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习题精选一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溶液的形成基础习题(课后)一、基础训练1、由______或_______物质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叫做溶液。
能溶解其他的物质的物质叫做______,被溶解的的物质叫做________。
2、溶液通常读作:“某某”的“某某”溶液,前者是溶质,后者是溶剂;如碘溶于酒精所得的溶液读作__________________;但若溶剂是水,溶剂可以省略不读;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就可以读作氯化钠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可以读作______________。
3、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___________的一种叫做溶剂,___________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
4、试管中加有水和植物油,经用力振荡后得到___________(填现象)的液体,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___;这种液体__________,经过静置,又会出现___________现象。
向其中加入洗涤剂后再振荡,虽然植物油没有溶解在水中,但形成的乳浊液却能___________的存在,液体不再分层,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现象,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叫做___________。
5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__________;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_________。
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__,如________;有的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__,如_________;有的溶质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溶液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自主学习1. 溶液● (1)如右图,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蔗糖表面的分子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的分散到 __________中间,形成一种稳定的混合物,其中糖叫做 ________,水叫做_________,糖水叫做___________。
●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散到________________里,形成_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__,叫做溶液;①溶液的特征 性和 性;②溶液的组成---------a 溶剂:_______________的物质,_________是最常见的溶剂b 溶质: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溶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___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__是溶剂。
◆ 液体和液体混合——_________的为溶质,_________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___________________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______。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3)说出右图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一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课后习题】一、选择题1、蔗糖水是溶液,因为它是( )A.由两种物质组成B.无色透明的液体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离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 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矿泉水 B 、糖水 C 、冰水 D 、食盐水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B .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D .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溶液4、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A 、水B 、汽油C 、酒精D 、花生油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乙醇、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化合物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7、厨房中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B. 食盐C. 白糖D. 食醋 8、下列混合物这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A .碘酒中的碘B .食醋中的醋C .泥水中的泥沙D .生理盐水这的盐 9、溶液可以是五颜六色的,下列溶液为无色的是( )A .碘酒B .高锰酸钾溶液C .蔗糖溶液D .硫酸铜溶液 10、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高锰酸钾B .氯化钠C .汽油D .面粉 二、非选择题1、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的_______叫做溶液.2、 2%的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3、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豆浆B.牛奶C.稀饭D.糖水2.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醋B.蔗糖C.花生油D. 食盐3.关于溶液有如下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④溶质一定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淀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7.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蔗糖B.硝酸铵C.氯化钠D.氢氧化钠8.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9.有下列物质:①铁水;②无水酒精;③葡萄糖注射液;④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后的液体;⑥锌溶解在稀盐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碘酒中溶剂是_____,溶质是_____,碘酒是_____(填“溶液”或“乳浊液”);澄清石灰水中,溶质名称是_____,化学式为_____;医用酒精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3∶1,该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
11.用水鉴别物质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会使学习更轻松。
现有四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CuSO4、NaCl、CaCO3,只提供蒸馏水,将其鉴别开。
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B.硫酸铜C.高锰酸钾D.氯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蓝色,故选项B错误。
C、高锰解析:D【解析】【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选项错误。
B、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蓝色,故选项B错误。
C、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显紫红色,故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能形成无色溶液,故选项D 正确。
故选D。
【点睛】溶液的特性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2.木糖醇是一种甜味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木糖醇是易溶物质C.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D.50℃时,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解析:D【解析】A. 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 木糖醇是易溶物质,正确;C. 70℃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会析出木糖醇晶体,正确;D. 5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80g,100g水中加入80g木糖醇,搅拌,可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
3.取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石蜡B.面粉C.蔗糖D.植物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故选C。
第9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无色的混合物B.植物油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______。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人教版化学
自主学习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石灰浆
C.蒸馏水
D.碘酒
答案:D
2.溶液是()
A.纯净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组成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D.植物油和汽油分别跟水混合后形成的液体都是溶液
答案:C
4.下列性质不属于溶液特征的是()
A.均一
B.无色
C.透明
D.不易出现分层或产生沉淀
答案:B
5.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叫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___________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_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质量之和。
答案:均一稳定混合物溶质溶剂溶质溶剂
6.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 (3)食盐水:______________ (4)盐酸: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Ca(OH)2 NaCl HCl。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B.冰水混合物C.稀盐酸D.75%的酒精溶液2.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A.稀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C.碘酒D.硫酸锌溶液3.溶液具有的特征是( )A.透明的B.无色的C.浑浊的D.均一稳定的4.溶液一定是()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D.纯净物5.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A.浮在水面B.沉在底部C.浮在中间D.不会析出来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A.碘酒B.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C.石灰水D.生理盐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8.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二、填空题1.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2.所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溶剂____ ____(填“蒸发”或“不蒸发")、温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的条件下,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晶体,溶质是______ 3.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__,溶剂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1.B 2.C 3.D 4.C 5.D 6.B 7.A 8.A 9.C 10.B二、1.溶质溶剂等于不等于2.不蒸发不改变3.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NaCl和KMnO4水(3)Ca(OH)2H2O (4)NaCl H2O。
§9.1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B.冰水混合物C.稀盐酸D.75%的酒精溶液2.下列溶液中,不用水做溶剂的是( )A.稀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碘酒D.硫酸锌溶液3.溶液具有的特征是( )A.透明的B.无色的C.浑浊的D.均一稳定的4.溶液一定是(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D.纯净物5.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A.浮在水面B.沉在底部C.浮在中间D.不会析出来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是气体的是( )A.碘酒B.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C.石灰水D.生理盐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8.下列物质溶解于适量水中时,溶液温度显著升高的是( )二、填空题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质是指,可以是固体、体或体,溶剂是指,水是常见的溶剂,汽油、也可以做溶剂。
3.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原因是________。
4.所谓溶液的稳定性是指在溶剂____ ____(填“蒸发”或“不蒸发”)、温度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的条件下,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
5.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________,但不一定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溶质。
6.食盐水中加入少量KMnO4晶体,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7.用汽油、洗涤剂等都可以清洗油污,但它们去污的原理却不相同。
汽油能去油污的原因是,洗涤剂能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功能,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溶液的形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不会形成溶液?A. 纯净水B. 食盐C. 砂糖D. 油2. 在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溶质浓度最高?A. 100 mL水中溶解了10 g盐B. 200 mL水中溶解了20 g盐C. 300 mL水中溶解了30 g盐D. 400 mL水中溶解了40 g盐3.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溶解度?A. 温度B. 压力C. 溶质的颗粒大小D. 溶剂的种类4. 在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溶质浓度最低?A. 100 mL水中溶解了10 g砂糖B. 200 mL水中溶解了20 g砂糖C. 300 mL水中溶解了30 g砂糖D. 400 mL水中溶解了40 g砂糖5. 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溶质浓度最大?A. 100 mL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B. 200 mL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C. 300 mL水中溶解了20 g食盐D. 400 mL水中溶解了20 g食盐二、填空题1.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能够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通常用________表示。
2. 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3. 溶质的颗粒越小,溶解度越________。
4.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用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来表示,其中质量百分比溶液的计算公式是:质量百分比=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________。
5.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通过浓度计来测量,常见的浓度计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三、解答题1. 什么是饱和溶液?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2. 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简要说明每个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
3. 请解释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三种表示方法: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和摩尔浓度。
4. 请描述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5. 请解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四、应用题1. 小明想制备一种质量百分比为10%的盐溶液,他有100 g的盐和足够的水。
化学溶液的形成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牛奶C.白酒D.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详解】A、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C、白酒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解析:B【解析】【详解】A、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溶质是碘,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C、白酒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的溶剂是水,溶质是氯化钠,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解析:A【解析】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C、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氨气,所以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故A 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故B错误;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油可以乳化油污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C.溶质都以离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D.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解析:D【解析】A、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错误;C、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例如酒精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故错误;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会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正确。
1.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一般是澄清透明的,但溶液不一(3)溶液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当外界条件(4)一种溶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5)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3.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1)吸热:如NH 4NO 3等铵盐固体溶于水(2)放热:如NaOH 固体、浓硫酸溶于水(3)现象不明显:如NaCl 等固体溶于水4.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油脂分散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4.溶液、悬浊液及乳浊液的区别与联系项目溶液分散在水里的物质溶解性 状态固、液分散在水里的粒子分子或离现象 透明且均久置现象 不变(应用 动植物摄取营通过溶液才相同点溶液的形成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液不一定没有颜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界条件改变时,溶液也会发生改变。
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
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水。
脂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联系悬浊液 溶 不溶 液、气 固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许多明且均一 浑浊、不均一(稳定) 沉淀 分上摄取营养一定要溶液才能吸收可湿性粉剂农药 都是混合物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溶剂的体积之和。
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乳浊液 不溶 液许多分子的集合体 浑浊、不均一 分上、下两层(不稳定)——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A.纯碱B.花生油【解析】A、纯碱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形会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能形成溶液,不符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A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A.甜面酱B.豆奶粉2.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水B.食用油和水3.下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判断正确的是溶液A硫酸铜溶液B 碘酒C 石灰水D 医用酒精以下各组物质混合后,温度降低的是A.水和氢氧化钠C.水和硝酸铵【解析】A、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大量放↑,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故B错误;Ca(OH)2,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答案】C典例1 溶液的形成,能够形成溶液的是C.面粉D.冰块后可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浊液,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不符合题意;D、冰块溶于水后,还是水,由同一种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C.白砂糖D.花生油C.酒精和碘D.食盐和水的是()溶质铜溶液铜碘酒灰水氢氧化钙用酒精水典例2 溶解时吸热、放热B.稀盐酸和锌粒D.生石灰和水。
初三化学溶液的形成试题1.用适量的下列家用调味品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白醋C.麻油D.蔗糖【答案】C【解析】食盐、白醋、蔗糖均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麻油不能溶解于不,无法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不能形成溶液。
应选C项。
【考点】溶液2.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答案】溶质溶剂等于小于【解析】考点定位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但是,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解答过程分析:从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组成还有分子的特点来考虑本题,要知道质量可以相加,即根据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所以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但是,体积则不能相加,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液体混合在一块后体积减小。
试题总结评价: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方法,以及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然后,分析题意,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
3.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答案】C2H5OH、H2O Ca(OH)2、H2O I2、C2H5OH HCl、H2O【解析】考点定位分析:本题的考点是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
”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
化学溶液的形成选择题练习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化学溶液形成的选择题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同学加深对化学溶液形成的理解。
选择题1. 下列哪个过程是化学溶液的形成过程?A. 混合B. 熔化C. 沸腾D. 沉淀答案:A2. 下列哪种化学物质能够使其它物质在水中完全溶解?A. 酸B. 碱C. 盐D. 氧化剂答案:B3.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化学溶液的形成过程?A. 温度B. 压力C. 质量D. 体积答案:D4. 下列哪个配对是正确的?A. NaCl - 氧化物B. HCl - 酸C. CaO - 盐D. H2SO4 - 碱答案:B5. 下列哪种化学物质能够在水中形成氢氧根离子?A. 酸B. 碱C. 盐D. 氧化剂答案:B6. 下列哪个因素会促进化学溶液的形成?A. 温度升高B. 压力降低C. 体积扩大D. 质量增加答案:A7. 下列哪个配对是正确的?A. H2SO4 - 盐酸B. NaOH - 亚硝酸钠C. CaCl2 - 五氧化二钴D. MgO - 二氧化碳答案:B8. 下列哪些化学物质是盐的例子?A. NaCl,KClB. HCl,HFC. FeCl3,CuCl2D. KOH,NaOH答案:A9. 下列哪些化学物质可以在水中形成氢氧根离子?A. HClB. NaOHC. CuSO4D. HNO3答案:B10. 下列哪个过程不是化学溶液的形成过程?A. 过滤B. 摇晃C. 搅拌D. 揮发答案:A总结通过以上的选择题练习,我们可以发现化学溶液形成的过程和关键因素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化学溶液的形成过程分为化学反应过程和物理混合过程两种类型。
化学反应过程是指化学反应中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这种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新化合物的生成。
而物理混合过程则是指仅仅为物理方法而进行的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这种过程中没有新化合物的生成。
化学溶液的形成过程和关键因素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不仅对于基础学科的理解有所帮助,也对于实际应用有着很大的意义。
商水练集二中王雪洁课题1溶液的形成练习题【基础过关】一、填空题1物质以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_____。
2将食盐溶于水中得到____________,植物油放入水中搅拌得到____________,向水中放入泥土能得到____________,粉刷墙壁的石灰搅拌后得到____________,石灰浆静置后上面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
3.把碘加入酒精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这种溶液叫溶液,常用作液。
4.分别将NaCl、NH4NO3、NaOH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明显降低的是。
二、选择题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豆浆B.酒精C.食醋D.牛奶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啤酒B.矿泉水C.汽水D.液氧7.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氧化铁加入水中B.汽油加人水中C.硫酸铜加人水中D.花生油加人水中【能力提升】一、选择题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矿泉水是溶液B.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溶液C.最常用的溶剂是水D.酒精只能溶解碘9将二氧化碳通人足量的下列液体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蒸馏水B.澄清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D.汽水10如右图所示,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U形管内有色液面将发生的现象是( )A.无变化B.A处升高,B处下降C. A、B两处都升高D.A处降低,B处升高11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便于观察现象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二、填空题12.把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这种溶液叫溶液,俗称,常用于检验气体。
溶液的形成练习题1. 形成溶液的过程是指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与溶液形成相关的练习题:1.1 什么是溶质和溶剂?它们在溶液中的作用是什么?溶质是指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将溶质溶解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
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混合物。
1.2 请列举三个例子,说明溶质和溶剂的组合。
例 1: 糖溶解在水中 - 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例 2: 盐溶解在水中 - 盐是溶质,水是溶剂。
例 3: 甲醇溶解在乙醇中 - 甲醇是溶质,乙醇是溶剂。
1.3 溶解一个固体溶质的条件是什么?要溶解固体溶质,通常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溶剂容器中的溶剂体积。
通过加热或搅拌可以促进溶质的溶解。
1.4 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度会增加?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在给定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会增加的情况包括提高溶剂温度、增加溶剂的搅拌速度以及增加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5 什么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达到了溶解度的最大限度。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以固态、液态或气态等形式存在。
2. 短答题:2.1 请解释一下溶解的过程。
溶解是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均匀的混合物的过程。
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的间距会增加,溶质的密度会减小,最终形成溶液。
2.2 请解释一下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
浓溶液指的是在给定溶剂体积中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而稀溶液则相对较少。
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高,稀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低。
2.3 当在冷天里倒开水时,湿气会凝结在杯子的外表面。
请解释这个现象。
这个现象是由于冷天倒开水时,外部空气温度较低,湿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表面时会迅速冷却下来,变成小水滴。
这是因为水蒸气在接触冷表面时失去热量,发生凝结现象。
2.4 一杯盛满热水的杯子放在室外,渐渐水的温度开始下降。
溶液的形成1.物质以或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的、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如果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则形成;如果物质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则形成的是。
2.乳化作用与溶解最大的不同是混合物中分散的物质形式不同,前者以形式分散,后者以形式分散。
3.加快某些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和。
4.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的变化,有些物质如溶解于水使溶液的温度;也有的物质如溶解于水使溶液的温度。
------------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5.某些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是:6、溶液的命名:--------------如将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所得溶液----------------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C.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3.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A.相同的B.不同的C.溶液下面的溶质多于上面的溶质D.无法判断4.下列各种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B.氯化氢气体、液态氮气C.冰水混合物、稀硫酸D.溶化的蔗糖、水5.写出下表中溶质的化学式6.小明在做菜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①,你的预测;因素②,你的预测。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7.建筑工地上,我们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的缘故。
试回答:(1)写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2)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
(3)将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溶液的形成习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
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2.有一杯食盐水,若上部的密度是b g/cm3,则下部的密度是()
A.大于b g/cm3
B.等于b g/cm3
C.小于b g/cm3
D.无法判断
3.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纯净物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4.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
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
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
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
5.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6.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7.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形成溶液时()
A.液体中有水时,水一般是溶剂
B.只能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C.只能将量少的一种叫溶剂,量多的一种叫溶质D.通常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8.下列溶液中,不是以水作溶剂的是()
A.10g硝酸铵跟8g水组成的溶液
B.10g水跟8g硝酸铵组成的溶液
C.1g水跟9g酒精组成的溶液
D.100g酒精跟5g碘组成的溶液
9.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1l.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1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13.如下图所示,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成溶液的是()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3)食盐水,(4)80mL 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15.硫酸铜溶液显色,溶质是,碘酒中的溶剂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溶质是。
16.一种或几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17.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溶液;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残留物溶于水,其溶质是。
18.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
(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D 7.AD
8.D 9.A 10.D 11.C 12.C 13.B
14.(1)Ca(OH)2(2)ZnSO4
(3)NaCl (4)C2H5OH
15.蓝CuSO4酒精碳酸
16.分散均一的稳定的溶质溶剂17.ZnCl2FeSO4CaCl2KCl
18.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