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考研真题_86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2017年
- 格式:pdf
- 大小:367.57 KB
- 文档页数:8
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代码:858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适用招生专业: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5思想政治教育考生答题须知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1.物质世界的无限性2.实践3.人的本质4.理性认识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5.简述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6.简述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7.简述科学的历史作用。
三、辨别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8.反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贯彻于认识论的必然的理论结论。
9.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10.历史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历史的目的因此而产生。
四、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A
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3.剩余价值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经济全球化
二、简答(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思维与逻辑的关系。
2.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历史地位
四、命题作文(35分)
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专业: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 中国哲学、010103 外国哲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5思想政治教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的内容结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0 %1.总论(第一、二章)6%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辩证性(第三、四章)12%3.物质世界联系发展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第五、六章)12%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辩证性(第七、八、九章)15% 5.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第十、十一、十二章)15% 6.认识的本质、发展、方法和任务(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20%7.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和人类解放(第十七、十八章)10%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前沿、社会热点问题10 %四、试卷的题型结构解释概念10 %简要回答20%辨别分析20%材料分析25 %论述或哲理性作文25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 什么是哲学2. 哲学的特点3. 哲学的功能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基本问题的形成和提出2.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1. 哲学的历程2. 科学的分化与哲学的发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进程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第三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1. 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不同认识2.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3. 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第二节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2.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3. 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第三节意识对物质在依赖性和相对独立性1 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2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 意识的能动作用第四节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1. 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2.人和自然的物质统一性的证明3.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第四章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第一节世界的普遍联系1.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2. 普遍联系中的系统3. 辩证唯物主义的条件论第二节世界的运动发展1. 运动、变化、发展2. 世界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3. 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第三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1.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2. 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第五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一节整体与部分1.整体与部分的含义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整体与部分第二节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1.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含义2.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第三节相对与绝对1.相对与绝对的含义2.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相对与绝对第四节原因与结果1.原因与结果的含义2.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原因与结果第五节偶然与必然1.偶然与必然的含义2.偶然与必然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偶然与必然第六节形式与内容1.形式与内容的含义2.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形式与内容第七节现象与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现象与本质第八节可能与现实1.可能与现实的含义2.可能与现实的辩证关系3.作为思维形式的可能与现实第六章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节量变质变规律1.质、量、度2.量变和质变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1.辩证矛盾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1.辩证的否定2.否定之否定第七章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第一节实践和人类社会的产生1.人类社会的产生2.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3.社会同自然的区别4.社会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第二节人的本质1.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2.人是进行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3.人是社会历史性存在第三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第八章物质生产第一节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1.生产实践的基本内容和形式2.物质生产实践是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节物质生产力1.物质生产力的构成2.物质生产力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第三节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1.现代生产实践的特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九章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有机系统第一节社会交往与社会有机系统1.社会是人类个体之间的交往关系2.社会交往关系的特征与分层3.社会交往关系的规范化、制度化4.社会有机系统及其基本结构第二节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社会的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第三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1.社会上层建筑赖以树立的经济基础2.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3.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第四节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1.人类的精神生活2.精神生活的意识形态化3.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的地位第五节社会有机系统的演化1.社会的整体运动2.社会形态的演进3.社会有机系统演进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下册第十章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第一节阶级和阶级斗争1.阶级的起源和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2.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3.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第二节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1.国家的本质2.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3.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和政治自由1.从资本主义民主到社会主义民主2.政治自由的历史形态第十一章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1.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2.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第二节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1.贬低或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唯心史观的重要特征2.唯物史观确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具体表现第三节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1.个人及其历史作用的一般原理2.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3.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第四节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十二章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第一节科学的一般特征和社会作用1.科学的形成和本质2.科学的分类及其类别特征3.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4.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第二节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1.社会生产决定科学的发展2.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制约科学的进步3.政治、哲学、教育等社会因素影响科学的发展第二节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1.现代科技革命的性质和特征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第十三章认识的本质和特征第一节认识的本质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2.反映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3.反映概念的演进第二节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1.科学的实践概念2.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第三节认识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属性1.认识的系统结构2.认识的基本属性第四节认识的历史演化和现代发展趋势1.认识的历史演化2.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十四章认识的辩证过程第一节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4.理性认识的深化第二节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实践理念3.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前提和途径第二节认识辨证运动的全过程1.认识辨证运动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2.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辨证运动过程中的作用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4.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十五章思维方法第一节方法和方法论1.方法的发生和发展2.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3.方法论第二节辩证思维方法1.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2.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现代科学思维方法1.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2.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3.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第十六章真理和价值第一节真理1.客观真理2.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第三节价值1.什么是价值2.价值的特征3.价值与评价第四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2.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善、美第十七章文化、文明和社会进步第一节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1.文化的内涵2.人类发展和文化存在3.两种不同的文化理论第二节文化的分类、结构和功能1.文化的分类2.文化的一般结构3.文化的社会功能4.文化的认识功能第三节文化和文明的发展1.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2.传统文化与现代化3.文明是文化进步程度的标志第十八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第一节人的全面发展1.人性的具体性2.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第三节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的内涵2.人的价值的实现3.人的价值的评价第四节人的自由1.必然和自由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3.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__________。
A. 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辩证法。
D. 形而上学。
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__________。
A. 实证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
D. 唯心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A. 阶级斗争。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D.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__________。
A. 社会制度。
B. 社会发展。
C. 社会变革。
D. 社会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
A. 公有制。
B. 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
A. 实现共产主义。
B. 实现资本主义。
C. 实现社会主义。
D. 实现封建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
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是__________。
A. 反对帝国主义。
B. 维护民族利益。
C. 维护国际利益。
D. 维护国家利益。
2. 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是__________。
A. 维护国家利益。
B. 维护民族利益。
C. 反对帝国主义。
D. 维护国际利益。
以上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真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深入学习,掌握其核心理论,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837管理学概论考研真题一、简述题(每题10分,合计50分)1.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和局限性。
2.组织变革的动因。
3.简述管理方格理论的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及其主要内容。
4.简述实施波特差异化战略可以通过哪些基本组织职能来实施,各职能的侧重点是什么?5.简述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内涵。
二、计算题(每题25分,合计50分)1.已知建一个工厂车间的作业明细表如下表所示。
要求:(1)画出网络图;(2)找出关键路线;(3)计算出工期;(4)为保证工程准时完成,工序F最迟必须在哪天开工?K2..某公司需要决定对某地区投放的一个新产品进行建厂,设计了两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新建一个大厂,需投资320万元;第二个方案是新建一个小厂,需投资140万元。
该产品的市场寿命为10年,10年的销售状况的离散分布状态如下:高需求量的可能性为0.5;中等需求量的可能性为0.3;低需求量的可能性为0.2。
不同需求下的年收益如下表所示:(1)画出决策树;(2)计算出最终选择方案。
三、案例分析(合计20分)简单道理美国曾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示,在当地轰动一时。
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0年之后,有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
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
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
20年前当她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
她不顾8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件事当中了。
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培育。
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
第二年,她又把它种下去。
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最淡的花种载种。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真
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物质
2.历史唯物主义
3.原因与结果
4.价值
5.资本循环
6.共产主义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关系。
2.阐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3.说明工资的本质。
4.陈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三论述(每题15分,共45分)
1.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征
3.资本积累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
四命题作文(35分)
历史唯物论与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联系与现实意义。
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67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1 页。
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68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2页。
目 录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4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64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5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1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4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0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08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46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0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2015年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868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考试科目代码:868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20分)1.世界观2.矛盾3.经济基础4.本本主义二、简要回答(每题10分,共30分)5.如何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6.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7.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三、辨别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8.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命题“飞矢不动”体现了静止的绝对性。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就是思维,存在就是存在,二者没有同一性。
1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四、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材料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867 考试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第 1 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