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4
五运六气运算规律
一、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是指每个人的命运受五行六气的影响,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六气指的是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五运六气运算规律
1、五行:每个人的命运受五行的影响,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受到五行的影响,比如金行的人会比较有钱财,木行的人会比较有智慧,水行的人会比较有活力,火行的人会比较有激情,土行的人会比较有耐心。
2、六气:每个人的命运受六气的影响,六气分别为冬至、夏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受到六气的影响,比如冬至的人会比较有毅力,夏至的人会比较有活力,立春的人会比较有智慧,立夏的人会比较有耐心,立秋的人会比较有激情,立冬的人会比较有钱财。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主运和客运因为岁运所规定的一年的气候特征范围太大了,它只能说明了一年的大势,但是细分到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的气候又如何呢?这就由主运和客运负责支配了。
每年的主运是固定不变的,见表:五运次序五运名称起运日期止运日期主运天数所主气候初运木大寒节当日起春分后13日 73日5刻风温二运火春分后13日芒种后10日73日5刻火热三运土芒种后10日处暑后7日73日5刻暑湿四运金处暑后7日立冬后4日 73日5刻凉燥终运水立冬后4日小寒节末日 73日5刻寒冷然后根据当年岁运的太过与不及决定主运的太过与不及,如果火运太过,就把上表中的火运定为太过,然后按照太少相生的规律确定另四运,如:少木、太火、少土、太金、少水。
又例如岁运为金运不及,就定金为少金,少金生太水,什么生少金呢?是太土,什么生太土呢?是少火,自然再上面的就是太木了。
就是这样太少相间地排列。
至于客运,客运就是把岁运摆在初运的位置,然后按照五行相生,太少相生的规律排列。
例如:2005年乙酉年,金运不足,客运的排列次序就是:少金、太水、少木、太火、少土。
4、主气和客气五运出地,静而少变,六气出天,动而多变。
所以,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以六气的变化为主。
今次就和大家谈谈主气和客气的问题。
主气是主时之气,用来说明一年中24节气气候的正常规律,每年都固定不变,如图:六气次序六气名称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所主日期初之气厥阴风木大寒节春分节 60日87刻半二之气少阴君火春分节小满节 60日87刻半三之气少阳相火小满节大暑节 60日87刻半四之气太阴湿土大暑节秋分节 60日87刻半五之气阳明燥金秋分节小雪节 60日87刻半六之气太阳寒水小雪节大寒节 60日87刻半古代医家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以定“运”,称“十干化运”。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详解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引言部分用于介绍本篇文章的主题——中医五运六气的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围绕五运六气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
首先,文章将从概念入手,介绍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含义。
五运指的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分别为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它们互相制约、相生相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六气则是指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它们在不同季节交替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接下来,文章将深入探讨五运的概述。
具体包括五运相克、相生的关系,以及五运与人体脏腑、经络、病症的联系。
五运的运行规律不仅反映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还能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对五运的研究,可以了解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六气的概述。
具体包括六气的特征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六气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六气的特征和规律,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节自身的体质,预防和治疗一些与六气相关的常见病。
最后,文章将总结中医五运六气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五运六气理论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中医学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将对中医五运六气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医疗效果,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为了全面介绍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中医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
五运六气的推算、应用简介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 客气,中运,主气, 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如何指导养生保健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
其中,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运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天文、气象、物候等自然现象,结合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而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
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变化;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五运六气理论认为,天地之间的气候变化和五行的生克制化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首先,了解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是运用其指导养生保健的基础。
每年的运气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年份木运太过,有的年份火运不及等。
这些运气的变化会导致气候、物候的差异,进而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
比如,木运太过的年份,风气偏盛,容易导致人体肝气过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等症状。
此时,在养生方面就需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同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茶、青皮粥等。
其次,根据五运六气的特点来调整饮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运气年份,人体对食物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在湿气较重的年份,如太阴湿土司天的年份,应少吃生冷、油腻、甘甜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气内生。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冬瓜等。
而在燥气盛行的年份,如阳明燥金司天的年份,则应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以预防燥邪伤津。
再者,顺应五运六气的变化来安排起居作息也非常关键。
例如,在夏季,暑气旺盛,人体阳气外浮,毛孔张开,此时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养阳气。
而在冬季,寒气当令,人体阳气内敛,应注意保暖,早睡晚起,以保护阳气。
此外,不同的运气年份,昼夜长短也会有所变化,我们应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作息时间,以适应自然的节律。
五运六气学说之一五运六气学说一、概说:1、何谓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风寒暑湿饮食喜怒劳逸起居五运六气体质,禀赋二、预备知识1、天干地支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一:十天干)◆五合:表二:天干五合◆四冲:表三:天干四冲五运六气学说之二(2009-05-19 11:09:21)标签:杂谈分类:四柱预测口诀七申子辰会在水乡亥卯未遇木相当寅午戌合将逢火巳酉丑见藏金匣●六十甲子: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表五:六十甲子2、计日干支推算年份:六十甲子轮替。
u 例:2000为庚辰,2001则为辛巳。
月份:地支按阴历月计,天干按下表推算:表六:月干推算u 例:2001年4月(阴历),年干为辛,“丙辛”一栏中找到月干为癸。
日:六十甲子轮替。
(宜参考万年历)表七:时干推算口诀八地支建干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上加丙辛从戊起,丁壬是庚家戊癸壬上居,皆从子月发*其法从子定位,顺推至所求之月份或时辰。
u 例:2001年4月1日12时,为辛巳、癸巳、甲午、庚午。
三:天干纪运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
1、岁运a) 概念——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
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b) 推算——直接由当年天干的五运属性决定。
l 例:辛巳年,辛为水运,则岁运主水。
l 例:甲寅年,甲为土运,岁运主土。
c) 意义——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2、主运a) 概念——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b) 推算——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
五运六气是什么意思
五运六气在中医里非常重要,源自黄帝内经,有这样一句话,“不识五运六气,遍读经方何济。
”简单来说,五运六气是研究天地对人的作用。
上面说的天气,气候变化不太对,五运六气说的是一种形而上的能量(找不到更好的词了,暂用能量)也就是无形的能量。
只要是人,或者说在地球上,就要受这个模式的影响。
最大的应用当然是看病。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总有一个他不想见到的运与气,到了这年,他的身体就容易出问题,此外,五运六气还可以预测疾病,有些时候,大范围的疾病(瘟疫)其实就是运气病。
用来预测天气变化的话,其实不是很好,前面说了,是一种无形的能量。
不好与有形的天气现象相符合。
再补充一句话,现在懂五运六气的中医很少了,你看他是不是懂,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粗略判断,1,他是否注意病人出生年月日(从五运六气角度判断病人体质)。
2,他是否注意发病时间(判断发病时间点上哪种运与气盛或弱)。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天文历法:
1、五运:五运是指北斗七星中的五颗星,即“冠星”、“徵星”、“角星”、“轩辕”和“陀罗”,根据它们的位置变化,可以来计算出每一年的月份、日期和公历星期。
2、六气:六气是指气候中不同季节,年、月、日、时四分法法。
年气:起于立春,止于大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
月气:起于开始生效
的朔望月,止于下一个朔望月,此时月亮新月正处于中天。
日气:从
朝霞起,至夕阳止,此时太阳到达月球黄经0°。
时气:每小时起至下
一小时止。
盛衰有计算公式:气朔=日长(12/每日时辰)。
3、天文历法:天文历法是指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辰来计算日期和
节气的历法,根据月、日、时三者变化来计算每一个节气、每一个月
的朔望、每一日的时断时辰。
以确定一年的四季、月、日等历法属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星辰位置的变化来计算四季的开始日期、月的期限等。
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我今天运气不太好,某某的运气怎么那么好?其实,运气一词在古代是我们先人用来预测气象气候的用语,是五运六气的简称。
其中,五运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的运行。
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
五运里面我们要了解三个概念:大运、主运、客运。
大运又称中运,是主管每年全年的岁运,它是用来说明每年全年气候变化的特点。
大运的推算方法就是天干配属五运,也叫天干化五运,即每两个天干化一运,这个跟命理八字里面的天干五合是一样的结果:甲己合化土,凡是逢甲年和己年,大运都属于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这样大家就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一年的大运是属于哪种五行了,也可以了解自己出生那一年的大运,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先天体质。
大运值年,有太过不及之分,天干单数属阳为太过年,比如甲午年的天干为甲处于第一个天干属阳,为太过年,甲己合化土,所以是土运太过年;相反,天干双数属阴为不及年,癸巳年的天干为癸处于第十个天干属阴,为不及年,戊癸合化火,所以是火运不及年,以此类推。
大运的太过不及反映气候偏盛偏衰的特点,当这个特点影响到人体时,脏腑经络就会出现与之相应的变化,人体就可能发生疾病。
出生年大运太过不及能对胚胎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根据病人出生年大运预测疾病,还需要掌握一种五运之气,它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叫做平气。
凡是运太过而被抑或运不及而得助的就是平气,如戊辰、癸巳年,戊为阳干,故火运太过,辰为年支,太阳寒水司天,水能克火,戊年火运太过被司天的寒水所抑,使火不会太过,便是平气之年,癸巳年以此类推。
另外,当该年的大运与交运的日干或时干相合,也是平气之年,如丁亥年为木运不及,如交运的第一天的日干为壬,或者交运的时干为壬,都是平气之年。
平气之年,气候正常,对人体影响不大。
主运是分主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五运之气,说明一年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年年固定不变。
主运分五步,每步一个运季,每个运季的时间是七十三日零五刻。
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口诀
五运:金、木、水、火、土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
《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
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
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
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
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
其它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
乙:金不及庚:金太过;
丁:木不及壬:木太过;
丙:水太过辛:水不及;
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在六气中,“子午少阴君火”等没有分别。
子:少阴君火午:少阴君火;
丑:太阴湿土未:太阴湿土;
寅:少阳相火申:少阳相火;
卯:阳明燥金酉:阳明燥金;
辰:太阳寒水戌:太阳寒水;
巳:厥阴风木亥:厥阴风木。
五运六气原理
五运六气原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指天地自然界中的五种运动和六种气象状态。
五运指代的是天文周期运动,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在宇宙空间中的流动运行;六气则指代的是气象变化,即风、震、燥、湿、寒、暑六种气象状态。
这些运行和变化都是自然界中的无常现象,与人的生命、运势、天时地利等息息相关,十分重要。
五运六气也被广泛应用于卜筮、命理、医学、农业、建筑等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学思想。
五运六气是什么五运是指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推算的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年运变化,简单来说,甲乙属木主风,丙丁属火主热,戊己属土主湿,庚辛属金主燥,壬癸属水主寒。
其间会有太过或不及,也会有平气之年。
年运与岁气的推算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六气是指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推算的岁气,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六气,即四个节气为一气。
从大寒算起,大寒至春分前为初之气,春分到小满前为二之气,小满至大暑前为三之气,大暑至秋分前为四之气,秋分至小雪前为五之气,小雪至大寒前为终之气。
依据每年气候常规,每一气的主气都是守常的,初之气的主气是厥阴风木,二之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三之气的主气是少阳相火,四之气的主气是太阴湿土,五之气的主气是阳明燥金,终之气的主气是太阳寒水。
六气的主气年年如此。
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所以定为一年之始。
这时的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为“善行而数(shùo)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
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
“君火”与“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取类比象的表述。
“君火”时如君临天下,光明普照,热多在形而少在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
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火旺携风,所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
气候特点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明”字原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
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
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
除了以上随季节规律性变化而确定的主气,每一气还有客气相佐。
客气是依每年岁气的变化而推算出来的(见表一:岁气变化周期一览表)岁气的变化,是以“司天”和“在泉”来表述的,“司天”和“在泉”之气统辖全年,司天之气偏重上半年,在泉之气偏重下半年。
五运六气包括五个方面:司天,客气,中运,主气,在泉。
一、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五运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分太过与不及。
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代表是三阴三阳。
二、中运(五运)中运是《黄帝内经》的作者在观察天象的基础上,运用天干及五行相联系所表示的一种年运变化。
天干代表五运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其中阳干即甲、丙、戊、庚、壬表示太过;阴干即乙、丁、己、辛、癸表示不及。
如今年(2006年)是丙戌年,天干为丙,丙辛化水丙属阳干。
故今年的年运(中运)是水运太过。
三、司天、在泉地支代表六气主要是表示六气司天、在泉的因素。
司天与在泉是运气学中两个特有的概念也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司天确定了在泉也就确定了,三阳司天必定三阴在泉,三阴司天必定三阳在泉。
其中三阴三阳的次序,《黄帝内经》作了明确的序号规定即: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一阴为厥阴,二阴为少阴,三阴为太阴。
而司天与在泉的关系就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司天的确是根据干支纪年中的地支来确定的即: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
司天确定后在泉就很容易的推算出来了,根据阴阳相对的原理。
司天为阳,在泉必定为阴。
司天为阴,在泉必定为阳。
即一阴(厥阴)司天,必定一阳(少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必定一阴(厥阴)在泉。
依此类推。
如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地支为戌,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因此今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四、主气主气是指每年分六个间区(从大寒节始至小寒节中)中的不变的气。
也就是不管哪一年,六气的分布次序都一样。
五运六气
厥阴风木的概念是阴尽阳生,为一年之始。
气候特点是地气返暖,万物萌动,“木”表示生发,“风”除了显示多风,还表示多变化而不稳定,称为“善行而数变”。
少阴君火的概念是阴气收敛,阳气始至。
气候特点是温而不热。
“君火”与“相火”相异,“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时如君临天下,光明普照,热有其形而无其实;一到“相火”,就如同宰相治国,才是实热。
少阳相火的概念是阳气正当少壮。
气候特点是日渐炎热,而且相火携风,所以常有风气相助。
太阴湿土的概念是至阴返阳,阳气在外,暑热夹湿,土育化万物。
气候特点是雨多湿盛。
阳明燥金的概念是阳藏秋窗,“明”字原为“朙”,是月照窗棂之意,喻阳气收敛,热随秋去,金为肃杀之气。
气候特点是天干气燥,寒霜渐临。
太阳寒水的概念是至阳返阴,阳气收内,水沉于下。
气候特点是天寒地冻。
五运
甲——土运太过乙——金运不及丙——水运太过丁——木运不及戊——火运太过己——土运不及庚——金运太过辛——水运不及壬——木运太过癸——火运不及六气
大寒至春分前为初之气
春分到小满前为二之气
小满至大暑前为三之气
大暑至秋分前为四之气
秋分至小雪前为五之气
小雪至大寒前为终之气
司天、在泉
寅申少阳相火——巳亥厥阴风木
卯酉阳明燥金——子午少阴君火
辰戌太阳寒水——丑未太阴湿土
司天之气影响上半年,在泉之气影响下半年。
主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阳明燥金
终之气——太阳寒水
客气
司天之气与三之气的客气相同,在泉之气与终之气的客气相同。
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
丑未太阴湿土——子午少阴君火——巳亥厥阴风木
从公元904年至4503年,这3600年为第2大周,属火燥大周。
从1984年起进入第14大运,至2343年前,这360年就是少阴君火和阳明燥金当令,属火燥大运。
运气变化周期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