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4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小学五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是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通常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___,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要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类型进行: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
可以在文章标题、首段中或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说明方法是指文章或段落中所使用的说明手段。
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要了解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在阅读文章中,要注意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和特征,以及文章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1.文章中讲述了什么事件?本文介绍了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的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对于了解火星和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第二段先介绍了登陆火星的困难性,然后解释了这种困难的原因,最后给出了专家们对火星的绰号。
这样的安排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火星探测的难度和挑战。
3、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本文主要采用了说明方法,通过介绍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登陆,说明了火星探测的重要性和难度,并解释了登陆火星的困难和原因。
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答案:b。
删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原句意思仍然清晰明了。
篇一: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_百度作业帮“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简述“勇气”号火星车为什么被科学家称为机器人“地质学家”?3、“勇气”号的“大脑”、“颈”、“头”和“眼睛”各有什么特点?4、“勇气”号的“手臂”有哪些功能?5、第7段列举数字有什么用?…… oochfovp3128 2014-07-02 “勇气号”火星车是人类遣往火星的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手臂”可灵活地伸展、弯曲、转动,带有多种工具“眼睛”是一对全景照相机,可环顾四周不能:“如能不辱使命,那将”,表明这是设想的情况,因为“勇气”号刚刚登陆,能否不辱使命还有证实,去掉的意思不严密... 你大爷tpo 2014-07-02 “勇气号”火星车是人类遣往火星的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手臂”可灵活地伸展、弯曲、转动,带有多种工具“眼睛”是一对全景照相机,可环顾四周不能:“如能不辱使命,那将”,表明这是设想的情况,因为“勇气”号刚刚登陆,能否不辱使命还有证实,去掉的意思不严密篇二: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篇三: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篇四: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 2014-10-26 你想问什么? “勇气”号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千克.它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约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不过与人类大脑位置不同,计算机在火星车身体内部. 所谓“颈”和“头”是火星车上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距火星车轮子底部高度约为1.4米,上面装有一对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作为“眼睛”.两台相机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有了它们,火星车能像站在火星表面的人一样环视四周. 当“勇气”号发现值得探测的目标,它会以6个轮子当腿,运动至目标面前,然后伸“手”进行考察.火星车的“手臂”具有与人肩、肘和腕关节类似的结构,能够灵活地伸展、弯曲和转动.上面带有多种工具. 工具之一是显微镜成像仪,能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另外还有穆斯鲍尔分光计和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岩石构成.还有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的工具,能在火星岩石上打出直径45毫米、深约5毫米的洞,为研究岩石内部提供方便. “勇气”号依靠餐桌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在理想情况下每天最多可在火星上漫步20米,它的观测预计持续90个火星日(相当于地球上的92天). 这台火星车科学仪器的负责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斯奎尔斯认为,“勇气”号将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上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室.他说:我认为这是人类在火星探测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篇五:勇气号漫步火星的地质学家阅读答案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勇气号是迄今人类前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以移动的,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室2四到七段3.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 1.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3.用选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4.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4.甲: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具体形象的写出勇气号寻找探测目标时视野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乙:“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具体形象的写出勇气好像地质学家一样严谨、有条理5.孩子们有想象力,借此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因为探测宇宙需要勇气,与要有无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1⑴20xx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器。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20xx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天问一号”》(含答案)5月15日,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预选着陆区,这标志着中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成功登陆火星后,中国的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始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和媒体纷纷表示祝贺和赞叹。
___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
___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___表示,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着陆过程中,“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连度降至米/小时。
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球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
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更复杂。
同时,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因此地球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
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
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
此外,他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需要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
___“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___表示,这项任务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团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终于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题)〔四〕〔5分〕天问一号胜利着陆火星〔节选〕“未知9分钟”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
超音速降落伞的开伞是减速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天问一号在运用降落伞时要保证在超音速、低密度、低动压下打开,而这个过程存在开伞困难且不稳定等问题。
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顺姿态偏差。
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
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察器在缓冲机构的爱护下抵达火星表面。
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它在火星的软着陆显得相当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比月球表面环境更繁复;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遥远,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经受“未知9分钟”。
银色“冲锋衣”天问一号能够胜利着陆火星,靠的就是身上那件细心研制的银色“冲锋衣”。
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受多次温度循环改变。
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巨大的环境对它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
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使得其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上升,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
这种工况导致着陆巡察器内部温度严峻不平衡,使得天问一号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的处于寒冷环境,有的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要说外部空间里持续不断的高能紫外线与电离辐射对其外表的损耗损伤了。
因此,天间一号需要要穿上特制的“冲锋衣”,它的学名为“低汲取一低发射热控涂层”。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近日,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火星车巡视探测。
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答案:我国科学家在火星探测任务中成功实现了火星车巡视探测。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
答案: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勤奋付出: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2. 不懈努力:面对重重困难,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勇攀科技高峰。
3. 团结协作:在科研过程中,航天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共同为我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小题3】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体现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精神的句子,并分析其意义。
答案:一句体现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精神的句子是:“面对重重困难,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勇攀科技高峰。
”这句话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材料】(一)唐诗【小题1】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___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_______答案: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宋词【小题2】请将下列词牌名补充完整。
1. 满江红2. 水调歌头3. 望江南答案:1. 满江红2. 水调歌头3. 望江南(三)文言文【小题3】请翻译下列句子。
甲: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答案:甲: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宇宙中地球》单元综合检测2一、单项选择题从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过去了近400年,现在天文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到来。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通过决议,将地位备受争议的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大行星行列,太阳系九大行星数目也因此降为八颗。
阅读材料,完成1—2题。
1.行星与恒星的最大区别在于( )A.质量大小B.发光强度C.密度大小D.有无卫星2.材料中所提的天体系统从级别上看包括几个层次( )A.1个B.2个C.3个D.4个3.2005年10月6—10日,地球穿越天龙座流星群的轨道。
我国乃至北半球各地都可用肉眼观测到少见的天龙座流星雨,各地最佳观测时间是在日落后40分钟至深夜24时,而天龙座流星雨极盛期出现在北京时间10月8日23时前后。
图中各点能观测到流星雨极盛时期的是( )A.①B.②C.③D.④我国已启动“嫦娥登月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一颗名为“嫦娥一号”的月球探测卫星,在月球表面上空200千米的高度进行环绕。
然后再分别发射两颗“嫦娥”系列卫星,进一步实行卫星登陆。
卫星发射场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据此完成4—5题。
4.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地月系C.银河系D.总星系5.卫星发射场选在西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B.纬度低,获得较大的初速度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D.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据此完成6—7题。
6.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7.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C.使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明显增多D.使地球高层大气高速散逸到星际空间9.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拍摄了图像(如下图)。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一、基础知识填空(30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3、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4、,奉命于危险之间。
5、《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7、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8、《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9、《〈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0、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1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12、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1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两句为:,。
1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二、课外知识(25分)1、《三国演义》中,“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感叹的人物是,他身死的原因是。
2、都德作品中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少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3、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佳人”是指主人公。
4、《水浒传》中,虽占据山寨,却因嫉贤妒能,而不肯相留前来投奔的豪杰,最终被杀的是。
5、《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的是三国时的。
7、《西游记》中“玄奘”如何叫“唐三藏”,原因为。
8、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分别是:、、。
9、中国文学史上四大神话传说分别是:、、、。
10、对对子:上联:鹏飞万里前程远下联: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下联:1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中国人探索火星的梦想义进了一步。
早在2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就用一首长诗《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尽管现代天文学已经可以非常精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太阳系的引力维系着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然而关于生命、人类、太阳系乃至宇宙的起源,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这也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
“天问一号”的目的地是火星,它的成功发射拉开了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探寻的序幕。
火星和地球的诸多相似,引发着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想和思考,作为太阳系里与地球最为相似且距离较近的行星,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这颗星球有着无限xiá xiǎng。
从地球上仰望星空,火星仿佛是夜空里的一簇火光,火星运行轨迹复杂多变,看起来忽明忽暗,大小,令观者迷惑,因此火星最早被赋予的中文名字叫“荧惑”。
其中“荧”代指火星表面发射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
火星上也有四季更替,只不过,如果用地球日来换算的话,火星上一年大约有23个月,这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绕太阳一周约为687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水春说,如果在火星上过日子的话,每天的昼夜长短跟地球上差不多,火星的一天是24小时39分35秒,比地球长了近40分钟。
迄今为止,火星探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的飞越探测,时间跨度为1960-1970年,这一阶段国际深空探测刚刚起步,相关国家主要以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为主,但探测任务成功率并不高。
第二阶段是初步了解火星表面,时间跨度为1970-1990年。
以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为主,主要任务包括传输图像,探测大气,磁场,地表温度等。
第三阶段则是探寻火星生命迹象,从1990年至今,火星探测活动的探测方式主要为着陆和xúnshì探测,其间发射过“火星快车”“勇气号”等多颗探测器,成功找到了火星上水存在的证据,无论“天问一号”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现有开展的一系列探测火星的活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公众对火星的感情,这种对火星的好奇和向往,反过来深深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重大命题的思索,(取材于央广网的相关文章)1.下列文中拼音对应汉字的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暇想着陆(zhuó)巡视潜移默化(q iǎn)B.暇想着陆(zháo)寻视潜移默化(q iǎn)C. 遐想着陆(zhuó)巡视潜移默化(q ián)D.遐想着陆(zháo)寻视潜移默化(q ián)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日月”“列星”的问题,现代天文学仍然无法对其进行解答。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末说明性文本专项训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们现在根本去不了火星(32分)①2004年1月,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先后登陆火星,进行了一次探测旅行。
但是,这种旅行不是光有机器人就足够了,我们对这颗遥远的星球早已望眼欲穿,对亲临火星的探险从来就没有死心过。
②然而,那些希望不久就玩一把火星旅游的人最好还是回到地面上来。
因为不论是旅行期间还是着陆以后,都有不可克服的技术问题、难以承受的艰苦生活以及人身健康的诸多风险,这种超长途旅行的实现尚遥遥无期。
③首先,目前的推进方法不适合一个如此遥远的旅程,能达到这种技术要求的发动机还没有准备好。
科学家考虑要使用原子发动机,但这一设想目前还处于样机阶段。
由于排除了带足用于返程的碳氢燃料的可能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在太空旅行者到达火星的两年前,必须先发送一个装备有小型原子喷气发动机和液化氢油箱的返程飞行器到火星上去,以便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来合成碳氢燃料。
但这一设想还只是在实验室里行得通。
若要把人的生命悬系于这样一个系统,则无论如何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当中完全可能发生技术事故,无法确保万无一失。
1960年以来,地球向火星发射自动探测器共有32次,其中2/3因技术问题遭到失败。
事实上,在关键技术领域,一切都还在试验当中。
④另外,要知道,根据火星和地球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时为56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4亿千米。
这意味着在最好的情况下,仅单程旅行就要耗时一年,加上返回还要翻倍。
想想看,往返路途两年,还要在那里逗留数月,几个人就混挤在总共25立方米空间的太空舱里是什么境况:只吃航天冻干食品;饮用从尿液中回收的再循环水;加之火星灰尘非常细小,四处飞扬,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刮起时速300千米的狂风时,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防它。
⑤无线电通信也成了难题。
“火星上气温是多少啊?”“-120℃。
”以光速传播,太空旅行者与地球上的朋友之间这种最平常的通话也要花上大约两个半小时。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一3题。
(10分)材料一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
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①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极为有限。
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
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②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美国的海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
其中轨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
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量达到了5吨。
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
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
③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绕轨道。
在着陆之前,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
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表面。
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从每秒4.8公里减速到每秒460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秒95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位置进行的。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0题。
(6分)
材料一: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
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
(节选自《中国航天报》2021年5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和思考。
观天象,制历法,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
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二十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天问一号”飞过广袤太空,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公开资料整理)
9.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
(不超过15个字)(3分)
10.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材料一的新闻在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在校园论坛上留言。
请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也在评论区写一条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3分)
参考答案:
9.中国航天器首次登上火星
10.略。
2021年语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躁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底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字宙线的照射。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用“\”划去选段括号中的错字。
2.因为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磁场,所以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因为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___________,所以说明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3.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两段的意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飘香的生命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
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
这时,有人提醒:“这是桂花香吧。
”这才恍然醒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
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
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黃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偷偷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
中职语文春季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密封线内。
3.答题前,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
1、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炽(chì)热粗犷(guǎng)为虎作伥(chāng)B、发酵(xiào)骈(piàn)体缠绵悱(fēi)恻C、间(jiàn)隔劲(jìn)旅动辄(zé)得咎D、杉(shān)木不禁(jìn)牝(pìn)鸡司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股份公司份内份外省份年份一份文件B、反应灵活反映情况强烈反应反映真实C、致命一击致关重要闲情逸致专心致志D、火中取栗不足为训不堪之论祸起萧墙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
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
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4、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以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
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_。
(2分)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B.失衡的天平如何指向公平,畸形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如何趋向正义,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市场、产业化与公共性,天平上的这个加减法到底应该怎么算,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材料一: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时 41 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火箭飞行约 2167 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
它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该诗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 5 吨左右。
“天问一号”环绕器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进入环火轨道后,先开展约三个月的对地观测,特别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
之后携带火星车的着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利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火星表面着陆,巡视器将对火星开展为期 90 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
“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选编自百度网)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曾介绍,人类的探火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见下表)。
人类迈出探索脚步的国家只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
迄今,在 44 次探索任务中,只有 20 余次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目标,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
其中,美国的四次探索任务分别创造了人类第一次成功接近火星、绕飞火星轨道、着陆火星、开展火星地面探测的历史。
中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的深空探索的国家。
(选编自《中国新闻周刊》)阶段时间方式与任务第一阶段1960~1970年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
第二阶段1970~1990年开展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
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寻找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阅读答案.doc》①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70731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⑴2004年1月4日,带着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千年梦想,“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半年多的飞行,成功登陆火星。
这对于了解火星及其演化,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⑵火星是地球外侧的比邻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探测器登陆火星远比登陆月球艰难得多。
月球表面几乎没有大气,制动火箭可以引导登月舱准确地进行软着陆;而火星大气的密度虽然远远低于地球大气的密度,但仍可使登陆舱在着陆的数秒钟内烧毁。
同时,火星风能把登陆舱吹离目的地。
因此,航天专家们给火星起了个绰号叫“死亡行星”,意指探测火星非常艰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⑶美国科学家总结了四十多年来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并汲取了多次登陆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案,终于使“勇气”号成功登陆。
⑷“勇气”号是迄今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化的大型实验器。
其实,它就是一台车式机器人,长1.6米,宽2.3米,高1.5米,重174公斤,靠太阳能电池板获得能源。
它有自己的大脑、颈、头、眼睛和手臂。
⑸“勇气”号的“大脑”是一台每秒能执行2000万条指令的计算机。
不过,与人类不同的是,它的大脑并不在头部,而在腹部。
所谓“颈”和“头”,是指“勇气”号上部伸出的一个桅杆式结构,上面有一对“眼睛”——其实是两台可拍摄火星表面彩色照片的全景照相机。
(甲)两台相机的高度与人眼高度差不多,使“勇气”号能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寻找有价值的探测目标。
(乙)当发现值得探测的岩石等目标时,“勇气”号会像地质学家一样,走上前去对岩石敲敲打打,搜集数据,然后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学家们亲切地称其为“野外地质学家”。
⑹“勇气”号配备了野外科学考查所需的“全套武装”,其中包括全息摄像机和显微镜成像仪。
“勇气”号上有多台高清晰度摄像机,可以拍摄高分辨率的火星地表和天空影像。
而显微镜成像仪就像地质学家手中的放大镜一样,能以几百微米的超近距离对火星岩石纹理进行审视。
探测器还配备了一个相当于地质学家常用的小锤子式工具,能对岩石内部进行采样研究。
另外还有一些先进仪器,可用来对岩石构造做进一步分析。
⑺“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拥有一套独特的通讯系统。
借助这套系统,“勇气”号可以直接与地球控制中心交流信息。
⑻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勇气”号也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它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用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二是探测火星上是否有水。
⑼“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不过,这条探索之路仍是漫长而艰难的。
尽管在这条道路上随时都可能遭受挫折,但是人类绝不会停止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
目前,航天专家们正计划在发射无人探测器的基础上,选派航天员登陆火星,对这颗神秘而美丽的红色星球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索与研究。
1.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介绍“勇气”号探测器。
(3分) 2.第4段到第7段主要说明了“勇气”号哪几个方面的特点?(3分) 3.既然火星被称为“死亡行星”,登陆非常困难,为什么人类还要坚持对火星的科学探索?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写出四点理由。
(4分) 4.形象、生动是这篇科普短文的语言特点之一,请你以第⑸段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的一个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2分) 5.“勇气”号这一名称是从参加火星探测器命名比赛的一万份美国小学生作文中挑选出来的,中选文章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小女孩。
人们为什么把火星探测器命名这样神圣的使命交给孩子们呢?为什么“勇气”号这一命名能够中选呢?谈谈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3分)《成功登陆火星的“勇气”号探测器》答案1.“勇气”号探测器是人类遣往其他行星的第一个可移动、自动化的、用来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大型实验器。
(意思对即可)2.结构、装备及其功能3.①了解火星及其演化过程;②了解地球自身的过去与未来;③探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④探索火星上是否有水;⑤为人类进一步探索银河系打开一扇希望之门;⑥探索太空奥秘是人类的千年梦想。
(答出其中四点,意思对即可)4.(甲)句:“以类似人的视角环视四周”“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形象地写出了“勇
气”号寻找目标时视野广阔、动作灵活的特点,饶有兴趣。
(意思对即可)(乙)句:用“敲敲打打”、“搜集”、“前进”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勇气”号工作时像地质学家一样科学严谨、有条不紊,语言生动有趣。
(意思对即可)5.孩子代表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孩子具有丰富的想像力;为了激发孩子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为了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第二问体现了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考查。
答案是:因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需要勇气,需要有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