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图案装饰设计与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35.87 KB
- 文档页数:11
《海报设计》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职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与制作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平面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创意设计等相关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字体创意设计》《图形创意及PS应用》《构成基础及CDR应用》《图案设计及A1应用》,后续课程有《包装设计》《VI设计》。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认识海报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及地位,理解和掌握海报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设计程序和表现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海报设计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海报的审美、创意的视觉化表现和制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基本的海报构思创意和设计制作初、中级水平。
1、知识目标加强学生对海报的视觉心理、欣赏习惯及传播媒体的了解和认知,领悟海报的思想精髓,掌握海报的审美、创意。
2、技能目标能熟练地运用PS、AKC4D等软件把海报的构思创意进行设计与制作,并达到初、中级水平。
3、素质养成目标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
4、证书目标中级平面设计师证书、1+X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证书五、参考学时与学分1学时总学时72,计划18周,周学时42.学分4学分六、设计思路一是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从行业分析入手,以对应岗位群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逻辑起点和主线、融入职业资格、岗位能力,配套技能证书为内涵的教学内容改革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的构建,对工作进行整体化分析,并以校企联合方式开发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二是以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涵盖的工作能力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
即选择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项目为基础,并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重新进行设计所形成的教学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对技能的整合,设计了四个维度的学习情境,分别为:1海报设计概论、海报的分类、特征与功能:了解海报历史;掌握海报的风格与思路,为海报设计的学习打好基础;认识海报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中的作用。
《图案基础》教案:第一课图案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掌握图案的基本特征,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
[教学重点]图案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熟悉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教具]制作图案的基本工具[教学程序]引入新课展示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图案,提问学生这些图案的意义和作用。
进入新课。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讲授新课一、图案的基本概念图案的历史古老而久远,它是与实际生活结合最密切的种艺术形式,是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的产物。
图案是设计的基础,学习掌握图案的形式美语言和构成法则,对我们今后从事各个专业的装饰美术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图案的定义图案是一种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艺术形式,有较强的主观性、趣味性和规律性。
从广义上讲,图案是种将物象的造型结构、色彩图形依据定的使用目的和审美需求与工艺材料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从狭义上讲,图案是指装饰在工艺品、实用品、建筑物及其他各具用途的物品上的装饰纹样,一般不具有独立的使用价值而依附于被装饰的主体。
此外,现代社会生活中,图案电常常被作为一种欣赏性岂术形式而独立存在,称之为装饰画。
二)图案的应用范围图案的应川范围十分广泛,从服装服饰、商标标志、广告装潢、包装书装、纺织印染到饰物挂什建筑装饰、家具灯具、陶瓷器皿、工艺礼品等。
这些结合了精美材质和优良工艺,实用性与装饰性高度结台的商品、产品,丰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需求和审美需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情趣。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三)图案的类别为了对图案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也便于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训练,我们将图案做如下分类。
1、设计目的上的分类从设计的目的上,图案可分为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
基础图案是作为课堂教学训练,以理解掌握图案的造型、色彩、组织规律和绘制技法为主要目的的图案,一般不考虑工艺和实用功能的要求。
《纹样图案设计》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信息
第二部分课程性质
1.本课程是面向染整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在学习染色技术、印花技术课程和印染产品检测技术课程,具备了专业花型图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必修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学生工作岗位,培养必需的纹样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发展纺织品花型图案设计专项知识和技能,为学生适应职场沟通打下基础。
2.课程功能定位
《纹样图案设计》在染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使学生对纹样图案历史、构思元素、色彩搭配等知识有基础认识,更广泛的扩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就业空间,本门课程是在修完《前处理技术》和《染色技术》课程后再开设的,有助于纺织品纹样图案设计思维拓展,特别是染整技术专业知识延伸,有利于《纺织企业管理》后续课程的开展。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总目标
以染整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纺织品花型图案设计软件操作方法为目标,强化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对花型图案设计中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对专业兴趣,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强调以岗位能力为着眼点,培养染整技术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课程具体目标
表9 纹样图案设计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
美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学时:236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美术》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智力、能力、情感等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幼儿园师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先进的育人理念,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培养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反思能力,一专多能的幼儿园教师。
3.课程任务:本课程教学任务是通过美术教育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扩大审美视野,发展学生的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通过美术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较宽阔的美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从事学前美术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把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各个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2.能力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从事美术教育的理论与职业技能,具备制作与创意实践能力以及布置、美化幼儿园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实践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良好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有序的工作习惯和作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1.课程内容安排表:按学习任务分为若干模块(不宜过多,4-5个左右)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安排、参考学时四项制成表格填写。
表格格式如下:2、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1.项目内容:美术鉴赏2.项目要求:主要通过艺术家的生平、审美思想和具体作品艺术语言的分析,力求老师讲解深刻、学生学习深入。
通过鉴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今中外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并尝试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项目二1.项目内容:(1)、平面形、透视常识、结构素描。
《工艺品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美术设计认知》《图案与装饰》《图形设计软件》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从事传统工艺品开发制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泥塑造型》《泥塑制作》等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工艺品造型设计、图案装饰、传统纹样的知识技能学习与工匠精神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民间传统工艺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传统工艺品设计与开发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装饰美工、工艺美术师等岗位需求,围绕传统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开发等关键能力,反映行业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工艺品设计认知、工艺品开发流程、项目管理”等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工艺品开发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工艺品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根据流程开发简单的工艺品,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了解传统工艺品基础知识,熟悉工艺品开发要素和评价标准。
2.掌握工艺品开发方法与路径,能在传统工艺产品开发中把审美、市场和行业发展结合起来。
3.了解传统工艺品行业发展现状,掌握民间传统工艺品消费群体的文化和消费特点,能使用传统元素进行传统工艺产品开发。
4.具备安全、环保、生态的观念,具有市场分析、风险防控和成本控制意识。
《装饰表现》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装饰表现【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装饰设计专门化)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系统的绘图技能训练,更好地表达装饰方案设计构思与意图,从而与装饰方案设计等专业课程相辅相成,为学生从事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员与室内设计员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装饰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构成学,装饰效果图的手绘表现,装饰效果图的电脑绘图表现。
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以提高学生的绘制效果图技能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教学活动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员(四级)与室内设计员(四级)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完成装饰方案设计所须达到的绘图技能为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并通过绘图实训来组织教学,同时与3DMax、Photoshop、Lightscape等计算机软件考证紧密结合。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216学时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手绘和电脑绘制装饰表现图的技能,提高艺术鉴赏力,并能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绘图技能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本专业装饰设计专门化方向的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能绘制装饰图案;能手绘装饰效果图;能用电脑软件绘制装饰效果图。
三、装饰表现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活动设计、任务引领、实践训练为主线,编课程教材。
《装饰图案》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的创造设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服务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何谓装饰第二节装饰艺术第三节装饰语意第四节图案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图案形成系统的认识。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教学内容]:第一节程式化一、造型观念上的传承二、造型手法上的传承第二节秩序化第三节象征性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一、变化与统一二、节奏与韵律三、对比与调和四、重心与比例五、对称与均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装饰图案形式美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成基本的装饰设计审美意识。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性[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相似联想二、相关联想三、相反联想第二节想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有目的的想象与联想,实现观念与形象上的再创造,有效地利用想象与联想,加强艺术形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艺术创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充分展现出新的视觉形象与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想象与联想上进行有效地转化与嫁接。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教学内容]:第一节联想一、省略与提炼二、夸张三、添加法四、求全法五、象征、寓意法六、解构法七、共生法第二节点、线、面的装饰语境一、点的装饰语境炼二、线的装饰语境三、面的装饰语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变化法则的学习,充分了解、掌握变化规律,在实际创作中能充分运用变化法则,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设计·应用》领域教学目标解读囿山小学李雪玲▲什么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它主要包括现代设计基础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电脑美术设计等;传统工艺美术如:基础图案,竹木工艺,编结工艺,纸工艺,泥塑陶艺以及各种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等。
这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学习领域,操作实践是将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强化并加以理解的过程。
由于美术学习具有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为了便于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外化性行为特征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和应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课程标准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中指出,本学习领域中的“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而“应用”一词,则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 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本领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
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美术在知识上虽有着一定的系统,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不同于专业学校的学习,它是提高素质、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健全人格的活动过程,是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是否学习系统的知识技能并不重要,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和趣味性,不断地积累学习方法,才是学习活动持续正常发展的关键所在。
工艺美术专业《图案》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是从事客户接待、工艺产品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与制作、装裱包装、创意策划等辅助设计人员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图案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
使学生掌握客户接待、产品设计、产品制作、装裱包装、室内设计、创意策划等工作任务的图案知识要点及运用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图案在工艺美术专业各个岗位工作中的基本运用状况,系统掌握图案的基本知识,可以独立完成图案设计的技能操作,为成为客户接待、产品设计、产品制作、装裱包装、室内设计、创意策划等辅助设计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导课程有:《构成基础》、《设计色彩》、《设计素描》等。
应与《photoshop》、《Corel DRAW》、《策划与营销》同时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图案设计技能。
(二)设计思路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应以教育部发布的本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室设计成与企业工作岗位相同或相近的环境,从而实现实作室与教室合一;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改革传统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充分感受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实现学徒与学生合一;与企业深度合作,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兼任实训教师,将企业工作岗位的实用技能教给学生,实现师傅与教师合一;用设计生产或加工成品等来推进实训课教学,以师带徒,以徒学技,与市场衔接,把作品设计变产品制作,既锻炼学生操作技能,又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产品与作品合一;在实训教学中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力争把实习实训放在全真环境中,进行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实现模拟与全真合一。
《图案装饰设计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2、学时:76学时,其中集中授课环节(包括讲授、示范30,与作业讲评6)36学时,实训指导32学时+课外,外出写生8课时
3、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
4、课程任务:主要讲授图案临摹、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基本法则,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
及图案配色方法与原则。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图案装饰计与表现能力,掌握写生变化规律、形式美法则以及图案的各种表现手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面应用于社会。
二、课程的内容、目标:
第一章解读图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何为图案
一、图案的概念
二、图案的分类
三、图案的艺术特征
1
第二节图案之美
一、点、线、面的装饰语境
二、图案设计的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对图案的概念、分类、艺术特征与图案设计的基本元素以及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图案装饰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为后面图案装饰设计训练做好理论铺垫。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和分类、艺术特征及实用功能。
教学难点: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元素及图案设计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建议与课时安排】
1.课时要求:4 课时+ 课外
2.教法与学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动手训练为主导。
2)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及设计作品赏析等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鉴赏水
平。
3)根据学生作业数量与质量,以作业形式综合考核。
第二章创意设计图案
【教学内容】
训练一素材收集与写生练习
一、经典图案设计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