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及制程控制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9
目录0.1发布令为建立符合GB/T19001-2008/QC080000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向顾客和第三方认证机构阐明我公司的管理方针、质量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运行的总体规划,并使全体员工的工作能符合GB/T19001-2008/QC080000标准的要求,同时依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客户HSF 采购的要求(SS-00259),结合本公司之实际情况修改此管理手册。
本公司于2014年4月1日发布实施B版管理手册。
本手册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的纲领性和法规性文件,是公司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基本法规,也是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本手册自颁布之日起正式生效,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日期:2014年4月1日0.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08/QC080000标准要求,加强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运作的领导,特任命本公司李雁滨为管理者代表,承担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的管理职责。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代表公司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的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络;5.确保在整个组织内QC080000 有害物质过程管理意识的提升;6.致力于满足顾客和HSF 法规而努力;7.确保公司在有害物质的限制和有害物质的管理要求,包括合规性评价、技术文件的准备、自我声明的准备、标记的使用、变更控制、产品召回、以及Reach 要求的供应链内的沟通方面的管理顺畅;8.公司各级人员应服从管理者代表的指挥与协调,履行各自的质量职责,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害物质过程管理的有效运行。
SMT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促使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更好满足客户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SMT生产过程3 参考文件无4 职责4.1 工程部负责制造过程中相关技术性资料,文件的编制,变更及过程设备的管理;4.2 品证部负责过程的检查、验证,过程参数的检查,不良品的分析;4.3 生产部SMT课负责对SMT生产过程具体作业的执行,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以及生产计划和品质目标的完成。
5 程序5.1生产前准备工作的控制5.1.1 SMT负责人根据PMC的生产计划去安排生产,并报告给生产部经理;5.1.2 SMT课的组长根据计划准备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如作业指导书等;5.1.3 SMT物料员做好生产前物料的准备;5.1.4 SMT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把设备与相关机器程序作好准备,调整到正常状态,具体参照该机种设备制程参数表和作业指导书;5.1.5 SMT的操作员依照《SMT操作员作业管理规定》做好生产前的准备;5.1.6 每天生产前组长必须检查相关的准备工作完全就绪后才能开始生产,并将结果记录在SMT生产前准备确认记录表上。
5.2 进度控制5.2.1 SMT课负责人每天将次日生产计划提前写在黑板上,物料房及生产线组长根据生产计划提前作好各条线下个机种的生产准备;5.2.2 SMT课组长每小时将生产数量记录在各条线前的生产状况看板上,进度有异常时立即向上级汇报,做到生产进度有掌控;5.2.3紧急停线时由SMT负责人提交工场事故报告书,依照流程处理;5.2.4正常生产时每天将当天的生产状况记录在《SMT生产实绩日报》上,并COPY一份交PMC,由PMC对延后或超前计划部分再作计划调整。
5.2.5正常生产时如出现物料(包括生产辅料)的品质问题或供应临时中断、关键设备故障暂时不能恢复生产、人力短缺情况时,部门负责人应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对策,并在第一时间内联络PMC,要求其调整生产计划。
生产控制程序范文首先,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实现对生产任务的计划制定和调整,包括订单接收、任务分配、工序排程、生产资源调配等。
通过分析和评估生产能力和资源的情况,系统可以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其次,生产设备控制。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通过与生产设备连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生产参数的设定及调整、异常情况的报警和处理等功能。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集成各种控制设备,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散控制系统)、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再次,质量控制和监测。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监测。
通过设置检测点和指标,对关键工序进行在线质量监测和数据收集。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实时分析和判断产品质量状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数据收集和分析。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通过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可以获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生产能耗、生产效率、设备开机率等,为管理者提供生产决策的依据。
生产控制程序还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通过统计和趋势分析,发现规律,并为后续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另外,报表生成和审批流程管理。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自动生成各种生产报表,如生产日报、生产周报、生产月报等。
通过报表可以全面了解生产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
生产控制程序还可以实现对生产审批流程的管理,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追踪、审核和审批等环节,提高生产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系统集成和联网。
生产控制程序可以与其他系统和设备进行集成和联网。
通过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等系统的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生产控制程序还可以实现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总而言之,生产控制程序是一个具有计划管理、设备控制、质量控制和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报表生成和审批流程管理、系统集成和联网等多种功能的软件程序。
1、目的Purpose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这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和为了有效控制我司绿色产品在制程中,不使用绿色产品规定所禁用的环境管理物质,从而满足客户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Scope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的控制;制程中所使用之原材料、治工具、设备及辅材(包括:各种设备、化学物品、塑料袋、封箱胶带、润滑油等)的符合环境、有害物质管理的控制3、职责Responsibility3.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3.2研发部: 负责生产过程技术支持3.3品质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和不放行绿色产品规定所禁用的环境管理物质的控制3.4权责部门:负责本部门和场所质量,和不使用绿色产品规定所禁用的环境管理物质,满足客户要求的控制4、定义Definition无5、程序内容Procedure Process5.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5.1.1 生产计划5.1.1.1生产部经理负责按照市场部提供的“每日出货排程”,结合目前成品库存及产能,制定[每日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必须能够满足顾客交货需求5.1.1.2 生产部经理把[每日生产计划]发放给各个车间和成品仓库,做好生产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成品仓的备货依据,车间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生产5.1.1.3 如中间有变更计划,生产部经理必须通知相关车间主管,调整生产计划5.1.1.4各车间将生产完成情况及时填写[每日生产完成状况表],作为生产部经理向业务回复交期和调整计划的参考依据5.1.2作业指导书5.1.2.1研发部负责按《文件资料控制管理程序》将生产工艺下发到生产部5.1.2.2当工艺变动时,由研发部下达[工程变更申请/通知单]至相关部门和车间,相关部门和车间负责执行5.1.3材料控制5.1.3.1所使用的产品规格型号、材质、数量符合要求5.1.3.2确保只有通过规定的检验和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使用。
凡未通过规定检验和试验的产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生产车间按[生产工艺流转单]投料5.1.3.3对生产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应按《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执行不合格的处置和控制5.1.4品质管理部按“制程检查单(SIP)”中规定的检测点、检验项目、检验方式、检验频率,对产品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并实行控制5.1.5生产车间5.1.5.1生产车间操作员工上岗、转岗应经过本工序的技术培训,熟悉掌握所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本工序的技术要求,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目的:
为使公司接受订单后的生产有序运作,满足客户订单品质及交期要求,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本公司所有客户订单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3.定义:(无)
4. 参考:
《订单评审程序》《品质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 职责:
5.1 客服职责:负责接收订单相关资料及下达生产工单。
5.2 PMC职责:生产、物料计划的拟订及进度控制。
5.3生产职责:生产计划的执行及生产作业的控制。
5.4采购职责:物料的采购、跟催及外发加工的跟进。
5.5工艺职责:提供产品技术、作业规范,标准产能等工程资料。
5.6品管职责:进料、制程、出货的检验与品质异常判定。
6.操作流程:
7.相关表单:《生产工单》;《生产任务单》;《出货排期表》;《采购单》;《入仓单》;《BOM表》
《订单评审表》等。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的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步骤,用于监控和管理产品的质量,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符合质量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份。
一、质量控制计划1.1 确定质量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2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步骤和方法。
1.3 制定检验标准:制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2.1 设立质量控制点: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关键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
2.2 制定工艺规程: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包括生产工艺、操作要点等。
2.3 进行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3.1 问题分析:对生产过程中浮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2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解决问题并避免再次发生。
3.3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付诸实施,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改进,并进行监控和评估。
四、培训与沟通4.1 培训员工:培训生产人员,使其了解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4.2 沟通与协作:加强与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4.3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采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改进质量控制程序。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评估,检查程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2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程序。
5.3 持续优化:持续优化质量控制程序,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结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进行过程控制、问题分析与改进、培训与沟通以及持续改进等五个部份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全文版: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1. 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生产控制程序是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指导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活动。
2. 目标和目的生产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通过实施适当的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
3. 范围生产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产品生产的部门和人员。
这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全过程。
4. 质量体系文件中的生产控制程序内容生产控制程序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生产计划- 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按照预定时间表进行;- 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和原材料等;- 监控生产进度,及时调整计划以应对可能的延误或变更。
4.2 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控制- 确保生产设备和工具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维护活动和结果。
4.3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生产过程的步骤和要求;- 监控关键控制点,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定期进行过程验证和验证结果的记录。
4.4 质量检验和测试- 制定质量检验和测试计划,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 记录检验和测试结果,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4.5 不良品控制和处理- 确立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对不良品进行控制和处理,包括隔离、返工、报废等;- 记录不良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4.6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 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质量指标、不良品率等;- 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生产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5. 附录本文档附录部分包括相关的表格、记录和参考文件等,用于支持和补充生产控制程序的实施和监控。
生产控制流程(全面质量体系文件)1. 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生产控制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生产控制是全面质量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质量风险至关重要。
2. 流程步骤以下是生产控制流程的主要步骤:2.1 生产计划制定- 评估生产需求和资源情况- 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时间、数量和分配资源2.2 物料采购和准备- 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物料- 检查物料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对物料进行储存和准备,确保易于使用和追踪2.3 生产设备准备- 确认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是否齐全- 进行设备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设置生产线并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4 生产操作执行- 按照工艺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 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纠正措施2.5 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测量- 检查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等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记录和追溯产品检验结果和质量数据- 如有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纠正措施2.6 生产记录和报告-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事件- 编制生产报告,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指标和异常情况- 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3. 质量体系要求在整个生产控制流程中,必须遵守以下质量体系要求:-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执行生产操作- 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和物料进行生产-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进行监控和记录- 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测量,确保符合规格要求- 及时处理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纠正措施- 记录和追溯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便于分析和改进4. 相关文件和记录为了支持生产控制流程的执行,以下文件和记录应当准备和维护:- 生产计划和调度表- 物料采购和供应记录- 设备校准和维护记录- 生产操作记录和操作员培训记录- 产品检验和测试记录- 异常处理和纠正措施记录- 生产报告和分析以上所述为生产控制流程的全面质量体系文件,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性、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