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区域-高层回家流线END
- 格式:ppt
- 大小:14.39 MB
- 文档页数:41
小区归家动线方案工程部一、引言对于小区的居民而言,从外出归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的归家动线方案对于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小区归家动线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归家动线方案的设计概述1.目标和意义小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小区的归家动线方案需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便利性。
归家动线方案的设计目标是为了使居民在回家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便捷和舒适,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区的整体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2.设计原则在设计小区的归家动线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便利性:优化小区的交通流线,减少居民回家途中的不便和线路混乱- 安全性: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规划出安全有序的归家动线- 效率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小区的运营效率,减少交通阻塞和物业管理成本- 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需求调研在设计归家动线方案之前,需要对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进行调研。
这包括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途经重要地点等,通过调研可以获得对小区归家动线的真实需求和反馈信息,为设计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三、归家动线方案的实施1.设计方案在进行小区归家动线方案的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功能区域和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动线规划。
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交通路线:包括小区内部的车辆和行人交通路线,需保证路线的顺畅和便利- 标识导引:合理设置指示牌、标识和引导设施,方便居民快速找到回家的路径- 安全设施:设置安全警示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居民在回家途中的安全- 生活配套:规划生活便利设施,如自行车停车场、便民服务站等,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服务2.实施步骤在完成设计方案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施步骤的规划和安排。
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路线规划:对小区内部的车辆和行人交通路线进行规划和标识- 设施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安排建设工程,包括标识导引设施、安全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 系统运营:建设完成后,需要对归家动线系统进行运营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的长期运行和有效性3.实施效果评估在实施阶段完成后,需要对归家动线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BIM综合管理应用鲁班大学BIM技术培训专家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核心区域,项目总建筑面积454428平米,主体结构采用核心筒加外伸臂巨型斜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本项目主要包括超高层塔楼、高层裙楼构成,其中主塔楼包括天际会所、酒店、行政公馆、办公等,地下5层,地上101层,建筑高度468米,为西南地区地标建筑。
二、项目重难点分析施工组织管理:工程总高度468米,面临施工进度管理、现场平面管理、安全防护管理、垂直运输管理等诸多难题。
深基坑工程:工程项目基坑深度27.7米,土方开挖庞大,基坑支护复杂。
巨型斜撑框架体:外围型钢混凝土柱倾斜87度,无法使用常规施工工艺。
异型幕墙安装:外墙整体立面为幕墙拼接,形状多变,加工及安装难度大。
机电安装工程:结构空间有限,机电管线密集,可利用空间小。
三、实施体系BIM参建单位:项目与业主方牵头联合参建单位组建项目BIM中心,以确保项目各参建方将BIM成果有效落实。
组织架构:建立以BIM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各参建方参与,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重难点分析,各参建方的信息共享质量安全信息化。
四、BIM技术应用介绍1.建筑结构BIM应用:模型创建及图纸审查:对项目特点选用对应专业的国内外主流建模软件,模型精度达LOD300以上,所有模型在BIM云平台进行无缝整合,通过BIM审查建筑结构累计审查图纸问题共计900余项,设计方及各参建方保持密切协作均得到有效解决,大大降低项目设计风险。
基坑土方开挖模拟:项目基坑深度27.1米,面积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局部基坑多级放坡、形状多变,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开挖土方,由软件直接生成开挖平面图,为项目组织开挖提供技术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拟:筏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长达93小时,共浇筑2.8万方,为保证现场有序浇筑,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运输路线及浇筑分区。
复杂节点优化:项目梁、柱节点钢筋排布复杂,钢筋、钢构穿插施工,焊接工作量大,为节约工期利用BIM技术对159处节点进行深化,指导现场施工绑扎。
CHAPTER Ⅰ幸福是个“核”1.1 何为社区幸福指数?1.2 五大系统上客户需求度与满意度演变1.3归家路上幸福指数的细分·友邻有趣的生活系统·妥帖的服务系统·精细·人性化的归家系统·完善的产品系统1.1 何为社区幸福指数?社区幸福指数社区幸福指数社区生活运营者全过程运营,多维度编织实现客户分阶段,需求度与满意度的演变CHAPTERⅠ 幸福是个“核”社区幸福指数——五大系统服务于幸福指数CHAPTERⅠ 幸福是个“核” 1.2 五大系统上客户需求度与满意度演变社会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生理性需求安全性需求功能性需求居住区产品逻辑人性化归家系统精细的优家系统妥帖的服务系统完善的生活系统客户需求度与满意度演变产品维度服务维度1.3归家路上幸福指数的细分CHAPTER Ⅰ幸福是个“核”以客户回家行为为线索,串联地上四大(社区出入口、楼栋客厅、首层大堂、标准公区)、地下三大(地库出入口、库内空间、地下大堂)功能空间。
让功能化、便捷化、人性化贯穿于两大流线穿越空间的每个细节,以提升归家路上幸福指数。
社区出入口楼栋客厅社交空间库内空间地下归家系统地下归家系统地上归家系统地上归家系统标准公区1.3 归家路上幸福指数的细分CHAPTERⅠ 幸福是个“核”交通干预地库入口地面标识家首层大堂地下大堂地库标识城市界面社区商业CHAPTER Ⅱ归家路上幸福指数的解读2.1 幸福的地上归家系统2.1.1 社区出入口 2.1.2 楼栋客厅 2.1.3 首层大堂 2.1.4 标准公区2.2 惬意的地下归家系统2.2.1 地库入口 2.2.2 库内空间 2.2.3 地下大堂2.3 提升社区幸福度空间2.3.1 社区商业空间 2.3.2 社区社交空间2.4 实现幸福归家路的辅助要点2.4.1规划与交通干预 2.4.2地面标识引导 2.4.3地库标识引导社区商业地下归家系统地下归家系统地上归家系统地上归家系统交通干预地面标识地库标识城市界面CHAPTER 归家路上幸福指数的解读 2.1幸福的地上归家系统 2.1.1社区出入口需求点解读家社区出入口地下大堂库内空间首层大堂地库入口标准公区楼栋客厅社交空间Ⅱ校车、私家车到底谁让谁?......这样的社区幸福吗?......透过前面的大树,保安真能监控到?......共享也需要港湾......高峰期的时候,会听到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吗?......可能开车技术需要再好点......分时管控校车关爱共享单车道闸安全晴雨无阻防尾随门安全监控人车分流安全管理人性关怀便民服务便捷生活舒适岗亭1500 1500 800 800 4000 3000 3000 3000 1200 120010000门卫室潮汐车道 人行通道社区围墙社区景墙校车候车区人行通道机动车通道 机动车通道(消防通道)150015001500共享单车预留停车位共享单车预留停车位预留进深分时管控□ 保证入口退界市政道路距离合理,且有足够空间处理各类流线;□ 若有地库出入口需结合社区入口统一考虑,管理界面完整无遗漏;□ 各类流线尺度适宜,转弯半径满足规范且留有余量;□ 由出入口作为起始,人行动线满足无障碍标准。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一)规划期限近期:2004年2010年,中远期:2011年2020年。
(二)规划范围成都市主城区,总面积为3681平方公里。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对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加强中心城与外围组团间的联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二)规划目标实现中心城与周边组团多通道路网的“三化、三优”,即“网络化、快速化、城市化”,“结构优、功能优、服务优”。
三、规划成果(一)总体布局情况在中心城与周边组团间规划32条通道(通道起点为三环路),由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和公路四种性质道路组成,其中放射状高速公路8条(起点为外环高速,三环至外环段定性为快速路),快速路7条,主干道14条,公路3条(穿越非建设区或限制发展区)。
各组团与中心城间均有一条以上的高速路或快速路及数量不等的主干路或公路相连,相邻高速路或快速路间分布有数量不等的主干道或公路。
以三环路为参照,多通道平均间距1.6公里,以外环为参照,多通道平均间距2.7公里,以成环路为参照,多通道平均间距7公里。
(二)分组团布局情况通往龙泉组团的通道由成南高速公路、成洛路、成渝高速公路、老成渝路及成龙路共计5条路构成;通往华阳组团的通道由S1线(位于华阳组团边缘,系成都中心城与仁寿及以远车辆过境用)、S2线(现成仁公路华阳组团段,下一步按城市发展需要定性为主干道)、红星路南延线、人民南路南延线、站华路及元华路共计6条路构成;通往双流东升组团的通道由成雅(乐)高速公路、成新大件路、机场高速公路、新机场快速路、老川藏路及新川藏路共计6条路构成;通往温江组团的通道由草金路、光华大道及成温邛高速公路共计3条路构成;通往郫县组团的通道由IT大道、成灌高速公路、老成灌路、W1线(郫县组团过境路,老成灌路因城市发展定性为主干道)及沙弯路西延线共计5条路构成;通往新都青白江组团的通道由成彭高速公路、老成彭路、N1线(新都青白江组团西侧过境路)、城北出口大件路、成绵高速公路及成金路共计7条路构成。
高层建筑的流线型设计高层建筑的流线型设计在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流线型设计可以使高层建筑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将探讨高层建筑流线型设计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
流线型设计是指将建筑的形状和结构设计成如同空气和水流动一样的流线形状。
这种设计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和产生动感,使建筑看起来更加流畅和现代。
同时,流线型设计也可以使建筑在风力作用下减少摆动,提高其抗风能力。
首先,高层建筑的流线型设计在外观上能够赋予建筑更加现代感和美观性。
当我们看到一座具有流线型设计的高楼大厦时,会感受到它的动感和时尚。
相比于传统的方正设计,流线型设计能够给人一种轻盈和灵动的感觉,使建筑在城市中融入得更加自然。
其次,流线型设计能够提升高层建筑的功能性。
由于流线型设计的外形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因此在高楼大厦上,风能够更顺畅地通过建筑。
这为建筑内部的通风和空调系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改善了室内环境质量,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
此外,高层建筑的流线型设计还可以提升其安全性。
在抗风设计方面,流线型的外形可以降低建筑在风力作用下的摆动和振动,减少风灾的风险。
此外,流线型设计还可以减少建筑表面的风压,减小了建筑材料的受力,增强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抗震和抗灾能力。
在实际高层建筑的设计中,流线型设计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首先,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上,流线型的线条可以使建筑看起来更加流畅和动感,例如航空摩天大楼的外观设计,通常会采用流线型的形状,以增加建筑的科技感和时尚感。
其次,在建筑的结构设计上,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少建筑受到的风力作用,提高其抗风能力。
通过减小建筑表面的风阻力,可以降低风力对建筑的影响,减少摇摆和振动。
这一设计原理在地震多发地区尤为重要,可以保证建筑在地震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此外,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上,流线型设计也能够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通风效果。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孔和采光窗,使气流能够顺畅地流通,保持空气的清新和室内的舒适度。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绵阳市南山中学多层教学楼设计学生:秦凯学号:***********专业:土木工程班级:2010级09班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言 (2)1 工程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现状条件 (2)1.3规划条件 (2)1.3.1 自然主题 (2)1.3.2自然式聚落布局 (2)1.3.3山水意向 (3)1.3.4密度 (3)1.3.5自然景观 (3)1.4设计依据 (3)2总平面设计说明 (4)2.1 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4)2.2 合理原则 (4)2.3以人为本原则 (4)2.4 规划指导思想 (4)2.5 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4)2.5.1 规划结构: (4)2.5.2 线形布局、点状布局 (4)2.6 总平规划布局: (5)2.7 人流流线组织: (5)2.8 绿化景观系统: (5)2.8.1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 (5)2.8.2景观构思 (5)2.8.3景观框架 (5)2.8.4景观元素 (6)2.8.5植物配置 (6)3 建筑设计说明 (7)3.1设计理念: (7)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2 能分区与平面布置: (7)3.2.1平面组成 (11)3.3 竖向交通设计 (13)3.4 建筑主要使用材料 (13)3.4.1外墙1.3.4密度 (13)3.4.2内墙体 (13)3.4.3屋面防水保温 (13)3.4.4卫生间和开水间防水 (13)3.5 建筑主要装修做法: (13)3.5.1墙体 (13)3.5.1.1 外墙 (13)3.5.1.2 内墙 (13)3.5.2楼地面 (13)3.5.3楼面 (14)3.6 立面造型设计: (15)3.7 无障碍设计说明 (15)4 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辞 (20)附录 (21)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建筑为绵阳市南山教学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占地面积约为3800㎡,其中包括绿化面积约1300㎡,结构设计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主体层高3.9m,合班教室层高6.15m,总建筑高度为20.1m,室内外高差为0.45m,无地下室,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墙体材料为200厚混凝土空心砖。
消防设计文件项目名称:成都北欧知识城中欧住宅区(三期)设计单位:成都新城建筑设计(盖章)设计日期:2021年5月成都北欧知识城中欧住宅区(三期)消防设计说明1,工程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标准》GB50067-97《住宅建筑标准》GB 50386-2005《住宅设计标准》GB 50096-1999 (200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衡宇建筑部份)(2020年版)。
2,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成都北欧知识城中欧住宅区(三期)计划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
本次设计包括各个子项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通风五个专业。
3,总指标:成都北欧知识城中欧住宅区(三期)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上计容建筑面积为㎡,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
1二、13#楼建筑高度米,地上34层,地下1层;14、15#楼建筑高度米,地上18层,地下1层,车位共292辆,地上停车位51辆,地下停车位241辆。
4,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形;本次设计未采纳专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
5,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信的问题;无6,总平面: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北部商城,东临北新大道,南临建设中的哥本哈根本商学院,北面为申容汽车城,西面为斑竹园镇。
项目用地距成都市绕城高速约为千米,距一环约为15千米。
项目所有地上建筑主出入口处疏散楼梯都可直接疏散至室外。
本项目机动车停车位分设地下及地上停车,地下车库一层。
项目三期高层部份地下室与一期二期及四期连接为一个整体,为I类停车库,共计3个坡道出入口。
本期地下共计停车241辆,设有一个坡道出入口,其余连通部份借用一期二期及四期坡道出入口。
室外停车设两个出入口。
本次设计项目用地范围内高层建筑与相邻高层建筑及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知足标准要求不小于13米。
图1
图2
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要求。
袋形走道根本不存在“双向疏散”的说法,所以双向疏散要求不成立。
第二个问题,防火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4.11规定,民用建筑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住宅建筑属于民用建筑,参照本条,本案一类高层住宅人数单樘疏散人数显然少于30人(每种疏散路线只有一户开启方向与疏散方向不一致),且住户对疏散门的开启方向是熟悉的,显然在本案例中疏散门开启方向可以不限。
第三个问题,是否可以三前室相连,即是“发生火灾时人员是否可通过消防电梯前室疏散到楼梯间前室”,这一点规范无明确规定。
人员疏散一般是从危险的空间向安全的空间转移或者从安全区域向更高安全级别的区域转移,。
归家场景分析⼁⽰意图对此,玺院回归“⽤户视⾓”,将不同⼈群从物理层⾯到精神层⾯需求进⾏转化,通过⼈⾏归家动线场景串联,赋予归家路更多可能。
⼩区出⼊⼝是社区门⾯的“颜值担当”,也是业主归家场景中的第⼀形象,除了满⾜基础功能需求、通⾏体验,贯彻美学理念,还要匹配于业主的各种场景使⽤⾏为。
意境图对于中产来说,⼤门要够⽓派体⾯;对于上班族来说,要⽅便取件、通⾏⽆阻;对于母亲⽽⾔,要⾜够安全……聚焦不同⼈群,玺院将业主⼼理与场景设计链接,为业主的归家之路敞开最暖⼼的第⼀扇“家门”。
以六⼤中式美学部品:枯⼭⽔、照壁、⿊松、中式地雕、中式⼤门、屋宇式门头,配合酒店式⼊⼝,在视觉氛围上过渡业主归家⾝份转换。
意境图采⽤安全监控、智能照明、社区APP、⼈脸识别等⼀系列智能化归家体系,⾰新更便捷安全的归家体验。
建发已交付项⽬实拍图 | ⽹络意境图⽆障碍通道、快递寄存、24H安保服务、共享⾬伞、遮⾬顶棚,“⼀站式便民服务”,给予业主有温度的社区关怀。
⽰意图在同⼀社区出⼊⼝分别设置⽆障碍⼈⾏门禁和直⼊式车⾏通道,将⼈⾏流线与车⾏流线有效分离,减少⼊⼝安全隐患。
意境图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们对园林的观赏性提出更⾼要求。
⽽当今许多社区景观常常出现同质化、僵化、元素堆砌、不⾃然的风景呈现,成为⼀种“花瓶”般的累赘存在。
玺院以中式古典情韵为出发点,融⼊现代设计语⾔,打通⼈和⾃然的通道,将景观演绎成让业主幸福栖居的中式美学艺术。
▲园林建筑▲元素铺装在景观设计上,玺院注重中式元素的传承,也讲究实⽤性和功能性。
传统景观亭和桥⽯花树的结合,在造就出⼈与亭、与⾃然的庭园意趣的同时,也能供业主在游园时停留歇息、纳凉避⾬。
约680㎡阳光草坪,作为多功能空间,可供业主户外休闲或举办主题活动。
书法、棋艺⼴场等作为草坪的延伸,为不同年龄阶层的业主提供看护或休闲功能。
意境图打破传统架空层单⼀的功能架构,系统规划出⼉童游乐、共享书吧、棋弈茶聊吧三⼤兼具中式审美和⽣活实⽤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