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隧道掘进机生产企业
- 格式:pdf
- 大小:77.62 KB
- 文档页数:1
掘进机国内外发展现状掘进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地下工程和矿山工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下面是掘进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1. 国内发展现状:在国内,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掘进机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多年来,国内掘进机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口和国产化率均有所增长。
国内的掘进机制造商也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
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并且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了合作。
此外,一些企业还致力于研发和应用智能化技术,以提高掘进机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然而,国内的掘进机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安全和环保要求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和技术水平。
2. 国外发展现状:在国外,掘进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也广泛使用。
一些发达国家在掘进机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先进的制造工艺。
美国、德国等国家的企业在掘进机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一些国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绿色环保的掘进机技术研发。
他们不断改进掘进机的能效和环保性能,致力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掘进机产品不仅需求量大,而且市场竞争激烈。
一些国外掘进机企业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拓展市场份额,并积极寻找新兴市场的机会。
总的来说,掘进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国内外发展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掘进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掘进机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国内外主要盾构机制造商一览2012年1月16日 12:31:33楼主股市直播室操盘宝大赛盛装启航一码通24小时万三开户翻倍牛股涨停基因股本文属《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独家向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供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国内: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城建集团控股的专门从事软土隧道施工的企业。
隧道股份(600820,股吧)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隧道施工装备以来,具有40余年的地下施工装备制造和大型成套设备安装的辉煌业绩和经验。
与国际几大著名隧道装备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和相互技术支持。
2004年隧道股份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并与国外联合制造出刀盘直径达15.4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
迄今为止,该公司通过合作制造和自主研制已累计生产了170多台隧道掘进机,承建了盾构法隧道550公里以上。
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原属于从事工程施工的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在使用掘进机进行隧道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后独立成专业的以掘进机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公司。
2009年底,中国中铁(601390,股吧)股份公司对内部盾构加工制造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以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在郑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了由中国中铁控股,中铁隧道集团、中铁科工集团参股的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中铁旗下集研发制造、组装调试、营销租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隧道装备专业化制造公司。
以盾构产业化为主线,产品涉及盾构机及硬岩掘进机隧道模具及后配套产品、长大隧道施工运输设备等一系列隧道施工专用设备。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铁建(601186,股吧)股份公司于2007年在长沙组建的集铁路轨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列产品和重型施工装备研发、制造、施工、检测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集团下属的隧道装备公司具有年产刀盘直径12m以下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及硬岩掘进机等全端面隧道掘进装备。
盾构机问世至今已有近180 年的历史,其始于英国,发展于日本、德国。
在日本,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实际工程的需要,盾构机尤其是土压平衡式和泥水式盾构机发展很快。
德国的盾构机技术也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地下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可以在高达0.3MPa 气压的情况下更换刀盘上的刀具,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一次掘进长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盾构机的主要制造企业有18 家,集中在日本和欧美,如日本的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德国的海瑞克公司、维尔特公司,美国的罗宾斯公司,加拿大的罗浮特公司等。
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对象,以及使用单位的不同要求,设计、生产出不同直径、不同类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盾构机,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其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居世界前列。
这些企业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长期反复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针对本国地质条件的设备设计理论、模拟试验方法和系统的经验数据,同时也形成了安装和调试的系统技术。
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掘进机的企业,在大直径隧道掘进德国海瑞克公司成立于1977 年,是一家能够开发、、长距离隧道和高工作压力施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海瑞克海瑞克公司生产的盾构掘进机主要包括泥浆加压式盾构机、带盾部分断面掘进机、组合式盾构机、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带护盾的隧道掘进机(以下简称TBM)、双护盾TBM 等生产和销售全系列掘进机的企业,在大直径隧道掘进德国海瑞克公司成立于1977 年,是一家能够开发、、长距离隧道和高工作压力施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海瑞克公司生产的盾构掘进机主要包括泥浆加压式盾构机、带盾部分断面掘进机、组合式盾构机、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带护盾的隧道掘进机(以下简称TBM)、双护盾TBM 等。
隔膜解决方案:在1999 年的柏林铁路系统中,海瑞克公司与客户共同开发了这种隔膜解决方案,用以加速工程进度并降低成本。
这种方案为盾构掘进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全球盾构机主要制造企业简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盾构机的主要制造厂有18家,集中在日本和欧美,如日本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小松制作所、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重工,德国的海瑞克公司、维尔特公司,美国的罗宾斯公司,加拿大的罗法特公司等。
各个厂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对象,以及使用单位的不同要求,设计、生产出不同直径、不同类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盾构机,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其工艺和设备先进。
(一).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HeavyIndustries,Ltd.)日本三菱是一家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企业集团,目前的经营范围除保持传统的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外,还涉及金融领域,近些年来并涉足核能源、宇宙航天、生态环境和深海开发等尖端技术领域;其属下的直系企业有29家,三菱重工是其中的一家,为世界各地提供软、硬土盾构掘进设备的建设机械部是三菱重工旗下神户造船所的一个分支。
从1939年制造日本第一台手掘盾构机起,至2003年神户造船所就一共制造了1608台盾构机,其中包括土压平衡、泥水平衡、双圆、三圆、MMST等各种类型,数量和种类可谓世界第一,技术居国际之首。
如开挖英法海峡交通隧道用的盾构机,其中就有两台是该公司制造的。
曾向法国里昂地区提供直径为11m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为上海延安东路第二条过江隧道工程生产泥水加压式盾构机,为东京湾海底隧道生产了直径14.14m的泥水加压式盾构机等。
在这1608台盾构中,日本三菱创造了多个第一。
除第一台日本手掘盾构外,1970年三菱制造了日本最早的泥水盾构,直径7290mm;1986年制造了马蹄形机械挖掘盾构;1989年为英法海峡隧道提供了2台土压盾构;1991年制造了马蹄形的ECL盾构;1992年为法国里昂高速公路制造了直径为10.96m的土压盾构;1993年制造了迄今最大的双圆盾构;1994年为日本东京湾隧道制造了3台当时最大的泥水盾构;1995年制造了三圆盾构;1996年,为满足共同沟施工需要,制造了7950mm×5420mm的矩形盾构;同年又完成了球形刀盘盾构。
“隐形冠军”稳住德国经济计划方案2022年圣诞节前夕,德国汉堡港更加繁忙。
来自东亚、美洲和非洲的大批巨轮,正借着涨潮逆易北河缓缓驶入。
通常,它们要在码头停泊两日,以便卸下满载的货物,借圣诞节前后的旺季,迅速运往欧洲大陆的各个商家。
汉堡港的320个泊位中,有19个专供闲置船只长期停靠,但《财经》记者并未看到闲置的货轮。
作为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是该国经济的测震仪。
在欧债危机笼罩下的欧洲大陆,德国经济数年来一枝独秀。
2022年,德国GDP增速达到3%,远高于英国的0.8%、法国的1.7%和西班牙的0.4%。
2022年德国的GDP增速预计会降至0.8%,但相对邻国(多数负增长),仍是不错的成绩。
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日前发布《对外经济报告》,称今年德国出口将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2022年增长趋势依然明显”。
“德国经济的中坚是中小型企业,而不是那些‘西门子’们。
”德国SCHIESS技术公司总经理陶石(Torsten Brumme)称。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德国共有372万家公司,其中99.6%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德国大约80%的就业。
其营业额占所有企业的比重,与2022年危机前基本持平。
德国就业市场研究机构(IAB)调查显示,2022年二季度,德中小企业新增就业岗位数增加4%,而大企业岗位同比减少25%。
相关统计还表明,中小企业的产品占到德国各类产品70%的市场份额,它们创造了德国企业利税半壁,每年为德国GDP 贡献近40%。
作为德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群体,中小企业在经济衰退期仍然投资活跃。
据德国复兴开发银行2022年底公布的数据,2022年德国中小企业新增投资1430亿欧元,在德国各类型企业投资和全国总投资中分别占比到55%、33%左右。
中小制造类企业的强劲竞争力,成为德国得以在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的关键因素。
隐形冠军总部位于德国北部小城吕贝克的德尔格公司(Draeger),是一家生产医疗和安全产品的中型企业,貌不惊人。
龙源期刊网
中铁装备成功收购德国维尔特硬岩掘进机、竖井钻机知识产权及相关业务
作者:
来源:《中国机械》2014年第01期
本刊报道,中铁装备公司于近日与德国维尔特公司正式签署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收购协议。
收购完成后,中铁装备公司将成为世界上能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TBM)、并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
硬岩掘进机(TBM)广泛用于山体隧道掘进,每台造价2-3亿元人民币。
过去,中国TBM大量依靠进口整机或技术。
此前,除德国维尔特公司外,德国海瑞克和美国罗宾斯公司是世界掌握TBM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三大企业。
中铁装备公司董事长李建斌表示,收购德国维尔特硬岩掘进机及竖井钻机知识产权和品牌使用权,有助于提高中国大型机械装备制造水平,完善中铁装备产业发展链条,增强市场国际竞争力,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
本刊视角:中铁装备的这一成功收购标志着中国隧道装备企业在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积极整合全球研发、技术和品牌资源,占领世界掘进技术的最前沿,正逐步成为国际领先企业。
1 国外盾构掘进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818年Marc Isambard Brunel获得隧道盾构法施工的专利,并在1825年到1843年间首次使用盾构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下修建了一条河底隧道,初步证明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价值。
1830年由劳德考克让施(Lord Cochrance)发明了施加压缩空气防止涌水的“气压法”。
1874年格雷蒙特(James Henry Greathead)在伦敦地铁南线的隧道建设中采用了气压盾构法的施工工艺,并首创了在盾尾后面的衬砌外围环形空隙中压浆的施工方法,并开发了用流体支撑开挖面的盾构,开挖出的弃土以泥水流的方式排出。
1896年Haag在柏林第一次申请了德国泥水式盾构的专利,形成了现代泥水式盾构的雏形,推动了盾构施工技术的发展。
到20世纪初,盾构施工法在英、美、德、俄、法、日等国开始推广。
1917年日本开始在铁羽越线的折返段隧道施工中引进盾构法,1938年正式在国铁关门隧道应用盾构法施工,为日本盾构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7年由英国提出的泥水加压系统在日本得到了实施,日本研制成功第一台有切削刀盘、水力出土的泥水加压式盾构(直径为3.1m)。
1974年日本独创性地研制成功土压平衡盾构,同时德国Wayss & Freytag也研制成功颇具特点的膨润土悬浮液支撑开挖面的泥水平衡盾构。
之后,盾构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公路隧道、地铁隧道、引水隧道以及市政公用设施隧道等。
[1~3]纵观盾构隧道掘进180多年的发展历史,盾构隧道施工法和盾构掘进机的改进都是在围绕着:①地层稳定和地面沉降控制;②机械化、自动化掘进和掘进速度;③衬砌和隧道.质量,这三个要素进行盾构掘进机的改进和施工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盾构法是把这三个要素分别独立考虑的,把地层稳定处理作为盾构的辅助方法,主要有降低地下水位法、改良地基法、冻结法及气压法等。
在盾构掘进机本身结构上没有考虑对地层稳定的影响或减少和防止地面沉降,盾构一般为敞胸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