间走,忘了自己的来路,散了自己的执意. B.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就证明,反对“四风”、把八项规定变成“铁八条”,关键正在于从小处抓严、抓实.因此,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须及时检视细枝未节,防范小积弊拖成大问题.C.过去三年,直播前绝对保密的短片,现场提问嘉宾举起的哭脸牌,问政嘉宾接踵而至的麻辣点评和市民代表随手按动的表诀器,让不少官员坐立不安.D.惟其如此,方能让人们真切体悟到真善美就在身边,逐步涵养传递爱与善的自觉,激发见贤思齐、明德惟磬的正能量.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住房问题牵扯面广,如何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破解的方向性问题.B.该镇距县城不远不近,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再怎么想发展,面临的局面却总是让人不尴不尬,无论是目标招商还是外出引资,总是底气不足. C.由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我变得乐观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因为它告诉我:只要你迎难而上,毫不气馁,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D.其实文学有“公约数”,大家都关心人类及人性的问题,尽管类型文学和纯文学在现形态上判若云泥,但在描写人性的方面其实是一样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山的北方,那带着草原和马奶酒的腥烈以摧毁山川的震撼响彻苍穹,山挺起了脊梁.B.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大方向,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强互信、合作、对话,推动着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C.央视评论员钮文新认为,余额宝严重干扰利率市场,严重干扰市场流动性,严重拉高实业企业融资资本,从而加剧了金融和实业之间的恶性循环. D.推开雕花的阁楼木窗,就看见高高低低的青山、白墙黑瓦的古民居和房檐下大大小小的燕巢,让人叹为观止.5.请你参照选修课《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浅深》的宣传介绍,为另一门选修课《新闻故事背后的探讨》写几句介绍性文字,要求语言精炼.(3分)《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浅深》:欣赏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感知巧妙灵活的表现形式,了解博大精深的作品内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新闻故事背后的探讨》:6.依次填入下面的空格处:(填序号,4分)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①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②当然也引人注目流连③去它的身边小坐④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7.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给漫画你写一个合适的题目(不能以“无题”为题目),并指出漫画的寓意.(5分)题目:寓意: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荀子和韩非子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做价值评价.荀子的人性论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出发点,他把人的自然欲求看作人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并将这种欲求归纳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同时,荀子对其社会危害做了详细描述:“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之心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导致争斗与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恶”.由此,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荀子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最终对人性做了“恶”的价值判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韩非子继承了荀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因此,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但是,与荀子直接将人性的“好利恶害”界定为“恶”不同,韩非子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对于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韩非子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不作道德评价,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表现出价值中立的立场. 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荀子与韩非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处理方式. 荀子提出“逆性”的观点,主张对人性加以改造,“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要通过“礼义”、“法度”,对人的自利本性进行“正之”、“导之”.在人性由恶向善的“逆性”的过程中,荀子特别强调人为即“伪”的作用,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即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道德修养与践行,实现对人性的改造,达到弃恶入善的目的.面对不变的人性,韩非子提出了“顺性因情”的主张.既然人性自利是人的自然本性,又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那么就只能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进行赏罚、制定政策、严肃法纪必须以人的自利本性为依据,要因循它,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荀韩二人对人性的阐释都是着眼于为他们的治国理念寻找最有力的人性论支持.荀子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礼治”的治国体系,而韩非子则在性私论基础上找到了“法治”的治国之路.(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8.下列关于人性“好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荀韩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两人在对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荀子做出的是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进行了事实描述.B.荀子主张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基于儒家道德主义的立场,将人“好利”的本性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对人性作的价值判断.C.韩非子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主张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这种观点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D.韩非子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分析人“好利恶害”的本能需要,既不以之为恶,也不以之为善,这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笔触对人性作事实描述.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主张通过“礼义”、“法度”,对人性加以改造,这是一种将人性由恶向善引导的“逆性”观点.B.韩非子在分析人性的时候,突破了性善、性恶的分析框架,没有把“善”与“恶”纳入人性讨论的范围,因此他对人性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 C.在人性处理方式上,荀子与韩非子基于人性的变与不变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韩非子认为,人性是无法通过教化得以改变的.D.韩非子“顺性因情”的主张,强调接受自利本性的事实存在,并让其顺着人的本性自然发展,而不是否定它、改变它.10.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对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展开具体分析的?请简要回答.(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村庄祭刘汉斌人一到三十岁,莫名就喜欢上了怀念,怀念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我常常会禁不住想起炊烟、泉水、柴垛、梯田、沟壑、草以及粮食,还有在村庄里繁衍生息的生灵们.它们就像是先前藏匿于多处角落里的一些碎片,将它们收拢,复原,却是我的村庄.怀念于我,就像生命中的盐,而封存于记忆中的村庄,就是一块永不磨灭的盐雕.逝去的时间塑造了记忆,未来的时间将要消磨掉我的全部记忆,还有生命.我再回到村庄里的时候,村庄已是面目全非.等待着我出生,陪伴着我长大,等我长到狂妄的年龄并决意离开的那个村庄,仿佛已经完成了它留存于世间的使命.坍塌的半截老墙是我的村庄存在过的证据,也是我的村庄正在消失的标志,高大的瓦房,院墙、窑洞都坍塌了,散落了一地的木头、砖瓦和泥土,野草从下面钻出来,泥土就沉积下去了,野草就高过了破败的砖瓦和腐朽的木头.看到满目疮痍的村庄,我才坚信,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会有永恒的村庄,不会有永恒的植物,更不会有永恒的人.只有大地才是永恒的,它无欲无求,既能享受大地上的所有欢乐、旺盛和沸腾,也能承受大地上所有的忧伤、寂静与苍凉.我的根植于大地的村庄此刻正在像享受着它曾经的烟火旺盛一样承受着它隐身草木之中悄然的衰败.一座村庄,从茂密的草丛里低矮下去,就永远地消失了.而先前藏匿于土壤中的千年种子和没有放开来生长过的植物的根系,伺机扎根于村庄扎根过的土壤中,在村庄腐朽了的根系上站立起来,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子民.灰条、鸡冠草、甘草、车前草,芨芨草,蒲公英,茵陈,冰草,秦艽,刺蓬、骆驼蓬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杂居而生,覆盖了村庄,覆盖了我自出生以来的所有忧伤和欢乐,我用泪水浇灌过的村庄的根系业已腐朽,而我依然禁不住将泪水复又洒在这片土地上,浇灌了恣意生长着的野草,任凭它们蔓延,掩盖了我的村庄,荒芜了土地.村庄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庄了,记忆中的村庄,青堂瓦舍,窑洞林立,黄土筑造的院墙拔地而起,气势恢弘,我们用黄土将自己圈起来,黄土筑造的庄院便因为人在里面而显得生机盎然,树木围着庄院而生,四通八达的道路联络着庄院,路边上镶满着杂生的草,村庄里的每一条路上,都有我成长的脚印,通往每一处院落的路上,都洒满了儿时无尽的欢笑或泪水以及成长中的烦忧和喜悦.过去的一切,被迫不及待破土而出的野草覆盖了,已找不到踪迹,草木毫不留情却又合情合理地覆盖了往昔的一切.在茂密的荒草滩上,固守着村庄的几户人家,七零八落地散布着,被四处蔓延的野草逼到了荒草滩的边缘上,他们之间仿佛好就都不用道路来联络了.庄院与庄院之间的路,被野草覆盖了,野草仍在蔓延,向着留守的年迈的老人的老房子蔓延,向着大门上那一把生锈了的铁锁蔓延,野草漫过了道路,漫过了窑洞,就连粗壮的树干上也挂满了牵牛子的茎蔓,庄院的院墙上爬满着毛茸茸的苔藓,蒿草高过了院墙,伸出枝叶,遮蔽了庄院的生机.这里的所有植物正在尽情的生长,发挥着植物自由生长的天性,最大限度地挥霍着这片土地的肥力,矮下去的村庄,隐匿于草木之间,化为了土壤.村庄里残存的断壁残垣已不足以完全呈现昔日村庄的面貌,几处散落的庄院也阻止不了一个村庄的衰败.不必去村庄里寻找可以勾起回忆的事物,不如在记忆中寻找村庄.我的村庄正在消失,消失在它曾扎根的土地上,被一茬又一茬的植物掩盖着,这便是大地用自己的方式对逝去的村庄的隆重祭祀.我已经不在村庄里,而村庄却一直在我的心里.11.文章开头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3.文中的野草具有什么特性?作者为什么要写野草?(3分)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15.作者记忆中的村庄为什么正在消失?请简要探究.(5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完成16-20题.(19分)文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郯人也.父肃,魏中领军、兰陵侯.后年八岁,诵《诗》《论》,尤善丧服.苟有文义,目所一见,必贯于心.年九岁,遇母疾,扶侍不舍左右,衣不解带者久之.每先意候指,动中所适,由是父母令摄家事,每尽其理.祖郎甚爱异之,曰:“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年十二,郎薨.后哀戚哭泣,发于自然,其父益加敬异.既笄,归于文帝,生武帝及辽东悼王定国、齐献王攸、城阳哀王兆、广汉殇王广德、京兆公主.后事舅姑尽妇道,谦冲接下,嫔御有序.及居父丧,身不胜衣,言与泪俱.时钟会以才能见任,后每言于帝曰:“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会后果反.武帝受禅,尊为皇太后,宫曰崇化.初置宫卿,重选其职,以太常诸葛绪为卫尉,太仆刘原为太仆,宗正曹楷为少府.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而敦睦九族垂心万物言必典礼浸润不行.帝以后母羊氏未崇谥号,泰始三年下诏曰:“昔汉文追崇灵文之号,武、宣有平原、博平之封,咸所以奉尊尊之敬,广亲亲之恩也.故卫将军、兰陵景侯夫人羊氏,含章体顺,仁德醇备,内承世胄,出嫔大国,三从之行,率礼无违.仍遭不造,频丧统嗣,抚育众胤,克成家道.母仪之教,光于邦族,诞启圣明,祚流万国,而早世殂陨,不遇休宠.皇太后孝思蒸蒸,永慕罔极.朕感存遗训,追远伤怀.其封夫人为县君,依德纪谥,主者详如旧典”于是使使持节、谒者何融追谥为平阳靖君.四年,后崩,时年五十二,合葬崇阳陵.(选自《晋书·列传第一》,有删改)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持不舍左右舍:离开B.其父益加敬异益:更加C.后事舅姑尽妇道事:侍奉D.会后果反果:结果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衣不解带者久之吾得兄事之B.后每言于帝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太常诸葛诸为卫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D.太仆刘原为太仆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明王皇后八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尤其是精通丧服礼仪.祖父王朗非常喜爱她.B.皇后总是严格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事,举止行为适当,因此父母让她管理家事.C.当时钟会因有才能受到任用,皇后认为钟会见利忘义,常常提醒文帝对钟会不要过分宠幸.D.皇后使宗族亲属都亲善和睦,她关心天下百姓,讲话符合礼制,谗言诽谤从未有过.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而敦睦九族垂心万物言必典礼浸润不行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曰:“兴吾家者,必此女也,惜不为男矣!”(2)及居父丧,身不胜衣,言与泪俱.(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满江红王清惠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注:王清惠,宫中昭仪(女官).南宋灭亡后,作俘北上.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遂在驿站墙壁上题写本词.21.这首词中的“忽一声、颦鼓揭天来,繁华歇”句写出了元兵到来后,宫中的一朝繁华烟消云散,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22.“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句中最富感染力的两个字是什么?请简要赏析.(5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①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②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此处省略6个字)!”【注】①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取一.②舅:丈夫的父亲,公公.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24.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孔子在国家财政分配方面的思想.(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野马也,尘埃也,▲.天之苍苍,▲?(《庄子·逍遥游》)(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4)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5)▲,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王实甫《长亭送别》)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据国内知名民意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数据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提笔忘字.有些网友纷纷吐槽自己已经退化成了名副其实的“键盘手”,多数人成了“失写一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浙江省2014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041.D(A潜qiánB朴pō供gōngC刍chú行háng)2.A(B细枝末节C表决器D明德惟馨)3.B(A应改为“厘清”;B“不尴不尬”形容办事或处境很为难;C应改为“自从”;D比喻差距极大,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C(A搭配不当,“草原”不能与“腥烈”搭配;B语序不当,应改为“对话、互信、合作”;D结构不当,应改为“这些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5.答案示例:感触手心手背的血肉亲情,叙说普通人家的咸淡生活,体会平头百姓的善良淳朴,探讨新闻背后的价值取向.(4个方面,各1分,满分4分)6.②④①③7.题目:“如此包办”(2分)寓意:结识了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有父母包办,孩子缺乏独立性的社会现实.(3分)8.C(“这种观点是人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原点”错)9.B(“因此他对人性的认识也就更加客观”无中生有)10.文章以荀子和韩非子的人性论为写作中心,分别从价值判断和人性处理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分)11.文章开头说作者很怀念村庄的一切.(1分)这一段开门见山,为下文作了铺垫.(2分)12.这是作者从眼前所见得出的结论,村庄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村庄了,植物也会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生在村里的人也会因外面世界的诱惑而离开.(4分)13.生命力极强,杂居而生,生长迅速.(1分)作者通过对野草的描述,力图展示村庄已经被荒草覆盖的景象,突出村庄的荒凉,让人产生一种苍凉的感觉.(2分)14.①失落,忧伤.想到儿时村庄的热闹、欢乐,作者生而失落、忧伤之感.②对农村和土地的依恋和怀念.作者是由村庄走出的年轻人,他虽然是生活在城市,但村庄里的一切已经融进了他的骨子里,想起儿时的村庄和土地,十分怀念.(5分)15.因为村庄中的年轻人因为外面世界的诱惑而离开村庄,去外面闯荡,只有少数老人留在村庄,他们却无力打理村庄,从而使村庄失去了生机,变得寂静、荒凉,所以作者记忆中的村庄正在消失.(5分)【注】考生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请酌情给分.真题试卷可打印版16.D(果:果然)17.D18.B(“总是严格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事”错)19.后虽处尊位/不忘素业/躬执纺绩/器服无文/御浣濯之衣/食不参味/而敦睦九族/垂心万物/言必典礼/浸润不行(3分)20.(1)(王朗)说:“能使我们家兴盛起来的,一定是这个女孩,可惜她不是男子!”十二岁时,王朗去世.(兴、惜、薨各1分,大意1分)(2)到为父亲守丧时,(王皇后)身体羸弱得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一说话就掉眼泪.(及、胜各1分,大意1分)2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2分)22.“惊”和“辗”两字.(1分)在北上的路上,妃嫔做着可怕的梦,常常夜半惊醒,“惊”字表现了妃嫔被俘北行路上担惊受怕的心理.(2分)一路上翻山越岭,车轮辗着路上的月影,驶向荒寒的山川关塞,“辗”字形象地展现了万里征途之苦和妃嫔的国破家亡之感.(2分)23.苛政猛于虎也(2分)24.藏富于民.孔子反对通过加重百姓税收负担来使国家富裕.一味地加重百姓税收负担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在收成不好的年岁,国君更要平衡好国家用度和税收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稳定、人口增加,从而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3分)25.(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其正色耶(2)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3)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4)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5)恨相见得迟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26.作文(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1。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2014.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U={a,b,c,d,e},M={a,d},N={a,c,e},则M∪CUN为A.{c,e} B.{a,b,d} C.{b,d} D.{a,c,d,e}2.已知复数z1=2+i,z2=a-i(a∈R),z1·z2是实数,则a=A.2 B.3 C.4 D.53.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若a∈R,则“x≠a”是“f(x)≠f(a)”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关于函数tan23y x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πC.6π⎛⎫⎪⎝⎭,为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D.其图象由y=tan2x的图象右移3π单位得到5.空间中,若α,β,γ是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l∥α,,l∥β,则α∥βB.若α⊥β,l⊥β,则l∥αC.若l⊥α,l∥β,则α⊥βD.若α⊥β,l∥α,则l⊥β6.已知集合A={1,2,3,4,5,6},在A中任取三个元素,使它们的和小于余下的三个元素的和,则取法种数共有A.4 B.10 C.15 D.20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d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13B.32C.1 D.128.“3a b c++”称为a,b,c三个正实数的“调和平均数”,若正数x, y满足“x, y, xy的调和平均数为3”,则x+2 y的最小值是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11(第7题图)9. 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1F2|=4,P 是双曲线右支上的一点,F2P 与y 轴交于点A ,△APF1的内切圆在边 PF1上的切点为Q ,若|PQ|=1,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 . 3B .2 CD10. 已知边长都为1的正方形ABCD 与DCFE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点P ,Q 分别是线段BC , DE 上的动点(包括端点),设线段PQ 中点的轨迹为ℜ,则ℜ 的长度为A .2 B. C .2π D . 4π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两直线x -2y+5=0与2x+my -5=0互相平行,则实数m= ▲ .12.已知函数1,()1,x f x x =<≥ 若f(a)+f(0)=3,则a= ▲ . 13.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_. 14. 二项式521+2x x ⎛⎫- ⎪⎝⎭的展开式中x3项的系数为 ▲ . 15. 甲乙两人分别参加某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能通过的概率都为23, 设考试通过的人数(就甲乙而言)为X ,则X 的方差D(X)= ▲ . 16.对于不等式组2320340210x y x y x y -+⎧⎪--⎨⎪++⎩≥,≤,≥的解(x ,y),当且仅当=2,=2x y ⎧⎨⎩时,z=x+ay 取得最大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_. 17. 如图,已知:|AC|=|BC|=4,∠ACB=90°,M 为BC 的中点,D 为以AC 为直径的圆上一动点,则AM DC ⋅的最大值是 ▲ 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第13题图)且2sin tan tan cos C A B A +=.(Ⅰ)求角B 的大小; (Ⅱ)已知3a c c a +=,求11tan tan A C +的值.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a ,前n 项和为Sn ,且-a2,Sn ,2an+1成等差.(Ⅰ)试判断{an}是否成等比数列,并说明理由;(Ⅱ)当a>0时,数列{bn}满足11b a =,且1(2)()()nn n n a b n a a a a +=--≥.记数列{bn}的前n 项和为Tn ,求证:1≤aTn<2.20.(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AC,PA=PB=PC,D,E分别是AC,BC的中点,AB=,AC=2,PD=Q为线段PE上不同于端点的一动点.(Ⅰ)求证:AC⊥DQ;(Ⅱ)若二面角B-AQ-E的大小为60°,求QEPE的值.PABCEDQ(第20题图)21.(本小题满分15分)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一个顶点与抛物线2:C x =的焦点重合,12,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且离心率12e =⋅直线l :y=kx+m(km<0)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若AB 是椭圆C 经过原点O 的弦,AB ∥l ,且2||||AB MN =4.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2O M O N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32()2ln3f x x tx t x=-+⋅(t∈R).(Ⅰ)若曲线y=f(x)在x=1处的切线与直线y=x平行,求实数t的值;(Ⅱ)证明:对任意的x1,x2∈(0.1]及t∈R,都有|f(x1)-f(x2)|≤(|t-1|+1)|lnx1-lnx2|成立.金华十校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理科)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4 12.5或-313.314.-1201516.1,3⎛⎫-+∞ ⎪⎝⎭ 17.8+ 三.解答题:18.解:(Ⅰ)sin sin sin cos cos sin tan tan cos cos cos cos A B A B A BA B A B A B ++=+=sin()sin cos cos cos cos A B C A B A B +==, ……………………………………………………… 3分2sin C sin 2sin C C∴1cos 2B =,∵0B <<π,∴B=3π.………………………………………………6分(Ⅱ)2222cos a c a c b ac Bc a ac ac +++==, ∵3a c c a +=,∴22cos 3b ac Bac +=,即22cos33b ac acπ+=,∴22b ca =,………………………9分而222sin sin 33sin sin sin sin 4sin sin b B ca A C A C A C π===,∴3sin sin 8A C =.…………… 12分∴11cos cos sin()tan tan sin sin sin sin A C A C A C A C A C ++=+=sin sin sin B A C ===. ………………………………………………14分19.解:(Ⅰ)∵2122n n S a a +=-+,∴当12222n n n S a a -=-+≥时,两式相减得()11222,22n n n n n a a a a a n ++=-=故≥ ,…………………………… 3分 又当n=1时,1222122,2a a a a a =-+=得, ……………………………………… 4分当a1=a=0时,此时an=0,{an}不是等比数列,{}1022n n naa a a a +≠=当时,,此时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6分(Ⅱ)∵111,2n n b a a a -==⋅,∴2n 当≥时,()()11222n n n n a b a a a a --⋅=⋅-⋅⋅- ()()1111211121212121n n nn n a a ---⎛⎫=⋅=⋅- ⎪---⋅-⎝⎭. ………………………………… 8分∴12n n T b b b =+++1223111111111212121212121n n a -⎡⎤⎛⎫⎛⎫⎛⎫=+-+-++- ⎪ ⎪ ⎪⎢⎥------⎝⎭⎝⎭⎝⎭⎣⎦11221n a ⎛⎫=- ⎪-⎝⎭,∴1221n n aT =--,…………………………………………………………………10分∵2n ≥,∴24n≥,∴513n aT >≥,又1021n >-,∴2n aT <. …………… 12分而当n=1时,aTn=1,故1≤aTn<2.………………………………………………………………………… 14分20.(Ⅰ)证明:∵PA=PB=PC ,∴P 在底面ABC 的射影是△ABC 的外心E , ∴PE ⊥面ABC ,又AC ⊂面ABC ,从而PE ⊥AC . ……………………………… 3分 又∵PA= PC ,且D 是AC 的中点,∴PD ⊥AC ,∴AC ⊥面PDE .又DQ ⊂面PDE ,∴AC ⊥DQ .…………………………………6分(Ⅱ)解法一:过点B 作BF ⊥AE 于F ,易证BF ⊥面PAE , 过F 作FG ⊥AQ 于点G ,连接BG ,则∠BGF 即为二面角B -AQ -E 的平面角.…………………… 8分 在Rt △ABF 中,由30AB BAF =∠=︒得3,AF BF = 在Rt △BGF 中,由60B F B G F =∠=︒,所以1GF =.在△AQF 中,设QE h =,则AQ由1122AQF S AQ GF AF QE =⋅⋅=⋅⋅△3h =,从而h =,………… 12分 又在Rt △PED 中,P D D E =PE =从而QE PE=.…… 14分 解法二:如图以A 为原点, AB 、AC 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0,0,0A ,()B ,)E , ……………………………………8分设点),Qh,设面AQE 的法向量m=(x1,y1,z1).由1111130,30,AE x y AQ x y hz ⎧⋅=+=⎪⎨⋅=++=⎪⎩m m 得1110,0,z y =⎧⎪+=令11x =,得()1,=m .……………10分设面ABQ 的法向量n=(x2,y2,z2),PABCEDQFG由2222230,30,AB x AQ x y hz ⎧⋅==⎪⎨⋅=++=⎪⎩n n 得2220,0,x y hz =⎧⎨+=⎩令21y =得10,1,h ⎛⎫=- ⎪⎝⎭n .………………… 12分由1cos 602⋅︒===m nm n,得h =,又易求得PE所以QE h PE PE ==.…………………………………………………………… 14分21.解:(Ⅰ)椭圆的顶点为(0,,即b =12c e a ==,所以2a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43x y +=. ……………………………………………… 4分(Ⅱ)设11(,)M x y ,22(,)N x y ,由221,43,x y y kx m ⎧+=⎪⎨⎪=+⎩得222(34)84120k x kmx m +++-=,∴122834km x x k +=-+,212241234m x x k -⋅=+, …………………………………… 6分∴△=22226416(43)(3)k m k m-+-=2216(1239)0k m-+>,则=, ……………………… 8分令0m =,可得, …………………………………… 10分 ∴2||4||AB MN ==,化简得m k =-或m k =(舍去),…………… 12分∴21212121212[()1]OM ON x x y y x x k x x x x ⋅=+=+-++ =2222222224124128512(1)234343434k k k k k k k k k ----+-+==-++++解得k = 14分22. 解:(Ⅰ) 由题2()22t f x x t x '=-+,且(1)1f '=,解得1t =.………………… 4分(Ⅱ)当12x x =时,结论明显成立, ………………………………………………… 5分不妨设12x x <,且记|1|1t λ=-+,则1212|()()||ln ln |f x f x x x λ--≤等价于121221(ln ln )()()(ln ln )x x f x f x x x λλ---≤≤⇔1122()ln ()ln f x x f x x λλ++≤且1122()ln ()ln f x x f x x λλ--≥,要使得对任意的12,(0,1]x x ∈,1122()ln ()ln f x x f x x λλ++≤恒成立, 只需()f x x λ'-≥对于(0,1]x ∈恒成立,同理可得()f x x λ'≤对于(0,1]x ∈恒成立, 即222t x t x x x λλ--+≤≤对于(0,1]x ∈恒成立⇔当t ∈R 时,3(|1|1)22|1|1t x tx t t --+-+-+≤≤对于(0,1]x ∈恒成立.… 9分考虑函数3()22g x x tx t =-+,(0,1]x ∈,则2()62g x x t '=-,(1)当0t ≤时,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增,此时()(1)2g x g t =-≤; (2)当3t ≥时,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减,此时()(0)g x g t <=;(3)当03t <<时,函数()g x在⎛ ⎝上递减及⎤⎥⎦上递增,此时()max{(0),(1)}max{,2}g x g g t t <=-综上,当1t <时,()2g x t -≤;当1t ≥时,()g x t ≤,所以322|1|1x tx t t -+-+≤对于(0,1]x ∈成立;………………………………… 13分 为证3(|1|1)22t x tx t --+-+≤,可设函数3()|1|221h t t t tx x =-+-++, 即332(1)2,1()2()22,1t x x t h t t x x t ⎧-+=⎨-++<⎩≥,则有3()(1)222h t h x x =-+≥, 又由上面3()22g x x tx t =-+的分析可知函数3222y x x =-+((0,1]x ∈)在x =处取到最小,所以3()(1)2220h t h x x =-+>≥, 从而3(|1|1)22t x tx t --+-+≤对任意(0,1]x ∈恒成立.……………………… 15分。
201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摭.(zhí)拾哄.(hōng)笑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B. 屏.(bǐng)息包扎.(zhā)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C. 孱.(càn)弱牌坊.(fāng)干.(g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D.吟哦.(é)皲.(jūn)裂胳.(gā)肢窝蜚.(fēi)声中外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多变的动作的戏剧化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B.城郊的这座园林,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溪流小径曲折萦纡,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源。
C.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有些备受国人青睐的外国名品,其实是用中国的原料,在中国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已不是地道的泊来品。
D.该公司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依靠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奇不意的营销策略赢得了商机,获得了发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至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C.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D.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小....,放大了才能解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语 文 姓名 准考证号 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照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恣(zì)意 赭(zhě)色 顷(qīng)刻间 绿(lù)林豪客 B.混(hùn)沌 诳(kuáng)语 潜(qiǎn)意识 大腹便(pián)便 C.回溯(sù) 奢靡(mǐ) 棕榈(lǘ)树 血脉贲(bēn)张 D.撇(piē)开 蓬蒿(hāo) 一小撮(cuō) 外强中干(g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为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也是为了推动浙江自身的发展,勿庸置疑,这必将惠全体人7支之间一直十分胶着排名相近的两支球队之间差距相当微妙,甚至一场胜负就能让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分榜头名的变化让人大呼疯狂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并不是讲述美食,把美食当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相关的、能够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
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林在公司受冷落,她向老板递上辞呈。
老板挽留她,林说:“感谢老板的好意和器重,但我希望多方充实后再回公司效力。
”一位妇女病愈出院,向主治医生连连道谢,医生赶忙回答:“不用谢,不用谢,。
金华十校2024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预演语文试题卷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
“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 “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
《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
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晋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
《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
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
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悲慨、豪放、劲健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宋代诗学“兴趣”与“妙悟”说的倡导者严羽,赞赏盛唐之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④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更为丰富的阐发和描述。
【全国校际联考word版】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届高考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语言应用1. 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创客”的三个特点。
(各不超过6个字)①“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
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
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
(《光明日报》2014年5月3日)②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梦想。
(《解放日报》2015年4月26日)③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然得到了应验。
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一一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一一格外地敏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3月24日)①口口口口口口②口口口口口口③口口口口口口2. 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纪录片《水墨江南》中的一个片段“诗意春雨”配上画外音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语言表达连贯、鲜明、生动。
100个字左右。
春天的江南,烟雨迷蒙,如诗如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_________ 语言把握生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象的和逻辑的,文学属于前者,理论归入后者?格言因为其凝练、深邃并且经常具有形象性,是经常会被置放于两者之间,譬如《论语》,譬如《沉思录》,文学史和哲学史都会提及。
事物的本质属性常常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更能够看出。
对格言来说,一种似乎匪夷所思的比较,是与长篇小说。
不管小说是如何的洋洋洒洒、浩瀚斑斓,经过一层层过滤提炼,浓缩抽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表达它的内核的,而这样的话总是具有格言般的特质。
这正是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纽结。
曹雪芹写《红楼梦》,尽管自称“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但所揭示的盛衰无常、色空相依、“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却是明晰确切仿佛具有坚实质感的。
【全国校际联考word版】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届高考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语言应用1. 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出“创客”的三个特点。
(各不超过6个字)①“创客”是一群陶醉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又执着地要将每个“灵光一闪”变成现实的人。
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年轻人。
什么都能缺,就是梦想不能缺。
(《光明日报》2014年5月3日)②市领导与年轻的创客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成果,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实现梦想。
(《解放日报》2015年4月26日)③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一句名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这句话在创客文化中依然得到了应验。
创客们对他们眼中的“美”——市场空白之处、无人涉足之地——格外地敏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3月24日)①口口口口口口②口口口口口口③口口口口口口2. 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纪录片《水墨江南》中的一个片段“诗意春雨”配上画外音。
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语言表达连贯、鲜明、生动。
100个字左右。
春天的江南,烟雨迷蒙,如诗如画。
________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________ 语言把握生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形象的和逻辑的,文学属于前者,理论归入后者?格言因为其凝练、深邃并且经常具有形象性,是经常会被置放于两者之间,譬如《论语》,譬如《沉思录》,文学史和哲学史都会提及。
事物的本质属性常常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更能够看出。
对格言来说,一种似乎匪夷所思的比较,是与长篇小说。
不管小说是如何的洋洋洒洒、浩瀚斑斓,经过一层层过滤提炼,浓缩抽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可以用简短的几句话来概括表达它的内核的,而这样的话总是具有格言般的特质。
这正是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纽结。
曹雪芹写《红楼梦》,尽管自称“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但所揭示的盛衰无常、色空相依、“好即是了、了即是好”,却是明晰确切仿佛具有坚实质感的。
金华十校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
满分l 50分,考试时间l 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有关放射性污染和清理等方面的信息批露缺乏透明度,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的不断遮掩、欺瞒之举让本国民众和国际社会长期不安。
B.仰望夜空,总是会有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多么怀念幼时曾见的如金钢钻般闪耀的星辰,那些闪烁的光亮总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
C.“十一”长假,杭州西湖出现“只见人头不见桥头"的画面,游客们涌人各大景区,万头攒动,磨肩接踵。
根据统计,2日当天游客量破天荒达到l。
万人次。
D.“土豪"称谓的流行,与其说是揶揄,不如说是焦虑。
焦虑的背后,则是物质日渐走向丰裕之后,对精神生活更上层楼的迷茫和向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空气污染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雾霾波及大半个中国。
B.等待的同时,各方传来的信息引起了人们各种猜测。
一天之后,马航客机失联一事似乎更加扣人心弦。
C.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D.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余额宝取消j’问题在新浪微博上被报道98700次、在百度新闻中被提及41900次,从而超越雾霾问题,位居热点话题榜首。
B.我们这个社会如果价值观迷失,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即便逞强一时,也是高楼盖在沙滩上,最终难逃衰颓倒塌。
,C.浙江因水而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从历史上的大禹治水,到今天的“五水共治”,文化内涵一脉相承,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D.医息关系紧张、药价虚高等现象,折射出近年来医疗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也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用一句话提炼下面材料的主要观点。
(不超过15字,3分)没有人做过定量的统计,告诉我们报纸出产的新闻在整体新闻中所占的比例。
可是,随机找些资深读者估计,他们说这个比例不会低于80%。
可能电视的影响力更大,但根据笔者在央视工作的经验,电视记者常常是在报纸上找新闻。
再看大家鼓吹甚力的新媒体,有多少妙笔生花的博客评论是建立在报纸提供的新闻上的?虽然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的有用性毋庸置疑,但这些服务的用户大多不会遵循报业的新闻标准。
所以虽然新媒体有着海量的内容,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
6.理解下列文字,仿照划线句续写结末一句话,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4分) 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
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
7.给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概括其寓意。
(5分)题目:(2分)寓意:(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一lO题。
(9分)中国书法的发生,要追溯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
中华民族对语言背后的意蕴的重视,远远超过语言本身。
这里其实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
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去寻找帮助表达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
人们很快发现书面语言的外形——视觉图形是一个很好的中介。
也就是说,文字、语言的视觉图形能够帮助表达语言本身不能传达的很多东西。
于是,在运用语义来表达的同时,对书写的结果——字的外形加以更多的注意。
长此以往,人们的视觉、书写、心理渐渐汇合成一种有关联的整体,书法便在这种关注、融合中诞生。
这种叙述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书法的一个特征:它与汉语的使用密切相关。
这种关联,使得与书法文化有关者包括了所有使用汉字的人们。
因此一个使用汉字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关心书法、擅长书法,你都与书法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
这是书法最重要的文化特征。
由于参与者的广泛,盔溘盛趁主垦垂垄釜墨丝茎盔型奎,成为一个民族发展艺术素质最迫切的领域。
书法既然是艺术活动,当然不能缺少才能,但是由于大众的参与,书法最强调的不是才能而是修养。
对修养的强调,实际上是强调人格在内部的提升。
书法由此而成为伦理与审美融合在一起的活动。
中国文化中“游于艺"的思想,其目的是通过艺事让人格臻于完善。
在“游于艺”的机制中,书法成为理想的手段。
由于人们对书法含义的重视,不断往书法中注入内涵,结果书法成为一个表现力几乎涵盖一切的领域:个体、社会、宇宙,无不包含在书法的表现内涵中。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简单地接受这种论断,但是,任何怀疑、挑战都也无法抵消这种观念巨大的影响:做一个合格的“人",就必须写好字,而写好字的前提,是成为一个符合中国文化理想的有修养的人。
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律令。
书法由此而成为个人文化修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十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卷__2(共6页)不希望自己写得一笔好字。
每个时代都有大量沉迷于书法的人,更重要的是,由于书法与每一个体深处的关联,不管你是否关注书法,都有着潜在的联通书法的可能性,任何人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触动早年对文字的新鲜感觉和对理想的书写的记忆。
(选自邱振中《传统文化中的书法》,有删改) 8。
下列不能支持“书法成为中国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较之语言本身,中华民族更重视语言背后的意蕴。
B.写好字是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的必要条件。
C.书法成为个人修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写一手好字。
D.每个时代都有大量沉迷于书法的人。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书法的发生与人们对使用语言时出现“言不尽意"现象的不满有关,在不满中人们发现了语言文字的外部形态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
B.书法是在阅读、创作、欣赏汉字的过程中诞生的,因此中国书法所代表的文化,与所有使用汉字的人们都有密切关联。
C.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由于参与的大众性,渐渐成了伦理与审美融合的活动,它最强调的不是“艺’’而是“德’’。
.D.中国书法的内涵被不断丰富,它不但可以表现个体、社会和宇宙,甚至成了评判一个人是否合格的标准。
10.根据全文内容,分点概括中国书法的特征。
(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多谢(日)川端康成这是半岛南端的一个港口。
小卖店并排连着候车室的二楼,一个身穿黄色工作服的司机走了下来。
门前停着的红色大班车上竖着一面紫色的旗子。
母亲一边用手紧捏着粗点心的纸袋口一边站起来,一边对着鞋带系得很整齐的司机说:“今天你当班,是不?有你这‘多谢先生’开车拉着去,我家丫头或许能碰上好运,这可是个好兆头呢!”司机沉默地看着边上的女孩儿。
“总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回事儿,再说快到冬天了,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再把孩子送到远地方去也怪可怜的。
反正是要送出去,还不如趁天气好的时候呢,我这么想,就带上了她……"司机默默地点了点头,像个士兵似的迈步走向汽车。
他一面把驾驶座上的棉垫放正了,一面说:“大娘,您坐到最前面来吧,前面颠得不厉害,路远着呢。
”母亲要到北面一百二十里外的有个火车站的城里去,她要把女儿卖了。
汽车在山道上颠簸着。
女儿的视线被眼前司机端正的肩膀吸引住了,黄色的工作服在她’的眼里扩大成了整个的世界。
群山在他的肩膀两侧向后倒去,汽车要翻越两座高高的山头。
汽车超越一驾拉客的马车,马车往路边靠。
“多谢啦!’’司机用清澈的嗓音大声地喊着,一面啄木鸟似的频频点头致意。
与拉木材的马儿错车,马儿靠边让路。
“多谢啦!"拉货的人力车。
.“多谢啦!”拉客的人力车。
“多谢啦!”“多谢啦!"他在十分钟里超越了三十辆车子,每次都致谢,绝不失礼。
一路疾驰,端正的姿势也毫不松垮,就像一棵笔直的杉树那样朴素而自然。
从港口出发时,已经过了三点,途中汽车打开了车灯;而在见到马匹的时候,司机每次都关掉前灯,以防马匹受惊。
然后说:“多谢啦!”“多谢啦!”“多谢啦!”他是在这一百二十里路上的马车、人力车、马匹中最受好评的司机。
从车上下来,停车广场上一片昏暗。
女儿的身体有些摇晃,脚下踏着的仿佛是起伏不定的波浪,她把手扶在母亲肩上。
“你先在这儿等着我。
"说着,母亲就急忙向司机身后赶去,“嗳,小哥,跟你说,我那丫头喜欢你呢,这也算是我的希望,我双手合十求你了。
她从明天起,就要给名姓都不知道的男人们解闷取乐了,你要了她的今晚吧!——真的,不管是哪家的女儿,要是在你的车上坐了几十里地·…··”翌日清晨,司机从j家小旅馆出来,迈着士兵的步伐横穿过广场,后面的母女俩小碎步慌张地跟着。
已经从车库里开出来的红色大班车插着紫色的旗子,正在等着今天的第一班火车。
女儿先上了车,一边嘴唇哆嗦着,一边抚摸着驾驶座上黑色的皮革。
母亲在早晨的轻寒中紧了紧和服的袖子。
“真是没想到哇,我又把这丫头带回去了。
今儿个早上,这丫头哭个不停,我还被你说了一顿。
我一片好心反而坏了事了。
我可把话说在前头,今儿个回去是回去了,记住喽,只能待到春天,大冷天送出去我也舍不得,一起苦熬吧。
可到天气暖和了,这丫头怎么说也是留不住了……”第一班火车上有三个客人上了这辆班车。
司机把驾驶座上的棉垫放得端端正正的。
工上秋天的晨风从肩膀两侧掠过。
女儿的视线被眼前司机温暖的肩膀吸引住汽车超越一驾拉客的马车,马车往路边靠。
“多谢啦!”货车。
“多谢啦!”马。
“多谢啦!”“多谢啦!”“多谢啦!”他对着这一百多里的群山一路谢过去,返回半岛南端的港口。
今年的柿子是个丰年,山上的秋色非常美。
[注]昭和初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大批劳动者失业,贫苦人家卖儿卖女,上演几多人间悲剧。
11.请简要分析全文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12.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都提到女儿的视线被眼前司机吸引住了,这样写有何用意?请分别简要说明。
(4分)1 3.本文以“多谢”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4分)14.简析小说中司机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
(4分)15.有人认为本文充满忧伤和无奈,也有人认为本文充满温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 6—20题。
(1 9分)李想谋袭蔡州。
塑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塑厚待昊秀琳,与之谋取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