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跟踪表
- 格式:xlsx
- 大小:21.48 KB
- 文档页数:2
急诊抢救室常用评估量表目录一、快速急诊生理评分表(REMS评分) (3)二、简明创伤评分表(CRAMS评分) (4)三、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 (5)四、疼痛评估工具 (6)五、镇静评分(Ramsay 评分) (7)六、机体活动能力分度 (8)七、肌力分级 (8)八、心功能分级.......................................................... -9九、痰液粘度分级........................................................ -9十、危重患者风险评估早期预警(MEWS)评分表 (10)十一、住院病人预防跌倒护理评估表---------------------------------------- 11十二、压疮发生高危人群评估报告表---------------------------------------- 12十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表------------------------------------------------ 18REMS评分表(快速急诊生理评分)简明创伤评分表(CRAMS 评分)注:9 -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W6分为极重度。
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注: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 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 3分。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14分以上属于正常状态,8分以下为昏迷,昏迷程度越重者的昏迷指数越低分,3分多提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
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
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
改良的GCS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疼痛评估工具一、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数字越大表示越痛,要求患者从0到10的11个点中选择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数字。
血糖危急值记录书写规范危急值报告规范一、“危急值”概念“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目的1、“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检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检验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检验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检验科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免疫组:HAV-IgM阳性;微生物组: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培养阳性;脑脊液镜检找到新型隐球菌或其他细菌应立即电话回报并登记。
细菌培养发现多重耐药菌也应按危急值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二)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1、急性心肌缺血ST段下移≥0.20mv(不适宜平板)2、急性心肌梗死3、致命性心律失常(1)心室扑动、颤动(2)频发多源、多形室性心动过速(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7)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双分支传导阻滞(8)高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9)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10)大于3秒的心室停搏(三) CT室“危急值”项目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3、脑疝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5、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除外复查病人)6、肺栓塞7、急性主动脉夹层8、消化道穿孔9、急性胰腺炎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11、眼眶内异物(四)核磁共振室“危急值”项目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五)放射科“危急值”项目1、一侧肺不张2、气管、支气管异物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4、急性肺水肿5、心包填塞、纵隔摆动6、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食道异物8、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包括肠套叠)9、外伤性膈疝10、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及或液气胸;(3)骨盆环骨折。
DOI:10.16658/ki.1672-4062.2024.02.072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孔媚1,江彬21.南平市第二医院药剂科,福建南平354200;2.南平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福建南平354200[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
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
通过观察及跟踪,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糖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等血糖及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后,两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后,两组HbA1c、HOMA-IR糖代谢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指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与对照组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T2DM,可改善血糖值及相关糖代谢指标,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 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早期2型糖尿病;血糖值;糖代谢指标;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b)-0072-04Efficacy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axa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Type 2 DiabetesKONG Mei1, JIANG Bin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4200 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Nanping Second Hospital, Nanping, Fujian Province, 354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axaglipti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early T2DM admitted to the Second Hospital of Nanping City from July 2021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comparison table method,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saxaglipti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follow-up, blood glucose control, glucose metabolism related index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glucose and glucose metabolism indicators such as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fasting insulin,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verag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bA1c and HOMA-IR glucose metabolism indicator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sting insulin indicator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作者简介]孔媚(1976-),女,本科,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并发症。
血糖血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一、血糖血检1.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检查是指在未进食或进食后8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糖水平的检查。
正常成人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之间,若空腹血糖值持续高于7.0mmol/L,说明患者已经发生了糖尿病。
2.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指在血红蛋白A中N端和β链上赖氨酸残基和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缩合反应生成的糖基化产物。
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末梢血糖水平的累积性反映,能够反映出过去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价糖尿病、糖代谢紊乱情况的稳定性。
正常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为4.0%-6.0%。
二、治疗方法1. 饮食调节饮食调节是糖尿病治疗中的基本措施之一,包括调节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及饮水等。
通过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等,达到降低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促进糖代谢等效果。
2. 运动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增强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同时还能减轻体重、调节脂肪代谢以及改善心肺功能等。
3. 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目的是调整血糖代谢平衡,以达到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胡萝卜素、胰岛素等。
4. 胰岛素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受损,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血糖时,需要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治疗是通过注射胰岛素补充机体内胰岛素的缺乏,从而达到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
三、注意事项1.饮食控制要合理搭配,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选用底热量、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饮食。
2.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
3.长期使用糖尿病药物需要间断性检查胃肠道、肝肾功能等,避免药物的肝肾毒性。
4.不应将糖尿病药物定量随意自行调整,不应中止治疗,应按医嘱规律服用。
5.不应忽视糖尿病的并发症,定期检查、随诊或治疗并发症。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血糖监测的权威、全面和实用的指导。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血糖监测的基本概念、目的、方法、技术、以及在不同疾病和情况下的应用策略。
通过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我们提供了关于血糖监测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以及针对各种临床情况的优化策略。
本文的编写旨在提高我国临床医生在血糖监测方面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血糖监测技术,以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和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推动中国血糖监测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血糖监测的基本原理、血糖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机、以及血糖监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我们还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以及特殊情况下(如低血糖、高血糖危象等)的血糖监测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期待这份指南能对临床医生和医疗工作者在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在进行血糖监测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个体化原则: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和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定,包括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程、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目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
全面性原则:血糖监测应全面反映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夜间血糖等。
同时,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还应关注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及时性原则:血糖监测结果应及时获取并反馈给患者和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安全性原则:血糖监测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
OGTT实验中的1小时血糖升高值临床意义探究目的:探讨OGTT实验中的1 h血糖(1hPG)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方法:总结近期的相关论文,以综合评价1hPG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结果:同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值相比,1hPG与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更好。
结论:1hPG能够更好地反映胰岛素抵抗,更好地预测糖尿病发生。
标签:OGTT;1小时血糖;糖尿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病理实验室都在测定和报道有关75 g口服葡萄糖糖耐量实验(75 g OGTT)中1 h血浆葡萄糖值,然而由于没有规范的标准和关于OGTT数值国内外还未取得统一的意见,目前还没有关于OGTT正常值范围的报道[1—2],因此,关于OGTT数值的解释就不是很清楚[3—5]。
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OGTT中1 h血浆葡萄糖值(1 h PG)可能有某些临床价值。
本文拟就1 h PG值与胰岛素分泌和抵抗的相关性、及对糖尿病的预测能力做一综述。
1 1 h PG的临床价值正越来越受到关注糖尿病预防计划,例如减肥和体育锻炼,能够预防58%糖耐量受损的患者转变为2型糖尿病(T2D)[6—7]。
此外,药物干预治疗也同样有效,可预防31%~75%患者转变为T2D。
然而,糖尿病预防计划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正确地识别出那些能够发展为糖尿病的患者。
从长远来看,30%~40%糖耐量受损(IGT)的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接近40%的正常糖耐量(NGT)人群也将发展为T2D[6]。
此外,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和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的几率相同,即每年5%的转化率。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IFG和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就需要通过糖尿病预防计划辨别出那些处于危险中的患者人群。
但是,如果仅仅对IGT患者进行预防计划,那么在不必要的高代价干预治疗中将会有60%的IGT患者没有疗效,同时很可能忽视40%正常糖耐量的人群发展为T2D。
尽管大量的模型被用于识别糖尿病的不同危险因素(如年龄、种族、肥胖、脂质、血压和FPG),但是还没有哪一种模型能够超越OGTT中2 h血糖值的预测能力。
泰安市公安干警尿微量白蛋白、血糖检测结果分析王晖;郑琳;王艳姣;刘烁【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泰安市公安干警的尿微量白蛋白(MAU)和血糖(GLU)水平情况,为预防疾病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选择泰安市公安局机关单位及辖区各派出所公安干警1311人,按性别、年龄分组,采用酶法、胶体金法分别对人群进行GLU和MAU检测,数据结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IFG)占11.1%(145/1311),高GLU症占8.8%(116/1311),MAU异常率占23.6%(309/1311).GLU平均水平为(5.56±1.43)mmol/L,MAU平均水平为(17.98±12.16)μg/mL.IFG和高GLU症异常率均以50~59岁组最高,<30岁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异常率以≥60岁组最高,<30岁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组和30~39岁组、30~39岁组和40~49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安市公安干警GLU、MAU异常率偏高,这主要与工作性质、生活习惯、精神和情绪有关,应加强对GLU升高、MAU升高者进行相应的医疗检查、健康宣教和跟踪随访,结合公安干警职业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重视健康体检工作,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7(026)002【总页数】3页(P216-218)【关键词】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率;公安干警;卫生保健【作者】王晖;郑琳;王艳姣;刘烁【作者单位】271000 解放军第88医院体检中心;271000 解放军第88医院体检中心;271000 解放军第88医院体检中心;271000 解放军第88医院体检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公安系统人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长期处于紧张而疲劳的生活状态中,对身体健康不够重视,忽视健康体检,各种慢性病普遍存在,为了解疾病的发病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目的:了解阳新县儒学垴社区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方法:于2011年4月随机抽取阳新县儒学垴社区1054人(年龄24~82岁)进行血糖测量和统一问卷调查。
糖尿病人群定义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自身和家族情况、相关病史、糖尿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和生活行为、治疗情况等。
知晓率的定义为检测为糖尿病者中明白自己患有糖尿病者的百分比。
治疗率的定义为能坚持长期规则用药治疗的糖尿病者占糖尿病者总数的百分比。
控制率的定义为坚持接受治疗的病人本次测得的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0.0mmol/L。
总体资料:共调查了1054人,男610例、女444例。
年龄24~82岁,平均50.1±11.9岁。
平均体重62.2±10.6 kg,平均身高166.2±8.4 cm。
糖尿病检出情况: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者有428人(40.6%);随机血糖≧11.1mmol/L者124人(11.8%)。
空腹血糖≧7.0mmol/L者共有98人,占22.9%。
其中39~50岁有13人,51~60岁24人,61~70岁30人,71~82岁31人。
糖尿病的知晓率:普通体检对象649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的197(30.4%)人中有129人自知有糖尿病病史,占65.5%。
门诊病人405人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31(57.0%)人中有174人自知有糖尿病病史,占75.3%。
人群对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了解及一年中就诊时测量血糖的经历。
血糖测量情况统计表糖尿病病人的治疗率:糖尿病428人中,曾经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者312人(72.9%),但能坚持长期规则用药者189人,占糖尿病总数的44.2%;在不能坚持或偶尔用药的123人中,自认为不需长期用药和感觉病情已控制故不需用药的有90人(73.2%),感到用药不便者29人(23.6%),害怕副作用者2人(1.6%)。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8.150延伸护理改善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指标的应用效果王丽丽,吴跃娟,曹笑歌,申巍,付艳霞苏州京东方医院综合内科,江苏苏州215200[摘要]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院之后遵医嘱行为以及血糖指标所产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苏州京东方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给予研究组延伸护理方案,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遵医嘱行为评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以及足部护理)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为(6.22±1.43)mmol/L、餐后2 h血糖为(8.26±1.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76±0.22)%,各项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评分分别为饮食(29.68±2.84)分、运动(13.28±1.06)分、血糖监测(13.19±1.07)分、用药(13.06±1.11)分、足部护理(29.89±3.2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院之后实施延伸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延伸护理;2型糖尿病;遵医嘱行为;血糖指标[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9(b)-0150-04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on Improving 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of Discharged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WANG Lili, WU Yuejuan, CAO Xiaoge, SHEN Wei, FU YanxiaDepartment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Suzhou BOE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2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xtended nursing care 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compli‐ance with medical advice and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after discharge.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were treated in Suzhou BO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scheme,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extended nursing scheme, and compared the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pre 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glycated hemoglobin)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scores (diet, exercise,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medication, and foot ca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after nursing was (6.22±1.43) mmol/L, th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was (8.26±1.13) mmol/L, and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was (6.76±0.22)%, all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tudy group patients' compliance behavior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diet (29.68±2.84) scores, exercise (13.28±1.06) score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13.19±1.07) scores, medication (13.06±1.11) scores, and foot care (29.89±3.29)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xtend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Extended care; Type 2 diabetes; Physician-advised behavior;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质[作者简介]王丽丽(1987-),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内分泌、肿瘤内科护理和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