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33
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佹垜浠皢鏂囧寲缁撴瀯鍒嗕负涓変釜灞傛绛旀锛氱簿绁炴枃鍖栥€佺墿鎬佹枃鍖栥€佹柟寮忔枃鍖?2銆佷笅鍒楁渶鑳借〃鐜版枃鍖栬秴鍦板煙鎬х殑姒傚康鏈夛紙锛?绛旀锛氣€?鍦扮悆鏉?鈥?鏂囧寲3銆佷笅鍒楀鏂囧寲鈥滆秼鍚岃鈥濊鐐癸紝璁よ瘑姝g‘鐨勬槸锛? 锛?绛旀锛氭枃鍖栬秼鍚屽彲鑳藉鑷存枃鍖栧彂灞曠殑鍋滄4銆佷互涓嬪鏂囧寲鐨勭壒寰侊紝鐞嗚В鎭板綋鐨勬湁锛? 锛?绛旀锛氭枃鍖栧叿鏈夊湴鍩熸€у拰瓒呭湴鍩熸€с€佹枃鍖栧叿鏈夎秴涓汉鎬с€佹枃鍖栧叿鏈夊鏍锋€?5銆佷紭绉€浼犵粺瀵逛簬涓€涓皯鏃忔潵璇达紝鍏锋湁锛挎皯鏃忓嚌鑱?鍜屾皯鏃忓鍏? 绛夌Н鏋佷綔鐢ㄣ€?绛旀锛氬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佷腑鍥芥枃鍖栫殑寮€鏀炬€э紝鍦伎锛匡伎浠ュ墠锛屼富瑕佽〃鐜板湪锛匡伎锛跨殑涓嶆柇鎵╁ぇ涓婏紝鍏跺悗鍒欒〃鐜板湪瀵瑰鏂囧寲浜ゆ祦涓娿€傦紙锛?绛旀锛氭眽銆€鐤嗗煙2銆佹眽鍞愪箣闄咃紝姹夋棌涓庡叾浠栨皯鏃忎氦娴佺殑涓昏鏂瑰紡鏈夛伎锛匡伎锛跨瓑绛夈€傦紙锛?绛旀锛氬紑杈熻锤鏄撲箣璺€佸拰浜?3銆佲€滃叾浜哄瓨锛屽垯鍏舵斂涓撅紱鍏朵汉浜★紝鍒欏叾鏀挎伅銆傗€濃€斺€斻€婄ぜ璁颁腑搴搞€嬶紝鎻忚堪鐨勬槸閭g浣撳埗銆傦紙锛?绛旀锛氳吹鏃忓埗4銆佷笅鍒椾笉灞炰簬鐜颁唬瀹樺儦浣撳埗鐨勬槸绛旀锛氭皯涓诲埗5銆佸彜浠d腑鍥芥槸灏忓啘缁忔祹锛屽洜姝や腑鍥芥枃鍖栨槸灏侀棴鐨勬枃鍖栥€?绛旀锛氶敊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佹垜浠幇鍦ㄧ湅鍒扮殑閫氳鏈€婂懆鏄撱€嬶紝鍙兘鏄互鍙ゆ枃涔熷氨鏄瘑鏂囧啓鎴愮殑璐圭洿鏄撲负搴曟湰锛屾祦浼犺€屾潵銆傚寘鎷摢涓ら儴鍒嗭紙锛?绛旀锛氥€婃槗缁忋€嬫湰缁忓強銆婃槗澶т紶銆?2銆併€婂懆鏄撱€嬩腑鍙湁涓€鍗︾殑鍗﹁緸鍚夎€屾棤鍑讹紝鍒╄€屾棤瀹筹紝杩欎竴鍗︽槸锛? 锛?绛旀锛氳唉鍗?3銆佸瓟瀛愯锛氣€滅煡鍑犲叾绁炰箮锛佲€濓紙銆婄郴杈炰紶銆嬶級锛岃繖閲岀殑鍑犳槸鎸?( )绛旀锛氳嫍澶淬€佸厗澶?4銆併€婁咕銆嬩箣銆婃枃瑷€銆嬭锛氣€滈緳锛屽痉鑰岄殣鑰呬篃銆備笉鏄撲箮涓栵紝涓嶆垚涔庡悕锛岄伅涓栨棤闂凤紝涓嶈鏄€屾棤闂枫€備箰鍒欒涔嬶紝蹇у垯杩濅箣锛岀‘涔庡叾涓嶅彲鎷旓紝娼滈緳涔熴€傗€濅互涓嬮€夐」涓庢鍙ュ惈涔夌浉杩戠殑鏈夛紙锛?绛旀锛氫汉涓嶇煡锛岃€屼笉鎰狅紝涓嶄害鍚涘瓙涔庛€佹椂琛屽垯琛岋紝鏃舵鍒欐5銆併€婃槗浼犮€嬪己璋冣€滅敓鐢熶箣璋撴槗鈥濓紝浠モ€滅敓鈥濅负鈥滄槗鈥濓紝浠庤€屼负鍐板喎瀹㈣鐨勫畤瀹欎笘鐣岃祴浜堜簡涓€绉嶄汉鏂囧痉鎬с€傦紙锛?绛旀锛氬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佹墍璋撲汉鏂囦富涔夛紝鏄竴绉嶈浜虹殑鏂囧寲锛岀獊鍑轰汉鐨勫懡棰樼殑鎬濇兂鎴栨祦娲俱€備汉鏂囦富涔夌浉瀵圭殑涓昏鏈変袱绉嶅€惧悜锛屽畠浠槸锛堬級绛旀锛氱鏂囦富涔夊拰宸ュ叿鐞嗘€х殑鏋佺鍖?2銆併€婂皻涔β峰ぇ绂硅盁銆嬭杞藉哀鍚戣垳浼犳巿浜嗕慨韬不鍥戒箣娉曪紝琚悗浜虹О涓哄崄鍏瓧蹇冧紶锛屸€滀汉蹇冩儫鍗憋紝锛屾儫绮炬儫涓€锛?鈥濓紝绌哄嚭鐨勪袱澶勬槸锛? 锛?绛旀锛氶亾蹇冩儫寰€佸厑鎵у帴涓?3銆佸瓱瀛愯涓衡€滀粊涔夌ぜ鏅猴紝闈炵敱澶栭搫鎴戜篃锛屾垜鍥烘湁涔嬩篃锛屽紬鎬濊€崇煟銆傗€濇垜浠彲浠ョ悊瑙d负锛? 锛?绛旀锛氶亾寰锋€ф槸浜虹殑澶╄祴鏈兘4銆佽崁瀛愯涓衡€滈ゥ鑰屾楗憋紝瀵掕€屾鏆栵紝鍔宠€屾浼戯紝姝や汉涔嬫儏鎬т篃銆傗€濅互涓嬮€夐」瀵光€滄儏鎬р€濈殑瑙i噴鎭板綋鐨勬湁锛? 锛?绛旀锛氳繖閲岀殑鎯呮€ф寚浜虹殑澶╂€с€佹儏鎬ф槸鎸囦汉澶╃敓鐨勮嚜鐒舵湰鑳?5銆佸瓟瀛愯涓轰汉澶╂€х殕鏄杽鑹殑锛屽畧蹇冧笉澶卞嵆鍙互鎴愪负鍠勪汉銆傦紙锛?绛旀锛氶敊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佺彮鍥鸿鈥滈亾瀹惰€呮祦锛岀洊鍑轰簬鍙插畼锛屽巻璁版垚璐ュ瓨浜$ジ绂忓彜浠婁箣閬擄紝鐒跺悗鐭ョ瑕佹墽鏈紝娓呰櫄浠ヨ嚜瀹堬紝鍗戝急浠ヨ嚜鎸侊紝姝ゅ悰浜哄崡闈箣鏈篃銆傗€濊繖鏄閬撳鎬濇兂鍝竴娲惧埆鐨勬鎷細( )绛旀锛氶亾娉曞2銆佷弗鏍兼剰涔変笂璁诧紝閬撴暀涓庨亾瀹跺凡澶氭湁涓嶅悓銆傞亾鏁欐簮浜庨亾瀹跺摬瀛︺€侀绁炲磭鎷滃強绁炰粰淇′话銆傜浠欎俊浠版槸鍏舵牳蹇冨唴瀹癸紝涓归亾娉曟湳鏄叾淇偧閫斿緞锛宊__鏄叾缁堟瀬鐩爣銆傦紙锛?绛旀锛氬緱閬撴垚浠?3銆併€婃樊鍗楀瓙路閬撳簲璁€嬩腑杞墎浠モ€滀互鍏粡涓虹碂绮曗€濈殑鏁呬簨锛屾渶涓昏璇存槑浜嗭細绛旀锛氶亾鍙亾锛岄潪甯搁亾銆?4銆佷互涓嬩汉鐗╁睘浜庡厛绉﹂亾瀹朵唬琛ㄥ璇寸殑鏈夛紙锛?绛旀锛氬畫閽樸€佸肮鏂囦箣瀛︺€佸江钂欍€佺敯楠堛€佹厧鍒颁箣瀛︺€佸叧灏广€佽€佽亙銆佸簞鍛ㄤ箣瀛?5銆佸剴閬撲袱瀹舵€濇兂鐩稿鐩稿緟锛屼簰鐩稿奖鍝嶏紝鏄腑鍗庝紭绉€浼犵粺鏂囧寲鐨勪袱涓富瑕佹€濇兂娴佹淳銆? )绛旀锛氬绗?绔? 鍗曞厓娴嬭瘯1銆併€婃眽涔β疯壓鏂囧織銆嬭銆婂簞瀛愩€嬫湁52绡囷紝浠婂瓨鍙湁33绡囥€傚彲浠ュ熀鏈‘瀹氫负搴勫瓙鎵€钁椾功鐨勫唴瀹规槸锛? 锛夈€?绛旀锛氬唴绡?绡?2銆併€婂吇鐢熶富銆嬫帰璁ㄥ簞瀛愮殑鍏荤敓瑙傦紝搴勫瓙璁や负鍏荤敓涔嬩富鍦ㄤ簬锛? 锛?绛旀锛氳憜鐪熺簿绁?3銆佲€滃懆涓庤澊铦讹紝鍒欏繀鏈夊垎鐭c€傛涔嬭皳鐗╁寲銆傗€濓紙銆婇綈鐗╄銆嬶級浠ヤ笅瀵圭墿鍖栫殑鎰忎箟锛岀悊瑙d笉鎭板綋鐨勬槸锛? 锛?绛旀锛氱墿鍖栧嵆鏄彉鎴愪粬鐗?4銆併€婂簞瀛愨€㈠北鏈ㄣ€嬬瘒涓€滆灣铻傛崟铦夆€濈殑鏁呬簨鍛婅瘔鎴戜滑浠€涔堟牱鐨勪汉鐢熼亾鐞嗐€備互涓嬬悊瑙f伆褰撶殑鏈?绛旀锛氫汉瑕佹湁蹇ф偅鎰忚瘑銆佸咖鎮f剰璇嗘槸瓒嬪悏閬垮鐨勫繀瑕佹潯浠躲€?5銆佸簞瀛愭墍璇寸殑鈥滄棤浣曟湁涔嬩埂鈥濇槸鎸囦竴澶勪粈涔堥兘娌℃湁鍦版柟銆傦紙锛?。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2022一、选择题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A妇女穿的头饰叫做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来源于一个叫做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据明显的边线,其中“中岳”所指的就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3. 北方人年夜饭必须通常都必须过节,其象征意义就是:C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4、四书包含:《论语》、《大学》、《孟子》、_B_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5.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C)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源自以下哪个典故(A)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_A_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_B_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其中古筝具有自己的分类,现在国内最普及的古筝是多少根琴弦(A)A.21B.23C.24D.2511、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A、红茶;B、绿茶;C、黄茶;D、黑茶12.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A元宵 B饴糖 C腊八粥 D饺子13、七月七日长生殿,_C_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见何必曾相恋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4、耳环最完整的促进作用就是(B)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就是指:(C)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6.唐代诗人中别称作诗鬼的诗人就是:B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17.“天言、神知、我言、子知”,最早就是汉代人杨震说道的,他说道这句话的目的就是为了:A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18、“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于以下哪部作品_A_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9、在古代大一统时期,具有领土最少的朝代就是_B_A、清B、元C、唐D、宋20、以下不属于八大菜系的就是_C_A、山东菜系B、四川菜系C、赣菜系D、湘菜系21、人的器官中的肾脏就是形成人体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下四种中药里对肾脏存有好处的就是(C )A.人参B.陈皮C.桑椹D.陈皮22、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存有(D)只A.285B.286C.287D.28823.“阳关大道”原是所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24.我们常说道的“鸿雁传书”源于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25.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洛阳26.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喝什么?BA蒿饼 B巧果 C汤圆 D竹筒饭27.我国传统则表示次序的“天干”共计几个字?BA 8B 10C 12D 1428、“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于哪部作品_A_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9.秦始皇攻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为:B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30.我国就是茶叶的故乡,绿茶就是最古老的品种,就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小的第一小茶种,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知名的绿茶?DA西湖龙井 B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31、长城的长度为_A_A、公里B、公里C、公里D、公里32、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33、戏剧中的"戏胆"就是指: AA、主要角色或者关键性情节B、贯穿性道具或贯穿动作C、演员的精彩表演34.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就是:B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35.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就是指多少岁?CA 60岁B 100岁以上C 80---100岁D 70岁36.以下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就是:DA《牛郎织女》 B《孟江女》 C《白蛇传》 D《山海经》37.我们用“羞花”去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B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38.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是在:AA丰收年景的6―9月B每年秋天C清明后10天D端午前3天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鏅烘収鏍戠煡鍒般€婁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栦笓棰橀€夎銆嬬珷鑺傛祴璇曠瓟妗?绗竴绔?1銆佷腑鍥戒紶缁熸枃鍖栫殑钀岃娊鏈熷簲璇ユ槸浠庢湁浜嗚蹇靛舰鎬佹剰鍛崇殑澶╁懡绁炴潈鎬濇兂寮€濮嬶紝鍗冲氨鏄紙聽聽聽聽锛夈€?A.鍘熷绀句細B.娈峰晢鏃舵湡C.瑗垮懆鏃舵湡D.鎴樺浗鏃舵湡绛旀: 娈峰晢鏃舵湡2銆?鍛ㄤ唬缁熸不鑰呭绉拌寰椻€滄皯蹇冣€濓紝灏卞繀椤绘柦琛屸€滃痉鏀库€濓紝鍥犺€屾彁鍑轰簡鈥滄暚寰封€濈殑鎬濇兂锛屽叿浣撳唴瀹规湁锛埪?聽聽聽锛夈€?A.鏁ぉB.淇濇皯C.鏁瀹?D.鏁湴绛旀: 鏁ぉ,淇濇皯3銆侊紙聽聽聽聽锛夋槸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鐨勫鍩烘湡銆?A.娈峰晢鏃舵湡B.鏄ョ鎴樺浗鏃舵湡C.绉︽眽鏃舵湡D.鍗楀寳鏈濇椂鏈?绛旀: 鏄ョ鎴樺浗鏃舵湡4銆?寮鸿皟閲嶄汉閬撹€岄潪澶╅亾鐨勫娲炬湁锛埪?聽聽聽聽聽锛夈€?A.鍎掑B.閬撳C.娉曞D.澧ㄥ绛旀: 鍎掑,娉曞5銆? 锛埪?聽聽聽锛夋彁鍑衡€滅舰榛滅櫨瀹讹紝鐙皧鍎掓湳鈥濓紝浣垮悗涓栦互鍎掍负涓荤殑鏂囧寲妯″紡寰楀埌浜嗗埗搴︿笂鐨勪繚闅溿€?A.绉﹀鐨?B.姹夋甯?C.鍒橀偊D.钁d徊鑸?绛旀: 钁d徊鑸?6銆?鏄庢竻涔嬮檯锛屼互锛埪? 聽聽聽锛変负浠h〃鐨勪竴鎵瑰惎钂欐€濇兂瀹跺灏佸缓涓撳埗涓讳箟鍜屽皝寤鸿挋鏄т富涔夎繘琛屼簡灏栭攼鐨勬壒鍒ゃ€?A.榛勫畻缇?B.椤剧値姝?C.鏇归洩鑺?D.鐜嬪か涔?绛旀: 榛勫畻缇?椤剧値姝?鐜嬪か涔?7銆?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鏄粠鍙插墠寮€濮嬬殑銆?A.瀵?B.閿?绛旀: 閿?8銆? 涓浗浼犵粺鏂囧寲鐨勫巻鍙插彂灞曪紝澶ц嚧鍙互鍒掑垎5涓樁娈碉紝鍗宠悓鑺芥湡銆佸鍩烘湡銆佸畾鍨嬫湡銆佸彂灞曟湡鍜岃浆鍨嬫湡銆?A.瀵?B.閿?绛旀: 瀵?9銆?浜旇瀛﹁鏈€鏃╄浜庛€婃槬绉嬨€嬨€?A.瀵?B.閿?绛旀: 閿?10銆? 绉︽眽鏃舵湡鐨勪腑鍥芥枃鍖栫敱澶氬厓璧板悜涓€缁熴€?A.瀵?B.閿?绛旀: 瀵?绗簩绔?1銆? 鈥滃鈥濈殑閫犲瓧缁撴瀯鍙嶆槧鐨勬槸姹夋棌鍏堟皯鐨勶紙聽聽锛夐淇椼€?A.鎶㈠B.缇ゅC.浜掑D.涔板崠濠?绛旀: 缇ゅ2銆? 鍦ㄥ彜浠o紝鈥滃鈥濅笉鍙兘鍖呮嫭瀵逛笅鍒楀摢绉嶄汉鐨勭О鍛硷紵锛埪犅狅級A.瀛愬コ瀵圭埗浜茬殑濮婂鐨勭О鍛?B.濯冲瀵瑰﹩濠嗙殑绉板懠C.濂冲┛瀵瑰渤姣嶇殑绉板懠D.渚勫コ瀵逛集姣嶇殑绉板懠绛旀: 渚勫コ瀵逛集姣嶇殑绉板懠3銆佲€滄槒鈥濇槸鈥滃鈥濆瓧鐨勫彜瀛楀舰锛岃繖涓瓧鐨勬湰涔夋槸锛埪?聽锛夈€?A.鏄忔殫B.濠氬ЩC.榛勬槒D.澶存檿绛旀: 榛勬槒4銆? 鍦ㄩ瓘鏅嬩互鍓嶏紝锛埪?聽锛夌┛瑁欒銆?A.濂充汉B.鐢蜂汉C.鐢蜂汉鍜屽コ浜?D.璐垫棌绛旀: 鐢蜂汉鍜屽コ浜?5銆?鍙や唬鏈夋墍璋撶殑鈥滃彸琛解€濆拰鈥滃乏琛解€濓紝鍙宠〗灏辨槸锛埪?聽锛夈€?A.宸﹂鍘嬩綇鍙抽B.鍙抽鍘嬩綇宸﹂C.宸﹂鍜屽彸棰嗗榻?D.宸﹂鍜屽彸棰嗛敊寮€绛旀: 宸﹂鍘嬩綇鍙抽6銆?鎺㈢┒姹夊瓧锛屽彲浠ュ彂鐜拌澶氭皯鏃忔枃鍖栵紝椋庝織涔犳儻绛夈€?A.瀵?B.閿?绛旀: 瀵?7銆佲€滃鈥濈殑褰綋缁撴瀯璁板綍浜嗗コ鎬у湪缁寸郴瀹楁棌琛€缂樺叧绯讳腑鐨勯噸瑕佸湴浣嶃€?A.瀵?B.閿?绛旀: 瀵?8銆? 鈥滃ǘ鈥濈殑褰綋缁撴瀯鏆楃ず浜嗗湪鍙や唬濠氬Щ涓紝濂冲瓙閫氬父鏄綔涓烘垬鍒╁搧琚垬鑳滃浗鐨勬垚鍛樻帬澶烘潵浣滀负濡诲瓙鐨勩€?A.瀵?B.閿?绛旀: 瀵?9銆?銆婇煩闈炲瓙路鍏弽銆嬶細鈥滃ぉ楗ュ瞾瀵掞紝瀚佸鍗栧瓙鑰咃紝蹇呮槸瀹朵篃鈥濄€傚彲瑙佲€滃珌濡烩€濅笉鏄€滃崠濡烩€濄€?A.瀵?B.閿?绛旀: 閿?10銆?瑗︽槸姹変唬鐧惧鐨勬棩甯镐笅韬湇楗般€?A.瀵?B.閿?绛旀: 閿?绗笁绔?1銆佷腑鍥借妭鏃ユ枃鍖栫殑褰㈡垚涓庝笅闈㈤€夐」涓嶇鍚堢殑鏄紙聽聽锛夈€?A.鍐滀笟鐢熶骇B.绁栧厛宕囨嫓C.鍘熷绂佸繉D.瀹楁暀娲诲姩绛旀:D2銆? 鑴よ啺涔嬬ぜ鍦ㄥ厛绉︽槸鎸囧ぉ瀛愬皢绁绀剧ǚ瀹楀簷鐨勭キ鑲夎祼缁欏悓濮撲箣鍥斤紝浣跨浉浜掑叧绯绘洿鍔犲瘑鍒囥€?A.瀵?B.閿?绛旀:A3銆? 鍙や唬鐨勪抚绀煎叿鏈夛紙聽聽聽聽锛夌殑鍩烘湰鐗瑰緛銆?A.閲嶅瓭閬?B.鏄庡畻娉?C.鏄剧瓑绾?D.闅嗕抚鍘氳懍绛旀:ABCD4銆? 鍙や唬鐢峰瓙鎴愬勾绀艰鍔犱笁娆″啝锛屽垎鍒槸锛埪?聽聽聽锛夈€?A.缂佸竷鍐?B.鐨紒鍐?C.澹啝D.鐖靛紒鍐?绛旀:ABD5銆? 浜虹被鍘嗗彶涓婄殑濠氬Щ鍒跺害鍒嗗埆鏄粈涔堬紵A.鍘熷鏉傚B.琛€缂樺C.鏃忓濠?D.瀵瑰伓濠?E:涓€澶竴濡诲埗绛旀:ABCDE6銆併€婂懆绀笺€嬩腑鐨勫槈绀兼槸浜茬潶鍏勫紵銆佺敺濂炽€佹湅鍙嬨€佸瀹㈠拰閭﹀浗涓囨皯鐨勪竴濂楃ぜ浠埗搴︺€?A.瀵?B.閿?绛旀:A7銆? 鎵€璋撯€滀簲绀尖€濇槸鎸囬ギ椋熴€佸鍐犮€佸灏勩€侀(鐕曘€佽劋鑶扮瓑浜旂被銆?A.瀵?B.閿?绛旀:B8銆? 鑴よ啺涔嬬ぜ涓紝鑴ゆ槸绁ぞ绋锋墍鐢ㄤ箣鑲夛紝鑶版槸绁畻搴欐墍鐢ㄤ箣鑲夛紝鑴や害鍙綔绁鐢ㄨ倝鐨勬€荤О銆?A.瀵?B.閿?9銆? 鍞愪唬鍏堝悗淇鐨勯噸瑕佺ぜ鍏告湁锛氥€婅礊瑙傜ぜ銆嬨€併€婃樉搴嗙ぜ銆嬨€併€婂紑鍏冪ぜ銆嬨€併€婂ぇ鍞愬紑鍏冪ぜ銆嬬瓑銆?A.瀵?B.閿?绛旀:A10銆? 浼忕静涓庡コ濞插厔濡规垚濠氱殑绁炶瘽浼犺锛岃瑙嗕负鏉傚鏇惧湪鎴戝浗鍙や唬瀛樺湪鐨勯噸瑕佷緥璇併€?A.瀵?B.閿?绛旀:B绗洓绔?1銆? 涓変唬鏃舵湡锛岄倯钀戒笌涔¤仛鐨勫叧绯诲簲涓猴紙聽聽锛夈€?A.绛夊悓B.閭戣惤澶т簬涔¤仛C.涔¤仛澶т簬閭戣惤D.涓嶅彲姣旇緝绛旀:B2銆? 浠庣粨绀剧殑瑙掑害锛屼互涓嬩负鑷彂缁撶ぞ鐨勬槸锛埪? 聽锛夈€?A.閭戠ぞB.閲岀敳C.瀹楃ぞD.钃濊。
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智圆行方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我们将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A: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B: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态文化C:方式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D:制度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正确答案:精神文化、物态文化、方式文化2、下列最能表现文化超地域性的概念有()A:美国的企业文化B:大数据时代C:农夫山泉——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D:“地球村”文化正确答案:“地球村”文化3、下列对文化“趋同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B:文化趋同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现人人平等C:文化趋同就是趋同于西方文化D:文化趋同是全球化时代下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文化趋同可能导致文化发展的停止4、以下对文明的特征,理解恰当的有()A: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B:文化具有超个人性C:文明具有多样性D:地理环境决定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正确答案:文明具有地区性和超地区性,文明具有超个人性,文明具有多样性5、优良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积极作用。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1、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思想B:魏晋思想C:唐疆域D:汉疆域正确答案:汉疆域2、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A:开辟贸易之路、和亲B:建立臣属关系、进贡C:领土相向扩大、称霸D:建立安稳的政治经济干系正确答案:开辟贸易之路、和亲3、“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礼记中庸》,描述的是那种体制。
()A:贵族制B:民主制C:官僚制D:法制正确答案:贵族制4、下列不属于现代官僚体制的是()。
A:分赃制B:民主制C:专家制D:文官制正确答案:民主制5、现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因此中国文明是关闭的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延安大学延安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应该是从有了观念形态意味的天命神权思想开始,即就是()。
答案:殷商时期2.周代统治者宣称要得“民心”,就必须施行“德政”,因而提出了“敬德”的思想,具体内容有()。
答案:敬天;保民3.()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
答案:春秋战国时期4.强调重人道而非天道的学派有()。
答案:法家;儒家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后世以儒为主的文化模式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
答案:董仲舒6.明清之际,以()为代表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答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7.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史前开始的。
答案:错8.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划分5个阶段,即萌芽期、奠基期、定型期、发展期和转型期。
答案:对9.五行学说最早见于《春秋》。
答案:错10.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由多元走向一统。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姓”的造字结构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风俗。
答案:群婚2.在古代,“姑”不可能包括对下列哪种人的称呼?()答案:侄女对伯母的称呼3.“昏”是“婚”字的古字形,这个字的本义是()。
答案:黄昏4.在魏晋以前,()穿裙装。
答案:男人和女人5.古代有所谓的“右衽”和“左衽”,右衽就是()。
答案:左领压住右领6.探究汉字,可以发现许多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答案:对7.“姓”的形体结构记录了女性在维系宗族血缘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对8.“娶”的形体结构暗示了在古代婚姻中,女子通常是作为战利品被战胜国的成员掠夺来作为妻子的。
答案:对9.《韩非子 ·六反》:“天饥岁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
可见“嫁妻”不是“卖妻”。
答案:错10.襦是汉代百姓的日常下身服饰。
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中国节日文化的形成与下面选项不符合的是()。
答案:宗教活动2.脤膰之礼在先秦是指天子将祭祀社稷宗庙的祭肉赐给同姓之国,使相互关系更加密切。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
A:韩非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答案:孔子2.下列不属于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
A:创新转化 B:兼收并蓄 C:全盘吸收 D:注重甄别答案:全盘吸收3.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
()A:对 B:错答案:对4.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及大融合,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A:对 B:错答案:错5.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是()。
A: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B: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C: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D:西部高原宗教文化答案: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第二章测试1.被后人称之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
A:《尚书》 B:《诗经》 C:《礼记》 D:《易经》答案:《易经》2.下面哪位人物是宋明理学的代表()。
A:牟宗三 B:孔子 C:朱熹 D:董仲舒答案:朱熹3.《论语》是孔子编纂的一部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
()A:对 B:错答案:错4.“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思想理念。
()A:错 B:对答案:对5.下列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有()。
A:孔子 B:董仲舒 C:孟子 D:庄子答案:孔子;董仲舒;孟子第三章测试1.以下被称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山海经》 C:《易经》 D:《黄帝内经》答案:《山海经》2.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司马迁 B:孟子 C:荀子 D:班固答案:司马迁3.《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精彩纷呈,其艺术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A: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B: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C:常用用谶语式的表现手法。
D: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答案:雅俗共赏,良莠同在。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众体兼备,丰富多样。
4.《西厢记》中的红娘虽然是一位“小人物”,但她性格立体饱满,具有不畏强权的反叛精神。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 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井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井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井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8.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9.《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出自于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孝经》2.中国最早的文化一词出自以下哪部典籍?()参考答案:《周易》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以下哪些?()参考答案:融会贯通;文化自信;和而不同;文化自觉4.汉代的七经是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哪两部经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参考答案:《孝经》和《论语》5.故宫既对中国公民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开放,这体现了文化的()参考答案:共享性6.将人与动物界最终分开的是()参考答案:摩擦生火7.以某种生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徽号或象征符号的古代宗教崇拜称( )参考答案:图腾崇拜8.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的思想家是( )参考答案:王守仁9.《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实际上是强调( )参考答案:血缘伦理;祭之以礼;重德守本;死,葬之以礼10.伦理主义的作用在于( )参考答案:约束人们的行为;维系社会和谐与安定;维系家族稳定;形成家国情怀11.齐史兄弟三人前赴后继书写“崔杼弑其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中庸的公平、公正;还原客观;自强不息;史官秉笔直书,写信史12.春秋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包括以下哪几种?( )参考答案:齐鲁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13.“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语出自古代哪部典籍?( )参考答案:《潜夫论》14.宗法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15.古代天子坐北面南,宗庙与社稷坛的位置是左社右宗。
(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最早区分和使用王霸思想的是()参考答案:孟子2.朱熹直接提出了“去人欲而存天理”的理论。
()参考答案:错3.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的礼是指()参考答案:周礼;礼制4.王孙贾右袒救国的故事发生齐国哪位国王当政时期?()参考答案:齐闵王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于哪部历史典籍?()参考答案:《论语》6.可谓中国传统文化转型萌芽的思想是()参考答案:陆王心学7.宋明理学时期,将理与太极、气合到一起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朱熹8.宋明理学中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王守仁9.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庄子10.“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一语出自于古代哪位典籍?()参考答案:《墨经》11.历史上以“势”著称的法学家是哪位法学家?()参考答案:慎到1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语出自于下列哪部典籍?()参考答案:《韩非子》13.阴阳学派以五德终始说论证社会变革最终陷入了历史循环论。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答复,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疑心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 相反相成B. 反向思维C. 道法自然D. 祸福相依8.以下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 )A. 不妄为B. 不作为C. 不多为D. 有所不为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 )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以下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 )A. 忠恕之道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天道酬勤1.“佛”意思是什么? AA. 智者、觉者B. 神仙C. 庙里的塑像D. 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 尼泊尔B. 古印度C. 中国D. 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秦代C.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 普救寺B. 白马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老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C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填空题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B.重自然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B.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