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唱的排演的程序和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2.27 KB
- 文档页数:15
合唱队排练方案一、引言合唱队是一支由多名歌手组成的集体,通过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为了确保合唱队的演唱效果和表现力,需要进行系统的排练。
本文将详细介绍合唱队排练方案,包括排练目标、排练时间安排、排练内容和方法等。
二、排练目标1. 提高合唱队成员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2. 增强合唱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性。
3. 提升合唱队的演唱表现力和舞台形象。
三、排练时间安排1. 确定每周排练时间:每周二、四、六下午7点至9点。
2. 排练周期:为期两个月。
3. 每次排练时长:每次排练时长为2小时。
四、排练内容1. 声乐训练:a. 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式,提高合唱队成员的气息控制能力。
b. 声音发声:进行基础声乐训练,包括发声姿势、喉咙放松、共鸣等。
c. 音准训练:通过唱准音阶、进行音程练习等方式,提高合唱队成员的音准感。
d. 声部分工:根据合唱队成员的音域和音色,分配不同的声部,进行声部分工练习。
2. 曲目排练:a. 选择合适的曲目:根据合唱队的风格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排练。
b. 歌曲分析:对每首曲目进行分析,包括曲式结构、旋律特点、歌词理解等。
c. 逐节排练:从曲目的开头开始,逐节进行排练,注重音准、节奏、动态等细节。
d. 整体排练:将各节的练习进行整合,注重合唱队的整体协调和和声效果。
3. 舞台表演:a. 舞台形象:合唱队成员需统一着装,注重服装搭配和形象展示。
b. 舞台动作:根据曲目特点,设计合适的舞台动作,提升演唱的表现力。
c. 舞台布置:根据曲目的氛围和主题,进行舞台布置,营造出适合的舞台氛围。
五、排练方法1. 教师指导:请专业声乐老师担任合唱队的指导老师,进行声乐训练和指导。
2. 分组练习:根据不同的声部,将合唱队成员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提高各声部的协调性。
3. 合唱队全体练习:每周安排一次全体练习,整合各小组的练习成果,提升整体合唱效果。
4. 录音复听:在排练过程中,定期进行录音,并进行复听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大合唱队伍上场次序:1.合唱队从南边上舞台,演出结束后从北边下舞台。
2.上台时,第一排的演员先上,到达舞台后要先离开后面台阶2步的距离,并自行调整中心位置,注意不要偏台;第四排(上最高台阶的一排)紧跟着上,再第三、第二排依次上台;等第二排到位后,第一排的演员后退,使自己的后脚跟紧贴着后面台阶,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排的排面整齐。
3.演出结束后,第一排的演员先向前跨一大步后不要动,等第二排的演员先下,然后第三、第四、依次下台;待第四排的演员走完,第一排再最后走。
常州大学庆祝建党90周年教职工合唱比赛评分规则与标准(征求意见稿)一、评分规则1.评委由校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及参赛分工会各派一名代表组成,原则上应派党政领导。
2.比赛实行10分制。
去掉2个最高分和2个最低分,取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
若遇分数相同,看第三位小数。
3.为确保比赛公平,评委将在第三个合唱队唱完后开始对前面的合唱队评分。
比赛结束后,当场宣布各队得分。
二、评分标准1.进出场迅速有序,演唱时队形整齐。
(1分)2.曲目选取围绕主题(1分)3.仪容仪表得体,服装统一;队员演唱时精神饱满,整体表现力强,富有感染力。
(1分)4.演唱音准,吐词清晰。
(2分)5.节奏合拍,节奏感把握到位。
(2分)6.音色优美,声部演唱层次分明符合歌曲特色。
(2分)7.指挥手势优美、节奏准确,能很好调动合唱队员的激情,指挥、伴奏、演唱配合默契。
(1分)根据上述7条评分标准,各评委给参赛队一个综合分。
根据比赛规则,有部分参赛队外请指挥、或请学生伴舞,这都是允许的。
但评委在评判时,主要应考虑参赛队的歌唱效果和精神面貌。
合唱排练的详细流程如下:
1.确定音乐目标:选择合适的曲目,以展示合唱团的特点和目标。
这可能是一首经典的合唱歌曲,也可能是一首流行的流行歌曲。
一旦确定了目标,合唱团成员就可以开始练习相关的音乐和技巧。
2.社交和团建活动:在正式的排练之前,组织一些社交和团建活动,以帮助合唱团成员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3.分声部:按照人声的分类,将合唱团分成不同的声部,如女高、女低、男高、男低等。
人数尽量均等,女高可略多。
4.分谱练:确保每个声部按照自己的谱子唱对。
这需要达到的标准是音唱对不走音,词唱对,节奏没问题,如果有音域唱不到的难的地方要么练对,要么不唱。
总之不要发出杂音。
5.合排:确保合起来的时候每个声部不发出奇怪的声音,并且能听到主旋律。
6.调整:针对排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如音准、节奏等,进行具体的调整和指导。
如果达不到要求,需要指出问题并指导如何解决,例如发声位置、定点、强弱关系等。
细节调整好了后,一定要合在一起前后顺,以避免出现一段一段不连贯的情况。
7.重复排练:按照总—分—分+总(分>总)—分+总(总>分)—总这样的排练方式进行重复排练,以巩固排练效果。
根据具体情况和排练时间具体分析。
以上就是合唱排练的详细流程,供您参考,具体的排练流程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合唱排练的四个步骤合唱排练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艺术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细致的安排。
下面将分为四个步骤,分别介绍合唱排练的整个流程。
第一步:预演在开始排练之前,团队领导者需要进行预演。
预演的目的是让团队成员熟悉合唱曲目,了解整体的音乐架构和表达方式。
这个阶段,团队领导者需要向团队成员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预演时,团队领导者会播放合唱曲目的录音,演示各个声部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引导团队成员跟随录音练习。
此外,还可以加上简单的动作和舞台布置,为后续的排练做准备。
第二步:声部分离练习在确定每个成员的声部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声部分离练习。
此时,团队领导者会把合唱曲目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然后分别安排给团队成员。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声部进行排练,熟悉自己的音区和技巧要求。
这一阶段,团队领导者应该关注每个成员的声音准确性和技巧,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步:集体排练过了声部分离练习的阶段,接下来是集体排练。
在集体排练中,团队领导者会把各个声部重新组合,进行整体演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团队成员熟悉和适应与其他声部合作,并理解整体的和声效果。
团队领导者会对每个声部的演唱进行调整和指导,在各个部分之间保持平衡和协调。
同时,还需要注意节奏的统一和音量的控制,确保每个声部都能够准确而有力地呈现。
第四步:舞台表演最后一个步骤是舞台表演。
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需要将排练好的合唱呈现给观众。
此时,团队领导者会指导团队成员在台上的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此外,还要注意舞台布置和服装等细节,为观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视听体验。
在表演结束后,团队领导者应该对整个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在以后的排练中做出相应的改进。
总结起来,合唱排练的四个步骤是:预演、声部分离练习、集体排练和舞台表演。
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团队成员可以逐渐熟悉合唱曲目、磨合合作、提高技巧,并最终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合唱表演。
大合唱的排演的程序和技巧大合唱是一种声乐表演形式,通常由大量歌手组成,分为不同的声部演唱。
为了确保合唱的演出质量和效果,合唱团需要进行排演。
下面将介绍大合唱排演的程序和一些技巧。
1.规划排练时间和地点:合唱团应该预先规划好每周的排练时间和地点,确保所有成员能够参与,并且排练场地要有良好的音响设备。
2.把握合唱曲目:合唱团应该在排练前提前准备好合唱曲目的乐谱和歌词,所有成员都应该提前熟悉曲目,尤其是各个声部的分唱部分。
3.分配声部:根据成员的音域和音色特点,合唱团需要将成员分配到不同的声部,如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女中音、男低音等。
在反复试唱过程中,确保声部的分配均衡和合理。
4.新曲先分声部学习:当合唱团准备新的曲目时,可以先将乐谱分发给各个声部,让他们独立学习和练习自己的部分。
然后组织全体成员一起排练,使各声部合奏更准确。
5.歌曲整体排练:当所有声部学习完毕后,合唱团需要开始进行整体排练。
这时,指挥应该站在指挥台上,指挥合唱团的演唱。
在排练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整体的音量、协调各声部的合奏、注意节奏的稳定等。
6.互相熟悉其他声部的部分:除了熟悉自己声部的部分外,合唱团成员还应该尽量熟悉其他声部的部分。
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体合唱的音乐构成和融合。
可以通过互相教唱、练习相邻声部等方式来实现。
7.合唱技巧:好的合唱不仅要求每个声部个体音色的美妙和准确,还要注重整体合唱时的和声和平衡。
合唱团应该注意以下技巧:-注意声部的平衡,避免一些声部过于突出或过低调;-合唱时要控制好音量,按照指挥的要求进行音量的变化;-把握好音调和节奏,保持各个声部的准确合唱;-注意声音的共鸣和融合,避免出现分散感;-有意识地拉长一些节拍,突出一些重要的音符。
8.反复排练和练习:合唱团需要进行多次排练和练习,力求将演唱达到最好的状态。
排练中指挥和指挥助理需要不断给予指导,帮助成员改进和完善。
9.舞台演练和演出准备:当合唱团的排练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开始进行舞台演练和演出准备。
合唱排练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合唱排练是一项需要良好组织和训练的活动,以下是一般的合唱排练步骤和方法。
1.确定目标:在开始排练之前,团队需要明确排练的目标。
可能是准备一场演出、参加比赛或者录制专辑。
确定了目标后,团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排练。
2.选择曲目:根据团队的音乐风格和艺术水平,选择合适的曲目。
曲目的选择应该考虑合唱难度、音域分配、合唱团体的音色特点等因素。
3.分配声部:根据参与合唱的人数和各人的音域、音色,将合唱团体分成不同的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低音)。
分配合适的声部可以确保合唱声音的平衡和和谐。
4.准备歌谱:为每个合唱成员准备歌谱。
确保歌谱包括乐谱和歌词,合唱成员可以根据歌谱进行排练。
5.温习基本音准:在合唱排练的开始阶段,乐队或者指挥需要组织音准练习。
音准练习可以包括声部的音阶演唱、和声唱法等,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准确地唱出自己的音符。
6.练习节奏和节拍:音准练习之后,乐队可以开始练习节奏和节拍。
合唱团体需要根据指挥或者节拍器的指示,准确地掌握节奏感。
练习包括一致的下巴点、声乐技巧和合理的声音流动。
7.合唱技巧:乐队或者指挥可以进行一些合唱技巧的训练。
这包括掌握合适的发声技巧,清晰的发音,以及其他合唱技巧,如音域拓展、唱法和音色调整等。
8.解读音乐:团队应该一起分析和解读曲目的乐谱,包括节奏、和声和情绪方面的要求。
乐队可以通过分析音乐结构和动态,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并在排练中更好地表达出来。
9.合唱练习:开始进行合唱练习,团队需要一起唱歌,不断完善和提高合唱声音的质量。
练习时可以注意个人发声、信号处理、气息控制等方面的技巧。
10.指导和反馈:合唱团体需要一个有经验和技巧的指挥,通过指导和反馈来帮助团队改进。
指挥需要注意发现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同时,鼓励团队成员提出问题和给予反馈,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
11.反复练习和强化:合唱排练需要多次练习和强化,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合唱队排练方案引言概述:合唱队是一项集体艺术活动,要想取得优秀的表演效果,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排练。
本文将介绍一个合唱队排练方案,包括声乐训练、舞台表演、团队合作和排练时间管理四个部分。
一、声乐训练1.1 声音发声技巧:合唱队成员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通过腹式呼吸来支持声音,并注意发声的共鸣点。
1.2 声音调整和矫正:合唱队排练中,音准和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成员应通过训练来调整和矫正声音,保持统一的音准和音色。
1.3 声乐技巧提升:合唱队成员可以通过练习唱法和声乐练习来提升技巧,如发声技巧、音域扩展和音色调整等。
二、舞台表演2.1 舞台动作和姿势:合唱队成员应掌握合适的舞台动作和姿势,与音乐和歌词相配合,增强表演效果。
2.2 舞台布置和道具使用:合唱队排练中,舞台布置和道具的使用可以增加视觉效果,成员应学会合理布置和使用,使表演更加生动。
2.3 舞台表演的情感传递:合唱队成员应通过表演来传递歌曲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
三、团队合作3.1 沟通和协调:合唱队成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排练计划和目标,并及时解决问题。
3.2 互相支持和鼓励:合唱队成员应互相支持和鼓励,建立积极的团队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
3.3 分工合作:合唱队排练中,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排练任务,提高效率。
四、排练时间管理4.1 制定合理的排练计划:合唱队应根据演出时间和曲目难度制定合理的排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4.2 高效利用排练时间:合唱队成员应在排练中专注于任务,减少无谓的时间浪费,提高排练效率。
4.3 定期评估和调整:合唱队应定期评估排练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排练时间的充分利用。
总结:一个成功的合唱队排练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声乐训练、舞台表演、团队合作和排练时间管理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训练和团队合作,合唱队可以取得优秀的表演效果,给观众带来美妙的音乐体验。
合唱进场顺序1432
1.合唱队从南边上舞台,演出结束后从北边下舞台。
2.上台时,第一排的演员先上,到达舞台后要先离开后面台阶2步的距离,并自行调整中心位置,注意不要偏台;第四排(上最高台阶的一排)紧跟着上,再第三、第二排依次上台;等第二排到位后,第一排的演员后退,使自己的后脚跟紧贴着后面台阶,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排的排面整齐。
3.演出结束后,第一排的演员先向前跨一大步后不要动,等第二排的演员先下,然后第三、第四、依次下台;待第四排的演员走完,第一排再最后走。
4.队形调整,确定上下场顺序事先确定第几排先上,第几排后上。
常见的四排队形上场顺序一般为1432,下场为2341.
根据确定好的上台顺序依次上台。
步伐要紧凑稳健,动作要迅速利落。
女生若穿及地长裙,可用双手轻提,与前面的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踩到前面人和自己的裙角。
如有谱夹要统一用左手或右手拿着。
上台时虽然是侧身上,但头脸要尽量转向观众,尤其是第一排的团员。
面部要自然微笑,全身放松,不要耸肩、伸颈、驼背。
上台脚步一定要轻,可用前脚掌着地,后脚跟尽量抬起。
不要低头看脚下,目视前方,用眼底余光看台阶。
调整位置时表情要自然大方,动作幅度不要过大。
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不要乱动,切忌抓耳挠腮。
指挥上台后可示意调整队形,一来保证队形松紧适当,整体美观;二来缓解团员紧张情绪。
指挥示意调整时,团员应按其要求快速调整。
演唱前指挥要提示发声状态。
保持微笑的面容,眉毛上扬,笑肌上抬,嘴角上翘,气沉丹田,双目炯炯有神。
合唱队排练方案引言概述:合唱队排练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需要有系统性的方案来保证排练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合唱队排练方案,包括排练前的准备工作、排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排练后的总结反思等内容,匡助合唱队提高排练效率和表现水平。
一、排练前的准备工作1.1 制定排练计划:在排练前,合唱指挥需要制定详细的排练计划,包括每一个排练阶段的内容、时间安排和目标要求,确保排练有条不紊地进行。
1.2 确定曲目选择:根据合唱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排练,同时考虑曲目的难易程度和风格,确保合唱队能够胜任。
1.3 确保排练场地和设备:提前确认好排练场地和必要的设备,如音响设备、乐谱等,保证排练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二、排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1 保证合唱队的纪律性:合唱队排练需要严格的纪律性,包括准时到场、服从指挥、专心听讲等,确保排练效果。
2.2 注重声乐训练:在排练过程中,合唱指挥需要注重声乐训练,包括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合唱队的表现水平。
2.3 分段练习和整体练习结合:合唱队排练可以采取分段练习和整体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先练习各个声部的部份,再进行整体合唱,确保每一个声部和整体的表现都达到要求。
三、排练后的总结反思3.1 听取反馈意见:排练结束后,合唱指挥可以听取合唱队员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建议,及时调整排练方案。
3.2 总结排练效果:合唱指挥需要总结每次排练的效果,包括发现问题、解决方法和下次排练的改进方向,不断提高排练效率。
3.3 鼓励团队合作:在总结反思过程中,要鼓励合唱队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努力提高排练效果和团队凝结力。
四、排练中的心理辅导4.1 鼓励合唱队员:合唱指挥在排练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合唱队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潜力,提高排练效果。
4.2 解决难点问题:合唱队员在排练中遇到难点问题时,合唱指挥需要及时解决,包括技术问题、情绪问题等,保持排练的良好氛围。
大合唱的排演的程序和技巧大合唱的排演的程序和技巧大合唱作为一种业余文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每年在基层都要组织一到两次大合唱比赛。
就基层来说,缺乏专业人才,要想组织一次上档次的大合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们参加过多次大合唱比赛,总结出了一点儿经验,现介绍给大家:组织参加大合唱比赛应从歌曲的选择、人员的挑选与分声部、歌曲的教唱、合唱队的指挥、合唱队形的编排、朗诵的技巧、灯光舞美的设计、舞台经验等方面逐次做好参赛前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如何进行每一步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歌曲的选择歌曲的选择是要根据主办这次合唱比赛的主题而定,通常是两首歌曲,上级指定一首,自己选一首,有时两首都是上级指定的。
下面介绍一些各种主题的曲目,仅供参考:一、庆“八一”,歌唱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八一军旗高高飘扬》、《人民军队忠于党》、《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祖国不会忘记》、《我为伟大祖国站岗》。
二、颂祖国,歌唱共产党:《歌唱祖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祖国颂》、《祖国给我理想》、《我的祖国》、《沁园春.雪》、《春天的故事》、《今天是你的生日》、《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赞“长征”,歌唱毛主席:《长征》、《告别》、《突破封锁线》、《飞跃在渡河》、《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东方红》。
四、宏扬“雷锋精神”,歌唱人民子弟兵:《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象雷锋那样》、《永不陨落的星》、《滚动的车轮》、《战友送你一轮月亮》、《当兵的人》、《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第二节合唱人员的挑选与分声部有些人会认为,合唱又不是独唱,什么人都能上,不管唱好唱赖,张嘴唱就行。
这种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如果单是五音不全,对于我们这种水平的合唱队来说,还没什么。
可往往有些人是天生的低八度,有时明显得连外行人都能听出来,这样的人在合唱队里,肯定会影响效果的,所以这样的人坚决不能上,如果为了凑人数,也要掌握住这些人,让他们对口型。
如何来挑选这些人呢?那就要一个一个地筛选,不要怕麻烦。
首先让其任意唱一段歌曲,主要是听一听唱得准不准,五音全不全;而后教唱一句音阶,看是不是低八度;最后拔一个高音,看他能唱多高。
以上这些都要做好登记,到最后好划分声部。
这一项工作不易利用零散时间,最好在休息日,选一整块时间,如果一个百人合唱队,大约得半天时间,分出一、二、三类。
一类是唱得比较准的,让人一听象那么回事。
二类是稍微有点跑调,但自己还能回来。
三类是跑调的,需要有人往回领的。
当一切做好后,就该划分声部了。
合声、轮唱在合唱歌曲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花样形式,这些花样形式都需要把合唱队分成声部。
分声部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前面已经把合唱队的状况做了记录,分声部就可以在笔记本上进行了。
如果一、二类人数差不多少的话,把一类的按2:3分配在第一、二声部,把二类按3:2分配在一、二声部,把三类按1:1分配,这一微小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唱歌曲时会起到一定作用的:一声部唱的是标准音,比较好学,相对来说合唱队可以稍微弱点;二声部唱的是合声,相对来说比较难学一点,要求合唱队要强一点,但不能过强,过强会影响到主旋律的。
两个声部的人数按5:4分配,主要是保证主旋律。
另外,在分配声部时,还要考虑到合唱队人员的个头,两个声部要平均分配,为以后的排队形打下基础。
如果合唱的歌曲需要分成三个声部时,也可按上述方法,适当调整一下三类人员的比例,但保证主旋的原则不能变。
第三节歌曲的教唱在参加大合唱比赛的准备工作中,歌曲的教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定要唱得准。
所以要找专业一点的人员来教歌。
教歌之前,首先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歌谱及歌词抄下来。
其次是介绍一下歌曲的年代、出处及时代背景,主要是培养大家的感情,使大家一唱歌就想到当时的情景,带着感情去唱歌,这样才能感动观众。
最后要交代一下歌曲的整个程序,让大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教歌要注意哪些事项?教歌要制订计划,每次学歌按计划教唱,不要急于求成,时间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学歌中要保证人员全部到位,学歌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如果每次都有不到位的,那么影响到下一次的教唱效果。
整个学歌时间在20天至1个月为宜,时间长了,大家会感到疲劳,没有了新鲜感,时间短,歌唱的有些细节不易掌握。
如果歌曲分声部,各声部要分开学,在基本掌握本声部的唱法后,再听其它声部的唱法,掌握声部与声部的衔接。
尔后再统一学,重点的地方或难学的地方要反复学。
教歌员不要急躁,要耐心地教唱,尤其是刚开始学时,往往是第一天学的第二天就忘了,这就要重新学,所以,教歌员一定要耐心地教唱。
学歌占用了大家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难免有些人会发唠骚,所以思想工作一定要跟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例如搞个小动员: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二十一队不就是想跟咱争第一吗,大家卖点力气,看一看到底谁是霸主。
再如:今天是星期天,休息时间,但咱们的歌还得学,如果大家两遍就能学会,那么两遍后就带回自由活动,就是要提高效率,大家说好不好?这样一鼓劲或者一调动,大家学歌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歌员要注意,教歌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使学歌不枯燥乏味。
比如,可以把学歌人员分成几个组,学一段时间后,展开一下评比竞赛,看哪一组学的快,唱得准。
也可以仔细听一听,哪些人唱得不对,要及时纠正。
但要提请注意的就是:有些人唱不准,单个唱时,不要挖苦取笑他,应该单独多教几遍。
还有,有歌曲录音带的,可以适当穿插听一听录音带,有歌曲录像带的可以看一看录像,便于大家找一点歌曲的合唱的感觉,尽快学会,唱准。
第四节合唱队的指挥指挥通俗说就是“打拍子”,很多人在一起唱歌时,就需要一个人统一指挥,这样有助于把歌唱得整齐,唱出情绪,唱出效果来。
指挥分歌唱指挥和乐队指挥两种,我们的合唱队指挥要兼顾这两种指挥,以歌唱指挥为主,辅以乐队指挥。
一、指挥的任务和要求指挥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掌握好节奏。
这一点很关键,有些指挥就掌握不好节奏,本来是一个速度,他指挥时越唱越快,或忽快忽慢,有些歌曲中特意用慢速来处理一下,在快慢的衔接上要自然;二是掌握歌曲的感情。
只有掌握了歌曲的感情,也就把握了歌曲的灵魂,这样的歌曲也就唱活了,更容易感动人。
要完成这两个任务,要求指挥一要有良好的乐感,具有良好的听觉。
二要沉着、机智、果断。
三要感情丰富,善于表达。
四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了解指挥的有关知识。
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要求,才能统一大家唱歌的节奏,运用指挥的手势、表情或动作来调动大家情绪,通过正确处理歌曲的快慢、强弱、情绪等方面的变化,把歌曲的主题思想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
二、指挥的基本姿势指挥时两脚的位置一般是:左脚在前,右脚稍后,成“稍息”姿态。
两脚的距离不超过肩宽,这种站立姿势比较容易把握重心;两手与身体的距离大约在15 ̄45厘米之间,不要过于贴近身体,两手上下活动范围通常是高不过眉,低不过腰。
指挥大型合唱队或歌曲中有特殊变化时,手的活动范围可以超过头部,也可以低于腰部。
合唱队指挥最好用指挥棒,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指挥棒,左手手掌向下,手指微弯曲,五指稍稍分离,如拍蓝球状,能随意做任何动作。
三、指挥的击拍动作二拍子的歌曲拍子有强、弱之分,三拍子的为强、弱、弱之分,四拍子的是强、弱、次强、弱的拍子。
在击拍时,强拍向下打,次强向外打,弱拍向上向里打,这样击拍会觉得动作是顺手的合乎自然的,指挥没有固定的模式,随着指挥者的情感的投入而使动作更趋于完美、流畅。
但指挥有一个基本的图式,初学时可模仿基本图式,反复练习。
以上这三种图式的节拍点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学习时先学会柔软流畅的手势,再增加尖锐敏捷的动作,突出节拍,恰到好处。
第五节合唱队形的编排合唱歌曲不是每个人都从头到尾一直唱下来的,当中穿插有合声、轮唱、领唱等形式,所以,为了在排练和演出时有利于声部间的配合,便于指挥、合唱、领唱三者间的合作,合唱队形要合理编排,通常是略成弧形。
当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排成“一”字形,其它队形也可以,只要把握一条原则,就是达成指挥与合唱队的合作。
基本的合唱队形确定后,就是如何来编排了,编排队形时主要从这几条考虑:1、首先考虑的是个头,合唱队要整齐、和协,给人一种美感。
通常是中间高,两侧低,由低到高为大个到小个的顺序,也可根据台子的高低来确定前后排的个头。
2、一声部在左,二声部也就是合声在右,这样便于指挥。
3、把一些唱得比较好的最好放在中间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带动大家,也是合唱队的支柱,中间也是麦克风的位置。
4、领唱和朗诵通常在第一排的左侧,突出的一个位置,也可在队形中间。
第六节朗诵的技巧朗诵是合唱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节我们就歌咏朗诵有哪些技巧和应该注意哪些谈一点体会。
朗诵的形式的灵活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出多种形式。
一、歌咏朗诵的技巧歌咏朗诵应该是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
拿到一首新歌后,应该首先分析一下歌曲的题材内容,也就是定下一个基调;其次,要从头到尾看一遍歌词,分析出哪是高潮,也就是定下的朗诵的速度。
朗诵词要结合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感情色彩来编写,以免造成空洞的说教。
歌咏朗诵进入时要快,不要犹豫,如在歌曲开头有朗诵时,在前奏一结束就开始深呼气,音乐一进入,马上朗诵起。
在朗诵过程中要掌握换气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一个乐句之后,一个腔节之后或休止、停顿之处,都是可以换气的地方,长音之后也要换气。
例如《祖国颂》中间奏啊音小节线前面的那个音,因为是弱位置音,所以应该进入,“鸟在高飞(高音),花在盛开(弱音),江山壮丽(拖音),人民豪迈(拖高音),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拖长高音)。
”朗诵时也要掌握强弱的节拍:强(高音)、弱(低音)、次强(拖高音)、弱(低音)。
如《祖国祖国我爱你》的朗诵词,第一拍向下是强高音:八角楼上的那盏灯啊;第二拍向左横打为高音:又燃起来了;第三拍向下方打(拖音):看!你那巨大的身影,正托起中国;第四拍向上打(拖高音):崭新的黎明。
二、歌咏朗诵就注意的问题1、咬字和吐字要清楚、标准。
朗诵和唱歌一样,一定要把字头的声母咬准,这叫咬字,并把韵母按照正确的口形吐准,收清字尾,这就叫吐字。
避免含糊不清、听不清和错收音。
2、朗诵者与观众之间要有感情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观众常常通过演员的眼神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朗诵者站在台上两眼要平视、自然地望着全场观众,千万不要俯视地面或仰面朝天,更不要装腔作势,端架子,那样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好的朗诵者总以和观众平等的、开诚布公谈心式的态度来朗诵,才使人感到亲切和真诚。
3、朗诵时如感觉运用动作、手势很自然、得体,那么就用,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用,以免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