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室工作规范和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6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6一、工作目标二、工作职责1.中药材的收集和存储;2.中药煎煮设备的维护和保养;3.中药煎煮操作的准确规范;4.中药煎药室的清洁卫生。
三、工作人员1.中药煎药室设一名中药师负责管理和操作;2.中药煎药师应具有相关证书,并接受定期培训;3.中药煎药师需保持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
四、操作规程1.中药煎煮设备必须进行每日的自检,确保工作正常;2.中药材必须根据处方准确配比,确保药效;3.中药煎煮设备和容器必须经过严格清洁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的风险;4.中药煎药过程中必须保持操作严谨,不得随意调整煎煮时间和火候;5.中药煎药室应设置专门的操作台和配药台,确保操作规范;6.煎煮完成后,中药师必须进行相关记录和标注,确保中药使用的追溯性。
五、质量控制1.中药煎煮室需定期进行无菌检查,确认无菌状态;2.中药材必须符合药典的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3.中药煎煮室需配备专业的药材储存设备,确保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5.中药煎药室应建立中药煎煮的质量控制制度,减少误差和风险。
六、安全措施1.中药煎煮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急救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2.中药煎煮室必须安装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药物和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危害;3.中药师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戴好口罩和手套,确保个人卫生和药物的无菌状态;4.中药煎煮室应进行定期的个人卫生和药材卫生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七、工作记录和追溯1.中药煎药室应建立符合医院标准的工作记录和追溯系统;2.中药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记录中药的收集、配药、煎煮和清洁卫生等工作情况;3.中药的煎煮信息应与病人信息相匹配,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八、总结和评估1.中药煎药室应进行定期的总结和评估,分析煎煮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2.中药师应主动接受相关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3.中药师应与医院其他科室和专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水平。
中药房煎药室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中药房煎药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休息1天。
2.工作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
二、工作职责2.负责开展中药煎制工作,准确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配方和煎制。
3.维护煎药室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洗煎药设备,并保持药品的保存和管理。
4.严格按照煎药室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工作流程1.接待患者(1)向患者询问病情并记录相关信息。
(2)记录相关信息,并将患者信息传达给医生。
3.煎药方的制定(1)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确计量中药材的配方。
(2)将配药材料放入煎药机中,按照煎药程序煮药,确保正确的时间、温度和煎药比例。
4.药品的保存和管理(1)药品的保存要求:避光、防潮、干燥、通风、清洁。
(2)药品的管理要求:做好药品的进货、出货和库存管理,确保药品的正常供应。
四、工作安全1.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警觉,防范火灾、电器短路等事故。
2.使用煎药设备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防止烫伤和其他意外伤害。
3.对于需要配制有毒药材的煎药工作,工作人员需佩戴好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五、工作纪律1.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纪律,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和指导。
2.工作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私事活动。
3.工作期间不得接受来自患者及其它人员的个人礼品和金钱回报。
4.工作期间禁止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打闹及其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六、工作考核1.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煎药的准确性、工作效率、服务态度。
2.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调整工资待遇。
七、工作培训1.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介绍工作流程、规定和操作规范。
2.定期进行煎药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3.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
中药房煎药室工作制度一、煎药室工作规范1. 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 煎药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3. 煎药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煎药质量和安全。
二、煎药操作规程1. 煎药前应对药材进行清洗、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药材性质而定。
2. 煎药时,应按照处方要求,将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定时间后开始煎煮。
3. 煎煮过程中,应控制火候,适时搅拌,确保药材充分溶解。
4. 煎煮完成后,应及时将煎好的药物滤出,清洗煎药锅及器具。
三、药材验收与保管规定1. 药材应按照处方要求进行验收,确保品种、数量、质量符合要求。
2. 药材应妥善保管,分类存放,避免潮湿、霉变、虫蛀等影响。
3. 药材的出库、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
四、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1. 煎药人员应遵守卫生规定,勤洗手,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口罩等。
2. 煎药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药品存储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潮湿霉变。
4. 消防设施应齐全,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
五、人员培训与考核要求1. 煎药人员应接受专业的中药煎煮培训,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操作规程。
2. 定期对煎药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熟练的煎药技能和安全意识。
3. 对新入职的煎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其了解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六、投诉与纠纷处理办法1. 对于患者对煎药质量的投诉或纠纷,应积极予以处理,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 对于投诉或纠纷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和改进。
七、记录与报告制度1. 煎药室应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药材验收记录、煎药记录、投诉处理记录等。
2. 对于重大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3. 对于工作改进和优化建议,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促进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
八、应急预案与演练计划1. 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药材短缺、设备故障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医院煎药室工作制度为了确保医院煎药室的工作可以高效、安全地进行,制定以下工作制度:一、工作时间:1.煎药室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5点,中间有1小时的午休时间。
2.煎药师需要准时上班,并在下班前完成所有待煎药物的制作工作。
二、岗位责任:1.煎药室负责为医院各科室配制中药煎剂。
煎药师要掌握基础的煎药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设备和工具。
2.煎药师要注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三、药材采购:1.煎药室需要与医院采购部门进行沟通,统一采购中药材。
2.采购中药材时要注意品质,在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较低的供应商。
四、药材存放:1.药材要存放在专门的库房内,确保通风、干燥和整洁。
2.药材的存放要按照不同品种进行分类和编号,便于日常工作的开展。
3.药材的保质期要进行记录和管理,超过保质期的药材要及时处理。
五、煎药操作规定:1.煎药师在煎药过程中,要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2.各种药材的用量和配比要按照医嘱和处方进行准确调配。
3.在煎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火候和煎药时间,避免出现药性损失或煎药不彻底的情况。
4.煎药后,要将煮剂过滤、除去渣滓,并将煎药煮剂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方便患者使用。
5.煎药完成后,煎药室要进行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卫生和使用寿命。
六、药剂调剂:1.煎药室要配合医院药房的工作,及时调剂中药煎剂,确保患者能够及时使用。
2.药剂调剂时,要严格按照医嘱和处方进行,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七、事故处理:1.如发生煎药过程中的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上级主管。
2.发生药材污染、药物错配等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并作好记录和汇报。
八、安全防护:1.煎药室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煎药师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煎药室要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应对突发情况。
以上为医院煎药室的工作制度,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可以确保煎药室的工作高效、安全地进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制剂。
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人员收到药剂,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地址、电话、服药时间、剂数及煎法等,经核对无误后,在收药本上签收。
如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2.煎药时应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做到一剂一煎,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冲服、烊化、包煎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特殊处理。
3.药剂煎好后,必须检查煎药锅和装药袋签姓名是否相符,无误者可由护士验收签字领取。
药渣应保存24小时备查。
4.煎药用具、容器应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应清洗容器。
内服、外用药容器应严格区分。
5.对急重病人的药剂(急煎中药),应即领、即煎、即送,全过程不超过2小时且要保证质量。
6.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7.七、.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保持室内及个人清洁卫生。
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其他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不少于30分钟,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cm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
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
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
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
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煎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
【合集】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2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证中药煎药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开展中药煎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设施与设备要求第三条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第四条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本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第五条煎药室应当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应当平整、洁净、无污染、易清洁,应当有有效的通风、除尘、防积水以及消防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它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六条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第七条煎药工作台面应当平整、洁净。
煎药容器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器皿为宜,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第三章人员要求第八条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第九条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
第十条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第十一条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
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第四章煎药操作方法第十二条煎药应当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煎煮开始时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一、总则为规范医院煎药室的管理,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煎药室设置与设施1. 煎药室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区域,室内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
2. 煎药室应配备以下设施设备:(1)储药区:存放中药饮片,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防鼠;(2)准备区:进行中药饮片清洗、浸泡、分拣等操作;(3)煎煮区:进行中药煎煮,包括煎药锅、煎药机等;(4)分装区: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5)清洗区: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6)存放区:存放已分装好的中药。
三、人员管理1. 煎药人员应具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煎药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3. 煎药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中药煎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四、操作流程1. 核对:核对中药饮片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无误。
2. 浸泡:根据药方要求,将中药饮片浸泡一定时间。
3. 煎煮:将浸泡好的中药饮片放入煎药容器中,加水煎煮至规定时间。
4. 分装:将煎煮好的中药进行分装,并注明药名、煎煮日期、剂量等。
5. 清洗:清洗煎药容器、工具等,保持煎药室卫生。
五、质量管理1. 煎药室应定期对中药饮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饮片质量符合规定。
2. 煎药过程中,严格把控煎煮时间、火候等,确保中药煎药质量。
3. 对煎煮好的中药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给患者。
六、安全与卫生1. 煎药室应定期进行消毒、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煎药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
3.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防止药品过期、变质。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中药煎药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中药煎药室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中药急煎工作制度一、目的为确保患者及时得到煎制好的中药,提高中药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中药急煎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煎药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中药房煎药室进行中药急煎工作的所有人员。
三、工作流程1. 接收处方:煎药室工作人员在收到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后,应立即进行核对,确保处方无误。
2. 浸泡药材:根据处方要求,将中药材放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
3. 煎煮药材:将浸泡好的中药材连同煎药壶移至煎药机上,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煎煮。
煎煮过程中,注意观察药材的变化,确保煎煮效果。
4. 过滤药液:煎煮完成后,使用过滤网将药液过滤出来,分离出药渣。
5. 浓缩药液:将过滤出的药液倒入浓缩机中,进行浓缩。
浓缩至规定比例后,停止加热。
6. 装瓶打包:将浓缩好的药液倒入瓶中,密封打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处方号等信息。
7. 送药至病房:将打包好的药液送至病房,交给患者或护士,确保患者及时服用。
四、工作职责1. 煎药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整个急煎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 煎药工作人员:负责按照处方要求进行中药材的煎煮、过滤、浓缩等工作,确保煎药质量。
3. 送药人员:负责将煎制好的药液送至病房,确保患者及时服用。
五、质量控制1. 煎药室应定期检查煎药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煎药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煎煮,不得随意更改煎煮方法和时间。
3. 煎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药液浓度,确保煎煮效果。
4. 送药人员应确保药液安全、及时送达病房。
六、安全与防护1. 煎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药液安全。
2. 煎药室应配备消防器材,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扑救。
3. 煎药室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七、记录与统计1. 煎药室应建立煎药记录表,详细记录每张处方的煎制过程和时间。
2. 煎药室应建立药液消耗统计表,定期统计药液的消耗情况。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是中医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制作中药汤剂的关键部门。
为了保证中药汤剂的质量和安全性,每家中医医院都应该建立健全的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下面将从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流程、人员分工、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流程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药方审核、中药配药、中药洗净、中药煮制、煎煮完成、汤剂制备、清洗消毒等环节。
在进行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中药煎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药煎药处方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药材的种类、数量、取用等环节符合医生开具的处方要求。
二、中药煎药室的人员分工中药煎药室的人员主要包括:中药煎药师、中药调配员、中药制剂员、中药药材管理员等。
中药煎药师负责对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进行审核,指导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中药的调配、制剂和煎制;中药调配员负责根据中药煎药师审核的处方进行中药的称量和配药工作;中药制剂员负责根据中药煎药师指导将调配好的药材进行煎制成汤剂;中药药材管理员负责对中药煎药室的药材进行常规清点、整理和管理。
三、中药煎药室的设备使用中药煎药室的设备主要包括:中药配药秤、水电煎药机、药材清洗机、干燥消毒柜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中药煎药室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次,要根据操作规范正确操作设备,避免发生意外导致药材的浪费或者中药汤剂的质量下降;最后,在使用完设备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药材不受污染。
四、中药煎药室的卫生管理中药煎药室的卫生管理是保证中药汤剂质量的重要环节。
中药煎药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保持手部和操作台的清洁,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避免外界的灰尘、细菌等物质污染中药材;中药煎药室的工作区域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中药制作过程中不受外界病菌的污染。
总的来说,中药煎药室是中医医院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门,是中药汤剂质量的保证。
建立健全的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确保中药煎药室工作流程的规范化、人员分工的清晰化、设备使用的标准化、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对提高中药煎药室的工作效率、保证中药汤剂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煎药室工作制度1.煎药室必须有中药师(士)具体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与管理工作.2.煎药人员领取中药剂时,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3.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按规定浸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一般口服100—150ml)要符合要求,外用可达500ml。
4.煎药时应坚守岗位,防止药汁煎干,保证药液质量。
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药渣应保存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5.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打印的煎药卡或标识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在签名。
7.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煎好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8.严格按照中药煎药机和液体包装机使用说明书使用。
煎药器具应保持清洁,停止煎药时,请先关掉电源开关,然后拔下电源插头和联机插头,随后清洗擦干备用。
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与做好养护工作并有使用标识.9.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计算公式计算加水量,复核确认加水量是否适合.10.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11.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做好个人卫生。
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 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煮.13.其他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中药汤剂是中药剂型之一,保证中药汤剂煎煮质量,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
为加强中药煎药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设施建设1.中药煎药室的面积应根据药量和煎药设备的大小合理配置.2.中药煎药室应宽敞、明亮,地面、墙面、屋顶平整、洁净、无污染,室内有排烟、排气、消防设施。
中药煎煮标准操作规范1.目的:为保证煎煮中药过程的操作正确,确保中药煎煮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特制定中药煎煮标准操作规范。
2.使用范围:中药煎煮过程。
3.定义:无。
4.内容:4.1 准备阶段4.1.1 穿戴好衣物、口罩。
4.1.2 洗手并按要求消毒。
4.1.3 清洗所用煎药机、煎药锅及其它用具。
4.1.4 核对煎药凭证,病患信息(包括临床科室、床号、帖数等),并做好记录。
4.1.5 清洗泡药桶,泡药(使用煎药锅煎煮时,直接将药材放入煎锅加水浸泡加冷水盖药面2-5厘米,浸泡30分钟,并在煎药记录本上登记4.2 煎药4.2.1 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放入煎药机,根据处方要求,设定好煎药时间(使用煎药锅煎煮时,直接煎煮浸泡好的中药材即可)。
4.2.2 清热药、芳香药、解表药等煮沸15-20分钟。
4.2.3 一般药物煮沸煮沸后文火再煮20-30分钟。
4.2.4 补益药煮沸后文火再煮30-60分钟。
4.2.5 特殊药物煎煮:4.2.5.1 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 30 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
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4.2.5.2 包煎: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宜包煎。
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等;富含绒毛的饮片宜包煎,以免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如旋覆花、辛夷等;花粉等微小饮片因总面积大、疏水性强,煎煮时宜包煎,避免漂浮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如蒲黄、海金沙、青黛、龙骨粉、牡蛎粉、石决明等。
4.2.5.3 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番泻叶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4.2.5.4 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再兑入其他药同服。
4.2.5.5 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芒硝),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完整版一、工作制度1.安全制度:1.1坚持使用经过安全检验合格的中药材;1.2遵守中药煎药室的消防安全制度;1.3保持煎药室环境整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1.4使用煎药器具时,必须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1.5煎药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1.6煎药室严禁吸烟、饮食;1.7每种中药材的煎药工艺及用药量应按规定进行制定,禁止随意变动;1.8定期检查和维护煎药设备的安全性能。
2.质量控制制度:2.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准备中药材;2.2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计量和配制中药材;2.3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煎药操作;2.4严禁将不同剂型或处方的中药混合搭配;2.5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操作(例如易燃药材的煎炒处理、煎功放大等);2.6在煎药过程中,对于仪器故障、中药材质量不合格以及处方的煎药过程有异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上级。
3.操作规范制度:3.1操作前应查验、清洗、消毒煎药器械;3.2操作时要注意器械的正确使用,煎药时间、火力要按处方要求进行调整;3.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显示数据和操作步骤的一致性,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停止操作并上报;3.4煎药完成后,清理仪器,做好设备保养;3.5煎药室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定期进行器械的检验维护。
二、工作流程1.接受处方:医生将开出的中药处方交给煎药室工作人员。
2.复核处方:煎药室药师根据处方与医生核对,确认无误后开始准备药材。
3.准备药材:根据处方要求,药师去药库准备所需中药材,核对药材的数量和质量。
4.清洗、切割和煎炒药材:将准备好的药材进行清洗,切割并煎炒,比如将易燃药材煎炒至表面微黄。
5.材料计量:根据处方所需药材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准确计量。
6.煎药操作:将准备好的药材放入煎药器械中,按照处方要求调整煎药时间和火力,开始操作。
7.监测煎药过程:在煎药过程中,药师要根据处方要求监测火力、水量和煎药时间等参数,确保质量。
8.煎药完成:煎药完成后,药师按照煎药室标准程序进行煎药残渣处理和清洁工作。
中药煎药室安全操作规程一、使用药材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严禁使用过期、生虫或变质的药材。
2.药材使用前要进行分拣、洗净、晾干和切割等准备工作,确保药材的干净卫生。
3.使用药材时,要根据处方要求进行称量,确保使用正确的药量。
二、煎药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1.检查煎药锅和其他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老化现象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使用电源前,要检查电源接头和电源线是否完好,电源插头应与电源插座匹配。
3.在使用煎药锅时,要注意放置平稳,避免倾斜或摇晃。
4.使用煎药锅时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过热或高温爆炸等危险。
5.操作煎药锅时,要注意避免煎药溅溢,穿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等防护用具。
三、煎药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煎药时,要根据处方要求选择正确的煎药方法,如包煎、浸泡、煮沸等。
2.煎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药液的颜色、浓度和气味等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3.在煎药过程中,要小心翼翼地搅拌和调整火力,避免药液溅溢或沸溢等情况的发生。
4.煎药过程中,禁止饮食、抽烟、喷洒香水等非工作行为,以免药液被污染。
四、药材和药液的储存和处理:1.药材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无异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药液储存在密封、标识清楚的容器中,避免混淆和误用。
3.药材和药液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严禁随意倾倒或丢弃,可采取环保措施进行处理。
五、其他安全提示:1.中药煎药室只准工作人员进入,严禁外人闲逛或随意触碰和拿取药材和药液。
2.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3.工作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体检,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4.工作人员要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工作场所,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5.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着装,严禁穿着拖鞋、短裤、露脚趾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服饰。
6.紧急情况下要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保持冷静,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药房的日常工作内容与流程发布时间:2021-08-18T07:20:59.581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1年第3期作者:向思栩[导读] 但大部分人对中药房日常工作内容与流程不够了解,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药房基本日常工作内容与流程,内容如下。
宁南县中医医院四川凉山 615400中药房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疗活动的最后一环,其处方调配、加工对提升药物疗效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药是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后,中药房药师按中医处方调配后发售给患者的,而在此期间调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者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中药房调配质量在医疗保健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药诊治疾病通常是按照理、法、方、药四个程序进行,不仅要诊断准确还需将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调配成药剂与患者服用,以此达到治病的目的。
虽然中药诊疗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但大部分人对中药房日常工作内容与流程不够了解,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药房基本日常工作内容与流程,内容如下。
一、中药房基本工作制度及流程1.每日上班前首先需要检查药斗、计算机药品存量,以便准确、及时配制药房制剂。
2.当患者接受中医诊疗后携带处方到中药房配置中药制剂,中药房医师收到处方后对处方中各项内容进行审查,待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调配后经过复核方可煎药或发出。
收方后需要做到四查、十对,其中四查为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以及查用药合理性,而十对为对科别、姓名以及年龄,对药品、剂量、剂数、药味数量,对药品性状以及用法用量,对临床诊断。
3.在调配中药过程中中药处方必须准确称量,不可多添或少添药物,也不可估计抓药,在审核处方时需要结合处方中超剂量、禁忌、十八反以及十九畏等用药情况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若药房中药物存在缺少或代用情况,中药房医师需要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字后进行配方。
4.方剂中若有先煎、后下、另煎、融化以及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注明,若有临时炮制的药材应按处方要求进行加工处理,而在煎药时必须按照医嘱要求煎煮,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保障药效。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1. 背景及目的中药煎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中药饮片的煎制和配送工作。
煎药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发挥,而工作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则是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规范中药煎制工作流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煎药效率,增强工作效益。
2. 岗位职责2.1 煎药员煎药员负责中药饮片的煎制和配送工作。
工作流程1.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确认需要煎制的中药饮片种类和数量。
2.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器具,包括煎药机、水源、滤纸、煮药工具等。
3.按照煎药方案,将中药饮片粉末包装装入煎药机。
4.加入适量的水,启动煎药机进行煎药。
5.煎药完成后,取出药渣。
6.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药剂师的配方,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配药。
7.将配制好的中药送往相应的病房、门诊或药房。
岗位要求1.有中级或以上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具有基本的中药煎制和配药操作技能。
3.具备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细致的工作作风。
4.能够遵守中药煎制和配药的相关规定。
2.2 煮药师煮药师负责中药煮药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煎药室现场的监管管理工作。
工作流程1.制定中药煮药方案,并进行审核和调整。
2.监督和指导煎药员进行中药煎制操作。
3.负责煎药室的设备、器具等设施的维修、保养和管理工作。
4.负责中药饮片、煎剂等中药质量管理工作,以及中药的日常存储、管理、消毒等工作。
5.负责中药煎药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岗位要求1.有中级或以上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具有较强的中药煮药方案设计和调整能力。
3.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指导能力,熟悉煎药室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4.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作风,能够保证工作安全和质量。
3. 药品质量控制中药煎药室是医院中药质量的重要保障部门之一,因此要严格控制中药煎制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常见的中药煮药质量问题包括:•药渣搅拌不充分•水温、煮药时间不足•水温、煮药时间过长•水质不纯•煎药过程中出现漏药、错药等错误操作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中药煎药室应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谨慎煎制和配药:•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料•严格按照煎药方案进行操作•严禁煎制多剂用药•煎药过程中保持清洁和卫生•接收和配送中药时,应仔细核对,确保无误4. 总结中药煎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中药饮片的煎制和配送工作。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煎药人员严禁私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十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十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
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
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六查: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
五对: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量、特殊煎法药物、约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室人员收药后登记“煎药室取药记录本”、“煎药记录”。
三、待煎药物(群药)应当冷水浸泡40-60分钟,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M为宜。
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四、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40-60分钟。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五、凡注明先煮、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于30分钟,煮沸30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煎药: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煎药(沸煮后改文火)1-2小时,所煎的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烊化(溶化药):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六、“煎药袋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随同煎药袋、浸泡容器、煎药容器、包装药袋转移。
七、根据处置单留液体量要求包装打袋(如药量过多需浓缩至预定量),注意包装打袋前必须检查总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方可包装打袋。
包装打袋完毕清洗煎药机备用,煎药袋不可重复使用。
同一方剂药物如需分两锅或更多锅需注意色差(目测)。
如出现色差,查明原因,无误后需将所有药液混均包装打袋。
八、药物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
药物煎干或煎焦禁止使用。
如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
九、煎药过程中必须带手套,以免烫伤,煎药用手套与打扫卫生用手套不可同用。
十、每天、每月,根据煎药单结帐(门诊收入、门诊药剂数、住院收入、住院药剂数、灌肠药剂数、泡脚药剂数、免费药剂数、受费药剂数、总药剂数、煎药单数量等)。
十一、如暂时没有所要煎药物,要关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