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咯血新:43
- 格式:ppt
- 大小:857.00 KB
- 文档页数:43
咯血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咯血英文名称:hemoptysis定义:咳嗽而出血,痰少血多,或大量咯吐鲜血的表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诊断学(二级学科);诊法(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首先须与口腔、咽、鼻出血鉴别口腔与咽部出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
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诊断较易。
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如用鼻咽镜检查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确诊。
目录[隐藏]简介机理检查诊断分类因素鉴别治疗简介机理检查诊断分类因素鉴别治疗∙护理∙预防∙饮食[编辑本段]简介咯血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实质出血,血液经咳嗽由口腔咯出的一种症状。
是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血管破裂,血液随咳嗽从口腔咯出。
咯血可分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少于100毫升)、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毫升)和大咯血(每日咯血量达500毫升以上)。
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多由于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液渗出所致;大咯血,可由于呼吸道内小动脉瘤破裂或因肺静脉高压时支气管内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凡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均称为咯血。
咯血既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又可是多种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主要涉及西医学的支气管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等;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炎、肺部肿瘤、肺吸血虫病、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如左心衰竭、二尖瓣狭窄等;其他如血液病、钩端螺旋体病、结节性动脉炎等。
大量咯血死亡率高,而痰中偶带血丝由于症状轻,容易被患者及医师忽视,因而必须引起重视。
[1][编辑本段]机理咯血肺动脉内压力较低仅为主动脉压力的1/6左右,但血管床丰富,血流量大全身血液约97%流经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因而肺动脉出血的机会较多,支气管动脉而来自体循环因此压力较高,破裂后可引起大量出血,咯血的机理主要有下面几种:1.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肺部的感染,中毒或血管栓塞时,病原体及其他谢产物可对微血管产生直接损害或通过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微血管壁通秀性增加,红细胞自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肺泡而造小量咯血。
诊断学问诊:咯血咯血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出。
一、常见病因(一)支气管疾病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内异物。
(二)肺部疾病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炎、肺梗塞、肺吸虫。
(三)心血管疾病最常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左心衰竭,由于肺郁血而引起的咯血,血量较少。
由于支气管粘膜下层静脉由曲张破裂引起的咯血,则血量较多。
肺静脉与支气管静脉间有侧支循环,由于肺静脉压升高则导致支气管粘膜下层小静脉压升高,以致发生曲张与破裂,出血较急。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时,也可发生咯血。
(四)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
2.急性传染病常见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3.其它如结缔组织病、替代性月经。
二、问诊要点应注意咯血的诱因、量、颜色、夹杂物、咯血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
(一)详细询问诱因、生活习惯及既往史,可提供诊断线索。
如咯血病人有吃生石蟹史,则应考虑吸虫病之可能。
(二)咯血量咯血的量可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ML),大咯血(每日血量500ML以上)咯血量的多少往往与呼吸道血管破裂情况有关。
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多由于粘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液渗出所致,大咯血,可由于呼吸道内的小动脉瘤破裂或因肺静脉高压时支气管内静脉曲张破裂所致。
三、鉴别诊断咯血须与口腔、咽、鼻出血鉴别。
口腔与咽部出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
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诊断较易。
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如用鼻咽镜检查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确诊。
大量咯血还须与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见咯血)。
四、伴随症状(一)咯血伴发热可见于肺结核、肺炎、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肺癌等。
(二)咯血伴胸痛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塞、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