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d t n l》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263.54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1-4《d t n l》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部编人教版•教学内容:汉语拼音1-4《d t n l》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拼写、发音和书写字母组合《d t n l》。
2.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拼音输入法并能够用拼音输入法拼写《d t n l》相关字词。
三、教学重点•正确发音和书写《d t n l》•熟练掌握《d t n l》相关字词的拼写四、教学内容1. 字母组合《d t n l》的发音和书写•帮助学生正确拼读、辨认和书写《d t n l》的发音和字形。
2. 通过音、韵、调的联系,进行对比学习•辅导学生掌握《d t n l》相关字词的拼写,并进行对比学习以帮助学生准确区分这些音节。
3. 拼音输入法的初步认识•简单介绍拼音输入法,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悉《d t n l》相关字词的拼音输入方式。
五、教学方法•听说结合法:组织学生通过听音、说音的方式掌握《d t n l》的正确发音。
•观察比较法:利用图片、拼音字卡等教具,帮助学生观察比较《d t n l》相关字词的差异。
•拼音输入练习法:利用计算机或平板设备,进行拼音输入练习,加深学生对拼音输入法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复习巩固: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汉语拼音知识。
2.新知输入: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介绍《d t n l》的发音和书写规则。
3.语音练习:组织学生听音、说音,练习正确发音。
第二课时1.复习巩固:复习《d t n l》的拼音和相关字词。
2.对比学习:利用比较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准确区分《d t n l》的语音特点。
3.书写训练:练习书写《d t n l》相关字词。
第三课时1.复习巩固: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
2.拼音输入练习:引导学生认识拼音输入法,练习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d t n l》相关字词。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汉语拼音中的d t n l四个声母,并能正确地区分和拼读;2.能根据汉语拼音拼读出与之对应的音节或词语;3.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d t n l》的相关课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和拼读d t n l四个声母;2.熟练掌握相关课文。
教学难点1.区分和拼读汉语拼音中容易混淆的音节;2.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本课教材页码和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内容和达成何种效果。
2.让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过的汉语拼音,能否说出其中的声母。
步骤二:新知识的学习1.让学生看一下本节课中出现的d t n l四个字母,让他们回忆汉语拼音中相对应的声母。
2.引导学生感受d t n l四个声母在发音上的不同之处,例如t和d的不同;n和l的发音特点。
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字母对,如d和b、t和f等。
3.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熟练掌握d t n l这四个声母在汉语拼音中的用法和规则。
例如,“d”可以和“f”混淆,“t”可以和“p”混淆,“n”可以和“m”混淆,“l”可以和“r”混淆。
4.让学生听一听含有这些声母的单词读音,例如“dān”,“tāng”,“nán”,“lán”等。
步骤三:练习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比拼,看谁的发音最准确,加深他们对d t n l 相关课文的了解。
2.让学生跟读课本中的相关课文,特别是含有d t n l四个声母的部分,让学生在朗读时费些功夫,好好地练习发音,特别是掌握好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3.让学生听一下教师朗读d t n l有关的课文,感受教师在朗读时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读一遍,检查自己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步骤四:作业1.让学生回到家中自行查找包含d t n l声母的汉字,并用汉语拼音拼读出来。
2.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相关教材,练习“d t n l”有关的拼音和词语。
汉语拼音d、t、n、l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字母d、t、n、l的正确发音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d、t、n、l字母。
3. 通过对d、t、n、l字母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d、t、n、l字母的发音和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发音准确,区分d、t、n、l字母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d、t、n、l字母的图片、发音动画等。
2. 准备d、t、n、l字母的卡片,用于游戏和练习。
3. 准备一份清晰的d、t、n、l字母表,供学生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拼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
2. 讲解:a. 讲解d、t、n、l字母的发音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音。
b. 播放发音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d、t、n、l字母的发音。
c. 进行一些有趣的发音练习,如:d、t、n、l的排列发音等。
3. 练习:a. 分组进行发音练习,让学生相互纠正发音。
b. 学生上台演示d、t、n、l字母的发音,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c. 教师选取一些词语,让学生用d、t、n、l字母拼读。
4. 游戏:进行“拼音字母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课后复习d、t、n、l字母的发音和书写。
2. 完成一份d、t、n、l字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使用d、t、n、l字母,提高拼音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d、t、n、l字母的发音和书写的掌握程度。
3. 游戏环节评价: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对拼音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拼音学习中的进步,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拼音练习。
2. 组织一次拼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巩固d、t、n、l字母的知识,并激发他们对汉语拼音的兴趣。
《d t n l》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a、e、i、u、ü组成的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个词语;正确朗读儿歌《轻轻跳》。
4.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母d、t、n、l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n、l的发音;n、l和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语:同学们,这是我们学过的拼音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请你自己读一读。
声母要读得轻而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拼音b、p、m、f、y、w。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个声母朋友,跟我读──d、t、n、l。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声母,感受读声母轻而短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拼音1.请你仔细观察插图,图上的人在干什么?找一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声母朋友,它们在哪里?2.我们怎么更好地记住这些好朋友呢?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两个方面进行学习。
如:小鼓鼓槌d、d、d,敲鼓敲鼓d、d、d;一个钩子t、t、t,伞柄朝上t、t、t;一个门洞n、n、n,拿起东西n、n、n;一根小棍l、l、l,一根鼓槌l、l、l。
(三)区分b和d,t和f,n和l,1.观察每组字母,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2.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和我一起边说边做。
出示课件:b、d是对好兄弟,竖起拇指对面坐,左手b、b、b,右手d、d、d。
伞柄朝上t t t,一根拐棍f f f,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通过做一做的方法区分b和d。
(四)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自己看一看书写这几个声母的占格和笔顺。
(2)请看老师来书写这些声母,然后自己写一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受、发现图片与拼音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学习拼音的快乐。
(五)拼读音节1.谁还记得拼读音节的小窍门吗?对,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摘苹果的情境,检查复习所学内容,从课堂一开始,学生沉浸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课堂收获。
)1.(出示课件)开展摘红果子游戏。
课件显示一课大树,树上结满了带着拼音的红果子,分别是着6个单韵母苹果和6个声母。
提示学生细心观察:这些红果子上分别带着什么拼音字母,试着轻声读一读。
2.请学生开小火车大声朗读红果子里的单韵母和声母。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大树上的红果子,装进树下的两个篮子,让学生思考这样分的原因。
3.复习学过的两拼音节bá pá bà mā mù bù mǒ等。
4、打开课本,复习学过的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
学习任务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设计意图:巧妙地运用“情境图”和“顺口溜”。
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愉快地记住拼音的样子。
)1.(出示课件)学生用心观察图片,思考舞台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艺术节上,“n”形拱门红红的,高高的,十分引人注目舞蹈演员小红举着一把伞柄为“t”形的伞,似一只白天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架子鼓手举着“l”形鼓棒,“咚咚咚”地敲着“d”形的大鼓,敲出欢快的鼓点。
2.用心观察,找出4个声母。
3.学习声母dtnl。
(1)认读识记教学dtnl的发音,记清外形。
d:大鼓鼓槌 ddd发音指导: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后突然离开,突出微弱气流。
t:一个伞把 ttt发音指导:发音方法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一个门洞 nnn发音指导: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声带颤动。
l:一根小棒 lll发音指导:舌尖轻抵上齿龈,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d、t、n、l发音对比: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手掌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
发n时,气流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一年级上册语文《d t n l》教案【三篇】d t n l教案一预设目标:1、运用已有知识学会d、t、n、l,在小老师带领下读准音,并能在游戏中,准确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2、展开想象,与生活中事物联系,记住形;3、认真观察各拼音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正确书写;4、认识5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产生对花草树木的爱护之情。
教学重点: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d t n 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
学情分析:对于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说,声母的学习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仅因为声母数量多,难记,更大的原因是形近的声母较多,很容量混淆。
因此,在教学形近的声母时,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想办法运用形象有趣的方法来记忆,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第二课时:学习n l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会读儿歌。
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d t二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正确书写,认识生字,看图说话。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课件出示: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母认读已学过的字母(个别读、齐读)2、区别b与p(1)出示已学声母:这些声母中有一对双胞胎兄弟,你知道吗?个别回答,指出b、p是一对“双胞胎”;(2)声母妈妈常常忘记他们,你能帮她记住吗?运用已学方法帮助记忆(儿歌、数字……)(3)学习图画记忆:读到b就想到广播,读到p就想到脸盆泼出的水,这种方法也能帮你记住他们,(边介绍边板画)学生认真看黑板;二、图画记忆,学习d1、读音(1)出示课件d指名认读;个别认读,(2)请会认读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伸手在嘴边感受气流强弱(4)开火车认读2、记形(1)声母妈妈将d想象成鼓和鼓捶,(出示课件)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来编个儿歌记住他。
汉语拼音d、t、n、l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拼音字母d、t、n、l的发音方法。
2. 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能应用于词汇和句子中。
3. 增强学生对汉语拼音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d、t、n、l的发音方法及口型。
2. 练习拼读音节,区分声母。
3. 应用拼音进行词汇和句子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d、t、n、l的发音方法和口型。
2. 难点:正确拼读音节,区分声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教学卡片,包含d、t、n、l的发音示例。
2. 准备一些带有d、t、n、l音节的词汇卡片。
3. 准备练习册或者作业本,用于学生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拼音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d、t、n、l的发音方法和口型,让学生注意发音时的细节。
3. 示范:教师示范d、t、n、l的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拼读音节,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设计拼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发音。
6. 应用:让学生用新学的拼音拼读词汇和句子,加强实践。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发音要点。
8.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发音准确性,了解他们对于d、t、n、l发音的掌握情况。
2. 通过游戏和作业收集学生的发音样本,评估他们的发音清晰度和准确性。
3. 收集学生对于拼音学习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困难。
七、教学延伸:1. 进行语音辨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听辨区分d、t、n、l与其他相似声母的发音。
2. 结合汉字教学,让学生练习读写含有d、t、n、l音节的汉字。
3. 设计拓展活动,如拼音接龙游戏,提高学生的拼音运用能力。
八、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口型演示和动作说明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发音方法。
2. 使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的多样性。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 4 dtnl 》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拼音中的字母d、t、n、l的发音规律。
•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区分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
•能够准确地书写和念出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的发音规律。
•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
难点•区分发音相近的拼音,如d和t的发音。
三、教学准备•课本《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马克笔•教学挂图•儿歌CD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儿歌:“上学去”。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拼音的印象。
4.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并引导他们准确发音。
5.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讲解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的读音规律。
3.分组练习,让学生通过拼音读音练习提高记忆和理解。
4.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字母d、t、n、l的拼音写几个简单的词语。
五、板书设计含有d的拼音:da, de, di, dou含有t的拼音:ta, te, ti, tou含有n的拼音:na, ni, nu含有l的拼音:la, le, li, luo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围绕着字母d、t、n、l的拼音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字母d和t的区分较为困难,需要加强相关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的效果。
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写拼音作业。
2.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含有字母d、t、n、l的拼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准确地书写和念出这些拼音,为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情分析 ⼤部分学⽣⼊学前接触过汉语拼⾳,对字母的读⾳和⾳节的拼读有⼀定的基础,只是受“先⼊为主”的影响个别字母和⾳节的发⾳不准确。
难点:n、l的发⾳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师思考: 如按常规教学仅凭教师讲解声母⾳、形、义,⼤部分学⽣定会兴趣索然。
因此,教者应该关注学⽣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重点:声母d、t、n、l的形状及d、t、n、l与韵母的拼读。
设计特⾊: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主探究,在创新中求发展。
信息资料: 1、d、t、n、l的字母卡⽚及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
2、拼⾳乐园的课件及“摘苹果”游戏的挂图。
3、学⽣⽤的橡⽪泥、⼩棒和⽑线绳。
教学要求: 1、学会d、t、n、l4个声母,读准⾳,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节及带调拼读⾳节。
教学流程: ⼀、复习导⼊ 1、复习声母:b、p、m、f并让学⽣回忆记忆的⽅法。
2、复习⾳节:ba、fo、ma、po (设计意图:采取指读对读齐读和开⽕车读等多种形式,⼀⽅⾯检查学⽣以前的学习情况,另⼀⽅⾯进⾏字母形状记忆⽅法的迁移。
) ⼆、声母⾳的教学 1、拼⾳乐园⾥可热闹了!今天⽼师还要带⼩朋友到这⾥认识⼀些拼⾳娃娃。
你们看谁来了?⼤屏幕演⽰字母d、t、n、l及直观图。
2、⼩朋友,你认识他们吗?指名试着读⼀读。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让学⽣交流⾃⼰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法。
3、学⽣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n、l纠正的发⾳。
(设计意图:教师能够根据学⽣的学习实际和不同发展需求,充分相信学⽣,尊重学⽣,注重他们主体作⽤的发挥,引导学⽣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 三、声母形的教学 1、屏幕上的图能够帮助你们记住d、t、n、l的样⼦,请⼩朋友仔细看图,想⼀想有什么新的发现,同座交流交流。
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教案,主要教授汉语拼音中的声母d、t、n、l及其相应的韵母和音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能够准确地拼读相应的音节,并能够正确书写声母d、t、n、l。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拼读声母d、t、n、l,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声母d、t、n、l拼读音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声母d、t、n、l的发音方法和正确书写。
难点:准确地拼读音节,并能正确运用声母d、t、n、l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场景,如小动物们在森林里举行拼音比赛。
引导学生关注声母d、t、n、l的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声母d、t、n、l(10分钟)1. 讲解发音方法:分别讲解声母d、t、n、l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感受发音时的口型和舌位。
2. 示范发音: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发音:学生相互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拼读音节(10分钟)1. 学生拼读音节,教师纠正发音。
2. 学生分组进行音节比赛,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
4. 书写声母d、t、n、l(10分钟)1. 讲解书写方法:讲解声母d、t、n、l的书写笔顺和注意事项。
2. 示范书写: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3. 学生书写: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批改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声母d、t、n、l的发音方法和书写笔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书写声母d、t、n、l,并注明发音方法。
《d t n l》一、教材分析:《d t n l》是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中的部分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中的声母“d、t、n、l”的发音方法和书写规则。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 d、t、n、l,配有一幅校园艺术节的情境图,通过观察可以引出声母的发音和字形;第二部分是 d、t、n、l 和单韵母的拼音练习,巩固新学的声母;第三部分是“马路、泥土”两个词语,借助图画理解词语意思,认识“马、土”两个生字;第四部分是儿歌《轻轻跳》,巩固声母 d、t、n、l 的认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为后续的汉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 d、t、n、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出声母“d、t、n、l”,并掌握其书写规则。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提高学习拼音的兴趣。
2.认识“马、土”两个生字,借助图画理解“马路、泥土”两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 5 个生字,会读儿歌。
2.培养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 d、t、n、l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声母“d、t、n、l”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教学难点】:1.掌握 n、l 的发音方法。
2.区分“d”和“t”的发音,以及“n”和“l”的发音。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汉语拼音,对拼音的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但注意力易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学生在发音和字形的辨别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也要反复练习来加强。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生对声母和音节的掌握。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拼音,增强记忆。
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dtnl教案(优秀4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dtnl教案篇一1、学会 d、t、n、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 d、t、n、l 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
会读儿歌,体验童趣。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 d、t、n、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
第一幅图是一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 ”提示 d 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 d 的形。
第二幅图是一条跳起的鱼,鱼的体态提示 t 的形。
第三幅图是一个门洞,门洞的形状提示 n 的形。
第四幅图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赶猪,小男孩嘴里发出的声音“嘞”提示 l 的音,小男孩手中的木棍儿提示 l 的形。
第二部分是 d、t、n、l 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 d、t、n、l 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
配有一幅情境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
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它:你的米袋漏了。
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
声母 d、t、n、l 的发音及 d、t、n、l 与韵母拼读音节。
n、l 的发音及 n、l 与韵母的拼读。
1、配合学习 d、t、n、l 发音的录音带;d、t、n、l 的字母卡片;d、t、n、l 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生词卡片。
3课时。
第一课时一、复习 b、p、m、f 和六个单韵母二、教学声母 d1、看图,出示声母 d 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它吗?指名试着读一读。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读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利用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得”提示 d 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 d 的形。
以说话助发音,借助“得”发准 d 的音。
2024年新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汉语拼音 d t n l【教材解析】本课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配有一幅情景图。
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鼓声提示d的音。
鼓和鼓槌的组合提示d的形。
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l的形。
舞台中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t的形。
女孩右边的门提示n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和带调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
前一课已经学习过两拼音节的拼读,所以本课不再出示拼读过程,直接以排列组合的方式呈现音节,注重拼读结果。
第三部分是要求书写的字母d、t、n、l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第四部分是“大地、马路、泥土”3个词语,以及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大、马、路、土”。
第五部分是读一读儿歌《小白兔》,其中tù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d、t、n、I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大地、马路、泥土”3个词语。
正确朗读儿歌《小白兔》。
4.认识“大、马、路、土”4个生字。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d、t、n、I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初步掌握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n的发音;区分三组形近字母:d—b—p;l—i;m—n。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生字卡。
3.橡皮泥。
【教学策略】通过编顺口溜、儿歌、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记住读音d、t、n、l。
让学生使用橡皮泥做出d、t、n、l的形,从而牢记d、t、n、l的形及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区分三组形近字母:d—b—p;l—i;m—n。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复习。
汉语拼音dtnl教学设计(精选6篇)汉语拼音dtnl 教学设计篇一汉语拼音《dtnl》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呈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本课的主要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使学生始终处在“逛快乐城”趣味盎然的的旅行之中,寓教于乐。
1.将新课的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声母的出示、音节的导入,还是课后的延伸,都本着尊重学生的已知、基于学生的已有生活进行新知体系的建构。
2.课堂呈现出多元化的开放,着眼于学生整体和长远的发展,尤其是将语言的实践、人文的关怀融汇于声母和音节的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1.学会d t n l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d、t、n、l四个声母,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3.能准确拼读声母d、t、n、l和单韵母ɑ、e、i、u组成的音节。
【教师准备】(1)d、t、n、l字母挂图(2)自制拼音音节卡片(3)根据四幅声母配图制作成简单情境ppt 【学生准备】一张32开大小的白纸(发音小实验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声母n l,要求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n、l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能正确书写音节。
一、情境导入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快乐城”,好吗?2.出示课件情境:“快乐城”城门。
二、新课教学1.声母教学。
(1)n ①读音教学A.大家都想进入“快乐城”,让我们来敲敲门——教师点击课件:笃笃笃——电脑博士提出问题:这个城门高又大,哪个声母很像它?请认识的同学来说。
B.大家都来认识它——出示声母n的卡片。
谁来说说n的发音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字的发音差不多?(教师可适当提示)【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不是一张白纸,从学会说话开始,学生就已经有了发音的实践经验,只是没有区分声母、韵母以及如何拼读罢了。
因此,引导学生回忆n的发音与自己生活中哪些字的发音差不多的设计,目的在于尊重并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激活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d t n l》【教学目标】1.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兴趣,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知识与技能:学会d、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学习d、t与单韵母的拼音;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3.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书写,声母d、t、n、l。
2.正确拼读d、t、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正确认读“马路、泥土”2个词语,认识“马、土、不”3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n、l的发音,会拼读n、l与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情境创设】(教师面带微笑,手持一篮“苹果”道具,每个苹果上写有拼音字母)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果园,果园里结满了苹果,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秘密哦!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吗?”(学生兴奋地点头)“但是,这些苹果可不是随便摘的,我们要先认出它们是谁,才能把它们摘下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吧!”【游戏环节】1. 摘苹果游戏:学生轮流上台,从篮子里挑选苹果,并大声读出苹果上的拼音字母。
分类放入两个篮子(韵母篮和声母篮)。
2. 分类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分类,复习韵母和声母的区别。
3. 开小火车:全班学生开火车读韵母篮子里的单韵母,复习巩固。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过渡语】教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摘完了苹果!在拼音王国里,还有许多声母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两位新朋友——d和t。
”(一)教学声母d【情境创设】(课件出示小女孩打鼓的图片)教师:“看,图上这位小女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打鼓。
”)“对,她打鼓的声音‘咚’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声母d的发音。
你们听,d的发音就像这鼓声一样,短促而有力。
”【发音教学】1. 示范发音:教师示范发音,让学生观察口型和发音部位。
2. 模仿发音:学生尝试模仿发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dtnl的教学设计优秀7篇一年级上册语文《dtnl》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本设计在拼音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央然地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真正让孩子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二、教学目标正确认读dt两个声母,会正确书写。
会正确拼读音节。
认识5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及ywbpmf6个声母。
(1)、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好吗?(出示一棵苹果树树上结着6只单韵母苹果和6只声母苹果。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小朋友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盆(出示两只有编号的空果盆图),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3)、开小火车读1号果盆里的单韵母苹果。
(4)、2号果盆里是声母苹果,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指名读声母。
2、揭示新课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4课中的2个声母dt。
(二)借助插图,学习新知1、教学声母d(1)出示课文d的插图:图上画着什么?(2)出示实物鼓和鼓锤,请小朋友上来敲鼓。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3)这个“得”的声音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d。
(板书d)(4)教师示范发d音,学生看老师舌尖位置。
(5)学生自己模仿读。
多种形式正确认读声母d。
(6)你看看,d像什么?还像什么?(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此设计不局限于“唯一”“统一”,引导学生编出多种顺口溜,注重鼓励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渗透。
)(7)d的家住在哪里?引导学生看书上四线格d的位置,当堂指导正确书写2、教学声母t(1)出示课文t的插图:图上画着什么?(2)(板书t),这个跟这条跳起的鱼儿很像的声母读什么呢?(3)教师示范读t(注意区别t和d的发音)。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汉语拼音4《d t n l》教案学情分析一年级上册的学生大多在6-7岁之间,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带调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会认“马、土、不”3个生字,认识“马路、泥土”,会读儿歌《小白兔》并体会童趣。
教学重点声母d、t、n、l的发音方法及与韵母组成的音节;会认“马、土、不”3个生字,认识“马路、泥土”。
教学难点读准与带调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情景导入:在遥远的拼音王国里,有一片神奇的森林,叫做“声母林”。
这片林子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声母小精灵,它们都有自己的神奇力量。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去探访的就是“声母林”中最活泼的四个小精灵——d、t、n、l。
(课件出示d、t、n、l)三、新课学习1、你能从图片中找出四位小精灵吗?(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学生观察后举手回答。
师小结:这道拱形的门像“n”;跳舞的小女孩手里拿着的伞像“t”;小男孩左边的架子鼓像“d”;小男孩手里的鼓棒像“l”。
2、一起来读一读。
①“d”:d是小鼓咚咚咚,声音清脆又响亮。
②“t”:t像小马蹄声急,力量满满向前闯。
③“n”:n是门洞悄悄开,气流悄悄过鼻腔。
④“l”:l是小棍直又立,两边气流歌声长。
3、完整朗读。
“d、t、n、l”。
4、学会书写。
①“d”的书写d字书写口诀:半圆起笔向右弯,大肚弯弯像座山,竖线直下出尖头,d字稳稳站中间。
②“t”的书写t字书写口诀:竖线直上稍倾斜,横短有力像把剑,剑尖指向右上方,t字精神又干练。
③“n”的书写n字书写口诀:一竖弯弯像小桥,桥下有个小小洞,洞里藏着小秘密,n字书写要记牢。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优秀9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汉语拼音《d t n l》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dtnl四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初步学会朗读音节句,懂得词语连读,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4、认识“大、米、土、地、马”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二、教学重点: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三、教学难点: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四、教学准备:一根筷子、投影片、声母卡片、一把雨伞、磁带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dt两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
2、学习dt与单韵母的拼音。
3、能够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pm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人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3、复习带调音节bápábàmāmùbùmǒ等。
4、认读生字和词语:爸、妈、我、爸爸、妈妈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声母和它们的拼音。
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聪明,学得,读得最准。
三、教学声母d。
1、看投影说话引出d:图上画了什么?它会发出什么声音?说话:鼓棒敲鼓,咚咚咚。
师引出:鼓声“咚”的声母就是d,板书: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看:教师范读时的口形,发音部位。
(3)读:领读,齐读,正音。
(4)记:马蹄声响ddd像个反6ddd左下半圆ddd3、教学d的书写。
(1)范写:两笔写成,半圆也在2楼。
(2)书空:作业本上写三个。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
板书ì,韵母是→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d t n l》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d t n l》教学设
计(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学会d、t、n、l这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d、t、n、l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
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声母d、t、n、l的发音及d、t、n、l与韵母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n、l的发音及n、l与韵母的拼读。
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d、t、n、l发音的录音带;d、t、n、l的字母卡
片;d、t、n、l与单韵母相拼的翻动式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上课时间:月日
教学程序:
一、学习新内容:
(一)复习b、p、m、f和六个单韵母
(二)教学声母d
1、看图,出示声母d及直观图。
2、小朋友,你认识它吗?指名试着读一读。
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教师示范发音引导学生读对,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3、学生模仿读、练读、对读、同座互相检查读,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
用图画,第一幅图是一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得”提示d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d的形。
以说话助发音,借助“得”发准d的音。
教师注意:
1、发d时,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憋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2、学生练习发d的音,体会发音要领。
教学d时,可让学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觉不同的发音方法: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3、教学d的字形。
(1) 看图,d像马蹄印子;
(2)读顺口溜“左下半圆d d d”;与字母b进行比较。
(三)按以上方法教学声母t、n、l
注意:
1、发t时,发音动作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发n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鼻腔出来。
发l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2、方法同上,着重区别n和l的发音。
教学n、l时,可让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
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3、d、t、n、l的发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齿龈,叫舌尖音。
4、教学d、t、n、l的形,可以结合看图,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队鼓鼓锤d d d,鱼儿跳舞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木棍儿l l l”。
(四)书写指导
除了讲清d、t、n、l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外,还要提醒学生将d、t、n与学过的有关字母进行区别,如d—b,d—p,t—f,n—m。
笔画名称:“”叫左半圆
二、复习d、t、n、l的发音和写法。
(一)指导拼音
1、教学声母d、t、n、l和单韵母拼读音节,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拼音方法反复练习,熟练拼音。
2、教师以d—e→de为例,边示范拼读,边讲解拼音方法。
3、学生反复练习拼音之后,教师出示音节da、di、du供学生巩固。
4、教学n、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时,要采用对比的方法分辨n、l与同一韵母拼读成音的细微差别。
5、通过带调拼读,联系口语帮助学生分辨、记忆,如,n—ù→nù是发怒的“怒”,l—ù→lù是马路的“路”;n—ǚ→nǚ是女同学的“女”,l—ǚ→lǚ是旅游的“旅”。
(二)反复练习,总结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三、复习声母d、t、n、l和单韵母拼读音节
(一)书写指导
1、讲清d、t、n、l的笔画笔顺和每一笔在四线格所占的位置。
2、提醒学生将d、t、n与学过的有关字母进行区别,
如d—b,d—p,t—f,n—m。
笔画名称:“d”左边叫左半圆。
(二)认读字词,读儿歌
1、首先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一匹马驮着袋大米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土地。
不知什么时候米袋漏了,小马没觉察,是小兔追上来告诉了他。
2、带调拼读音节,读出词语,认识“大、米、土、地、马”五
个字,道路边的田地就是“土地”。
3、巩固认读,用“大、土、地、马”口头组词,巩固记忆生字。
4、把红色标出的音节读一读,再引导学生熟读儿歌
注意:
课文中的儿歌,全文注音,第一次出现的本课所学的音节用红色标出。
安排儿歌的目的是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把红色标出的音节读一读,再引导学生熟读儿歌,教师不必讲解,也不要求学生理解儿歌的内容。
(三)扩展活动
1 做游戏“看谁接得又快又准”。
老师说顺口溜的上半句,学生抢接下半句。
(如,教师说“一个伞把”,学生接“t t t”;老师说“一根拐棍”,学生接“f f f”。
2 做游戏“看谁找得准,找得快”。
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声母和韵母,并且摆成音节读一读。
3 拼读下面的音节。
ná nǚ lù lǘ dǎ dú tǎ tù
4 做游戏“找朋友”。
把生字卡片和相应的音节卡片分发给10位学生,由拿音节卡片的同学一个一个寻找,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应的生字卡片的同学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两人并排站在一起领读生字。
四、表扬本课表现好的学生
教学后记: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